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纥人的势力如今极为强盛,号称拥兵五十万。当然,这都是号称,实际上回纥人的总兵力大概在二十万左右。但回纥人全民善战擅长骑射,几乎全民皆兵,而且战斗力很强。十万回纥铁骑,已经能对现在国力衰弱的大唐王朝构成致命的威胁了。

    何况现在还有安庆绪和史思明的隐患没有解除。

    一旦回纥举国来攻,大唐危矣。

    而且,西域蛮夷林立,如果大唐军力威慑力不够,随时可能反叛,给唐朝带来很大的麻烦。而在吐蕃高原,还有虎视眈眈的吐蕃人,只要回纥掠边,吐蕃人肯定不甘人后,一定会趁虚而入,攻入中原分一杯羹。

    到了那个时候,大唐就真正变成了四面楚歌了,亡国灭种指日可待。

    皇帝的脸色很难看,李豫以下所有朝臣的脸色也很难看。在现在这种节骨眼上,回纥人大军压境、派出使臣来催促和亲起行,实在是心怀叵测,直接触及到了皇帝作为天朝上邦天可汗的高度敏感自尊心。

    这是赤果果的要挟啊。

    你要是敢反悔或者给予回纥的嫁妆不够丰厚,回纥人就要举兵进犯。威胁是摆在桌面上的,让你无法回避。

    事实上,如果大唐反悔此次和亲,回纥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这是必然的。磨延啜之所以率军迎亲,恐怕已经在国内好战派的撺掇下,做好了进犯唐朝疆土的各项准备。

    皇帝脸色阴沉望向了李泌杜鸿渐两人,沉声道:“诸位臣工,回纥大军压境,使臣抵京,以尔等来看,朝廷该如何应对呢?”

    杜鸿渐没有迟疑,朗声道:“陛下,臣等以为,为防止回纥进犯,当务之急,应尽快整肃使团,让宁国公主出京和亲回纥,免得让回纥人说我们大唐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如此,至少回纥人再无理由进犯我边境。”

    杜鸿渐顿了顿又道:“臣认为,回纥人此番举兵不过是担心朝廷反悔,不予和亲赐婚。只要公主和亲回纥,回纥人自然退去。况且,磨延啜打着迎亲的名义,我们也难以指责。”

    “当然,为了预防万一,也应调敦煌卫五万人立即协防灵武,避免回纥翻脸进犯,做好一应战备准备。”

    皇帝缓缓点头,这个时候,他实在是不想与回纥开战,因为这对大唐国力伤害太大了。风雨飘摇中的大唐江山,急需休养生息,已经经不起任何战火折腾了。

    皇帝又望向了东宫太子李豫。李豫这一次难得没有与李泌杜鸿渐唱反调,凝声道:“父皇,儿臣以为,李相杜相之言有理,朝廷应速速派出和亲使团,迟早生变。同时调集敦煌卫协防灵武备战,若有不测,儿臣愿意亲率东宫卫率和禁军驰援灵武,与回纥人一战!”

    “我大唐泱泱上国,岂能畏惧蛮夷,能避免战事最好,但倘若最后战事退无可避,那么,战又何妨?!”

    李豫慷慨激昂,说的是大义凛然。就算他在演戏和故作姿态,也因此引起了很多朝臣的喝彩。

    一国太子,当如是。国家危难之际,可以挺身而出,不畏个人生死,这不是一般皇子能做到的。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李豫最大的特点,这种品质是其他皇子所缺乏的。关键时刻能敢站出来,也能冲的出去。

    皇帝也微微有些激动,暗暗点头。

    他缓缓起身,大声道:“好了,尽快准备,让宁国和亲回纥。只是孔晟已死,这和亲使臣人选,还需要重新商定。李泌、杜鸿渐,尔等推荐人选,朕来裁定。传诏,明日晚间,朕在含元殿设宴,款待回纥使臣移地建和太子叶护,尔等诸位臣工可一并出席。退朝!”

    在这件事上,其实没有什么讨论回旋的余地和空间了,皇帝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直接乾纲独断了。

    反正这事也不复杂,如果反悔和亲,一则失去了大唐上国的信誉,二则会引发与回纥的战争。为了国家利益,维护和亲是必由之路。当然,万全之策还是要同时做好战争准备。

    李豫在这件事上的表现,让皇帝还是颇多赞赏的。只是太子表现得越抢眼、越优秀,皇帝心里一方面高兴,李唐社稷后继有人,但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心,如此优秀强势的皇太子威望日渐提升,渐渐就有喧宾夺主和功高盖主的嫌疑啊。

    这是一种极其复杂和矛盾的真实心态。

    皇帝回到寝宫,朱辉光毕恭毕敬地一直伺候在侧,皇帝扫了朱辉光一眼,突然叹息一声道:“回纥人狼子野心,竟敢大军压境威逼朕躬,真是欺人太甚。朱辉光,在你看来,朝廷或者朕若是对此无动于衷,接受回纥人的要挟,会不会让天下臣民耻笑?”

    朱辉光迟疑了一下,皇帝突然提及这样的一个事关国家尊严的重大命题,他有些不敢随便作答。但皇帝问了,如果缄口不言,也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朱辉光斟酌着自己的言辞,小心翼翼道:“陛下,奴婢以为,对回纥人呢,应该恩威并重,和亲公主,就是施之于恩,而在事关朝廷和陛下威严方面则不能过于让步,这就是施加于威,奴婢认为,陛下雄才大略,当可把握住其中的尺度。”

    朱辉光这番话说得是非常漂亮,也很到位。至少,让皇帝听了心里非常舒服。

    李亨闻言大笑,忍不住扬手指着朱辉光道:“没想到你这内宦还颇有几分眼光和见识,倒是朕小瞧你了,不错,朕也是这样想的,对于回纥人,朕当恩威并重,若是回纥人敢得寸进尺,那么,大唐天朝上邦,岂能接受蛮夷小国之威胁!正如太子所言,要战则战,怕什么?!”

    李亨再次大笑,拍了拍朱辉光的肩膀,“好了,朕要歇息,你们下去吧。难得你颇有见识,朕日后当重用汝等。”

    皇帝的肢体动作有些亲密,这还是皇帝头一次对朱辉光流露出“自己人”的一面。朱辉光虽然心里狂喜,但在表面上却还是诚惶诚恐地恭谨道:“奴婢遵旨,恭送陛下!”

    李亨大笑着而走进寝宫,心头因为回纥人挟大军威胁的所产生的阴霾渐渐消散一空,他也想得开了,如果回纥人真是狼子野心要进犯大唐,那么,怕也没有用,该战就要战!

    想通了这一层,他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然,对于皇帝来说,能不战还是不战的好。只要给他三五年的时间,大唐就能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而国力恢复,还怕什么回纥人?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不需要大唐炫耀武力,回纥人就会继续臣服膜拜,自觉以臣子自居。

    至于现在,当务之急的是尽快促成和亲,让回纥人没有理由举兵在边境停留。而与此同时,必须要抓紧平叛的进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叛军,收复河东地区。

    皇帝将安庆绪列为第一号心腹大患,实际上,皇帝并不知情,在叛军内部,渐渐以史思明为首,安庆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在叛军势力内部不得人心。而没有多久,安庆绪就死在了史思明的手上。

    史思明才真正是李唐朝廷目前的第一祸害。

    这是孔晟在赵王李系行军之前再三建议,不要接受史思明归降,而要将之斩杀的关键因素。因为历史上因为史思明的反反复复,给大唐国力造成了巨大的戕害。(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九章 复出(5)

    第四百八十九章复出(5)

    唐朝皇帝因为回纥人专门召开朝会的时候,移地建和叶护兄弟两人正在驿馆专门用来安置回纥人的院内针锋相对,气氛非常不融洽。

    移地建一向看不起叶护,而对于这个自己争夺汗位最大的对手——同父异母的兄长,他只要一有机会就要打压踩踏,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只有打压下叶护,他才有机会继承汗位。

    “兄长来大唐这么久了,和亲的国书都到了回纥牙帐数月有余,可唐朝和亲却迟迟没有动静,这是不是说兄长这些日子只顾贪恋长安繁华,不想返回漠北了?如果兄长有此意,想要在中原享受荣华富贵,小弟可以向父汗上奏,请父汗派你常驻长安,在大唐当一个逍遥王子如何?”移地建讥讽道。

    因为移地建的关系,叶护跟大唐关系紧密,在回纥国内引起了颇多微词。很多回纥贵族都对叶护的亲唐不以为然,移地建抓住这一点,在国内大肆诋毁叶护的威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其实非常明显。

    “反正听闻兄长在唐朝在长安,整日与大唐权贵往来交游,关系密切,有些时候还以兄弟相称,早就忘却了自己回纥太子的身份,****笙歌燕舞,不亦乐乎,如此岂不是正好随了兄长的心意?”移地建又冷笑道。

    叶护虽然粗狂,但岂能听不出移地建的嘲讽来,他冷笑着反驳道:“二弟,你懂什么?本太子肩负回纥与唐朝交好的重要责任,自然要跟唐朝权贵多多往来,这有什么?你叽叽歪歪干什么?这是父汗的意思!”

    “至于和亲,唐朝礼部已经通知本太子,不久后宁国公主就可起行和亲,你着什么急?你急吼吼跑到长安来,到底是父汗的意思还是你擅做主张?”叶护非常不满。

    连带着,叶护对磨延啜委派移地建当遣唐使非常不满意。因为有他这个太子在唐,何必再让移地建过来?而且,移地建入唐之后耀武扬威态度解桀骜不驯,叶护也担心会引起大唐皇帝和朝臣权贵的不满,从而危及两国友好关系。

    虽然大唐现在面临内忧外患,国力羸弱。但在叶护看来,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大唐国力下降大不如前,但也不是回纥人所能压制的。若是激起大唐举国上下的同心抵制,回纥人其实也难讨得了好去。

    移地建撇了撇嘴:“小弟当然是奉父汗之命而来,出使大唐。可以告诉兄长的是,父汗已经陈兵十万在灵武外围,若是唐朝敢反悔和亲,我回纥铁骑就会长驱直入,占了这大唐万里河山!”

    叶护大吃一惊:“竟有此事?父汗何必如此轻举妄动?大唐最近正在组织使团和亲,怎么可能反悔?回纥与大唐今日友好之局面来之不易,不能轻易举兵破坏哟。”

    移地建冷冷一笑:“如今我回纥兵强马壮,而唐朝则国力衰弱,还有安氏的叛乱让他们焦头烂额,若不是我们回纥出兵助战,说不准唐朝早就被安氏取而代之了。这万里山河,我们回纥人其实也完全可以拿下来!”

    “大唐人有句话叫风水轮流转,皇帝今年到我家……李唐皇室能中原称王,我们回纥人为什么不能?!我回纥十万铁骑,横扫中原绝无敌手!”

    叶护呸了一声:“你真的是痴心妄想!大唐虽然经过安氏叛乱国力衰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纵横疆域万万里,岂能是我们回纥百万部族所能占据的?你这种妄想和野心,非常危险!”

    移地建狂笑一声,霍然起身来:“既然话不投机半句多,那就不跟兄长扯了。反正,明日小弟见了唐朝皇帝,就直接问他,和亲公主何时启程,我们回纥可汗和十万儿郎正在灵武翘首盼归!”

    移地建冷笑着扬长而去。

    望着移地建骄矜狂悖的背影,叶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移地建在回纥国内向来支持者很多,移地建的观点自然也代表了回纥国内的某种好战的声音,这些人野心过于膨胀,想要进攻中原,瓜分大唐天下,从而彻底改变回纥苦守漠北的艰难处境。

    但游猎是回纥的民族本性。一旦失去了草原和沙漠,回纥还是回纥吗?英勇善战的民族,离开了滋生勇气的土壤和舞台,那就是整体退化,距离灭国灭族之日也就不远了。

    叶护担心,移地建此来会触怒唐朝皇帝和朝臣显贵。他太了解自己这位二弟的性子了,他这一路行来,看到大唐到处破坏凋敝民不聊生,就生出了根深蒂固的轻视之心,有这种心态作为支撑,还能指望他在唐朝皇帝面前保持谦卑的姿态?

    怎么可能啊。

    而且,父汗磨延啜突然派移地建来长安,恐怕也真的是有侵犯大唐边境的意图,否则,单纯为了迎亲,他何必陈兵十万人?要知道,兵马一动,粮草先行,十万回纥骑兵的移动行军,可是大量粮草物资的消耗啊。

    移地建回到自己的客房内,面带冷笑,向着趺坐在自己对面面蒙白纱整个身形都裹在白色纱袍中看不清长相和身材的神秘人道:“光明使,我看叶护已经被唐同化,忘却根本出身,贪恋唐朝繁华,无心回归漠北。这一次返回,我一定要向父汗奏明此事,干脆让他常驻长安罢了。”

    对面的神秘人咯咯笑了起来,声音清脆娇媚,应是女性而且年纪不大。

    “二王子,叶护是你继承汗位的唯一对手。你要想夺取汗位,就不能心慈手软,这一次就是一个机会。无论叶护在不在回纥,他都是名义上的太子,所以……”对面的神秘女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突然声音转冷:“与其放纵不管,不如直接除掉他!我们明教可以全力助你取得汗位,但是你答应我们的东西,也一定要做到。”

    移地建嘴角一抽,点了点头:“本王子说话算数。只要你们助我登上汗位,今后明教就是回纥的国教。而且,我还会助你们在唐朝传教,光明使放心,明日与唐朝皇帝会面,我一定会提出,请他们在长安帮明教建一所光明寺,作为明教在大唐立足的根本。”

    “那是最好。希望二王子能够信守承诺,我们圣教不会让王子失望的。”光明使的声音慵懒,娇媚到人的骨头里,移地建眼眸中掠过一丝垂涎之色,却是死死压制住自己的好色之心,不敢表现出来。

    别看这位女光明使穿着宽大的白袍,看不清体型,遮着面纱看不清面目,实际上是一位绝世美人儿,容颜倾城倾国,身姿曼妙玲珑。

    移地建在明教刚刚进入回纥传教的时候,见过这位女光明使的庐山真面目,当时惊艳为天人。与光明使相比,移地建眼中的所谓回纥美女统统变成了庸俗脂粉和土鸡瓦狗。

    移地建无数次意淫过要将这位光明使占为己有。甚至他也动过各种歪歪念头,想要靠权势让光明使主动投怀送抱,成其好事。然而,后来移地建发现,受到可汗磨延啜支持的明教远远比他想象中的更神秘,势力更庞大,已经渗透到回纥国内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他这个二王子,也很难对明教构成威胁。

    更重要的是,这位在回纥国内传教的明教最高首脑之一的女光明使出身来历神秘,手段深不可测,更是心狠手辣,回纥贵族中有不少觊觎垂涎她美色的贵族,已经死在她的手上。

    移地建最终还是不敢表现出任何的不轨来。

    后来移地建与明教达成了某种默契。只要明教支持他夺取汗位,他日后就会尊明教为回纥国教,倾尽全力支持明教在漠北和西域传教布道。

    “请光明使放心,本王子只要登上汗位,一定会尊圣教为国教,决不食言。”移地建强行将自己贪婪垂涎的目光从光明使的白袍上收回来,一本正经面色肃然道。

    光明使微微颔首点头:“圣教信得过王子,否则,我们就不会找王子合作了。既然王子能践行陈诺,那么,我们圣教自然也会不遗余力支持王子夺取汗位。圣教出面帮你做掉叶护,这一次从唐返回,你便是当之无愧的回纥太子!”

    东宫。

    李豫脸色愤怒,拍案而起:“好一个傲慢的回纥二王子,竟敢在我天子脚下嚣张跋扈!来人,持本宫令牌,命东宫宿卫去将驿馆包围,先将这混账东西给本宫拿下再说!”

    之所以引起李豫震怒,是因为移地建的回纥使团中有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这支骑兵队在长安城中毫无顾忌,纵马驰骋,今日竟敢冲撞了李豫的半副銮驾。这直接触及了李豫作为大唐储君的尊严。

    李适躬身一礼,轻轻道:“父王息怒。回纥人桀骜不驯,不尊王化,不懂礼仪,虽然可气可恨,但念在其是荒外蛮夷,父王也不要跟他们计较了,以大局为重。”

    真要去拿下回纥使团,那无疑就是跟回纥人开战。李豫岂能真的这么做,不过是说说气话罢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章 复出(6)

    第四百九十章复出(6)

    驿馆。

    移地建与女光明使的秘密谈话还在继续。

    “至于叶护……本王子就不能亲自动手了,一切交给你们来办。反正我要让叶护永远留在大唐,不能让他返回回纥牙帐坏本王子的大事。”移地建神色平静,嘴角轻轻挑过一丝冷漠。

    皇族之中没有亲情。涉及权力争夺,向来都是你死我活。为了夺取汗位,移地建怎么可能对叶护心慈手软。在移地建看来,让明教暗中动手,自己置身旁观,已经算是念在骨肉兄弟的份上,手下留情了。

    白袍白纱的女光明使再次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娇笑声,突然袍袖挥舞间轻烟弥漫,等移地建目光凛然地游目四顾,此女却已经不见了踪迹。

    移地建眼眸中掠过一丝敬畏之色。

    他是一个天生狂妄傲慢的人,出身于回纥王族,更是颐指气使不把寻常人等放在眼里。只是这明教的人,尤其是这明教的两位光明使,来历神秘,来无影去无踪,拥有飞天遁地不可预测之威能,让他心里畏惧。这是他决定支持明教在回纥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一次他主动请缨来大唐催促和亲,明教的光明使之一就率人与他联系,要跟随他一并前往,同时要求他想办法让明教在大唐立足。

    明教看中大唐,想要在大唐传教,但一直遭遇到中原文化的抵制。这必须要有李唐皇族的支持才能行。所以,明教才暗中追随移地建,前来大唐。

    移地建从来没有见过明教的教主,更不知其真实相貌,只知道是女性,一样的白袍白纱,看不清长相。一样的来无影去无踪,看不透来路。

    所谓未知是令人害怕的东西。这个世界上让移地建害怕的人和事不多,明教高层首脑算是其中之一。

    骨子里,他已经认定,这是神的力量,这是神的使者,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其实移地建对于明教试图在大唐传教感觉有些不以为然。在移地建看来,唐人的信仰力量其实最不坚固,因为文化的多元,唐人在宗教方面不可能“从一而终”。佛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