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一家规模经营的汽车公司应该考虑开源方式,并欢迎在自己的基础之上研发这些新生事物的原因。想象一下未来的情况吧,你可能在路上看到了100万辆普锐斯(Priuse)、萨图恩(Saturn)、福特(Ford)或阿普泰拉(Aptera),但却不知道车内是什么配置,不知道它的动力是什么,不知道是谁喷涂的颜色,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这么棒的格栅。再想象一下吧,你已经被赋予了完全定制自己心目中汽车的权力。汽车将再一次激动人心。如果让我控制自己的汽车,我就将拥有那个品牌,打造那个品牌,爱上那个品牌,并出售那个品牌,因为它是我的而不是你的。这将是Google汽车营销的关键:激情、个性、创新、选择、激动、新奇。驾驶者将组建Facebook网社群、博客和Meetup俱乐部,赞美他们所选购的——不,应该说是他们所制造的——汽车的种种奇迹。外部的产品设计者和制造商将进一步修饰与改善这种开源汽车——就像外部开发者曾经制作Facebook网应用程序、混搭Google地图一样——这将支持新的业务崛起,并帮助销售更多的汽车。这就是作为平台的优势。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汽车公司面对的大问题:经销商。我们不喜欢汽车推销员——2007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把他们与说客相提并论,评价很低:只有5%的人认为经销商有很高的诚信和道德。他们对汽车交易的贡献极低甚至是零,对汽车产品则没有贡献出任何价值,他们只会让购车人感到不舒服。美国的汽车公司深陷于专营法则之中,不会允许他们进行直接销售。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做呢?我建议他们首先为消费者创建一个平台,让消费者直接表达自己对汽车推销员的看法,以便让公司对经销商有所惩戒。也许公众的声音能影响并说服国会解除对汽车销售的管制,使其走向开放。现在我们大多从网上购车。我们对比商店,阅读评论,审查规格,并与朋友交谈。我们对经销商的所有要求不过是一次试驾。一旦我想买车,为什么我必须驾车跑到经销商那里?为什么经销商或制造商的业务代表不能把车带给我?为什么我不能在车展上购买汽车呢?当公开标价的网站已经告诉我市场的承受力有多大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为一款完全相同的产品与三个销售商讨价还价呢?现有的经销商机制建立在低效率与高成本之上,无论是这个行业本身,还是我们,都无法承受。
第十五章 制造业(4)
汽车维修系统也好不到哪儿去。我的保修证书实质上是一项保险政策,我应该能够在任何修理店获得服务。汽车公司应该继续提供人员培训——我更愿意去找经过认证的人员——并且出售零件。如果维修市场更具竞争性,汽车公司和我都将从中受益。
我与风险投资家弗雷德·威尔逊(Fred Wilson)——你很快就能听到他的故事——讨论过开源汽车平台的基本原理,我问他,一家Google化的汽车公司将会是什么样子。他回答说,它已经存在,那就是Zipcar汽车租赁公司,这家公司在不同的城市和校园为20万名司机提供5000辆汽车。驾驶者每月花50美元即可加入Zipcar公司,然后经网上预订便可在一系列车库中的任意一家车库中挑选一辆汽车进行使用。在纽约,支付每小时9美元或每月65美元的费用可行驶180英里(保险费与汽油费均包括在内)。我可以在传统租赁公司得到类似的价格;但服务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有所不及。Zipcar称他们的每一辆车取代了15辆私家车;有40%的会员决定放弃拥有自己的汽车。与此相同的是;巴黎市长在2008年宣布,这座城市将继续推行已大获成功的自行车共享计划,让市民可以在700个存车点间选择使用4000辆电动车。此举的目标在于减少巴黎市民购买汽车的数量。
我知道你正在想什么,并且能听到来自汽车城底特律公路上的轰然大笑:汽车公司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卖出更少的汽车。你发疯了吗,贾维斯?你是一个保护树木的抱树狂吗?不,当然不是,我只是想把这个产业颠倒过来。当我向广告人里沙德·特柏科沃拉(他的代理公司为汽车产业服务)提出这个问题时,他说底特律并非真正地属于汽车制造行业。他为这家Google化的汽车公司进行了引导,他说:“我正在从事着把人们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的行业。我如何才能以不同的方式做到这一点呢?当他们从甲地转移到乙地时,我怎样才能使他们感到安全并且与他们时刻保持着联系呢?”他说,除睡觉之外,我们在路上比在家里花费的时间更多。“除家庭和办公室之外,星巴克曾经是我们的‘第三个去处(third place)’。如今,汽车成了我们的第三个去处。”什么是汽车的真正功能?他说,是“导航和娱乐”——不一定是制造业。事实上,特柏科沃拉说过,通用汽车公司(GM)的业务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上星服务(OnStar)和信贷危机中的融资问题。制造业的成本昂贵,容易受到商品价格及劳动密集程度的影响,容易被巨大的效益成本和竞争力压倒。这是实体商业*的体现。
如果汽车公司在聚合公众、使用他人硬件的过程中成了领导者,那么飞机、火车、汽车等行业将怎么办?只要你告诉这个系统你需要前往何处——或者访问你的Google日历,它就会知道——并且为你提供不同价位的选择:今天,你可以乘火车前往,因为那会省钱;明天,你得自驾出行,因为你要办事;后天,你得跟人拼车,因为你要攒钱;这个周末,你开了一辆不错的奔驰梅赛德斯,因为你要参加周年晚宴;下一周,你需要一辆有专职司机的汽车,因为你要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路之上,您可以付钱获得各种功能:汽车上的同步娱乐,火车上的无线连接,苹果手机中的即时提醒,以及指导你避开交通堵塞的导航系统,等等。这是建立在传统汽车公司平台之上的新型个性化交通与链接公司。快跳上Google的汽车吧。
第十五章 制造业(5)
Google可乐:客户不仅仅是消费者
如果大汽车难以Google化,包装类消费产品就更难。他们是大众市场的积木,把生产效率和市场营销置于临界数值的基础之上。自从互联网成为广告媒体开始,这就一直是个不言自明的真理——没有人会通过点击条幅广告的方式去购买厕纸,更不会有人通过加入俱乐部或撰写相关博客文章的方式去购买厕纸。这是个人人可以理解的例子:厕纸难以从互联网中受益。厕纸的Google化没有任何意义,不对吗?除了可能在厕纸上印制维基百科的知识(有厕纸出版商)或“用可再生、可循环资源制造”的标志外,我必须承认:我难以设想出Google超软卫生纸(Google Ultra Soft Toilet Tissue)的创意。
所有的消费类产品都命中注定要在未能Google化的情况下直面生活吗?让我们想象一下Google可乐这个创意吧。像其他消费类产品一样,可乐的优点与缺点都是它试图以一种规格满足所有需求。是的,一系列可乐品牌和类似品种都在那里争夺稀缺的超市货架空间。但是,永远没有足够多的可乐品种,因为我找不到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可乐。我想要的可乐是不含咖啡因的、用糖而非人工甜味剂制作的(我受不了它们的余味);它应该装在小罐中以防止被压扁,瓶装或许更好,可以重复使用。它也可以添加某种口味(今天樱桃,明天咖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我都会喝(我是双可乐接受者),但是我不喜欢那些不知名的品牌——我依然会不寒而栗地记得霍华德·约翰逊(Howard Johnson)的HoJo可乐(HoJo Cola)。如果我承诺会在一年内购买很多特殊口味的可乐,那么,改装可口可乐的灌瓶机以生产和发行这些特别订制的批次产品会怎么样?我会愿意支付额外费用订购我心中完美的可乐。如果我把我的这种杰夫可乐(Jeff Cola)出售给我博客上的其他人或我的邻居们——说服他们,无咖啡因的咖啡味苏打水并非无法调和的矛盾——也许我的价格能够下降,因为我会带来更多的销售额与出货量。我会创建一个可乐俱乐部,这与加里·韦纳舒克的那些播客观众们(Gary Vaynerchuks Vayniaks)制造并促销他们自己的葡萄酒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同时会成为产品经理、销售人员以及消费者和客户。我们可以创造我们自己口味的可乐,用我们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把可乐作为一个生产和销售平台。届时我们将处身于可乐行业之中。我的可乐能走向大众化吗?没有任何机会。但大量的“小”可以累积成“大”,可乐最终可以与大量的消费者形成一种互相忠诚的新关系,可以了解更多的公众口味,或许能开发出能更大规模销售的新型产品。它可以节省市场营销的费用,因为合作者也能销售产品。它可以多得到一些生意,这也能多占据一点市场份额。它可以找到一种途径,与消费类产品的商品化潮流竞争,并且加入“小即新,小即大”(*allisthenewbig)的经济模式。
这种可乐战略可以推广应用于绝大多数的消费类产品,它们将受益于专业化和个性化:饼干、糖果和家用绿色清洁用品都散发着个性化的魅力。在利用诸如亚马逊和易趣这样的销售平台的情况下,这种战略不仅可以由大公司组织实施,而且更容易由小公司组织实施。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提供用户定制服务的大众化产品是姆姆巧克力(M&Ms),你可以订购印有照片的产品(21盎司39美元)或是自定义颜色的产品(56盎司48美元)。这是一个很好的噱头,但它不会改变产品的本质。如果我能为我自己或我发现的类似于我的数百人弄到咖啡味的姆姆巧克力,或者是我喜欢的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咖啡和姆姆巧克力混合口味的瓶装饮料,那么谁能满足我的需要呢?那将会是Google可乐。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 制造业(6)
然后,小配件会怎么样呢?个人电子产品似乎不受Google化影响,因为它们在工程设计和制造方面是如此的复杂。然而,比起汽车来,技术因素同时也是更易推动小配件发生改变的因素;因为一种设备可以通过软件而不是硬件进行更新。这正是Google正在努力的事情——将其移动操作系统提供给任何一家手机制造商。
我能够看到,Google最近正在提议为无数的可连接设备制定一套开放式的标准。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购买电冰箱了。而他们构想中的承诺是:将来有一天,他们将能获得电冰箱内储存物品的目录,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原料做出什么东西,同时还能帮我们自动订购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Google乐意组织的信息类别。到那个时候,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的美国“鲜货直送公司”(Fresh Direct)和小豆荚(Peapod)公司,以及英国的“特易购公司”(Tesco)可以让我们预订、为我们配送我们所需要的所有物品,并提供相关产品的优惠券。而Epicurious网站可以根据我们冰箱里的食材提供食谱建议。如此一来,我们的冰箱将俨然成为这些公司展现自己服务能力的舞台。
我们已经用传感器和摄像头建立了互相连接的家庭安保系统。我们已经建立了互相连接的家庭娱乐系统,可以把网络电台的节目、苹果iTunes软件播放的音乐和电影、YouTube网站的视频传送给家庭中的任何联网设备。在未来的日子中,我们的联网汽车将与交通信息及娱乐信息连接在一起。我们的摄像头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通讯卫星和我们的电脑相连在一起。我们的手机也正变得越来越像电脑。任何设备,只要能够产生信息,能够被个性化,或者能够与我们交流、为我们带来娱乐,都将被连接到互联网上进行Google化处理。如果获得我们的许可,Google会深入了解这些小器具并提供相关信息。Google会乐意利用这些信息向我们提供高度目标化的相关定位广告。这或许会被那些隐私维护者视为荒唐之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这种流量并从中获利的话,比如得到相关内容和广告、特价商品和用户服务补贴,我会乐于把我的冰箱和电话连接起来。这样,Google不仅能成为网络和世界的操作系统,而且能成为我们家庭和我们生活的操作系统。
另一个挑战是:时尚。我们知道Google化的时尚就是T恤、短裤和凉鞋。Google的风格已被设计师、时尚编辑和好莱坞所鄙视,所以很难想象简单朴实的、非主流的Google会对时尚的品位及新风的创立产生什么影响。时尚是自上而下管理严密的,或者说,它曾经是这样的。就像网络让新闻与娱乐走向*化一样,其风格是开放性的。T恤公司Threadless就是开放式时尚运动中的一个宠儿,它邀请用户提交设计方案,并由Digglike上的社区组织进行投票,从中胜出的设计者可获得2000美元的奖金外加500美元的信用,一项设计如果再版的话,每次再版还可得到500美元。他们变成了众包道路上“向群众取经”的著名设计师范思哲(Versace)。
就像在娱乐业中一样,我们知道公众拥有创作冲动,渴望在作品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因此,明智的解决办法就是去创造一个平台,把这种冲动与渴望变成现实。CafePress网和Zazzle网就为大家提供了类似的途径:你可以设计并出售你关于T恤、杯子、汽车保险杠甚至是内衣的种种设计,然后从每一笔按需定购中获得一份收入。Threadbanger,一个每周更新的网络视频节目,教观众们如何与年轻的设计师们一起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酷酷时尚,可资参阅的还有德国出版业巨头博达媒体集团(Burda)“博达风网站(BurdaStyle)”的开源缝纫服务,博达决定放弃其服饰款式的版权,邀请公众对这些款式进行利用、改良、创造与共享。于是这个网站上充满了各种服装款式、制作方法及相关讨论。Springwise网站报道说,一个纽约的小商标“SANS”,已经于2008年停止销售其售价曾高达85美元的衬衫,随后公开发布了这款服装的样式。如今,你只需付6美元就可以得到这款样式(你可以在家里把它打印出来),还有一个“SANS”商标供你缝进衣服里。这种对设计的开放固然是个好主意,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却并不会缝纫。因此,在某些人亲自制作SANS和Burda款式的方式之外,那些手艺人们还可以再开发一种订做生意,然后就像某些人正在做的那样,在Etsy网上进行销售。这个网站上到处是待售的独特手工制品,自2005年起已经成为10万多名售货者的网络商场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五章 制造业(7)
好吧,消费品、小玩意还有时尚产品都能被Google化,那么Google厕纸怎么办呢?我们肯定不可能把Google思维应用到厕纸上去,因为无法在网上围绕厕纸形成各种社区。我曾经看到过一则厕纸广告,其独特的销售主张(USP)是它不会在你的屁股上留下纸屑。看过这则广告后,关于“厕纸升级版20”的想象令我不寒而栗。好家伙,那必定是一次艰难的销售会议,而我无法再为广告的消失想出更好的理由了。
就如报纸一样,也许已经到了厕纸退出造纸业并思考自己真正属于何种行业的问题了。清洁行业,对吗?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我能与许多国家以及产业的领导人住在一块儿,这固然令我惊讶,但当我在会议中心看到一个自动化的、带有自净功能的马桶座圈时,我的惊讶不亚于前者。在冲水之后,一只机械手就伸出来抓住马桶座圈,在其旋转时进行清洁,真是奇妙至极。我给它录了像并上传到YouTube网上与网友共享——如有兴趣,你可以用Google搜索“达沃斯的盥洗室”(D*os toilet)寻找我的录像,或者作为一种更为有趣但政治上不太正确的实证,你也可以在YouTube网上搜索“瑞典的马桶座圈Giznodo”,但这一产品的制造公司并不属于纸业,而位于清洁座圈的条目之下。
东陶(Toto),一个日本的马桶制造商,已决定将自己归类在既非纸业亦非清洁座圈业而是屁股清洁业和幸福业的门类中。东陶发明了卫洗丽(Washlet)电脑全自动马桶座圈,这项科技奇迹可以将马桶座圈加热到令人惬意的110华氏度,并且在你完事儿后为你喷出温和而清洁的水;随后它会用柔和的暖风吹干屁股,同时奇迹般地去除臭味。在YouTube上,搜索“东陶卫洗丽冲水视频”(Toto Washlet Flush TV),就可以看到霍丁·卡特四世(WHodding Carter IV)的演示,卡特四世是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儿子,同时也是《马桶如何拯救文明》(Flushed: How the Plumber S*ed Civilization)一书的作者。在你发笑之前,请注意东陶已经卖出了1700万套卫洗丽。他们在我的BuzzMachine博客上做着广告——一些惬意的光屁股上叠印着笑脸。东陶的视频因数万甚至数十万次的观看而在YouTube上十分火爆。好莱坞影星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曾经在电视上炫耀自己拥有价值5000美元的豪华卫洗丽,因此,没有在厕纸上花过一分钱。在这里,我们把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硬件与软件、科技与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后厕纸时代的Google化盥洗室”。
即使在实体企业中,由网络造就的种种联系也能够带来商业利益。无数的消费品将从更为开放的对话中获得帮助:工具制造商要去听听工匠们的说法,厨具公司要向厨师们开放,运动器械公司要关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需求。人们应该寻找机会去生产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消费者们一起设计、支持和销售商品。Google和互联网会改变所有东西,甚至是工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