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之开荒者-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石年虽然年幼,却十分有自己的主见,见如今食物匮乏,族人多有饥饿而死者,便一直在思考,怎样能改变现状。

    今日他不知为何,突然心中有感,便向着一个方向行去,无意间进入了这个山谷,见到了这片五彩植物。

    那五彩植物正是后世《拾遗记》中所记载的五彩九穗谷,姜石年见那五彩九穗谷五彩光华闪耀,一种浓郁的清香从上飘来,心道此物定非凡品。

    当下捋了一把下来,将谷穗揉搓后放进嘴里咀嚼,发现那谷穗香甜可口,大是兴奋,拔出一束便奔出了山谷,返回部落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任姒和族人。

    任姒也是颇有见识之人,看到那谷穗后,啧啧称奇,问了姜石年的想法后,便大力支持他的做法。

    任姒派了一群族人,让他们听姜石年吩咐,姜石年则是教他们砍倒树木,割掉野草,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半年后大获丰收,五种不同颜色的种子种出了五种谷物,姜石年分别将它们命名为稻、黍、稷、麦、菽,即后世人们所称的五谷。

    族人们看到如此多的粮食也是惊奇不已,于是纷纷向姜石年讨要了些种子回家种植,于是,五谷慢慢的在姜氏部落种植开来,后又向其它部落流传。

    那些部落听说姜氏部落不需要冒着危险去狩猎,不需要四处采摘果实,只要勤劳的耕作农田便可以吃饱肚子,于是纷纷举族归顺。

    姜氏部落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姜石年的名气也越传越大,十年后,他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大家都叫其神农,意为神奇的农夫,其本名姜石年倒被人渐渐遗忘。

第十二卷 第三十七章 大贤神农 联合的老子与原始 谋划人王

    自巫妖二族隐退,洪荒世界运转混乱,各种元素时有暴动,星辰之力忽强忽弱,影响着洪荒的一切,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着人族的生存环境。

    好在因伏羲遇到了肖鹏,机缘巧合下提前领悟出先天八卦,伏羲便将先天八卦选取资质悟性高绝的人族传了下去,推广开来,因为先天八卦乃是伏羲所创,人族感念伏羲恩德,又称之为伏羲八卦。

    伏羲八卦得以流传开来后,人族通过推算,便可预测灾害何时会发生,具体又是什么灾害,会造成什么后果等等信息。

    知道了这些,便可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受到损害,因此,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族越来越少,相反,数量越来越多。

    渐渐的,通过打猎捕鱼、采摘野果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族吃食要求了,很多族人都被饿死。

    伏羲原本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传人,将人王之位传下去,自己好回谷全心修行,以期早日证得大道。

    可惜此事一出,伏羲却是不好抽身了,但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填饱众人肚子,不由十分焦虑。

    这一日,伏羲却是听得千里之外的姜水流域姜氏部落有一大贤名为神农,他种植了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解决了千万人的口粮问题。

    这让伏羲心下大喜,他记得老师逍遥道人曾说过,神农出世,便是他功成身退之时,当即便决定亲自前往探个究竟,身化流光,伏羲很快就到了姜水一带。

    从天上望下去,只见部落里有水的低处种着稻子,无水的高坡上种着麦子,又有粟、荞、蔷间或其间,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农夫在地里耕作,小孩在垄里玩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伏羲按落云头,从林中行出,找了几个人问答,都道这是首领神农的功劳,伏羲心下更是高兴。

    神农听说人王亲至,连忙率族民前来迎接,伏羲见神农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想是长期在地里劳作所致,于是便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种植庄稼的问题,神农自然是对答如流。

    伏羲又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管理洪荒众部落的问题,发现神农也能推陈出新,提出许多好的见解,不由赞道:“神农真乃大贤也,吾道后继有人矣!”

    ?伏羲遂邀请神农前往首阳山,好接任那人王之位,神农自是欣然同意,洪荒人族生性淳朴,加上儒教教化之功,对权利并不热衷。

    有能力者更多想的是将自己的能力用到让人族过得更好上,人王有意让他接任人王之位,他也能将许多想法付诸实际,为全人族造福。

    是以神农自然不会推拒,当下辞别家人,与伏羲一起去了。

    神农到了首阳山,被红云收为亲传弟子,传授修行之道,随即便在儒教两位圣人的见证下,接受了伏羲的禅位,成了新的人王。

    便在那一刻,海量功德金光从天而降,纷纷没入伏羲体内,伏羲修为暴涨一截,这自是天道感应伏羲为人族作出的大贡献,降下功德以示奖励,随即伏羲便回了逍遥谷,开始闭关修行。

    神农接位人王后,以仁德治理天下,他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极受天下人族之爱戴,在他治理的地方,不赏而民勤,不罚而民正,人们生活富足而快乐。

    人类学会种植五谷后,许多吃不完的粮食因为保存不好而毁坏,神农又教大家捕捉山中幼兽小鸟,用那些吃不完的粮食来饲养,等到幼兽小鸟长大后再将其宰杀。

    如此,可谓一举两得,既将那些吃不完的粮食发挥了功用,又免除了人族去山上捕猎的危险,慢慢的,人们发现猪、牛、马、羊、狗、鸡等六种动物最好饲养,便将其统称为“六畜”。

    五谷六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农业发展阶段,而缁衣氏与有巢氏后人这些年也颇有建树,无论是洪荒人族的衣物还是居住环境,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

    大罗山,八景宫。

    一直冷冷清清的八景宫今日迎来了一个客人,正是那玉清圣人元始天尊。

    “师弟来意我已知晓,只是你与通天同为我三清一脉,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却是不好偏袒,上次送你封神榜与打神鞭已经引起了通天的不满。”老子眯缝着双眼,老神在在的淡淡道。

    原始摇了摇头,道:“师兄此言差矣,通天早就对我俩心存意见,不将我们这两个师兄放在眼中,再说通天门下皆是些禽兽虫鱼,也平白侮辱了你我盘古正宗之说。”

    老子默然,其实他对通天的做派也颇有不满,他为人教教主,行的是那教化人族之事,他人教气运本就被儒教夺去大半,所剩无几,通天门下尽是些禽兽虫鱼,若截教大兴,他人教却又如何发展?

    但老子的道讲究清净无为,何况此又是通天家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原始自然知道老子之意,当下把心一横,道:“封神大劫中若是通天对付了我阐教,怕是以后更不会再将你我放在眼里,原始今日在此言语,我阐教以后却是以师兄人教为长。”

    老子顿了半晌,方开口道:“眼下洪荒人族正兴,下一位人王却是几十年后要出生在有熊部落,师弟宜早做筹谋,不过你要小心儒教。”

    “儒教在人族中的威望远远超过我们三教,俨然以人族唯一教派自居,若是儒教介入此事,为兄也是无法助你。”

    原始闻言满意的点点头,老子透露下一任人王信息,却是打定主意要帮自己对付通天了。

    要知道人王乃是人族共主,若能收人王为徒,日后在人间布道自然是便捷万分,况且人王功德圆满后,更是可得功德以涨阐教气运。

    当下原始朝老子行了一礼,道:“原始在此多谢师兄了,我这就回去做那准备之事。”

    对于老君所说的儒教之事,原始倒是不太在意,心道如今大师兄已经站在自己这一边,而且当年他与鲲鹏红云有怨,定会出手相助,斗起来自己却是不怕。

    回到玉虚宫后,原始心道那未来人王虽然尊贵,却也终究是一个凡夫俗子,还当不得自己圣人之尊亲自前往,自己还是派门下一弟子前去即可,于是把收人王为徒之事与众人说了。

    众弟子久为修道之人,听得有此等好事,哪还不个个翘首以盼,希望得此一行。

    原始只把目光一个个的向门下望去,本想派燃灯前往,但想到当年紫宵宫中通天所言‘外来之人’话语,心道此事还得就此做罢,免得又留下话柄。

    于是对广成子道:“广成子,你为我门下十二金仙之首,此事便由你去吧!”

    说完手一翻,一柄玉如意浮现于手中,那玉如意首端呈庆云状,有三枚无极宝珠镶嵌其中,分呈青碧赤三色。

    所谓上有三宝日月星,下有三才天地人,三枚无极宝珠正是上对日、月、星三光,下对天、地、人三才,寓奉天承运,与道同修。

    玉如意手柄处有九条升降各异,互不雷同的五爪金龙,九条金龙各具神韵,在祥云中穿行,每条金龙鳞片、龙须等纤毫毕现,万缕金光在龙身上闪耀。

    龙身抖动,曲颈昂首腾跃于空,龙须目怒张,阔口长须,鳞爪锐利,肘毛如剑,硕长的龙躯搅动着云气,势不可挡,犹如真龙再现,寓八荒**,唯吾独尊。

    玉如意尾端呈灵芝状,有五福图纹,每道图纹虽然形体不同,却精髓神似,其气遒劲浑厚,其劲苍猛有力,其势笔走龙蛇,飞动流畅,可谓福内藏圣,圣如天福,寓仙福永享,圣寿无疆。

    原始将玉如意递给广成子,道:“此乃先天功德灵宝三宝玉如意,威力惊人,且杀人不沾因果,你且拿去防身。”

    如今不周山未倒,广成子的成名法宝番天印自然是没影的事,原始心知广成子此去与儒教发生冲突的可能十分之大,故而予了他这件自己手中除盘古幡外数一数二的上品灵宝。

    广成子此刻双喜临门,自是心花怒放,只在众人艳羡中跪拜原始天尊大恩,接过那三宝玉如意,去那洪荒等待人王出世去了,众门下也是各自散去筹谋自己之事不提。

    却有一人心中大恨,正是那阐教唯一准圣燃灯道人,燃灯道人本就不是心胸宽广之人,他在玉虚门下为那副掌教之职,也算是兢兢业业,劳苦功高,可到现在也没得元始天尊赐下什么傍身的灵宝。

    除了一盏与他伴生而来的灵鹫灯与一根乾坤尺外,可谓光杆准圣一个,而他那后世借以成道,演化二十四诸天的二十四颗定海珠,还不知道躺在何处海底呢!

    此时听到原始说那收人王为徒之事,燃灯满以为原始会派自己前往,却没想到如此美差终究还是落到了其亲传弟子头上,更是赐予了威力惊人的三宝玉如意,此举怎能不叫燃灯心中不忿?

    燃灯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心道既然你不仁,我便不义,于是也寻了个机会,往洪荒赶来。

大鹏对于圣人的理解

    对于大鹏对圣人的设定,许多大大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每个人对圣人的理解都不同,大鹏就请大家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大鹏了。

    在大鹏看来,修真修的是真我,修得真我即为仙,而圣人却是要斩去自我,大鹏对自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以及包含一个正常人所拥有的一切感情、好恶、情绪等等,斩三尸成圣,就是抛弃这些。

    至于那些说什么斩三尸是要最终三尸合一什么的,就别来跟大鹏辩了,大鹏所认知的斩三尸就是舍弃善恶自我,是自我,不是执念,这是基本设定,所有话题都应该基于基础设定来进行,而不是提出另一个看似更靠谱的设定,因为那就不是大鹏的设定了。

    大鹏曾看过一本书,叫做《唐砖》,里面对神仙的理解,他用了一个名词,石头。

    大鹏觉得非常贴切,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两句话并不是说天地与圣人都是不仁慈的,而是说天道至公,圣人至公,那么要怎么才能做到至公呢?那就是不能有自己主观的感情或者说情绪在里面。

    只要有感情有情绪,那么难免会受到个人喜恶影响,那就做不到至公,所以圣人要做到“不仁”,就一定不能有情绪,有感情,有主观的喜恶,换言之,圣人必须是一个“石头”。

    以前大鹏看洪荒流,看到那些圣人动不动大喜,或者大怒,亦或者大恨,我就感觉很别扭,那些个圣人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嘛!

    所以大鹏在写的时候,就这样设定了,斩三尸成道就是舍弃一切感情,情绪,成为宛如机器一样理智的存在,一切思维模式只依存“道理”。

    比如别人骂他了,他“应该”生气,而不是他会生气,那么生气后“应该”做出什么反应……圣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决定行事的,所有一切都是从道理上来分辨,而不是以自己的情绪来直接体现,圣人不会发怒,不会开心,不会悲伤,但是他们会按道理做出发怒、开心、悲伤时应该有的反应。

    比如门下弟子立功了,他心里不会有开心的情绪,但是他会按照道理给予门下奖励,或赞赏,因为圣人知道,他应该开心,他开心后应该做出这样的反应。

    其实在大鹏用楚轩来概括圣人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了态度,在大鹏书里,圣人就是这样的,没有感情,没有情绪,没有喜怒哀乐,但他们的思维都是正常的。

    有点乱,不知道大大们能不能理解,但是,反正就那么个意思吧!大鹏看问题比较浅,那些看多了洪荒流,对斩三尸有更深刻理解的大大我只能请你忍忍了,因为大鹏不会跟你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没有人类感情的圣人,这就是大鹏的设定。

第十二卷 第三十八章 西海夜话 截教三霄 孔宣得灵宝 燃灯来了

    自肖鹏闭关,孔宣、羽翼仙、镇元子、无崖子四人便结伴游历洪荒,到如今已两千年。

    洪荒很大,即便是两千年,几人也没能游遍洪荒每一个角落,在此过程中,四人或多或少的都得到了一些宝贝,有天材地宝,也有灵宝,当然,也结交了一些朋友,结下了一些仇人。

    这一日,四人漫无目的的四处乱飞,不知不觉便到了西海之上,都说四海之中宝贝众多,几人便到海上来碰碰运气,只是四海何其之大,宝物又岂是说寻便可寻得?即便是一片西海,便几近无边无际了。

    如此数年时间过去,四人却是什么也没寻着,孔宣只道是宝物与自己等人无缘,便准备招呼兄弟们离去。

    这天晚上,乃是一个月圆之夜,光华如练,师兄弟四人坐在西海之中一无名小岛上,看着海面在月光照射下,烟笼雾绕,一片朦胧,四人饮着蟠桃酿,轻松的说笑着。

    四人之中,除了镇元子外皆为玄仙巅峰修为,因他们不愿斩尸,故一直未能突破准圣,单以修为论,在场修为最高的反而是斩出了恶尸的镇元子。

    当然,修为不代表绝对战力,单以战斗力论,最高者毫无疑问当是大师兄孔宣了。

    “师兄,我们明日不如去首阳山看看如何?我与红云老友也有几千年未见,甚是想念。”几人共饮了一杯蟠桃酿后,镇元子放下琉璃盏道。

    孔宣闻言无所谓的点点头,道:“有何不可?不过红云道友自斩出自我尸,他便已经不再是他。”

    “就算他记忆中还记得曾与你关系很好,表现出对你亲近,心中却终究是没了那份朋友感情,我怕你会失望啊!”

    镇元子神情一黯,叹道:“各人有各人的选择,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要得到一些东西,总要舍弃一些东西。”

    “他没了感情,我却还有,只要我们还是朋友,这份感情就还存在。”

    孔宣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能这样想就太好了。”

    羽翼仙突然感慨万分的道:“我现在算是理解了师尊不愿我们斩尸证道的理由了,这斩去三尸,无情无欲,仅剩理智,与石头何异?就算不死不灭又如何?了无生趣。”

    无崖子接口道:“所以啊!女娲娘娘可以说是七位圣人中最幸运的一个了,功德成圣,同样证得混元大道,却保留了感情与情绪。”

    无崖子一提起女娲,孔宣几人却突然兴致大涨,羽翼仙贼忒兮兮的对几人贱笑道:“诶,你们说,女娲娘娘跟师尊之间,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孔宣那俊美的脸上也露出一抹暧昧之色,笑道:“这很明显,师尊对女娲娘娘似乎比对我们这些弟子还要宠溺,而女娲娘娘对待师尊的态度也与对其他人不一样。”

    “以前我还不甚明白其中真意,可这两千多年游历洪荒,见识了人族中男女之间的情爱后,我慢慢明白过来,师尊与女娲娘娘……分明便是喜欢上对方了。”

    这个话题一开口,几人顿时有些收不住,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起来,逍遥谷中之人呆在一起数万年,自是一起经历了许多事。

    那其间发生的各种小细节被他们拿出来一一分说,佐证着他们的这一说法,到最后四人一致认定,肖鹏与女娲肯定是看对眼了。

    说了一会儿肖鹏与女娲,话题又延伸到了他们四人与截教三霄身上。

    原来数百年前,他们游历到东海,那次孔宣与羽翼仙来了兴致,比拼以本体原形谁飞得更快,结果被刚好从碧游宫听完道,准备返回三仙岛的截教三霄看到。

    三霄一看到优雅美丽的孔雀与威风凛凛的金翅大鹏,便兴奋莫名的要上前捉住他们,充作自己的坐骑,这下可把羽翼仙给气得够呛。

    孔宣脾气较好,只是变回人形,也不与她们计较,但羽翼仙向来心高气傲,除了肖鹏与孔宣,谁也不服,认为自己被三霄挑衅了,非得要个说法。

    结果那三霄中的小妹碧霄也是个刁蛮任性,牙尖嘴利的主,一言不合便抄起金蛟剪攻击羽翼仙,羽翼仙自然不惧,当下擎出方天画戟与碧霄斗在一处。

    碧霄法力修为虽不如羽翼仙,但仗着金蛟剪之利却也能与羽翼仙斗个有来有往,随后镇元子与无崖子也相继赶到。

    云霄琼霄见对方来了帮手,且个个修为不弱,顿时提高了警惕,取出法宝戮目珠与混元金斗凝神戒备。

    孔宣观她们修为不凡,法宝神妙,这里又是截教的地界,心知她们很可能是截教门人,虽然不惧,却也不愿平白树敌,便想上前劝架。

    谁知琼霄以为他要上前助战,祭出法宝戮目珠将他拦了下来,孔宣无奈之下,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