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听得逍遥大帝说起这些“神通”,他都有所质疑。
“逍遥大帝,您刚才说我进入虚浮空间的‘黄境’是什么意思?”唐风沉吟问道。
逍遥大帝严肃的表情倾听着唐风的疑问,点了点头,笑着道:“虚浮空间,分为天、地、玄、黄四境,没进入一境,就会突破一定的修仙境界,最后进入天境,也可以说是能够飞升入仙了。”(未完待续。。)
第二九七章 我意逍遥
唐风若有所悟,原来虚浮空间是有这天、地、玄、黄四境,难怪依照一般修仙阶练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大乘、渡劫、真仙,他目前仅进入化神阶,还有炼虚、合体、大乘、渡劫,最后修成真仙。
逍遥大帝似乎洞悉了唐风的困惑,笑着道:“我知道你修炼之法,是在易宗九部功法的基础之上修仙的,道,何为道?道可道,名可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终道法自然,万法归宗。”
“您的意思是说,无论怎么修仙途径,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那么,也就意味着,我在黄境、玄境、地境、天境要分别突破修仙的炼虚阶、合体阶、大乘阶、渡劫阶,最后得以飞升成为真仙?”
唐风经由逍遥大帝的提醒,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对于自己的修炼之境,也是了然于胸。
逍遥大帝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道:“你果然是天生异凛,领悟之力惊人,那么,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指点你的,你大可专注修炼易宗九部功法,最终都能飞升入仙。不过,既然你我有缘在此际遇,我也传授你一点心境。”
唐风听后,慌忙跪拜,叩首道:“多谢逍遥大帝!”
“哈哈,唐风,你不必客气。我既然号称‘逍遥’,自然我意逍遥,何谓‘逍遥’?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此番修炼,我意自逍遥,逍遥我自意。”
逍遥大帝字字玑珠,虽然唐风知晓这些乃是出自于庄子《逍遥游》篇。但是能够真正炼就此等心境,必然是达逍遥之境。
当一个人达到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为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能够顺应天地万物之性,而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
真实自然的人没有自我的偏见。神人没有要建功立业的偏见,圣人不求声名。
果然这逍遥大帝的心境远非世俗能够比拟,难怪他能够以一颗“我意逍遥”自居。
“听得逍遥大帝金玉良言,醍醐灌顶,令晚辈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唐风连连磕头拜谢。
逍遥大帝微微皱起眉宇,依旧是笑意凛然道:“唐风,仙界、神界已经被魔道控御。我也是仙魄得以游离在这天外天的虚浮空间,幸而你能够突破了‘五神通’的妖通、报通。这才能够与我交流。之后,你会遇到武神,他会告诉你关于仙界、神界的情况。望你能尽快修成仙身。”
唐风还想说些什么,可是,浮现在球状体上的逍遥大帝的影像逐渐地消逝在了飘渺之中。
“仙魄?”唐风望着逍遥大帝消逝的身影,咀嚼道,“仙魄得以在这虚浮空间之中,这么说来,天道崩坏,仙界、神界早已是天翻地覆。”
唐风自然是知晓进入这虚浮空间的目的,必须是以修炼武技,他想了一会,体悟了一下逍遥大帝的话语,总之觉得有些高深,尤其是后面的“我意逍遥”境界,那确实是一种超凡脱俗之境。
想了一会,还是想不通透,他只好叹息一声,想必自己没有达到仙人境界,多想也是无益。倒不如现在开始勤加修炼易宗九部功法,兴许能够突破星部功法——御七星。
于是,他便在虚浮空间悬浮之下,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吸纳虚浮空间的仙气,运转周天,将仙气凝聚在气海丹田之处。
一盏茶功夫,他已经运转了几个大周天,丹田气海处,早已是充盈着仙气。他额头豆粒大小的汗珠滚落,头顶开始升腾起一股白雾之气,这些轻盈的气雾,进入虚浮空间之后,便消散在了空中。
忽而,他头脑中闪现一个北斗七星的模样,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接着,他感觉到体内充盈着七道气流,就好像天幕上的七星穿梭。
他一把抓起了侠剑,剑柄顿时透进来七股清凉的气息,眼帘浮剑阵剑澜,他缓缓地起身,手中的侠剑随着那些剑影闪烁。
而后,他手中的侠剑飞出,他骈指御剑,侠剑来回穿梭,瞬间在上空凝聚成为七道剑光,而他手指激射出的紫青色气旋好似一把握住的这七道剑光。
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因为他赫然明白,已经突破了星部功法——御七星。
原来这“御七星”正是依照星象,结合天干地支,虽言御之,实则利用北斗七星,形成一人剑阵。
一剑动,七星动。
七星连珠,剑光婆娑。
至此,他也算是彻底的领悟了“易”的精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其实,这就是易宗九部功法的精妙所在,元太极奠定基础,两仪赋幻化阴阳,天人合演绎道法自然,四象凝阴阳调和,炼五行成万物,**吟地支变化,御七星依星象……
若是按照这般推测演绎,那么,奇门遁就是在这些基础上,演绎八卦奇门遁,开门、休门、生门、死门、惊门、杜门、景门、伤门,此八门配合天干地支,演绎无穷剑法。
唐风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手舞足蹈起来,毕竟能够将易宗九部功法这么顺理成章地串起来,就是一种突破。
可是,就在这时,他的心脏却是一阵锥心地刺痛,他脸色苍白,侠剑垂落,悬浮在空中,他额头上更是豆粒大小的汗珠滚落,早已是涔涔汗雨。
该死,这个时候,魔心幻道却是吞噬自己的元神,他已经感觉到那股隐匿着的佛法,正被魔心幻道加以利用而开始吞噬自己的元神。
他被刺痛得满地打滚,难道自己真的不能修成仙身么?难道这一切就是上天已经注定了么?为什么?为什么?
他顿觉天旋地转,心间一道热血逆流,喉头一甜,张嘴“哇”吐出了一口殷红的鲜血,眼睛一闭,昏迷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二九八章 佛本是道
易宗,元部唐氏小木屋。
唐嫣的娘亲徐菀在木芙蓉的安心药的调理下,已经从昏迷中醒来。
她醒来之后,环顾了一下屋内,只有唐嫣、木芙蓉以及紫烟在,她知道唐风还是没有音讯,不免又是一阵悲恸痛哭。
唐嫣俯下身,搀扶着徐菀,安慰道:“娘, 您就别太伤心了,我们都相信哥没事的。”
“嫣儿,你哥那么久都没有回来,为娘的怎么能不难过,不担心呢!”徐菀哭诉着。
木芙蓉、紫烟站立在一旁,亦是被这种慈母之心,触动得热泪盈眶。
儿女是爹娘的心头肉,儿女有什么三长两短,就是割了爹娘的心头肉,岂能不悲伤!
“婶婶,您保重身体,我相信九师弟一定没事的。您且放宽心,若是九师弟回来了,您身体不好,他也会难过的。”木芙蓉亦是劝慰着徐菀。
紫烟点头,“是呀,婶婶,您多注意身体。已经派出易宗弟子去后山守候了,一旦有九师弟的消息,他们会立即回来通知的。”
徐菀这才勉强止住了泪珠,但是眼睛里依旧噙着泪,抬眼看了看木芙蓉、紫烟,她忽而问道:“玉儿呢?”
木芙蓉、紫烟都低垂了头。
徐菀这会才意识到没有看见楚玉,着急地握着唐嫣的手,“嫣儿,你快说,你嫂子怎么了?”
唐嫣咬了咬嘴唇,迟疑了许久。才缓缓地道:“嫂子……嫂子她昏迷过去了,至今未醒来。”
“这……这孩子,她……”徐菀是心疼这儿媳妇的。自然听得唐嫣这般说来,不禁也是慌忙从床上起身。
唐嫣搀扶着徐菀,劝阻道:“娘,您这才醒过来,先别走动。”
徐菀早已踱步走出了房间,边走边说:“如今,你哥不在了。咱们可不能亏待人家姑娘。”
木芙蓉、紫烟对视一眼,只好跟着走了出去。
徐菀走到小屋中央厅堂,一边闷着喝茶的唐京站起了身。一边喊了一句:“菀儿,你终于醒了。”说着早已经是走了上去,握着徐菀的手。
徐菀慌忙道:“京,我们儿媳妇昏迷中。你倒是清闲。想想办法呢!”
唐嫣撅起嘴,娇声道:“娘!木姐姐说,嫂子早已经醒了,但是她又不愿醒来。”
“这是什么话呢,什么叫已经醒了,又不愿醒来。”徐菀表示困惑地质问道。
木芙蓉已经走出来了,叹息道:“婶婶,九师弟的事。对小师妹打击太大了。本来她是应该醒来了,可是。就算醒来,她看不到九师弟,她宁可不醒来。”
“这……”徐菀着急了,急忙上前一步,拉着木芙蓉,哀求道,“芙蓉,我求求你,无论如何,你都要帮我把玉儿救醒,她自小就没了娘,嫁入我们唐家,也没能给她什么,可不能这么就亏待她了哟。”
木芙蓉顿首道:“婶婶,您请放心,我一定尽力就醒小师妹。”
“嗯,芙蓉,谢谢你!”
徐菀不免又是一阵心酸,眼泪又是滑落。
…………
虚浮空间,黄境。
唐风醒来已经不知道昏迷了多久,他心虽然仍旧有几分隐隐作痛,但已经远不如之前那么刺痛了。他缓缓地端坐起来,在这虚浮空间,可谓是躺着、坐着都是悬浮在空中。
他盘腿而坐,将手环抱于腹部,试着调息一下气流。
可是,当他运转仙气之际,隐脉流淌着气流,但是显脉处的佛法却是冲击这尾闾穴、玉枕穴、夹脊穴,俨然是被魔心幻道反噬 ,进而吞噬元神。
糟糕,难道就此不能修仙了么?唐风犹若晴天霹雳,心中一凛,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一运转仙气,便是一阵刺痛涌入心脉。
虽然木芙蓉通过设置尾闾穴、玉枕穴、夹脊穴三道控制禁令玄关,以阻止气流通过显脉运转,但是,心脉却是无法控御的,无论是显脉,还是隐脉,心脉都是激发能量之地。
若是心脉就此被魔心幻道控制,他就不能调转气流运转,也就是不能继续修仙。
该怎么办?映入他头脑中的又一个疑问,如今他在剑冢坍塌之后,料想易宗门人都以为自己葬身剑冢了呢。
眼下,必须尽快加以修炼,突破修炼境界,完成修仙的蜕变,才能从这虚浮空间出去。
可如果自己被这魔心幻道控制元神,非但不能修仙,反而会随时坠身魔道。久不能出这虚浮空间,若是有强敌来攻,必然造成严重后果。
他闭目凝神,双手依旧环抱在腹部,可他没有修炼功法,却是在思考如何突破困境。
被矮黑瘸子鹤啸天植入魔心幻道之后,他就一直被这魔心幻道扰乱着,尽管这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遭到魔心幻道的吞噬。却在这节骨眼上,遭遇魔心幻道吞噬元神,着实令他感到棘手。
唐风沉思着,眉宇微微触动,可是,依旧没有破解之法。
倏尔,他头脑中浮现逍遥大帝临行前的话语,“我意逍遥”,难道“我意逍遥”是逍遥大帝传授自己的武技?
他向来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此时,将逍遥大帝当时所说的话,又重新映入脑际,“……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我意自逍遥,逍遥我自意。”
原来逍遥之境,并非一种武功修为,而是一种意念,意为逍遥,我自逍遥,念为逍遥,我自逍遥。这种逍遥之意念,绝非是那么平庸之辈能够勘破的。
但是,当唐风能够切实领悟了逍遥大帝这番“我意逍遥”的意念之境,竟是有些欢喜。
或许是逍遥大帝早已预料到自己修炼功法,会遇到魔心幻道吞噬元神,故而,将这套“我意逍遥”传授与自己。
我意逍遥,与佛法之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于佛法,有些时候,佛本是道,道亦是佛。只要将佛法、道法融会贯通,自然成就万法归宗。
唐风堪透逍遥大帝留下的“我意逍遥”的意念逍遥之后,便调息心神,将显脉中的佛法逐渐引入丹田气海,然后,将仙气道法亦是引入气海丹田。(未完待续。。)
第二九九章 重铸
这种将佛法、道法重新回归于气海丹田融合为一,就好像将一柄剑一把刀重新放回火炉中重铸一柄神兵。
唐风依照逍遥大帝所授的“我意逍遥”,将佛道功法在气海丹田这座内炉中重新糅合。本身佛道是两派功法,这样的糅合,只有武技修为不差之下,才能将这两派功法糅合为一。
而他本来从侠剑中吸取的功法,本也就蕴藏了大乘佛法、无尽道法,只是这些天,他一味地追求修仙悟道,未能将佛法疏导入气海丹田,这才造成佛法“闲置”,被本就喜从宿主身体吸收功法的魔心幻道有机可乘。
魔心幻道这种阴损歹毒的魔功,尤其是“遇强则强,遇弱更强”的特性,更是将唐风体内未加利用的“佛法”据为己有,从而加强了吞噬元神之力。
幸而 ,在逍遥大帝的“我意逍遥”之下,心态平和,将佛法、道法引入气海丹田,重新加以均衡,这让唐风顿时痛楚减轻了不少。
逐渐地,他已经感觉不到那股隐隐作痛了。他欣喜若狂,暗道:“好厉害的逍遥大帝。”
其实,唐风不知,逍遥大帝在仙界饮誉盛名,与神界武神可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就连仙帝对他二人都是恭敬不小。
尤其是逍遥大帝,他向来行事潇洒,不拘世俗,真正达到“我意逍遥”之境界。
逍遥之境,真正的并非是身体洒脱不羁。而是意念逍遥。
这种意念逍遥之境,恐怕自古以来,独此逍遥大帝一人。因此。逍遥大帝在仙界的威名,那也绝非是浪得虚名。
仙帝掌管神界、仙界,手下万千,却是对仙界的逍遥大帝、神界的武神刮目相看。他二人自古以来,对于保卫神界、仙界的秩序,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更是建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只是这次。以醉道、虚尘这等魔道之人侵犯天道,造成天道秩序崩坏,一则。因为醉道、虚尘在人界的超强影响力,侠义之士,声名远播,就连通天本领的仙帝。都没有意识到醉道、虚尘的图谋不轨。
二则。醉道、虚尘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能够役使十万饿鬼,将冥界摧毁,把诸多魔道宗派收于麾下,而且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足见此二人实力不弱。
三则,神界、仙界的一些谪仙、散仙、剑仙都被醉道、虚尘收买,这些修成仙身之人。理当是不会受到利益的役使。可是,醉道、虚尘却是有能力把这些不贪图功名利禄的仙道之人收为己用。
如此种种。仙帝稀里糊涂地被软禁,神界修为最高的武神、仙界修为最高的逍遥大帝,都被困在了“困仙笼”中,成为了笼中之鸟,阶下之囚。
幸好,武神、逍遥大帝修为高深,虽然身躯被囚禁于“困仙笼”,但是仙魄却是游离在了天外天的虚浮空间。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些当然唐风是不知情的,尽管他知道天道崩坏,但是,他甚至到现在还不知道这幕后的黑手就是他自小就崇敬的侠义之士醉道、虚尘。
只是不知道,当他得知这一切都是醉道、虚尘所为,他会是什么感觉呢?
待将佛法、道法引入气海丹田融会贯通之后,他没有了魔心幻道吞噬元神的痛楚,然后又盘腿坐起,闭目凝神,缓缓地吸纳仙气,此时运转大周天,就不会再被魔心幻道吞噬元神。
他心中窃喜,也由衷地对逍遥大帝表示感激之情。只是,这次与逍遥大帝相见之后,不知日后还能否有机会再见呢。
当然,他又隐约觉得一定会再见,只要自己修成仙身,飞升入仙,在这仙界,总会与逍遥大帝再次相遇。
既然不会再遭遇魔心幻道吞噬元神,那么,唐风就马不停蹄地加紧修炼了,吸纳了足够的仙气,顿觉神清气爽,他又将逍遥大帝授予的“我意逍遥”调息了一下,整个人的身心都进入了最佳状态。
蓦然回首,这一路走到今时今日,已经将易宗九部功法修炼了七部,剩余两部就可以完成修炼了。
这奇门遁若是像他之前推测的,那么,最后的宫部功法——九宫图,想必就是像八阵图一样,是剑阵,同样依据天干地支、星象五行,演绎出来的剑法。
不过,他头脑中又浮现了“剑境说”:
其一、剑之剑,手握剑,以剑法克敌;
其二、气之剑,手中有剑,心中有剑,剑化气,以剑气制敌。
其三、碎空剑,练气以碎空,碎空以成剑,万物可为剑。
其四、虚空剑,御气以虚空,虚空以化剑,无物亦为剑。
虽然自己现在的武技修为是较为高深了,但是剑道却是在气之剑之境,既然自己的兵器是剑,那么这剑道却也是不能疏忽的。
当然,这也只是在他脑海中闪现了一遍,倒也没有影响他继续修仙。
因为目前来说,没有比他修成仙身更为重要了,易宗开宗祖师爷周易修炼九部功法以成仙身,那么,自己目前尚差两部功法,就修炼完毕了九部功法。
若是顺利,这就是意味着,他很快就能修成仙身。
不过,依照传统的修炼阶来说,在虚浮空间的“黄境”突破炼虚阶,在“玄境”突破合体阶,在“地境”突破大乘阶,在“天境”突破渡劫阶,最后便是飞升入仙了。
而易宗九部功法,仅剩余三部功法,就能够突破极境界的“万法归宗”,相当于,最终的万法归宗与传统修仙的真仙阶是一样的道理。
他的确很聪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领悟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