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创--洗心改命(励志)-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

  三月来了花正红,五月来了花正开,

  八月来了花正香,十月来了花不败。”

  就是那首曾经风靡全国的《请到天涯海角来》,把无数游客和创业者吸引到了海南。

  我和静一边推销面粉,一边环岛旅游,尽情地享受我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

  就这样,我们从东线出发,走中线、拐西线回来,半个月时间,我们走遍了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保亭、东方、儋州等海南主要的市县,结识了粮油相关行业许多老板。一年下来,为公司赢得了上百万利润。

  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不久,静毕业了,分到了海口一家公司。

  那家公司的老总,是静妈妈的同学。静下班之后,总来我的宿舍玩,我们一起做饭吃。

  我常带静出去玩,我的朋友们都知道,静是我的女朋友。但,静不敢向她的朋友公开我们的关系,因为静的妈妈反对,她也从不让我去她的公司。 

  这年深秋的一个傍晚,静过来告诉我一个消息,说:

  “我们公司在广州成立了一间分公司,决定把我调到广州分公司去,过两天就要动身,你说,我该不该去广州?”

  虽然我内心不舍得静离开我,但还是鼓励静说:

  “我觉得咱年轻人,应该多到外面去见识见识,学习更多的东西。广州是开放前沿,我曾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你既然有机会,我怎能阻拦你呢?”

  两天后,我一个人到码头为静送行,船已开出很远了,她还站在甲板上不停地向我挥手。

  静离开海口之后,我几乎每天都在给她写信,我把每天的思念,把每天工作中发生的事情,都写信告诉她。

  很快又到圣诞节,是我们相爱一周年纪念日,我特意给她寄去了礼物。

  但是,静离开我几个月,我一封回信也没有收到。

  我也打过好多次电话去她公司,公司里面的人都说她不在。我通过海口总公司查询静的情况,他们也说不知道。

  1992年元旦,我才收到静的第一封信,也是最后一封信,她在信中向我提出了分手,却没有说任何原因 ,我接着写了几封信过去,当然同样没有回音……

  我不知道为什么,既伤心又担心,不知道静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后来,锦从广州回到海口,她在电话中告诉我,静到广州分公司一段时间后,就和分公司的经理恋爱了,那经理是她老总的亲戚,婚事是她妈妈安排的。

  锦还告诉我,静刚过去几个月都在盼我的信、我的电话,可是她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等到我的任何音信……

  接到锦的电话,淡淡一如普通的朋友。

  但她给我的信息,结束了我和静的故事。

  我的偏头痛又开始发作,心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天意弄人,算了吧。

  现在回想起来,我和静的恋情是无疾而终,在我心中曾留下隐隐的伤痛。然而,我怎能去怪别人呢?如果我一定要,我就要坚持,如果我坚持,我就会有更多方法,除了写信和打电话,还应有更多的行动。只是,我当时的行为模式,让我又一次选择了放弃!

  一段浪漫爱情流产了,我的事业又如何呢?

  心灵感悟:放弃者决不成功,成功者决不放弃。

  发掘自己:(1)你曾经放弃什么?你的感受是?                          

  (2)你需要坚持的是什么?如果你决不放弃,你将得到什么?  

  ——————————————————————————————————————————————。 txt小说上传分享

原创……洗心改命12
第十二场  得与失——辞去总经理下海

  然而,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我将会得到更好的。

  感情上起起落落,事业上却风生水起。

  1992年,我所在的公司不到10名员工,利润却高达300多万元,公司又买别墅,轿车,还买了几套商品楼做宿舍。

  年底有一天,秦总和霍副总找我谈话,秦总说:

  “小林,公司准备在海口建立分公司,霍总大力推荐你当分公司总经理,你觉得怎么样?”

  我一听,突然一股热血冲上脑门,我一直都是公司中最年轻、资历最低的员工,通常都是我去做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我做梦都想不到这个机会能轮到我。

  我说:“谢谢秦总、霍总的信任,但我不知道能不能胜任。”

  霍总鼓励我说:“年轻人,你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就这样,海南食品工业联合开发公司海口公司成立了,注册资金50万元,我被任命为法人代表,担任总经理职务,享受国营企业正科级待遇。那年我24岁。

  那段时间,我起早贪黑,从装修铺面到招聘员工,从市场调查到市场营销,从进货到出货等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原以为做了分公司总经理,我就可以大展身手,可一旦坐在这个位置上,才发觉情况并不是想象的那样。

  那时期,国家出台政策,为了避免政府参与经商,所有政府部门必须同属下的商业企业脱钩。轻工部食品工业联合开发总公司变成了中国食品工业总公司。原来公司挂靠在轻工业部,有政策,有批文,现在没那么多特殊优势,主要都要靠自己了。

  海口分公司成立以后,没来得及享受国家政策的优惠,我们唯有自食其力。

  分公司成立的初衷,上级老总决定做水果和饮料批发生意,计划把山东的苹果等调回海南,把海南的椰子汁、芒果汁等往大陆调运。我接到的第一宗大生意,就是总公司调了一车皮山东苹果交给我去销售,可苹果在湛江卸车再运到海口,已经烂了很多,最后想方设法赶快批出去,还是亏了很多钱。

  为了接近市场,我们把分公司搬到在海南省最大的批发市场——水产码头副食百货批发市场,里面有很多个体户,生意特别红火。

  但是,我们作为国营企业,表面上看有很多优势,但实际上,在这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国营企业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难与个体户竞争。

  比如,虽说我是分公司老总、法人代表,但财务权在上级总公司,做什么都要向上级申报,等到批准时,机会往往早已过去。而个体户市场反应和行动就非常快。

  我知道,这也不能怪我的上司秦总、霍总,因为他们已经给了我很多机会,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上司,也一样受到体制的限制。

  我感觉到:一切都在变,计划经济正向市场经济转轨,国营企业体制越来越受限,私营企业却正在高速发展。

  那时的私营经济,虽说只是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但我发现,私营企业应变更加灵活,这一点我在做摆卖图书、过塑相片、租售音像等生意中就深有感触。

  我当总经理的时候,月工资已超过1000块钱,比我好多同学多很多。但我业余开音像租售店,利润还比当总经理多几倍。

  当分公司总经理两年,我做了很多努力,分公司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但辜负了领导对我的期望。

  当时,海南总公司的盈利也在下滑。霍总任期期满,调回北京了。由于分公司业绩不好,我回总公司时,总感觉到其他同事在对我冷嘲热讽。以前我在公司时,大家都很喜欢我,自从当上分公司总经理后,经常听到讽刺的声音,现在冷言冷语更多了……

  突然,我的偏头痛又发作了。一连几天,我自己一个人躺在宿舍里,不吃不喝。这时候,谁会知道我在默默地接受痛苦的洗礼呢?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不断在盘问自己。

  我想:按照我目前的职位,在这个体制的公司里,我什么时候才能晋升呢?而就算晋升又如何呢?按照公司的制度,做个总经理并没有足够的权力,也没有多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在这种体制里呆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呢?

  翻来覆去,突然,我看到床边书桌上,相架中初恋女友莉莉的照片,她仿佛默默地看着我,我记起我回海南时给自己许下的诺言:

  “我一定要在海南干出一番大事业,我要证明给她看!”

  可是,如果这样下去,发展无望,就算莉莉还等我,我何时才能买房买车,我何时才有经济能力娶到老婆呢?

  于是,我痛定思痛,我决定下海,另谋出路。

  当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坚决不同意,当我的好朋友阿江听说我要辞职,也没有支持我。他们认为:

  “这么好的收入,这么好的职位,很多人都求之不得,怎么可以说辞职就辞职呢?”

  但我当时一碰到困难,偏头痛就发作,完全无心恋战,去意已决。

  我匆匆写了一封辞职信,交给总经理。本来当时很多国营企业的人员下海,都要办好停薪留职的手续,以留后路,而我,什么后路想都没想,就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公司,放弃了我做了两年的分公司总经理职位。

  1994年底,我离开了这间我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曾给我收获和成长的国营公司。搬出宿舍,我在音像店旁边租了一间房住下。

  那几天,我徘徊在海口街头,心里在想:“我一定要干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

  做什么大事情呢?

  静也离开了,总经理也辞了。

  晚上,看着桌上跟着我搬过来的莉莉的照片,我突然很想打个电话给她……

  从广州毕业回来5年多,这是我第一次,主动给分手多年的初恋女友打电话!

  也就是这个电话,让我的事业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

  心灵感悟: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得得失失,何必计较?放下不等于放弃,懂得放下,才能拥有更多。

  发掘自己:(1)你曾经因为要得到,而失去过什么?你的感受是?                          

  (2)为了达成目标,你愿意放下的是什么?

  ——————————————————————————————————————————————。 txt小说上传分享

原创……洗心改命13
第二幕  彩排人生剧本——求学少年

  6岁以前,形成人生剧本的大纲,6…12岁是人生剧本的细节编订,12…18岁开始人生彩排。

  我有一段与众不同的求学经历。从海南闭塞的乡村走出来,我见识了大城市的新奇和繁华。因为向往被人重视,我不断策划新闻引人注目,发动班校联欢,创办感叹号文学刊物;因为害怕落后贫穷,我多次尝试生意收获甜头,贩卖进口电视机,批发毕业纪念册;踩单车环珠三角做社会调查,我又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的经济建设。4年中专,我有幸在这片经济热土上习练人生综合商数。

  第十三场  树挪死人挪活——广州读中专

  莉莉是我在广州读书时的初恋女友,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我辞去总经理职务后,茫然无措之际想到了莉莉。就是这个电话,改变了我的事业轨迹。

  关于我和莉莉的曲折故事,后面还有章节讲述,现在还是先说说我的在广州的读书生活吧。

  来到广州读中专,纯属偶然。

  1985年,我15岁,这一年初中毕业,我已被免试保送就读县重点高中——临高中学高中部免费免试班,这个班是学校为了确保升大率,鼓励尖子生读高中而设的。

  那年初中毕业六个班共400多学生,像我一样免试保送的只有30位同学,我排名第8。因为可以不用参加考试,公榜后大家根本不用去学习,有的还跑到学校外面去玩。

  当初,获保送的同学都被认为将来考大学肯定没有问题,所以参加中考只是玩一玩、试一试。

  考试之前,要填志愿,我一心想着考大学,根本没打算去读中专,所以不去想志愿的好坏,连父母的意见也没有问,就以学校名称的长短来决定志愿的顺序,名称最长的学校为第一志愿。

  结果,我被录取到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这家学校,当年在临高的招生指标只有两人,另外一位被录取的是毕业试考得全校第一的阿江。

  差不多要开学的时候,我到阿江家里去,这是我第一次去他家,那是一个很偏僻的贫穷山村,以前农村女孩都不愿意嫁到那地方。

  我去他家的路上,有很长一段红土烂泥,连单车都不能通行。到阿江家里一看,他正在茅草房里收拾行李,他告诉我:

  “我已经托人买好了船票,跟一个已经在广州读书的朋友约好,过几天就跟他一起去广州。”

  我问他:“老师没有找你谈话吗?为什么你不考虑上高中考大学?”

  阿江说:“我跟老师说了,因为家里比较穷,都希望我上中专早点出来工作,所以我想先去广州读书,考大学等以后再说吧。”

  听阿江这么一说,我也心动了,我早就想离开海南贫困的乡村,进大城市看世面,既然都考上了,要去就一起去吧。

  回到家里,我同爸爸妈妈说:

  “人家阿江考全县第一,他都决定去广州读中专,我也去吧,考大学在中专毕业后还是可以考的。”

  爸爸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他没说我不可以去,也就是说可以去。妈妈是个善良得从来不会跟别人说“不”的人,她当然不会反对。

  就这样,我决定到广州读中专,爸爸请假亲自送我去。

  第一次离开海岛来到“大陆”,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让我大开眼界,见识大增。

  我们班上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还不会说普通话,而我说的普通话也带着浓浓的海南口音。

  同宿舍有一名先到的同学,自称来自“越南”,我爸爸问他:“你是什么时候到的?”

  他用手挠挠头,想了想,说:“明天!”

  我莫名其妙,再问他一次,他还是说:“明天,明天到的……”

  我想了想,问他是不是“yesterday”,他连连说:

  “Yes,yesterday,yesterday!”

  原来这个“越南”同学还分不清普通话的昨天和明天。几个月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广东肇庆地区的“郁南”县人,当时他们从小到大上课读书都用广东话,怪不得!

  在街上、在校园里,看到有许多青春女孩穿露膝短裙,穿健美裤,有的男同学留长头发,穿花衣服,我经常回头多看一眼,默默感受着开放城市的气息。

  第一周军训后,几个老乡找我去市区见世面。

  坐公共汽车时,我害怕遇到扒手,就把钱缝进*口袋里。买车票时,不敢问多少钱,怕泄露自己的外地口音被人欺骗,拿出5块钱给售票员,让她自己给我找零钱。

  我们先去了越秀山公园,爬上山顶看五羊塑像,我想起著名的五羊单车,感觉到异常激动,仿佛登上珠穆朗玛峰,照相时手舞足蹈。

  接着,我们研究地图,决定去参观中国大酒店,但是?/p》 。。

原创……洗心改命14
第十四场 学习与习学——竞选小卖部

  学校有个小卖部要承包给学生经营,这是一个赚钱的项目,我以为只要会演讲,就可以竞选成功,可其实,竞选里面有好多学问……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提出: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他老人家没说明,是哪里人先富,也没有说明姓什么的先富!既然没有规定,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一部分人”!

  1985年,广州已出现了很多个体户。

  那时,我去个体户那里买东西,才知道商店里的商品是可以讲价的,但我不会讲价,害怕受骗。

  可是,去国营商店买东西,有时感觉就像欠了他们的债一样,经常叫半天也没人反应,再大声一点,他们就不耐烦了,遇到找零钱,他们把钱扔到柜台上,就不再理你。

  当时我感到,国营商场的服务很糟糕,而个体老板热情和气,我想,如果我将来做生意,一定要热情和气。

  广州的个体户,给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我们可以自己动手,为自己做一些免费的服务。广州街头上有很多叫做*的理发店,理一次发要5块钱,很多同学嫌理发太贵,于是建议学校派送剪发工具。学校真的给我们每个班发放了推剪、围巾等工具,于是我们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互相理发,尽管有些人的头发被剪得像狗咬的一样,大家都还是很开心。

  同宿舍有个来自云南的同学,他叫阿华。阿华家乡贫穷,据说要走一天才能到达可以骑单车的小路。他是全村第一个考出大山的学生,村里捐钱给他做了一套衣服,那是一套深蓝色、有4个袋的解放装。

  我第一天看见阿华穿的就是那套衣服,以后看他还是天天穿那套衣服。

  一直到星期六,他把衣服洗了,就穿着一条大红花*,躲在自己的床铺上看书,第二天起来几次,都先去摸一摸衣服,又回到床上看书……

  等到中午衣服干了,他才起床穿衣服出来。原来,阿华只有一套衣服!我想:“阿弥陀佛,农民靠天吃饭,阿华靠晴天穿衣服,碰到星期天下雨,他可咋办?”

  于是,我们把这件事告诉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立刻送了一套自己的旧衣服给他,又为他争取了学校最高助学金。

  有次,我看到阿华穿了一双皮鞋,他看看到我好奇,就悄悄告诉我,那是他捡来的,里面有个洞,他用几毛钱去补好了。

  阿华去食堂吃饭,经常拖延到最后,他要避开同学的视线,挑选最便宜的、只需要五分钱一份的豆腐或猪红吃,然后叫食堂师傅给他一些没有卖完的肉沫。

  阿华学习很勤奋,经常很早起来读书,晚上学习到深夜,就算每次考试,他的成绩一般般。阿华虽穷,但他认为自己的读书生活很开心。

  阿华一直令我很感动,原来生活中还有比我更穷的人,原来他那么穷,还那么有志气。

  后来,在张老师的帮助下,阿华承包了学校的“勤工俭学洗衣服务部”,店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