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希特勒的末日 作者:[苏联] A·H·希曼斯基 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命令军事交通主任从3 月4 日开始增加向东线的铁路运输。为了护送列车,组织了特别押运队。在模拟的坦克军集结地域,设置了大量的坦克模型,并稍稍进行了伪装。德军统帅部指望苏军统帅部相信在奥得河西岸苏军登陆场的当面集中了1个“柏林”坦克军(3 个坦克师) 和1 个“勃兰登堡”坦克军(2个坦克师) 。为了使假情况逼真,使用了无线电设备,模拟出现了两个坦克军司令部。但是敌人的企图彻底破灭了。我军侦察人员在3 月上半月已经发现,向东开来的列车装载的是坦克模型.德军统帅部为准备柏林决战,于4 月上半月变更了军队部署。为了东北面可靠地守卫柏林,坦克第3 集团军的主力调到本集团军的右翼。在米滕瓦尔德、比岑布罗、帕绍地域集中了2 个摩托化师作为集团军的预备队。

  为了从东南面保卫柏林,“中央”集团军群指挥部把自己的预备队调到左翼坦克第4 集团军地带。在科特布斯,卢班地域集中了4 个坦克师作为预备队,并大量补充了人员与技术装备。还向这一地域调派了“赫尔曼·戈林’伞降坦克第1 师和坦克第20师,这两个师在此之前曾同乌克兰第1 方面军左翼作过战。

  由于军队变更了部署,在4 月中旬德军配置如下。

  “维斯瓦”集团军群沿奥得河西岸的贝格—迪韦诺( 济夫努夫) 、奥得河畔法兰克福、拉茨多夫进行防御o “斯维讷明德”军级集群和坦克第3 集团军主力在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当面贝格—迪韦诺至施韦特120 公里地段上进行防御。

  弗赖利赫将军指挥的“斯维讷明德”军级集群防守什切青湾以北的狭长地带,其正面30公里,从贝格—迪韦诺至沃尔林( 沃林) ,其第1 梯队有一所空军学校人员、2 个海军陆战营、1 个海军陆战团、5 个要塞团。在该集群后方斯维讷明德( 施维诺威斯切) 地域配置了步兵第402 训练师的部队,作为预备队。

  曼陀菲尔上将指挥的坦克第3 集团军用步兵第32军和“奥得河”步兵军防守西奥得河西岸,正面90公里,从新瓦尔普( 新瓦尔普诺) 至施韦特,其第1 梯队有3 个步兵师、2 个要塞团、2 个独立团、1 个营、1 个战斗群。第2 梯队在诺因基尔兴地域有1 个步兵师,在科尔比措( 科尔巴斯科沃) 地域有2 个步兵师,在米滕瓦尔德、帕绍地域有2 个摩托化师。

  此外,坦克第3 集团军的第2 梯队还有2 个步兵旅、2 个炮兵旅、3 个独立团、4个营、2个战斗群、1 所军官学校。

  坦克第3 集团军加强有3 个炮兵团、高炮第15师、炮兵第406 军。这个军以前曾同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作过战。

  总之,在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进攻地带内,即从贝格—迪韦诺至施韦特这一地段上,敌人共有9 个步兵师、13个独立团,若干独立营和几所军事学校,这些兵力大约折合13。5 个师。

  这个集团大约有10万人,1 ,800 门火炮和迫击炮,约130 辆坦克。这些兵力、兵器的主要部分展开在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进攻地带内,即在新瓦尔普、施韦特地域。什切青方向平均战役密度为10公里一个师。

  在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进攻地带内,即施韦特至古奥得河口一段(25 公里) ,为防御的第1 梯队,由德国坦克第3 集团军的坦克第46军的部队负责防守,其兵力为2 个步兵师,他们的任务是防守奥得河防线的主要地带。在这个军的后方米滕瓦尔德、帕绍地域集中的是战役预备队,党卫军“荷兰”摩托化第23师和党卫军“诺兰”摩托化第11师。

  德军第9 集团军( 步兵第101 军、党卫军步兵第11军、坦克第39军、党卫军山地步兵第5 军) 防守古奥得河至拉茨多夫120 公里的地段,其第1 梯队有10个步兵师、1 个摩托化师、法兰克福要塞指挥部( 编有第1 、第2 、第3 、第4 、第6 要塞团,3 个独立团,8 个独立营) 。这个方向上的战役预备队是摩托化第18和第25师、“明赫贝格”坦克师、“库尔马克”摩托化师、步兵第156 师。这些师部署在该集团军的左翼,即在屈斯特林( 科斯钦) 以西苏军登陆场对面的埃伯斯瓦尔德、贝尔瑙、洛因贝格、塞洛,马斯克斯多夫等地域。

  第9 集团军加强有4 个炮兵军、2 个高炮师、1 个独立炮兵团、3 个强击炮旅、5个反坦克炮兵营、3个坦克营,一个迫击炮旅、1 个追击炮营。

  德军坦克第4 集团军的步兵第5 军( 编3 个步兵师) 在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左翼对面,即在拉茨多夫至大加斯特罗塞地段,沿尼斯河组织防御。

  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正面奥得河防线的主要地带由16个师和法兰克福要塞指挥部的部队负责防守。敌军战役预备队由8 个师编成。

  在白饿罗斯第1 方面军的进攻地带内,即从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塞这一段,德军共有23个师,其中有15个步兵师,7 个摩托化师、1 个坦克师和许多独立团与独立营( 大约共折合26个师) 。在施韦特至大加斯特罗塞地段平均战役密度大约8 公里1 个师。这个方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的战役密度大约每3 公里1 个师,每公里正面66门火炮、17辆坦克。

  此外,德军柏林城防区还有很大的兵力。算上这些兵力,在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进攻地带上的德国法西斯军队集团总共有51万人、5 ,000 多门火炮与迫击炮,约860 辆坦克与强击炮。

  屈斯特林登陆场正面的敌军部署最密集。德军统帅部预料,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要从这个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

  在乌克兰第1 方面军( 图3)对面进行防御的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坦克第4 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坦克第4 集团军由坦克兵将军格赖泽尔指挥,其编成有“大日尔曼”

  坦克军、坦克第56和第57军,他们负责扼守大加斯特罗塞至莱文贝格( 利武韦克—希伦斯基)160公里的正面,掩护三个最重要的方向:科特布斯——柏林;科特布斯——托尔高,格尔利次——德累斯顿。从莱文贝格至克尔诺( 在约叶尔即亚沃尔东南160 公里,乌克兰第1 方面军左侧分界线在约叶尔)230公里的正面,由德军加泽将军指挥的第17集团军负责防守,其编成有步兵第8 和第17军、坦克第48和第40军。

  坦克第4 和第17集团军加强有2 个高炮师( 第10和第17师) ,4 个强击炮旅( 第184 、第236 、第300 和第311 旅) ,3 个炮兵旅( 第405 、第732 和第3 旅) ,3个坦克歼击旅(第1 、第2 和第3 旅) ,工兵第18旅,2 个独立坦克团,6 个炮兵团,17个独立炮兵营,7 个独立反坦克营。

  德军统帅部在主要防御地带展开了16个步兵师和1 个摩托化师。此外,防御的第1 梯队中还编入18个独立步兵团和旅,85个独立营和战斗群。

  敌军战役预备队有? 个师:坦克第21师和“大日尔曼”

  后备旅在科特布斯地域;元首警卫坦克师在施普伦贝格地域;党卫军“伦弗斯贝格”坦克第10师在卢班( 卢班尼) 地域;党卫军步兵第20师在霍汉—弗里德贝格(多布罗梅日,在约叶尔以南16 公里) ,坦克第20师,步兵第344 师和“赫尔曼·戈林”伞降坦克第1 师在明斯特贝格( 曾比策) 、帕施考( 帕奇科) 。

  乌克兰第1 方面军突击集团的进攻地带从福斯特( 不含) 至彭齐希( 不含) ,共70公里,在这一地带进行防守的是坦克第4 集团军,其编成内有3 个步兵师,3 个坦克师,1 个摩托化师,1 个步兵旅和1 个工兵旅,还有许多独立团、独立营和战斗群。

  在乌克兰第1 方面军的进攻地带内,即从大加斯特罗塞至克尔诺,敌军共有:18个步兵师,5 个坦克师,1 个摩托化师,1 个残缺步兵师,许多独立步兵团和营。

  德军的这个集团有36万人,大约3 ,600 门火炮与迫击炮,约540 辆坦克。其平均战役密度是每13公里1 个师,而在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每10里1 个师,每公里正面10.5 门火炮和2 .5 辆坦克。

  在“维斯瓦”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后方,应急组建了预备队,共8 个师;柏林以北地域有施泰纳指挥的一个集团军级集群( 辖2 个步兵师) ,在拉格尔—德贝里茨地域有1 个“特奥多尔—凯讷尔”步兵师,在于特博克地域有1 个“扬”

  步兵师和“赫尔曼·戈林”伞降摩托化第2 师,在德累斯顿地域有1 个“莫泽尔”军级集群( 辖3 个步兵师) 。在所有的城市和大居民地都组建了国民突击队营。

  德军统帅部注意的首先是掩护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地段上的屈斯特林——柏林方向和乌克兰第1 方面军地带内的科特布斯方向。这些地方,军队部署最密集。在白俄罗斯第1 方向军对面175 公里的正面上,第1 道防线部署了16个师,平均密度每11公里1 个师。在科特布斯和包岑方向,福斯特至彭齐希这一段宽70公里,第1 道防线部署了4 个师和1 个工兵旅,也就是说每个师展开的正面为15公里。

  在上述方向上,德军统帅部集中了大部分预备队。为了从东面掩护柏林,组建了特别强大的预备队集团,用以抵抗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

  希特勒统帅部在柏林东北集中了5 个摩托化师、1 个坦克师和2 个步兵师,预计用这些师突击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翼侧,破坏我军向柏林的进攻。正如约德尔将军供称,应急组建的预备队也集中在柏林以北,以便尔后对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的翼侧实施反突击。

  “中央”集团军群指挥部拥有8 个预备队师,把3 个师部署在乌克兰第1 方面军右翼的科特布斯地域,把1 个师部署在该方面军右翼的卢班地域,指望用这些师实施反突击,破坏我军从东南面对柏林的可能突击。

  战役开始前,柏林方向上的预备队有16个师,配置在第一线后侧20—30公里处。在较深远的后方,还有8 个以前被击溃的师正在整编。

  在整个柏林方向,希特勒统帅部集中了数量庞大的军队集团和技术兵器,用以抗击白俄罗斯第2 与第1 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 方面军。

  总合起来,在苏联3 个方面军当面共有:48个步兵师,6 个坦克师,9 个摩托化师,37个独立步兵团,98个独立步兵营,大量独立的炮兵、工兵及其他部队和兵团。

  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这个集团大约有100 万人,10,400 门火炮,1 ,500 多辆坦克。

  法西斯统帅部建立了相当强大的航空兵集团。为了守卫柏林投入了战斗力最强的空军部队与兵团,共有3 ,300 多架作战飞机。

  这些数据彻底地批驳了资产阶级伪造家们的下列企图:贬低甚至诋毁苏军在反法西斯德国的战争中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战役——柏林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与地位。美国政论家C ·赖恩和西德历史学家E .库比在他们分别撰写的《最后的会战》和《俄国人在柏林》两本书中都谈到:柏林会战是神话,是历史家们的无稽之谈,“那样的会战从来未曾发生过。”为了缩小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阶段所取得胜利的意义,他们故意少报德国法西斯军队柏林集团的兵力、兵器,企图使读者产生下列一种想法:柏林战役乃是一次攻打居民的战役。

  因此,这里适当提醒一下,赖恩为撰写《最后的会战》这本书,1963年4 月作为国家文化交流委员会的客人来到莫斯科。他得到机会去访问柏林战役的参加者,翻阅苏联档案馆的资料。赖恩还同苏联军事历史学家进行了谈话,在交谈中对他提出的全部问题都作了可靠的、有文件根据的,详尽的回答。他宣称;他来莫斯科的目的是搜集资料,以推翻西方历史学家们关于苏联武装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最后几次战役中所起作用的不正确说法,写一本关于柏林战役的客观著作。然而赖恩返回美国后,很快就忘掉了自己的诺言,踏上了伪造历史和恶毒诬蔑苏联的道路。

  法西斯德国领导集团懂得,苏联若粉碎柏林集团并攻克柏林,就意味着其国防军的彻底失败和第三帝国的灭亡。正因为如此,他们一直顽固地、狂热地企图拖延战争,希望反法西斯同盟内部发生分裂,以求一条生路。罗斯福是要求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的积极拥护者,他在柏林战役开始前逝世这件事被德国法西斯头领们看做是挽救他们灭亡的天赐良机。但是,客观地判断1945年4 月出现的军事、政治形势,就排除了战争结局有利于德国的任何可能性,当时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武装力量对敌拥有绝对的优势。苏联的有远见卓识而又坚定强硬的外交政策,排除了法西斯首领同英美的反动集团进行政治勾结的可能性。

  在当时形势下,符合德国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的抉择是停止武装斗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条件。但是,当时在法西斯德国不存在能够坚决走上这条现实主义道路,从而使德国人民避免过多牺牲和遭到破坏的力量。法西斯德国的首领们丧失了清醒的理智,竭力以德国士兵与居民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来延长自己的苟安,拖延早已输定了的战争。为了结束希特勒及其同伙的上述冒险政策,苏军最高统帅部就开始准备对法西斯德国实施最后一次决定性的打击。 
   
第五节 柏林方向德军防御的特点
 
  在柏林战役中,白俄罗斯第2 和第1 方面军与乌克兰第1 方面军展开战斗行动的地理范围,包括波美拉尼亚西部、梅克伦堡区、勃兰登堡区和萨克森区东部。

  苏联各方面军进攻地带内的地形,大部分都适于各个兵种的行动,但从作战方面来看,地形对防御一方更为有利。

  大量天然河流、运河、湖泊和大片森林为在短时间内组织坚固防御提供了很大的有利条件。对于进攻的军队来说,这个地域的上述特点给展开大量兵力和在战斗过程中实施机动造成很大的困难。在某些地方展开大规模的进攻战役简直是不可能的。

  法西斯统帅部预先就着手加强作战地域的工程构筑。在1945年1 月,苏军刚一突破维斯瓦河防线,德军就急忙开始在德国本土建立防线。2 月,由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挺进到奥得河,乌克兰第1方面军挺进到尼斯河,德军就非常紧张地展开了工程作业,因为这时法西斯德国的腹地和首都本身都已受到直接威胁。为了构筑工事,他们动员了德国居民,使用了大量的战俘和外国工人。

  德军统帅部特别重视沿奥得河与尼斯河西岸建立坚固防线。德军在这一线成功地建立了十分坚固、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工事。奥得河—尼斯河防线由3 个地带组成,即第1(主要) ,第2 和第3(后方) 地带。在这些地带之间的极重要方向上设置了中间阵地和斜切阵地。奥得河—尼斯河防线的全纵深达20—40公里。

  德军主要防线地带在奥得河与尼斯河西岸( 不含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古本、福斯特、穆斯考等地域,这些地方德军在河东岸仍然扼守着一些不大的登陆场) ,包括2 ——3 道阵地。主要防御地带全纵深达5 一10公里。这个地带内的所有居民地都已变成强大的支撑点。密集的交通壕网、大量的支撑点和强大的抵抗枢纽部,这对进攻的苏军来说是严重的障碍。此外,敌军利用奥得河水闸和大量运河,准备淹没许多地域。

  主要防御地带的工事构筑情况各不相同。敌人构筑最坚固的地段;什切青至施韦特地段,在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当面;古奥得河河口至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地段,在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当面;古本至普里市斯( 普谢武兹) 地段,在乌克兰第1 方面军当面。

  特别难以克服的防御地段是什叨青至施韦特这一段。这里奥得河有两条河道,形成两条单独的河:东奥得河和西奥得河。德军的主要防御地带就设在西奥得河的西岸。河滩地和两河之间全被水淹没,并处于敌军火力控制之下。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的进攻必须在强渡东、西奥得河之后才能展开。

  敌军特别加强古奥得河至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这段主要防御地带,即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屈斯特林登陆场对面的那一段。这一段主要防御地带包括3—4 道全断面堑壕:并有密集的交通壕网。前沿有铁丝网障碍物作掩护。

  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至古本这一段主要防御地带,穿过森林湖泊地域,只包括1 —3 道断断续续的堑壕,这里的地形不适重兵行动。

  古本至普里布斯这段主要防御地带包括2 —3 道全断面堑壕,各堑壕之间由宽大的交通壕网联结着。构筑了大量的散兵坑和机枪巢。这一段的敌军防御前沿设置有地雷场和铁丝网障碍物。

  主要防御地带范围内的全部城镇都成了强大的抵抗枢纽部。这些枢纽部的附近地面构筑了4 —5 道堑壕作掩护。森林中的道路都设置了鹿砦,并埋设了地雷。

  在建立主要防御地带时,德军统帅部特别注意防坦克问题。为此,主要防御地带的前沿尽可能选在坦克不能通行的地区,因而首先利用奥得河与尼斯河。在第1 道堑壕前和防御纵深,设置了许多地雷场。最重要方向上的地雷平均密度是每公里正面2 ,000 枚。在第2 道堑壕前,在道路交叉点路边挖掘了散兵坑,供配置长柄反坦克火箭弹的士兵使用。德军对长柄反坦克火箭弹寄予了很大希望。

  在主要地带内的大型防御枢纽部中,应该指出什切青、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古;本、福斯特和穆斯考,这些枢纽部同其他支撑点相互联结起来,成为这个主要地带的基础。在列举的枢纽部中要特别指出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这个枢纽部位于奥得河西岸,地理条件有利,是德军主要防御地带配系中最强大的抵抗枢纽部。德军特别注意该城东面和南面的防御。为了守住这个城市,他们使用了法兰克福要塞指挥部的部队。

  敌军第2 防御地带前沿在兰多河西岸、安格明德、巴德—弗赖恩瓦尔德、弗里岑、塞洛、卡特洛、德伯伦、魏斯瓦塞、格尔利次一线,距主要防御地带前沿10—20公里。

  第2 防御地带的工程构筑情况也不一样。最坚固的地段是白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