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营销女皇董明珠-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销女皇董明珠》隆重出版
她,很简单。因为她总是把你的利益和她的利益均衡考虑,任何一方利益受损,她都会拒绝合作。
  她,很倔强。只要她认为是对的,即使成为众矢之的,她也决不让步。
  她,很霸道。为此,她不惜开除公司最大的经销商,甚至合国美“叫板”。
  她,很漂亮。高贵典雅的形象使她在获得“女强人”称号之外,还获得了诸如“铿锵玫瑰”“满脑子绝招的美丽女人”“营销凤凰”等荣誉称号。
  她,很温柔。只要一提起儿子,她锐利的眼睛就会笼上一层母性的光辉。
  她,就是格力总裁董明珠。她的成功,不仅仅源于她的个性,个性的背后,是她对人性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她提出的“大工业精神”。这样的一个女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中国商界女子的一朵奇葩:董明珠
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格力电器从一个当初年产量不到2万的空调小厂;一跃成为今天年产值达50亿元的知名跨国企业。在珠海;重庆;丹阳;巴西分别拥有生产基地;年纳税总额超过35亿元。更让人惊叹的是;自1995年以来;连续11年格力空调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第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十几年前;她南下珠海打工;珠海宁静的气息和湛蓝的海水吸引了看惯了喧嚣的她;于是;这看似偶然地选择地成了董明珠创业的归宿;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董明珠从一个普通的销售员晋升为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的总裁;她领导的格力集团在各个领域均硕果累累;这也是一个奇迹。
  在业界;人们这样称赞董明珠;”铿锵玫瑰”;”满脑子绝招的美丽女人”;”营销凤凰”等;配带着这些美丽花环的董明珠;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读过这本书之后;才深刻的理解,这些雅号用在她身上当之无愧。
  在董明珠身上;汇聚了许多优秀品质;坚韧;自强;自立;自信;独立;果敢甚至在常人身上被认为的性格弱点;如霸道;固执;在她身上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使她更有魅力。她的这些个性特征是独有的董氏招牌;也形成了她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董明珠所取得的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它是经济新革命的象征;是一面旗帜。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她的企业家情怀。
  无论做任何事;她都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提醒自己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实行正确的决策;她深知每一次决策的制定;都关系企业的兴衰存亡。正因如此;她总是能够掌握主动权;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在处理国美问题的过程中;她时刻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说:“国美跟格力发生的矛盾,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矛盾,而是观念的矛盾。现在要创造和谐社会,发生矛盾时,我认为应该多考虑行为者本身是不是能从自己做起,帮助实现和谐社会。格力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摆在第一位,而不是今天卖一个低价产品,就认为我的价格最低,我是最好的。现在的商家和厂家都没有暴利,如果都亏损,企业就要倒闭,许多人将面临下岗,这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企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能赚暴利,但不能不赚钱,这就是格力与国美之间的不同观点。我希望跟格力合作的人,都能够成为赢家。同时,也给大家提醒,只要每个人都用诚信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那么你就可能是赢家。”
  由此可见;董明珠不仅具备一个企业家的智慧;而且具备了一个企业家的情怀;企业小是自己的;企业大是国家的;只有站在国家的利益去考虑企业的利益;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也正是源于董明珠的努力;格力电器在技术;销售;服务等领域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创造了不小的价值;深情演绎了一个中国企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让业界为这朵美丽的奇葩而动容。
   。。

从业务员到总裁(1)
20世纪90年代初,计划经济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虽初露端倪,但仍还没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后的几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就在1990年这一年,一切都只是在酝酿之中。
  这一年,36岁的董明珠辞掉了在南京的工作,像大多数人一样,来到深圳闯荡。这时候的董明珠,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她只是希望有一个宁静的工作环境,不求大富大贵,只要能安安稳稳地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董明珠去珠海,立即被珠海的宁静吸引住了,于是就应聘到了格力电器,她成了一名最基层的业务员。
  这时的营销工作对她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职业。她既不了解商人,也不了解市场,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不知道有多少种新的行业像营销行业一样在阵痛中应运而生,对于许多人来讲,这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挑战。一双鞋子,穿过了才知合不合自己的脚;一项新的工作,也只有努力尝试过了,才知道适合不适合自己。
  所以,好强的董明珠心想;既然已经进来了,有这个机会,为何不挑战一下自己呢?
  没想到,这一脚踏进来,董明珠就和格力电器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她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格力。
  当时的格力,是一家投产不久,年生产能力约2万台的国营空调器厂。规模不大,牌子也叫得不响,而且,当时格力搞的是组装,年销售额只有2000~3000万元,20多个业务员。也就是说,每人每年应完成100万的销售任务。厂里规定,业务员卖100万提成2万,工资、差旅费、请客送礼等费用全包含在内。
  厂里考虑到董明珠对业务不熟悉,就让她先跟一个老业务员跑一段时间,熟悉业务,跑北京兼东北市场。
  第一次出差,董明珠就领略到了营销工作的辛苦。因为老业务员和他的老搭档去了天津,格力安排她一个人坐火车赶过去。
  正是7月份,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蒸笼里,又闷又热。腼腆的董明珠不好意思在火车上吃东西,她觉得一个女人独自在火车上吃东西不雅观,就在火车上饿了一天。刚下火车,她就觉得不对劲,头脑昏昏沉沉,眼冒金星,直淌虚汗。老业务员和他的搭档已经在火车站接她了,看见她的样子,估计是中暑了,忙找了一家有空调的旅馆,住了下来。
  站在柜台前填旅客登记表的时候,董明珠的汗不断流出来,她感觉自己的两只脚像踩在棉花上,虚软无力,手也发抖,笔都拿不住了,她说:“我不行了,请帮我填一下。”
  董明珠想先到沙发上坐一下,她摇摇晃晃地朝沙发走去,没走几步,就感到眼前发黑,倒在了地上。老业务员忙和搭档跑过来,忙活好一阵才把董明珠叫醒。不过,董明珠眼睛是张开了,却虚弱得说不出话来。
  董明珠被扶到旅馆房间,一沾床就睡了过去,直到第二天才醒过来。第二天早上,她躺在床上,感到昨天被摔的地方还隐隐作痛,用手一摸,火辣辣地,疼痛钻心。下床试了一下,还能走路,就是一拐一拐的。每走一步,被摔的地方就传来一阵疼痛。
  老业务员看她这个样子,估计伤得不轻,就让她在旅馆休息两天,随后再去找他们。董明珠摇摇头,坚持和他们一起行动。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而且,刚开始跑业务,碰到这点小伤就叫苦叫累,以后还怎么做?于是,董明珠就一拐一拐地和他们一起去了北京。
  当时,北京有个大制冷展示厅,专门展卖空调,他们在那里待了两天。
  董明珠是个有心人,她一边听老业务员和展厅经理大侃生意经,一边细心观察。这里的品牌不少,国内国外都有。老业务员一再要经理多签一点,经理很神气,有点拿腔拿调地说:“你们格力一般般,但是没有问题,放在我们的展示厅里,准能给你们卖出去,搁这里代销吧。”
  

从业务员到总裁(2)
在一个卖方市场的时代,经理如此说,也不算夸张。
  第三天,董明珠跟随老业务员到了沈阳。她的坐骨神经还是疼得厉害,老业务员的一个同学的母亲在沈阳一家医院当医生,带她就到了这家医院。
  一拍片,各人都大吃一惊,竟然骨裂了!董明珠没想到摔得这么厉害,后来她才听老业务员说,她当时是猛地坐在了地上,只不过大家都没想到会摔得这么严重。
  医生说这地方没法打绑带,只能卧床休息。可这个时候正是推销空调的旺季,董明珠躺不住。怎么办呢?只好每天多睡一点,坐火车就坐卧铺,这时也顾不得花钱多了。
  初次出差,董明珠就品尝了营销工作的艰辛。要不是她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早就垮了。正是这种好强而又不服输的精神支持着她,她才能够在短短地半年里,从什么都不懂而成为一个对产品和市场都非常熟悉的业务员。
  跟着老业务员的半年里,她不但做成了300多万的生意,还熟悉了安装空调的房间面积、所处位置、窗口大小,应如何配置多大功率、什么型号的空调,还有空调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了要怎样对付不同区域、不同性格、不同品行的经销商。营销对她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具体的东西了。
  就在董明珠跟着老业务员学习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总部突然有了新的安排,安徽市场有变,派她去接收安徽市场。
  要一个人战斗了,董明珠既高兴又紧张。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均须她一个人来承担。可是,她能够挑起这个重担来吗?要知道,安徽是当时全国较为贫穷的省份,在空调还被视为奢侈品的20世纪90年代,如何去开拓这个市场?
  董明珠对安徽市场的状况是茫然的,对自己能否成功也没有任何把握。不过,既然不可避免,那还是努力去面对吧。毛泽东说“人定胜天”,何况一个安徽市场。如果自己先在心里把自己打败了,又如何去打败别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信心。
  董明珠给自己打足了气,决心拿下安徽市场。没想到,困难,远远大于预料。
  到了安徽,董明珠第一件事就是追债。俗话说“欠钱的是大爷,借钱的是孙子”,何况,董明珠又恰恰碰到了一个无赖。能否把钱要回来,董明珠只有信心,没有经验。不过,她那耿直的性格告诉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难道对方能把钱赖掉不成?
  欠债方是一家电子公司,规模不算小,光临街的商铺就有200多平方米,装修得也很气派,几十个员工忙忙碌碌,来回穿梭,留给她的印象不错。
  找到了老总,她把名片递了上去,先进行了自我介绍。没想到,没容她把话说完,对方就打断了她,很不客气地说:“我们是跟格力有业务来往,可我不认识你啊。”
  董明珠解释她是刚接任过来的,原来的业务员已经调走了。
  董明珠知道要债不能太急,她就先和对方聊起了格力空调在这边的销售情况,以及对方对格力产品有什么看法。等她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说:“由于我初来乍到,不熟悉前任业务员的业务情况,为了我们能有一个重新开始,先把我们双方在前一段时间里合作的情况,拼一下盘,对一下账,把前面的账结清,你看怎么样?”
  对方老总听说要对账,露出非常吃惊的样子,他说:“对什么账?我代销人家的几百万、上千万的产品,压在库房里,也没谁敢说要对账,看你也是个新手,以前做过生意吗?我告诉你,做生意就是这么一回事,你给我一批货,卖完了我付给你钱,就这么简单,有什么账好对的?”
  对方的无赖嘴脸,在此时显露得淋漓尽致。董明珠第一次碰到这种无赖,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董明珠决定用“磨功”对付这种无赖。不给我钱,我就跟你耗,躲着我?我天天到你办公室,不信你永远不露面。
   。 想看书来

从业务员到总裁(3)
董明珠的倔强是骨子里的。按理说,要债这件事情,是前任业务员留下的问题,不要也不关她的事。可她既然已经开始了,她就不准备放弃。这种坚持自己信念的性格,在她后来走上管理岗位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事实证明,也正是因为她的这种坚持,不但促成了她个人的事业成功,也导致了一个全新的格力空调的出现。
  董明珠整整坚守了40多天,这40多天里,对方要么不到办公室,要么答应第二天退货,到了第二天却又找不到人了,什么无赖招数都使出来了,目的只有一个——不还钱,也不退货。有一天,他答应让董明珠把库房里的格力存货拉回去,当时天快黑了,双方便约定第二天到库房拉货。第二天一早,董明珠租了辆车赶到这家公司的时候,却发现大门紧锁,一个人没有。一问才知道国庆节放假三天,董明珠气得两眼发黑,要知道,国庆节虽然是国家例行节日,可对于商家来说,节假日正是大做生意的时间,怎么可能放假呢?明显是欺骗她呀。
  董明珠站在这家公司门口,突然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孤独。她到底在做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下去?她这么做值得吗?如果她能够把那些存货拉回公司,别人还能知道她是为公司做出了贡献,如果她失败了呢?又有谁能知道她这些天所受的委屈?这笔烂债本来就不是她的责任,她花几十天时间盯在这里要债,没法分身去推销产品,又有谁来为她分担在时间和金钱上所受的损失?
  自怨自艾了一会,董明珠心情冷静下来。她想,既然国庆节三天没法追债,那就先到别的地方与别的客户打交道吧。
  国庆节过后,董明珠继续天天去找对方老总。对方老总躲起来,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终于有一天,董明珠把他堵住了。一见面,董明珠就先发制人,骂他不守信用。老总继续推托说:“没有车,明天再说吧。”董明珠说自己已经雇好了车。老总看这一招不灵,又说手下人不同意退货,还需要时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这种无赖加流氓的话终于激怒了董明珠,她失声大叫:“你是不是总经理?!你当面讲的给我退货,怎么又说话不算数了?从现在起,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不像你,绝对说话算话,不信咱走着瞧。”
  董明珠坚决的表情吓倒了对方,他赶紧摆摆手说:“行了行了,算你凶,明天退货给你。”
  董明珠回到旅馆,度过了一个忐忑不安的晚上。她怕再一次被欺骗,毕竟这是一个完全不讲信用的人。这一夜她都没合眼。
  次日一早,她洗把脸,雇了一辆五吨的东风车,直接开到了那家公司的门口。这一次对方没耍花招,她顺利进入了仓库。
  这家公司有两个大仓库,里面又有隔间,董明珠一个一个仔细查找格力产品,并亲自带领工人搬。能搬一台是一台了,即使累得不行也不能停下。这时也表现出了她的另一方面性格,那就是胆大。一些货明显不是格力的,也在她指挥下搬上了货车。她想,既然对方能把用旧了的报废货说成是没卖掉的新货,她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干?最后,直到她觉得装上车的“退货”抵得上那42万的货款时,才终于罢手。
  货装上了车,董明珠还是不放心,打了这么多天的交道,她知道对方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直到装完车、关好门、坐进驾驶室,车发动后,她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董明珠从车窗探出头,她的眼睛里流下了泪水。她冲着对方大喊:“从今往后,再不和你做生意了!”
  到珠海后,扣掉格力40万货品后,剩下的货品又让经销商到珠海来拉走。董明珠说:“把多的货还给他,是我不想占他什么便宜,同时让他来珠海拉走,是对他不诚信的惩罚。”这漂亮的一仗,也让格力的管理层注意到了董明珠,董明珠称自己的做法当时令业界不少人刮目相看。
  磨难能够使人迅速成长并成熟。有人说,人生的磨难来得越早越好,最好是在30岁之前,再晚了,人就容易在磨难面前屈服,永远爬不起来。可是,这一年,35岁的董明珠经历了她人生中最难的一段时间。也正是这段时间艰难的磨炼,使这个原本淡雅和气的女子,成为了以后的商界女强人。她像鹰一样,获得了重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业务员到总裁(4)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十分吃力。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喙长出来。鹰再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过去的35年,对董明珠而言,是一种平静的生活,35岁以后的岁月,对她而言,完全是另外一种人生。她像鹰一样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走进和以前不同的人生。
  追债事件之后,先款后货,决不赊账,成了董明珠为自己设立的第一条商规。在她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一笔应收款。后来这也成为格力电器在业内独树一帜的规矩。
  当时,整个行业都采用先货后款的代销制。格力本就默默无闻,董明珠还要坚持先款后货,听到这个条件,经销商往往二话不说,就摆手送客。在一次次碰钉子之后,她总是鼓舞自己,总有讲诚信的经销商会接受自己的条件,然后依然满面微笑地敲开下一家家电商店的大门。
  在安徽淮南一家电器商店,经理是个中年女人,胖胖的,相貌忠厚,却不乏商人的精明,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