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圈枭雄-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电话打通。

但董留宾并没有接,反而马上挂断了。元严峻心里一咯噔,他知道,若是董留宾开重要的会,他的手机会被秘书拿着。

现在,他挂了自己的电话,算怎么回事?

他又鼓起勇气打过去,仍然被挂断了。

没法子,元严峻就给董留宾发了个短信,恭恭敬敬地问好,然后将京华新报上的新闻简短提了一嘴,询问董留宾的意见。

良久,董留宾回了俩字:别信!

元严峻愣了。董留宾现在对自己,可真是冷淡啊。

他为什么让自己不要相信呢?

看来,他对肖飞竟然也是支持的,难不成,董留宾就是张翼所说的,看重肖飞的人吗?

可是,自己怎么就不知道呢?元严峻现在才发现,自己现在的消息是何等的闭塞。

他犹豫了一下,给张翼挂了个电话。

这次,张翼马上接了。

“张主席,看重肖飞的人,是不是董部长?”元严峻问。

“呵呵!看来,元院长真是闭目塞听啊,还是我来告诉你吧,看重肖飞的人,是咱们省委方书记!”张翼的话就如一个雷霆直接把元严峻给打懵了。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呢?”

“呵呵!还怎么可能?元院长落到现在这么尴尬的境地,难道你就没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你好好想想吧!”张翼说完,挂掉了电话。

只留下元严峻在风里凌乱。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心与之为敌,企图打压报复的年轻人,竟然不声不响已经是省委书记面前的红人……

除了元严峻之外,国内沉渣泛起的小丑颇有那么一些。

他们撰写文章,他们互相串联,企图借这件事情,让国内文坛天翻地覆。

第563章意料之外

“查清楚了吗?到底怎么回事?”

《京华新报》报社,总编室里,古方平正一脸云淡风轻地跟一下属说话。

“总编,都查清楚了,是那个新来的接热线电话的记者为了抓一条吸引眼球的新闻,故意跟自己的朋友配合着,玩了个花招。”

“他让自己那朋友打报社的热线,爆料说,肖飞是靠贿赂编辑获得在《收获》发表的机会,然后才有了出头之日。然后他自己就根据这个爆料写了个热线新闻稿子拿来交差。”

这正跟古方平说话的是热线部的主任。

他听得总编询问,急忙将自己调查到的结果讲述了一遍。

“哦,这样啊。”古方平沉吟着。

“总编,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写这则新闻的是人大的一个学生,本来已经确定要签在咱们报社了,您看,现在怎么办?”热线部主任道。

“哈哈!还能怎么办?郝主任你教教我。”古方平打着哈哈问道。

郝主任不寒而栗。

这位古总编是位笑面虎,他笑得越灿烂,就越说明要坏事儿。

“总编,我的建议是,直接把这实习的学生开掉好了,开掉之后,然后再在报上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一下,最后向收获和肖飞道个歉,还能顺便再给咱们报纸捞一个举国关注,可谓两全其美。”郝主任说。

为了尽快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京城杀出一条血路,古方平可谓用尽了心思。

在抓新闻这一点上,他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别的报纸注重的是做伟光正的大新闻。而他却是以抓负面而著称,对做明星、名人的丑闻他更是上心。

这部分人名头大。这部分人没什么权势,对报社也没什么威胁。

在古方平眼里。这些人天然就是自己这《京华新报》捞名气捞订阅量的最大助力啊!

所以,古方平给报社所有的记者下了死任务,要求每个记者每个月至少要做一条能引发读者普遍关注的新闻。

每个月做新闻做得多,且能引发巨大反响的记者,将会被重奖。

而那些完不成新闻任务的,将会被扣发奖金!

第一个月完不成任务,扣奖金,第二个月完不成任务,就要直接开掉或者转岗!

正是在这么一条制度的重压之下。京华新报的记者们每天跟疯了似的嗷嗷叫着到处抓新闻。

而这个热线记者之所以铤而走险,想到要制造这么个新闻,也是迫于无奈。他已经在《京华新报》待了两个多月,至今都还没做出一条有较大反响的新闻,若是他再不努力,估计就要走人了。

所以,他只能是想些歪点子,试图避过这一劫。

刚好的,肖飞新书《生死疲劳》的新闻这会儿出来了。因为有撤稿风波的影响,这新闻挺热的。

这位实习记者就想搭个顺风车。

直接朝肖飞开上一炮,哗众取宠地爆出他靠贿赂上位的消息。

肯定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说干就干。

这记者就在自己值守热线的时候,让自己的朋友打来电话。演了这么一出对手戏。

而这热线新闻做出来之后,这位年轻的记者怀着忐忑的心将稿子给郝主任过目。

郝主任看过之后很是满意,追问爆料人的细节。

该记者支支吾吾告诉郝主任。打来热线的人匿名,什么资料都没说。

郝主任皱眉想了一下之后。就让着记者将稿子再处理一下,处理成热线记录稿的样子。

就这么着发了出来。

这就是这则肖飞的负面出炉的全过程。

“不!这样还不够!”古方平听完郝主任的建议。大手一挥声音凌厉地说道。

“那,总编的意思是?”郝主任咽了口唾沫。

“郝主任,做戏就要做全套,为了挽回我们报纸的声誉,我认为,你也要做出一些牺牲来。”古方平说。

“啊?!总编,您不会……”

“放心!我只是让你暂时牺牲一下自己而已,这样,报社会追究你一个失察的责任,免去你热线部主任的职务,降为普通记者,并罚款一千元。”

“总编……”

“但是,我们报社也会奖励你,还有那位实习的学生的,每个人给与一万元现金奖励,你的职务待遇不会降低,相反,我会给你加工资!同时,你跟那学生说,报社只是暂时开革他,我会亲自给他推荐更好的就业单位,你请他放心就是,我老古不是薄情寡义的人,不管怎么说,你们也是为报社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人!”古方平说道。

郝主任脸上流露感动之色:“总编……”

他心里却是松了口气。

郝主任是比较了解古方平的,知道他这个人很有魄力,虽然为人狠辣了点,但一般不会卸磨杀驴。

郝主任心里叹了口气,只能说,那实习记者假新闻做得还不到位啊!若是能做得天衣无缝了,哪还用现在古总编必须做出壮士断腕的举动来吗?

不过,古总编这么干,其实也是在邀名买直,沽名钓誉的。

他这么干,是给媒体圈子里的同行看的,也是给广大读者看的。

这个举动做出来之后,《京华新报》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估计会唰唰地往上涨啊!

“郝主任,好好干!再过个两三个月,我就再给你一个新的位子。”古方平拍拍郝主任的肩激赏地说道。

“那谢谢总编了。”

“回去吧,去做做那实习生的工作,不要让他想多了。”古方平说。

郝主任回到本部门。

“主任,总编怎么说?”心知自己闯了祸的那实习生看见郝主任。就迎了上来,可怜兮兮地问。

部门其他人也都看着。

“没什么。总编说了,报社肯定是要追究你的责任的。不过,总编也说了,年轻人犯点错误也正常,他说,你这是好心办坏事儿,虽然你的动机不好,但也是位本报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的,总编对你的处理是:罚款1千,直接开除!这是明面上处罚。当然,除了这个,总编还说,他要奖励你一万元现金,同时他还要亲自给你介绍一个新工作,所以,安心吧!别想太多了。”郝主任说。

“啊!?”那实习生几乎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古总编竟然如此仁慈吗?

而周围静观事态的其他员工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很多人都微不可查地摇头:这个古方平,刁买人心的手段越发的炉火纯青了啊。

……

《京华新报》的那个负面出来后的一两天。国内有好多的报纸以及电视台都转载或者间接报道了该事件。

一时间,《京华新报》火了一把。

“据《京华新报》报道,国内知名青年作家肖飞涉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上稿《收获》的机会……”

“近日,《京华新报》上爆出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该报热线部接到读者匿名爆料,称掌握肖飞贿赂收获相关编辑的证据。”

“《京华新报》上肖飞贿赂门事件爆出后,继续发酵。据沪上一作家称,其有一在收获工作的朋友。曾撞见肖飞跟萧程二人达成内幕交易……”

这些后续新闻出现在了很多家的报纸上。

不过,《京华新报》也遭遇了严厉的回击。

其中。肖飞本人通过《华夏青年报》发出最严厉声明:满纸谎言,无耻构陷!为证自己清白,本人将即日提告《京华新报》,向其讨要一个说法!

而《收获》也召开发布会,对《京华新报》居心叵测的报道予以最严厉的抨击!

这两个消息也占据了很多报纸的版面。

很多媒体将相关事件糅合到了一起,做成了大稿子刊发报道。

绝大多数的媒体都不相信肖飞是靠着贿赂编辑才得以登上收获版面,进而名扬全国。

它们对整个事件做了分析,结合《京华新报》一贯的无节操做新闻方式,认为,这次的肖飞贿赂门肯定又是《京华新报》在挑事儿,在试图打自己的影响力。

……

但是,让所有媒体都感到震惊的是……

就在贿赂门新闻出来后的隔天,《京华新报》上突然刊出了一则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消息。

“本报声明,经查处,‘肖飞靠贿赂编辑获取发稿《收获》机会’这则新闻系本报一实习记者为了完成业绩考量而与朋友合伙制造出来的假新闻,事情经过大致如下……”

这消息简述了一下那名实习记者造假的过程。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内部处罚了。

炮制假新闻的记者立即开除,并罚款一千元。

热线部主任负监察失职责任立即撤职,降为普通记者,并罚款两千元。

《京华新报》总编古方平负监管不力责任,处罚一个月的工资……同时,《京华新报》还向《收获》和肖飞真诚道歉,愿意赔付二者的损失。

这新闻出来后,媒体圈里,看到新闻的读者们一片哗然。

任何人都没想到,《京华新报》竟然会来这么一手:自曝其丑,然后还进行了严厉的内部查处。

这是,坏孩子要从良吗?

但不管怎么说,《京华新报》此举赢得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认为该报还是有担当的。

而它玩这么一手,不管是《收获》还是肖飞,都还怎么好意思再揪着不放,继续跟其对簿公堂?

只能是放其一马了。

“肖飞,《京华新报》玩这么一手,玩得够厉害的啊!”孟曦东跟肖飞在电话里沟通,叹息着说。

“是啊,自导自演一出假新闻,然后还能借势让自己大出风头,赢得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这伪君子做得已登峰造极了。”肖飞笑着说。

“做媒体的,做到这么下三滥的程度,也是少见啊!”孟曦东无奈地说道。

“它刚办报的时候已经确定好自己的定位了,就是要学香港那些街头小报,做娱乐新闻什么的,定位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有太高的档次。”肖飞说。

“不过,这么炒作了一段时间,等于又帮你把你的热度给炒了起来,这也算是件好事了。”孟曦东道。

“是,顺带着我的新书也家喻户晓了……”

对于《京华新报》的表现,肖飞只能表示,佩服得五体投地,在90年代末的国内能把新闻玩到这种程度的,可不多见。

但是,你玩你的,貌似我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共赢吧。

第564章巴老有召

1998年5月下旬,《收获》第三期杂志和98年长篇小说专号春夏卷同时上市。

这两本杂志不仅在报刊亭铺货。

同时,它还被摆在了各大书店显著的位置上,而主打的重磅作品便是肖飞的《生死疲劳》。

两期杂志卖得十分火爆,首印高达50万册,短短十来天的时间就卖了个精光。

文学圈子里的人自不必说,很多人都第一时间买来先睹为快,想要看看肖飞这篇被程编吹得天上地下少有的新作究竟口感如何。

而很多文学爱好者、喜欢读书的普通读者也都踊跃购买,他们都是奔着肖飞的名头去的。经过前几本书的铺垫,现在在他们看来肖飞这两字就是精品文学的一个象征。

尤其是收获用这么大版面发这部长篇,更说明书绝不会差,没准真如程编所说,肖飞的这书是他出道以来最好的作品。

当然,这些人看了书之后,也都被震撼了。

他们发现,肖飞再次颠覆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不仅叙事角度再度让人耳目一新,而叙述视角也是前所未有的。

小说以堕入“六道轮回”、屡次转生为畜的地主“西门闹”的叙事视角作为第一人称的主轴,从1950年一路写到1998年,这段历史涵盖了国家的各大重要历史时期,在时代变幻的背景下,抒写了一部巨大的历史史诗,铺开了一张瑰丽的农村沧桑变迁的巨幅画卷。

可以说,《生死疲劳》叙事十分宏大。不仅具有煌煌巨著应有的篇幅和体制,更有其沉重厚实绵密的内容。

因为视角是“畜眼”。所以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很多都是荒诞的,变形的。却同时具有着感动、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少细节,能看到人热泪盈眶,悲痛不已。

不得不说,虽然这部书采用了真假莫辨的多重视角来讲述故事,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精巧复杂的全新“说故事腔口”的叙事结构,但这书读来并不吃力,反倒还是十分的好读耐读。

这也延续了肖飞一直来的风格:小说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催人深思,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读过此书的圈内人都是纷纷给出了好评和极高的赞誉。

这其中就包括国内那些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们。

“这是一部建国以来难得一见的鸿篇巨制,可以说,单单只是这样一部小说,就真的足以让肖飞屹立于世界文坛的峰巅。”

“《生死疲劳》是一部写作难度巨大的长篇小说,它在多个文学层面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的叙述角度让人耳目一新,它将六道轮回代入到作品之中,让一个地主在数十年的轮回之中守护着自己的土地,见证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历史巨变。这种写法前所未见!很好看,真的很好看!”

“天哪!这难道真的是肖飞写的?而这个肖飞才不过21岁弱冠的年龄!假以时日,他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厉害的作品?”

“这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一部煌煌巨著,这部书在中国文坛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肖飞就凭着这样一部书。就可以轰动整个世界!”

“我估计着,诺贝尔的评委们这下更会把肖飞当作一个重点关注对象了。”

一时间,报纸上。文学期刊杂志上,到处都是关于《生死疲劳》这部书的评论。简直可以用好评如潮来形容。

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杂音。

有人企图靠批评肖飞来引起关注。

他们说。肖飞在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整部《生死疲劳》笼罩着一种悲观的宿命论的观点,这是封建落后思想的一次沉渣泛起。

还有人试图做出阴险的解读。

他们说,肖飞的这部《生死疲劳》其中有着险恶的暗喻。

这部作品是在讽刺党的革命成果,是在跟这个国家的主旋律唱反调。

他们找出书里的一些段落和句子,再一点点的解读,最后,他们梦想将《生死疲劳》一棒打死,让其万劫不复。

这些人脑子里还装满了文…革的思想,总觉得只要将《生死疲劳》如此解读一番,就可将其文学价值全部抹杀。

可惜的是,他们错了。

毕竟时代不同了。

这么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的小动作很快被人驳斥得体无完肤,直接就淹没在了人民舆论攻击的汪洋大海之中。

而《收获》杂志出刊之后的一周,肖飞的《生死疲劳》单行本图书也上市了。

这部书厚达540余页。

定价也高达39元钱。

但它的预订量再次的突破了百万大关,全国铺货之后,直接再度领跑纯文学作品畅销榜,将畅销榜第二名的作品甩在身后。

不过,《生死疲劳》跟《盗墓笔记》这些通俗文学作品在销量上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肖飞,这周的周六日,不如你来一趟魔都吧。”

六月中旬的一天,肖飞接到了萧主编的电话。

“萧老师,有什么事吗?”肖飞问。

萧主编笑着说道:“倒也没什么事,就是有一个人想要见见你。”

“谁呀?”肖飞听萧主编说得凝重,显然要见自己这人来头不小。

“是巴老,他早就想跟你聊一聊了,这次你的《生死疲劳》出来之后,他老人家第一时间就读了,读了之后他非常的欣赏,说这本小说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佳作,更动了兴致,想要见你。”萧主编解释道。

“噢!好的,萧老师,我周五的晚上飞过去。”肖飞说道。

其实,今年肖飞获得鲁奖之后,就是巴老亲自给他颁的奖,只是老人家身体不好,活动之后需要休息,肖飞也无缘得他接见。

巴老很欣赏《生死疲劳》吗?

这让肖飞很是振奋。

没别的原因,巴老可是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主任,在这个奖的评奖上,有很大的话语权。

能得到巴老的赏识,那自己获奖的机会就将增加不少。

肖飞也知道,老人家对青年人很是提携,他对不少的年轻作家都给过不少的帮助。

肖飞从程编那里听说过,巴老每天都要看书,《收获》的每一期杂志重要稿件他都要过目看看。

程编还说,巴老对肖飞发在收获上的所有作品都仔细地阅读过,且评价不低。

接了萧主编这个电话之后,肖飞就开始思考见巴老时自己该如何做如何说。

他在见任何一个重要的人物的时候,都会做精细的准备。

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自己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嗯!首先自己的《生死疲劳》单行本是必须带上几本过去的,还要给巴老写赠言,就写请巴老斧正好了。

若是能哄得巴老给自己写一篇评论样的文章出来。

那就更好了。

要知道,现在巴老极少给人写评论,也很少作书序什么的。

这是因为,一则年龄大了,精力不够,二则巴老身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