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工匠的存在却可以让我们大唐军人拥有世上最锋利的兵器和射程最远的弓弩”。

    “原来如此!看来工匠们的作用确实非同小可”玄宗十分的感叹,赵子良这番话让他心里非常的自豪,也让其他大臣们民族自信心大幅度膨胀。

    玄宗又看向赫马尔,说道:“使臣阁下,这些证据足够证明你的副使伽罗林在通过恶劣的手段盗取我国的机密技术,这是死罪,朕恐怕帮不了你了!”

    赫马尔身为使臣,对自己的使命当然也是清楚了,现在见赵子良拿出了证据和其他证人的证词,就知道事情已经完全败露,只得请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请求胸怀宽广的您饶恕我们的罪过,我们东罗马帝国也是实在被大食国逼得没办法了,才不得不冒险前来窃取贵国兵器和弓弩的打造技术,这位赵将军和他的下属具有非常灵敏的嗅觉,我们一直以为我们做这件事情非常的隐秘,贵国根本不可能现,却没想到还是被现了。其实我国根本不想用这种办法获取贵国的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如果尊贵的皇帝陛下同意,我们想用我国盔甲制造技术、马甲制造技术和驯马技术换取贵国的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不知道皇帝陛下以为如何?”。

    “这······”玄宗却没想到赫马尔竟然会想用他们的技术换取大唐的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赵子良唯恐玄宗脑子昏答应下来,当即对赫马尔道:“使臣阁下,关于此事,皇帝陛下还要与众位大臣们商议,请使臣阁下先回去,我们会尽快给使臣阁下一个答复!”

    玄宗此时也反应过来,连忙道:“不错,赫马尔阁下,请你先回去休息,我方有了结果会尽快通知阁下的!”

    赫马尔见此事也急不得,只能行礼告辞。(。)

第276章 决绝交换() 
等赫马尔走后,玄宗看向丹陛下左右两侧的文武重臣们,问道:“东罗马帝国使臣想要用他们的重甲技术、马甲技术和驯马技术换取我朝的兵器制造和弓弩制造技术,诸位以为如何?”

    李林甫站出来道:“陛下,相比什么东罗马帝国而言,我大唐的文明程度显然要高出他们太多,这都是在陛下的统治下的结果,况且东罗马帝国距离我朝十万八千里,中间又隔着昭武九姓诸国和大食国,就算他们得到了我朝的技术也威胁不到我大唐,而且他们还是大食国的敌人,大食国这些年一直在西域地区挑衅我大唐的权威,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就应该答应与东罗马帝国进行技术交换,让东罗马帝国去对付大食国,而我国则专心对付周边小国,岂不是很好?”

    就在这时,太子李亨咬牙站出来向玄宗行礼道:“父皇,儿臣反对用我朝的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换取东罗马帝国的铠甲技术、马甲技术和驯马技术。‘因为在这几种技术上,我大唐的技术并不比东罗马帝国的差,我们为何要用领先的技术换取落后的技术,它们对我们没有任何作用!再说,东罗马帝国与大食国的恩怨,与我大唐何干?现如今我国四周边疆都不稳定,与东罗马帝国交好等于就是与大食国交恶,我朝现在对付吐蕃和北方的突厥都有些吃力,再与大食国交恶,岂不是雪上加霜?”

    太子李亨说完之后,李林甫一系的官员纷纷站出来反驳,太子一系这边的官员同样不甘示弱,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玄宗被这些大臣们吵得一阵头疼,看见赵子良老神自在的在那儿打盹,顿时心中一动,当即喝道:“赵子良,你刚说起东罗马帝国时说得是头头是道。‘现在你说说,换还是不换?”

    赵子良听见玄宗叫自己,只好站出来行礼道:“陛下,这事根本不需要考虑。我朝的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是我朝独有的,其他任何蛮夷都没有,我大唐凭借这些技术制造了锋利的兵器和杀伤力强大的弓弩,使得我大唐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刚才东罗马帝国使臣提出来用来交换的技术都不是我大唐急需的。如果我们换回来,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不用又觉得可惜,这根本就是鸡肋,吃起来没有肉,扔了又可惜,那我们换来做什么?而且据我所知,东罗马帝国的情况并没有赫马尔说得那么惨,短时间之内他们绝对不会输给大食国,所以不需要考虑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种说法。他们之间本来就是死敌,有没有我大唐,他们之间都会死掐到底。而且,如果我们跟他们换,他就会要求我们无罪释放伽罗林,他们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雕!他们本身出使我朝的目的就不纯,竟然想要窃取我朝技术,绝对是居心险恶,如果他们是光明正大的要求同我朝换取技术,我们还可以考虑。可他们偏偏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这就不可原谅了!”

    “陛下,我大唐的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很多技术都是前人智者用尽一生的心血呕心沥血才研究成功的。有的技术甚至是前辈们用生命的代价研究所得。举两个例子,当年神农氏尝百草而得《神农本草经》,弄得全身都是毒,差点为此丢掉性命,这是我中华文明最早的药物典籍,后人以此为依据懂得药理。学会对症下药治疗疾病;还有,当年干将莫邪为了打造绝世宝剑,甚至不惜投身炉火,这些技术乃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如果我们就这样随便给别人,岂不是民族的罪人?岂不是历史的罪人?用一句粗话说就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啊’,如果我们丢失了这样宝贵的技术,后世子孙绝对不会原谅我们,我们在史书上也会留下浓重的污点!还请陛下明鉴!如果真要同他们换,微臣认为我们可以拿前朝的一些技术跟他们的换,前朝的技术没有我朝的技术先进,但又不会太差,不过我们不能要什么铠甲技术、马甲技术和驯马技术,我们要他们的海船制造技术,如果他们带来了,那就用前朝的技术换,如果他们没有,那就不换,否则的话,我朝就吃了大亏”。  ‘

    这番话说得太重了,玄宗都感觉如果用最近的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与东罗马人换了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其他大臣当然也不敢站出来背这个黑锅,朝中大臣谁不重视名声,更何况是有可能被记录在史书上的恶名?

    玄宗有些犹豫,他是个爱脸面的人,现在东罗马人求到面前来了,他有些抹不开面子,于是对赵子良说道:“东罗马使臣已经求到朕这里来了,如果朕不答应给他们换的话,岂不是显得朕太小家子气?你刚才说的东罗马帝国的海船制造技术,真的很好吗?难道我大唐的匠人就打造不出来?朕怎么觉得我朝的船只应该还可以啊”。

    赵子良拱手道:“陛下,我朝的匠人打造的舰船只适合在内6河流航行,一旦出海就不行了,海面上风浪太大,内6船只进入大海之后不适应海面的巨大风浪,很容易船毁人亡,我朝有水军,但这些水军只能在内6河流和近海活动,而东罗马帝国则有专门的海军舰队,可以在海面上进行远洋航行,这种海船的打造技术是我朝匠人所不具备的,举着例子,从日本国到我朝航行的船只,十次就有五次会被风浪打翻,但如果是东罗马帝国的海军战舰,则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至于陛下所说如果不换会显得陛下很小家子气,其实是陛下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可能在陛下和诸位大臣看来,金银珠宝是这世间最值钱的东西,但在微臣看来,金银珠宝没有了,是可以赚回来了,但是打造最锋利的兵器的技术是赚不回来的,我们的祖先从最开始的茹毛饮血,到如今我们穿着华丽的绸缎,吃着精美可口的食物,读着书、使用最锋利的兵器,这中间可是经过了数千年的时间积累,经过了无数代前辈的智慧积累啊!这些绝对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是我朝最宝贵的财富,就算是国破家亡也绝不能出卖这些技艺”。

    玄宗心里有些烦躁,感觉自己的面子不好看,摆摆手对高力士道:“派人去告诉东罗马使臣,就说兵器和弓弩技术是我朝最好的技术,是绝对不会卖、也不可以交换的东西,让他们死了这条心吧!”

    “诺!”高力士赶紧答应。

    赵子良又站出来拱手道:“陛下,伽罗林和酒井隆一这连个人已经知道了我朝兵器和弓弩制造的绝大部分工序流程,从他们用自己的本国语言抄写那些技术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这两个人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玄宗看向文武大臣们,问道:“诸位卿家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大臣们都互相看了看,最终还是太子苦笑一声,站出来行礼道:“父皇,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只怕不杀他们两个是不行了,如果留着他们,不管是继续关着他们还是放了他们,我朝的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都很有可能外流,只有杀了他们,然后加强对技术的保密才能杜绝这种事情继续生,至于会不会引起双方之间的邦交的问题,这暂时可以不予考虑,毕竟是他们心怀不轨、违背我朝法令在先,我朝杀他们二人也是理所当然”。

    赵子良这时又道:“陛下,请陛下将此事交给微臣去办吧,让微臣去见那赫马儿,微臣会让他甘心情愿接受这个结果而且不会影响到两国邦交”。

    玄宗沉吟片刻便答应了,点了点头:“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鸿胪寺卿跟着一起去,赵卿,你办完此事之后来见朕,朕有话跟你说”。

    “诺!”

    赵子良和鸿胪寺卿一起来到使节馆,赫马尔见到赵子良和鸿胪寺卿很高兴,将二人迎入馆内就坐,又拍侍从送来茶水,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二位前来,是不是贵国朝廷有了决定?”

    赵子良和鸿胪寺卿互相看了一眼,就由赵子良对赫马尔说道:“是的,使臣阁下!实在抱歉,我朝决定不会出卖兵器和弓弩的打造技艺,也不会交换。如果使臣阁下此次前来的目的仅仅只是如此,那我们只能让阁下失望了!如果使臣给下除了这个目的之外,还有其他的目的,我们倒是愿意洗耳恭听”。

    赫马尔果然很是失望,不过他马上开始关心起伽罗林的事情,问道:“那伽罗林呢?你们打算怎么处置他?他可是我们使团成员,贵国皇帝陛下难道不能赦免他吗?”

    赵子良摊了摊手:“对不起,此事我们无能为力,伽罗林是窃取我朝兵器和弓弩制造技术的主要策划和执行者,他必须要受到惩罚,他会被斩示众!至于使臣阁下,我们希望您和您的使团中其他人再也不要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打算,这会很危险,会让你们丢了性命,我希望您记住这一点,我们大唐不想与东罗马帝国为敌,但也请您不要主动挑衅我们,不要触动我们的底线,否则的话,我们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第277章 再被革职() 
赵子良处理完赫马尔的事情后很快又赶回皇宫回复玄宗,玄宗在御花园内接见了他。 ‘bsp;om

    “陛下,东罗马使团赫马尔的事情解决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也并非全是要得到我朝兵器和弓弩打造技术,现在这件事情行不通了,因此他们想留在京师与我国进行文化和信仰方面的交流!”

    “哦?这就好,只要不影响两国关系,不影响我朝货物贩卖到西方就行!”玄宗说着接过梅妃递过来的一块水果肉放进嘴里吃起来。

    玄宗想起一事,起身对赵子良招招手:“跟朕来!”

    赵子良愣了愣,立即起身跟上。没多大一会儿工夫又来到了紫宸殿,玄宗指着御案上堆成了小山一般的奏折说道:“你自从上任左金吾卫右卫将军府以来,却是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据说长安县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勋贵子弟、纨绔们都大有收敛,大有当年贞观之治时期的‘也不闭门、路不拾遗’的景象,只是你这么长时间以来却给朕惹了不少的麻烦,你看看吧,这些都是朝臣们弹劾你的奏折,你已经引起了京城内大小官吏的公愤了!”

    赵子良自己做下的事情当然知道有多么严重,他也对很多朝臣弹劾他的事情早就有所耳闻,不过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责任心,另一方面也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既不能投靠李林甫,也不能投靠太子一系,只能死死的抱着皇帝的大腿,而通过左金吾卫大力整顿京城治安不但把李林甫得罪狠了,也把太子一系的官员们得罪得不轻,只有这样,他才能取得皇帝的信任和庇护。

    赵子良知道皇帝把他单独带来这里给他看这些奏折,就知道皇帝是把他当成自己人的,否则也不会给他看这些弹劾他的奏折,于是他看也不堪奏折,立即下拜道:“微臣不知会给陛下带来这么大的麻烦。真是死罪,请陛下降罪”。

    玄宗摆手道:“算了,朕怎能惩罚有功之臣呢?不过这次你得罪的人太多了,朕虽然有心保你。 ‘但也不能做得太多明显,否则只会弄得君臣不和,于朝廷不利。左金吾卫右卫将军的位置,你是不能坐下去了,这样吧。今年是举行武举之年,朕下旨让你先去兵部出任一个闲职,等武举大考快要开始之时,朕会下旨由你当任武举主考官,你给朕找出几个将才苗子出来”。

    如果是在后来的明清时期,武举的主考官最少也应该是兵书侍郎主持,而玄宗却让赵子良一个闲散的武将去主持武举考试,可见唐朝对于武举并不是很重视,至少武举要比文举的地位差得多。

    赵子良对武举的事情还真不了解,见玄宗竟然把武举主考官的位置给他。他颇有些意外,立即问道:“陛下,不知武举主要考一些什么内容?”

    “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步战、骑战等等!”

    赵子良想了想,对玄宗说道:“陛下,如果仅仅只是考这些内容,只怕很难找到真正的将才,最多只能找到勇将和猛将!如果要找万人敌、十万人敌或百万人敌的大将之才,先要考的不是这些内容,而是兵法战策、军事谋略,当然这些只是纸上谈兵。接下来还要考实际摆兵布阵、统兵作战之能,这可以为陛下选出真正的大将之才;考完这些之后,再考个人武力项目,这些可以为比下选出猛将之才!”

    玄宗听了深以为然。大喜之余,立即对赵子良说道:“不错不错,就应该这样,此事就交给你去做,不能搞砸了!”

    “诺!”

    过了两天,玄宗果然下旨撤了赵子良左金吾卫右卫将军的职务。将他调到兵部出任兵部武选司郎中,不负责兵部武官的选拔,专门负责今年的武举考试,这个职务只是从五品上,而赵子良的定远将军军阶乃是正五品上,等于是连降了两级。 ‘

    得到消息的朝臣们、勋贵子弟、纨绔子弟和皇亲过去们顿时拍手称快,大为高兴,很多人幸灾乐祸。不过赵子良在左金吾卫实行的制度却是被保留下来了,而且被坚定不移的继续执行下去,长安县的治安状况并没有因为赵子良的离开而变差。

    赵子良又闲下来了,武举要到秋天才进行,现在才是春天,还得等大半年,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赵子良去做的,就是给全国各府州县文,把今天武举考试的考试项目和考生所需要的条件过去,要求全国各州府县协助在各处张贴布告。

    这事很容易,赵子良很轻松就做完了,接下来就勤练武艺、熟读兵书。

    看到兵部在全国各地张贴的布告后,各地的英雄豪杰们纷纷向长安城内赶来。

    赵子良对这些都毫不关心,过了两个月,陈清莹肚子越大了起来,赵子良基本上都窝在家里陪着她。

    六月初,陈清莹产下一子,此子刚刚生下来,哭声就特别响亮,如打雷一般,赵子良大喜,遂给他取名叫赵雷,赵雷生得骨骼粗大、筋骨强健,尽管才是一个婴儿,可一看面相和身形,就知道此子长大之后必定又是一员武将。

    赵子良正准备给赵雷摆满月酒,就收到了从河西传来的战况消息。

    王灿急匆匆走到练武场上对抱着赵雷的赵子良禀报道:“将军,从河西传来紧急飞鸽传书,吐蕃起兵四十万,西入长宁桥,大破河源军,经河源军所大举进攻安西之地,幸我浑崖峰骑将臧希彦现及时,统率五千精骑伏击了吐蕃军的先锋三万人马,吐蕃军大败,臧希彦趁势追击,杀敌无数,吐蕃军遂退军了!”

    赵子良闻言皱起了眉头,说道:“河源军不是陇右节度使麾下的大军吗?皇甫惟明怎么搞的?”

    王灿摇头道:“这事只怕也怪不得皇甫惟明,他得知河源军被击溃之后立即组织了兵力准备迎战吐蕃大军,可谁也没有想到吐蕃大军竟然舍弃了他,而选择西进,调转枪头对付安西军去了”。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这次吐蕃军损失不大,恐怕不久之后就会卷土重来,某现在担心的不是皇甫惟明,被吐蕃这么一搞,他肯定会戒备之心大起,但是位于河西的盖嘉运大人这一年来疏于兵事,一旦吐蕃军对河西动手,只怕他难以抵挡!如今某已经说不上话,想要提醒盖大人都不行,只希望他能够提高警惕,别给吐蕃可趁之机啊!”

    “是啊!”王灿也无不感慨的点点头。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王灿便离去,管王儒进来禀报:“老爷,雷公子满月酒的诸多事宜都已经准备妥当了,聘请醉仙楼的大厨前来掌厨,酒水和菜肴的材料都

    已经订购好了,如果不够随时可以追加,只是关于宴请的宾客还没有确定下来,夫人娘家几乎没有亲人,而老爷这边的亲戚也一时半会无法从老家赶来,所以需要宴请那些宾客,还请将军示下!”

    赵子良想了想就对王儒道:“等会我给你一份宾客名单,你照着名单给每个人去请柬就行了!”

    “诺!”

    赵子良很快写了一份宾客名单给王儒,这些宾客基本上都是他在左监门卫、左金吾卫任职时期的一些同僚,另外还有玉真公主、杨玉环等几个关系稍好的朋友,另外他与李白的关系也还不错,于是给李白等几个在长安的才子也送去了请柬。

    摆满月酒这一天,赵雷这小家伙很得宾客们的喜欢,虎头虎脑的,喜欢乱动,不喜欢安静,看见什么抓什么。玉真公主、杨玉环等人还分别送给他一件小礼物,李白还专门给他写了一诗。

    赵子良抱着赵雷在宾客们当中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