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整山河到三国-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我们也搜集了一些刘大人的资料,但确实对他的了解并不很多,还望宇文军师为我指点一下。”

    于是宇文康便把老刘的志向和他对乌桓、鲜卑等族的看法告诉了时风,等他听宇文康说完,外面石头破空之声也已经平息了,于是时风决定马上与宇文康登上城墙,向汉军投降。



………【第八十四章 两败俱伤】………

    刚刚登上城墙的时风和宇文康还没说话呢,突然感觉大地一阵颤抖,一阵人喊马嘶声由远而近,两人忙向城下观瞧,这才现拉着吊桥的绳子已经断了,吊桥也放下去了,只是上面也有几个大洞,估计是被石头打破的。

    看到那如潮水般冲上来的骑兵部队,宇文康认出是蹋顿带领的辽西乌桓骑兵,于是忙大声呼喊蹋顿,但隆隆的马蹄声早就把他的声音淹没了,而挥舞着大刀的蹋顿更是只注意城门了,根本没看到城墙上的宇文康。

    看到城墙上有人露头,下边的乌桓骑兵还有人张弓搭箭,施展骑射功夫,向城上的时风和宇文康射箭,吓得时风急忙拉着宇文康,连滚带爬的逃到城门楼中。

    蹋顿一马当先,挥舞着大刀冲过吊桥,城门已经被砸的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被蹋顿大刀一挥,将剩下的几块木板击飞,人也趁势冲入城中,赤莫罕挥舞着狼牙棒,紧跟着蹋顿冲进城内。

    躲在城墙下的乌延士兵看到蹋顿等人冲进来了,于是也挥舞着兵器冲了过来,想把二人赶出城去。

    早就急红了眼的蹋顿大刀挥舞,将冲过来的一名百夫长一挥两段,然后大刀一抡,将他后边的一名乌延士兵脑袋砍到了半空之中,鲜血喷起老高,后边的赤莫罕也没闲着,狼牙棒一扫,把几名乌延士兵打得横着飞了出去,撞在城墙之上,眼瞅着就不活了。

    随后大批的辽西乌桓骑兵冲进城来,与这些乌延士兵站在一起,城门处本来就不大,挤满了双方的上千士兵,顿时成了人间地狱,而这战场的中心,便是如两架绞肉机般杀人的蹋顿和赤莫罕。

    城外的老刘在投石机攻击之时,便让文丑、张飞和太史慈三人回到营中,各带一千五百人的轻骑兵分别赶到无垠城的南、北、东三座城门,防止有乌延士兵逃跑。

    随着冲入城中的辽西乌桓骑兵数量不断增加,把守西门的乌延士兵已经抵挡不住了,开始向城内逃跑,而蹋顿带着他的骑兵在后边追赶,不断挥舞着兵器,把被追上的乌延士兵杀掉。

    城门楼上的宇文康和时风这时才敢出来,看到城内的乌桓人已经杀得难解难分,宇文康高声呼喊蹋顿,时风也高喊着让乌延士兵投降,但他们的声音早已被战场上的喊杀声给盖住了,而且杀红了眼的蹋顿等人根本就没听到有人喊他们,所以宇文康喊的嗓子都哑了也没把蹋顿等人叫住,看他已经带人向城中追杀过去了,宇文康和时风怕被乱军所伤,便只好又躲在城门楼中,打算等过一会儿辽西乌桓骑兵都进城了,他们就去和刘备相见。

    冲入城中的辽西乌桓骑兵在接近乌延府邸时,被仍在城中的赤延带兵拦住了,毕竟城中也有一万多的乌桓骑兵,虽然守卫城墙的有四五千人,但城中仍有六千人的机动部队,此时在赤延和几个千夫长的带领下,与蹋顿的部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城中的守军都知道西门已经被攻破,估计汉军也快进城了,所以大都抱了必死之心,本来乌延骑兵的战斗力也不弱,刚才是被蹋顿的气势给震住了,因此才会四散奔逃,现在这支骑兵有了赤延和几名千夫长的带领,竟然与蹋顿等人在街心之上,战成了平手,一时之间两方人马混战在一起,双方的伤亡也不断增加,战火也很快蔓延到城中的其它地方,不擅巷战的乌桓骑兵此时便在城中的大街小巷之中舍命相搏。

    看到西门处的战事已经结束,蹋顿的骑兵已经占领了城门,老刘忙派高顺带着连弩兵进城,负责城中的治安等事宜,同时阻止蹋顿的骑兵不要骚扰百姓。

    宇文康看到城下的情形,

    便带着时风一起下了城墙,城下的乌桓骑兵自然认得军师,看他带着一个汉人要出城,自然放行,宇文康又问起丘力居的尸,时风指了指城门洞,宇文康忙去一看,果然有两具棺木还在边上放着,宇文康叫几个士兵过来打开一看,铁头的尸体还好,只是胸口中箭而亡,丘力居可就惨了,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只有从装束和轮廓上,宇文康才认出确实是丘力居,忙令士兵把两具棺木抬到城中,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先放好,等战事结束后,再请示刘备,好好为丘大王安葬。

    想到乌延的家眷搞不好要遭到蹋顿的报复,时风忙拉着宇文康,赶紧带他出城去见幽州刺史刘备刘大人,宇文康想想为了减少双方的伤亡,是要尽早结束战斗,于是忙让士兵找来两匹战马,自己和时风上了战马,出城去见刘备。

    路上遇到高顺带着连弩兵的队伍,高顺不认识宇文康,宇文康连忙说明自己的身份,于是高顺便放他们过去了,但派了几名士兵跟着,免得他们是奸细逃跑了。

    到了老刘马前,宇文康和时风连忙下马,给老刘见礼。

    看到是宇文康和一名自己不认识的汉人,老刘忙下马还礼道:“原来是宇文军师,城中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还有这位先生是何人?”

    “刺史大人,这位是乌延部落的军师时风时先生,城中现在是一片混乱,蹋顿将军带领的我部骑兵正与乌延部落的士兵在城中巷战,双方现在是舍命相搏,伤亡都很大,大人快想想办法,否则如此下去,我担心双方的部队都会大量伤亡。”

    见老刘看向自己,时风便向老刘道:“见过刺史大人,我家汉鲁王早已经离城而去,临走之时他让我率众投降,只是我现在约束不了手下兵将,同时汉鲁王临走之时,托我请求刺史大人不要为难他的家眷,还望大人尽快进城,控制住城中的局面。”

    “那好,我这就带二位先生一起进城,到时候你们负责劝说自己的部队,蹋顿将军那边我可以劝他,至于乌延部落的兵将,就靠时先生来说了,只要乌延的家眷还在,我负责保证他们的安全。”

    二人答应一声,老刘又嘱咐戏志才带领器械营在城外等候,然后三人上了战马,进入城中。

    此时西城门已经被高顺带人接管了,看到老刘他们过来,高顺忙上前迎接,老刘道:“破虏,这里就交给你手下的偏将处理吧,你带上一千士兵,跟我到城中去阻止他们两方的厮杀,还有,到时候先把乌延的府邸保护起来,,免得被人抢劫。”

    “是,主公,我这就去安排。”高顺答道,然后很快便将士兵分开,指定一名偏将负责西门的守卫,自己则带着一半士兵,跟着老刘向城中进。

    路上遇到那些零星的战斗,宇文康和时风忙出面制止,同时让辽西骑兵返回他们的大营候命,而乌延士兵则被汉军士兵押着,先去城中的校场,听候落。

    等他们赶到乌延府邸时,双方已经结束了短兵相接的战斗,蹋顿毕竟人数比赤延多了不少,所以在双方都死伤了大批士兵后,辽西骑兵现在已经把赤延他们赶到府中去了,然后双方隔着院墙,用弓箭互射,只是蹋顿没有撞木等攻城工具,乌延府邸的大门又很结实,所以双方便僵持在这里。

    现在城中基本上是两部的乌延骑兵在混战,由于双方的人数相差不多,战力也没有太大差别,因此这种状况便导致了双方的伤亡情况大体相当,而且他们都是装备的轻型皮甲,防护效果不佳,因此现在双方的伤亡都已经过了一半,也就是每方的伤亡人数都有五千多人,估计随

    着战事的继续,还会有大量的乌桓骑兵伤亡。

    看到老刘和宇文军师来了,蹋顿肩上裹着一条白布,看来是受了点伤,忙策马来到老刘面前道:“兄弟,没想到这帮贼子还挺能打的,我们现在没有撞木,所以攻不进去,我让儿郎们去找撞木去了,只要撞开了府门,我们就能攻进乌延的王府,抓住乌延狗贼,为我舅舅报仇。”

    “大哥受伤了,要不要紧,要不然我叫我部队中的郎中来给大哥看看。”老刘看到蹋顿肩上的那块白布已经被鲜血染透了,忙对蹋顿道。

    “放心吧兄弟,这点小伤算什么,对了兄弟,你的队伍中可有撞木,快来帮我把乌延狗贼的府门撞开,好让我冲进去,抓住那乌延狗贼,再把他们全家杀个精光。”

    “大哥你先别忙,我听说乌延早走了,你听宇文军师说说丘大王遇害的经过吧。”老刘对蹋顿道。

    于是宇文康便把自己和丘力居进城后生的一切,告诉了老刘和蹋顿,还有这其中双方的误会,至于乌延逃跑之事,则是由时风告诉的他们。

    “那按军师的说法,我舅舅就这样白死了?”听宇文康和时风讲完,蹋顿瞪着血红的眼睛道。

    “大哥,丘大王不会白死,只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如果你们两个部落再这样拼杀下去,双方的仇恨会越来越深,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今后应和睦相处,至于丘大王,我们一定为他好好安葬,等这边的战事结束了,我会奏请朝廷,为丘大王请功,等他日我们抓住乌延之时,我一定把他交给大哥处置如何?”

    蹋顿考虑了一下,又看了看宇文康,宇文康也向他点了点头,于是蹋顿只好说道:“那我就听兄弟的,只是抓到乌延狗贼后,一定要让我亲手杀了他,为我舅舅报仇。”

    于是老刘让蹋顿带人去把城中的辽西骑兵收拢起来,带上伤兵和死亡士兵的尸体,先到城外的大营中去等候,蹋顿领命,带着手下众人离开了。

    老刘又对时风道:“时先生,现在该你去叫城中的兵将投降了,你看如何?”

    “好,我这就先去府中,把大王的话告诉他们,既然刺史大人已经答应保护汉鲁王的家眷了,我估计他们会很快投降的。”说完时风便来到乌延府门前,嘴里喊着:“我是时军师,里边是哪位将军领兵?”

    听到是军师在说话,里边的士兵忙告诉了赤延,赤延此时正在府中歇着呢,他的身上也受了几处轻伤,刚才这一仗,要不是手下的几个千夫长拼死相救,估计他早就死在蹋顿大刀之下了,听说时军师来了,赤延忙在士兵的搀扶下来到门前,问时风有什么事。

    “赤延将军,我有大王的口谕,你先放我进去,现在我已经得到幽州刺史的保证,他们绝不会伤害大王的家眷。”

    赤延先让士兵搭着梯子在院墙上向外看了看,果然辽西乌桓骑兵已经撤走了,现在府门外都是汉军,而门前也只有时军师一人,赤延便让士兵把府门打开,让时风进来。

    时风对赤延道:“赤延将军,汉鲁王在汉军攻城之时便已经走了,临走之时,他嘱咐我拖一会儿时间,待他走远后便向汉军投降,只是没想到辽西的乌桓骑兵先杀了进来,我现在已经得到幽州刺史刘大人的保证,肯定不会为难大王的家眷,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赤延将军,汉军的战力你是知道的,马上投降吧,否则我们都没有生路。”

    听说乌延早跑了,还没带上自己,赤延心中有些生气,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怨不得大哥,自己在酒席上喝醉了,便跑到大哥府中,与那个一直与自己私通的大哥的小妾厮混去了,大哥上哪里

    找自己,还有现在大哥不在了,要是自己投降了汉军,那大哥的家眷不就成了自己的了,除了与自己私通的那个小妾,里边的两个汉人女子自己可是垂涎已久了,现在机会来了,可不能放过呀。

    其实这也不是赤延对乌延不忠心,而是在乌桓部落之中,男女之防根本不像汉人那么多讲究,所以赤延经常在乌延的家中留宿,才会有机会勾搭上哥哥的那个小妾,而当哥哥死了以后,他的女人便都归了兄弟也是乌桓人的习俗,这回乌延跑了,估计是回不来了,所以赤延才会有如此想法。

    再想到汉军的战力,确实如时风所说,自己这些人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于是赤延对时风道:“时军师,你说幽州刺史刘大人已经答应你了,保证我大哥家眷的安全,而且是我大哥让我们投降的,那我们听你的便是了,但你还要保证我们其他人投降后的安全。”

    “这点请赤延将军放心,我相信刘大人是守信之人,他现在已经让蹋顿带他的人马撤出无垠城了,您就赶紧传令吧,否则我们士兵的伤亡会更大。”

    得到保证的赤延带人出了乌延王府,向汉军投降,同时传令城中各处的乌延士兵打开城门,放弃抵抗,都到校场中集合,听候落。



………【第八十五章 乌云郡主】………

    随着辽西乌桓骑兵在蹋顿的带领下撤出无垠城,东、北、南三座城门打开后,文丑、张飞和太史慈各带着一千五百名轻骑兵进入城内,城内的乌延士兵也在赤延和几个千夫长的指挥下,前往校场中集合,很快城中便安静了下来。

    虽然时风告诉老刘乌延已经跑了,但想到乌桓人熟悉地形,又早走了一个多时辰,贸然追击恐怕也没什么结果,老刘和戏志才、宇文康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再追击,而是抓紧时间将城中的治安整治好,同时让赤延先带着一些乌延士兵,在汉军的看守下,将那些战死的士兵的尸体都整理好,运到城外找个地方埋了,现在已经是春末了,放的时间长了,尸体容易腐烂,造成瘟疫流行。

    现在乌延的王府成了老刘的临时刺史衙门,院中的守卫包括后院也都换成了汉军士兵,乌延的家眷都在后院中呆着,其实也就是乌延的老母亲、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还有十几个乌延的女人,其余的,都是伺候他们的丫环婆子,汉军也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只是他们不能出去,在院内仍可自由走动。

    当晚,处理完手头事务的众人都被老刘叫到了大厅之中,商议下一步如何行事。

    老刘先道:“此次我们与丘大王联手出兵,本打算一举将右北平的乌延部落消灭,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丘大王定下了计策,不惜亲自深入敌营,只是功亏一篑,计策未能成功,丘大王却不幸身亡,好在有蹋顿大哥带领辽西骑兵攻入城中,也算是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大家看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戏志才道:“正如主公所说,此次我们本来准备的很充分,但所谓百密一疏,我们不知道在乌延部落中有时先生,所以也不知道他们想要投降之事,如果丘大王晚一天行动,能与我们同时到达无垠,可能事情的展就不是这个结果了,正如刚才我与时先生聊天时他所说的那样,一饮一啄,皆有天定,还望蹋顿将军与丘大王的家眷节哀,到时候主公会上报朝廷,为丘大王举行凤光大葬的。”

    宇文康也道:“确实这次也怪我们太莽撞了,本来刺史大人已经告诉我们不要去赴宴了,但我们没想到乌延也打算投降,所以阴差阳错之下,才会酿成如此后果,下一步我和蹋顿将军也早就商量好了,刺史大人现在也是护乌桓校尉,按惯例,我们辽西部落理当归大人管辖,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听宇文康这样说了,时风也忙道:“我们部落今后也回归大汉治下,我和赤延将军也商量了,只是希望刺史大人能善待我们的族人,让我们族人能过上不愁吃穿的日子,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点请时先生放心,今后不管是辽西部落,还是右北平部落的乌桓族人,都是我大汉的子民,我早就说过,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黄帝后裔,因此不能再自相残杀,只要有备在幽州一天,我一定会保证让我幽州的所有百姓都能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还有,眼下最主要的,是我们先把这两州的官员配齐,我刚才与公皓商量过了,暂由宇文先生代理辽西太守一职,时风先生代理右北平太守职务,至于两郡的都尉,我会从蓟县把邹靖和吕旷调来担任,同时我打算把两郡的乌桓骑兵组成一支两万人的幽州突骑营,由我大哥蹋顿和赤延将军分别担任突骑营的正副领,这些安排我都会奏请朝廷批准,诸位你们看这样可好?”

    听了老刘的安排,在座众人都觉得可行,尤其是用宇文康和时风来担任两郡的太守,他们本身就是当地人,又都担任了多年的军师,在

    当地的乌桓人和汉人中都有很高的威信,相信会得到属下百姓的拥护,这样做起事来也就好办多了。

    太守人选都有了,下一步就是商量如何进行两郡的政务实施了,戏志才跟着老刘多时,耳濡目染之下,可以说已经得到了老刘的真传,于是便由他和宇文康和时风一起,对两州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进行商量。

    看到他们几人在商量,老刘和几员武将也没事了,于是老刘便和蹋顿、赤延、赤莫罕、文丑、高顺、张飞和太史慈等人到了饭堂,赤延自认为是这里的主人,忙让管家到后厨准备酒菜,刺史大人要在这里和自己喝酒吃饭。

    管家急忙去后厨张罗去了,趁这个时间,老刘又把突骑营成立后的训练要点向几人交代了一下,蹋顿想起老刘轻骑兵的装备和武器,便要求老刘一定也给他们配一些,想想今后还要靠他们当先锋去打鲜卑、扶余、高句丽等国,于是老刘便答应了蹋顿的要求。

    待酒菜上来之后,众人便开始大吃大喝起来,都是武将自然没有了拘束,结果这顿酒一直喝到半夜才结束,除了老刘、高顺和赤延外,几乎在场的都喝多了,于是老刘忙让高顺带人把他们都扶到客房中去,今晚就不用回军营了,都在乌延府中过夜,好在乌延的府邸很大,空房间有的是,很快众人便都被安置好了。

    赤延因为喝的少,所以没醉,他也跑前跑后的帮着张罗,酒席中间他还神神秘秘的跑到后院去了一趟,说是为老刘安排房间,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老刘看众人都已安置妥当,便跟着赤延到他为自己安排的房中休息,担心赤延刚刚投降过来,不要耍什么花招,所以高顺一直跟着他们,进了后院。

    赤延把老刘带到后院中的正房之中,然后对老刘道:“刺史大人,这是我大哥以前的房间,今后就是您的卧室了,您先休息一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