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见面结束后,将该次会面的内容告知具体负责人。
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制造出一种不得不与“关键人物”见面的理由,在避免冒犯具体负责人的情况下,顺利推进洽谈的进行。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洽谈将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总之,为了在“关键人物”提案上有成效,上述这些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曾有一位资深销售员这样说过:“营销是推销员与客户之间一对一的战争。”在平时的业务活动中也许很少有人体会到这一点。然而,一旦与那些很难预约的“关键人物”见面时,这种感觉便油然而生,从而真正地把会面当成“一锤定音”的战斗。特别是“关键人物”身居高位(例如公司的总裁等)时,由于这类决策人事务比较繁忙,因此在初次见面时,他们就会对是否需要我们的提案做出迅速的判断。
有一次,我向一位总裁介绍产品的简单情况,刚进行到5分钟左右,他就打断了我,说:“我已经明白了,恐怕我们不需要这件产品。”当时我有些气恼,心想:“这么短的时间内,你怎么可能了解我们的产品呢?”
但是,后来听一些具体负责人讲,原来那位总裁有很强的把握产品卖点的能力,能够立即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由于经理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提案,因此也渐渐具备了在短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并对其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具体来讲,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判断出,推销员所提供的产品对本公司是否具有实际价值;通过判断推销员的人品,决定今后是否可以合作等。因此,作为一名推销员,在见面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把与“关键人物”的会面当作“一局决胜负”
根据多年来的营销经验,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针对“关键人物”的对策。由于与“关键人物”见面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不可能应用所有的对策。请您选择其中的几项组合使用,相信会带来一定的成效。
首先,为了抓住对方的心理而事先进行信息搜集。
◆ 有关对方的年龄、籍贯等基本情况的信息搜集;
◆ 了解对方的学历、兴趣爱好(如喜欢的书籍等)、崇拜的企业家和历史人物等个人情况;
◆ 了解对方在公司内的职位、履历等社会情况。
其次,对目标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而进行信息搜集。
◆ 目标公司是否已经购买该产品或替代品;
◆ 目前该公司的目标是拓展原有项目、开发新的项目还是其他业务。
综合自己所搜集到的全部信息,将其与自己即将提案的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案的一开始便先声夺人,带给听者巨大的冲击,留给听者难以磨灭的印象。只用一两分钟的时间便准确抓住对方的心思。
提案时,可以使用如下一些开场白,例如“只要您投资便可以立即看到收益”、“此产品是目前本行业中最新的促销系统”、“您从今天就能够实现低成本的梦想”等。总之,要使用一些巧妙的开场白,激发听者的兴趣,使其希望继续听取你的提案。
把与经营者的见面看作是“一局定胜负”,虽然会增加推销员的压力,但只要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成功的几率还是相当高的。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说过:“在没有压力的地方是不会获得成长的。”的确,这类营销要比一般的业务棘手。但通过这种与“关键人物”见面的营销方式,不仅可以促成眼前的交易,还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因此如果有机会与决策人型的“关键人物”见面,那就请您将它视为一次“一局定胜负”的战斗,并为之全力以赴吧。
第44节:寻找积极对待新事物的“关键人物”(1)
9
寻找积极对待新事物的“关键人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那些对新事物持保守态度的行业中,只有在与其中的一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后,才能推而广之。因此,有必要去寻找那些对新事物持积极态度的“关键人物”。
说服“谨慎派”公司的方法
在营销中会遇到这样的公司,他们对任何提案都采取相同的态度,总是认为采用新生事物需要慎重,只有当其他公司采用后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他们才会引进。
因此,与这种公司进行的洽谈大多会半途而废。我无法理解为何这种理由也可以阻碍洽谈的进展。但现实中,这种跟在别人后面采取行动的“谨慎”的公司却比比皆是。当我向一些公司提案新产品时,最常被问到的就是:“其他公司引进这个项目了吗?”、“其他公司对这种产品是怎样评价的呢?”
要在“谨慎派”公司里寻找到喜好新生事物的“关键人物”
不只是具体的负责人询问我这样的问题,即使是主管阶层的职员也会问类似的问题。
对于“谨慎派”公司的反应,我总是抱怨:“总是那样谨慎、没有魄力,错过机会就知道后悔了!”即便如此,却仍然会吃“业绩主义”的亏,在一些行业的提案中做得筋疲力尽。这时,为了创造首家公司的业绩,就必须要找到那些积极对待新事物的企业与“关键人物”。
这类企业与“关键人物”实在少得可怜,然而在每个行业中还是可以挑出一些的。寻找到这种积极对待新事物的合作伙伴,对完成项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寻找这种致力于新事物开发的企业与“关键人物”呢?
寻找喜好新事物的企业与“关键人物”
根据多年来从事销售工作的经验,我在寻找喜好新事物的企业和“关键人物”方面,总结了一些心得。
第一是通过报纸等媒体或平时听说的各种信息去寻找那些在行业中喜欢“争创第一”的企业。这里所说的“争创第一”并非指营业额上的第一,而是指第一个引进新系统或新产品。
不论多么缺乏活力的行业,只要我们努力寻找,一定会找到这种积极进取的企业。在报纸上的“在行业中率先引进最新的物流系统”、“行业中率先引进最新的人才管理制度”等报道中,只要是带有“行业率先”字眼的企业,就有可能成为我们寻找的客户目标。
如果觉得通过报纸等途径得到的信息还不够充分,那么可以与该报社的编辑联系,直接向其咨询“哪些企业能够对新生事物采取积极的态度”,由此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将目标锁定在一两家公司身上。
我在向药品行业推广面向MR(药品信息负责人)医疗器械的传真信息服务时,为了寻找“第一家”合作伙伴,曾大量采用了这种方式。
第45节:寻找积极对待新事物的“关键人物”(2)
我首先翻看了过去一年的《日经新闻》以及其他一些商业杂志,之后又参考了医药方面的许多专业性杂志。最后我选定了一家在人力和物力的投资上都较有兴趣的公司展开了我的营销活动。通过半年多的努力,那家公司成功地成为了我们的第一家合作伙伴,随后我们的业务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该行业遍地开花。
第二是到那些关注新事物的企业中去寻找“关键人物”。不论是多么支持新生事物的企业,总是存在“谨慎派”与“积极派”两种人的。如果不能与“积极派”的关键人物接洽,业务就很难展开。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我发现,公司所有者的第二代传人一般都是喜好新生事物的,工作刚刚由营业部门转到管理部门的主管人员也以“积极派”居多。因此,我通常在此基础上去寻找关键人物。有时,我也会从那些对公司情况了如指掌的营业员口中了解一些情况。
第一家合作伙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在化妆品行业中寻找第一家合作伙伴时,我就通过该行业的一名资深推销员,找到了关键人物。化妆品的销售方式主要分为“柜台销售”与“上门推销”两种。当时传真服务还没有被引入到“上门推销”这一领域中。于是为了推广这一项目,我展开了面向“上门推销营业员”提供业务信息的营销活动,开始寻找第一家合作伙伴。在分析过各种信息后,我将目标锁定在支持新生事物的A公司身上。
之后为了寻找该公司的“关键人物”,我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工作。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我遇见了一位曾经合作过的熟人,他是一家通讯器械经销公司的销售人员,并得知他与那家化妆品公司也有业务上的往来。于是我便征求他的意见:“我最近正打算向这家公司推广我们的服务,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一家化妆品公司。我听说这家公司很支持新事物,我与哪一部门联络比较好呢?”之后我给他看了我们的策划书并向他做了详细的介绍。他看过后,给我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
据他介绍,A公司总公司的管理部门对待新事物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但是,负责审议新型销售方式与策划的分公司经理却是大力支持新事物的典型代表,他原来担任总公司的营业部部门经理一职。于是我按照他的建议,向那位经理展开了攻势。在洽谈的过程中,那位经理肯定了我的提案,并反复强调要使他们公司成为化妆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两周后,我的提案就被采纳了。如果当初我向管理部门提交了我的建议,恐怕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吧。
最后,为了使该公司顺利地成为我们的第一家合作伙伴,作为推销员我有必要向客户表达出自己对于这一业务的热忱。我并没有向客户大摆道理,而是表达了我要与他们一道去实现这一项目的热情与决心。当对方感受到我的真心实意时,便欣然同意成为我们的第一家合作伙伴。
以第一家合作伙伴为起点,我们的业务在该行业迅速推广开来,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巨大的“创业者收益”。我本人也因开辟了这一行业的业务而充满了自信,这种开辟新市场的方式所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每年能够开辟一个新市场便已经足够了,所以请您不断地挑战自我吧。
第46节:一次业绩可以带来新的业务
1
一次业绩可以带来新的业务
真诚地对待客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为你带来新的业务,营业额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扩大起来。
工作的回报是新的业务
有位前辈曾经说过:“工作的最高回报就是新的业务。”一般情况下,工作的回报直接表现为金钱,但最有价值的回报方式并非是金钱,而是可以带来更大利益的新的商机。我也遇到过通过一项工作接二连三地带来新业务的情况。
最近,我的一位员工由于客户的无理要求而陷入烦恼之中。在他看来原本是毫无问题、只需等待付款的业务,却遭到了客户的拒绝。这使他一时摸不着头脑。仔细询问了具体情况之后才知道,客户的理由是:“当向该员工咨询关于传真服务的速度等方面的问题时,他的回复速度很慢。”
那位员工本想随便打个道歉电话敷衍了事。但是,我建议他不要做无原则的道歉,而应该上门直接询问情况并听取对方的意见。于是他决定上门询问情况。我的看法是,大家见了面,实际情况也许会与电话中所讲的内容有所不同,而且我感到对方并非是单纯地发发牢骚而已,便决定与他一道去看看。
一经询问才知道,原来对方确实有满腹的不满。不满之处主要集中在“最近推销员基本不露面,即使与他联系也不积极回复,关于新型服务的疑问无人解答”等几个方面。对方还提出“现在的年轻推销员不懂礼貌”等普遍存在的社会性问题……抱怨的内容漫无边际,对方滔滔不绝地讲了将近一个小时。而我只是用心地听着他们的意见,对于那些能够立即做出回答的问题便迅速给予解释,而那些无法立即回答的问题,我将其作为作业带回来仔细考虑。
之后我又给那家公司打了几次电话,并对那些遗留问题一一做出了解释。对于那些我无法回答或是本身存在矛盾的问题,我便干脆告诉对方:“我也无法解释。”整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每个问题都要给对方一种明确的说法。
终于,这场风波渐渐平息下来。由于对每个问题我都已经给出了让对方满意的说法,对方显然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纠缠在这一问题上。
两个星期后,对方负责人又主动与我联系。我心中多少有些担心,但还是接听了电话,话筒中传来了对方的声音:“前些日子承蒙您耐心的指教,真的非常感谢您。我把您用心帮助我的事情讲给一位朋友听,没想到他说什么都要与您见上一面,想谈谈业务上的事情。您最近忙吗?能否抽空与他联系呢?他的联系方式是……”
这件事情真的令我吃惊不小。与他的那位朋友见面后,我们立即就签订了合约。随后我又与那位负责人取得联系,告诉他我已与他朋友签订了合约,并向他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从那以后,那位负责人仍定期地向我介绍一些客户,而那些客户又会不断地介绍新的客户给我,我的业务就这样迅速地扩大起来。
这种对客户耐心的解答与认真的汇报,无形之中成为了带来新商机的关键一步。可以说,实现良性循环的秘诀在于:要做就做到最好。如果能够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推销员就可以轻松地等待业务自己送上门来。其实,客户对于我们的服务所给予的最好的回报便是“新的业务”。虽然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推销员付出艰辛的努力,但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次机会,加深与客户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只要真诚地对待客户,新的商机就会接踵而来
第47节:利用“业务介绍网”扩展业务(1)
2
利用“业务介绍网”扩展业务
除了一般的营销方式,还可以通过“业务介绍网”来扩展业务。因为这种方式更加轻松,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发现商机,顺利地与“关键人物”见面。
利用“业务介绍网”使营业额加倍增长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的关系网会逐渐扩大,很多新的商机就是由这种不断扩大的关系网带来的。其中既有客户介绍的业务,也有公司内部其他同事介绍的业务。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公司的“业务介绍网”的阵容已经超过了100人。
如果这一网络中的每位成员每年都能够介绍一宗交易的话,加起来就达到了100宗交易。当我还是一名传真推销员的时候,一般每年都可以签下15笔业务,而其中一半以上是由别人介绍来的。有几次都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才能够顺利地与“关键人物”见面洽谈并签订合约的。为了寻找更加便利的“介绍型营销”方法,我又思考了很多方案,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介绍型营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向客户提出要求,希望对方为自己介绍相关的目标企业;另一种是客户主动提出要介绍新的客户给自己。无论是哪一种介绍形式,其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有共同的秘诀,即在那些有介绍能力的客户身上下工夫。
单纯的“介绍”并不能立即达成业务,因为那些介绍人总会经历一个由“想介绍”到“不得不介绍”的过程。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这一过程上做文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越是那些有可能为我们介绍业务的人,他们的工作越是繁忙。
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正因为他们工作繁忙,才会接触到很多的业务,从而积压在手中。那么为了让这些繁忙的人介绍业务给我们,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
第48节:利用“业务介绍网”扩展业务(2)
以“帮助客户”为出发点
首先,要以“帮助客户”为出发点。当我们选定那些有可能为我们提供商机的客户后,首先应尽力去了解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并从中寻找自己有可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而当对方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伸出援手,从而建立相互间的友好信赖关系。
我是通过与对方公司的营销人员建立良好关系的方式展开行动的。在经营一项网络业务的时候,我结识了一名计算机通讯设备的推销员,而他正好与我的目标公司的行政部和信息系统部有业务上的往来。在一次传真服务的推广中,我又结识了一名销售策划公司的推销员。
为了与这类营销人员有所接触,在客户的接待室中我总是找机会与他们攀谈。当遇到较大规模的策划、或者需要进行一项整体性服务的提案时,我也会拜托客户介绍一些营销人员给我。
在处理与这些营销人员的关系时,我的态度十分慎重。我总是主动与他们联系,并时刻留意自己在哪些方面可以对他们有所帮助。
为了搞好与客户的关系,我们也建立了一种专门提供信息的传真网,并利用它定期地向客户提供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对营销人员有所帮助的信息。为此,我们每个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由于“业务介绍网”是非常关键的渠道,所以做这项工作是值得的,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努力将其进行到底。
不要期望立即提高业绩
虽然我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却并不代表会立即收到成效。不必心急,随着时间的推移,好消息自然会飞到你的耳朵里。我也是在经过了一年左右的努力之后才初见起色的。
通过客户的介绍,我结识了一位传真设备的营销人员。在与他闲聊时,他满腹牢骚:“这个月是业绩评比月,我必须找到三家以上的新客户,真愁人呀!”
见他为工作头疼成这个样子,我就想略尽绵薄之力,于是暗地里为他寻找起了那些有可能购买传真设备的客户。当时我想到了一位客户,他是一名医疗器械制造商,想要在横滨建立分公司。既然是建立分公司,就一定会购买一批传真设备。于是我分别联系了该医疗器械制造公司的行政部经理和那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