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雾1-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作用,分工合作是必要的。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才不是盲目的行动,在来之前仔细地订了一个计划书。为了统一规划、行动,
四个人把钱都集在一起由姚风统管。

  行李不多,打包起来也就一人一个大背包。幸好是夏天换洗的衣物占的面积不大,最占面积的是干粮(也就是一些饱肚子的饼干、
水果等物)。

  邹清荷今天穿的是一件灰色工装短褂儿没扣,露出里面的白色小汗衫,下身是条到膝的蓝色运动短裤,脚穿一双仿耐克牌的运动鞋
(也就是假牌子),背包是蓝色的牛仔包。这包里装的是一些急救用的药品与不知道用途的东西,看起来很满但不重,算是姚风暗里照
顾他吧。

  黄随云的背包里全是有份量的水果与水壶。嘿嘿,瞧,他额头出汗了。他上身是白的确良的衬衣,下身是条米色的休闲长裤,脚下
是黑色的皮鞋,怎么看都是休闲的有气质的好青年。

  姜远华顶着头稻草似的乱发,无领T恤胸前印有奇形怪状英文字母的,下身是条牛仔短裤露出虽然细却结实的双腿,嘿,腿毛蛮黑
的,脚上穿着双凉皮鞋。他那麻袋似的背包里,除了自己的衣物,就是干粮了。

  姚风的包比他们的大,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看上去挺沉的。一条洗得发白的过大的牛仔裤,把斜条纹的衬衣扎在裤头里,显得腰
身很细。他比其他三位同伴来得更有精神,换一句套板话来说就是:神采奕奕。

  四人上了火车,与人换位子,刚好占据四张位儿。

  姚风从口袋里摸出一副扑克,笑着道:“四人出门就是这点好,可以凑成一桌玩牌。”

  “得了吧,如果是麻将我还有点兴趣。”黄随云占了窗口的位置,伸了一个懒腰。对于玩扑克他兴趣缺缺,别过脸望向窗外。邹清
荷坐在他对面,带着笑洗牌:“麻将我不会。”

  姜远华嘟着嘴:“你们就没有一点意见啊,去兰州有什么好玩的。”

  “去哪里都一样。”黄随云一副你就认命吧的表情。

  姚风翻翻眼,摇头道:“猴子,你对甘肃了解多少?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知道不?楼兰听说过没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也不知道
?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与月牙泉。学考古的学历史的学美术的不去这一带说不过去的。老黄,你说有没有去的价值?”

  黄随云转过头来,点头。他是历史系的学生当然知道这一带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占有什么位置:“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坐火车到嘉峪关
站下?”

  “我想先去秦安县大地湾。”

  “大地湾遗址?”黄随云眼睛一亮。“仰韶文化的那个?”

  姚风笑着点头。

  邹清荷与姜远华莫名其妙地对看,他们不懂这个。

  姚风拿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来,看看这里:“大地湾遗址是规模极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
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大地
湾遗址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合上书本,
把脸凑到姜远华面前,看着他的眼睛道:“身为未来考古学家的我有理由不去吗?”

  “当然,没理由不去。”姜远华推开他的脸:“知道啦,你是对的。”

  姚风满意地把书收起来,邹清荷伸出手来:“给我看看。”

  黄随云比他更快,先把书抢到手上,翻了几页大声念道:“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
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
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大地湾遗址对研究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地湾遗址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
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倍受考古界关注。”

  姜远华搔着头道:“考古到底意味着什么?”

  “咱历史的一个分支。”黄随云把书推给邹清荷。

  “发现与挖掘然后进行交流总结。”姚风科学地下了一个简单的结论。

  “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艺术珍品……新石器时代是什么意思?”

  “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二是发明了陶器;三是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有的学者特别强调农
业起源的意义,认为它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内容。”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姚风眉飞色舞。

  有了话题这一路之上长时间的坐车也就不难受了。

  到了深夜玩了几小时的扑克,除了他们这一处,火车上其他的旅客倦意沉沉地静寂着。黄随云与姜远华去解手了,邹清荷头侧靠着
车厢,闭上眼睛。静下来让他想起了与柳大哥从老家到北京的那次坐火车的经历……柳大哥现在不知道做什么呢……自己这次出门会不
会错过他的来信?现在,他想到的柳大哥不打电话来的理由:柳大哥喜欢在他出国的时间里,自己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吧……每天
等待电话铃响……算是一种精神上的禁锢吧。如果柳大哥说会打电话回来,那自己必定会一有时间就守在电话机旁期待电话铃响起,会
推掉所有的事情不想外去,固守着电话机。电话的两端,等待与守候,甚至比期待来信更容易消耗意志……当然,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
这个理由?或者只是国际长途太贵了太浪费了?他们是公费出国,是集体留学进修,是不是不可以不方便拨私人电话?柳大哥是强势的
人,呵呵,也不是一个喜欢把甜言蜜语挂在嘴上,会不会是不好意思打电话……

  “你一个人傻笑什么?”姚风对着他的耳朵恶作剧地吹气。

  邹清荷脸一红,把他推开了些:“热死人了。”

  “在想你的……”姚风挑眉,似笑非笑地调侃他。

  “才不是!”邹清荷本能地进行否认。

  “请问,你们是去旅游的大学生?”有一位上了年龄的老者坐在黄随云与姜远华空出来的坐位上。

  “是的。”邹清荷微微一笑,抬起头来打量着老人:六十多岁的样子,身材魁梧高大,精神极好,黑色的头发是染过色的,发根一
寸处是花白的色泽。握着根银柄的褐色藤根拐杖,手骨关节粗大,身上的衣物是柔软的黑绸绣有银线边,扣子是包布的盘花钮扣。左胸
上的口袋挂着怀表的链子,左手无名指上戴着夸张的镶有一大块暗绿色玉戒面的金戒指。他的五官非常突出,眉毛稀蔬,鼻梁过宽。

  “就一民国的出土文物。”姚风对邹清荷咬耳小声道。

  老人家的耳莲好,听到了:“出土文物”四个字:“这位小朋友,听你们上火车后的谈话说起了考古,你是考古学家?”他的普通
话说得很好。

  一向厚脸皮的姚风也脸红了:“我只是考古系的学生。目前不够资格称考古学家。”

  “懂文物鉴赏吗?”老者客客气气地问道,没有因为他年纪生出轻视的神态。

  “懂一点。您的戒指让我看看……”老先生居然若无其事地把手指伸到姚风面前,姚风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邹清荷不认得的小仪器
来……有点象微型显示器。

  “戒面上的墨玉是昆仑软玉吧,上面有暗红色的血纹,硬度居然达到了7……超过一般软玉与硬玉翡翠相似……带有‘山料’的特
征……纤维状结构……是透闪石,比重为3。18……Np=1。618,Nm=1。630,Ng=1。639,重折率0。023^从土里挖掘出来的吧?老先生贵姓
?”姚风收起了轻浮,认真地坐直了身子。

  “鄙姓何,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汉人。”老者看他的目光多了一份趣味。“小朋友的名字是?”

  “何老先生,我叫姚风。临夏州?信任伊斯兰教为主……”姚风沉吟了一会,在大脑里飞速搜寻有关方面的资料:“听说有不少民
族禁忌,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

  何老先生笑笑点头:“年轻人,知识面广啊。我是汉人没有宗教信仰不忌食。”

  说话间,姜远华他们回来。

  何老先生站了起来:“四位小朋友,如果不嫌弃,到兰州不如来临夏一趟,有些文物古迹方面与姚风探讨一下。”

  等何老先生离开,邹清荷看姚风的眼神里多了份看古董的味儿。

  只听到一部分的黄随云拿水果刀对准姚风:“老实交待,你哪来的这方面知识?”

  姚风投降地举起双手:“瞎矇的。”

  “才怪!”就连邹清荷也吐他的槽。

  “我爷爷。跟我爷爷学的一些皮毛只拿来唬人没有实际用处。”姚风调皮地吐吐舌头,对三人眨着眼睛小声道:“可以混吃混喝。


  古屋亡灵…02

  漫长的旅途也是有终点的。

  “到了,到了。”当火车报站快到兰州时,姚风对同伴们道:“收拾行李准备下车。”

  姜远华嗅了嗅空气:“啊哈!连老黄也发臭了。”

  黄随云敲着他的头道:“没猴子你臭。”

  汗湿的衣服又被高温给蒸干贴在身上一股子馊味儿,没有人的心情能在这种环境下保持愉快。黄随云本就是一个注重仪表的俊美少
年,这心情哪能会好?猴子这话让他心火升温,心里只怪这小子真没眼色!

  “当务之急是找家招待所住下,洗个澡就好。”姚风看看外面,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噫?我还以为你会逼着我们连夜坐车呢。”姜远华背起自己的包,有点意外姚风说出来的话。

  邹清荷收起了甘肃省的地图:“我还以为我们会在天水站下车。”火车经过天水站的时候正轮到清荷睡觉。他们四人在清荷的提议
下总会有一个人保持大脑清醒,看守行李。这是清荷担心火车上有小偷……不知道是不是这边的民风纯朴,一路上平平安安的。

  “呀,这个啊,我们坐的这列火车是特快不停小站的。能停天水站的那列车要比这辆慢上一倍的时间。我宁愿在兰州转短途火车也
好过多在车上多呆一倍的时间。”

  “这是一个伟大的英明的决策。”车厢里的旅客没有多少了,闷热虽然因为黑夜的到来有所收敛。黄随云以难得的迅速背起了包,
看着邹清荷慢腾腾的收拾着他自己的行李,忍不住多嘴道:“怎么这么慢?”

  “来得及。”邹清荷比自己的同伙多了一份心静自然凉,出门在外毛燥是不必要的行为。

  “一起走吧,下了火车租一辆车到我家大约三小时。”何老先生向他们走过来。

  四位同学有些意外地看着何老先生。

  他们并没把何老先生的邀请放在心上,想不到老人家是认真的。

  “那就,麻烦打扰何老先生了。”姚风看了看邹清荷与黄随云他们,得到的是一致赞同的表情,看得出何老先生家境不错,应该比
廉价的招待所住起来舒服。被陌生人邀约是头一回的新鲜事,也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这几位少年人骨子里受过武侠主义的熏陶,把四
海之内皆兄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铭记在内心。

  邹清荷闭着眼睛却保持着大脑清醒……坐在出租的面包车上,路途的感觉与故乡的公路相似的颠簸。靠在他身边的姜远华在睡梦里
也不安稳,时而扭动身子选择一个舒服的位置,口水毫无节制地流到自己的肩头打湿了衣服。

  坐在前排的姚风跟何老先生还在小声说话……这位何老先生是见识广博的人,似乎与姚风谈话极为投机,忘年之交吧?姚风刻意隐
藏了他一向尖酸刻薄的说话方式……隐约中听到他们谈到了彩陶、瓷器与文化的进程……那些字眼都是邹清荷陌生的领域。

  邹清荷对这次的旅途是蛮期待的,中华大地游历的向往在以前的岁月里是想也不敢想的。这次出门还有一点就是,留在家里会更想
念柳大哥,出门在外可以分散思念的心情吧?思念已经成了他这两个月行动的影子……他摸了摸贴身口袋里的匕首。邹清荷一直是谨慎
的人,如果他只是一个人在旅途之中会拒绝何老先生的邀请。随便去陌生人家里作客还是觉得有些怪异。

  当然,若是他一个人,何老先生也不可能对他伸出橄榄枝的。何老先生看中的是姚风对玉器的鉴赏能力。

  想不到姚风这小子还有这种本事。

  “文物鉴赏”这个名词居然会出现在自己身边。考古学啊……

  正在胡思乱想中,车停下了。

  温差大,身上的衣服抵不住凉意。邹清荷推醒了姜远华,他打了一个冷噤,抬起迷糊的脑袋问邹清荷:“到了?”

  “到了。”何老先生接口道,他加了一件外套,也是市面上没有的藏青色的唐装。

  横躺在后座上的黄随云也起身了。

  “明天,我让儿子带你们参观红园、东宫馆与蝴蝶楼。”

  何家在临夏市内。独幢的三层楼房,虽然是凌晨三点多,可能早知道老人家会回来,楼下的灯是亮着的。

  “何老是临夏的彩陶商人。”冲了澡姚风舒服的往床上一趟,这房间显然是专门为来往的客人们准备的,房间里有两个床,四个大
男孩决定挤在一个房间住,这临夏市的气温安好,一点也不热:“何老这次是送一批客人订购的彩陶去北京,送完货回来。虽然临夏之
行不在我的计划内,这也算是意外之喜。来这儿不错,可以去看看‘马家窑文化遗址’还有‘半山文化遗址’、‘齐家文化遗址’。”

  “姚风!你真是会走路的活字典。”姜远华刚冲完澡,头发还是湿湿的,扒在姚风面前,那水珠不留情地落在姚风身上。

  “去去去,你跟老黄挤一个窝。”姚风推开他,他的头发擦得半干把头搁在床边上,看着邹清荷赤着上身翻开背包找衣服。看不出
……清荷的身材蛮好的,线条流畅……肤色在灯光下多了层淡淡的晕黄……姚风吞咽了一口口水,别开眼睛往左边望去,看到黄随云叨
着一根香烟双手枕着头,靠在左边床头也不知道想些什么,那烟灰快要落在床上了。

  姜远华走到黄随云身边一把夺过他口里的香烟,丢进了厕所。

  “臭猴子!”黄随云大声吼道。

  “嘘!禁声!”邹清荷找到了一件宽大的T恤套在身上,听到黄随云的大吼回过头来轻声指责他:“不要惊扰了别人的睡眠!”

  钻进被窝,床对两个大男孩来说有点儿窄。

  熄了灯不一会儿,旁边的床传来了沉睡里的安稳的呼吸声。

  “清荷,你说我们住在何老家方便不?”姚风压低声音问道。

  “对方刻意结交可能有事要请你帮忙。睡吧,明天再说。”就算他们如此的年轻,坐了这么久的车也很累。

  邹清荷醒来的时候有些尴尬,他是冻醒的,不知什么时候他独占了床把姚风挤下床去了。

  姚风居然倦缩在地上睡得香,被子全卷在他身上。

  邹清荷起来把姚风抱上床,这姚风跟毛虫卷在茧里一样……虽然瘦,也有百来斤。这么大的动静他居然也没醒。另外床上的两只也
还在香甜的梦乡里。

  邹清荷轻轻地带上门出去了。

  何家的一楼是商铺,现在已经开门营业。

  邹清荷看到了何老在自家门前溜步,便走了过去:“何老早。”

  “你怎么不多睡会?”何老收起了目光中的锐利,亲切地道。

  这里的空气新鲜,清爽宜人,很合适睡懒觉。

  邹清荷微微一笑:“我习惯早起。”

  “好习惯。”

  两人没有共同语言,很快就冷了场。邹清荷近来观察力增强,小心地看着何老踱着步子,发觉他有些焦燥,象是有什么事逼着他做
出决定来。

  “清荷,你起来了怎么没叫我啊。”姚风打着呵欠出现在他们后面。看到何老打了一声招呼:“何老早,昨晚没有介绍你们认识。
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姓邹,叫邹清荷。何老的盛情款待我们很感激,不知道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得到何老的。”

  “跟我来。”何老带着他们两人进了家穆斯林餐馆,进了间包房,叫一盘凉拌牛肉三碗泡馍的鲜汤和一大盘青裸饼再加三大碗牛肉
拉面,小心地关上门。“确实有需要姚老弟帮忙的地方,本来打算等你们玩几天再说的,不过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何老略微地侧头,
仔细地观察面前的两位少年。

  “哦?”姚风斯文地喝一口汤咬一口饼。

  这汤意外地很好喝……邹清荷盯着汤,很清,有小量的绿色的葱花……嗯,有点胡椒的味儿……是牛骨熬的么?真鲜!

  “有一位收藏家想出售手里的收藏物,在我还没有去北京时就联络过我。本来,我想趁去北京的机会请回一位鉴定专家鉴定一下这
批要出售的收藏物。这位收藏家却不肯让专家鉴定。他有自己的理由,提出这个条件,如果我拒绝他的条件将另外找买家。我一位经营
彩陶器皿的商人,文物玉器这一行了解不多。想请你帮我看看这批东西。”

  姚风摇头:“我只懂皮毛,不能误了您的大事,这事我不能答应您。有收藏价值的东西还是请专家鉴定出示鉴定证书才是对的。”

  “这道理我也懂。”何老沉默了小会:“我会付一笔鉴定费给你。”

  姚风还是摇头:“这事重点不在钱上面,是专业领域的问题。”

  “我只需要知道那批收藏品有没有收购的价值,等东西到我手上我再请专家来鉴定。”

  “何老,您怎么会相信我?”

  “我活了一把年轻,形形色色的人也见过不少。看人方面还是有自信的。我们临夏一直有考古学家的足迹,他们比一般的鉴赏家更
认真,在鉴定上也更可靠。”

  邹清荷抬头看着何老淡淡道:“何老,对方是不是另找了买家?”

  “没错。”何老看了一眼邹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