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灿摇头道:“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说完,王灿走到旁边挂着地图的墙壁边指着咸海西边一大片空白位置(大约位于里海东北岸和北部的伏尔加河口以及乌拉尔河一带)说道:“将军请看这里,这片地区没有标示,但是这里却生活着一支突厥人的部族,叫可萨部,据卑职得到的消息,可萨部去年立国了,称为可萨汗国!这可汗汗国与拂菻(拜占庭帝国)的关系良好,拂菻皇帝还取了可萨汗国的公主为妻!可萨汗国人口虽然不多,但是超过十二岁以上的男女都是战士,可以说全民皆兵,十分悍勇,打起仗来不要命,拂菻国就是依靠可萨汗国从东北方向牵制大食国,又赢可萨汗国所处的位置气候较冷,大食国人不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因此也不想自己找麻烦去惹可萨人!咸海周围和咸海以东地区的西突厥部族接到我北庭都护府的统治和我们派去官员督促之后,他们开水警惕大食人,这一代大部分都是荒漠,产出甚少,大食人估计是看不上这一地区,又或者觉得树敌太多不好,因此暂时没有向咸海周边扩展势力的迹象!”

    赵子良走到墙下看着地图,点点头道:“这一块地区确实很贫瘠,也只有西突厥少数部落能够赖得住那里的严寒,大食人对那一带不感兴趣,但是这一带确实极好的草场!大食人认为昭武诸国所在的粟特地区富庶又繁华,处于丝路之上,不但盛产粮食,而且还是养马的好地方,因此首先看中了粟特人的领地!这也是他们为何先向东扩张的原因吧!”(。)

第596章 战争的号角吹响() 
♂,

    赵子良和王灿正说着话,刘眺走了进来拱手禀报道:“将军,安西方面派了人过来宣读皇帝的旨意,现在人在节度使府”。

    “哦?”赵子良有些疑惑,问道:“安西方面派人来传旨?既然是圣旨,宣旨的人应该来自长安吧?这跟安西方面有何关系?”

    刘眺解释道:“圣旨是给高仙芝的,朝廷方面已经得到大食国向东扩张势力的消息,因此皇帝下旨让高仙芝全权负责对抗大食人对西域的入侵,高仙芝前段时间上书请求朝廷下旨让北庭方面的军队归于安西节制,皇帝在圣旨中拒绝了,但圣旨中提到要让我们北庭方面从辖区各蛮族部落中抽调一支军队归高仙芝节制!”

    “原来是这样!”赵子良点了点头,“安西方面派来的是谁?”

    刘眺笑道:“是将军的熟人,叫封常清”。

    “哦?是他呀!”赵子良说着笑了起来,对刘眺道:“这样吧,你去请他来兵马使府!”

    “下官这就去!”刘眺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安西方面,如果不算边令诚这个监军,封常清其实是二号人物,他现在虽然不管军事,但是在政事和军队后勤方面拥有很大的话语权,高仙芝出征期间几乎把所有军政事务都交给他来打理,高仙芝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之后向朝廷保举他为御史中丞、庆王府录事参军,这个品级可比赵子良还要高。

    赵子良在兵马使府见到了封常清,封常清这些年得益于高仙芝的提拔,混得风生水起,久在高位,人也比从前有信心,气质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

    “见过赵将军!”封常清见到赵子良还是和以前一样恭敬,因为他知道赵子良不是一般的武将,他能有今天与赵子良当年的推荐无不关系,而且赵子良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其战功赫赫只怕连王忠嗣都比不上。

    赵子良笑着抬起他的手说道:“常清来庭州怎么事先也不派人打个招呼?我好让准备酒宴为你接风洗尘”。

    封常清连忙道:“将军太客气了,常清此来是为公事,而非私事!办差第一,吃饭第二”。

    赵子良大笑:“好好,常清果然非常人!咱们里面说话,请”。

    “将军先请!”

    两人来到大堂之上,封常清不等赵子良奉茶,就从包袱中拿出圣旨双手上去递给赵子良道:“将军,因为圣旨是给高将军的,只是其中提到要让北庭方面配合,因此将军必须接旨,只要验证圣旨的真伪,再按照圣旨上的要求配合就行了”。

    赵子良结果圣旨打开看了看,圣旨是真的,上面的内容确实如同刘眺所说的一样,看完后还给封常清,问道:“好,既然是朝廷的旨意,我和王大帅一定会好好配合!对了,你刚才在节度使府见到王大帅了?”

    封常清摇头道:“没有,节度使府的官吏们说王大帅身体不太舒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能见客!现在北庭的军政事务暂时由将军代为打理,常清正要来兵马使府,没想到将军就派刘大人过来相请了”。

    赵子良沉吟片刻对封常清问道:“圣旨上说让我们北庭方面酌情从辖下的蛮族之中抽调一支兵马派到安西归高将军节制,不知安西方面需要多少兵马?”

    封常清说道:“以大食人在呼罗珊省的兵力,再加上他们可能已经拉拢一些粟特人和吐火罗人,总兵力只怕有六七万!我们安西有战兵两万四千人,不可能全部拉出去与大食人打仗,至少要留四千看家,也就是可以出兵两万,再加上从属地的蛮族部落中抽调两万人马应该没问题,北庭方面辖下的主要是西突厥故地的部族,还有葛逻禄人、处月部和处密部,抽调三万人应该没问题吧?”

    “三万人?”赵子良一呆,随即摇头苦笑道:“如果要从北庭辖下的各部落中抽调三万人,这个数量只怕已经是这些部落的所有成年男子全部了,常清以为那些部族会情愿?再说,前两天打大食人的那一场仗,各部损失不小,这可不是短短几年就可以补充的”。

    封常清迟疑了一下,问道:“那将军能够抽到多少兵马?”

    赵子良心里算了算,说道:“最多两万人!”

    封常清一想,能有两万人也不错了,也不枉跑一趟庭州,他当即道:“那也行,如此就麻烦将军了,此次常清来只是先与将军通个气,具体何事需要这两万,暂时还不清楚,不过常清一定会提前两个月知会将军,给将军留下两个月的时间!”

    赵子良点头道:“这样好!”

    封常清犹豫了一下,颇有些尴尬和不好意思地说:“常清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安西方面的粮草不是太充足,因此能不能请将军解决这两万人的粮草问题?”

    赵子良瞪大眼睛,“不会吧,常清啊,你既想要我们北庭出兵,又想让我们自己供应这两万人的粮草?你这算盘打得够精的啊!”

    封常清的年纪比赵子良大得多,如今已经有四十多岁了,但被赵子良这么一说,顿时一张老脸挂不住,唰的一下变得红通通的,他连忙拱手作揖道:“安西方面的粮草是在太拮据了,请将军无论如何帮帮忙、帮帮忙!”

    赵子良看着封常清这样子,想要狠心拒绝却又不忍,于是问道:“常清,这次来北庭是你自己要来的,还是高仙芝让你来的?”

    封常清疑惑道:“将军,这有区别吗?”

    赵子良摇了摇头:“当然有区别!我看你这样子,就知道是高仙芝派你来的,你是一个老实人,一句谎话也不会说的,高仙芝自己拉不下这个脸面来求我,只好派你这个老实人过来,他知道我不忍心拒绝你这个老实人,高仙芝是块做生意的料啊,什么时候都想占别人的便宜!”

    封常清闻言不由极为尴尬,连忙抱拳道:“将军明察秋毫、慧眼如炬!确实如将军所言!此事还请将军帮忙,常清一定记得将军这个人情!”

    赵子良摸着下巴看着封常清,良久才说道:“让北庭方面出这两万人的粮草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我想要说一下战利品分配问题,如果战败了自不必说,如果打了胜仗,北庭要四成战利品!”

    封常清愣住了,反应过来后就苦着一张老脸,对赵子良抱拳苦笑道:“看来将军也不是吃亏的人!常清不擅长与人讨价还价,以常清的权限,最多只能给将军三成!”

    赵子良说道:“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候我可要派人去贵军之中盯着,免得你们需要战利品数量,哈哈哈??????”。

    此次见面,两人相谈还算很愉快,赵子良也没有刻意为难他,他想要留封常清在这里住几天,但封常清哪里肯?只在驿馆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早就启程返回安西去了。

    天宝九年年底很快过去了,翻过年来就是天宝十年了,过了两个月,从长安传来消息,李林甫这老鬼竟然又兼领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单于副都护,尽管只是遥领,但他却可以名正言顺地向这几处边军之中安插自己的人手,赵子良对其恨之入骨,却也拿他没办法。

    到了天宝十年四月,大食国向东扩张的步伐越发明显,细作来报,大食呼罗珊总督并波悉林率大军五万向昭武诸国进攻,火寻国和安国先就投靠了大食,因此大食人的大军几乎是兵不刃血地穿过了火寻国和安国的领地推进到粟特中部,直逼康国。

    安西都护府派驻在康国的驻军三千人领兵大将是荔非元礼,此人本是贪婪成性之人,又性格暴烈,驻扎在康国期间弄得天怒人怨,康国人都不喜欢他和他麾下的唐军,不过当他得知大食郡五万人竟然东进逼近康国时,立即率部向大食军靠拢,并率先向大食军发起进攻。

    大食军乃久战精锐,虽然远道而来,但在途中也多有休整,战力减弱不大,荔非元礼麾下的唐军也是精锐,久战之兵,其中一部分还是当年赵子良带出来的兵,战斗力不俗。

    双方在那密水河畔的何国境内遭遇,当即一场大战,刚开始大食军没有站稳阵脚,吃了大亏,损失了三千多人,荔非元礼尝到了甜头,休息两日再次领兵与大食军交战,大食军尽管损失不小,但人马众多,其中超过七成是骑兵,只有少数是步兵,战争潜力和能量要比荔非元礼手下是三千人马强得多,经过两日休整,并且站稳脚跟的大食军这次发挥了强大的战力,双方在那密水河畔交战一天,从早上杀到黄昏,唐军终归是寡不敌众,荔非元礼不得不率残部向东逃窜,三千人马出击,只有八百人返回,余者皆尽战死。

    荔非元礼带着八百残兵逃回康国后不敢逗留,立即率兵北归,经安西军占据的石国返回安西。

    安西方面得到消息后,立即开始准备战争动员,封常清也派人来到北庭,请赵子良立即抽调两万番兵调往拔汗那国集结。(。)

第597章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赵子良接到封常清的请求后,立即派人传令给北庭都护府辖下的所有蛮族部落,让其首领们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北庭议事,商议出兵事宜。

    赵子良原本早就想要聚集这些蛮族部落的首领们,让他们赶来北庭商议,但考虑到过早的把这些蛮族首领召集过来可能会走漏消息,而且当时大食人也还没有大规模采取行动,准备过早,万一大食人不来了,蛮族首领们都准备了兵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到时候那些蛮族首领南面会有怨言。

    四月二十一,距离召集蛮族首领们议事只有一天的时间,这些蛮族首领们其实都已经陆续赶来,赵子良派人安排他们住在庭州的驿馆,只等让他们休息一晚,明日便召开出兵动员会议。

    这天夜里,赵子良吃过晚饭后检查了一遍几个儿女的功课后才来到书房看书。没过多久,管家王儒来报说王灿有要事求见,赵子良于是让管家把王灿带到书房来。

    王灿很快随王儒来到书房拜见赵子良,“见过将军!”

    赵子良指着对面的椅子:“坐吧,有何事禀报?”

    王灿坐下后抱拳道:“将军,粟特那边有消息传来了,自从这个月月初驻扎在康国的荔非元礼与大食军大战一场撤到石国之后,大食军很快就灭了何国,只休整了十来天就继续东进,现在康国山上下人心惶惶,康国只怕撑不了多久就会投降大食人”。

    赵子良叹道:“看来大战不远了!”

    次日,各部族首领陆续来到兵马使府的大堂上,有专人接待安置奉茶就座。

    赵子良来的恰是时候,所有人都到齐之后他也到了,众首领对他都敬畏有加,人人都站起来以自己的礼节向他行礼问好,就算再蛮横之人在他面前也不敢太放肆,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说话也不敢大声。

    赵子良今天故意板着个脸,这让所有的首领们都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待会赵子良要跟他们说什么。

    “诸位都坐吧!”赵子良说往自己先坐在了主位上。

    “多谢将军!”首领们道了一声谢就各自在两侧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赵子良也不客气,直接说道:“这么大老远把诸位首领从自己的领地内请到这里来实在是情非得已,也许诸位还不知道,或许有的首领可能已经得知了一点消息,去年大食国倭马亚王朝被叛军灭国,这次叛军俗称黑衣大食,他们在大食国原有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叫阿拔斯王朝,如今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皇帝,他叫阿布?阿拔斯,这个黑衣大食侵略成性,比以往的大食更加具有侵略性,他们以杀人为乐,兵士都一个个悍不畏死,其军队战斗力不可小觑!现在黑衣大食国的势力开始向东扩张了,粟特之地的火寻国、安国和何国不是投降就是被灭国,黑衣大食国的军队已经抵达了康国边境,以康国现在的兵力根本不是黑衣大食的对手,覆灭只在弹指之间。以黑衣大食军的现在攻击势头来看,他们迟早要占领粟特全境,如果他们受到的抵抗不大,极有可能向北方进攻,也就是五弩失毕部的领地,正所谓唇亡齿寒,五弩失毕部如果被灭了,那么五础陆部、葛逻禄、处月部和处密部只怕也不保吧?”

    阿悉结阙部的阿悉结?千泉起身抚胸道:“那将军的意思是又要与大食人开战了?将军这次招我等前来就是商议与大食人开战事宜?”

    赵子良道:“与大食人南面一战,大食人的凶残不用我说,想必诸位都知道的,如果等到他们杀过来,我们再来调集兵马与他们对抗就太晚了,而且他们如果拿下粟特之地,再要攻打的当然不是我大唐的领地,肯定是诸位的领地,我大唐有责任与诸位一道共同对抗大食人,当然诸位如果认为自己有能力打跑大食人,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诸位现在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如何?”

    刚才是赵子良说要一起对付大食人的时候,很有一些蛮族首领都不怎么愿意出兵,可现在被赵子良这么一说,他们当然不想独自对抗大食人,也没有这个能力,只能依靠大唐,众首领互相看了看,就是没有一个人离去。

    哥舒?阙部的首领现在是赵虎,他是哥舒落雁的丈夫,因此他继承了哥舒落雁的部落首领之位,他站起来对其他首领抱拳道:“诸位首领,我是我二叔的侄儿,不是我帮着我二叔说话,事实就是如此,大食人来势汹汹,如果我们不抱成一团,不在大唐的统治指挥之下,只会被大食人各个击破??????”。

    鼠尼施部首领站起来抚胸道:“将军,我部同意出兵!”

    其他人也纷纷站起来表示同意,但有还是不愿太远,葛逻禄三个部族的首领都没有表态,毕竟他们距离大食人太远,大食人要打过来,也打不到金山脚下。

    贺逻施部因人口不多,兵力也不多,也不想出兵。

    处月部首领站起来说道:“将军,如果是秋季出兵,我部肯定没话说,秋高气爽,马匹膘肥体壮,儿郎们一个个精力旺盛,正是打仗的好时节,但是现在出兵是不是太早了一点,而且我们草原部落也从来没有在春季打过仗啊!”

    不愿意出兵的首领们也纷纷说现在不是出兵打仗的好时候,等炎热的夏天过去,秋天到来之时,就可以打仗了。

    赵子良听了这些人说的这些理由后一脸的黑线,他敲了敲桌子冷冷道:“这一次只怕由不得诸位了,不想出兵也要出兵!皇帝已经下了圣旨,北庭都护府辖下的各部共同出兵两万,由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府、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将军节制,两个月之内赶到拔汗那国境内集结!本将军找诸位过来不是跟你们商量的,而是跟你们通报一声,至于各位的部落各步兵多少,我们兵马使府会根据各部的人口和所拥有的控弦之士的数量进行摊派。来人,给诸位首领们念一念,看看他们各自要出兵多少!”

    独孤峻从旁边站起来拿着一本小册子,打开念了起来:“阿悉结?阙部出兵三千!哥舒?阙部出兵两千;鼠尼施部出兵两千??????”

    独孤峻一念完,有几个首领就开始不满了,叫嚷道:“什么?让我出兵三千?我整个部族的可战之兵都没有三千!”

    不愿意出这么多兵马的首领顿时开始发牢骚,赵子良板着脸看着那几人说道:“大敌当前,如果诸位还想着各自保存实力,那么诸位距离被大食人灭亡或者奴役的日子就不远了,首领们都是聪明人,关键时刻怎么犯起了糊涂呢?如果我们因为兵力不足而被大食人击败了,那么保存实力的部族难道就能够幸免吗?此事就这么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得再发牢骚,该出兵多少就出多少兵马,这个没得商量!”

    贺逻施部的移拨可汗起身抚胸对赵子良道:“将军,小汗跟随将军打仗也有几次了,每次都是大胜而归,小汗也十分愿意跟着将军打仗,打胜了还有战利品分配,分配很公平,小汗和我部儿郎们都对将军心服,只是这一次为何不是将军领兵,是那叫什么高仙芝的人,小汗没见过他,信不过他呀!”

    其他一些首领听了移拨可汗这么说,一个个都开始七嘴八舌起来,说的基本上是一个意思,这些首领都不怎么信任高仙芝,毕竟高仙芝没有带他们打过仗,跟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当然也谈不上熟悉,因此他们认为跟着高仙芝打仗心里没底,风险很大。

    赵子良抬了抬手道:“好了,本将军理解诸位的心情,不过我想说的是,高将军是一个难得的大将之才,这几年他数次领兵出征,从无一败绩,高将军是我都很佩服的人,诸位跟着他打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估计高将军与大食人的战场应该就在石国境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