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我得找一个刀笔吏专门给我捉刀才行,不然这奏章实在拿不出手啊!”赵子良看着自己写的条陈忍不住摇了摇头,想了想明日上朝就这样呈上去算了,找捉刀手日后再说。

    八月十五日,这天是中秋节,在往年的今日,长安城可谓是热闹非凡,可这次的中秋节整个长安城显得萧条了很多,这都是战争造成的后果,叛军进城后把长安城洗劫了一遍,如今长安城内物资贫乏,繁华不再,许多外国商人和本国商人早就逃之夭夭,长安城再不像从前一样商品琳琅满目,每到节日就人山人海了。

    天还没亮,寅时赵子良就起来了,在院子里练武一个时辰,练到全身大汗淋漓,快到卯时洗漱一番又拿了几个月饼揣在怀里带着亲兵护卫们骑着马匆匆向皇城方向赶过去。

    到了皇城门口,文武大臣们已经到了大一批,各自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还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

    赵子良跳下马把战马交给亲兵,这时马U、王难得、段秀实、臧希晏、王承业、陈玄礼等大将纷纷走过来抱拳行礼打招呼:“大帅早啊!”

    赵子良抱拳道还礼笑道:“早,诸位将军早!对了,都吃了吗?今日可是圣上御驾返回长安的第一次大朝会,时间肯定不会短!”

    众将军纷纷摇头。

    王难得苦着脸说道:“昨夜末将等巡查军营各处,一直拖到丑时才睡下,还没睡两个时辰就被亲兵叫醒了,怕耽搁上朝的时辰就匆匆赶了过来!”dudu2;

    王难得、马U和段秀实等人这还是生平第一次上朝,而且还是上大朝会,哪敢怠慢,因此都特别紧张,几人都是紧张地一夜没睡。

    臧希晏取笑道:“王将军莫不是因为第一次上朝而紧张地一宿没睡吧?”

    王难得苦笑道:“可不是嘛,担心在朝堂上出错,到时候丢了脸面就不好看了!”

    段秀实这时说道:“听大帅这么一说,我肚子还真饿了,如果这朝会一直要进行到午时,那我老段还不得饿死?我可是一个大肚汉,一顿要吃五斤肉和五张大饼才勉强管饱”。

    赵子良从怀中拿出临出门随手拿的一包月饼一边给每人分一个,一边说道:“我带了一包月饼本打算在路上充饥的,一时间给忘了,既然诸位将军都没吃,那咱们给分了,一个人一个,垫一垫肚皮总好一些的!”

    众将见状纷纷道:“这敢情好!”

    于是将军每个人拿着一个月饼拆了包装的油纸开始啃起来,旁边其他文官们看见后都感觉肚子饿起来,可这时又不能再跑回家去吃东西,只能干挺着。

    卯时一到,皇城门打开了,百官按照官位高低依次排成两队整齐地走进皇城内,在太监们的带领下走向大明宫。

    等到了大明宫的含元殿门口,得知皇帝还没有来,太监们不敢打开宫殿大门,大臣们只能在殿外等候,这一等就等到了日上上杆,大臣们一个个饿得肚子呱呱叫,有些有胃病的大臣们饿得直吐酸水,有的饿得不舒服只能捂着肚子蹲在地上。

    含元殿是举行重大典礼和大朝会之所,平日一般不开放,这只有像今日这种大日子、大朝会才会在这里举行。

    太阳升起来之后,气温急剧升高,在殿外的大臣们一个个都被烤得满头大汗,又热又饿又渴,好在太监们提来了几通水,一些又渴又饿的大臣们不顾身份得地去抢水瓢喝水冲击解渴。

    喧闹了一阵之后,含元殿的殿门总算打开了,大臣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去在左右两侧站好。

    不久玄宗从侧面小门走上丹陛,一个太监高呼:“皇帝驾到――”dudu3;

    众臣参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玄宗在宝座上坐下,抬手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

    等大臣们在两座站好,玄宗高兴地说道:“今日是中秋佳节,是一年中难得的大喜日子,朕原本还以为要在马嵬驿过今年的中秋了,没想到赵卿家这么快就击退了来犯的叛军,此战赵卿家功不可没!”

    赵子良连忙站出来道:“陛下,此战并非全是微臣之功,全赖将士们用命!”

    玄宗摆手道:“将士们的功劳,朕当然不会忘记,正好成都所供十万匹春彩蜀锦已到,朕已传旨全部赏赐给前方将士们,让他们过一个好节!”

    赵子良连忙道:“微臣代前方将士谢陛下厚赏!”

    玄宗点点头,继续说道:“今日要过节,那我们此次朝会就加快速度处理朝政事务,早一点办完也让诸卿早点回去与家人过节,不知众卿家有何事要奏?”

    宰相房g举着芴板出班道:“启奏陛下,安禄山叛乱开始之后,河东、河北和河南许多百姓为躲避战乱和兵祸四处逃难,如今逃入关中地区的已经达到两百万之多,这平叛之事还不知道要进行多久,叛乱的持续的时间越长,难民就越多,再加上从江南和中原各地有流民源源不断的涌来,这些难民和流民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之多,他们缺衣少食、又无容身之所,时间长了肯定会闹出乱子,这几天关中各地地方官府陆续送来奏疏说已经有流民和难民相继饿死,如果不赶紧想办法解决,难民和流民们肯定是生出事端!”

    玄宗闻言皱眉道:“既然难民和流民们没吃的,那就下令各地官府开仓赈灾,或施粥给他们充饥,总不能让百姓们饿死吧?”

    房g苦笑道:“陛下,如今关中各地的屯粮基本上被平叛大军收走充作军粮,如今国难当头,粮食价格节节上涨,许多粮商和地主都囤积粮草待价而沽,地方官府想要平定粮价就要从粮商和地主家购粮,需要花费数倍的价钱,朝廷也会为此承担很大的财政压力啊!如今朝廷百废待兴,到处都要用钱,地方官府和朝廷都拿不出太多的银钱!”

    玄宗看了看其他大臣,问道:“对于此事,诸卿有何解决之道?”。==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器!!

第688章 明枪暗箭() 
♂,

    众臣见玄宗问起解决之道,都开始低声议论起来,此事不是武将们所关心的事情,所以武将们也没有太过关心。

    这时京兆府尹韦谔眼珠子转了转,站出来举着芴板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办法,只是当说不当说,因为此事干系重大,微臣实在吃罪不起!”

    玄宗摆手道:“如今还有什么事情是比数百万生民的性命更加重要的事情?你只管说来,朕赐你无罪!”

    “遵旨!”韦谔心中一喜,当即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据微臣所知,如今赵大帅的东征平叛大军有两百三十万石粮草,如此多的粮草足够平叛大军吃几年的,微臣的想法是从赵大帅那里借一百万石粮食分发给流民们和难民,挺过一段时间再说!”

    皇帝和众臣听了韦谔这个建议都顿时一愣,全部想向赵子良。

    赵子良脸色一变,走到韦谔身边冷冷问道:“韦大人,我军囤积的粮草数目是极为重要的军事机密,事关全军安危和平叛大业的成败,除了本帅和主管粮草征收的郑大人,其他人一概不知,你一个小小的京兆府尹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说,你今日不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本帅就要奏请陛下拿你下狱审问清楚,看你是不是叛军安插在我朝内部的细作!”

    韦谔没想到赵子良竟然反打一耙,吓得脸色一白,连忙向玄宗道:“陛下,微臣冤枉啊,赵元帅这是诬陷,微臣对陛下、对大唐忠心耿耿,怎么会做如此龌蹉之事?还请陛下明察!”

    赵子良冷哼道:“安禄山叛乱之前受到陛下的隆宠难道还不够吗?他嘴里口口声声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唐,可如今呢?是否忠心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这没用!这世上有多少人嘴里说一套,暗地里做一套?就算你嘴里说得再忠心耿耿也没用,关键还得看行动!如果你能像颜杲卿一样在城破之后还敢当面大骂安禄山,壮烈殉国,我赵某人就佩服你!”

    颜杲卿与颜真卿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堂兄弟,安禄山叛乱爆发之后,颜杲卿守常山,并设计杀死了安禄山的部将李钦凑,还擒获了高邈、何千年。后来史思明兵围常山,抓住了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并以此胁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并未屈服,李光弼退守井径关之后,常山失守,颜杲卿被史思明擒获,后来被押送到洛阳面见安禄山,在见安禄山之时大骂之,被安禄山杀死。

    玄宗和众臣听了赵子良的话都一惊,玄宗连忙问道:“赵卿,这颜杲卿是何人?竟然有如此气节?”

    赵子良这才想起这个消息是前几天从洛阳通过情报网传递过来了,此时朝廷应该还不知道,他于是说道:“陛下,最近有军情从洛阳方向传来。安禄山叛乱爆发之际,颜杲卿任常山太守,他组织常山军马奋力抵抗叛军,亲自设计杀死了安禄山的部将李钦凑,还擒获了高邈、何千年等人,后来史思明大军南下攻常山,抓住了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并以此胁迫他投降,颜杲卿誓死不降,其子颜季明被杀之后,颜杲卿忍痛继续带领常山军民抵抗,城破之后他被俘,被史思明派人押送至洛阳,面见安禄山之时当面痛骂安禄山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安禄山大怒下令杀之!”

    玄宗听了忍不住赞叹道:“此乃忠臣,大大的忠臣!来人,传朕旨意,追赠颜杲卿为太子太保,谥号‘忠节’,追赠其子颜季明为赞善大夫!”

    马上有待诏翰林答应:“遵旨!”

    玄宗这时看向韦谔,问道:“韦谔,你跟朕说,你是如何知道军中屯粮数目的?”

    如今朝廷的一切都要依仗赵子良的平叛大军,一切与平叛大军有关的事情都不是小事,玄宗身为皇帝也不能等闲视之,这件事情必须要搞清楚给赵子良一个交代。

    韦谔哭丧着脸回答道:“陛下,微臣真不是叛军细作,微臣是推测出来的,微臣以前是京兆府参军,熟知长安城内的物资粮草大致流通数量,再加上这段日子赵大帅的人从关中各地征收上的粮草数量,这并不难推测!”

    韦谔刚开始也只是想给赵子良找点麻烦,恶心一下他,可没想到现在不但没有恶心道赵子良,反而给自己带来甩不掉的麻烦,真是悔不当初啊!

    玄宗眼神之中闪烁着精芒,沉吟半响后说道:“来人,脱去韦谔官帽官袍,关入刑部天牢,令三司会审!”

    韦谔大骇,连忙跪下磕头求饶:“陛下,微臣是冤枉的啊,陛下饶命啊!”

    这时韦谔的父亲、宰相韦见素立即站出来高呼:“陛下容禀,老臣深知犬子秉性,此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啦的,还请陛下明断!”

    玄宗摆手厉声道:“不必再说了,韦谔是否通敌等待三司会审结果再说!压下去!”

    “诺!”

    玄宗看了看台下诸臣,对丰王李珙说道:“李珙,从即日起,由你代理京兆府尹一职!”

    李珙大喜,连忙站出来行礼道:“儿臣遵旨!”

    京兆府辖下二十二个县,所辖范围甚广,权利极大,其他州府在审案时都需要逐级上诉,判死刑之后需上报刑部得到回执之后才能行刑,也就是所谓的秋后问斩。但是京兆府判案却不用得到刑部回复,只要证据确凿,可以直接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尽管处理了韦谔,可难民和流民的问题依然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玄宗也颇为头疼,如今战乱四起,粮食是关键中的关键,特别如今市面上粮价虚高,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不能不想办法解决。

    朝堂上此时陷入了沉寂,谁也没有说话,过了良久,玄宗才问赵子良:“赵卿,你跟朕说句掏心窝的话,平叛军中有多少粮草?”

    赵子良犹豫片刻说道:“陛下,韦谔并未说错,如今军中所有粮草加起来确实有两百三十万石,这也是微臣为何怀疑他的原因!”

    玄宗点点头,说道:“韦谔之事,朕会让三法司严审!不过如今三百万难民和流民之事又不能不解决,如果这些流民和难民没饭吃,势必会祸害关中!这样吧,朕向你借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用于赈灾,先解决这个麻烦再说,待秋收完毕,朕就算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粮食也会给你补齐,你看如何?”

    赵子良抱拳道:“既然陛下开口,微臣自然是要拿出这批粮草,只是陛下是否考虑过这批难民和流民的去留问题?朝廷总不可能一直养着这些流民和难民吧?这些流民和难民没有容身之所,会给关中之地带来很大的治安问题,如果被有心人煽动,还可能会闹出民变,要知道如今朝廷大军都在潼关一线,关中地区可谓空虚得很,万一这些流民很难受到煽动和蛊惑攻打城池,后果不堪设想!另外,还有粮价虚高的问题,如果粮价一直居高不下,不但关中其他城镇会闹粮荒,只怕就连长安也会缺粮,因为那些粮食商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只会把粮食紧紧地握在手里,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只能用高价卖粮,一生的积蓄说不定还不够吃一顿饭的,到时候社会秩序会更加混乱不堪,必须要想办法打压粮价!”

    玄宗认可了赵子良提的两个问题,这确实是当年急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一刻都不能拖延,迟了就会出大问题。

    玄宗看向大臣们,问道:“赵卿提的这个两个问题是重大问题,今日我们必须要做出决定解决,不能拖延!不知诸卿有何办法?”

    宰相房琯站出来对玄宗说道:“陛下,关中地区应该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和难民,给每个县分摊两三万,问题应该不大,不过这只能解决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解决!”

    刚被玄宗任命为京兆府尹的丰王李珙就站出来反对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可,观众地区如今兵力空虚,粮食也被征调一空,各县官府又没有多余的田地,如果把这些流民和难民留下来,他们要以何为生?没有土地耕种维持生计,他们一样也会饿死或者聚众闹事!”

    玄宗皱了皱眉,问道:“如果把流民和难民向西川迁移是否可行?”

    朝臣们心里却是给予了否定,如果可以给流民和难民们分田地,难民们自然是愿意去的,可如今这天下哪还有无主之地?各地官府也只怕都没有官田可以分给百姓耕种。

    韦见素这时站出来对皇帝行礼道:“陛下,赵大帅的北庭大都护府不是地广人稀吗?这些年赵大帅也一直在致力于把各地的流民迁移到北庭去,既然如此,索性一事不烦二主,这批流民和难民还是迁往北庭为好,反正北庭地多人少,我汉民在北庭人数增加也有利于统治!老臣已经算过了,赵大帅拨出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这三百万难民和流民平均每人都可以分到八十斤,省着点吃可以吃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足够难民和流民们走到北庭地界,如今是八月,如果此时处置得快,难民和流民们可以在入冬之前抵达北庭,北庭那边如果事先做好接洽准备,应该不会让难民和流民们冻着饿着!”(。)

第689章 激烈交锋() 
♂,

    朝臣们听了韦见素这个建议,心里都开始嘀咕赵子良刚才摆了韦谔一道,现在韦谔的父亲韦见素就开始在赵子良背后捅刀子了,三百万人啊,这可不是三万!三百万人几乎是同时涌入北庭,这会给北庭方面带来多大的压力?社会治安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土地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稍微处置不当就会闹出大事来!

    玄宗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看着赵子良问道:“赵卿,你的看法呢?”

    赵子良扭头看了韦见素一眼,回头对玄宗抱拳苦笑道:“陛下,前些年微臣从中原各地迁移流民前往北庭都是分批进行的,每次最多不过两三万人,即便如此,每次我们北庭各地官府都忙得不可开交,几次因为处理不当而差点酿成大祸,可如今要一下子迁移三百万人过去,只怕会把北庭压垮,却不说安置他们的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土地,就说他们迁移过去之后吃饭问题就不是北庭现在能够负担得起的,至少到明年夏收之前,这三百万人都需要靠北庭官府养活,粮食的缺口实在太大!”

    玄宗问道:“难道没有办法解决粮食问题吗?”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如果朝廷能够拨付一批钱财给北庭用于向天竺、吐火罗、大食和拂菻等国购买粮食,又令安西都护府支援我们三十万石粮食,问题就不太大,否则北庭绝对无法养活这突然增加的三百万人!同时还要令陇右、河西沿途各城镇准备好迁移难民和流民的临时居住场地!”

    玄宗看向户部左侍郎杨炎,问道:“杨卿,如今户部能拿出多少钱来?”

    杨炎如今才三十不到就已经位列户部左侍郎,此人在财政方面还是颇为能力,但如今赋税还没有收上来,他就算是浑身本事也变不出钱来。

    杨炎见皇帝问起,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行礼道:“陛下,如果秋税还未收上来了,国库内都饿死了老鼠,实在一文钱都拿不出来啊,朝廷各衙门的官吏的薪俸都没有发下,已经有许多官吏怨声载道了!”

    玄宗听了这是不由一阵头疼,只好给赵子良赊账:“赵卿,这样吧,朝廷先帮着把这批难民和流民迁到北庭,你也给北庭的留守官吏们行文下令,让他们做好安置的事务,等秋税收上来之后,朕下旨第一时间拨付两百万贯给北庭大都护府,让他们用于向大食、拂菻、吐火罗和天竺购买粮食,你看如何?”

    赵子良抱拳道:“陛下金口玉言,微臣自然是不担心陛下会食言的,微臣就担心下面的人故意拖着不给,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啊’,还有什么‘县官不如现管’等等,微臣脾气不大好,到时候某些人给微臣下眼药,微臣忍不住动手打了人就不好了!”

    众大臣听了赵子良这话不由感觉一阵恶寒,不少老臣都想起当年赵子良在朝堂上当众殴打李林甫的事情,当时可打得李林甫半个月不能下地,这武夫打起人来下手没个轻重,万一被他打了,岂不是冤得很?

    杨炎只感觉赵子良说的这某人就是指他,他听得脸一黑,对赵子良拱手道:“赵元帅这么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