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利益,而你没获取。我突然更加明白规则的好处,规则就是让每个人都受到一点限制,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更便利。如果是单方面破坏规则寻求了便利,其实等于偷走了别人的东西。我的时间被偷走了,我的便利被偷走了。因此,要有一个规则制定下来,先制约那些偷别人东西的人。因此,这世界上会有那么多协定,什么核协定、什么污染协定等各种各样的协定,同时还要坚守协调,能够真正地制止国与国之间偷东西。接下来要通过漫长的谈判,让大家感受到不能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零和游戏,要么你得、要么我得,不对,大家得共得。
再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1994年正是我做电视主持人的第二年,很多人都说我们这拨人够幸运的,我说是。除了我们赶上了电视新闻改革的头班车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拥有一批杰出的伙伴,崔永元、敬一丹、水均益、方宏进,我们这些被看作彼此是竞争对手的人,当时居然是互相帮助。敬一丹值班我们也会没事儿闲着跑那儿去,她晚上说什么给她提建议。等我不值班的时候,有一次是敬一丹值班,结果突然四处找我,说今天必须你值班,因为昨天中国十强赛,足球输了,我说不好,你来说。结果我那期节目得奖了。小水在那值班的时候,方宏进甚至发传真来给他提建议。现在,这样的事情太不多见了。但是恰恰是我们整体的蛋糕做大了,我们五个人其实都是受益者,如果那个时候互相拆台,最后导致人际关系很糟糕,你的能力发挥不出来,最后作鸟兽散。好像局部时间都赢过,但是整体输了,国与国之间同样是这个道理。
我觉得人类历史从来都是由犯错误,改正错误,变得更好一点,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一路走下来的,不要指望一帆风顺不出错误,因此我不悲观。从一个大的前提来说,因为你只要是互相拆台,然后下绊儿,只想我赢你输,最后一定他也输。但是由于有规则,并且经过漫长漂亮的谈判,大家还是不会走到最糟糕的境地,还是应该向着更好的方向去走。
比如说中美关系,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我觉得现在好也好不到哪去,但是坏也坏不到哪去,因为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乐观多于悲观,为什么?只要中国实力变得更强,双方谈判的对等性更强。两个“巨无霸”站在一起是和平的,两个优势相差很大的人想要平等相处很难。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我不悲观。
今年对我触动很深的一句话是,什么叫自由,孟德斯鸠说,“做法律允许你做的所有的事情”。这对我触动非常深,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而是先要有一个边界,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发挥你最大的能动性。我觉得加入WTO,激发了无穷的创造力,哪个规则不是如此?
现在我们感到规则意识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很多还不尽如人意,比如乱闯红绿灯、各种各样的乱插队等等。有一次我跟北京交管局管新闻的负责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焦虑于很多人开车加塞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排的队越来越长了。如果你只注意到加塞,你是沮丧的,但是如果你看到排的队越来越长,你就知道规则意识这20年已经开始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改变,变得更好。老百姓和政府都有责任遵守规则,但是谁该先做,要从政府做起,最重要的一点,想要让社会守规则,先把潜规则废掉。
规则的一大障碍是潜规则。只要有潜规则在,真正的规则就无法被所有人坚守,因为大家都可以找到说辞,你凭什么让我遵守规则?环境改变人,所以我觉得想要有好的规则,一点都别客气,先监督与政府有关的潜规则运行空间,把它挤死。最近,总书记也谈到了,要废除潜规则,让潜规则完全不被接受,这说到了规则意识的根本上。潜规则在,想指望规则正常运行,门儿都没有。土壤若没有了,潜规则就没有了。
第6页 :重建我们的格局
重建我们的格局
◎白岩松
其实,开放是没有尽头的。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一个国家的开放应该是一个继续深化的进程,而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进程。也许10年、20年、30年后回忆起来,我们会觉得现在的开放不算什么,还有很多地方还开放得不够、很多地方改革得不够。
从国际上来讲,我们要向全世界做好工作,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开放、中国的发展对他们是一个机会,使他们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把中国作为一个合作伙伴来对待,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如果在这个选择上犯错误,会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他们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方面要看他们自己;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中国是不是做得很好,不要让我们的官员和国民表现出一种傲慢、自大和浅薄,而是要让人家看到,中国的开阔胸怀和争取双赢的真实愿望。这些是使他们做出正确选择的一个很大的外在因素——是一个积极的因素而不是一个消极的因素。y米y花y书y库y ;http://www。7mihua。com
当然,有一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我们确实要在国际上做出更大的担当、承担更多的义务,但承担多大义务也是有一个标准的,就是我们在入世时谈到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如果我们在国际上没有更多的发言权,我们当然不可能单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这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国际上和我们要有一个良性的互动,这样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而这个作用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
开放的反义词是封闭,封闭我们知道不好,如何不好呢?我们看一组数字:1938年的时候,那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当时日本的年钢产量是580万吨,中国4万吨。很多人都说当时4亿中国人怎么跟只有7000万人口的日本打得这么惨烈,还打了八年。请问,这580万吨的年钢产量和4万吨是多少倍的差距?那就是当时中国的现状。而背后呢?背后是同样面临外面的枪炮,日本选择了开放,而中国依然选择的是封闭,封闭的后果是后来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如果用原有的GDP的统计方法来看,我们可能不知道,1895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才由世界第一转成世界第二,因此有时一个虚幻的GDP是没有意义的。1895年是《马关条约》签订的那一年,你认为GDP第一或者第二有意义吗?没有。背后是实力,实力是什么造成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是否足够开放,就这么简单。
开个玩笑说,日本历史上就是一个“傍大款”的国家,你只要强我就傍你,因为它是一个岛国。当中国处于唐宋以来最强盛的时候,它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拥抱中国。后来看到了德国的某些优势,借鉴了德国的很多东西。当美国强大了之后,即便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到它的国土上,它仍然坚决拥抱美国。现在为什么中日之间问题还很多?我们强大了它还不适应,内心里还没有真服。等我们的GDP超过了它的四五倍,等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又上升一个新台阶的时候,日本一定要面临一次艰难的选择:它是不是重新要傍这个大款?中日关系的钥匙在中国的手里,这把钥匙是,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强大起来。
谈到“强大”,大家都热血沸腾,但后边是要有助推力的。我觉得最重要的助推力就是开放。这20年,大家难道觉得入世谈判的进程仅仅是一个商业意义上的开放吗?开放这个市场、那个配额等等?不是,首先是把内心打开了,心态的开放、精神的开放,甚至对我们不喜欢的事情能采取不是立即批判,而是共存的心态,这也是开放的一种标志。我觉得这20年中国是从“硬开放”到“软开放”。我指的“软开放”是精神、思想、内心等等。只有当你有一天真开放了,你才能把所有的优点拿过来,真正强大自己。否则的话那580万吨的年钢产量和4万吨的年钢产量放在那里,那仗怎么打?八年能打赢,不错了。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无可置疑。那么,我们改革开放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如果是我们从世界得到什么,那么这个格局就太小了。终极目标应该换成,将来我能为世界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格局。我觉得格局是改革开放的收获、结果,也应该是目标,同时也是方法。
若拿《道德经》举例,我们的感受就非常深了。《道德经》里说“天长地久”,天为什么长,地为什么久?因为它从不考虑自己的长和久,只考虑如何润泽万物。结果万物都有生命周期。天和地能长和久,因为它从不考虑自己,这就是格局。还有,江和海容纳百川,最后,万千河流汇江海,为什么?因为它比别人低,这是格局。还有,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柔软的,人死亡的时候是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翠的,死了的时候形同枯槁。因此,强硬是死的信息,柔软是活的信号,这也是格局。看似柔软,其实最有生命力。因此,用《道德经》里的另一番话说,就是当你真正无私的时候是受益最多的。请问,这个真正的无私不就是格局吗?我一直期待必须给中国时间,因为现在还来不及想全世界的问题,现在先要把自己的问题想好,把这十三四亿中国人的问题想好,就给世界解决了大问题。
但是我们的格局绝不能停留于此,请问,你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我们一提就是古人的四大发明,请问方便面是你发明的吗?卡拉OK是你发明的吗?电饭锅是你发明的吗?无数个现在的东西都不是我们发明的,我们要重新建构我们的格局。如果从某种角度来说,日本,我们讨厌它,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我们的一个邻居,怎么把错路走得这么邪乎呢?你得帮助它走回正路,这个格局就不一样了。我期待中国真正强大之后的标志是,以天下所有的人为兄弟姐妹。当你真有了这种格局的时候,其实你得到的也是最多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把目标确立为走向这么大的一个格局,你13亿人的一个叫中国的国家,那就格局太小了。说句实话,有的时候,我们既幸运又“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中国。幸运,不用说了,有的时候加引号的不幸是,你天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国里头,你就必然要承担作为一个大国所有的焦虑、痛苦和责任。如果我要是生活在一个十几万人口或者几百万人口的国家,我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我不承担对这个世界的责任。但是中国躲都躲不开,因此既然你躲都躲不开,如果再没有格局的跃升,那种拧巴可想而知。所以我觉得也许我们这代人看不到,但是中国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走到更大的格局上,以天下所有的人为兄弟姐妹,否则的话就走歪了。
第7页 :规则提供的是发展平台而非束缚
 ̄米 ̄花 ̄书 ̄库 ̄ ;http://www。7mihua。com
规则提供的是发展平台而非束缚
◎龙永图
是的,我同意岩松的观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两个概念:规则和开放。
“规则”是我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最核心的问题。因为我们中国要走向法治的国家,如果不接受世界规则体系的话,要真正成为一个法治国家是很难的。因此,建立一个法治的社会,对我们中国来说、对我们经济的发展来说,都是具有根本意义的事情。
当时反对中国入世的一些中国人经常质疑为什么要让外国人制定法律法规拴住自己的手脚,但事实上,入世是认可一个全球公认的规则体系,只有在这个体系之中,大家才敢放心大胆地与我们开展投资和贸易。这对参与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并不是什么束缚。
如果不遵守这一套规则,我们中国的经济不可能上一个大的台阶,所以规则体系非常重要。到了今天,规则的问题越来越重要了,十八大以后,习主席提出来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讲得非常深刻。
我们的整个改革就是要把一切都纳入法治轨道,政府权力也要纳入法治轨道。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相当强势的国家,如果政府不把自己的公权力置于法治的笼子里面的话,那么整个社会就不可能建立起法治社会。
除了规则以外,我们在谈判当中坚持的另一个概念就是“开放”。所以我当时讲,加入世贸组织无非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是接受规则,遵守规则;第二个就是开放。对于开放,现在大家都以为主要是开放市场,主要是让国外的商品能够更好地流通到中国来,但实际上主要是给整个社会带来一种开放的心态。因为只有开放,这个民族才会觉得自己和别人相比还有不足。
如果你不开放,老是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你闭关自守,你就不进步,这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一旦开放以后,眼界一开阔,觉得自己怎么会差那么多?他们有那么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一个国家只有开放了,才能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是不得了的民族,所以我们在谈判进一步把开放理念引进来以后,确实使整个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开放的心态、学习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国家是开放的,而且它又是遵守国际规则的,那么我觉得这个国家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能实现“双赢”,就像处理家庭关系一样,你对你的家人抱着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但是你又有一定的原则,道德的原则也好,其他的原则也好,那就能够形成一种“双赢”的关系。
加入世贸组织扩大了中国的发展格局。
一个国家的发展要讲格局,格局是什么?简单地讲,格局是一个人所关注的利益圈的大小。比如,有的人在身边画了一个圈,把父母孩子的利益放在里面,还有的人画一个更大的圈,把兄弟姐妹的利益也放在里边,还有的人把亲戚朋友的利益放在里面。个人是有格局的,国家也是有格局的。
关于格局的问题,我觉得每一个国家还是要以自身国家利益为基础。但是如果只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并且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违背了“双赢”的原则,你自己的国家利益不可能建立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基础上。
所谓“双赢”的原则就是,要使自己国家的利益和别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得到保障。可以有一个小的格局,也可以有一个大的格局,但是一个原则就是你的利益圈里所有国家都共同受益,这样才能够使你这个所谓的格局得到实现。比如,在我们过去不太强大的时候,我们对周边的事情考虑得比较少。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对外开放,实际上主要是面对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日本、韩国,还有中国香港、台湾这样一些地区,当时我们主要的利益格局应该说是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现在,我们中国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发展起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东西部的差距问题,西部依然非常落后。于是,中央提出了西部开发,解决我们东西部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际的格局也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十八大以后提出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区域发展战略,一个是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有一个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执行这两个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我们的西部地区,从新疆一直到云南、广西这样的地方,包括四川、重庆等,它们是“一路一带”战略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它们的参与,扩大对外开放,这样格局就比原来大了。
我去过云南,云南是一个边陲地区,它原本封闭、落后,但是一旦搞了“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沿边的优势,云南就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这样就使得我们的对外开放战略为我们国内的地区发展战略服务。与此同时,我们在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会为越南、老挝、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修公路、建桥梁、建港口,援助他们修建这些基础设施,这对他们肯定是有好处的。而在他们这些国家富起来以后,同样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基地,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双赢”的格局。
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应该和它的对外开放战略相互配合。而且这个战略,不仅对我们中国西部发展有好处,对周边的国家也有好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出“一路一带”的发展战略后得到了各方面响应的原因。
第8页 :民营经济的春天
民营经济的春天
◎龙永图
创业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而始终走在创业前面的就是我们的一些民营企业。在一次有关温州经济模式的讲座上,我提到这样一个说法:民营经济的春天就要到来。
我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不是想当然。从国内目前的经济、社会、对外政策上看,我们都必须加强对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的支持。这种支持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讲,都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
为什么民营经济的春天即将到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看。
第一,支持民企就是保就业、保民生。
中国必须实行就业优先、民生优先的经济政策。我们正面临经济转型时期。是否成功转型的标志,首先在于民生是否得到发展、提高。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就业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我在西方读经济学开始,我就知道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把就业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