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良在校场上举着石锁,一手一个,每个石锁重达三百斤,这石锁乃是他专用,堡内其他任何人都玩不转,就连霍堪、赵崇玼和贾崇瓘等人也只能举起来一次两次,再多就不行了,倒是魏猛身大力不亏,可以多举几次。

    “九百九十三,九百九十四,九百九十五,九百九十六······九百九十九,一千”赵子良浑身大汗地放下石锁,终于将举石锁的任务完成了。

    每天进行力量耐力的训练,举石锁一千次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他全身力量的提升,举的石锁也是越来越重,从最初的每个石锁五十斤,到现在每个石锁三百斤,这中间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

    现如今,赵子良的最大力量已经达到了一千斤,每只手举起三百斤的石锁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每天举一千次就是对力量耐力的训练了。

    举完石锁,赵子良休息了三分钟后开始进行深蹲负重的力量训练,在铁架上的铁杠铃两端放分别放上四百斤的铁饼,这段时间他的深蹲负重力量已经增加到八百斤,将杠铃扛在肩上,蹲下去,再站起来,一个小时内必须完成一千次,中间休息不能超过三次,每次休息不能超过三分钟,这就要求每次深蹲起立不能超过三秒。

    从前赵子良开始进行这样的训练时,但凡在校场上操练的士卒们都忍不住驻足观看,有时候甚至有许多人围观,毕竟赵子良的力量太多吓人了,没有人不佩服和羡慕的,但是时间长了,看得多了,士卒们也就没有那么奇怪和稀罕了,现在在力量训练的场地上,也只有他一个人,其他军头和士卒们不是在执勤,就是在堡外采摘野菜和收割草料,为过冬做准备。

    又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一千次的深蹲负重的训练量,他喝了一碗水,拿过毛巾擦了一把汗,接下来他要完成一个小时的负重耐力跑,中间不能停顿,负重是三百斤,他将一件特制牛皮背心穿在身上,又将手臂和腿上绑上沙袋,沙袋中装满了铁屑,牛皮背心的口袋中装着铁块,总重量达到三百斤。

    试过的人都知道,跑步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算什么,只要腿脚没毛病,多少都可以跑一段距离,但是要负重后再跑,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负重越多对身体发负荷和压力越大,想要跑起来那是难上加难。

    在训练时,专门有一个护卫为他注意时间和完成的次数,不过他在自己心里也会默默的计时和计数,这样能够让脑子不会停顿,不会训练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傻帽。

    在完成举石锁的训练之后进行深蹲训练可以让上肢休息和恢复,完成深蹲负重训练之后再进行负重耐力跑,如此可以让全身肌肉都进行拉伸和收缩,因为大力量的训练会让肌肉疲劳、受伤、血液淤积、肌肉纤维会长粗,这些会影响肌肉的拉伸程度、会影响身体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而这个时候再跑步就会减少这种影响。

    完成负重耐力跑之后,赵子良来到靶场进行弓箭的射箭练习,此时手臂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他先是徒步立定射固定靶,射箭次数是一千次,由于时间的关系,赵子良只能不停地取箭开弓放箭,没有瞄准、只有凭借感觉,左手射完五百次,再换上右手射五百次,半个小时就射完了一千次,即便是如此,他射完一千次也是再次浑身大汗。

    完成固定靶的射箭,接下来是射移动靶,有兵士不停地从篓子里拿出木块丢向空中,赵子良就在木块飞向空中又落下的这段时间射箭,有时候在木块落下时可以射出三到四箭,有的时候也只能射出一到两箭。

    士卒们进行射箭和骑射练习时,赵子良给士卒们的规定是每天必须完成一千次的射箭训练,但实际上经过安排和调整,每个士卒每天最多也只能完成两百次的射箭的练习,毕竟人数众多、场地不大、箭矢有限、负责服务的人手也有限,固定靶倒是好说,射移动靶就困难了许多。

    接下来,赵子良又花了几个小时完成骑射和骑战的训练,再将无名槊法连续不停地练了两个小时。

    到傍晚黄昏时分,赵子良终于完成自己给自己规定的一天训练量。刚刚擦了一把汗,郑三就从远处快步走来。

    “良哥,今天是各伙采摘野菜和收割草料的最后一天,到现在为止,已经结束了!”

    赵子良喘了一口粗气,问道:“哦,结果如何?”

    郑三道:“第三队第二伙采摘的野菜、收割的草料最多,其次是第一队第三伙、再次是骑兵队第一伙!数量最少的是第二队第二伙,其他七伙居中!”

    赵子良擦干汗水,穿上一件绸缎长袍和内衣,又在外面穿上一件厚实的绵羊皮,再将铠甲套在身上,郑三帮着他将铠甲两侧系好。

    拿起头盔带上,赵子良一边走出校场,一边问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郑三加快脚步跟上,说动:“有,还有三件事情,第一,孟夫人派人传话过来,说粮食已经全部运回疏勒镇找一处宅院存放起来了,她让您放心。第二件事情,就是上面拨付的军械粮饷送过来了,但是······”。

    赵子良脚下没停,扭头问道:“但是什么?”

    郑山嘴巴动了动,却没有说话。

    赵子良眉头一皱,“说!”

    “诺!”郑三答应,咬了咬牙道:“但是送来的粮饷只有五百人的,而我们现在有六百多人,也就是说还有一百多人领不到粮饷,上面还是按照从前的兵力数量拨付的,并没有按照现在的兵力数量拨付!我昨天亲自去了一趟镇守府找参军独孤大人,独孤大人却说镇守府的兵册上记载的我们托云堡的兵力数量只有五百人!因此只能按照五百人的数量拨付军械粮饷”。

    赵子良闻言大怒:“混蛋!我明明已经将六百人的名册递交上去了,为什么只拨付五百人的粮饷?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

    郑三犹豫了一下,说道:“良哥,我找人打听了一下,其他各处的情况也差不多,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士卒拿不到粮饷!”

    “那其他各城、守捉、堡、戍的将校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郑三苦笑道:“还能怎么办?每个兵士都拿不到足额粮饷,就比如我们托云堡,本来有六百多人,却只有五百人的粮饷,当官的就将五百人的粮饷平分给六百多人,这样一来,虽然每个人拿不到足额粮饷,但是却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够拿到一些,兵士们也不会太过不满!有黑心的将官再从中克扣一些,每个兵士能拿到手的粮饷就更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来这里两年多,每个月从来都没有拿到过足额粮饷,这已经成为常态,席堡主在的时候就是这样,其他各处基本上都是如此”。

    听了郑三这番话,赵子良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以前他从来就没有在意过粮饷的多少,每次发粮饷时,他也没有数过,上面发多少,他就拿多少,却没想到士卒们的粮饷从来都没有足额发放过。

    他扭头道:“我上任堡主职位以来只发了一次粮饷,这么说那一次也没有足额发放喽?”

    郑三摇头道:“没有,虽然您自己有钱,但我不能拿您的钱去补贴给兵士们吧?我觉得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在一起。就算您拿自己的钱去补贴兵士们,他们也不知道,还以为这是他们应得的!”

第70章 扈从() 
赵子良想了想,觉得郑三说得有些道理,公私不能混为一谈,拿自己的钱去补贴将士们的粮饷,如果此事被人捅到上面去,只怕就会有人说他居心不良,用自己的钱收买将士之心。

    赵子良还准备过几天再去一谈疏勒镇找夫蒙灵詧,向他报告此事,但听郑三说各地情况都是如此,那么夫蒙灵詧肯定也是知情的,也许夫蒙灵詧自己就拿了一些好处,他再去找夫蒙灵詧,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看来还得另外想办法才行啊!赵子良又道:“那还有一件事情是什么?”

    “哦,今日疏勒镇驿站派人送来一批书信,其中有一封是良哥你的,我猜肯定是家中来信,是伯父母同意了您和公主的婚事了!”郑三说着将手伸进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递给赵子良。

    赵子良接过书信拆开,展开很快看了一遍,看到最后神情一变,脚步也停了下来,跟在身边的郑三马上察觉到了,立即问道:“怎么啦,良哥?难道赵伯不同意你跟公主的婚事?”

    赵子良自穿越过来就继承了这具身体的全部记忆和感情,又经过这几个月的融合,他几乎已经完全忘记是是从后世而来,将自己真正当成这个世界的人,也把这具身体的父母亲人当做自己的父母亲人。

    赵子良眼睛里含着泪说道:“不是,信是我大哥请人代写的,他在信中说家父病逝了”。

    “啊?”这个消息也郑三极为意外,他脸色一变,急忙道:“那良哥你赶紧回去一趟”。

    赵子良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沉默良久,他道:“人已经不在了,现在回去还有意义吗?”

    也难怪,古代通讯不发达,许多人外出从军之后再也了无音讯,几年不回者,家人大多都会认为死在外面了,而外出从军者大多不识字,想要给家里写信也不会写,即便会写,由于驿站、战乱、意外等原因,信件也大多到不了收信人手中,但军官和官员就不同的,信件与公函一起送出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郑三叹息一声道:“哎,不管怎么说,还是回去一趟,看一看也好啊!”

    赵子良说道:“等平定突骑施之乱结束之后,我再想办法回去一趟吧,现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哪里脱得开身。对了,三儿,我在疏勒镇的一百亩田地整理得怎么样了”。

    “已经招募了一些人手,日前都重新开垦过了,冬小麦也种了下去!另外我还让他们在田地附近修建了一些房子,可以住人。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明日安排一下,留下两百头牛和三百只羊,这些作为托云堡的财产,剩下的牛羊马匹全部赶去疏勒镇,在田地周围修建一些马厩、牛栏和羊圈,收割的草料也运过去”。

    郑三愣了愣,急切道:“良哥,那些牛羊马匹可是全部被你买下来了,钱财都是作为奖赏和抚恤发下去了,因此那些牛羊马匹都是你的私产啊,留下这么多是不是太多了?”

    赵子良摆手道:“算了,弟兄们在这里也不容易,留下这些牛羊在这里,只要伺候得好,这些牛羊可以生出很多牛犊子和羊羔,将士们平常可以杀几只打打牙祭!我们吃肉,总得让将士们喝汤吧?此事就这么定了!另外,你叫人去通知各队正副队晚膳之后正到议事堂,我有事要说”。

    “诺!”

    吃过晚饭,赵子良等在议事堂,不久各队正副队正全部赶了过来,大家在两侧各自找位置跪坐。

    赵子良见人都到齐了,便开口道:“这次把诸位找来是有几件事情要说一下,今日收割草料和采摘野菜的行动结束了,比赛的结果也出来了,想必诸位也都知道,我在这里也就不多说,前三伙明日加餐,每人一斤肉一碗酒!垫底的第二队第二伙,明日清晨点卯时点名通报,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大比武的事情,后天开始,所以从明天开始想要参加个人比赛的就要报名。

    第三件事情,我从来不知道粮饷竟然一直没有足额发放过,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我们有六百多人,却只有五百人的粮饷,我一直认为,兵在精,而不在于多!当兵吃响,却总是领不到足额的军饷,这对于士卒们的士气是有着很大影响的,时间长了,士卒们就会怨声载道,尽管士卒们嘴里没说,但是他们心里肯定都在骂我们这些当官的,认为是我们克扣了他们的粮饷,可是实际上呢?我们一文钱也没有多拿,关于这件事情,诸位认为应该怎么办?”

    副堡主赵崇玼说道:“堡主,这种事情已经由来已久了,谁不知道粮饷没有发足过?但是想要解决,只怕没有好的办法,除非能够向上面要来足够的军饷,或者我们这些人自己拿钱出来补给将士们,但谁会愿意呢?我等军饷也不是很高,我们也还要养家糊口啊,哪里有余钱?”

    赵子良知道赵崇玼说的是实话,当兵想发财是不可能的,就算成为高级将领,除非吃空饷、倒卖军资或者有大的缴获,否则也只能养家糊口,想要发大财绝对不可能。

    这是贾崇瓘说道:“某赞同堡主所说的,兵在精不在多,现在上面只给我们拨付五百人的粮饷,想要给将士们发足额粮饷,除非我们增加入关和出关税收或者裁撤一百多人!但是收取入关和出关税的多少是上面规定的,如果我等擅自增加,一旦被上面知道,这可是大罪,我等谁都承担不了罪责!所以只能裁撤掉多余的一百余人!”

    第三队队正霍堪说道:“想要把军饷发足,也只能裁撤一百余人,不过这些将士们千里迢迢来从军,很多人都还没有攒够回家娶媳妇的钱就让他们回家?只怕不太好吧?再说现在这世道,即便回去了,就一定能讨口饭吃吗?某倒是有一个想法,堡主不如将裁撤掉的这一百余人自己留下来,他们作为堡主的扈从,粮饷也由堡主自己供给,只是不在军籍而已!”

    赵子良脸色一变,“以某的军阶,最多只能有二十人的扈从,让我收下一百余人,这是违制啊!如果被人知道了向上面一告,某岂不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贾崇瓘笑道:“堡主无须担忧,这种事情太多了,但凡有点钱财的军将们,谁不是蓄养许多扈从?据某所知,夫蒙将军一人就养了五百余人的私军,其他将校多则养两百一百,少则养五十八十,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再说了,只要我等在座不说,谁会知道?”

    赵子良心想,难怪在后世经常听说古代有什么岳家军、戚家军、杨家军,原来这些称号都是他们蓄养的私军的称号,而真正属于朝廷的军队是不会也不允许叫这种称号的。

    赵子良权衡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就这么定了吧!诸位回去之后问问各自的士卒们,看看谁愿意成为我的扈从?成为我的扈从,在粮饷上是绝对不会少的,待遇还会比有军籍的士卒优厚一些,唯一的不好就是没有军籍了!”

    这时王灿站起来道:“堡主,不用问了,我们骑兵两个伙一百余人全部愿意成为堡主的扈从!”

    “这······你确定?你自己愿意不代表别人愿意啊,我看你还是问问!”

    王灿道:“堡主,托云堡一直没有真正骑兵的编制,是堡主上任之后才正式成立骑兵编制的,所以从规制上来说,我们这两个伙的骑兵队一百多人其实是不在编制内的,下面的士卒们心里想什么,我很清楚,将士们都很敬佩堡主、愿意跟着堡主,现在将我们骑兵队裁撤掉也是为了防止日后有人找麻烦!”

    其他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劝解,将不在编制内的骑兵队一百余人裁撤掉。赵子良权衡了良久,才同意:“那好吧,为了以后少一点麻烦,就裁撤掉骑兵队一百余人,让他们成为我的扈从,由我出钱养着他们!”

第71章 诸事烦心() 
赵子良第二日便在自己的住处摆上了父亲的灵位,烧了一些纸钱,祭奠一番,思念之情。他父亲病逝的消息本就不是什么机密事情,赵子良也忘记特意交代郑三不要外传,因此不到一天,托云堡上下五六百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魏猛、霍堪、贾崇瓘、赵崇玼、王灿等人都纷纷过来吊唁,让他节哀顺变。

    没过几日,夫蒙灵詧不知怎么也知道了这个消息,还专门派了行官校尉王滔赶过来代他表示哀悼和慰问。而中使监军边令诚的消息极为灵通,他是代皇帝监督边镇军将的,没有消息来源怎么行?他知道了消息,自然也就代表孟夫人知道了此事,孟夫人不便前往托云堡,因此写了一封书信派人给赵子良送来,信中的内容无非就是劝慰赵子良,顺带述说衷肠。

    疏勒公主磐珠隽秀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向夫蒙灵詧请假之后立即不管不顾跑来了托云堡。

    磐珠隽秀赶来的时候,托云堡正在进行大比武,校场上、各个训练场上气氛极为热烈,有欢呼声、有叹息声、有大声呼叫声,更有战鼓隆隆声,这都是在给参加大比武的将士们助威的。

    “公主,你怎么来了?”赵子良将磐珠隽秀拉到一边问道。

    磐珠隽秀秀目一瞪,“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告诉我?如果不是夫蒙将军跟我说,我还被蒙在鼓里呢!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成你的未婚妻子?”

    赵子良叹道:“我本不欲让他人知道此事,家父过世,按理我是要回去祭奠家父亡灵的,但你也知道如今安西之地是多事之秋,托云堡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且不说夫蒙将军准不准我回去,如果我回去,则又实在放心不下,如果不回,外人可能会说我不孝!我本想等平定突骑施之乱以后再向夫蒙将军告假回家一趟!”

    磐珠隽秀听了赵子良这番话,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那我是错怪你了!伯父去世,我知道你肯定很伤心,不过伯父已然去了,你就是再伤心也是于事无补,伯父也不会活过来,你要振作起来,托云堡的大小事情都要你来做决断,万不可因私废公!我来的时候,夫蒙将军还托我告诉你,如果你想回去祭奠伯父,他表示理解,并且会安排别人暂时接替你主持托云堡事务,不过他还是希望能留下,等平定了突骑施之乱后,他再准你的假,让你回乡探亲和祭奠伯父”。

    赵子良向疏勒镇方向拱了拱手说道:“将军厚爱,子良无以为报!公主,麻烦你回去之后转告将军,就说子良放心不下托云堡的防务,待明年解决突骑施之乱,属下再向他告假回乡”。

    “嗯,好的,我会向将军转告的!”

    旁边校场上大比武进行得如火如荼,喧嚣声、嘈杂声不绝于耳,赵子良和磐珠隽秀沿着校场一路走着,一边漫步一边说话。

    “既然伯父已经亡故,那这封信是谁写来的?”磐珠隽秀问道。

    赵子良道:“是兄长子善找人代写的!”

    “子善?”磐珠隽秀微微一笑,“你上次说你们家世代都是农人,却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