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汇源内幕-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震惊:中国果汁界的“收购”事件
朱新礼带领汇源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经历了无数的艰辛,终于使汇源坐稳了果汁大王的第一把交椅,汇源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制造”。
  就在人们为汇源得之不易的成功击掌称好,翘首期盼它能给人们带来更大惊喜的时候,却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2008年9月3日,汇源突然向外发布公告称,荷兰银行将代表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以约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全部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收购完成后,汇源管理层不变,朱新礼将担任汇源董事会名誉主席,继续参与公司的业务经营。而汇源果汁品牌持有人为可口可乐公司,后者将利用汇源的销售渠道拓展内地市场,可口可乐有望未来5年成为中国果汁产业的龙头老大。
  汇源被可口可乐收购了?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一片哗然……
  这本是一次企业收购行为,不曾想消息公布之后,却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片异议。出于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很多网友发帖反对这次收购,甚至国内企业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朱新礼,一路好不容易带领汇源走到今天。而今,他却决定要卖出为之呕心沥血16年且赢利能力尚可的企业,其心里的焦灼可想而知。收购协议签订的前三天,朱新礼把手机关掉,找了个小山沟把自己关起来,痛苦地抉择着……2008年8月31日晚11点30分,朱新礼终于签署了收购协议。
  9月6日,朱新礼终于“露脸”。在汇源总部北京顺义,计划仅邀请四家媒体的小型发布会上一下来了20多家媒体。朱新礼宣布“这次收购,是纯属商业的、自愿的行为”,“汇源的出售与企业经营压力无关”,“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是汇源心甘情愿地嫁给可口可乐”。
  有关民族品牌被收购,一直是近年来经济领域吸引眼球的热点事件。高达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网民抵制情绪强烈,认为“这项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而相关方面的专家也认为,应该理智对待汇源收购事件,对此事件表示惋惜,对民族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
  与此同时,国内同行也纷纷采取行动,基于担心收购后垄断可能对中小企业形成壁垒,准备联名上书商务部反对此次收购 ,以“牵手”果业为首,向商务部递交替代方案以阻止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
  对于这次收购,商务部表示将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依法行事,反对市场垄断,但支持正常的市场行为。一旦商务部收到有关申请,会立即根据“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理。
  目前,这宗收购案的最后一关是“反垄断法”审查。据各方敲定的协议,如果在200日内不能获得批准,则收购提议作废,而商务部最长的审查时间为180日。
  对于收购能否成功,朱新礼还是一贯地微笑着说:“如果商务部不批,那以后就让可口可乐买不起了,50亿美元咱也不卖了,100亿美元都不卖,弄不好咱还把它收了呢。所以顺其自然,不批我也感谢政府;批,我也乐观其成。” 朱新礼表示如果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他也不会退休,将向果汁产业的上游发展,经营果园和水果加工,这将是他未来的梦想。
  纵观这次惊天收购,无论怎样,朱新礼都将是最大的赢家。收购成功,朱新礼将坐收74亿港元,转向果汁产业的上游发展,若干年以后,我们或许会看到又一个“汇源”的诞生;收购未果,收购事件本身所造成的舆论影响会对汇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将会让更多民族品牌的拥护者支持汇源产品。
  可见,可口可乐收购事件,是精明的朱新礼作出的明智博弈,不管结果如何,朱新礼都是最大的赢家。
  

印象:一位“和蔼”的创业教父
对很多人来说,第一次认识朱新礼是在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的点评席上。他朴实的笑容和浓重的山东口音给每位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中央电视台以创业为主题的节目《赢在中国》开始热播。这是一档寻找商业领袖的节目,也是一个让具备商业才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赢在中国》邀请了众多的明星企业家来助阵,这其中有观众熟悉的马云、史玉柱、牛根生等。可许多观众也注意到,企业家评委中还有一张陌生的面孔,他始终保持着一副淳朴真诚的微笑,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点评话不多,却富有哲理。
  他就是朱新礼,向来处事低调的他不被大家所熟悉也是意料之中的。他常说,“知不知道我没关系,知道汇源这个品牌,喜欢汇源果汁就行。”当观众们得知汇源果汁就是朱新礼的倾力之作时,才发现自己在生活中早已和他“结缘多年”。
  的确,在国内,汇源果汁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今,中国老百姓每消费两瓶果汁,其中就有一瓶来自汇源。
  在担任《赢在中国》评委期间,朱新礼凭借其20多年在商场摸爬滚打获得的经验,对选手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给了观众很大的启发。一位创业者说:“朱总的点评是他的创业心得,是他的肺腑之言,对帮助我洞察创业中的险滩急流、少走弯路十分有益处,听他的点评就犹如领悟成功者的商业智慧。”
  2008年,朱新礼在《赢在中国》现场曾这样鼓励创业者,“柳传志是40岁才创业,我也是40岁才创业,你们正处在一个机遇最多的时代。”
  自从担任《赢在中国》评委后,本来已经十分忙碌的朱新礼变得更加忙碌了。2007年11月26日,湖北省首个励志创业真人秀节目“2007湖北创富英雄”总决赛在武汉举行。朱新礼作为大赛特邀评委,出席了总决赛。在点评时,朱新礼讲:“我们身处信息膨胀时代,难免浮躁。所以,要专心和安心地做好一件事。只有专心专注,才有可能成为行业的专家,才有机会成为创富英雄。”说这话的时候,朱新礼是极其认真的,没有任何的高调和做作,他的脸上写满了真诚。这也是他创业的真实写照:专心、专注、自信、坚持。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奇迹:缔造中国果汁饮料的“第一品牌”
根据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零售研究饮料行业排名”数据,2006年,汇源果汁占据中国纯果汁市场41%的份额,位居第一;高浓度果汁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占到39%的份额。作为中国果汁饮料行业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汇源果汁”一直保持着“中国果汁第一品牌”这个至尊王座,是中国果汁行业无法撼动的王者之师。
  在果汁行业,汇源拥有最多的产品品种。从成立到现在,汇源累计研发、生产饮料食品500多个品种,产品包括果蔬原浆、浓缩浆、浓缩汁、纯果汁、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混合果蔬汁、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纯净水等。如今,汇源年加工果蔬60多万吨,年产软饮料80多万吨。在这里,男女老幼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产品。
  汇源还打造了中国最多、最长的产品线。汇源成立以来,先后从德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累计引进150多条果蔬加工、饮料灌装等生产线。2001年底,汇源率先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开创了中国果汁饮料PET无菌冷灌装的新时代。先进的设备加严格的管理创新,使得汇源的水果原浆加工冷破碎、浓缩果汁加工的超微过滤、饮料生产的超高温瞬时灭菌和无菌冷灌装等项工艺、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朱新礼深知“得源头者得天下”的道理。
  十几年时间,汇源已经在全国创建了30多家现代化工厂,联结了400多万亩优质水果原料基地,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汇源获得了数百项的荣誉,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中国饮料业果蔬汁最佳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品牌企业”等殊荣。
  汇源品牌在中国已家喻户晓,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产品质量国家免检”、“中国饮料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亚洲信誉品牌白金奖”等殊荣。获得了公认审核最严格的英国零售协会标准(BRC)证书,通过了德国果汁保护协会(SGF)认证。
  在国际市场,汇源产品已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革命:颠覆中国传统饮食习惯
汇源的出现,让中国人的餐桌上多了一瓶果汁,而这无疑引导了一场饮食习惯的革命。
  20世纪90年代初,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大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其关注点都在碳酸饮料领域。与碳酸饮料相比,果汁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酶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提供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在欧美发达国家,果汁早已成为人们每日必需的饮品了。然而在中国,果汁还无人问津,果汁市场是一片处女地。为什么不能让中国人也喝上美味营养的果汁呢?朱新礼凭着他的自信与执著,大胆地开创了中国果汁行业,让中国人喝上了果汁,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引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健康革命”。
  改变一种习惯是不容易的,作为市场的开辟者,汇源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引导健康消费、培育市场的重任。经过汇源人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健康的饮食习惯被中国老百姓逐步接受,果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从“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到“妈妈选汇源,全家更健康”,再到“每天两杯果汁,享受健康生活”,汇源始终以“健康”的品牌内涵,倡导中国消费者每天饮用果汁,补充和平衡机体内的营养素,提升生活品质。
  朱新礼有一个梦想,让百分之百的中国人都喝上百分之百的纯天然果汁。看看现在中国人的餐桌,我们就知道,他的这个梦想并不遥远。
   。 想看书来

底气:善于学习,敢于竞争
2007年2月23日,“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引发国际投资者竞相追捧,汇源果汁以9港元开盘,此后不断攀升,最高曾见港元。全日成交亿股,成交金额亿港元,最终收于港元,较其首次公开募股(IPO)价格6港元大幅上涨66%。
  汇源果汁此次在港上市,共发行4亿股,筹资规模达24亿港元,公开招股超额认购937倍,冻结资金2 300多亿港元,汇源果汁成为香港联交所此前历史上超额认购第四大和冻结资金第五大新股。
  对于汇源上市取得的巨大成功,众多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人士纷纷赞叹“堪称完美”。公司上市保荐人瑞士银行认为,汇源果汁是其“最为经典的案例”。
  上市意味着汇源真正跨入了国际化公司的行列,汇源的资产与资本实现了成功对接,汇聚了全世界3万多股东和巨额资金。
  上市后,朱新礼除了自豪,更多的是一份自信。
  近些年,随着果汁行业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巨头也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据了解,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外资企业都加大了投入,统一也加入了战局,康师傅正积极筹备。
  面对强敌,很多人都为这个从农民的土地上诞生出来的品牌捏了一把汗,而朱新礼却从容淡定、自信十足。朱新礼说:“说句实在话,在10年前我就作好准备了。”
  朱新礼的自信来源于他的“知己知彼”。
  “知己”有五大优势:
  一是能够自己掌控的完整的产业链。
  汇源已经拥有从果农、果树、果园基地、加工厂、销售渠道到售后服务等一条龙的充足资源,而这些对国外公司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二是本土化。
  朱新礼说,“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国情,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农民,了解中国的消费者,我知道怎么去做,所以我不担心他们做果汁。”
  三是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资产和资本进行了有效的对接。
  四是人才资源。
  朱新礼对自己打造的领导团队十分满意。汇源一开始就注重“汇聚五洲英才”,在他的高层管理团队中,战略副总裁来自美国,市场推广副总裁来自中国台湾,财务副总裁来自中国香港,研发副总裁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
  五是品牌的力量。
  而这些,恰恰是其他强敌所不具备的。
  正由于以上原因,朱新礼对汇源的未来充满自信,他说:“从哪一点上讲我都毫不逊色,所以今天我有底气,有信心,敢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果汁企业进行竞争!”
  惊叹:震惊世界的“中国制造”
  2007年,“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食品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
  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大中型食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占到食品行业的绝大多数,像汇源果汁、六必居这样的好企业,建议大家多去看一看。一语惊人!当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汇源的时候,才明白在如此严峻的时候,汇源义不容辞地挺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
  一时间,国内外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权威部门,国内外的同行,普通的消费者都相继来到汇源。中国人、外国人都相信:百闻不如一见。汇源作为中国饮料行业质量安全的标杆企业,同时作为“中国制造”的安全标杆企业,赢得世界的一致好评。
  2007年12月11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麦克尔·莱维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局长安德鲁·冯·埃森巴赫一行到汇源视察。
  看着汇源包装上的条形码,莱维特部长对“中国制造”有了重新的认识:“如果我回到美国,再次拿起一瓶橙汁来喝的时候,如果我看到这是在中国加工,在中国包装的话,我就会非常有信心。”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局长安德鲁·冯·埃森巴赫也对朱新礼说:“我们回到美国之后,会对美国的消费者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来看“中国制造”的其他美国官员与专家参观完后,也惊讶地说:“这家中国制造商非常出色。”
  

贫穷激发的经营“奇才”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也说,“汇源果汁的成功之路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不仅起步早,而且起点高,技术新,追求完美,加上技术创新。当然汇源果汁的成功之路还在于它可能会具有领袖企业的潜质和潜力,能够在我们国家把中国的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变成一个制造强国的过程中,作出它的特殊贡献,在这方面可能会有它特殊的功能和特殊的作用。”
  汇源已经成为经济学者眼中“中国制造”的经典案例,也是打造民族品牌的开路先锋之一。
  在中国,不缺理论家,也不缺评论家,更不缺干部,真正缺的是实实在在干事业的人。
  ——朱新礼
  但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不与他童年的教育和经历有关系。
  在那个饱受苦难和贫穷煎熬的年代,自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朱新礼,却没能成长为一个循规蹈矩的书生。20世纪80年代的朱新礼已经凭着村里人羡慕的大卡车和他的精明才干,成为一个闻名乡里的“20万元户”了。
  然而,从小就不甘寂寞的朱新礼绝不是那种仅满足于个人“出人头地”的人,他要的是“中国果农不再为卖水果发愁”,而用他现在的话说就是“证明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从小就是“孩子王”(1)
1952年5月,在沂蒙山区的沂源县东里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这个家庭的第二个男孩子出生,父母给他取名叫“新礼”。
  这个家庭,也是这穷山村里少有的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个读旧私塾出身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私塾学堂走出来之后,干了一辈子的财务工作。解放军解放南京,他父亲从税务部门被抽调出来,随南下大军去任职。后来,因为朱新礼的奶奶病重,才从江苏回到山东老家,此后再也没有离开这片故土。娶妻、生子、养家……沿着传统中国农村人的生活轨迹走了下来。朱新礼后来常常开玩笑说:“如果我父亲当年继续南下的话,可能就没有我们了。”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东,朱新礼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思想受益者。“道德品质以君子论。” 在言语和为人处世方面,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习礼、知礼、授礼,他的一生都只是在与君子相比拟。同样,他也以儒家思想来教育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继承的是“儒家风范”而不是粗野匹夫。甚至在为几个孩子起名字时,父亲都是参照了儒家著作《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名句,对朱新礼的哥哥取名“新民”,其他五六个孩子也都冠以“新”字,并释其义,启迪诸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小朱新礼逐渐把儒家的仁义道德内化于心,并将之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使他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受益匪浅。
  朱新礼至今对父亲的教诲心存感激。
  这位私塾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明显有别于传统。他很少把自己从学堂上学到的那些四书五经空洞地灌输给孩子,更多的时候,他会给孩子们讲那些流传千古的中国典故。让孩子们在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中受到启迪。“孔融让梨”,让他们懂得兄弟之间要相互谦让、包容;《三国演义》中的“桃源三结义”,让他们懂得朋友之间要肝胆相照;《水浒》让他们懂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父亲这种“案例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朱新礼。从尊老爱幼到为人处世,他总能做得恰如其分、循规蹈矩、彬彬有礼。而这也奠定和成就了他事业方面的良好人缘。
  除了偶尔喝酒之外,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写字,这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
  每年,到了快过春节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