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晟抵达莫州的时候,郭子仪麾下的战将薛奉贤正在城外骂战,但史朝义等人紧闭城门坚守不出,薛奉贤没有半点办法。他的兵马毕竟太少,莫州城防高深,要是强行攻城,肯定会伤亡惨重也攻克不下。(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七章 叛乱平(6)

    第七百四十七章叛乱平(6)

    实际上,薛奉贤也不能攻城,因为郭子仪给他的军令就是围而不攻,等待大军来援。薛奉贤这两日一边佯攻骂战一边焦躁不安地等待郭子仪大军赶来,他其实更担心河东叛军的主力也就是李怀仙所部会赶在郭子仪之前来到莫州城救援史朝义。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薛奉贤这一万人就危在旦夕了。

    退又不能退,因为这代表着大唐朝廷和大唐皇帝的尊严,只能死战。李怀仙麾下号称有雄兵十万,再加上史朝义的五万人,独力对抗这十五万大军,薛奉贤觉得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所以史朝义其实并没有太把城外的这支唐军放在心上,他此刻派出了无数斥候,焦急等待李怀仙大军的救援。李怀仙与李光弼在相州外围对峙已经不少时日了,照常规来说,李怀仙的十万河东军兵强马壮,而李光弼则是新败之将,人数也较河东军为少,对抗之下,李光弼必败无疑。

    史朝义估摸着李怀仙还有数日就可抵达莫州救援。

    不仅史朝义是这么想的,他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拥趸大多也是这么想,因此,这些人虽然撤离了洛阳,兵败莫州,但在莫州却依旧花天酒地歌舞为乐。

    虽然放弃了洛阳,但对于这些伪燕臣属们来说,着实没有什么失去京都的羞惭感,左右不过是一个叛乱政权,他们这些核心权贵到了何处,何处就是都城。只要与李怀仙合兵一处,退回河东,又是一番定鼎的百年基业,可以与李唐朝廷分庭抗礼好多年。

    如果李怀仙真的挥师南下,史朝义的命也就保住了。而伪燕政权也能苟延残喘上不少年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史朝义并不知道,李怀仙已经与李光弼达成了某种心理上的共识李怀仙迟迟按兵不动,不是战胜李光弼所部非常艰难,而是他在等待史朝义兵败的消息。史朝义逃离洛阳逃亡莫州的军报早就传至李怀仙军中,但李怀仙觉得火候还不到,他要再等一等,若是莫州再失,史朝义兵败身亡或者逃离,他就会举兵向李光弼投降,向李唐朝廷争取一个更加光明的前途。

    与田承嗣一样,李怀仙同样是怀有很大政治野心的人。他看重的不是伪燕政权能不能保全,而是自己的家族利益能不能得到保证。

    若是投降李唐朝廷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他还能犹豫什么呢?何况,李怀仙再三斟酌权衡,觉得伪燕政权在史思明死后已经彻底失去了逐鹿天下与李唐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和机会了,早晚都是败亡,不如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向李唐投诚,争取更大的筹码。

    如果史朝义知道李怀仙的真正心思,恐怕会在第一时间就放弃莫州而仓皇逃亡河东,再也顾不上四面楚歌的危险了。

    傍晚,莫州城内,一片死寂。只能看到人来人往面色慌乱的叛军军卒来回穿梭,城中百姓商贾要么提前逃离本城,要么躲在家中闭门不出,一股死气弥漫在城中的上空。但在莫州太守衙门里,却是另外一番热闹的景象。

    灯火通明,笙歌燕舞,花枝招展的歌…姬…酥…胸…半…露袅袅婷婷起舞,史朝义披着厚厚的裘皮,抵御着这北方深秋浓重的寒气,而他手里则持着一大盏美酒,不少范阳叛将依次上前向他敬酒,有不少人甚至嘿嘿笑着趁上前来敬酒的当口,抽空捏一把为史朝义按摩伺候的美貌婢女丰腴的胸口,引得婢女发出尖细的轻叫。

    整个太守衙门里浮荡着某种**气息,放肆的狂笑声,暧昧的轻笑声,以及婢女欲拒还迎的吃吃娇笑,混杂着浓烈的汗臭味,弥荡在半空中,孔晟静静站在回廊的廊柱的阴影之后,面色平静。

    载他前来的飞行器已经以某种他难以理解的方式分散化为无形的能量光团返回他眉心处的天眼印记中,而只要他心念一动,这种神秘的来自于凝的世界能量就会瞬间喷出重新组合凝聚为可以隐形的飞行器,让他来无影去无踪。

    这就是孔晟想要采取的非常规手段了。

    他知道,只要史朝义一死,叛军就会人心浮动,不战自败。而只要史朝义死去的消息传播出去,相州的李怀仙必然第一时间投降,如此,就意味着这场旷日持久的叛乱就彻底终结。

    河南,河北,河东,尽数为官军收复。

    孔晟失去了耐心,这段历史的走向因为他这个穿越者的到来已经出现了局部的细节改变,而原本自缢身亡被李怀仙斩首的史朝义,注定要死在孔晟的手上。而本来还要延续到明年的这场叛乱,也提前半年划上休止符了。

    孔晟一直没有动弹,他站在无人注意的回廊背后凝立不语,嘴角挂着淡漠不屑的笑容。这群已经穷途末路的伪燕主仆,对危机没有半点察觉,反而无休止地进行着歌舞曲悦,而喝了大半夜的酒,就分别拥抱着美貌的女子各自找地方欢乐去了,而史朝义甚至就抱着身旁的两个歌姬幕天席地就在厅中干了起来。

    孔晟还是没有动手,他在等待一个理想的时机。

    他摇了摇头,眉心处一股无形能量喷射出来,旋即包裹住他的全身,尔后他大摇大摆地走出莫州太守府衙门,在城中来回游走。

    从黎明时分,到翌日午后,他几乎走遍了莫州城的任何一个角落,他甚至还走上城楼去查看叛军守城的情况。叛军士气之低迷,其实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差一些。就是窝在城楼上的这些军卒,也无心守城,不是三五成群躲在垛子口下喝酒,就是眼神麻木地眺望着洛阳的方向或者相州的方向发呆。

    午时三刻。

    漫天的烟尘从洛阳方向卷起,奔腾的马蹄声震动大地,这当然也惊动了史朝义叛军守城的军卒。不少军卒惊慌失色地眺望过去,见远处旌旗招展,明显是李唐朝廷的官军到了。

    而孔晟不用看就知道是郭子仪的主力大军抵达了莫州。郭子仪的军马昼夜兼程急行军,而孔晟所部,则在按部就班行军之中,又绕行了郑州,自然要来得迟上一两日。

    “唐军来袭!唐军来袭!”乱七八糟的报警声震动全城,报警的军卒脸色慌乱奔跑着冲进太守府衙门,唤醒了正在酒后酣睡不醒的史朝义及其麾下大臣武将。

    叛将薛嵩赤着膀子站在厅口,怒火高涨:“狗日的混账东西,嚷什么嚷?惊动了我主,你小命不保!”

    薛嵩喝了大半夜的酒又玩了两个美貌的歌姬,头昏昏沉沉双腿都在发虚,他正在养精蓄锐,突然被军卒慌乱尖细的报警声给吵醒,自然是怒火不可遏止。

    但他马上冷汗直流,回过神来,目光凝重怒吼道:“你……你说什么?官军来了?是孔晟还是郭子仪?”

    军卒惶恐连声:“回薛将军,目前还不知是郭子仪还是江宁郡王孔晟的兵马……”

    “去查!传令下去,全军守城!”薛嵩一扭头就冲进了厅去。

    史朝义怀中抱着一个丰腴的歌姬,而头枕在另外一名歌姬的大腿上,三人几乎身无寸缕,场面**肮脏之极。如果是平时,要了薛嵩的命,他也不敢闯进去啊,但今天情况特殊,官军在李怀仙的援军之前抵达来袭,这几乎决定着城内这支叛军的命运,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孔晟站在厅外,不多时就听到了厅内传出了史朝义愤怒慌乱的咆哮声,旋即见薛嵩连滚带爬的出来。薛嵩急匆匆冲进自己的住处披挂整齐持着兵器冲出太守府衙门,与史朝义麾下的另外一名心腹将官张忠志一起率军守城,准备倚仗城防与官军死磕待援。

    史朝义没有想到官军来得这么快,更没有想到,李怀仙竟然还是迟迟不至。更重要的是,他本来以为官军得了洛阳会在洛阳修整一段时间,慢慢将河南各地收复之后,再来进攻莫州和河东河北,没想到,官军主力竟然直奔他来了。

    这让史朝义措手不及,心内恐慌到了一个极点。

    他慌乱地穿上衣甲,手持宝剑,急匆匆冲出厅来。而厅外,百余名叛军亲卫正列阵待命。

    史朝义正要下令出府去城楼上亲自指挥守城,却突然见绚烂的阳光地里慢慢出现了一个让他感到梦魇般的熟悉身影。孔晟那张英挺肃然的面孔仿佛是在水中朦朦胧胧一点点的清晰起来,而孔晟嘴角的那丝笑容更是渐渐在史朝义的瞳孔中慢慢放大起来。

    史朝义呆若木鸡,更是毛骨悚然,他一时间呆在当场,震撼无语。

    而周遭的史朝义护军更是看傻了眼,被孔晟鬼魅般凭空出现给震在了当场。

    片刻,史朝义大惊失色,下意识地回退两步,拔剑出鞘咆哮道:“你……是人是鬼?孔晟小儿,你竟敢出现在朕的面前,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来人,将孔晟给朕拿下!”

第七百四十八章 叛乱平(7)

    第七百四十八章叛乱平(7)

    孔晟清朗的笑声回荡在场中。史朝义的叛军亲卫其实都没有一个人动弹,他们的心神至今还被某种无形的恐惧情绪所缠绕,他们的双腿发出轻轻的颤抖,根本迈不动步子。

    孔晟的身形一动,就到了史朝义的身前。他淡淡一笑,凝望着史朝义那狰狞扭曲的面孔,冷冷道:“史朝义,你是自裁还是让孔某动手?”

    史朝义面露疯狂之色,他突然挥舞着手里的长剑向孔晟恶狠狠地扑了上去。孔晟嘴角挑起一丝不屑的笑容,他手势一动,一柄匕首就脱手而出,噗嗤一声正中史朝义的胸口心脏部位!

    鲜血汩汩而出,史朝义冲来的身形僵硬定格住,他张了张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仰面慢慢倒下。而这个时候,史朝义的亲卫们这才如梦初醒,怒吼着挥舞着兵器冲上来。

    孔晟笑了笑,身形原地凭空消失,仿佛就不曾存在一般。而如果不是史朝义汩汩流血的尸身还在一侧,如果不是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息,这些叛军亲军还以为是见了鬼。

    而事实上,这还真是见了鬼了。

    孔晟突兀出现又神秘消失,真如鬼魅一般无二。原本恶狠狠的军卒呆在了当场,而不多时,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发出一声恐惧的喊叫声,然后他们都一哄而散,要多远跑多远了。

    “大王遇刺!大王驾崩!”

    莫州城内乱成了一锅粥,百余名史朝义的亲卫在城内豕突狼奔,也四处传播着这个噩耗,而得到消息的叛军将士,有的不信,有的则满腹怀疑,更有人冲进太守府衙门去查看,但见到的却是史朝义的无头尸身。

    而代表着伪燕政权的史朝义的皇帝印玺也不翼而飞。

    史朝义死了……史朝义死了!!!!

    大燕完了!!!

    莫州城内没有半点的哀声,却弥漫着越来越浓的惊恐不安。史朝义的死亡没有让这群对伪燕政权半点归属感都没有的叛军将士感到悲伤,而是陷入了绝望状态该何去何从啊,这莫州城是守还是不守?

    城外。

    郭子仪的大军第一时间在城外结阵索战。五万唐军旌旗招展结成了雄壮的大阵,气势如虹,城内人心惶恐的叛军早就没有了战斗的勇气,薛嵩一把抓住张忠志的胳膊,压低声音急急道:“张兄,你我该何去何从?”

    张忠志沉吟了一下,叹息道:“大燕大势已去,大王被刺客斩首,李怀仙图谋不轨,至今不来救援,显然是已经归顺了李唐朝廷,如今之计,你我也只能审时度势明哲保身了……”

    薛嵩呆了呆:“我们开城投降吗?”

    张忠志摇摇头:“不,我们要先试探一下郭子仪的虚实,看看动静再说!来人,传本将军的军令,全军守城,紧闭城门,与官军死战!”

    其实张忠志的这道军令有等于无,所有的叛军军卒人心浮动没有半点作战的信心,所谓守城就是窝在城楼上互相交流着一旦城破后如何逃跑罢了。

    城外官军阵型之前,郭子仪有些奇怪得抬头凝望着城楼上那杂乱的叛军军卒背影,扭头向薛奉贤沉声道:“薛将军,莫州情况究竟如何?”

    “回大帅的话,莫州史朝义守军还有五万余人,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因为这莫州本来就是叛军的辎重补给之地,因为莫州城防高深,所以末将严守元帅军令,没有敢妄自攻城!”薛奉贤轻轻道,但又有些狐疑起来:“但今日午后,城楼之上突然出现乱象,不知是不是叛军内部出现骚乱……”

    郭曜上前抱拳道:“父帅,不如趁势攻城吧,只要一举拿下莫州,拿下史朝义,就是大功一件,丝毫不亚于孔郡王取洛阳啊!”

    仆固怀恩也催马上前附和道:“是的,大帅,我军气势如虹,士气高涨,不如趁势攻城,只要拿下莫州取了那史朝义的首级,就是盖世功勋,堪可与孔晟媲美!”

    郭子仪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凝望着自己的儿子和副将冷冷道:“军情重大,岂能因为贪功冒进?莫州情况不明,妄自进攻,一旦伤亡惨重,让本帅如何向朝廷交代?”

    “你我为朝廷之将,出国征战,所考虑者,都是国之大事,能不能战,不是为了跟什么人争功。孔郡王乃是天下奇才,千百年来罕见的英雄人物,你们至今还不吸取教训,不念孔郡王在洛阳城外的释放之恩,还如此执着,喋喋不休地在本帅面前鼓噪,要与孔郡王争功,这到底是何心态?你们不脸红,本帅都替你们臊得慌!”

    郭子仪怒斥道,郭曜和仆固怀恩当即面红耳赤,低下头去吭吭哧哧不语了。

    正在这时,面向大唐军阵这一面的城楼突然吱呀吱呀打开了。郭子仪当即大手一挥:“敌军出城,整军备战!仆固将军,你率军一万上前应敌!”

    但这面城门开了,城楼上的薛嵩和张忠志都感觉非常震惊。不过,等他们得到报告,再下令派人下去赶紧重新关闭城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宽敞的城门洞开,一个英挺高大的身影慢慢踱步而出,出现在唐军士卒和城内叛军士卒的视野之中。薛嵩面色一变,声音都有些抖颤起来:“张兄,那岂不是江宁郡王孔晟?他手中的可是……可是大王的头颅?”

    张忠志嘴角都在颤抖着,他紧紧把住城墙往下望去,只见孔晟轻描淡写地一手抓住那头发散乱血迹斑斑的史朝义的首级,一步步正走向大唐军阵。

    他高大的身形沐浴在绚烂的阳光中,却是发散出某种无形的杀气来直冲云霄。

    官军刺客竟然是大唐江宁郡王孔晟?这孔晟如何潜入城中又如何取了史朝义的性命?这……这……他到底是人是鬼?抑或真的像传说中的一样是天神降世?

    张忠志本来举起手臂想要命令军卒放箭,却无力地又垂下手臂,他眸光闪烁片刻,这才扭头望向薛嵩声音疲倦至极:“薛兄,你我还是率众归降,或可还有一条生路!但是,请记住,我能只降孔晟不降郭子仪!”

    而城外的郭营将士更是看傻了眼,他们心底的震撼惊惧不亚于城内任何一个叛军军卒,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郭子仪看得心头大震。郭曜痴痴地望着孔晟那在光线中一步步走来脚步无比沉稳杀气腾腾的背影,声音中充斥着某种无言的敬畏:“孔郡王何时到了莫州并取了那史朝义的人头?难道这莫州叛军已经归顺了他?”

    这何止是郭曜心中的疑问,这是包括郭子仪在内所有官军的疑问。

    几分钟之后,无论是官军还是叛军,都注定永远无法忘记这样在心中定格的一幕

    沐浴在绚烂光线中的孔晟缓缓转过身来,面向莫州城,高高举起手里溅血的史朝义的头颅,面色肃然,身形却陡然间似乎如同魔神般高大巍峨起来,他振臂高呼,声震四野:“史朝义叛逆朝廷,已经伏诛在本王手下,尔等莫州守军,再不开城投降,还待何时?!”

    城楼上,张忠志向薛嵩无奈叹息道:“薛兄,我等降吧,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军卒没有作战之心,若是出城与官军交战,张某估摸着至少有半数要当逃兵,不如效仿田承嗣开城投降,来换取一条生路。”

    薛嵩默然点头:“只能如此了,但我等只降孔晟,不降郭子仪!”

    盏茶后。薛嵩和张忠志打着白旗率众出城投降,但条件却是只降孔晟不降郭子仪,这让郭子仪麾下将士大为尴尬。郭子仪倒也罢了,仆固怀恩等将领都忍不住有些愤愤不平抱怨起来。有的甚至建议郭子仪率军就地将这支叛军剿灭。

    但郭子仪怎么可能这么做?叛军已经归降,孔晟当面,若是出兵将降兵灭杀,不要说会遭天下人诟病,就是皇帝和朝廷那里也无法交代,如此一来,郭家就真的变成了争功激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了。

    莫州定,史朝义死。

    一日后,孔晟的两万军马抵达莫州。听闻孔晟已经独自斩杀了史朝义和取了莫州城,李彪李虎等人大吃一惊,田承嗣父子更是毛骨悚然,望向孔晟的眸光中充满着无法言喻的敬畏之色。

    李彪李虎率众接受了薛嵩张忠志的投降,接管了五万叛军军卒。按照孔晟的命令,薛嵩与张忠志立即解除军职,与田承嗣一样,留在孔晟身边,等待朝廷的诏命册封。至于这五万叛军,孔晟采取的是慢慢渗透怀柔安抚的策略,让自己所部各级心腹军官入军任职,假以时日同化不是问题。

    孔晟的江南联军本来就有五万人,加上田承嗣洛阳归降的一万人,莫州薛嵩张忠志归降的五万人,总计兵马已经超过十一万人马,声势之浓,远远超过了郭子仪和李光弼了。

    孔晟命令大军在莫州修整,再定行止。

    实际上,这个时候,继续进军北上其实也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史朝义一死,代表着伪燕政权的消亡,而范阳军主力大多数都归降的归降被灭杀的灭杀,剩下的都不成气候了。

    而只要消息传到相州,李怀仙的五万人必然向李光弼投降。如此,这场叛乱就彻底终结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1)

    第七百四十九章满城尽带黄金甲(1)

    长安。

    孔晟斩杀史朝义并取得莫州大捷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