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 保留缺点,主动强调别人的优点。
5。 话题的选择回避遗憾和伤感。
6。 深刻的话题尽量简单表述。
7。 对话过程中,时常主动引发笑声。
8。 尽量避免被带入悲观的话题。
9。 学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谈论失败或遗憾。
10。 主动培养幽默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优点。
成为他人心中的榜样
当今社会的变化非常迅速,很多规则和方*从昨天的理所当然变为今天的无稽之谈。企业的变化更是比社会的任何其他类型的组织还要迅速。顾客们的需求越来越苛刻,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领导们也就需要越来越敏锐了。想要及时应对变化,就只能持续不断地学习。但怎么学习呢?
不断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成为该领域的“I型”人才固然重要,但学习各个领域普遍需要了解的知识也同样不可忽视。成为领导之前,如果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专业领域,那么在成为领导之后,就应该努力培养自己作为领导更广泛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组织成员们面对的各个不同领域需要决策时,给予支持和帮助,成为一个“T型”人才。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需要全能“H型”人才了。所以想要成为领导和已经成为领导的人,也就需要学习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领导力当中,下属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下属的培养是从领导本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开发,成为发展中的典范开始的。领导本人不愿意学习,而只是要求下属尽快成长,这样的要求又会有多大的效果呢?
下属其实不是按照领导的言语来行动,而是根据从领导的行为当中看到和学习到的部分来行动。所以,领导应该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下属们学习的榜样。
领导力开发的必备要素
1。 树立明确的自我愿景(梦想、追求、希望)。
2。 丰富的经验。
3。 从失败和逆境中学到的智慧。
4。 通过读书和人际交往进行的终身学习。
人脉也是实力
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这里提到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而想要取得成功还需要运用另外一个网络,那就是“人际网络(Human Network)”。
因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如果我们能抓住成功的机会,就能找到生财之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在强调人际网络的重要性。能将工作中的一面之交发展成为自己的人脉资产,这样的领导的成功是必然的。
3 自我管理(4)
年轻的职场人对计算机网络非常在行,他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互相交换。“网民”和“网虫”的称呼被普遍使用,但却没有太多的人关注联系人与人的心灵的人际网络。
信息社会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谈到了“High Tech”和“High Touch”的重要性。他强调信息化社会在需要尖端技术的同时,会越来越需要高度的感性能力。我们曾认为信息化社会需要的领导是能够连接信息与信息、大脑与大脑的人;但实际上信息化社会真正需要的领导是能够连接心灵与心灵,能够建立人际网络的人。
人脉关系不是需要的时候马上就能建立的。长时间地用关心和耐心对待他人,是建立人脉关系的秘诀。
建立人脉关系应重点关注人性化领域;过分关注业务合作,可能会导致关系建立的失败。所以,人脉关系可以说是连接人与人的心灵网络。能够和工作中认识的人维系好的人际关系,具备这样的智慧和感性能力的人会成为真正的全能专家。
人脉管理的注意事项
1。 需要梦想、汗水、好的习惯、自我成长与分享、坚忍的意志。
2。 需要定期的联系、聚会等具体的行动。
3。 要习惯微笑、倾听(认同)、称赞、关心(关怀)和幽默。
4。 要把自己培养为好的人脉关系对象,并学会与他人分享。
5。 要相信一次的缘分会成为一生的朋友。
6。 要用“目标”而不是“手段”维护关系。
7。 能帮助他人时要毫无保留、全力以赴。
宋博士 Real Story
变平凡为非凡的习惯——读书
这是我自己的故事。每年年初我都会和我的团队成员们一起共享大家新年的愿望。
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愿望时,我会仔细记录,等到年底再逐一给予反馈。和大多数人的愿望有些共性,我们团队也有很多人谈到为了自我开发希望能多读一些书。
制订计划要尽可能具体,尽可能量化。所以,我为我们团队制订的计划是“每人1年读100本书”。当然每个人读书的收获要和大家共享。
当时我们团队包括我共有20人。20人每人读100本,一年就是2000本,3年就会超过5000本。如果一个团队能吸收5000本书的新知识,就算团队成员都很平凡,取得的成果也必将是非凡的。
想要比别人更优秀,就不能仅靠业务中的经验。上班要认真工作,下班后的时间也要好好利用。所以我们说,想要预知一个人的未来,就去观察他在业余时间里都做些什么。
我经常会对我的下属们强调,要多读书,要多见人,要多去新的地方,要多参与,多体验。想要成为自己业务领域中的最佳,就要这样主动管理自己。我的办公桌上贴着这样一段话:
“如果肯定要做,就现在做;
如果肯定有人要做,就我来做;
既然要做,就全力以赴。”
3自我管理
领导力是独处时也需要的成功习惯
■ 乐观思维
■ 成为他人心中的榜样
■ 人脉也是实力
Idea & Reflection Memo进行自我管理相关的全面反省并制订实践项目。
Idea & Reflection Memo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Idea & Reflection Memo我是否做到了言行一致与率先垂范?
Idea & Reflection Memo梳理一下我的人脉管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 创意性(1)
组织的创意性源于领导和文化
金主管最近只要一开会就会胸闷甚至肚子疼,因为开会时一提自己的想法,他的上司S部长就会批评他一通,说他的想法没有任何可行性。灵机一动突现的想法不让提,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所以一开会他就紧张。
∷ 只有想法没有计划,就会被当众责备。
∷ 下属们都开始逃避新提案会议。
有效引导技巧
虽然金主管的想法新颖,但因为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S部长在部门会议中对他提出了批评。结果,S部长的下属们都开始逃避提案会议,也害怕和他交流。
提案会议是收集团队成员新想法的场合,需要营造任何想法都会被尊重的氛围。
此时,领导的作用在于帮助下属更积极地思考并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算金主管提出的想法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看不到可行性,也不应该责备,而是应该帮助他展开思路,制订可行的方案。
“金主管,这倒是很新颖啊。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好想法多啊!我看你可以再具体地想想,看看能不能制订一个实施方案,下次会议的时候发表一下?”
个人的创意性源于专业性与感性,组织的创意性则源于领导力与组织文化。激励下属的思考和想象,最重要的技巧是倾听。再优秀的人才,不能激发他的创意力,也会有可能让他变成机械化工作的庸才。不要忘记,组织的创意力就是领导力。
不是不对,而是不同
具有多样化的能力、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人们在经营着各自不同的多样化的人生。
职场中的各个组织也是由多样化的人们共同组成并维系着的,但却有用模式化的思考方式抹杀个性的倾向。多样性的组织成员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看似会让组织散漫无秩序,但可以断言的却是,组织是依赖其多样性维持并发展的。曾任美洲银行董事的Lorraine Stimmel曾这样强调多样性的重要:
“市场需要我们的多样性。尊重多样性不只是一个有效的经营政策所需要的,更是企业应遵循的原则。”
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们。他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展示不同的行为,也会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呈现出某种反复。有些人富有挑战性、爽直,有些人一直都愤愤不平。有些人一直都在默默工作,有些人却从来都安静不下来。
不过,这一切的标准是自己。在富有挑战性的人眼里,我可能是一个极其温顺的人,而对于那些满腹牢骚的人,我可能会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
认识到这些多样化的人们的特点并接纳他们,就可以减少组织内部的摩擦,得到更多的协同效应。
4 创意性(2)
同时,具有不同特点和优势的人们在按照多样化的方式处理业务时,有些方式在你看来可能会是低效率的;但对他来说,坚持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才是最具效率和最值得期待成果的。
领导提升组织创意力的3个作用
1。 赋予动机:倾听的姿态,激励建设性的失败,避免习惯性的错误。
2。 提供机会:鼓励非正式活动,加强沟通。
3。 提供支持:系统的管理(与想法实施相关)。
以未来导向型问题意识强调5Why
未来的经营环境可以说是创意性经济时代(Creative Economy)。追随他人的模仿经营不仅不能成长,甚至会无法生存。同时,只考虑眼前的问题,则会丧失对未来变化的主导权。
只有以阅读市场的洞察力,打破传统的创新思维,开创新事物、新领域的创意力为基础,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创造出差别化价值,才会有机会持续发展并收获成功。
停留在成功的过去或安于现状都没有办法取得更大的发展,要积极挑战他人未曾涉足的新领域,开创明显不同于现在的全新未来。未来导向型的问题意识和相关实践必将伴随着很多不确定性。因此,领导既要主动承担风险,又要具备坚信未来的信念和企业家精神。
梦想会实现
给梦想加个期限它就会变成目标,把目标具体分割就会看到计划,用实践履行这些计划,梦想就会成真。
——Grage S。 rade (Work*ART 创始人)
宋博士 Real Story
认可不同,“错误”就会消失
先给大家出个问题,请在阅读下文前试着回答。
“野兔的反义词是什么?”
产业时代的领导们肯定会很投入地去想正确答案。“家兔”吧,应该是吧。他们会去想“野”兔的反义词嘛,当然应该是“家”兔。以同样的问题去问一群现在的孩子,并讲明答错也没关系,可以任意想象。孩子们的回答持续5分钟、10分钟也不会完。从“野”的反义词去想,答案可能会是乖兔、宠物兔、城市兔子、流氓兔;甚至会有孩子说是野狼或野狗;喜欢科学的孩子会说是人造兔、机器兔等。
有这么多的答案,我们却只会将思路限定在“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上。
再问一个关于色彩的问题:“白色的反义词是什么?”
如果随便一想,会觉得问题挺简单的。对色彩长时间的了解,会让我们很快有答案,而且答案比较趋同——大概会是黑色或灰色。
那下面问题的答案又应该是什么?
黄色的反义词是什么?
红色的反义词是什么?
蓝色的反义词是什么?
你现在的上衣颜色的反义词又是什么?
接到问题的你可能会有些茫然,因为在过去的产业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二分法思考模式。但怎么可能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只有正确和错
误呢?问现在的孩子们同样的问题,会得到什么答案呢?
孩子们会很轻松地回答:
“黄色的反义词可以是黄色以外所有的颜色。”
你可能会说这个谁不懂,但听到答案之前你一定是很茫然的。这说明接受差异,用新的方式思考对我们非常重要。特别是领导,要用真诚的倾听激励下属敢于大胆想象。倾听是创意领导力的基本。
我们很难在每天经过的路边发现金子。想要找到新的价值,就需要有人走那些没有人走过的路。现实中,我们需要有人愿意倾听那些奇怪的、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就是新的思考方式,是创意力或创新思维的开始。我们需要反思,看看我们是不是还停留在20世纪的黑白伦理中,继续着二分法思考方式,被囚禁在“对与错”的判断中?
4创意性
组织的创意性
源于领导和文化
■ 动机赋予:倾听的姿态,激励建设性的失败,避免习惯性的错误。
■ 提供机会:鼓励非正式活动,加强沟通。
■ 提供支持:系统的管理(与想法实施相关)。
Idea & Reflection Memo我是否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
Idea & Reflection Memo我是否具备未来导向的问题意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 追随力(1)
会被领导的人也会领导他人
B部长非常难堪,因为金代理拿给他的报告和部门会议中讨论的结果完全不同。这可是B部长明天上午要用来给外部合作企业代表进行演讲用的……明天的演讲怎么办是很大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金代理这种自作主张,无视组织决策的行为。
∷ 培养就算决策结果和自己的意见不相符,也需要服从组织的勇气和姿态。
∷ 面对领导的错误决策,需要果断直言,也需要自己用平时的正直、诚实、专业能力赢得的领导和同事的“基本信赖”。
有效引导技巧
金代理平常创意丰富、干劲十足,业绩也很不错。但相比业绩,他却没有得到上司足够的认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金代理一直觉得自己比谁都优秀,觉得自己的上司B部长不理会他的想法而采纳别人的建议是绝对错误的决策。所以,他选择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并自认为B部长看到业绩后也会认可他的选择。
金代理是被领导者(Follower)。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被领导者,就应该主动为自己的上司提供更多的信息,做好辅助工作。如果不能说服上司按照自己的想法取得业绩,就应该服从组织的决策。这是被领导者应遵循的行为方式。
所有决策都不可能绝对正确。作为组织的决策者,B部长也不是根据100%充分的信息作决定。上司需要作出的是相对“最优”的选择,过程中下属需要做的就是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信息和更多的思路。而一经决策,下属就应在推进过程中全身心地帮助上司。私下里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就算会得到很好的结果,也肯定不会获得上司的认可。
真正的被领导者,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性,以正直和信赖为基础,要敢于对同事和上司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不管决策结果如何,也要按照正确的方式主动为组织贡献力量。
为领导提供信息
现代社会的领导需要具备不断收集优质信息,并将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能力。
所以,信息能力是领导必备的竞争力。
作为团队的新人,因为业务范围较窄,与业务相关联的领域也很明确,所以很容易收集信息并加以整理。但成为团队的领导后,业务的范围就会不同。如果说团队成员要思考的只有自己的业务和自我能力开发,那么作为团队的领导,就要思考如何带好这个团队,如何在组织内做好分工,让组织有效运作起来。因为领导有时也要做一些自身专业领域以外的决策,所以关于团队业务的所有信息都是有价值的。
不仅是关于自身组织的信息,领导还要熟知企业经营、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国际环境等领域的最新信息。他们追求的并不单纯是信息的量,领导需要的信息应该是被验证过的可信赖信息,是经过整理的相对差别化信息,而不是那些通过网络搜索所有人都能找到的信息。 txt小说上传分享
5 追随力(2)
领导要收集这么多领域的信息,时间绝对是不够的,所以此时被领导者的作用对领导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被领导者能够系统化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支持领导,那么领导不仅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生动的学习资料,而且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相关领域作出最佳的决策。
从一般社员到经营者,每个人都经历过与自己上司的矛盾冲突,严重者会因为这样的矛盾冲突离开公司。大部分这样的现象会被归咎为各自不同的品性、气质和他们之间价值观的差异。
但就这个问题,《哈佛商业评论》有不同的看法。它们认为不同的业务处理方式、各自对彼此不同的期待,特别是对轻重缓急的不同理解带来的想法差异会让冲突越来越严重。其实,既然我们在用比和家人相处更多的时间和同事共处,具有这样的紧密关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分享这些关键信息呢?
一起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后,我们自然会了解同事的兴趣甚至家庭情况等细节,这很容易让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了解他的全部心思。所以,我们才会误认为就算不讲明细节,领导也会知道下属想要什么。
夫妻间也会有互相不理解的部分,何况是不同个性的人组成的组织,怎么能期待上司和同事会完全了解我们的想法呢?实际上,很少有上司能准确把握下属的期待、业务满足度、不满情绪等,而此类信息的不对称,会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
“信息应该多大程度地共享?”每一个职场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哈佛商业评论》给了我们如下答案。
“每一个业务流程都为上司提供尽可能充分的信息(Keep the boss informed through processes)。”
组织生活中,被领导者应注意的事项:
1。 不要试图改变上司。
2。 不要与上司竞争。
3。 不要有事才去找上司。
4。 不要给上司“意外惊喜”。
5。 就算上司的指示不得当,也不要当面顶撞。
6。 没有改善对策,就不要批判。
7。 上司也是人,称赞他吧。
成为沟通的纽带
企业内的业务大部分是通过沟通完成的。能够具备多少可信的沟通渠道会决定我们处理业务的效率。特别是对领导,这样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对于被领导者来说,能不能起到一个可信赖的沟通渠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