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袆又道:“陛下,虽然任命王倕为河西节度使、凉州刺史,但王倕本身乃是文人出身,身边缺乏悍将和精通军略之人,麾下的将校又都是庸碌之辈,这次河西大斗军使****战死,大斗军缺乏猛将坐镇,老臣举荐左神武军将军赵子良出任大斗军使一职辅佐王倕,另外,去年武举会试上榜和殿试中进士者还有不少没有实缺,这次河西各军、守捉、城、镇等将校折损严重,不如从这些还滞留在京的武举上榜者和进士们挑选一些优异者一并前往河西赴任,交由赵子良一起带走,至于如何安排他们,等他们到了河西再由王倕安排!”

    玄宗听了李袆的话,不由看了看赵子良,见他闭目养神之外,脸色没有任何变化,沉吟片刻说道:“赵卿才接手左神武军三个多月,现在就掉走他,是不是太仓促了一些?”

    李袆道:“陛下,如今一切以河西大局为重,且赵将军是难得的将才,与其把他留在京城浪费青春年华,还不如让他前往边疆为陛下开疆拓土!”

    玄宗本身很舍不得把赵子良派出去京城去,似这等猛将留在身边才能让他感觉自己的皇位安稳一些,就算出什么事情,有赵子良这等猛将在身边可保无虞,不过听了李袆的话之后他又有些心动,毕竟开疆拓土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以说是最高成就了,如果真能开疆拓土,把赵子良派出去也未尝不可。

    思索一会后,玄宗有些举棋不定,看向众臣问道:“诸位卿家以为信安王之建议如何?”

    赵子良在很多朝臣、勋贵子弟和皇亲国戚眼中就是一个搅屎棍,是一个十足的祸害,以赵子良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动了他显得自己小家子气,而不动他又会处处被他找麻烦,很多朝臣对赵子良是没有到生死敌人的地步,却又恨得他直牙痒痒。

    听李袆说要把赵子良调到河西去跟吐蕃人打仗,这当然好了,最好是赵子良在于吐蕃人的战斗中战死,许多朝臣当即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就连李林甫此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前,李林甫想要整死赵子良,却因为赵子良格尽职守,又严于律己,让他抓不到把柄,他又三番五次想要把赵子良排挤出京城,都被皇帝舍不得而回绝了,现在出了河西这件事情,又有老王爷李袆力荐,赵子良被调到河西很可能被皇帝同意。

    信安王李袆不仅是一代名将,而且是唐朝宗室,是现在硕果仅存的唐朝宗室老一辈人物,李袆是神武军的创建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他一般不说话,但说法的份量很重,玄宗皇帝对他甚是倚重,现在他说话了,玄宗就不能等闲视之。

    大多数朝臣们赞同之后,玄宗经过深思熟虑,询问赵子良道:“赵卿,信安王举荐让你出任大斗军使一职,你以为如何?”

    赵子良站出来行礼道:“陛下需要微臣去哪里,朝廷需要微臣去哪里,微臣就去哪里!”

    玄宗点点头道:“好,赵子良听旨,命赵子良为河西大斗军使,迁为宣威将军,协助节度使王倕经略河西,十日之内必须起程前往河西赴任!”

    说道这里,玄宗又问:“去年武举进士还有多少人没有实缺?”

    李林甫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还有九人未安排实缺”。

    玄宗当即摆手道:“让赵卿把他们全部带去河西,具体如何安排他们,由王倕决定!”

    赵子良和李林甫一起下拜:“臣等遵旨!”

    散朝之后,朝臣们纷纷向赵子良拱手表示祝贺,祝贺他外放河西,从此就可以大展拳脚。

    赵子良笑脸与这些朝臣们虚与委蛇,心中大骂,你们这些混蛋只怕早就巴不得把老子挤出京城吧?甚至巴不得老子死在河西吧?

    赵子良本身是明威将军,不过明威将军是禁军将领军阶,如今外放,迁为宣威将军,军阶是一样的,没有升,也没有降。

    回到家中后,赵子良把自己即将外调河西之事与陈清莹等人一说,陈清莹很是平静,没有说多余的话,只是派人替赵子良打点行装,又亲自与聂三娘谈起她与赵子良的婚事,聂三娘最终还是羞答答的答应嫁与赵子良做二夫人,赵子良趁着还有时间,就在家中随便摆了几桌宴席,请了一些相熟的人过来做见证人,聂三娘就这样嫁给了赵子良。

    赵子良又去军器监去了一趟,让他们为他量身打造一副厚实的盔甲,盔甲的厚实程度和防御力要超远其他盔甲,因他力量超出了人类极限,所穿盔甲完全可以加厚加重,如此防御力将大大增加,只要不影响行动就行。(。)

第304章 盔甲战神()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翻过年来,赵子良已经足足二十一岁,身体完全长成,经过来长安这两年多时间的勤练不缀和打磨,赵子良的最大力量已经达到了三千五百斤,稳定力量维持在两千八百多斤,身高长到了两米,除了黑人努尔之外,在长安城内还没有一个人在身量上能超过他,两米的身高再配上一身发达的肌肉,身材称得上是极为魁梧,但又没有丝毫的臃肿状态,就连哥舒翰、仆固怀恩、白孝德、南霁云和雷万春等这些猛人在身量上都差了他一大截。

    启程的前两天,勃勒罕带着几个扈从赶着马车把军器监专门为赵子良打造的巨型钢铁盔甲拉了回来。

    勃勒罕向赵子良报告:“将军,属下和几个扈从已经把盔甲用马车拉了回来,您要不要现在就试试?”

    赵子良闻言高兴道:“当然要试一下,去练武场!”

    “诺!”

    来到练武场,勃勒罕等人已经把盔甲、兵器和战马都准备好了,赵子良脱了外衣,在几个扈从的帮助下穿戴盔甲,盔甲的甲叶和板甲黝黑发亮,全套盔甲呈黑色,这套盔甲包括了甲胄、头盔、护肩、护臂、护腕、战裙、护膝、护腿、战靴!头盔和护肩上都有锋利的尖刺保护,防止被敌人抱头或被敌人撞到肩膀,头盔有内藏式面罩,面罩也呈黑色,落下面罩就只有双眼搂在外面,面罩上有专门保护鼻子的护鼻,不影响呼吸。护肩呈兽头模样,其上也有尖刺保护。前胸和后背是整体式全钢板甲。厚度达到半公分,板甲一直延伸到腹部和后腰,从小腹和后腰开始就是用甲片编织而成的下摆,方便骑乘坐骑。另有搭扣式蛮狮腰带,战裙下垂到膝盖上方,很是宽松,也是用甲叶和坚韧的牛筋编织而成。护臂同样是全钢制板甲制成,两头有软布包边防止护臂摩擦皮肤,护腕用厚实的软牛皮制成,钉有钢钉。由于膝盖是活动关节。不仅需要保护,而且还要保持灵活度,因此护膝是两片密致的链甲,内衬有软垫,不仅不妨碍膝盖的灵活度,而且还能保暖,能很好的防护膝盖。护腿也是同样是内凹的板甲,与护臂差不多;战靴乃是用全牛皮制成,就连鞋底也是用多层牛皮叠加后进行缝制而成。战靴上有马刺!这套盔甲穿在身上,可以说是武装到了屁眼,一般的箭矢和刀剑根本无法突破它的防御,想要伤害到穿着这套盔甲的赵子良。只能专挑手肘等关节处下手,但是除了手肘之外,腕部、肩甲、膝盖和脚踝都有防护,箭矢几乎无法走凑效。

    在几乎扈从给赵子良穿戴盔甲的时候。跟随勃勒罕一起来的军器监少监笑着介绍到:“将军,这套盔甲包括战靴在内的所有部件加起来一共重达一百六十斤八斤,在您要求的在一白六十斤到一百八十斤之间。防护力堪称绝世无匹,这世上几乎没有什么兵器可以一击突破它的防御,除非敌人用重击造成撞击伤害,或者用大型床弩的弩箭才能穿透它!这套盔甲完全是按照将军你的身形打造的,除了您之外,只怕也没有人能够穿戴它,因为它太重了,这套盔甲只怕也是有史以来最重的一套盔甲,也只要您的乌力马才能载得动穿戴了它的您,我们军器监给这套盔甲取了一个名字,希望将军您喜欢!”

    赵子良有些意外,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这种独一无二的盔甲,并且耗费了打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加上它强大的防御力,给它起个名字也是应该的,于是他问道:“哦?给它起了一个什么名字?”

    军器监少监道:“战神盔甲!”

    在旁边的勃勒罕闻言一拍手道:“这套盔甲除了将军之外,无人可以穿戴它,就算黑巨人努尔也穿不了它,能穿戴它的人不是战神是什么?”

    赵子良摆手笑道:“一个名字而已,既然军器监已经給它起名叫战神盔甲,那它就叫战胜盔甲吧,现如今本将军也算是把一声装备都置办齐全了,手中有金钉枣阳槊,腰间悬挂斩将刀、身披战胜盔甲,胯下坐骑是绝世名驹乌力马,也该去战场上亮亮相了!”

    赵子良穿戴好战神盔甲,手持金钉枣阳槊,腰悬战将刀,骑上乌力马在练武场策马飞奔,乌力马载上穿戴了战神盔甲的赵子良刚刚好,既不显得太重,也丝毫不影响灵活度和奔驰速度,毕竟这套盔甲的重量是赵子良根据乌力马能够承载的重量对军器监特别要求的。

    练武场边上传来扈从们的一阵阵叫好声,赵子良骑在马背上飞奔,也感觉颇好,这套战神盔甲不愧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不仅重量非常合适,而且穿在身上也非常合身,努尔的身形比他还要高大一些,这套盔甲相对于努尔小了一些,不过赵子良同样让管家王儒找铁匠专门为努尔打造了一套重一百六十斤的盔甲,少了一些部件,不过铠甲的厚实度比这件战神盔甲还要厚实,防护力也不差,努尔穿在简直就是一个巨型钢铁怪物。

    在练武场跑了数圈,赵子良很满意,跳下马来,让扈从们卸甲,这时陈清莹和聂三娘走了过来,扈从们卸甲完毕后纷纷向两人行礼后离去。

    赵子良活动了一下关节问道:“你们怎么过来了?”

    陈清莹道:“来找夫君商量一点事情”。

    “哦?夫人有何事只管说!”

    陈清莹道:“两日后夫君就要去河西赴任了,奴家想着三娘才刚刚与你成亲,你不能把她丢在家中,此次去河西,就让她与你一同前往!”

    赵子良当即道:“此事不行,吾此次是去和吐蕃人打仗的,军中忌讳女人进入,一旦让将士们发现三娘是女儿身。军心必然大乱!”

    陈清莹闻言皱眉道:“军中忌讳女人进入?谁说的?咱大唐又不是没有出过女将,既然女人都可以为将,出入军营自然不是什么忌讳!”

    赵子良摆手道:“你们不懂,女将是有,只不过她们带的兵都是女人,男兵是不能进入兵营营地的!”

    聂三娘很是不满道:“难不成你此去一直打仗不成?奴家只要不进你的军营就行了,大斗军驻地好像在永昌吧?难不成你整日里呆在军营不出来?”

    “呃······”赵子良摸了摸后脑勺,笑道:“那行,到了永昌,大斗军肯定有军使府衙。平日里咱就住在府衙内,只是你不能进入兵营内,明日吾找人给你弄一套女式铠甲,你就穿着铠甲随行,路上正好练练你的骑术,再有骑马时不可穿宽松的衣裤,否则容易把大腿内侧磨破,你准备几套紧身衣裤换洗!”

    聂三娘这才尽去脸上寒霜,微微露出满意的笑容。

    赵子良又道:“咱庄子面积不小。再加上城里还有两栋宅子,都需要人看守,我想了一下,决定留下十五个扈从照应。剩下的五十人随我去河西赴任,另外赵虎留下,你要督促他学文习武,不可怠慢。家里的事情如果决定不了就找王儒商议。外面的事情决定不了就找王灿,王灿会留在长安!”

    陈清莹答应:“奴家知道了!”

    这时管家王儒走过来拱手道:“老爷,兵部派人送来随将军前往河西赴任的武举进士名册。人就在门外!”

    赵子良摆手:“带他进来吧!”

    “诺!”

    不久王儒带过来一个官员,那官员呈上名册说道:“下官独孤问俗见过赵将军,启禀将军,这是兵部送来的将要随同将军前往河西赴任的武举进士名册和他们的详细出身、祖上三代情况!一共有九人,请将军过目”。

    赵子良接过名册和资料翻看了一遍,皱起了眉头,他在这名册中竟然发现了哥舒翰和马璘的名字,问道:“这哥舒翰不是猛将榜第二名么?马璘不是地榜第二名么,怎么他们到现在还没有拿到实缺?”

    独孤问俗闻言脸上露出尴尬之色,遮遮掩掩说了几句,却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惹得赵子良一阵大怒:“本将军是这次武举会试的副主考官和实际负责人,他们也算是本将军的学生,你最好给本将军说实话,否则本将军就要入宫面见皇帝了!”

    按照古人师生关系,因为赵子良是这一届武举会试的副主考和实际负责人,这一届武举会试但凡上榜的考生都算做赵子良的学生,这种师生关系是改变不了的,尽管很多上榜考生在事后都纷纷前来给赵子良送礼,赵子良也一一接见了他们,但却没有收他们的礼物,就连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等这些人都曾经登门拜见,赵子良作为这些人名义上的老师,出现这种事情过问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孤独问俗吓得急忙道:“将军息怒,息怒!下官只是一个小小的主事,这种发放实缺名额的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下官插手,都是兵部的大人们亲自负责的,至于这些人为何到现在还没有拿到实缺名额,除了确实是没有空闲的职位之外,还因为他们没有给上面那些大人们送孝敬!这个哥舒翰本身就是军中校尉,听说在河西还立下不少功劳,获得过不少赏赐,他应该不缺那点孝敬,可他就是不给兵部的大人们意思意思,而这个马璘可能是真是没钱,按照他们在天地人三榜的排名,他们早就应该拿到实缺名额前去赴任了,只可惜官场上的事情不是你有才就可以上位的,下官虽然对此深恶痛绝,可也无能为力啊······还请将军明鉴!”

    赵子良脸色有些难看,但他也知道此事怪不得这个独孤问俗,再将名册看了一遍之后,对独孤问俗摆摆手:“行了,本将军也知道此事与你无关,你去通知名册上的这些人,两日后的辰时整在城西十里外送友亭汇合,迟到者本将军概不久侯!”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305章 见王倕() 
出发的这天早上,赵子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出城来到城西的送友亭,却没想到送友亭内外站满了人,这些人或是赵子良以前的同僚、上司或下属,还有赵子良位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其中玉真公主李持盈和已经出嫁为道姑的杨玉环。

    对于杨玉环真的会被逼得出家修道,赵子良颇感意外,但是想要阻止却是来不及了,此事杨玉环和李持盈能够前来送行,让赵子良颇为感动,同她们一起来的还有大诗人李白,看样子李白与李持盈的交情颇深。

    此次来送行的军方同僚有左监门卫将军陈玄礼,还有后来接替他左金吾卫将军之职的悍将臧希晏,臧希晏在去年六月份吐蕃发动四十万大军从河西进攻安西的战斗中,以五千精骑大破四十万,一时间声名大振,赵子良被调任到兵部之后,臧希晏就接任了左金吾卫右卫将军之职。

    除了陈玄礼和臧希晏之外,还有王灿、陈青、龚仁等一些从前的下属,以及去年武举会试上榜的一些留任在京城的学生。

    赵子良等人到来之后,这些人纷纷从送友亭内走出来,赵子良一一与他们见礼,陈玄礼道:“赵兄弟,此次远去河西,陈某祝你旗开得胜!”

    臧希晏也道:“赵将军一路顺风!”

    其他各人也纷纷上前对赵子良表示祝福,赵子良拱手道:“多谢诸位前来相送,赵某感激不尽,待来日赵某回京再与诸位一醉方休!”

    道别之后,军中一些同僚纷纷告辞现行回去,昔日的一些下属,王灿作为代表说道:“将军。你且放心去河西上任,京城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吾等了,有吾等在,断不能让夫人和两位公子受欺负!”

    其他几人纷纷附和,赵子良点头拱手道:“多谢了!”

    这时李持盈和杨玉环走了过来,两人都穿着道袍、挽着拂尘。赵子良见状上前拱手道:“多谢二位道长过来送某,某感激不尽!”

    赵子良对李持盈和杨玉环这两人都没有什么非分的想法,其实是这两个女人都不是他喜欢的菜,因此对她们也没有什么邪念,这两人的想法和性格都有些超前,这才是他能够与她们谈得来的原因,也是他和她们能突破男女之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原因!”

    李白拿着一副卷轴走过来对赵子良拱手道:“赵将军就要去河西赴任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李某不才,为将军作了一首小诗,送给将军,希望将军喜欢!”

    赵子良大喜,李白送的亲笔书画值大钱了,就算是在这个时代也是用钱难以买到的,他连忙笑纳,“多谢李兄。赵某就不客气了,如果日后李兄去河西。一定要来找某,让某略尽地主之谊!”

    李白笑道:“一定一定!”

    赵子良原本想把李白叫去河西给自己做一个判官,不过一想李白的才能是写诗,他真正的行政才能却是不敢恭维,把他叫过去只能给自己找麻烦,而且李白此人潇洒不羁。太过清高自负,难以承受规矩的约束,这也是玉真公主屡次向玄宗推荐李白,而玄宗却始终不用他李白的原因,如果真有本事。就去考科举啊。

    杨玉环对赵子良说道:“二郎这一去,太真和姑姑就少了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己,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这声“二郎”叫得赵子良只感觉一阵恶寒,要知道日后她可是把玄宗叫三郎的呀。

    李持盈也点头道:“是极、是极!二郎到了河西之后一定要经常来信,好叫我等得知二郎的近况”。

    赵子良拱手道:“不敢忘记二位道长的叮嘱!其实二位道长现在是出家人,想去哪儿不行?如果在长安呆腻了,大可以叫上家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