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圈枭雄-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程编辑进了办公室,在沙发上坐下来。

程编辑张罗了下茶水,这才陪着坐下,他看了看肖飞,目光不露声色地说:“肖飞,你的作品我看到过的,戴老师对你散文小品的评论我也看到了,你的散文写得当真是非常不错。19岁的时候,能写出如此厚重的散文,你以后的前途无可限量啊。”

第78章程编辑的为难

程编辑居然看到过自己的文章,肖飞还是很意外的,毕竟收获的编辑就那么几个,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

自己发在新民晚报及人民日报上的小稿说真的并不显眼,能被全华夏最厉害的大型文学期刊的编辑看到,还得了极高的评价,这是很不容易的。

肖飞心想,或许是戴老师的那篇评论给自己加分不少吧。

他不知道程编辑是什么性格,他的话是在客套,还是在真的对自己表示肯定,肖飞从程编辑的眼睛里看到的信息不多。

肖飞还是马上表示了感谢:“谢谢程老师的鼓励。”

戴侯英在旁笑着插话:“我觉得肖飞这样的天才少年值得收获去大力培养,程老师,您不如先看看他今次带来的一部长篇。”

肖飞听了戴老师的话,便欲将自己厚厚的文稿掏出来。

却听得程编辑说道:“戴老师,先不急着看肖飞带来的作品,我想现在跟肖飞约个稿。”

“哦?”戴侯英有点疑惑。

肖飞也停下了往外掏文稿的动作,他也有点奇怪,程编辑这是要搞什么?先不看自己带来的长篇手稿,却要另外跟自己约稿。

“程老师,您说。”肖飞恭敬地说道。

程编辑苦笑:“戴老师昨天在电话里跟我说,肖飞今次带来的长篇很好,质量相当之高,说实话,我也非常想看看的,但是,长篇在咱们杂志上真的不太好发啊,优秀的长篇现在在咱们杂志社已经寄存下来好些篇了,限于杂志的篇幅,现在发长篇真的是难度太大了。”

程编辑大吐苦水。

事实上,他内心还是对肖飞这样一个19岁的少年写出来的长篇不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肖飞是戴侯英推荐来的,他也有点怀疑,两人之间是不是有某种亲属关系,这才令得戴侯英大力度的举荐肖飞。

要不然之前戴侯英为何会专门给肖飞写那样高度好评的评论稿子呢?

肖飞的文章是程编辑看到戴侯英的评论文章之后,才找来阅读的,那两篇小文的确质量很高,思想深度文学价值可读性都很棒。

但,一个19岁的少年真的能写出这样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朴拙却又诗意盈动的好文字吗?

他不能不表示怀疑。

要说是戴侯英代笔吧,他也是不信的,文字风格完全不同嘛,戴不一定能写出那样风格的文章来。

但他跟戴侯英是关系不错的朋友,朋友的面子是不能不给的。

即使拒绝也要委婉一点。

“程老师的意思是?”戴侯英皱起了眉头。

“戴老师,我的意思是,如果肖飞能在近期内写出一系列4、5篇像人民跟新民上那样高质量的小品文,没准我们可以在杂志上给他发一下,这也算得是收获对创作潜力巨大的少年英才的一种培养,怎么样?我甚至可以请几个名家给评论一下一并发在杂志上,前提是,必须保证有之前那样的高水准。”程编辑说道。

程编辑的意思,肖飞懂了。

想发长篇,几乎没门。

人家连看都没看,已经打算拒绝了。

这也怪不得程编辑,还是收获的长篇发表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而肖飞这样的新秀作者,就是真的有潜力,排队也很难排的上。

戴侯英看了一眼肖飞。

眼里带着一丝无奈。

“肖飞,你说呢?其实,写一组高质量的小品文,若是能发在收获上,那也是非常棒的。”戴侯英说道。

发一组高质量的小品文吗?

这个提议也很不错。

自己散文的名气估计也会因此而在国内叫响,起码在文学圈子里叫响。

小品文可以发。

但长篇,肖飞也不想放弃,他还有个建议收获出版长篇小说专号的创意没说出来呢。

当前最要紧的,是让程编辑试读一下自己的长篇,只要他被自己的长篇吸引,想必就不会再轻易拒绝。

毕竟,推出一个19岁的天才少年的经典长篇,那也是个很不错的文坛佳话,假如肖飞因此而红,以后成长为大家名家,他身上也将打上收获杂志的标签。

“程老师,我接受您的约稿,我会在回去之后,尽快投入创作,争取早日将稿子寄送给您。”肖飞说道。

“哈哈,我很期待你的新作哟!”程编辑又爽朗地大笑起来。

“程老师,我还是希望您能过目一下我这次带来的两个东西,一个是篇文学评论,另一个是部长篇,我也知道您时间宝贵,不敢耽误您太多时间,您只要过目一下,若是实在看不上眼,我也绝不勉强的。”

肖飞却在程编辑的大笑声里,将自己包里的文稿掏了出来,双手毕恭毕敬地送到程编辑的面前。

肖飞还就不相信了,自己的东西不能将这位知名的编辑打动。

程编辑的笑声戛然而止。

这孩子的脸上写满了自信,眼睛里是真诚和期待。

让他无法拒绝。

“好,那我现在就看看。”程编辑将肖飞递过来的文稿给接到了手里,沉甸甸的,比一块砖还要重。

这是写了多少字啊,看这稿纸的厚度怎么也有七八百页了。

戴侯英含笑看了肖飞一眼,她认为,肖飞的做法无可厚非,如果一句话就能给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为什么不去做呢?

程编辑硬着头皮坐在沙发上,打算看两眼交代一下就完事儿。

可是,他这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

他先看了那篇《文学已死,有事请烧纸》,觉得这文章写得还是非常有见地的,尤其是题目,那真是具有爆炸性的效果。

如果发在收获上,也可以形成一个圈子热点话题,而且可以给当前的文学圈子的不良风气敲一下警钟。

他将这篇放到一边,又翻看起肖飞的长篇《陆地行走的鱼》。

开篇的叙述很质朴,却很有味道,讲的是一个叫李卫军的黑五类后代为了逃避城市里的风波跟自己的爱人一块半是自我放逐半是被组织发配到了一个叫固村的小村庄。

故事并不新鲜,但这小说的叙述语句精炼传神,功力非凡,故事讲得很能抓住人心。

他就看了下去,看到第二十页,也就是大概一万字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被这本小说征服了。

的确是长篇佳作啊,这样的作品在他的编辑生涯里可是见得太少了。

程编辑看看肖飞跟戴侯英,再看看自己手里的文稿,他为难了。

第79章给收获提建议

程编辑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一个十九岁的少年真的能把长篇写到如此高质量。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他做编辑这么多年,见识过的青年才俊也不知道有多少,可他此前还真从没见到过任何一个20来岁的文学新人能如此出手不凡,上来就写三十万字的长篇,还能写得如此出色的。

身为一名文学期刊编辑,他不能不见猎心喜。

令他纠结的是,这样一部优秀长篇想要顺利在收获发出来,难度太大了点,不知道要排队到何年何月呢。

主编那边也不知会有何意见。

在程编辑纠结之时,肖飞和戴候英在安静等候。

肖飞表面上很淡然的样子,内心却还是很紧张的,他不知道程编辑会给出个什么样的意见。看程编辑在翻阅自己作品时的表情,当是自己的东西还能过得去。

程编辑沉吟了一会,终于抬头对肖飞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这篇文论写得很是石破天惊,对文坛当前时弊分析得很到位,只是,你文中关于‘网络’将成为文学的最重要载体,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的主流的判断,是不有点过于武断了呢?”

肖飞忙欠欠身子将自己对戴候英曾说过的那一套说辞又照搬了一回。

“有一定道理,不过,我却宁愿你的这个预言永远也不会发生。”程编辑笑了起来。

在他看来,传统文学载体集体覆灭,网络文学一家独大,想想都是一场不可接受的灾难。

他心里对此是不太相信也不愿相信的。

但是未来是什么样,谁又能说得准?

转而他又问:“这本长篇你写了多长时间?”

肖飞如实作答:“写了二十来天的样子。”

“啊?二十来天就能写出这么一本大部头?”程编辑的眼瞪得溜圆。

他知道,有一些作家的确是快枪手,思路通顺的时候,一个月就能写一本长篇出来,可那是在生活积淀足够丰富的情况下。

像莫言先生,一部长篇积淀好几年,然后会在短短一个来月内突然爆发,疯魔了一般写个不停,将成品一下拿出来。

可肖飞才是个19岁的少年人啊,哪会有太多的人生积淀呢?

若他是真的在二十来天的时间里写出这部三十来万字的小说,那他可真的是数十年不遇的文学天才了。

“写的确实是快了一点,但这本书我构思的时间比较久,从上了高中就一直在搜集着相关素材思考着书中人物和情节。”肖飞解释道。

这个也是事实,他的构思整整横跨了两世,从前生到今世,他的人生充满了魔幻的色彩。

“那你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本书呢?”程编辑很感兴趣地问。

肖飞整理了下思路侃侃而谈:“我家是农村的,我的村子贫穷闭塞,我的父母亲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活得很辛苦,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关于出路的问题,我觉得我不应属于这里,我不想像父母长辈那样活得辛苦,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我想走出去,而想要走出我的村庄,我所知道的办法真的不多,考上大学是最稳妥的,但是,想要考上大学对于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事,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还需要争取家庭最大的支持。有关‘走出去’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然后我就想用我手里的笔写一个故事出来,就有了现在这本书。”

原来他是农村的孩子,他的家人长辈估计也不会有跟文学沾边儿的。程编辑听完肖飞的话,很是感慨,野生的文学好苗啊!

好好包装一下,在杂志上隆重推出来,绝对可以在国内轰动一下了。

时间到了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很多国人都已习惯用市场经济思维看问题。

收获杂志由巴老一手创建以后,始终坚持“不要财政补贴,自行筹措办刊经费,自负盈亏”的办刊理念,在办刊的时候,不得不从发行销售的角度去思考一些事情。

程编辑点了点头,这时才说出对肖飞长篇的评价:“这部长篇我看了开头一万字,若是后面也是跟开头一样的水准,绝对算得是一部佳作,是我们杂志所需要的好作品。”

“谢谢程老师夸奖。”肖飞赶忙道谢,心里猛的振奋了一下。

“我是这么想的,你这个小文论我现在就可以给你答复,在我们杂志上发出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只看主编最后的意见。”

“谢谢程老师。”

程编辑摆摆手又拍了拍茶几上的长篇书稿:“这本长篇我也想留下来,我认为通过终审是没问题的,但是你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刊发的周期很可能会有点长。”

这绝对是个大好消息。

其他普通的作者若是听到程编辑向自己如此许诺,肯定会赶紧的答应下来,说自己可以等,等多久都没问题什么的。

能在收获上发表一部长篇,那基本就可以在国内文坛站稳脚跟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为什么不答应?

戴候英听得都是一喜,用手捅了捅肖飞,示意他赶紧点头答应。

但肖飞没有这么做,而是说道:“程老师,我有个建议想给贵刊提一提。”

“哦?你说。”程编辑点头说道。

他怎么也没想到,肖飞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赶忙的答应下来,而是想要给杂志提一个建议。程编辑是很少对作者说如此肯定的话的,因为说到这个地步,将来不好转圜。

他会提什么建议呢?程编辑对此很期待。

“是这样的,我觉得收获应该在正刊之外再每年分春夏和秋冬两卷出版‘长篇小说专号’,这样对杂志扩大影响力有很大好处,毕竟长篇小说分量更重,多发优秀的长篇可以培养更多的文学新人,读者估计也会更欢迎。您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肖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国内的期刊杂志办刊思路还比较僵化,并没有开动脑筋,迎合市场经济大潮。

一些很著名的杂志,如青年文摘、读者等要过个两三年才会想到要改刊成半月刊。

怎么说呢,改刊增加出刊次数是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很明显,可以迅速地提升发行量,让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

坏处呢,就是出刊次数增加了,优秀的作品数量跟不上来,会导致杂志的内容质量下滑。

但收获每年出刊两次“长篇小说专号”显然不会有收不到优秀作品的担忧,全中国的作家都盯着这杂志呢,作家们最优秀的作品都想拿到收获发表,每年区区7、8部长篇小说而已,中国这么大,作家这么多,完全可以每年产出十部左右的优秀长篇。

第80章初步成果不甚满意

程编辑听了肖飞的话心里有点讶然,他没想到,肖飞居然会提这么个建议。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还是有点意思的。

收获编辑部的同仁中也有人提过类似的想法,杂志一直没有去实施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出增刊是有风险的。

尤其是当下的大气候:文学期刊普遍情况不妙,发行量萎缩,市场低迷。若是一个办刊思路没把握好,就可能导致杂志的生存危机。

所以,收获不敢轻举妄动。

要知道,收获在巴老的办刊宗旨引导下,是不要政府一分钱补贴的(这个宗旨到了新千年之后是逐步改变了的,到了2010年收获更是在魔都市政府的支持下大幅度的逆势增涨稿费),不仅不要政府补贴,还拒绝商业广告的侵蚀,办刊经费要自筹,全靠杂志发行销售。

人员工资、出刊成本、作者稿费,都要靠杂志自己赚钱来落实,这个压力是相当之大的。

收获能坚持这么多年,将自身打造成了国内大型文学期刊的一面招牌,那是编辑部全体成员付出了无数艰辛努力的成果。

这个成果来之不易。

守成有余,然后才能走改革创新之路。

出刊“长篇小说专号”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不是稿源,这个收获真的不缺,优秀的长篇编辑部现在已经积存下来好多部。

也不是人力,编纂一期“长篇小说专号”只需要编辑部同仁加一加班,半个月就能将小样拿出来。

最大的风险是:若是要出刊“长篇小说专号”那就要承担巨大的发行风险。现在收获的订户买不买“长篇小说专号”的账还另说呢!若是订户不买账,杂志卖不出去,那杂志社是要赔本的。

以现在收获这么个紧巴巴的财政状况,他们还真赔不起这个钱!

一旦出现赔本这个结果,那对杂志社绝对的是个大灾难。

所以,他们宁愿一步步稳妥前行,也不愿去冒险做出任何改变。

就像收获这本杂志的定价在后来物价飞涨成本剧增的情况下,杂志社都不敢对杂志的定价做过高的提升,怕的就是流失订户。

程编辑是个很聪明的人,从肖飞嘴里说出这个建议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肖飞提这个建议的目的所在:为了让自己的长篇能顺利在收获上发出来。

这孩子的功利心看来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程编辑对此并不反感,每个人都会有功利之心,这也是促进人进步的力量本源。

他脸上仍然淡淡的,看着肖飞一摊手:“肖飞,亏得你也是预言文学要死的人,难道你不知道现在文学杂志普遍面临的一个现状吗?收获也难哪!只能用勉强维持来形容,想去尝试一下新的办刊思路,都要掂量再三的,我们可没钱给失败交学费的。”

程编辑的话,肖飞早有预料。

他笑了笑说:“小说是文学之王,长篇小说则是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虽然现在文学市场不景气,但文学消费群体却仍然很庞大,一部《白鹿原》九三年出版后短短两三年内卖出去几十万套,这就说明,只要小说真的好,那就肯定会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凭收获这块在国内读者心目中响当当的招牌,推出‘长篇小说专号’,把国内最好的长篇推介给读者,我相信,他们肯定会很感兴趣。”

“万一结果不是这样的呢?”程编辑反问。

大话空话谁都会说,但若是失败了,承受结果的只能是收获自身。

“你们可以去做个市场调查,看看读者是个什么样的反应,比如,在上海各大书店门口随机选取买书的读者,让他们填写一下调查表,看他们对此是否感兴趣。”肖飞再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做市场调查在96年的国内在某些民营企业实施不久。

而期刊杂志有这个意识的还不多。

这个建议让程编辑眼睛亮了下,是啊,可以先了解一下读者的意向啊,若是读者欢迎的话,出“长篇小说专号”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嗯,肖飞,你的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的,你的这两个稿子我先收下,我会尽管往上送审,如果有什么结果,我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你看这样行吗?”程编辑说道。

肖飞自然知道,程编辑是拍不了板的。

该做的,他都已做。

现在,只能是等待结果了。

戴侯英拉了一下肖飞,站起身:“那,程老师,我们就不打扰您了,我们先过去,您忙吧。”

程编辑点点头:“那戴老师,我也就不留您了,最近我们挺忙的,改天请您吃饭咱们再好好聊聊。”

“好的,那程老师您留步。”

“程老师,再见!”

两人从编辑部出来,走到街上,戴侯英对肖飞说:“别心急,你还年轻着呢,既然程编留下了你的书稿,说明收获对你的作品还是非常认可的,慢慢等吧,只要你的作品能在收获接二连三的发几次,整个文坛都会为你轰动的。”

肖飞知道,今天达成的这个初步成果,已经算得是最好的。

程编作为一名资深编辑,那留下的文稿能发出来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可他的心还是有点淡淡的遗憾。

他是真心希望着自己的作品能够在近期在收获上面刊发出来,时间不等人哪!他现在无比渴望能够迅速成名。

不过,肖飞也知道,步子若是迈得太大很容易扯到蛋,还是不要得陇望蜀贪心不足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嗯!程编说的那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