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6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和官员们听了这话话虽然都是愣了一下,但还是认为理所当然,以李嗣业的功绩,他确实有资格进入群英阁。

    李慕辰拱手答应道:“是,大王!”

    赵子良又对众臣道:“本王不日就要启程去安曼,关于军政事务就先放一放,等办完李卿的丧事,本王再来处理!本王不在期间,诸卿家要格尽职守,不可怠慢!”

    众官员和大将们纷纷抱拳答应:“是,大王!”

    三日后,赵子良带着龙卫军五百骑兵赶到了安曼,李慕辰已经带着一些人早在一天前赶到,正在与李嗣业之子李佐国办理后事。

    李慕辰和李佐国带着一些家将亲兵在安曼城外迎接赵子良的到来,赵子良看见他们出城迎接,责怪道:“你们怎么都出来了?谁在灵堂照看打理?”

    李佐国连忙道:“大王亲临,臣等岂能无礼?灵堂之中由家将们和亲兵们在照看!”

    赵子良颇不高兴,斥责:“胡闹,你这个做儿子的不在灵堂守着,留下一群家将亲兵,成何体统?”

    李慕辰打圆场:“大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排在前面的,李帅父子一家对大王忠心耿耿······”

    赵子良摆摆手:“带路!”

    李嗣业的死让安曼城没有了大将镇守,西秦军的将军们昨夜就开始戒严,现在大街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十分森严,行人走路都得小心翼翼。

    一行人很快骑马来到了城主府,李慕辰和李佐国在前面引路,赵子良很快走到了灵堂,但没有看见李嗣业的遗体。李慕辰解释道:“李帅去得仓促,军中没有准备棺木,微臣本想叫军中工匠去打造一口,不过佐国贤侄说左右是要火化的,做了棺木也是要烧掉,不用多此一举,李帅的遗体在隔壁厢房。”

    赵子良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把李卿抬出来放在灵堂吧,这几天军中大将们可能都要陆续来祭奠,有受过李卿提拔的,有在一起并肩作战过的,也有闹过矛盾的,不管如何,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人家来了,总不能不让见最后一面”。

    李佐国说道:“大王所言甚是,臣等这就把先父抬出来!”

    一些亲兵得到命令后,一起把李嗣业的遗体从隔壁厢房抬了出来放在灵堂的正面长桌上,赵子良走过去站在遗体旁边哀思良久,对赵北招了招手。

    赵北上前抱拳道:“大王?”

    赵子良道:“去取一面国旗来!”

    “是!”

    不久,赵北双手捧着一面叠得四四方方的金色国旗走过来,赵子良拿起国旗在空中一抖,把它盖在了李嗣业的遗体上。

    以国旗裹躯,自西秦立国以来,从未有人享受过如此待遇,李佐国扑通一声跪下,泣不成声,其他家将亲兵们都纷纷跪倒。

    赵子良并未在此多做停留,当天下午就返回耶路撒冷,他作为君王能够来给臣子送行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古往今来没有几个君王能够这么做,这于礼不合。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军中将领和官员们排得上号的,都陆陆续续向赵子良请假,来到安曼城李嗣业灵前祭奠,赵子良都无不应允。

    李嗣业是西秦有数的大将之一,赵子良对他的死很是痛心,眼见从前跟着他的老人一个一个死去,他心里着实难受得很。从安曼城返回耶路撒冷之后,他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心情处理军政事务。

    四月二十五,李嗣业的遗体火化,骨灰被其子李佐国带回新京安葬。

    四月二十七,赵子良在耶路撒冷希律安提怕宫召集众将商议在中东各地设立行政机构和驻军机构,对当地进行治理和驻防。

    赵子良听取了官员们和将军们的建议之后决定分别在大食半岛设立大食总督统管大食军政事务,总督府设在麦地那;在叙利亚设立叙利亚总督统管军政事务,总督府设在大马士革;在迦南地设立总督统管军政事务,总督府设在耶路撒冷;又在西奈半岛设立总督统管军政事务,总督府设在阿里什。

    最后,赵子良问道:“李嗣业死后,王庭要给他确定谥号,诸卿认为应该给他一个什么谥号才算中肯?”

    给某人确立谥号其实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这谥号要定得符合实际情况,不能胡乱定,要符合其人的平时作风、操守和生平事迹。

    官员们和大将们都不敢随便站出来乱说,只有李慕辰站出来拱手道:“大王,为臣认为以李帅生前的功绩和平日里为官为臣为人之事迹,其谥号可定‘忠勇’!”

    忠勇这个谥号虽然不是排名特别靠前,但其中有一个忠字就等于是在君王面前挂了号,这是大大的忠臣,能够得到君王的信任比什么都强,加上他确实武勇非凡,除了赵子良之外,西秦军中在武艺上比他高强还真找不出来,其勇力也是绝世罕有,冲锋作战往往是一马当先、冲杀在前,敌人看见他就胆寒,被称为神通大将。

    赵子良点点头,这个谥号定得确实中肯,他道:“好,就定谥号为忠勇,即日行文给新京,传达孤王的旨意!”

    “遵旨!”

第1250章 伊琳娜的决定() 
君士坦丁堡,大皇宫。

    利奥四世病得很严重,从去年九月保加尔人进攻色雷斯地区并大败利奥四世的军队,利奥四世的精神上就受了很大的打击,后来保加尔人进攻君士坦丁堡,利奥四世强撑着调兵遣将和从各地调集粮草物资守城,一直坚持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迫使保加尔人撤回多瑙河中下游地区。

    等保加尔人撤走,利奥四世就再也撑不住了,他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根本无法处理国事,军国大事不得不由皇后伊琳娜暂时接手处理,为了让她能够名正言顺,利奥四世下令所有处理过的公文署名都写上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四世和伊琳娜,把她的名字排在他的后面,按照规矩,利奥四世的名字后面应该写上他们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因为早在去年,利奥四世就下旨册封君士坦丁六世为共治皇帝,不过君士坦丁六世年纪太小,还不到十岁,根本没有处理国事的能力,只能由其母伊琳娜代替。

    如此一来,伊琳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召集大臣们决策军国大事。刚开始,大臣们并不怎么认为伊琳娜有能力把帝国的军政事务打理好,但没过几个月,君士坦丁堡的人都发现这个皇后还真不是一个花瓶式的人物,她处理军政事务的才能手段比利奥四世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轻慢她的大臣被她整得欲生欲死,此后再也不敢看轻她了。

    下令放弃叙利亚和迦南地,把大部分兵力调回君士坦丁堡就是她的决策,这样虽然失去了叙利亚和迦南地,但却保存了两万精兵,还吓退了保加尔人,如果不撤回这些兵马,这些兵马迟早也会被西秦吃掉,叙利亚和迦南地照样保不住。

    伊琳娜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在保加尔人退兵之后,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行省满目苍夷、民生凋敝,君士坦丁堡又滞留了大量的难民,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令伊琳娜和东罗马帝国满朝文武都担心的是西秦在可萨都护府和波斯都护府西北部的增兵,巨大的军事压力再次让东罗马帝国上上下下喘不过气来。

    要知道小亚细亚半岛是东罗马帝国如今最为稳定、赋税收入最多的地区,就连希腊地区都比不上,一旦小亚细亚半岛都陷入战乱,东罗马帝国将会遭到毁灭性的重创,尽管东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半岛部署有不少的军队,但是能不能顶住西秦的进攻谁都无法保证。

    形势越来越严峻,君士坦丁堡必须要有所动作,否则一旦西秦打过来,那是再想办法就难了。

    伊琳娜坐在宝座上脸色铁青的看着下面大臣们一声不吭,顿时恼怒不已,玉手一拍桌子怒道:“这么多大臣,连一个办法都想不出来,要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

    伊琳娜的威势日盛,大臣被她这么一发怒,顿时都吓得脖子一缩,想到了大臣们再不敢有所保留了,只见大法官站出来说道:“殿下,我认为我们可以跟大食国的马赫迪联合起来,先派人渡过地中海去联络马赫迪,听听他的想法,如果他愿意,就让他派兵在西奈半岛边界牵制,这样一来,西秦必定有所顾忌,不敢再随便进攻我国!最主要的是马赫迪与西秦是仇敌,他肯定不介意跟我们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西秦的进攻!”

    “而且马赫迪不是傻子,他知道西秦迟早会派军队打到埃及,他如果想要自保,必须要寻求外援一起对抗西秦,我们是他目前唯一的选择!”

    伊琳娜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大食人一向视我们为仇敌,他们会不会答应与我们联合还不请吃,但是我们可以派人过去探探马赫迪的口风的,但是这需要时间,就算大食人同意,这中间还牵扯很多事情,要真正达成联合还需要做很多事情,需要花很多时间!你们还有其他可行的办法吗?”

    农林大臣站出来说道:“殿下,最近这些年西方的法兰克王国国力日渐强大,他们的国王查尔曼亲自率军吞并了许多土地,消灭了很多野蛮部落,就连伦巴第王国也被他们打得灭国,查尔曼国王的军队锐不可挡,我认为我们可以向查尔曼国王借兵!”

    “另外,西秦来势汹汹,不论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对于周边其他王国来说,西秦都是可怕的噩梦,我认为只要是在上帝的光辉照耀的地方,我们都可以请教廷从中斡旋,联合其他所有信奉上帝的国度一起对抗西秦!”

    伊琳娜绣眉一抬:“找法兰克王国借兵?太远了吧?法兰克王国愿意趟这趟浑水吗?”

    “殿下,不试一试怎么知道?派人过去试探一下查尔曼国王的态度和反应,这也花不了几个钱,无非就是派谁去的问题!”

    伊琳娜点点头:“也好!那就派人去吧,你们商议一个人选出来。不过时间上只怕来不及,现在西秦在边境上的增兵越来越多,我们在小亚细亚半岛边境上的驻军将军们派人回来说形势很紧张,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我们必须在联络到大食人和法兰克人以及其他势力之前想到其他办法缓解现在的紧张局势,要不然还不等我们做好准备,西秦人就打过来了!”

    商贸大臣站出来说道:“殿下,我有一个十分大胆的办法可以缓解目前紧张的局面,就是不知道殿下敢不敢用!”

    伊琳娜很不喜欢商贸大臣,这个人一直看不起她,处处跟她作对,时常没事找事让她难堪,她听了这话,心中一声冷哼,脸上却不动声色,抬手道:“说说看!”

    商贸大臣当即说道:“现在西秦王应该在耶路撒冷,我们可以派人去见西秦王,游说西秦王退兵,并重新与西秦国签订和平协定,这样不但可以缓解现在紧张的边境局势,还能重新与西秦修好关系,维持和平,消弭战争!”

    伊琳娜大怒:“你这算什么好办法?我早就派人过去了,但都被挡了回来,西秦王根本就不见我们的使臣,如果西秦王那么好说服,哪还轮得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

    商贸大臣笑道:“殿下,那是因为您没有找对人选!”

    伊琳娜冷笑:“这么说你认为你是最好的人选?不如我派你去吧!”

    商贸大臣摇摇头道:“殿下,我要是有这种口才早就自己站出来向殿下请缨了!其他人或许都不行,唯独两个人或许可行,而且成功的可能性超过八成以上,那就是陛下和殿下您。现在陛下卧病在床,只有殿下您亲自出马!”

    “你大胆!”马上有跳出来指着商贸大臣大骂,“你究竟是安的什么心?竟然想到要让皇后去见西秦王!你知不知道这有多危险?殿下,这个人想要害你,请下令把他拉出去杀了!”

    伊琳娜铁青着脸盯着商贸大臣,良久没有出声,而商贸大臣却一脸泰然自若的样子,丝毫没有半分害怕。

    伊琳娜终于开口:“你凭什么认为我去见西秦王就能够让他退兵,并且可以与西秦签订和平协定?”

    商贸大臣这才说道:“殿下,我年轻的时候经常来往于东方和西方,近二十年间我去东方的次数不下二十次,我了解他们,东方人的处事原则与我们西方人不同,如果我们派一个大臣过去见西秦王,他肯定不会重视,但是如果是陛下和殿下去就不同了,你们二位的身份不同于其他人,你们的身份与西秦王是对等的,在一定程度上,你们的身份甚至要高过他,毕竟在名义上你们是皇帝和皇后,而他只是国王。但是现在皇帝陛下身体抱恙无法成行,只能委屈殿下”。

    “而殿下去见西秦王又不同,殿下是女人,女人在男人面前天生处于弱势地位,任何一个有英雄主义的男子都有保护弱女子的天性,而东方人又是爱面子、讲究体面的,殿下如果去见西秦王,西秦王应该不会做出有损体面的事情,他若欺负殿下,他就会被世人诟病,所以我敢断定,殿下此去有惊无险,假如殿下不放心,我可以随行!”

    执政官立即站出来反对:“殿下,这绝对不行!从来没有一国皇后为了国事去与另一国国王会面的先例,难道我东罗马帝国的男人都死绝了吗?要让一个女人为了帝国的安危去奔波?再说,这件事情一旦传言出去,不但对殿下的名声极为不利,也会有损皇帝陛下和皇室的声誉!”

    伊琳娜苦笑道:“西秦国不是保加尔汗国,不是那么好打发的,眼看着就要大军压境了,现在还顾忌这些有用吗?倘若无法让西秦退兵,阻挡不了西秦的进攻,东罗马帝国顷刻之间就会灭亡,损失一些名声与做一个亡国奴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殿下!”大臣们被她的悲观态度感染,纷纷泪如雨下。

    伊琳娜收拾心情,郑重的对大臣们说道:“我已经决定了,立即派人去告知西秦王,我会去耶路撒冷与他会面,我的战舰将在贝鲁特港停泊,然后直接前往耶路撒冷!皇帝陛下病情到现在为止没有丝毫好转,我不打算把这件事情告诉他,以免加重他的病情。在这期间,军政事务由执政官主持!”

第1251章 暴怒的利奥四世() 
中东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赵子良就准备返回新京,不过在此之前,他决定派一人统兵继续西征大食国,马赫迪在北非搞得风生水起,赵子良觉得不能让他安心发展壮大,正所谓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但是打仗的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西秦国攻占中东地区、波斯地区和大食半岛虽然损失的几乎都是仆从军和奴隶,但是在这些地区驻扎需要派驻不少兵力,而且这几个地区短时间之内还无法为西秦国提供太多的赋税。

    所以,尽管在进攻这些地区的过程中发了不少战争财,但是想要统治这片地区并发展它们,就必须要有所投入,仅仅是驻军的军费每年就是一大笔开销,因此至少最近五年内,这些地区所得赋税是无法负担行政官员、公务人员和驻军军费开销的,中央政府还必须要每年填补一些窟窿才能维持下去。

    还有一点,在这些地区的大量驻军必然会使得西秦用于继续征伐的兵力减少,可是若减少驻军数量又担心这些地区的治安不稳,发生叛乱之后需要用更多的剿灭叛乱,军费开支也是不小的负担。

    经过仔细考虑,赵子良还是决定采用在波斯地区的方法,用仆从军协助西秦常备军驻守,仆从军从其他地方调派,绝不用本地仆从军,防止地方反对势力与仆从军勾结发动叛乱。如此就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常备军抽调出来用于继续征伐。

    至于进攻北非的事宜,赵子良经过权衡之后决定让白孝德当任统帅,以马燧和韦皋为副,让李慕辰做监军,暂时任命白孝德当任西奈总督,一方面治理西奈民政,令一方面操练士卒、整军备战、筹措粮草物资,等待国内运送军械弓弩过来补充不足,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就出兵攻打埃及。

    征调白孝德的诏谕已经派人送往巴格达,赵子良却已经准备带领龙卫军返回新京,这时李慕辰却向赵子良报告:“大王,东罗马帝国皇后伊琳娜派人来说她准备来耶路撒冷朝见圣地,另外她还希望与大王会面,商谈两国关系的发展,只怕您短时间内无法启程了!”

    赵子良一愣,表情愕然:“你确定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后而不是皇帝?”

    李慕辰道:“当然是皇后,这是他们的使者送来的伊琳娜皇后的亲笔手书,上面有伊琳娜皇后的落款和印鉴!”

    赵子良表情复杂的接过书信,只见书信上的字是用希腊文写的,这并不奇怪,东罗马帝国官方就是以希腊文为官方文字,上层官员贵族都以能说希腊文为荣。

    赵子良还给李慕辰,“念念!”

    “是!”李慕辰接过书信从头到尾念了一遍。

    赵子良听完之后问道:“你说伊琳娜这次来耶路撒冷的目的到底是来朝圣,还是与孤王会面商谈两国关系?”

    李慕辰道:“大王,如果耶路撒冷现在在东罗马帝国的管辖范围之内,她来朝圣的话,微臣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耶路撒冷已被我军控制,她却要来朝圣,这好像有些说不过去,谁都不会相信她来这里的真正目的是来朝圣的,早干嘛去了?所以,微臣认为她来耶路撒冷的目的肯定是为了与大王会面,至于朝圣,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向世人做出的假象而已!”

    赵子良听了李慕辰的分析,点点头:“你的分析有道理,不过孤王与这个伊琳娜并未有交情,也从未谋面,就算她要来这里与孤王谈情说爱只怕是也不可能吧?”

    旁边的大臣们忍住笑,心里却说大王不知羞,这种话都说得出口。

    李慕辰笑道:“大王好兴致,伊琳娜皇后在信中不是说了吗?她来这里是为了与大王会面商谈两国关系的发展!”

    赵子良摇头道:“东罗马帝国真是没人了,竟然派一个女人来找孤王商谈两国关系的发展,难道利奥四世不会觉得羞辱吗?”

    李慕辰道:“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就算东罗马帝国要对大王使用美人计,也犯不着让皇后来啊,这本钱下得也太大了吧?也许这其中有不为人知的隐秘!”

    赵子良笑道:“这可说不定,李卿读过罗马帝国和勿斯里(中国古代对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