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囟ɑ嵊腥嗽谂丫倮词本椭鞫督担∷远源庋吮匦胙铣停硗獬ぐ渤悄诨褂胁簧俟倮艉脱笤谂丫嚼词蓖督盗耍颐且惨撬闼憔烧耍荒苋谜庑┣酵凡蒎幸7ㄍ猓赜谡饧虑椋剐枰ご笕四忝蔷┱赘信浜希馐导噬弦彩敲馊チ四忝蔷┱赘奈眩虑橛晌揖嚼窗煲虻サ枚啵忝蔷┱赘暇骨3豆啵炊缓冒欤惺焙蜃苁悄ú豢饲椋遣皇牵俊

    韦谔不由一阵苦笑,他原本是来打算说服赵子良,没想到如今却反而被赵子良给说服了。

    “呃,好吧!此事交給大帅来办确实是最好不过的,京兆府方面也愿意全力配合!只不过,您看在执行过程总免不了要抄家,对于那些抄来的金银细软等财务能不能分一半给我们京兆府?您也知道府库都被叛军给劫掠得能饿死老鼠了,这官府衙门的上下官吏、衙门捕快、衙役等都需要开锅下米,实在是没办法啊!”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给你两成如何?剩下的本帅要留作军费!”

    韦谔开始讨价还价:“四成,下官绝不多要一个子儿!”

    赵子良摇头道:“那不行,本帅这北庭军就有四万人马,等过一段时间河西军、陇右军和剑南军都到了,怕不下十万人马,日后为了对付叛军主力还得征兆兵士,军费开支会越来越大,本帅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上阵大帐吧?这样吧,我最多给你三成,你如果不同意,那本帅就没办法了!”

    三成?太少了,就算把抄来的财物全部收归京兆府库都嫌少,要知道皇帝是肯定要回长安的,到时候不得用钱,宫中之物总不能置办得太过寒酸吧?但此时韦谔也知道只怕再也无法从赵子良手里抠出更多的份额了,当前第一要务是进行平叛,在平叛大业面前,一切事情都得让路,韦谔只能咬牙答应:“好,三成就三成,不过大帅可得告诉部下,抄出来的财物可不能虚报数额,不然下官是不依的!”

    赵子良笑道:“那是自然,我们这些粗人可没你们这些文人的鬼心思多!”

    韦谔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如同正在便秘一般难看,讪笑几声起身告辞离去。

    ······

    洛阳,皇宫。

    大燕皇帝安禄山躺在龙椅上听着孙孝哲地报告,安禄山实在太胖了,他坐着都气喘吁吁的,只能躺着,而其他文武大臣则站在两侧一同听取孙孝哲的报告。

    待孙孝哲说完之后,安禄山不由撑着扶手起身失声叫道:“什么?北庭军?你确定是北庭军?”

    孙孝哲道:“是的,陛下,那一招杀死张通儒的唐军大将自称是北庭军楚歌,末将绝对不会听错!”

    安禄山看着大殿上文武众臣问道:“这楚歌是何人?高尚,你以前在赵子良手下干过,,你知道此人吗?”

    宰相高尚摇头道:“陛下,当时赵子良在河东,手下并无叫楚歌的人!”

    被新任命的宰相****烈知道自己在安禄山面前表现的机会到了,于是站出来行礼道:“陛下,老臣对赵子良的手下比较了解,几年前赵子良上书朝廷成立泰西都护府、又恢复了濛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昆陵都护府都护就是楚歌,这楚歌原本就是赵子良当年在安西的扈从官,可谓是亲信部将!”

    “原来如此!”安禄山点了点头,“既然北庭军已经到了,那赵子良必定也到了!陈相,你可知道这赵子良带来了多少人马?”

    ****烈道:“启禀圣上,老臣在长安布置了一些眼线,今日眼线来报,赵子良确实已经领着北庭军主力抵达了长安,并在长安东城门外扎营驻防,兵力大约应该有四万人左右!”

    安禄山虽然靠逢迎拍马上位,但他却是知兵之人,知道这四万北庭军必然是精锐,不好对付,但又不能对这四万北庭军和赵子良不闻不问,与其等唐军的河西、陇右、剑南等各地的兵马赶到长安一起来攻,还不如称北庭军刚到,兵力尚少,先主动兴兵攻打,只要击溃这四万北庭军精锐,再次攻占长安,就可以对陆续赶来的陇右、河西和剑南军各个击破。

    于是安禄山说道:“孙孝哲,你也太大意了,北庭军先锋只有五千人马,而长安城内有我军一万精锐,你这个领兵大将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这样都能让北庭军把长安夺了回去?朕还要你这个废物有何用?来人,拖出去斩了!”

    “领旨!”殿外几个铁甲勇士大步走了进来。

    孙孝哲大骇,慌忙叩首连连求饶:“陛下饶命啊,饶命啊······”

    这时高尚站出来对安禄山行礼道:“陛下,微臣认为大敌当前,我方不宜斩杀大将,唐军是靠偷袭才夺回了长安,并非是孙将军正面交战败给了楚歌,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是人呢?孙将军武艺高强、又战功赫赫,一向深得陛下的信任,不如让孙将军戴罪立功,命他统兵攻打北庭军!”

    安禄山想了想,觉得不能在唐军面前失了锐气,这一战必须要讨回来,他刚才也只是吓唬吓唬孙孝哲,让他知道厉害,现在有高尚出来求情,他于是顺水推舟道问道:“孙孝哲,你可愿意戴罪立功?”

    孙孝哲急忙道;“臣愿意,请陛下下旨,微臣就算上刀山下火海也绝不皱眉头!”

    “朕不要你上刀山下火海,朕给你十万人马,你给朕去击败赵子良的北庭军,否则提头来见!”

    “遵旨!”(。)

第666章 东征正式开始() 
♂,

    安禄山安排孙孝哲率兵十万西进攻击长安之后问群臣:“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宰相严庄站出来拱手禀报:“陛下,史思明派人来禀报,以他目前手下的兵力想要击败李光弼部有些困难,因此他请求朝廷派出一支兵马北上与他一起夹击李光弼,打通我朝南北交通!”

    退路被断也让安禄山十分的焦虑,以前是因为潼关被唐军控制在手,在战略上对洛阳等周边之地形成威胁,如今潼关被控制在自己手里,尽管还有来自西面北庭军的威胁,但这个威胁已经不大,只要守好潼关和河东(永济)一带,控制黄河水道,唐军想要对洛阳造成威胁也不太容易,况且如今已经派出十万兵马西进,暂且不需要担心来自西面的威胁,而南面的唐廷控制的南阳和东面的雍丘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想要对自己的大燕王朝造成威胁不太可能。

    安禄山思索片刻就对群臣道:“派出一支兵马与史思明从南北两面夹击李光弼,打通我朝南北交通线已经势在必行,不知哪位将军愿意统兵北上?”

    崔乾佑和田承嗣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一起站出来抱拳道:“陛下,我等愿意领兵北上与史思明夹击李光弼!”

    “你们······”安禄山疑惑地看着自己麾下这两个最能打的将军,不明白他们两个为什么都站出来。

    严庄见状阴笑道:“二位将军,莫不是你们俩看见赵子良统兵前来,念及当年师生情谊不想与他对阵吧?”

    被严庄这么一提醒,安禄山和群臣这才想起来当年崔乾佑和田承嗣在武举会试时是赵子良的主考,按照这个时代的想法,这两人就是赵子良的学生,也难怪这两人要求统兵北上,避开与赵子良的交锋。

    其实崔乾佑和田承嗣之所以主动站出来不仅仅是因为难以抹开师生情谊,另外一方面他们根本没有信心对赵子良对阵,赵子良是成名多年的大将,当他已经是沙场经验极其丰富、战功累累的大将时,田承嗣、崔乾佑等人还只无名小卒。这么多年,赵子良从无败绩,所向披靡,面对这样一个人,他们实在是提不起勇气去面对。

    崔乾佑和田承嗣当然不会说自己俩人根本就没有勇气与赵子良对阵,这对武人而言是一种耻辱,两人只是说道:“陛下明鉴,我等实在抹不开情面,如若我们与恩师对阵,将如何面对天下悠悠之口?”

    安禄山没有说话,严庄立马呵斥道:“二位将军,君臣、父子和师生这三种关系当中,明显是君臣关系排在最前面,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难道二位将军就忘了这么多年来陛下对二位将军的看重和提携?你们与赵子良的关系只是小义,在大义面前,小义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话让崔乾佑和田承嗣两人无言以对。

    安禄山适时笑着安抚两人道:“二位将军是朕的左膀右臂,朕离不开你们啊!赵子良此人确实很厉害,这不是朕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是事实,赵子良多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绩不是吹出来的,朕不能不承认这一点,而二位将军是他的学生,应该对他有所了解,因此朕这里更需要二位将军辅佐,二位将军就安心留在朕的身边!”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崔乾佑和田承嗣只得答应下来:“遵旨!”

    安禄山看了看其他将领,对蔡希德道:“蔡将军,朕命你统兵两万北上与史思明夹击李光弼,不日即刻启程!”

    大胡子蔡希德站出来抱拳道:“微臣遵旨!”

    ······

    长安东十五里,灞桥,北庭军大营。

    帅帐之内,全身披挂的赵子良站在地图前拿着直尺丈量着地图上的距离,王灿走进来抱拳禀报道:“大帅,我们在中原地区的情报系统已经全面激活,刚刚得到从洛阳内线传来的两个消息:第一,昨日安禄山在洛阳的朝堂上已经下令让孙孝哲领兵十万西进,目标就是我军!击溃我军,就可以再夺长安!第二,史思明派人到洛阳奏请安禄山派出一支兵马北上与他一起夹击李光弼部,崔乾佑和田承嗣两人都想领兵北上,但被宰相严庄阻扰,还点出了他们与大帅的师生关系,最后安禄山派了大将蔡希德统兵两万北上!”

    赵子良闻言转过身来,问正在旁边处理公文的岑参:“岑先生,你有什么看法?”

    岑参道:“下官在想,这崔乾佑和田承嗣是否可以争取一下?只要能策反崔乾佑和田承嗣,安禄山在洛阳就站不住脚了!”

    赵子良想了想摇头道:“虽然我不想承认,但这几乎不太可能,我和崔乾佑、田承嗣等人是有那么一层关系,但这关系还没有到能让他们背叛安禄山的地步!不过······这层关系在关键时刻倒是可以被我们利用一下!”

    岑参是何等聪明之人,哪里还不明白赵子良的意思,他眼睛一亮:“将军的意思是······”。

    赵子良点点头,叹道:“没错!兵者,诡道也!为了取胜,就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也在所不惜,他们虽然是我的学生,但为了天下苍生,到时候也不能不牺牲他们!岑先生,这件事情你做一个备忘录,如果有一天他们二人真的与我正面对敌,那时就用此计!”

    岑参拱手答应:“下官明白!”

    赵子良用手中直尺丈量了地图上从洛阳到常山之间的距离,转身说道:“蔡希德的两万大军准备粮草至少也需要五六天,咱们把消息通知李光弼应该是来得及的,让他早些得到消息,也早做打算!王灿,火速联络太原那边的情报站,把这个消息通报给李光弼!岑先生,请你以平叛大军元帅行辕的名义起草一份军令给李光弼,让他见机行事,我们这边暂时没有兵力北上支援他,如果实在抵挡不住,就保存有生力量退守井陉关!”

    岑参和王灿抱拳道:“诺!”

    两人各自去行事,赵子良拿着直尺喃喃自语:“将士们已经休整了十来天,是应该动一动了!”

    “来人,传令诸将来中军行辕议事!”

    接到命令的各部将校纷纷赶来中军行辕大帐,赵子良见其他人都到了,却没有看见楚歌,于是问道:“楚歌怎么还没到?”

    旁边一个扈从提醒道:“大帅不是让他负责清理长安城内的前些日子投降叛军的那些大臣、官吏和勋贵了吗?这两天都他在城内,没有回过军营”。

    赵子良这才想起来,点头道:“行,我知道了!现在我们开始议事,刚刚得到消息,安禄山派了孙孝哲统兵十万来攻打我们,这是安禄山昨日下达的圣旨,要动员十万大军行军作战,最少也要十来天的准备时间,所以我们还要时间,如今将士们已经休整好些天了,是应该活动一下筋骨了,我原本打算就在等待安禄山大军前来,可没想到他们磨磨蹭蹭,到现在做出反应,从这一点来说,安禄山自从攻下洛阳,只怕进去之心也没那么强烈了,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好事!不过现在我们可不能一直在这等他们,将士们士气已经全面恢复,如果再等下去,士气又会下降,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主动出击!”

    说到这里,赵子良走到旁边地图一侧,用直尺点在地图上说道:“我意在安禄山的十万大军到来之前派出一支先锋一路向东依次攻占渭南、华阴和冯翎,攻占冯翎之后,立即分兵夺取永丰仓和黄河渡口,如果有条件,可以收拢船只,趁机渡河攻占蒲津关!如此一来,叛军的十万大军就应该会有些畏手畏脚了,此时我们再与他们的十万大军在潼关城下决战!诸将以为如何?”

    众将听了赵子良的作战方略,都互相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不时地点头。

    这时李晟站出来抱拳道:“大帅,末将愿做先锋领兵攻打渭南、华阴、冯翎和蒲津关,为大军主力开路!”

    赵子良在李晟脸上和其他将校脸上一连看了几个来回,最后还是落在李晟脸上,问道:“你需要多少人马?”

    李晟道:“末将只需三千轻骑足以!只是,还请大帅把麾下虎牙兵借给末将一用!”

    虎牙兵一共有五百人,这是赵子良亲自训练出来用来夺取关隘、刺探情报、埋伏、刺杀敌军大将的一支特殊兵种,这些人一个个飞檐走壁、翻山越岭、渡河涉水如履平地,这样一支精悍军队在后世有一个所有人都熟悉的称谓——“特种部队”。

    赵子良笑道:“你倒是不客气,惦记上了本帅的虎牙兵!这样吧,虎牙兵只有五百人,本帅给你两百!另外本帅给你增加到五千轻骑,不过你要在十天之内完成上述任务!”

    李晟答应:“末将遵命!”

    旁边郑三好奇道:“李将军,渭南、华阴和冯翎的城墙虽比不上长安城,但也不是泥巴墙,你只带轻骑,如何进行攻城?”

    李晟哈哈一笑:“本将自有妙计夺城!就不劳郑大人费心了!”(。)

第667章 连下三城(1)() 
♂,

    七月初二,入夜,李晟率五千精骑悄悄向渭南进。8┡ 1中文网初三黎明时分,大军抵达渭南城下并围住渭南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

    此时渭南城的叛军只有三千人,而且大部分还是投降叛军的原唐军,士气低落,只有少部分是安禄山派来监视这里官员和降兵的叛军本部人马。

    早上在城墙上值守的降兵们刚刚醒来就现城外旌旗招展、战马嘶鸣,许多人走到墙垛边一看,我滴个乖乖,城外怎么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这么兵马?降兵们纷纷惊叫起来,这时一支利箭从城下射过来钉在了城楼门柱上。

    兵士们惊叫着躲到了一边,扭头一看,现箭头上盯着一封书信,降军校尉杨平走过去把箭矢拔下来取下书信,信封上写着城门守将亲启,杨平就是西城门守将,他派人把一个识字的老秀才找来读书信。

    老秀才看了一遍书信后对杨平道:“校尉大人,书信上说他们是北庭军,领兵大将是兵马副元帅赵子良的麾下大将李晟,李将军说他知道我们是迫不得已才投降叛军的,如果校尉大人能痛改前非,打开城门纳降,他会禀明元帅,不但不追究校尉大人率军投降叛军之罪,还会向元帅给校尉大人请功!”

    杨平听了这话一愣,旁边的许多兵士看向他的目光都露出了殷切之情,其中一个军头壮着胆子对杨平道:“校尉大人,这降军的骂名咱早就受够了,如今朝廷大军到来,这正是校尉大人带着我们反正的时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校尉大人,干吧!反正刚刚天亮,叛军派来的官儿估计还在搂着美人睡大觉呢,咱们现在把城门打开,可引着朝廷大军直接杀到府衙把叛军官儿给活捉了,校尉大人不但有主动打开城门纳降之功劳,还有活捉叛军官儿的功劳,到时候朝廷论功行赏,校尉大人就达了,咱们兄弟也能跟着大人吃香的喝辣的呀!”

    这么军头这么一说,旁边其他军头也都意动,顿时一个个都纷纷附和:“是啊,校尉大人,刘头儿说得在理啊,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大唐子民不是?难道真一辈子跟着叛军混,遭后世子孙唾骂?”

    杨平也心动了,他看了看众军头,问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是啊,校尉大人,干吧!咱早就受够了安禄山派来的那鸟官和兵将们,他们从来没有把咱们当人看!幸亏朝廷大军反攻了,只要咱们打开这扇城门放朝廷大军进城,就再也不用害怕叛军了!”

    杨平握着剑柄来在原地走了几个来回,突然停下厉声道:“好,老子就堵一把,咱们打开城门放朝廷大军进城!老子也不指望朝廷封赏,只要朝廷不追究我等之前的过错就行了!众兄弟随我下去打开城门迎接朝廷大军!”

    “遵大人号令!”

    众军头和众多兵士在杨平的带领下走到城门洞门口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并召集所有兵士在瓮城之内列阵迎接李晟大军。

    李晟看见城门大开,他也没想到这一招竟然这么有效,他还想如果劝降不成就等到夜间派虎牙军偷袭城门,现在劝降成功,他顿时心下大喜,举着马槊大喝:“来人,派一百骑进去看看情况!”

    马晟可不是鲁莽之辈,跟着赵子良这么多年征战,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就算城门大开也难保里面没有什么陷阱,再说他与杨平并不相识,不可能还没有见面就完全相信对方会无条件投降,先派一人进去探探虚实,如果里面没有埋伏,他再率大军进城。

    一个旅帅带着一百骑兵快进入城内,冲到瓮城内,见瓮城内两侧站满降兵,兵器全部放在地上,四周城墙上空无一人。

    这旅帅当即指挥五十人控制城门,然后又派人上城墙查看瓮城城墙上是否埋伏有弓箭手,然后策马走到杨平面前问道:“你就是西城门守将吗?姓甚名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