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岛主到国王-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尔尼。哈坎端起茶杯,放到嘴边,刚想喝茶,闻言,又放下茶杯,眼睛看向陈锐。

    陈锐转过身,将视线焦距从不远处的荷塘风景转移到眼前,看向希尔伯爵。说道,“希尔伯爵,你也对《蒙娜丽莎》(局部3)和《三王朝拜》非常感兴趣?”

    希尔伯爵不仅是一个古生物学家。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艺术家,收藏家。

    在他的希尔庄园的家族收藏室内,藏有非常多的藏品,品类丰富,有瓷器。字画,青铜器。雕像,书籍。油画,家具,装饰品,兵器,盔甲等等。

    各国的艺术品都有,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等。

    数量非常多,有2000多件,在这2000多所藏的艺术品中,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名家名作。

    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陈锐在拍卖西班牙沉船幸运星号的时候认识希尔伯爵,之后接受希尔伯爵的邀请,在希尔伯爵的庄园做客,有幸在在希尔伯爵的庄园里的家族收藏室欣赏过这些精美,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当时陈锐还对希尔伯爵的家族收藏室中所藏的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和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蛇首和羊首眼涎不已。

    最后,希尔伯爵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蛇首和羊首赠送给了陈锐。

    希尔伯爵说道,“我想此时全欧洲没人不对你手里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局部3)和《三王朝拜》感到疯狂。除非他是瞎子,就算是瞎子,我敢保证,将这幅画放在瞎子眼前,瞎子也会睁开眼睛。

    天知道,此时的欧洲已经对这两幅画已经疯狂到什么程度,感觉大家都疯了。

    一打开电视,报导的是‘达芬奇’‘《蒙娜丽莎》‘和‘《三王朝拜》’,在街头随便买张报导,不用猜,头版头条必定是达芬奇和他的《蒙娜丽莎》,《三王朝拜》。

    议会讨论的不再是财政预算和选举。我的生活都充斥着达芬奇,蒙娜丽莎,三王朝拜。我感觉到我的脑袋简直要爆炸了,我的脑袋里塞满了达芬奇,蒙娜丽莎,三王朝拜”说到这里,希尔伯爵话音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样我也对这两幅画非常痴迷,我感觉就像丘吉尔晚年见到《蒙娜丽莎》一样,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我的心压抑不住地想见到这两幅画,并拥有它。

    不过,不管是《蒙娜丽莎》(局部3),还是《三王朝拜》,已经远远不是我收藏得起的,就算卖了我希尔庄园和庄园收藏室里的2000多件藏品,我可能也买不到《三王朝拜》一角。

    我的家族与女王以及王室家族一直有非常好的私交关系。

    女王听说过我跟你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因此派我代表英国王室跟你谈一下。”

    陈锐在心里斟酌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三王朝拜是非卖品。”

    “也就是说《蒙娜丽莎》(局部3)有出让的可能性。”希尔伯爵说道。

    《蒙娜丽莎》这幅画不仅在法国是‘国宝’,法国人的骄傲,在英国,在《蒙娜丽莎》的故乡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有巨大的魅力或是震慑力。

    前面说到过,世纪伟人丘吉尔可他晚年有幸亲抚《蒙娜丽莎》时,竟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亦对《蒙娜丽莎》情有独钟,无缘享有真迹,就收藏了4幅赝品。

    陈锐点了点头。

    英国王室作为欧洲最古老的王室家族,从诺曼王朝1066年开始,一共经历了十个王朝,一千多年。

    在这一千多年中,英国王室积累了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庞大得让人难以想象。(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节 文物清单() 
对于英国王室的财富有多少对外界来说一直是个谜。

    因为其数量之惊人,性质之复杂,外人根本无从猜测英国王室财富的数量。

    但有一点可以非常肯定,非常庞大,可能超过200亿欧元。

    曾有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估计英国王室的财富只有4。3亿欧元。

    4。3亿欧元可能不到英国王室财富的零头。

    英国王室的财富远远不止这点。

    单英国女王拥有6座宫殿,收藏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和邮票,珠宝,大片地产和股票,就有40多亿欧元。

    还有英国女王每年高达3600万英镑的年薪。王室资产管理局管理着英国王室所拥有的土地、物业,遍布英国国内的高尔夫球场,赛马会,还有数不清的农场,英国各地的36处潮汐发电设施,甚至还有泰晤士河上那些末做标记的天鹅等等。

    当然,还有全世界著名的皇宫艺术品收藏,王冠珠宝,比如,女王加冕时曾戴过的王冠,最闪耀的鸽子蛋大小的钻石‘光明之山’,“非洲之星”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钻石,女王的库利南胸针等。

    等等。

    数量非常庞大。

    虽然,有一部分英国王室的…长…风…文…学,→。★♀t财富因1760年,英国乔治三世和政府签署的一条协议:君主放弃对王室产业的权利,每年将王室产业的收益上交政府,以换取国会每年支付给君主的“王室年俸”。

    尽管如此,但英国王室可自由支配的财富。艺术品。以及隐密的资产仍然是非常庞大的。

    希尔伯爵代表英国王室跟陈锐谈。希望购买或交换到《蒙娜丽莎》(局部3)和《三王朝拜》。

    《三王朝拜》没有购买到或交换到的可能,因为陈锐已经非常明确的拒绝了。

    不过对于《蒙娜丽莎》(局部3)是否有出让的可能性,有!

    陈锐已经明确性地点了点头。

    是否能得到这幅旷世名画,要看能不能付出让陈锐心动的代价。

    希尔伯爵心里已经压抑不住的兴奋,以至于从来都不喜言笑的他嘴角露出了笑容。

    只要愿意出让,一切好办,英国王室不缺钱,在英国王室的宝库中也不缺让陈锐心动的中国文物。

    希尔伯爵手里端着茶杯。在心里斟酌,思考了一会儿,抬起头来开口对陈锐说道,“我代表英国王室愿意以6亿欧元购买《蒙娜丽莎》(局部3)。”

    6亿欧元的价格对于一幅(局部画)来说,非常高,高到顶天了。

    要知道,世界最贵的一幅画高更于1892年创作的《你何时结婚?》,才3亿美元。第二名何罗。塞尚的《玩纸牌者》,才2。74亿美元。

    不过,考虑到画作的作者达芬奇。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文艺复兴三杰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以及《蒙娜丽莎》在欧洲的巨大名气,《蒙娜丽莎》这幅旷世名画各种传奇,神秘色彩。

    以及法国卢浮宫,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很多欧洲的王室、富豪,甚至中东,阿拉伯王室、土豪相继通过媒体,邮件,电话,派人来到托尔图加岛拜访陈锐的方式向陈锐表示非常希望购买的《蒙娜丽莎》(局部3);和《三王朝拜》这两幅画。

    希尔伯爵一开口就开出6亿欧元的天价一点不奇怪了。

    很显然6亿欧元是最低价。

    如果陈锐愿意出售《蒙娜丽莎》(局部3),可以继续谈,售价到7亿,8亿欧元都有可能。

    不过,显然陈锐不愿意出售。

    陈锐不缺钱,各种收入每年可以给陈锐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纯收入。

    他希望用《蒙娜丽莎》(局部3)交换到一些用钱都买不到的中国国宝级,称世珍宝级的文物。

    陈锐不愿意就‘出售《蒙娜丽莎》(局部3)继续谈下去了’直接给出了底线,开口说道,“希尔伯爵,伯尔尼先生,《蒙娜丽莎》(局部3)愿意出让,不过我希望通过交换的方式交换到一些中国的国宝级,称世珍宝级的文物。比如,《女史箴图》,王羲之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永乐大典》级别的。”说到这里,陈锐的话音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如果你们有中国传国玉玺的话,我愿意加上《三王朝拜》和达芬奇17幅素描,手稿,草稿,以及梵高,塞尚,夏加尔的油画来交换。“

    最后陈锐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传国玉玺被称为中国第一国宝,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如果,英国王室,卢浮宫真能拿出传国玉玺,陈锐就算是付出任何代价都愿意交换。

    到时位置就换了。不是陈锐用《蒙娜丽莎》(局部3),《三王朝拜》钓英国王室,卢浮宫。

    而是,英国王室或卢浮宫用传国玉玺来钓陈锐。

    传国玉玺会否在英国王室,卢浮宫,有这个可能。

    毕竟,从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100多年间,不知道有多少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无法统计,粗略的估计,有数百万件吧,其中最主要流向英、法、日三国。

    希尔伯爵点了点头,说道,“给我一天的时间。”

    伯尔尼也提出了要一天时间去整理卢浮宫馆藏的中国文物,列出清单,让陈锐挑选。

    陈锐点了点头,说道,“行,不过我希望在托尔图加岛博物馆开馆之前交成这项交易。”

    第二天,希尔伯爵,伯尔尼。哈坎再次在春晖堂见到了陈锐。

    每人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包,文件包里装着一些文件。

    这些文件中列出了英国王室宝库中的一部分中国文物,以及卢浮宫馆藏中一部分中国文物的清单,当然达不到级别的中国文物不会出现在清单。

    希尔伯爵与伯尔尼。哈坎将手中的清单递给陈锐。

    希尔伯爵开口说道,“不管交易能不能达成,我希望你不要将列举在清单上的文物泄露出去,一旦泄露出去,将会给英国王室带来一些麻烦,我希望你能够理解。”(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节 敦煌藏经() 
“我非常理解,我承诺决不会泄露列举在清单上的文物。”陈锐点了点头,说道。

    陈锐拎得清轻重。

    非常明白清单上列举的中国文物是非常敏感的,对中国,对英国王室。

    要知道,这份清单上列举出的文物有份量拿来交换《蒙娜丽莎》(局部3),都不是普通的中国文物,每一件都是珍宝,贵重文物级别,甚至中国的国宝,稀世珍宝级别的。

    而且,清单上列举出的文物最主要的来源有三个部分。其一,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和燕京。

    圆明园被掠夺了150多万件文物,大量稀世之宝,被掠走海外,当时的法国文豪雨果就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而当时燕京被掠夺的更多,不管是皇宫禁苑还是居民宅院、商家店铺都没有幸免,紫禁城遭洗劫后,宫内收藏失过半,贵重物品被劫掠一空,三海——南海、中海和北海被劫后,收藏所剩无几。

    英军曾将1860年在圆明园,燕京所劫走的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

    清单上列举出的文物大部分出自这里。

    第二部分,1900年到1949年,外国学者,包括探险家、博物馆策展人、大学教授等)来中国探险,直接从中国以低价购买或免费带走文物。比如,最著名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从王道士手中买走敦煌文书、古佛画。还有人直接在中国发掘古代遗址。

    第三部分,外国收藏家直接到中国以低价收购文物。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流失到英国的文物有一部分流向英国王室的宝库。

    不管是1860年掠夺圆明园和燕京,还是外国学者探险考古,以及外国收藏家直接到中国以低价收购文物。

    这些文物流失到英国,最后一部分到英国王室的宝库中,可以非常肯定的一点,是非法的,通过战争直接掠夺,或间接、变相的掠夺。

    因此,清单上列举出来的文物是非常敏感的。

    一个例子,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出现在拍卖行的时候,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抗议,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

    甚至佳士得因拍卖兔首和鼠首,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国家文物局下发文件,要求国家各文物部门对佳士得及委托机构申报出境的文物严加审核。

    清单上列举出来的中国文物不管从艺术价值,还是文化、欣赏价值,都比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要贵重得多。

    希尔伯爵点了点头,从随身的黑色公文包中取出一叠a4纸的文物清单,递给陈锐。

    这份清单是通过传真发过来的。

    英国王室方面为了列举这份清单,连夜派人清点了宝库中库藏的中国文物。

    陈锐接过文物清单,非常厚,大约有100多页。

    陈锐翻开文物清单第一页。

    a4纸彩页的。

    第一页最上面是几张非常清晰的彩色图片,图片中拍摄的是一个盘子的正面,侧面,底部的图片。

    非常怪异的是,这件瓷盘的釉面布满了黄黑相间的裂纹,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子,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仔细看,发现釉内的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

    而且,通过正面及底部的图片,发现口部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色的颜色。

    “金丝铁线”,“攒珠聚球”;“紫口铁足”。

    陈锐就算是行外人,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瓷器界大名鼎鼎的哥窑。

    历来,瓷器以其精美绝伦,晶莹滋润,色泽鲜透为美,为精品,而独哥窑瓷以表面的零乱,不规则的金丝铁线裂纹的缺陷为美,被文人赋予一种美的追求,叫缺陷美,为审美的最高层次。

    耽美到极致,就会追求一种病态的缺陷美,哥窑瓷以其缺陷美受到历朝历代无数的达官贵人,皇室狂热的追捧。

    陈锐眼睛看向图片的下面。

    宋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陈锐将这件哥窑瓷定义珍品级别的。

    不仅是它的满足人们追求缺陷美,病态美的极高艺术和欣赏价值,而且它的稀少,全世界大约只有一百余件。

    显然,陈锐并没有将交换目标放在这件哥窑瓷上面。

    哥窑瓷虽然稀少,只有100余件,但还可以购买得到。

    事实上,陈锐的文物收购团队在纽约的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到一件哥窑瓷,哥窑梅花洗,花了4000多万。

    陈锐翻开第二页。

    这是一件元、青花大罐,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以这器形,尺寸,品相,精美纹饰,破亿一点问题都没有。

    陈锐继续往下翻。

    当翻到57页的时候。

    “这是”陈锐脑袋轰的一下,眼睛一瞪,表情呆滞了,呆呆地看着彩页上的图片,以及彩页下面的一行字,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怎么可能呢!

    怎么可能是这件出现在这里!!

    “一定要得到它。”陈锐心里已压抑不住想拥有它,身体几乎每个细胞都在颤抖。

    陈锐与希尔伯爵双方的十几名艺术品评估专家评估出了《蒙娜丽莎》(局部3)的价值为7。24亿欧元。

    双方都没有异议。

    陈锐用《蒙娜丽莎》(局部3),以及1幅梵高的油画,2幅保罗。塞尚的油画,3张毕加索的素描等在内的幅名画和3。12亿欧元现金交换到那件东西,以及藏到英国王室宝库中的全部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档案、佛像画,壁画,佛像。

    这次交换收获非常大。

    对陈锐与希尔伯爵代表的英国王室双方来说,可以说皆大欢喜。

    那件东西,还有敦煌藏经都是非卖品,不仅那件东西,敦煌藏经是级别非常高的珍宝,而且很显然,英国王室绝不会拿不出来拍卖,或出售。

第二百七十一节 斯坦因和王圆箓() 
这次借英国王室急切希望得到《蒙娜丽莎》(局部3)的机会,交换那件中国国宝和一部分敦煌画卷和经卷。

    否则的话,那件中国国宝和英国王室收藏的一部分敦煌画卷及经卷怎么可能轻易得到呢!

    当然,卢浮宫也有收获。

    卢浮宫用142件的卢浮宫未展出过,一百多年来一直收藏在藏宝库的中国文物交换到了陈锐手上47幅欧洲名画。

    虽然,对伯尔尼。哈坎来说,非常遗憾,没有交换到法国人的‘国宝’《蒙娜丽莎》(局部3)和能够与《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相媲美的旷世名画《三王朝拜》。

    但,也算是有非常大的收获了。

    交换到陈锐手里47幅欧洲名画,47幅名画中不乏有一些毕加索,保罗。塞尚,夏加尔,梵高,高更等欧洲绘画大师的名画。

    付出只是因为政治,以及害怕被中国索回等原因,一百多年一直藏在各种藏宝室,不便展出的142件中国文物。

    可以说,各取所得,皆大欢喜。

    3月17日上午9时。

    一架英国的运输飞机飞抵托尔图加岛国际机场。

    飞机舱门打开。

    早已等候在机坪一旁的希尔伯爵和他雇佣的工作人员快步走上前从运输飞机上卸下了12个大箱子和1个小箱子。

    小箱子里装着那件让陈锐兴奋得几乎身体每一个细胞都要颤抖的中国国宝。

    还有12个大箱子装着的是英国王室收藏的一部分敦煌画卷及经卷。

    中国人提到敦煌画卷及经卷,就不得不提起二个人,斯坦因和王圆箓,以及围绕着敦煌遗书和敦煌石窟艺术兴起的在国际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的显学,敦煌学。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盗贼,斯坦因在他的第二次中亚探险之行中来到中国西北的敦煌。

    斯坦因无意中从一个定居敦煌的乌、鲁木齐商人那里听到莫高窟发现藏经洞的事情。

    于是,斯坦因来到莫高窟,,用4锭马鍗银从当时看守莫高窟的王圆箓(王道士)手上换到了24箱经卷和5箱经过仔细包扎好的绢画、刺锈等艺术品。

    1921年,斯坦因第三次来到中国进行‘考古探险’,再次来到敦煌,又通过王道士获得的5大箱写本文书。

    斯坦因是获得敦煌藏经洞画卷和经卷最多的人。

    除了他之外,此后还有法国人伯希和的伯希和探险队,日、本人大谷光瑞派遣的三次中亚探险队,以及美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