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检修-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在管理者能够比较强烈地感知到无须凡事亲力亲为,也能搞好管理创造好绩效时,也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在这个时候,管理者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亲力亲为的危害,更容易反思自己亲力亲为的行为,立下坚决改掉错误的决心。   

  〃打铁需趁热〃,在如此关头,假如有人在管理者耳边,不失时机地吹风,并给予一些如何做到减少亲力亲为的建议,或者和管理者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都非常有益于我们改掉这个毛病。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在亲力亲为的管理者身边,要有能够让我们听进建议的有影响力的人存在。   

  2。   

  改善团队的管理体制和相应的团队文化。   

  其一,使岗位描述更明细、职责细分更清晰、人员设置更合理,并将更多的权力适时分散与下放。   

  结合前面的相关内容,岗位、职责划分上的粗线条化,和关键岗位上人员数量的紧张,正是造成权力与责任过多地集中在管理者身上,使他们患上且难以克服的亲力亲为惯性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就有必要通过前述措施,在各管理层级中分化权力和责任,以使亲力亲为找到宣泄的途径。   

  其二,为自己设定亲力亲为的界限与监督机制。   

  既然我们很清楚亲力亲为的危害,并想做出改变,就要为自己设定需要亲自操刀和不能越俎代庖的界限,如有越界,全体员工都有权举报或投诉,使管理者受到制度的惩罚。   

  其三,将下属的成长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以更大的权重纳入到对管理者的考评中去,而不是过于看重其个人业绩指标。   

  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除了要转变传统的识人、用人的意识之外,还需要采取一些其他举措。如,管理者可以将所负责的部门分成几个小组,并从现有的成员中推举带头人,带头人的表现也就成为了考核管理者的一项指标。   

  其四,选拔、培养不用管理者亲力亲为也能运转很好的优秀团队,打造团队绩效突出的模范管理者,树立不需要管理者〃贴身支持〃也能创造优秀业绩的榜样员工。   

  这可以使管理者树立起信任员工的意识,如此以往,就不会再因为怀疑和担心下属能力有限,而恢复亲力亲为的陋习。   

  3。   

  做个轻松的管理者。   

  除了上面所讲到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改掉亲力亲为的毛病。   

  其一,了解下级管理者及普通员工的方式有很多,绝不止亲力亲为一种。   

  一些管理者之所以〃刹不住车〃,是因为亲力亲为被赋予了〃调查内部真实情况,力求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作用。可是,难道亲力亲为就是达到这些目的的唯一办法吗?   

  当然不是,比如面对面、心交心的诚挚访谈就可以取代亲力亲为;再比如,还可以通过信息反馈制度,多角度地了解企业中每个团队内部的真实情况。   

  其二,管理者应该和事业经营得顺畅出色的〃甩手老板〃,以及在团队管理方面出类拔萃的〃轻松管理者〃多多接触。         

▲虹桥▲书吧▲BOOK。▲  

第34节:第9课 怎样克服亲力亲为的毛病(4)         

  近朱者赤,每一位被亲力亲为累得喘不过气的管理者,都应当在接触和交流中体悟到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如果所接触的那些人和我们的条件相仿、履历相近,管理者的收获将更为明显。   

  其三,适当创造走出去的机会,使自己没有时间再亲力亲为。   

  当然,在走出去期间,管理者同时应该做到,全体员工能自觉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正常地工作,甚至比上司在公司时做得更好。   

  如果能做到这点,管理者就能够增强自己对员工的信心和信任,绷得很紧的神经也会因此而自然放松下来,并逐渐从亲力亲为的惯性病中解放出来。   

  检修·笔记   

  我准备如何改变自己亲力亲为的毛病呢?    

  检修·箴言   

  如果说,识人需要〃相马术〃,用人需要〃驱马术〃,那么,留住人就需要〃圈马术〃。   

  总经理和中层没有节制的情谊,只会害了中层,也害了自己。   

  最能对中层成长造成影响的往往并不是总经理,而是在工作中与中层接触更密切,在生活中与中层联系更深入的直管副总。   

  对于职场新手来说,事情只有做过,今后才更会做。   

  要想对员工的工作更得力,自己对员工更省心,管理者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员工身上。   

  对于管理者来说,选择与员工打成一片,很难说是明智的选择。   

  管理者应该把握好强势权威和平易近人的度,不需要眼睛盯着天花板颐指气使,也不需要挖空心思只为一团和气,要做到既不失威严,又不减亲和,这样就会与下属沟通顺利,从而达成信任和理解。   

  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明白,使自己和下属的关系回到正轨上的主导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与发展,就必须获得更多的来自下属的支持。要想获得这种支持,管理者就要去了解下属们的想法和需要,给他们安全感、尊重感、成就感。   

  作为管理者,在处理比较复杂的上下级关系的时候,应该更专业一些,一切以公事为先。   

  再小的公司、再小的部门,也不能让人情取代制度。   

  不要自恃领导身份,让自己游离于团队之外和组织之上。   

  如果自知管理风格存在缺点,就给自己找个能充红脸或白脸的助手,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作为领导,太强势不好,姿态太低也行不通,管理者应该提醒自己,如果太强就不妨弱一点,如果太低就应该高一些。刚柔并济、软硬兼施、奖罚分明才是管理之道。   

  体恤你的下属,合理地安排工作、合理地奖惩,否则员工们就会认为你在有意地厚此薄彼,你的团队中就可能出现让你遭遇麻烦的〃刺头员工〃。   

  如果你管不了某个经常和你抬杠的刺头,无须太过动气,既然你是规则的制定者,就要用强力的规则去约束他,或者把他调离你的部门,甚至干脆开除他,而不是以软弱的姿态和怕得罪人的心态,继续留下他与你作对。   

  职场是现实而残酷的,如果你不惩罚、不开除一个本该受到惩罚或开除的下属,最后被惩罚、被开除的人可能就是你自己。   

  上下级关系就是上下级关系,不要添加过多的因素进去,这样处理起上下级来,自己就会相对轻松。   

  千万不要以为办公室政治就是一个透着阴险味道的贬义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政治。   

  〃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会来关心你〃,不管你想不想参与办公室政治,擅不擅长办公室政治,都要准备好加入其中。   

  管理者需要拿捏好仁义与理性的度,而不是被仁义困住手脚。   

  对管理者而言,在一个倡导〃制度无情,管理有情〃的大环境之下,在中国这样一个什么都讲情、讲缘的地方,无情与绝情会毁了自己,而不分场合与时宜的所谓有情管理,也同样可能害了自己。   

  埋头苦干并一定就能得到老板的认可,老板最希望看到的是,管理层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管理者总是〃重任一人挑〃,也很难得到下属的敬重,相反还可能遭至他们的埋怨,尤其对那些非常希望在工作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下属来说,管理者这么做,无疑大大阻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束缚了他们自身能力的提升,限制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更大发展。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35节:第9课 怎样克服亲力亲为的毛病(5)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员工,只有看不到员工特点与优长的管理者。   

  让下属随时都处在任务当中,并忙碌起来,就是在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就是在让他们贡献自己所应尽的力量,实现更大的价值,同时,也是在解放管理者自己。   

  老板们绝不需要一只独狼,他们需要的是一只头狼,把一群半梦半醒的羊变成一群狮子,并与它们一起去猎食。   

  事要自己找着做。   

  不论自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管理层级上,职位越往下,就越要将结果导向式的管理抛在一边,就越要专注于过程的监管   

  一旦我们将对团队的激活力度作为考核一个管理者的重要指标,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正在快速提高,整个企业的细胞都似乎在因为一个管理者、一个部门的改变而变得更有活力。。   

  亲力亲为是会传染的,如企业的老板是一个热衷亲力亲为的人,下面的管理层为了与他们合拍,就可能跟着他变得亲力亲为起来。   

  几乎所有的上司都是〃唯结果是瞻〃的动物……当下属因执行上司的错误决定而导致了错误的结果时,上司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就可能让下属成为替罪羊。   

  一个企业的晋升与嘉奖机制并不是仅仅根据员工业务能力的高低来运转的。   

  不论你是哪种类型的管理者,不论你在上司的错误决定面前是接受还是抗争,你都应该弄清楚自己要在这个企业中得到什么。   

  成功的执行在执行之前,是所有追求执行力的企业及管理者都应该牢牢记住的一句话。   

  像头牛似的吃着草、闷着头做事,并不适合现代职场的管理者,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不但要会做,还要会说,并利用一些能够被老板察知的机会和方式来表现自己。   

  把事做好才是第一位的,少花钱应放在第二位考虑。   

  帮老板赚钱比帮他们省钱更重要。   

  管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甚至是没有固定的答案的。   

  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就是管理过程的人!    

  管理的职位越基层,做的工作就越具体,管理过程的担子就一定会越重。   

  只要有空子可以钻,就会有人钻,哪怕你把规矩很完美的订立出来了,也有人趁你疏于防备,主动违规。   

  不论沉淀了多少管理经验,过程管理的路永远走不完。   

  要想得到好的结果,就必须管理那些影响绩效、妨碍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要想使自己持续地收获好的结果,就必须对过程管理持续地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坚持。   

  团队文化是一张虚虚实实的网,它张罗在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员工的言行与团队的运作。   

  团队文化是既要你热心,也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一起热心的文化,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培育起某种习惯价值的文化。   

  不管你的团队文化之水有否在按你的意愿而流动,你都不妨往里面投几颗石子,打破平静,激荡起一些涟漪。   

  团队文化的一切构建行为、维护行为、活化行为,都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取法自然的规律。   

  信息反馈的缓慢和失真,一直都是众多企业执行力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管理者要随时提醒自己:发挥下属的长处比临时给他们补短更重要。   

  在企业的世界,成功与喜悦的经验,失败与悲惨的教训,实在有着太多的例子可供借鉴。   

  如果企业中因为要减少成本、增加效益,而不得不压缩岗位,管理者就需要想办法尽量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   

  管理者是不能过于依靠员工间的相互监督的。   

  一旦某种不合理的做法在某个企业中长期沉淀了下来,管理者就可能抛弃尚存的警惕,而忽略其破坏性,甚至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认可它是合理的。   

  如果你刚刚从一个问题陷阱中爬出来,一定不要错过危机余波最强的阶段,即刻展开解剖行动,以便在大家高度重视某个问题的时候,给自己和他们带来更深刻的体悟,使你的企业发生更有成效的改变。   

  企业中的许多事情都是不容易被量化的,但没有哪件事对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可以条理化和清晰化的。         

虹桥门户网。  

第36节:后记 向曾经和正在经历的痛苦致敬         

  后记 向曾经和正在经历的痛苦致敬   

  几年前,我那本关于弱势品牌营销的书刚刚面市时,曾有一位朋友这样评论道:众多中小企业成天面对汗牛充栋的大企业传记,却找不到多少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和案例。生存在市场缝隙中的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够帮助解决现实问题的、属于弱势品牌自己的本土化成长经验。比起那些由大企业或者国外企业翻拍解读的经验,这些原汁原味的经验显然更有价值。   

  对此,我甚是赞同。因为,管理之涩、成长之难、市场之苦,唯有经历和体验过之后,你才会更为迫切、周全地想着去解决、规避它,让它转化为压力与动力鞭策自己成长。   

  没有经历就不曾体验,就难以确保自己的内心随着年龄不断成熟,就难以确保自己在重要时刻不犯错误,尤其是那些低级的错误。   

  因此,尽管本书强调的是管理者自我检修,但是,我们更需要感谢那些曾经和正在经历的错误,以及因此带来的痛苦,并向它们致敬。   

  就笔者而言,曾经年少得志,刚从学校出来的第一年就进入了一家建材企业的〃内阁〃,当上了厂长秘书,第二年就在企业中几百号员工的议论声中,登上了供销科长的〃宝座〃。但这对一个20岁刚出头的毛头小伙子来说,并非全是幸运,因为我将经历很多自己未曾经历,更难晓解决之道的错误及痛苦。   

  由于我头天晚上〃强压〃仓库保管员验收用于技改工程的钢材,第二天就遭到保管员男朋友冲进办公室的辱骂,在不知如何应对的窘迫中我选择了沉默,让他拍着桌子自我发挥了近半个小时。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单位几个部门的头头在背后议论这件事时,一个说我〃有涵养〃,另一个说我〃太软弱〃。   

  由于当时水泥正在涨价,我并没太考虑价格走势和天气因素,就自作主张进了5天技改工程用量的水泥摆进仓库,可没料到的是,价格没涨起来,反而遇到了连天的下雨,50吨水泥中有10多吨都受潮固化。至今,我同样清楚地记得,老总没有因为这件事,说过我一句不是。   

  这些经历让我领悟、学习到了很多。在偶尔和一些朋友谈起往事的时候,我也不免发出一些经历过后的嘘叹:保管员的工作量太大,我为什么不多申请一个保管职位呢?为什么不在事前做好保管员的心理工作呢?为什么不申请将这个可能的危险因素调离自己的部门呢?保管员的男朋友大闹办公室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和他讲事实摆道理呢?为什么不在他冷静下来之后去和他们两人谈一次呢?为什么不以他干扰供销科办公秩序为由,招呼保卫科、行政科的人将他请出去呢?水泥涨不涨价,为什么不多向行内人士咨询一下呢?进货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检查一下仓库的环境呢?为什么不多考虑一下天气因素呢?   

  当然,我永远不会也不敢一直沉沦于对过去的长叹短吁中,因为走过痛苦之后的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而事实上,早早地领受作为一名管理者的艰难,在管理的前沿阵地经受杂草和藤蔓的非难,实在是一笔可以让自己受用一生的财富:只要我们挺住了,并善于总结和发现,就能从中领悟到许多人一生可能都不会明白的道理,就能让自己更快地成熟和成长起来,就能从中汲取让自己成功的营养。而与我们一起成长和成熟的,还有我们的团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然而,怕就怕在经历风雨之后,我们却被风雨吹打得失去了信心和斗志,在前进的道路上变得胆小、退缩和颓丧;怕就怕在经历风雨之后,我们却仍不知怎样去避风挡雨,不知如何利用已经或即将到来的风雨,干出点有利自己走向更大胜利的事儿来。   

  从混沌到清晰,从盲目到理智,从歧途到正轨,这些都是历经痛苦后才能更为切实体会到的欣喜转变。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向那些曾经和正在经历的错误及痛苦致敬吧!   

  最后,我还要一并感谢与致敬的是,所有对本书的文字整理、编辑、宣传、发行有所贡献的朋友们!   

  李政权    

  2007。1。8于昆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