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圈枭雄-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坚持吧!

不过,从十个提名奖里怎么选出五个获奖的作品呢?

林元新看着桌子上的散文奖提名名单,他发现,这十个作品中,现在风头正劲的赫然是肖飞的《阳光晒旧了那些老时光》。

而在他原本的计划中,他是不打算让这个作品被评上本届鲁奖的,林元新认为,肖飞还年轻,还等得起。

有些老作家们,可是等不了太久了呀!

可是现在,假如《阳光晒旧了那些老时光》落选,会不会再次引发舆论的大哗?风雨飘摇的鲁奖,现在已经伤不起了啊。

林元新眉头凝成了个川字,他纠结到了极点。

第439章神秘爆料者

ps:祝书友大大们周末愉快,休闲娱乐的时候不要忘了支持老花,不要让老花在这凄风冷雨之中枯萎凋零……

对于林元新的纠结,肖飞自然会有所耳闻。

让鲁奖散文奖项评委会的评委们纠结,打乱他们原本的既定计划。

这是肖飞的目的。

浑水才能摸鱼,若是他们不乱了方寸,肖飞估计自己想拿鲁奖才是真的半点机会都无。

肖飞不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他也非是那种风格高洁与世无争委屈自己成全他人的谦谦君子。

他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有资格拿到的荣誉,那就毫不客气地去拿到自己手里。他不想让自己因为不曾去争取而事后遗憾。

有关鲁奖,肖飞当然明白,不到奖项公布的最后时刻,一切都是未知数,变化总是存在的。但他最起码的,通过之前的那些手段,已经抢占了夺奖的先机。

这就足够了。

同时,他会通过翰墨公司去安抚那些评委,不会让他们感到内心不舒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迫的。

嗯!他要让他们潜意识里认为,选择肖飞为鲁奖获奖作者是他们出自本心的意愿,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些动作都有待随后去潜移默化地去实施。

现在,肖飞大可以把这件事给先放到一边,不再考虑。

……

作家出版社,莫副总编的办公室,李天然在向领导汇报着工作。

“莫总。《兄弟》上半部单行本已经上市一周的时候了,这一周从全国反馈回来的情况看。本书卖得还是相当好的。”

“截止到今天上午12点,已经卖出十一万多册图书。我们首印的50万册在春节前销完应该没有问题。”

“肖飞也已答应了13日上午帮咱们在签售,签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我还专门联系了警方,让他们届时派员维持现场秩序。”

莫副总悠然地靠在椅背上,手里端着个小茶壶,不时地对着壶嘴滋儿一下。

他心情还不错。

《兄弟》上半部大卖已成定势。

这本书也同时成为1997年收官之时本社的一个亮点,而他老莫在其中功莫大焉,所以,他很有点小得意。

“莫总。有件事得特别向您汇报一下。”

好事说完,李天然抬头看了一眼莫副总,小心翼翼地又说道。

莫副总瞟了李天然一眼浑没在意地说:“什么事?”

看李天然的脸上神色,他就知道,准不是什么好事,他现在顶讨厌听那些不好的事儿。到底是快退了,莫副总不愿意管那些个麻烦事。

“是这样,莫总,我得到消息。《收获》专为《兄弟》下半部推出的长篇专号也将于12月14日上市,他们请了肖飞在京城新华书店总店那里搞首发签售,肖飞也已经答应了。”李天然说道。

自己这边才刚出了《兄弟》上的单行本,人家《收获》却已经把《兄弟》下给推出来了。

这就是差距啊!

作家社这个效率太慢了。

而收获这次是单独给《兄弟》下出了一个长篇专号增刊号。等于是《兄弟》下的长篇单行本变种。

这件事,作家出版社这里知道后,社领导很是生气。

莫副总也有点恼怒。

收获这么干。那是彻底的在跟作家社对着干了啊,这还让不让作家社出《兄弟》下的单行本了啊?

等《收获》的这期长篇增刊号卖完。作家社的单行本还有人买吗?

在这盗版肆虐的时代,估计《收获》这期杂志卖不了几天。《兄弟》下的盗版单行本就出来了吧?

盗版都可能比正版出现得早!

这损害的都是作家社的利益啊。

生气、恼怒都无济于事,利益之争就是这般赤果果无情。

莫副总就决定,《兄弟》下他要加快推动出版的速度,尽可能快地在《收获》的杂志上市之后最短时间里把单行本给印刷上市。

反正《收获》已经编校完毕,收获杂志上的《兄弟》下也是完整的版本,拿来用就是。

如此一来,出版的速度就能快上不少。所以,现在莫副总就等着《收获》载有《兄弟》下的长篇增刊号上市呢。

听得李天然如此说,莫副总呵呵笑了起来:“有意思,这是打擂台的意思吗?不过,这也没什么吧,他们搞他们的,咱们搞咱们的,天然,记得等过了14号就跟肖飞要《兄弟》下的手稿,同时,咱们只需按照收获上面的那个版本直接编校送审,争取在半个月内把书给推出来吧。”

“好的,莫总。”

“《兄弟》下单独出版一册,咱们还可以推出合订版再出版一下,嗯,还可以搞个豪华收藏版,这些你都好好想想,做个策划案,觉得能做的,都做起来吧,记得跟肖飞早点把出版协议再重新签一下。”莫副总吩咐着。

“我知道了,莫总。”

不说李天然从莫副总编的办公室出来自去忙碌,且说,12月12日上午,今天京城晚报的热线记者接到了一个奇怪的读者爆料电话。

“是晚报热线吗?”

“是的,请问,您有何事?”

“我要向你们爆个料。”

“哦!您说。”热线记者习惯性地拿起了纸笔,打算记录。

“是这样,本周六在不是有肖飞一场签售会吗?我要跟您说的是,在这场签售会上会有一个十分惊人的行为艺术作品诞生,我希望您能关注一下。”爆料者很有礼貌地在电话里说道。

对于肖飞将配合作家社在搞一个《兄弟》上的单行本签售会,这事京城晚报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晚报文化版已经决定要派记者过去看一看。

横竖不过是个签售,也不算什么大事件。能写个短讯就不错了。

但是,这个爆料者说。在签售会上将会有一个惊人的行为艺术诞生,这是个什么意思?这激起了热线记者的兴趣。

“是什么样的行为艺术?跟肖飞有关吗?”记者兴趣浓浓问道。

“这个,到时候就知道了,现在多说无益。挂了。”爆料者说着,就把电话给挂掉了。

“这人,莫名其妙!”热线记者嘀咕了一句,直接让自己邮电局的朋友给查了查刚打来的电话。

这记者就发现,那个电话是颐和园附近的一个ic卡电话。

“有点意思。”这记者轻声嘀咕。

这个行为艺术若是跟肖飞的签售结合在一起,且创意不错的话。倒是值得写一篇大稿子的。

接热线的记者一般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后是可以自己去跟踪采访的。这记者现在就打算自己明天过去现场看看,说不定真能碰到个大新闻。

其实,这一天,京城各家媒体,接到类似爆料电话的有七八家之多。

华夏青年报也接到了这样的电话。

该报接到爆料的记者还郑重其事地先报了采访选题,孟曦东看到之后,就给刘泽来打了个电话。

肖飞也曾跟着刘泽来一同去见过孟曦东,还一块吃了个饭,算是朋友了。

刘泽来跟孟曦东说。肖飞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翰墨公司的股东。这就是为什么,得知有这么个意外的情况,孟曦东第一时间想到要通知一下刘泽来的缘故。

刘泽来得了孟曦东的知会。第一时间跟肖飞打了个电话。

肖飞接到刘泽来的电话,心说,这个什么行为艺术难不成是要针对我?

但也可能是有人想要借势。知道肖飞有这么一次签售会,而媒体应该也会关注。所以,打着这个旗号给媒体打爆料电话。意图吸引媒体眼球,达到自己露脸的目的。

肖飞左思右想,觉得后者或许更有可能。

毕竟,时间到了1997年,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已经很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大解放,个性的张扬让很多人有了更多的想法。

比如,现在梦想一夜成名的年轻人多如过江之鲫,种种搏眼球的千奇百怪的行为创意打着艺术的名号层出不穷。

肖飞这么想着,就把这件事给丢到了脑后。

对他而言,配合作家社签售不过是走个过场应付一下,他本也没有过于看重这件事。

事实上,肖飞现在最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学期考试。

再有半个月多点,就要开始考试,那么多的课程,虽然他事前已经都看过一遍,课本都已装在脑中,但这还是不够的,他还是要找点各选修课程的听课笔记再学习一下。

如果不掌握教授讲课的内容,想要拿高分估计也不容易。

肖飞虽然不是个好学生,但他也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太过惨不忍睹。

北大是选修学分的教育模式,所以,班里几乎每个人选修的课程都是不一样的,肖飞想要找全听课笔记,那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也幸好,虽然他不常出现在系里,经常性地缺课,但他在本系的知名度还是相当高的,他的人缘也是相当之好,

所以,虽然最近他为了找听课笔记而有点焦头烂额。但各选修课程的笔记他还是陆续都找到了。

肖飞下劲儿把这些笔记都认真翻阅了一遍,将之印在了脑海里,闲暇的时候在脑子里就温习一番。

本学期他选修的那些课程这才算是有了底。

第440章三味书屋

夜深了,路灯晦暗,在北大南门外,一个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人右手里提着个晃晃悠悠的物件慢慢地走着。

仔细辨认,那人手里提着的物件分明是个塑料小桶。

桶里不知装的何物,碰撞着桶壁发出轻微的咣当声响。一阵阵的臭味便在清冷的街上散发出来。

这时候的北大南门外,是一条商业街。

这条商业街是北大1992年推倒学校南墙之后兴建而起,十年之后,北大重建南墙,这条街也寿终正寝。

不过,现在这条商业街很是繁华。

街上商家林立,有饭店有招待所有书店有服装店什么的,自然也有网吧。

一家在国内创立了传奇的网吧“飞宇网吧”正是在1997年的十月在北大南门外商业街上建立,随后在此后的数年,飞宇并吞了北大南门商业街的很多店面,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网吧联合体,这条商业街也开始被人们称之为北大南门网吧一条街。

这人手里提着个物件慢慢走过了飞宇网吧,他看了一眼爆满的网吧,犹豫了一下。

“艹!怎么这么臭?”

两个年轻人从黑影身旁走过,皱了皱眉,一个男子嘀咕了一句。

这人听见这句,摇了摇脑袋,还是没有走进网吧去。

他走过飞宇网吧,又向前走了一段距离,拐进了一条小巷子。这巷子里有对外出租的农民房。

事实上,这时候的北大周边还没怎么被开发,四下里都是低矮的房子。

这人拐进了一个院子。推开了一间房子的门,走进了黑乎乎没有开灯的房间。他将右手里提着的物件放到了地上。

一个声音自黑暗中传来:“东西弄来了?”

“弄来了。”

“我这里也准备好了。”

“那先预祝咱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老子这次要把这小子彻底搞臭!”咬牙切齿的声音响起,走进屋的这人恨声恨气地说道。

“年轻人。戾气太重了啊!咱们这是在玩儿艺术,你怎么能带这么大的仇恨情绪呢?这样很不好啊!”

适应了屋里的黑暗,可见靠着里头有一张床,床上盘腿坐着个留着长发的男子,嘴上正叼着一根烟吞云吐雾。

“好吧,那就先预祝咱们把这次的行为艺术玩好!”站着的这人冷笑着说道。

“还是先把你带来的宝贝给包裹好吧,这味儿太呛鼻子了,放我这屋里,我估计我会给臭个半死。”床上的黑影说。

于是。灯光亮起。

不过,仍然昏黄黯淡。

两个人影在小小的房间里晃荡着,将那个盖了盖子的小塑料桶给一层层的包裹了起来……

次日早,李天然早早就给肖飞打来电话。

李天然带了社里的一辆车亲自去接肖飞。

他是怕万一再出个什么意外,肖飞因故若是到不了场,那可算是他的责任。

李天然接上肖飞,请肖飞在外面用了点早点,就直接驱车前往。

建立于1988年,是京城第一家施行开架售书的书店。也是在京城很有名气的一家文化品味浓郁的民营书店。

这书店位于民族文化宫对面的一条胡同里。

最初建立时,是个四合院,书店就开设在正屋。后来,在1992年的时候进行了改建。建成了一座两层楼的建筑。

楼上楼下共有400个平米。

一楼是半地下的书店,靠墙,四壁摆满了书架。中间则是桌子凳子,顾客可以随便坐下来看书。

据说。这里卖的书都是要求一定的艺术品位和价值的,乱七八糟的书想要在上架。都是件不那么容易的事。

二楼则是个茶楼,可以饮茶,也可以在此搞讲座做签售什么的。

自开业以来,有不少作家和文化界名人选择在这里做自己新作的签售会。很多的作家也在这里举办聚会。

总之,京城的是个文化气息浓郁的所在。

在这里搞新书签售,比之在新华书店签售文化品位都要高了那么一点。

定在搞签售,这个也是作家社莫副总编亲自协调的,据说的老板也是莫副总的朋友,

当然,在这里搞签售,场地局促了那么一点,其实只是个很小的书店,面积真的不够大。

肖飞跟李天然到得比较早,7点30多点,他们就到了,车子进不来,就停在对面的民族文化宫广场。

冬日的天,早上7点半的时候还是灰蒙蒙的,天光还没有大亮。

这天又是个周六,街上空荡荡的,几乎没什么人迹,只有呼啸的冷风吹着光秃秃的行道树。

从车上下来,肖飞看了一眼对面的路口。

静静地矗立在晨光里,青灰色的外墙,古朴的建筑外型,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前世的时候,肖飞就听说过这家书店,但一直都不曾来过。

他却是没想到,这一世自己竟然有机会来这里签售。

“呀!好像已经有读者过来了。”肖飞正在感慨着,李天然有些兴奋地轻呼了一声,同时拍了拍肖飞的肩膀。

肖飞也看到了,的门口的确是已经有人在排队,这个队大约有三四十个人的样子。

这么冷的天,这些人来这么早过来排队,只是为了得到肖飞一个签名。

这让肖飞很是感动。

他肖飞不过是个写字儿的,何德何能拥有这么一些死忠的粉丝呵!

“李老师,这么冷的天。让他们在外面排队等,似乎不太好吧?不知道书店几时会开门?要不让他们先进到店里也好啊。”肖飞对李天然说道。

“老李两口子都是勤快人。估计很快就会过来了,等他们来了。就会开门,让这些读者进去暖和的。”李天然道。

李天然嘴里的老李两口子,是指的老板李世强、刘元生两人。

此二人都是品性高洁的忠厚人,对文化事业天然有着一种虔诚。

两人朝着书屋的方向走。

便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匆匆走来,到得书店门口,对着那些在店门外排队的人笑着说:“你们是过来参加什么活动的?”

这中年人便是的老板李世强,书店几乎每天都会有文化类的活动举办,尤其是周六日。活动就更是频繁。

今天上午,除了一场新书签售之外,书店二楼还会有一场爵士乐的演奏会。

在店外排队的人就纷纷告诉李世强,他们是过来参加肖飞新作《兄弟》上的签售会的。

“那先进来吧,屋外面挺冷的,大家在屋里坐一会,距离签售开始估计还得一会呢。”李世强开了店门,对那些排队的人说道。

大家就很有秩序的进了店。

“世强兄,你好啊!”李天然大步走来。离着还有一小段距离,就对着李世强招呼道。

李世强正要进店,听得有人喊自己,扭脸一看。看见李天然和肖飞走来,便笑着说道:“天然倒是来得早,这位是?”

“他就是今天上午签售的主角肖飞肖老师了。肖老师年龄不大,但名声不小。作品也是极好。肖飞,这位就是的老板李世强李先生了。李先生是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在咱们京城文化圈子里也是位名士,两位多亲近啊。”

李天然给肖飞和李世强做着介绍。

李世强是个中等身量四方脸庞的男子,衣着朴素,笑容可掬,很是亲切。

肖飞便和李世强握手,寒暄了几句。

这时,那些过来参加签售的人也发现了肖飞的到来,都簇拥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跟肖飞说话。

肖飞见自己的这些粉丝,年龄从二十来岁的青年到四五十岁的壮年都有,以男性居多,间也有一些个女生。

既然已经有这么些人过来,肖飞想,干脆就直接开始好了。

于是,刚刚不到8点的时候,肖飞便在店里靠着最里面的地方的一张桌子上开始签售新书。

今天上午的签售,作家社准备了五百本书。

签售的目的不是卖书,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起书友的情绪,扩大图书的宣传途径。

再说,五百本书,真的也不算少了。

签售一个读者,最少也要二十秒的时间,五百本书足足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签完,只是签名都要把胳膊累酸掉,更何况,很多读者还会有额外的要求,比如跟偶像合个影,要求偶像写句祝福的话等等。

若是加上这个,三个小时也不够的。

就在店门开了没多久,过来参加签售的读者就开始迅速变得多了起来,很多人都是乘坐地铁一号线跑过来的。

等到上午八点一刻的时候,不止是店里站满了人,就连店门外都开始有读者排起了队。

这时的来人已经超过百人了。

但是,人还在不断地涌来。

店外的人流跟滚雪球一样的越来越多。

李天然一直在观察着过来参加签售的人流,到上午9点的时候,他发现,前来参加签售的人已经达到了近400人。

这个数字已经是十分可观的了。

像这种签售活动,过来现场参加的肯定都是铁杆死忠粉,肖飞能在京城这地儿有这么强的读者号召力,实属难得。

李天然站在店门外,正在计算着参加签售的人数,忽然,胡同口那儿一阵的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