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璘,派出侦骑前行二十里探查敌情和地形,全军出!”赵子良大喝一声,挥着手臂,双腿一夹马腹,乌力马小跑着向山下而去,后面的队伍紧紧跟上,一队侦查骑兵快从大军旁边经过以极快的度跑向山去。

    没过多久,探哨来报:“将军,前方山脚下现一处温泉水,泉水冷洌甘甜,水质透明”。

    “哦?去看看!”

    赵子良下令大军继续前进,让刚才的探哨带路来到了温泉处,一大一小两处泉眼,泉水从池中喷出,形成一个蘑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

    赵子良拿出地图对照了一下,心说这不是后世的不冻泉吗?他收起地图,对探哨道:“你先去吧,本将军很快就跟上来!”

    “诺!”

    待探哨离开后,赵子良蹲在温泉边伸手试了试水温,大约二十度的样子,用手心捧了一点泉水喝下,果然冷洌,胜似琼浆玉液。

    赵子良立即从扳指空间内拿出一个水桶,打一桶水就收入一桶,一直打了五百桶泉水,把所有水桶都装满之后才翻身上马追赶队伍。

    大军过了五道梁之后,赵子良就放心下来,一般来说,五道梁这里是最容易生高原反应的位置,如果能挺过这里,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再也不需要当心会生高原反应。

    从昆仑山口到唐古拉山口大约有九百里,风火山的风火山口就处在这条路线的中间位置上,海拔接近五千米,整个山口的路面和山石都是红褐色的,像是被大火无情的焚烧过无数遍。

    风火山口上,寒风非常大,赵子良肩上的火红色披风和旗手们举着的旌旗被寒冷的大风吹得唰唰作响,很多将士们的脸都被吹得裂开,大军刚刚抵达山口,赵子良和将士们就听到天空中不停地传来打雷声,连续不停。

    赵子良勒马停下,喘着白气问道:“这里是何地?”

    向导说道:“这里常年风大雷多,因此叫风火山口”。

    观察了一下,赵子良都感觉这里有些喘不过起来,想必是含氧量极低,扭头一看,将士们也大多脸色白,气色很差。

    于是他对马璘说道:“这高原上不愧是生命禁区,连本将军都感觉有些喘不过起来了,传令下去,加前进,早点下山!”

    “诺!”

    命令下达后,大军没有再做停留,直接从山口向南山下而去,只留下大量的马蹄声在山间回响。

    在这片高原上,平均海拔达到四千五百米以上,高原天空的气候瞬息万变,时而碧空如洗,时而乌云密布,穿行于这片可可西里的无人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藏羚羊只有的奔跑。

    马璘看见大片的藏羚羊被大军行军惊吓得四散奔逃,兴奋地叫道:“将军,你看,射杀一些给将士们打打牙祭?”

    赵子良看了看大群的藏羚羊,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不过一想到现在是千里奔袭,抓紧时间是一些行动的要宗旨,当即摇头道:“少废话,赶路要紧,我们要快,更快,快到吐蕃任反应不及就被我们夺下了唐古拉山口!传令下去,所有人换马全前进!”

    “诺!”马璘神情一凛,当即答应:“遵命!”(。)8

第370章 千里奔袭(4)() 
唐古拉上是高原上的山,终年风雪交加,唐古拉山口是吐蕃人出藏入藏的必经之路,是吐蕃与青海的天然分界线。>

    这里海拔比昆仑山口更高,气温更低,没有人可以在山口常年生活,山口也没有吐蕃军驻扎,只在唐古拉山口的北面半山腰有吐蕃军关卡。

    这个战略较低是吐蕃的门户,吐蕃军当然不会不在这里设立关卡,赵子良一行人用了四天时间在这高原上日夜兼程奔行九百里,每日强行军二百多里,终于在三月二十三日下午抵达了唐古拉山下。

    马上要天黑了,天黑之后气温更低,天气也会出现难以预料的结果,在黑夜爬上山去攻打吐蕃军关卡风险太大。

    大军在山下扎营之后封锁了旁边的村子,防止消息走漏。

    赵子良一连串的命令下达之后不久,勃勒罕就前来报告:“将军,我们杀了吐蕃人村子里的吐蕃奴隶主,奴隶们交代半山腰上的吐蕃军关卡有五百人驻防,关卡防御设施齐备,戒备森严,这是属下根据他们交代的情况画出了关卡防御图”。

    赵子良接过羊皮一看,这关卡果然建造得坚固险峻、易守难攻,根据关卡内的兵力人数,而且对方又占有居高临下的天然优势,想要打下这座关卡,只怕用数万人也不一定能打得下来。

    原来准备今晚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上午再攻山的计划行不通了,如此易守难攻的关卡绝对不能强攻,如果强攻,这两千多人全搭进去也攻不上去。

    思索和权衡了片刻,赵子良决定兵行险着,连夜攻打唐古拉山口半山腰的吐蕃军关卡,他当即对勃勒罕道:“传令第一营做好准备,随本将军连夜攻山,其他人由马璘统带在营地待命,同时防备有吐蕃军从背后打过来!”

    “诺!”勃勒罕答应一声,很快将命令传达下去。

    第一营一千人全部下马做步兵,在赵子良的带领下慢慢向唐古拉山口北面半山腰的吐蕃军关卡爬上去,爬山骑马还比不上士兵步兵稳健,尽管爬上颇耗体力,但只要合理安排行军时间和休息时间,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赵子良握着斩将刀刀柄走在最前面,心里却一直在做着计算并控制着自己的上山度,每过一刻钟便让将士们休息三分钟,如此仿佛,既让将士们能够快恢复体力,也让将士们在海拔身高后能够适应,不出现高原反应的现象。

    赵子良的时间控制得很好,刚刚入夜,大军就爬到了距离吐蕃军关卡只有二百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天色暗下来之后关卡内的吐蕃军就无法看见正在爬山的唐军将士们了。

    吐蕃军在半山腰的关卡海拔在四千米左右,吐蕃军完全可以承受这个海拔高度而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唐军将士们经过这些日子在高原上连续不停的急行军和翻越高山峻岭,也适应了高海拔带来的不适。

    吐蕃军的关卡设在一块平地上,一个木制的寨墙横在通往唐古拉山口的道路上方,想要前往唐古拉山口,就必须要通过这个寨墙下方,寨墙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箭塔,箭塔上各能布置四名弓箭手,箭塔的攻击和防御力明显要比箭楼差得多,这种箭塔既可以安排弓箭手布防,又可以当瞭望塔使用,两座箭塔之间被寨墙连接起来,寨墙下就是通往山口的通道。

    尽管已经入夜,周围的银装素裹带来的光亮让赵子良可以看见寨墙上有两队吐蕃兵腋下夹着长矛顶着寒风来回走动,而左右两侧的箭楼上各有一名哨兵站立不动。

    赵子良也没有骑马,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千人分成两队分别行走在道路的两侧,中间空出来用于腾挪闪避。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弄出声响被关卡上的吐蕃军现,大量的石头和滚木就会滚下来,箭矢也不会源源不断的射过来,到时候肯定是死伤惨重,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座关卡,就不能在交战之前被现。

    赵子良距离关卡只有两百米左右的时候,关卡寨墙上一队吐蕃兵小队长甲停止了行走,大声喝道:“什么人?”

    赵子良一惊,当即向后压了压手,所有唐军兵士立即趴在山坡上不敢动弹。

    寨墙上另一个吐蕃兵小队长乙跑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刚才出声的吐蕃兵指着山坡上说:“刚才我看见山坡上好像有东西在动,而且还有东西光!”

    另外一个吐蕃兵不由扭头看向山坡上,没有现什么异常情况,说道:“你眼花了吧,什么都没有啊!”

    甲队长急切解释道:“不是,我刚才真看见有东西在动,还有东西光!”

    乙队长是一个谨慎的人,他想了想,对自己一个手下兵士吩咐道:“去给箭塔上的兄弟大声招呼,就说山坡上六十丈之外好像有异常情况,让他们每人向山坡下射三箭!”

    兵士答应一声转身就跑,两座箭塔上很快传来了嗖嗖嗖的射箭声音,箭矢一拨拨射在两百米的山坡上,唐军将士们顶着箭矢不敢生任何声响,就算有人中箭也只能咬牙硬挺着,疼得浑身青筋暴起,额头出汗,而有的唐军兵士被射中了要害在无声无息中死去,好在箭塔上射箭的吐蕃兵不多,只有几个人。

    寨墙上的吐蕃兵士们见箭矢射完后山坡上没有任何动静,乙队长拍了拍甲队长的肩膀:“整天看着这白茫茫的一片,你的眼睛真的花了,以后没事别大惊小怪的,你这样一惊一乍的会吓死人的,知道吗?好了,继续巡逻吧!”

    这次惊险过后,赵子良给身后的将士们打手势,全部趴着向上爬,不能再站起来了,于是唐军将士们手脚并用趴在山坡上慢慢向上爬。

    当赵子良带着兵士们爬到距离关卡一百米时,寨墙上巡逻的吐蕃军甲队长终于又现了不对劲,兵器的反光虽然微弱,但在夜间亥时很明显,再加上周围白雪微光的照耀下,山坡上人头攒动、身躯爬行,这些绝对不是眼花,他当即大吼:“有敌人,山坡上有敌人!”

    这个时候赵子良知道不能再装孙子了,距离这么近,关卡上的人只要派人下来一看就会现不对,他当即从背后取出宝雕弓,抽出三支箭一起射出去,射出去之后他也不看准备,又连续抽了三支箭张弓就射,刚刚射出去,对面关卡上就传来惨叫声,三人中箭滚下箭塔,其中一人出一声惨叫,寨墙上很快吵闹起来,一个个吐蕃兵出现在寨墙上。

    赵子良当即立断,抽出腰间斩将刀大吼:“将士们,随我冲上去才有活路,杀呀!”

    “杀呀——”所有唐军兵士们举着兵器爬起来就向关卡冲过去,此时任何人都再也顾不得隐藏行迹了。

    “嗖嗖嗖······”不停地有箭矢从关卡上射过来,爬上寨墙上的吐蕃兵越来越多,箭矢也越来越密集,赵子良一边向关卡猛冲,一边把手上的斩将刀挥舞得密不透风,但凡射来的箭矢全部被他磕飞出去,偶尔也漏掉的箭矢设在他身上,也被厚实的战神盔甲给挡住。

    “杀啊,冲啊,不要停,停下来就是死,只有冲上去才又活路!”赵子良手脚并用,嘴上也没闲着,自己冲锋的同时还不忘给身后的将士们打气。

    只有一百米左右,尽管是往上冲,但赵子良的度依然快无比,寨墙上的吐蕃兵只射了两轮箭矢,他就冲到了关卡下。

    一扇厚实的木制寨门挡在了前面,赵子良大吼一声,一拳砸在木门上,厚实的寨门被打出了一大个打洞,门后的门栓被打断,赵子良抬腿用力也踹,大门瞬间别踹开,门后顶着寨门的木头也掉在了地上。

    一排吐蕃兵挺着长矛冲过来刺向赵子良的身躯,赵子良提着斩将刀迎上去,左劈又砍,一刀将他们的长矛砍断,再一刀把他们的身体砍断,简单利索,快无比,这种大开大合的战场杀人动作早已经深入他的骨髓,本能的就使用出来,冲上来的吐蕃兵不断的被他砍倒,他一步一步向前挪动为后面的将士们杀出一条进入关卡的通道。

    身后的唐军将士们在付出了一些伤亡之后也冒着箭雨冲进了关卡内,一部分唐军士兵沿着木制楼梯向寨墙上冲去,另一部分唐军兵士跟着赵子良杀向关卡内部深处,沿途不断有吐蕃兵拿着兵器冲过来,但都被赵子良和兵士们砍杀。

    关卡争夺战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驻防在这里的五百吐蕃军被全部斩杀,而唐军这边也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代价,主要因为这些精锐骑兵下马后,战斗力并不比一般的步兵强多少。

    三月二十四日早上,赵子良站在唐古拉山口遥望四周,大雪飘个不停,有时还有冰雹落下,这里视野要比昆仑山口开阔得多,远处曾经呼啸肆虐、湍急奔腾的江河静静地安眠着,凝缩成晶莹的冰川,曾经的浪花变成了沉默无言的冰雕。(。)8

第371章 千里奔袭(5)() 
终于征服了唐古拉山口,赵子良于三月二十四上午带领唐军将士们两千多人在唐古拉山口的南坡与吐蕃接触的一面半山腰处找了地势稍稍平坦之地修建防御工事和关卡,现在唐古拉山口已经被唐军拿下,日后唐军将要面对吐蕃军,防御工事和关卡当然要设在山口的南坡半山腰处

    两千多人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大概造出来一个重型防御关卡的雏形,架子已经搭起来了,可以等待日后慢慢完善,赵子良留在这里的时间不能太长,三月二十六日上午,他在北坡和南坡各留下三百人驻防之后就立即带着剩下的一千八百人火下了唐古拉山口向南进。

    行军路上,勃勒罕很疑惑地问道:“将军,我们下一站不是要去突袭查吾拉山口吗?应该向东行军才对,怎么还要向南?这已经是吐蕃人的心脏地带了啊,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没之危啊!”

    当年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从青海入藏走的就是查吾拉山口,山口海拔高达四千九百米,与唐古拉山口一样,是青海与吐蕃的分界。

    赵子良沉着脸,说道:“去查吾拉山口不急,进入吐蕃境内之后我们一路上斩杀了所有遇到的人,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逻些,我们还有时间在吐蕃人的肚子里闹上一闹,传本将军命令,沿着大路一直向南全前进,我们的目标是吐蕃北部重镇黑河!”

    吐蕃北部重镇黑河,就是后世的那曲,这里是吐蕃最为重要的军事粮草和战马产地,赵子良的目的就是攻打这里,如今正是播种和战马培育的时节,如果在这个时候在黑河狠狠来一下子,吐蕃人绝对会元气大伤。

    三月二十六入夜时分,大军进入黑河的下部地区,下部地区指着数千帐吐蕃人,赵子良没有客气,直接率部对下部地区动了攻击,草原上的平静打破了,自从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各地,建立吐蕃国之后,这里再也没有经历过战事,已经平静了一百多年,人们早已经忘记战争为何何物,人们永远也不会想到突然有一天战争会降临在自己的投降,没有任何防备和准备,战争生了。

    尽管只有一千八百骑,但在每人双马的情况下,这一千八百骑硬是在冲锋时搞出了五六千骑的声势。

    吐蕃人的营地慌乱成一片,军队完全没有任何组织,成年战士们零零散散的跑向马厩去牵马,老人和妇孺们到处寻找自己的孩子,牛羊马屁也被这突如而来的战阵吓得到处逃窜。

    “嗖嗖嗖······”唐军人马还没有到,铺天盖地的箭矢就如蝗虫雨滴一样将领在吐蕃人的营地上,大量的惨叫声响起,一顶顶帐篷被慌乱不堪的人群撞倒挤翻,倒地的帐篷被油灯点着燃烧起来,很快,营地上到处火光冲天。

    “轰隆隆······”唐军军阵冲进了营地内,如狼群冲入了羊圈之中,眨眼之间,营地内的吐蕃人就死伤一大片,一队队唐军骑兵在营帐之间穿梭,一个个吐蕃人的人头被砍落下来,血水流了一地,到处都惨叫、惊叫、哭叫、求饶声。

    唐军来得快也去得快,只不过两刻钟时间,唐军就消失在远方,只留下满地的尸体和一片狼藉的浓烟滚滚,一些帐篷钉在地上的绳索挂着的三角形的小彩旗还在寒风中飘着,上面也沾满了红色的血迹,尸体和帐篷中间,偶尔会传出几声婴儿的啼哭声。

    离开下部地区后,赵子良摸了一把脸上的血水,策马奔至路旁停下掏出地图,旁边一个扈从在很短的时间内搭起一个小帐篷,油灯被点燃了,赵子良走入帐篷内凑到油灯下研究了一下地图,用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头,对站在旁边的扈从道:“传来大军直线向南,直到遇到湖泊再派人报告!”

    “诺!”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全军快行军了一个时辰就遇到了一个大型湖泊,湖泊周边还竖着几顶帐篷,这些吐蕃人很快被唐军围捕抓住,经过拷问,得知这座湖泊叫那湖。

    经过拷问当地的吐蕃人,赵子良得知此地距离黑河并不远,如果连夜行军,在天亮之前绝对可以赶到,赵子良现将士们经过一天高行军,中途又动了一场突袭战,精神很是疲惫,不过唐军出现在吐蕃腹地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开,必须要在吐蕃人做出反应之前攻下黑河,摧毁那里的一切,给与吐蕃人沉重的打击。

    赵子良对侍卫长勃勒罕沉声道:“传令全军,连夜出去黑河,立即启程,马歇人不歇,全赶往黑河,天亮之前起攻击,摧毁黑河之后才能休息!”

    “明白!”勃勒罕虽然知道将士们已经很疲惫了,但是也知道现在这个时间段是最危险的时间段,一旦消息传到逻些,等吐蕃人上层反应过来,届时吐蕃各路大军就会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再想安全撤走就非常困难了,只有步步走在吐蕃人的前面,才能牵着吐蕃人的鼻子走。

    命令下达后,唐军将士们坚持着继续向南前进,战马换了一次又一次,人在战马上抓着缰绳和马鞍鞍桥,闭着眼睛任由前面的人拉着往前走。

    许多兵士都坐在马背上在行军途中睡着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队伍突然停了下来,马背上的将士们这一刻全都醒了过来,前面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到了黑河的西北边上,前面探哨已经去打探情况,赵子良的命令传达下来,让兵士们下马进食喝水、喂饱战马,但兵器不准离手、不能卸甲和睡觉,随时待命。

    赵子良在温泉处打的泉水这个时候有了作用,一桶桶泉水分到每一伙兵士手里,兵士们一个个轮流抱着水桶大口大口的喝水,再把面饼和馒头拿出来一边啃着一边从马背上的褡裢里拿出马料喂马。

    黎明时分,探哨回来了,赵子良听到报告之后立即下令全军准备作战,早已经吃完喝完的战士们纷纷上马整队,几分钟的时间,全军就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整齐队伍。

    赵子良骑马在队伍的最前年,手臂向前挥了挥,大军开始缓慢向前移动,将士们策马小跑着跟在赵子良后面,没过多久,天边就出现了一丝丝曙光,一座山丘出现在唐军面前,大军缓缓爬上丘陵,丘陵下一条白色的河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