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贵娇-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简单的,除了字里的意思内容外,还有这奏疏本身。一撇一捺皆有风骨,坚毅之勇气扑面而来,令人见之而叹。

    这封奏疏之字,出自沈度之手,俞恒敬认得。但这封奏疏的内容,也是出自他之手吗?还是出自帝师沈肃?

    如果是帝师所为,那并没什么意外的,如果是那位年轻人所想所写……俞恒敬不禁肃然。

    他想起了沈度上的另一份奏疏。另一份奏疏,已经上呈至紫宸殿了。就是那份令三省分权、提高御史台地位的奏疏。

    那份奏疏,在俞恒敬心中引起的冲击,一点都不比现在少。

    他是御史大夫,当然清楚御史台的监察情况如何。御史台掌监察之职,太特殊了,特殊到没有办法起到它应该有的作用。

    不尽人意、无可奈何,就是他所面临的情况。

    他这个御史台主官,即使做了很多事情,都无法改变现在的情况。御史台该起的监察作用,依然无法生效。

    就这么着,在吏部考课的时候,御史台起一点作用,平时……作用几乎不显。

    御史台的地位,有时比司天台还不如。这也令他这个御史大夫从踌躇满志到心灰意冷,到了最后,他认为御史台的情况已不可能改变了。

    就在他快绝望的时候,有个年轻官员上了一道奏疏,奏请将御史大夫升为从二品,并入政事堂。也就是说,在国之大政里面,御史大夫能起到作用!

    御史大夫的作用,是什么呢?当然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监察,肃正,这就是御史大夫的作用,而且是能在国朝实在能起的作用!

    这样一道奏疏,令俞恒敬本已成死灰的心,渐渐起了火星子。

    这火星子时隐时灭,始终没有断,却也成不了大火。如今,同一个年轻官员,又给他送来了一封奏疏。这封奏疏,对他会有什么影响?

    是让心中的火星子熄灭,还是让这些火星子变成熊熊烈火?

    俞恒敬仍是一字一字沿着奏疏上的字,“易必在前,难必在后……”

    是这样,没有错的吧?

    透过这充满风骨、坚毅的一撇一捺,俞恒敬也想到了自己过去的几十年。少时蒙学、青年出仕、中年浮沉、晚年心灰,恍惚间,几十年就过去了。

    从他出仕的那一刻起,他就决意要做个竭尽所能,为大定做到自己所能做的。他一路政绩,不到五十岁就做到了一台主官,这在朝廷百官之中,定是有为有成的了。

    那么,比之现在这个年轻官员如何?是否有撼动官制的勇气?是否有肃正的决心?是否有匡扶的信念?

    在这一刻,见到这封奏疏,俞恒敬终于知道,在过去几十年,他还是有太多的胆怯和退缩,不管是片刻还是长久,他都没有做到自己心底所想的。

    “哈哈,哈哈……”俞恒敬大笑了起来,凤目眸光流转,看起来满蕴深情。

    沈度说的没错,是成全,他留下了这封奏疏,的确是成全,却不是成全沈度,也不是成全中书省,他成全的,乃是自己,乃是御史台!

    这一刻,他心中的火星子,燃成了熊熊烈火。

    他直起身子,拿出一本空白的奏疏,对着沈度送来的那封奏疏,逐字逐句抄了下来:“所谓易必在前,难必在后……故臣奏请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恳请皇上准许!”

    他轻轻放下笔,打开了放在一旁的印盒,拿出那一枚“俞恒敬”之印,重重地按了下去。

    (章外:三更!我想在主线不脱离的前提下,尽量写出大定的每一个人物,希望大家不会觉得无聊,嘻嘻~)(未完待续。。)

    ps:  三更!感谢香香1221、宅女冬冬、迷恋自由的猫、小齐丫、aki10086、120127233212的月票

315章 察六部

    (一更!)

    代表着团圆的中秋节,已经到来了,热闹繁华和往年相比,并无二致。

    太平道及重华坊一带,依然挂起了璀璨夺目的花灯,依然游人如织,他们摩肩接踵地观赏着那一盏盏花灯。

    今年的中秋灯会,顾琰当然也去了,只是没有再发生被劫持之事。沈度握着她的手,牢牢护着她,在重华坊游人中间穿行。

    他们的身后,则跟着一个小胖子和一个小包子,吱吱喳喳地说个不停。暗处,有沈家的守卫力量在警戒着。

    顾琰一直微笑着,任由沈度带着她,经历这世间种种美好,感受着……人间繁华。

    她死过一遭,又得以重生,还是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这四个字。人间如此繁华,且有心悦之人陪在身边,就已经是最大乐事了,谁还想成仙?

    此后几日,顾琰沉浸在这样的感叹中,觉得人生平静而和乐,尺璧院弥漫着喜悦的气氛,就连小圈都欢乐不已满地打滚。

    而此时,朝中已经炸开了锅。在中秋后的第一个早朝上,御史大夫俞恒敬上了一封奏疏,奏请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请皇上准许。

    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

    这样的话语,似在殿中投下了一道惊雷,宣政殿顿时有了骚动,尚书省的官员脸色骤变,朝俞恒敬怒目而视,眼中的愤恨有如实形一样射向俞恒敬。

    俞恒敬侧头。缓缓扫了一眼尚书省的官员们,眼中似乎蕴涵着无限深情,直看得某些年轻的官员心神一震,然后羞红脸低下头。(bgm:我的娘啊,俞大人深情的目光好可怕啊!)

    被俞恒敬的目光这么一扫,尚书省官员陷入了怪异的沉默之中,一时间,竟然没有官员出列反驳俞恒敬这奏疏。

    此时,方集馨已经“荣退”,尚书左仆射郑时雍还在来京兆的途中。蒋钦已经去了宗正寺交接。朱有洛正在熟悉尚书省的事宜,自是闷声大吉。

    官员们又将目光移向了六部主官。俞恒敬这个奏疏,事关尚书六部,六部主官不知是并不心急。还是想着谋定后动。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主官们不动。六部属下二十四司的官员,却是有动了。

    兵部郎中任迟第一个出列,向崇德帝奏道:“臣赞同俞大人所奏!事无不可对人言。中书舍人监察兵部,正好使得兵部政令谨慎,臣以为,这是一件好事!”

    他说罢这话,微微抬了头,脸上的表情谁都读得懂:我觉得对兵部有好处,我就是这么想的!

    兵部尚书霍韬差点抚额。怎么又是任迟,上次傅通上奏点兵一事,尚书省最先出言赞同的,是任迟;这一次赞同监察六部的,还是他!

    这个人……这个人……霍韬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任迟说了这些话语,就像一个引子,必引起六部官员的反应。看来,六部官员会对任迟进行言辞攻击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么想的。事实上,六部大多数官员都是反对俞恒敬这个奏疏的。好端端的,谁愿意被中书舍人监察?

    果然,在任迟之后,礼部郎中凌凤华就出列了,当然是反对道:“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亘古未闻!这于礼、于实不符,六部职掌政令以裁决庶务,地位紧要,岂能受制于中书舍人?”

    他的话才说完,太常寺丞方崧就出列,奏道:“臣赞同凌大人的话语,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一点都不合适!如此一来,岂不是中书舍人独断?”

    他是方集馨的侄儿,自和中书省不合,听到是中书舍人监察六部,当然会站出来反对。

    紧接着,户部、工部几个官员也站了起来,都是反对俞恒敬这个奏请。这些都是六部的官员,利益攸关,当然是持反对意见。

    而其余的省及诸寺监的官员,则是在观望着,看宣政殿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状况。赞同哪边、反对哪边,他们心中都有所选,只是现在不想站出来而已。

    至于御史台的官员,就更不用出来说什么了。他们的主官俞恒敬就站在殿中,看着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二十四司的官员多有反对,这早在俞恒敬的预料当中。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此乃明晃晃的限制分权,如果这样六部的官员都没有什么反应,那是不可能的!

    随即,他看着那些出列的官员,冷冷一笑,目光由深情转为冷冽:“敢问各位大人出列反对,是为了朝廷大义呢,还是为了个人利益?诸位大人都说于礼不合、于实不和?到底是什么礼?什么实?怕是此监察之举,会妨碍各位大人的好处吧?”

    他这么一说,出列反对官员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这的确是他们心中所想,但怎么能当众说出来呢?

    凌凤华涨红了脸,连声驳斥道:“俞大人,切勿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臣出列反对,自是有反对之因,怎么能说什么好处?!”

    凌凤华这些话语,令裴公辅、王璋两人皱了皱眉头,脸色颇为不悦。

    在宣政殿上,凌凤华这样的话语有些过了。俞恒敬现在是从二品官阶,是入政事堂之人。就算凌凤华要驳斥,也不能讥讽俞恒敬为“小人之心”,这,才是真的于礼不合!

    王璋想了想,便出列奏道:“皇上,对于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一事,朝官各执己见。为免引起更大的纷争,臣奏请朝后再议!”

    六部主官都没有表态,任由下面的官员争来争去,这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怕宣政殿这里会变成骂战的场所。俞恒敬这个奏疏,想必就连皇上也难以决断,不如让朝官冷静下来再说。

    他想得没有错,俞恒敬这个奏疏,也出乎崇德帝意料,当下是绝对不能有定的。王璋此言,正好符合他心意,便点点头,道:“准卿所奏,退朝再议!”

    再议,结果又会怎样呢?

    (章外:一更!)(未完待续。。)

    ps:  一更!

316章 六部反应

    (二更!)

    退朝之后,吏部不少官员都靠近了顾沾,想知道他对此有何看法,以便作好接下来的应对。

    顾沾只是让官员们稍安勿躁、各安其事便可以。听到他这样说,吏部司、考功司的官员就知道顾沾的意思了。各安其事,就是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责便好。

    这意思是,赞同俞大人那封奏疏?

    吏部乃六部前行,在六部之中地位最高、作用最重,若是中书舍人监察的话,它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主官这么说,是默认种种影响?

    对于顾沾这个想法,各司郎中虽然心中奇怪,却没有说什么。

    主官既说各安其事,那就先做好本司的工作,看看朝中的情况再定吧。——不少官员这样想着,吏部的气氛便趋于缓和了。

    申时过后,顾沾便回到了顾家,却没有回松龄院,而是直去了嘉醴院,找傅通商量此事。

    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这事,到底如何应对呢?顾沾心中其实也没有什么谱。

    傅通已经在收拾行什了,准备返回西疆。傅铭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已能走动了。陈通记正在重建,西疆陆续又来了不少暗卫,以补充西山一战中的损失。

    再者,西疆卫的危机暂歇、成国公府已经势败,团圆中秋已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傅通便准备回去了,正好回去西疆过年。总不能一直留在京兆这里,碍某些人的眼啊。

    听到顾沾说的朝中事。傅通也一愣。没想到,尚书省的事还没有完。撤了尚书令、增了左右仆射之外,现在又多了个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

    可想而知,过去尚书省的权力有多重,以至做了这么多事,仍未竞全功。

    这个奏疏,是御史大夫俞恒敬所上。事涉监察,的确是御史台的职责。只是,为何偏偏是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中书舍人……小沈正是中书舍人,这可真是巧了!

    这样想着。傅通便露出了笑容。说道:“监察六部,也可。毕竟六部地位太重,无事不总,若有丝偏差。就很容易出问题。只是。你这个吏部尚书。无端多了个人在旁边看着,感觉不太好吧?”

    傅通这话,正中了六部主官的心理。是了。不管他们的能力如何,不管六部的情况如何,多了一个人看着,谁都会不舒服吧?

    顾沾摇摇头,“哈哈”笑着,回道:“我倒无所谓,吏部的情况我心中有数。有人监察又如何?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这样,能让官员们审慎警觉,也是一件好事。”

    “那不就行了?你在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又不可能做足一世。趁着还在位的时候,用这种监察,使得吏部减少动乱,为以后接替的人选扫平些障碍,这也是一种功绩。”傅通立刻接道。

    在愕然过去后,他就对这奏疏看得很透。对六部监察,是一件好事。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动弹和不适,但长远来说,能够规范六部官员的举动,能够肃正六部的情况,是大好事。

    俞恒敬能上这样的奏疏,可见眼界之深远。朝中能人,真是太多了!

    傅通拈着须,脸上的笑意更深了。朝中不断涌出能干官员,这就是盛世之兆啊!

    在朝为官,不管是文人还是武将,最希望见到的、永远追求不止的、愿意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可不就是“盛世”两个字吗?

    傅通,也不例外;顾沾,自在其中。

    “我翻看吏部以前的文书记录,似乎曾见到这么一句话,说的就是以中书舍人来监察六部的,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顾沾想了想,如此说道。

    大定立国快八十年了,这么长的时候,吏部文书记录浩淼,而且多有散逸丢弃,他也记不得在哪里看过了。如此说来,以前想必也有过对六部监察的情况,只是后来为何不了了之?

    “或是皇上不支持,或是官员不配合,总之都有原因。不知这一次能否执行了。你还是细细想想,找找是在哪些文书看到这句话的。说不定能对计之有些帮助。”傅通笑道。

    “计之?”顾沾疑惑地说道,随即便了然。他的未来孙女婿,可不就是中书舍人?这封奏疏关联的,就是中书舍人和六部,计之怎能脱离得了?

    与此同时,张龟龄去了三皇子府中,与朱宣明等人商量如何应对这个奏疏,顺便也揣度皇上的心意,推测监察六部事能否顺利进行。

    按照张龟龄本人的意愿,是绝对不希望有劳什子监察的。户部之权,天下之财尽握在他手中,谁愿意受监察?虽则中书舍人没胆子对他这个尚书说什么,但每做一事都收于别人眼底,想想就憋屈。

    正好,朱宣明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中书舍人里面有一个站在他对立面的沈度,而且其余几个中书舍人,都不是他的亲信。

    中书舍人是皇上近臣,这些个官员,都是听令于皇上的,朱宣明还没有胆子去安插这些官员人选。如果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他觉得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监察六部,则六部之权多受限制,若是殿下想做什么,就有些麻烦了。”秦邑如此说道。

    在这一事上,他有自己的私心。因为在六部之中,还有不少他插进去的人。他想控制六部的情况,当然希望六部的情况越隐晦就越好。

    只是,这一次,蒋钦倒不认同蒋钦和张龟龄的意见,而是说道:“殿下,臣以为监察六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六部肃正,则殿下接受六部的时候,才能少些隐忧。”

    经历了左右仆射的一事,蒋钦算是彻底认清了。现在对三殿下来说,真的什么都不用做,就行了。

    朱宣明狐疑地看着他,不明白他的话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怎么说?

    “殿下,我们回头看一看,之前的种种谋划,是不是很多都不必要?既然皇上属意殿下为储君,殿下精心等着便是了。比如现在这样,阻止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是为何呢?将来六部都是殿下的,何必计较现在一时得失?”蒋钦耐心说道。

    此时,秦邑和张龟龄已经渐渐生出了怒气。

    (章外:二更!作者君很消沉~快沉到底了,快来张月票和平安符打救吧~~)(未完待续。。)

    ps:  二更!感谢深雪、迷恋自由的猫、禾树组合、果实在旁边、燕子918的月票,感谢周采薇的打赏~

317章 心思

    (三更!各种打滚求票票!感谢糖糖的盟主!感激、振奋,各种不可名状之心情,大家明日看我的!)

    秦邑和张龟龄怒意骤升,不是因为蒋钦这一番话语对或者不对,而是因为这番话语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这怎么能忍?当下,他们就立刻反驳蒋钦之言。

    “蒋大人离开尚书省之后,就不为尚书省考虑了吧?六部倘让中书舍人监察,那六部有何权力可言?”张龟龄首先出声。

    “中书舍人只是监察六部,但使六部肃整而已,又不是夺六部职权,张大人此言差矣。”蒋钦立刻接话,这样说道。

    他微垂着头,言辞却是一点也不退让。尽管,他面对的,是三皇子的岳父,是朝中三等承恩公。

    秦邑皱了皱眉头,正想说什么,朱宣明却开口了:“不必争论了。此事,本殿认为蒋钦说得有理。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无可无不可,静观其变即可,不必为了阻止这事,而花费大心神。”

    他一直在想着蒋钦说的话:将来六部都是殿下的,何必计较现在一时得失?这句话正中他内心!

    他想接管的六部,是一个肃正有用的六部,而不是一个乌烟瘴气的六部,他想要的,是六部职权归于六部,而不是握在某些人手中!

    说白了,若是他登位,也希望能真正掌握六部之权。

    怎么能旁人去控制六部?倒不如就这样被中书舍人监察着,使得六部主官不敢专权。更加好。——这是朱宣明真正所想,所以他站在了蒋钦这边。

    朱宣明既这么说了,秦邑和张龟龄便不好反对了,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谨遵殿下心意。”

    殿下心意如此,不插手监察六部这一事,他们便只能如此做了。只是,皇上的心意又如何呢?皇上会允了这个奏疏吗?

    此刻在紫宸殿内,崇德帝看着他前面的奏疏,眉头渐渐拢了起来。

    俞恒敬上这样一个奏疏,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令他愕然。也令他深思。

    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最终是为了什么?虽然俞恒敬在奏疏上说是为了肃正六部,使六部政令通畅、使国朝久安,但崇德帝所考虑的。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