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抱怨的智慧-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获,如果你希望拥有大成就,你就必须具备一个像赢家的思考态度或行为规范。
  你可以选择你要的人生,不过抱怨只会让事情更混沌。你可以选择早晚抱怨别人,也可以在觉醒后力图振作,它不一定是推翻过去所有的生活步调,它可以是一个当下念头的转换,或是一个行为的修正。不放纵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善言善行慢慢变成良好的习惯。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原来也是如此快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现在开始停止抱怨
抱怨的人无处不在,有些人总觉得别人处处跟他作对,因而抱怨不止;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是强者,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又无力解决,也抱怨不停;有些人认为社会太不公平,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许多人都抱怨过处境的艰难,但抱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当发现抱怨无济于事之后,只能沉默,甚至一蹶不振。抱怨只会让人丧失勇气,还会让人失去朋友。可以想象,谁不恐惧牢骚满腹的人,谁不怕自己受到消极的传染?与其经常抱怨,为什么不停止抱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马舟是北京建国门一家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在这家公司,他已经做了整整三年。对很多人来说,三年也许很短,但对马舟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他的公司人员流动性很大。
  同事走了一批又一批,他听到最多的,都是同事对公司的抱怨,不仅对他抱怨,也对老总或和公司有关联的其他人抱怨。
  他的一个朋友和马舟同在这家公司,工作后的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向马舟抱怨说他的处境没有马舟好,后来每次见面都会向马舟诉苦。不过却从没有听到他说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是准备怎么改正等。
  马舟对他的朋友说,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赛利格曼与5岁的女儿尼奇在园子里播种。赛利格曼虽然写了大量儿童著作,但实际生活中跟孩子并不太亲密。他正在忙着种地,而女儿却手舞足蹈,甚至将种子抛向空中。
  赛利格曼有点烦了,便让女儿老实点,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你还记得我5岁生日吗?从3岁到5岁我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5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经常闷闷不乐了吗?”
  赛利格曼突然产生了闪电般的震动。这一天改变了赛利格曼。他过去的50年都生活在阴暗的情绪中,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洒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成为心灵的主导。
  抱怨对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更为严重的是,一味地抱怨,甚至会影响和朋友、同事、上司的关系。马舟之所以对这个朋友产生了看法,就是因为他的这个朋友只会抱怨,不知道从自身找原因。
  即使遭遇了失败,只要我们振奋起来,还有机会从头再来,毕竟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少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如果因为失败,就满腹牢骚,只会让人厌烦。
  抱怨不同于坦然承认失败。坦然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人们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神色平静的勇士。人们本来同情弱者,但抱怨的人容易气急败坏,反而得不到别人的同情。
  从现在开始停止抱怨,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解决问题上。停止抱怨,你必须接受这样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你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而不是做错了事之后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你可以经常对自己说:
  1。要是我不满意自己现在的一切的话,那就应该努力改变这一切,而不是将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2。要是我有什么目标的话,抱怨并不能使我实现目标。目标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我是否努力了。
  3。要是我不高兴的话,那一定是因为我自己,而不是别人让我不高兴了。
  4。要是我遇到了困难或者挫折,我应该努力去解决这些困难,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不能等待他人的帮助或者希望事情自然出现转机。
  5。要是有人遇到困难,我有责任不带任何目的地去帮助他们。
  6。要是我希望和他们交往,那么我应该,主动去邀请他们,让他们觉得我有吸引力,而不是等他们先伸出双手。
  ……
  毫无疑问,停止抱怨仍然不是最终的目的,还应该多一点自信。抱怨只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抱怨,立刻停止,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努力去改变现状,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呢?
  

给生活一个笑脸,生活会还我们一个安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发现抱怨的人远比乐观快乐的人多。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与喜欢抱怨的人做朋友,因为这些人在抱怨的时候,也在伤害着身边的人,为他人招惹麻烦。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因为抱怨而得到快乐。
  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在上海的一家外贸公司任职,去年刚工作的情景现在仍然历历在目:
  因为是第一天上班,*非常谨慎,虽然公司9点才上班,而且到公司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他还是在6点就起床了,洗漱完毕之后,他特意挑选了衣柜里最贵、也是最正式的一套职业装,然后精神抖擞地出门了。
  但是让*没想到的是,当他昂首阔步进入公司之后,人力资源部经理把他领到他所在的外联部后,就再也没有人搭理他,部门里的其他职员也没有人抬头看他一眼。
  *坐在座位上等了半天,也没有人过来安排他任务。他只得去找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看了看他说:“小杨啊,饮水机的水要换了,还有帮大家到下面买些充值卡,回来的时候顺便给大家买好午饭……”
  *其实是非常郁闷和无奈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拒绝又怕得罪部门经理。对他来说,帮同事做点事情倒是没什么,可是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一句谢谢都没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琐碎的事情,在同事们的眼中,也许都成了他分内的事情。
  因为这些事情*很失落,他也曾暗地抱怨过部门经理。但工作仍然得继续,就这样*的这份工作一直持续了半年之久,最后他不得不卷铺盖走人。和刚到公司时的兴高采烈相比,他走得似乎有点黯然,因此他的心绪一直很坏,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以后找工作的信心。
  对于初入职场的*来说,因为缺少经验,可能很难正确处理好与上司、同事的关系,但抱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相反还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在我们周边常听到抱怨生活不公平、不如意的声音,这些人总是跨不过那扇快乐之门,被抑郁、忧伤困扰。而这些痛苦来源于“把自己摆错了位置”,总觉得生不逢时,总觉得机遇未到。长期抱怨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让消极的想法在自己脑海里面生根发芽。就像经常有人这样说:“我知道我不该抱怨,但我不知道该怎么让自己不要抱怨。”
  很多时候,抱怨与乐观仅仅一步之遥。假如你是个悲观的人,选择了抱怨,也许你将时时忍受忧郁、痛苦的折磨,你的生活、学习、情绪、健康都将因此付出代价。相反,如果你能乐观地对待你所遭遇的一切不幸,困难和挫折将会因为你的乐观而变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不该抱怨的话,这将是你克服抱怨的第一步,因为意识到自己应该如何做和不应该如何做很重要。克服抱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保持乐观的情绪了。保持乐观的情绪,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计划。毕竟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快乐、幸福,而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因此,需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就需要勤奋和努力,即使遇到了困难或者挫折,目标的动力也会克服消极情绪,让单调乏味的工作充满乐趣。
  ★ 对自己不要过于苛求。无疑很多人乐于抱怨,包括抱怨别人也抱怨自己,多是目标定得过高,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抱怨别人,为什么他没有帮助我?为什么我这么不顺?从抱怨别人到抱怨自己,情绪将越来越糟糕。
  ★ 保持微笑,积极调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绪,排除不良的情绪,让自己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
  

如果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再找一条
最近年过四十的张跃然心情不畅,有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因而他一直唉声叹气、闷闷不乐,越来越自闭。左邻右舍以及公司里的同事,有事没事的时候就给他提意见:有的人建议他多和朋友聊聊,多到外面散散心;有人建议他可以自己找点新奇的东西玩玩,转移一下注意力……一群人说得他心情乱糟糟的。本来是安慰张跃然的,可却变成了一场辩论会。
  由于工作的缘故,他受到了领导严厉的批评。领导批评他也是有原因的:张跃然接受的这个任务对公司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在他执行任务前,领导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多参考别人的意见,甚至还给他提了一套方案。而张跃然自认为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应该不成问题。但当他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他仍然固执地使用他的老方法。最后事情搞砸了。
  视野不够远大,胸襟不够广阔,想当然地固执于自己的经历或者经验,常常会让人死死地钻在某一条胡同中不能脱身。对于张跃然来说,他的失败就在于,当他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的时候,走不通了,但他仍然固执于自己的方法,这也是他搞砸任务的主要原因。
  这个道理很浅显,但生活中,很多人却不知道利用这个方法。比如,在面对挫折时,这些挫折,可能是高考的失利,可能是因为没有学历而工作难找,也可能是因为学历不如别人,工资比别人低;或者因为生意失败郁郁寡欢……在面对这些或大或小的挫折时,有人选择了坚强面对;有人没有坚持住,最终选择了逃避。敢于面对困难的人,他们相信挫折是上天赋予他们的机会,因此他们在失败中学会坚强,在成功中懂得自信;而另一些人选择了抱怨,所以在抱怨中失去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和活下去的勇气。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前无路可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尝试向左或向右呢?问题是如此简单,但就是这个很简单的问题,很多人却想不到。
  路很多,不要总是拣熟悉的走。如果总是沿着老路前进,就会把路走烦、走厌、走绝。这时,不妨往旁边跨几步,也许你就会发现无数条路。堵死我们的往往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路的旁边也是路,这条路绝看上去也许像羊肠小道,但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它很可能是一条充满希望、充满机遇、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很多刚入职场的人,用不了多久,起初敢闯敢拼的劲头,就会被消磨殆尽了。但杜丁却是个例外。在大学里杜丁就以创意迭出著称。走上工作岗位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依然像刚入职场时候的样子,脑子里有说不完的点子。
  不过现在杜丁难免会有些郁郁不得志的感慨——他的老板是个因循守旧的老人,从他创立公司的时候开始,小心谨慎一直都是他遵循的核心思想。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公司没有像别的公司那样轰然倒塌,这也让老板更坚信是自己的保守和谨慎,才让公司幸免于难。
  公司专门生产市场上的那种小电扇。老板的思想是少而精,要做就做最专业的。在杜丁看来,他可不这么想,按照他的理解,公司的实力虽然不是很强大,但还不至于让产品如此单调——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仅仅生产一两种没有优势的产品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他想设计新的产品。
  但杜丁不是老板,他只是老板手下的一个部门负责人而已。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他产生标新立异的想法。他想,等他设计出了产品,老板一定会认可他的。然而杜丁明白,老板是绝不允许杜丁利用公司的资源进行在他看来毫无意义的尝试的。
  因此杜丁想了一个法子。他先跟老板提建议,说应该在电扇的设计上进行更新。在取得老板的同意后,他马上开始着手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设计出了一款空调扇。这时老板才发现“上当”了,不过面对越来越多的订单,他能怎么做呢?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给杜丁升职!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走,当无路可走的时候,便怨天尤人,抱怨别人没有尽心尽力帮助自己,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实际上,路的旁边也是路。有时候我们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人生的路很长,遇到的挫折也很多:为环境所迫,为条件所困,为生活所累,为情感所惑……有些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当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心境。人生之路永远都不是只有一条。当我们不能改变全部时,为什么不改变局部?当我们无休止地抱怨的时候,为什么不尝试着走别的路呢?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满怀信心地尝试别的方法——当一种方法解决不了的时候,不要抱怨,尝试着走别的路,也许那就是一条捷径呢!
  

改变心态就是改变命运
香港有三个年轻人,一起到一个露天洗车场当洗车工。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他们终日里埋头苦干。
  一天,一位大学教授到这里洗车,发现他们三个虽然都是洗车工,但工作态度迥然不同。于是他好奇地问A:“你在干什么?”A悠闲地说:“您没看到吗,我在擦车!”
  大学教授又问B:“你在干什么呢?”B笑着说:“我在给顾客做汽车保养!”
  然后他又问C:“你在干什么?”C微笑着回答他说:“我在帮老板赚钱,当然也是给自己挣口饭吃!”
  大概过了六七年,这三个一同来打工的年轻人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A作为一个洗车场的业务主管去B开的汽车养护产品店进货,C作为“香港环保洗车王”科贸集团的董事长到B开的经销店考察。B无限感慨地对C说:“你当年就是跟我俩不一样,所以现在就大不一样了。”
  B说的“不一样”,其实说的就是心态问题。相同的环境,只是因为心态不一样,各自的命运竟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差别。在三个人中,最有成就的,当属C,他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心态比另外两个人更好,“我在帮老板赚钱,当然也是给自己挣口饭吃!”一句简单的话,就透露出了他坦然的心态。有了这种坦然的心态,还有什么不可以面对的呢?
  即使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就能让很多人烦恼或者悲伤不已。面对烦恼和悲伤,他们抱怨连天。总觉得是别人的缘故才导致目前的窘迫,因此,对他人有了更多的苛求。
  为什么说是苛求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他们不会因为别人而刻意改变自己。举个例子,同事性格外向、能说会道,他可能不会因为某个同事内向开不得玩笑,就三缄其口,有时候有意无意就会取笑别人一番。这时候,被取笑的人可能就开始抱怨了。但那能怎样呢?抱怨,只会让他们的心情越来越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种事情太多了。
  他们之所以抱怨,是因为别人身上有他们看不惯的东西,但他们又无法改变这种现实。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心态呢,也许仅仅改变一点点,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一年前,陆光宇从美国留学回国,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宁波的一家私企。在和这家私企的老总面谈之前,陆光宇深信不疑,以他耶鲁大学博士的身份,在这样一个小企业找份工作,那是绰绰有余的。不过,当他见到这位老总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原来这家私企的老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家伙,他对那些文质彬彬的文化人很有偏见。当陆光宇信心百倍地告诉老总他是耶鲁大学毕业的时候,公司的老总疑惑地看着他:“耶鲁大学?没听过这个名字!我对你是什么大学的并不感兴趣,我非常讨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到了什么大学就表示有能耐了吗?我没文化不照样当老板吗?”
  老总的话顿时让陆光宇黯然失色,不过他很快冷静了下来,按照他的性格,可能早就走人了。但他没有这样做,一方面,他需要这份工作;另一方面,他发现老总虽然说话难听,但是个正直的人。因此,他故作神秘地对老总说:“如果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
  老总看了看陆光宇,也被他的话逗乐了,然后点头同意了。于是陆光宇小声地对老总说:“其实我在耶鲁大学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在那边基本上都是混日子。我之所以在那待到毕业,完全是因为我的父亲,他身体不太好,我不想惹他不高兴。”
  老总听了陆光宇的话,思索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那你明天来上班吧!”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早已走人了,甚至还会向其他人抱怨自己曾遇到了一个多么不可理喻的老板。抱怨纵然能解一时怒气,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让我们成为最后的赢家。可以想象,如果陆光宇这么做的话,他的这份工作肯定泡汤了。相反,他没有抱怨,更没有和老板对着干,而是随机应变,迎合了老板的观点,最终得到了这份工作。
  因此,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是无休止地抱怨,为什么不把抱怨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反思和改变自己的心态呢!心态决定行动,有一个好的心态,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当然,面对别人的刁难,比如你的上司故意和你过不去,你可以讨厌他,而且完全不必去讨好他,也没必要和他达成一致意见。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一定要清楚,不能让他制造的麻烦转变成你的烦恼。无论你为此多么愤怒,他也不会为你而失眠。如果因为他的过错而使你陷入无尽的烦闷悲伤之中,你就成了唯一一个受到伤害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