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达坂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俄罗斯大男子主义严重   

  在俄罗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很高,但相当一部分女性在结婚后辞职回归家庭,养育儿女、照顾丈夫。但在俄罗斯家庭里,很多男人大男子主义严重,根本不做家务,也不过问家庭事务,全部的家庭重担都压在妇女身上,而且认为自己有权随便处置老婆,打骂老婆成风。   

  莫斯科女性危机干预中心负责人玛琳娜说:〃殴打妻子的事在俄罗斯得到社会容忍。妇女们不敢警察局去举报。有的举报者反而被认为是冒犯了丈夫,罪有应得。如果不是女人被打死,一股都无人去查个究竟。法庭通常将丈夫殴打妻子的事件视为家庭内的私事,如果受伤严重,又能出示证据,法院才不得不受理这类案件。但很少有妻子愿意冒险把丈夫送上法庭,更不愿丈夫被判刑,因为她们在经济上还得依靠丈夫,而且住房也是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   

  据俄罗斯《新消息报》的调查表明,目前在家庭内部,俄罗斯男子仍然希望拥有绝对权威,甚至还倾向于通过暴力来解决矛盾。俄罗斯《消息报》调查,俄目前每天有3。6万妇女遭到丈夫或同居男友的殴打,每年竞有1。5万名妇女死于丈夫或其男友的毒打,而被打伤、打残的妇女竟多达56000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俄罗斯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个性解放,许多家庭正是因为妻子的这种愿意得不到回应而陷入破裂。俄罗斯女性普遍不愿找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的丈夫,这又会使她们缺乏选择余地而嫁不出。由于是对俄罗斯男人酗酒、打老婆的失望,现在,俄罗斯妇女与异国男子通婚的现象越来越盛行。   

  3 俄罗斯女性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苏联解体前,妇女与男子的就业水平几乎持平。但是自从社会转型以来,俄罗斯经济持续低迷,严重地冲击了妇女就业群体,妇女失业率居高不下。据俄罗斯统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9月底,俄罗斯共有550万人失业,而妇女失业人数竟达到八成左右。   

  许多妇女整日为生计奔波,由于俄政府对妇女问题关注不够,所以没有采取措施为失业妇女提供再就业的机会。俄罗斯某些官员声称,在男子尚有大批失业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考虑妇女的就业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失业妇女永远失去了工作。为了生计,她们不得不在〃地下〃经济领域寻找出路。如在地铁通道、路边、人群流量大的火车站等场所摆地摊,出售一些低档服装和各种小商品。这些妇女没有劳保卡,也无法享受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社会保险权利,因此她们的经济处境非常困难,她们很想找个有钱的丈夫,可不少俄罗斯妇女认为俄罗斯男子缺乏自信,不成熟,很少有男子能够挣到足够养家糊口的钱。   

  俄罗斯社会转型后,在打破传统婚姻观念的同时,金钱婚姻和利益婚姻呈明显上升趋势。最有代表性的是涉外婚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解体后,人们尽管已经摆脱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但并没有找到新的具有凝聚力的国家思想,因此很多人向往西方,追求美国生活方式。俄罗斯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把个人的幸福赌在与外国人的婚姻上。异国通婚现象,在苏联解体后变得非常盛行。,一些妇女是以市场价值来选择丈夫的,她们把爱情和幸福变成了金钱买卖,多数妇女希望嫁给有钱的西方人,好一步迈进〃天堂〃。因此每年都有大约4000到6000名俄罗斯妇女与美国人结婚。另外还有嫁到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俄一位婚姻问题专家说,许多女性不管男方家境的好坏,执意嫁给外国人,好像只有在国外才能找到幸福。         

▲虹▲桥▲书▲吧▲。  

第19节:嫁不出去的俄罗斯美女(2)         

  另外,据俄罗斯人权组织称,由于缺乏打击人口走私的法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妇女在海外沦为性奴隶。俄罗斯的一个妇女组织〃天使联盟〃主席格尔察科娃说:〃俄罗斯妇女正受到数以千计的掠夺者的威胁,这些人在报纸上刊登假的海外工作广告,以诱骗妇女出国,这些妇女出国后就落入犯罪组织的手中,她们的护照被没收,而且经常遭到毒打、弓虽。女干,被迫充当性奴隶。〃据统计,俄罗斯已成为摩尔多瓦和乌克兰之后的欧洲第三大性奴提供国。每年至少有3500名妇女沦为性奴。目前俄罗斯妇女组织已发起反对贩卖妇女运动,告诫年轻妇女和少女提高警惕。看来俄罗斯妇女确实处境不妙,这为我们引进俄罗斯女孩创造有利条件。   

  4 俄罗斯男人酗酒成风   

  伏特加酒和酗酒在俄罗斯是对永远也分不开的双胞胎。有了伏特加酒,就有了酗酒,而酗酒又使伏特加酒更有名。   

  按理说酒和酗酒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永远解不开的结。而在俄罗斯,从喝酒到酗酒,从正常人到醉鬼,这几乎成了不变的生活准则:伏特加酒不停地在喝,喜事、悲事都喝,狂饮、凶饮,直至烂饮,于是,醉鬼到处都是。据莫斯科的首席麻醉学家说,现在,俄罗斯人(包括年轻人和领养老金者)每人每年要喝掉13升纯酒精!根据他的调查,仅仅在莫斯科就有1。7万名深度酒精中毒者,隐性酒精中毒者11万人,己到医院求治的酒精中毒者约为50万人。综合这些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在莫斯科,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酒精成瘾者。   

  俄罗斯人戏称〃伏特加酒在俄罗斯的社会地位等同于国家机构〃。媒体也嘲讽自己的国家为〃酗酒的国家〃。在莫斯科街头巷尾,常可看到摇摇晃晃、摔得鼻轻脸肿的酒鬼。下班后,几个互不相识的人居然可以凑钱买一瓶伏特加,就上几片面包、干咸鱼或香肠就痛饮一顿。   

  说起来,在历史上,酗酒现象就一直是令俄罗斯当局头疼的问题。在一般俄罗斯人看来伏特加酒不能不喝,因为气候冷,他们习惯把伏特加酒叫做〃暖和身子的〃、〃四十度的热水〃,甚至是〃活命水〃,但是喝着喝着就容易多了,特别是当国运不济时,比如战争、灾荒、社会动荡,人们就喝得更厉害。有时候,政府觉得许多罪责(如灾荒的出现、时局的不稳等)都是伏特加酒闹的,就开始禁酒,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苏维埃时期,禁酒的口号是:〃同志,站直了!趴下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的!〃戈尔巴乔夫的禁酒指令是:〃人们不能泡在伏特加酒里进入共产主义!〃事实上,尽管酒鬼在清醒时都发誓要戒酒,但总是戒而复发,屡戒无功。   

  众所周知,伏特加酒一向被视为俄罗斯人〃命根子〃,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烈性伏特加的销售受到严格限制,嗜酒的俄罗斯人便将目光转向了啤酒。1996年至今,俄罗斯啤酒业发展迅猛,其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2002年俄啤酒年产量为210万吨,居中国、美国、德国和巴西之后,跻身世界五强之列。同年莫斯科市民的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90。5升,超过了荷兰、芬兰和美国几个啤酒文化发达的西方国家。2003年俄啤酒年产量更是增加到了760万吨。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20节:嫁不出去的俄罗斯美女(3)         

  没有人说得清俄罗斯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啤酒,无论是本国生产的还是进口的,品种繁多,淡味、经典型、超浓、爽口型、琥珀色、黑色等多个品种,可谓应有尽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啤酒市场的丰富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啤酒市场的繁荣减少了伏特加等烈性酒的销售量,对贪恋杯中之物的俄罗斯人来说这自然是件好事。不过凡事都有分寸,啤酒毕竟是酒精饮料,狂饮的害处不比伏特加多少。   

  俄罗斯人特别是男人嗜酒成风给俄罗斯女性婚姻带来三大影响:   

  其一,俄罗斯女孩都不愿找个酒鬼丈夫,问题是男人嗜酒成风,不找酒鬼丈夫就可能嫁不出去,这使俄罗斯女孩面临两难处境,这迫使俄罗斯女孩大量外嫁。    

  其二,导至高离婚率。2004年8月,俄罗斯《新消息报》日前公布一份调查报告让俄罗斯社会感到震惊。报告指出,目前俄罗斯全国平均离婚率已经高达80%。据统计,1950年,俄罗斯的离婚率为3%,1960年为10%,1970年为27%,1980年为34%,1990年为54%。在莫斯科竞有70%的妇女对自己的婚姻状况不满意。调查表明,俄罗斯人离婚率的不断升高与丈夫酗酒密切相关,丈夫酗酒是俄妇女最无法容忍的。对离异女性来说,更不愿找个酒鬼丈夫,这使他们更难以嫁出去。   

  其三,导至俄青壮男性高死亡率,使男女比例失调更严重。调查显示,在俄罗斯,眼下年满16岁的男孩中,估计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活到60岁,而在100年前,每100个16岁男孩中,能活到60岁的超过一半。目前,俄男子的平均寿命要比美国人少15年。   

  2004年5月,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表了一份惊人的报告:2/3的俄男性死亡时是处于醉酒状态,他们大部份人是深度酒精中毒。报告说,酗酒是导至俄青壮男性高死亡率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俄罗斯壮年男性最易在星期一死去,那是因为不少人在周末喝得大醉。目前,俄罗斯全国约有酒精依赖者(酒鬼)300多万,而且未成年人酗酒的人数逼近成年人。劣质酒的销量上升,也造成大量的人命丧黄泉。据俄官方统计,仅2004年9个月,就有近3万人因饮用劣质酒而丧命,其中大部分是青壮男子。在莫斯科,每年冬天都有数百名酒鬼冻死在街头,在夏天因为喝多了酒后游泳溺水而亡的也不少。这让人联想到一句英国谚语………〃淹死在酒里的人比淹死在水里的人还要多〃   

  酗酒还造成各种大量的意外事故,使各种意外事故直线上升。2004年下半年莫斯科发生300多起火灾,其中130余人因为醉酒葬身火海或被严重烧伤致残。据莫斯科交警部门统计,在频频发生的汽车交通事故中,一多半是由于司机酒后驾车造成的。近年来,俄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人数30余万,其中多数是壮年男子,酗酒应是一个很重要原因         

※虹※桥※书※吧※。  

第21节:嫁不出去的俄罗斯美女(4)         

  酗酒还使俄罗斯男人健康状况缘何越来越差,药店的生意却日渐兴隆;50多岁的男子说死就死,肺结核病竟然可以四季流行。伴随着经济下滑和社会动荡,某些在苏联时期就早已绝迹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   

  俄罗斯20岁至59岁年龄段的成年男子的死亡率比妇女死亡率高出75%。男性寿命比女性寿命短近12岁。因意外事故遇难的65岁以下的男性比欧盟国家高出4倍以上。因此,俄罗斯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甚至低于亚非拉许多欠发达国家。本来俄罗斯就男少女多,酗酒导至的男性高死亡率更加剧了男女比例失调状况,使一部份俄罗斯女孩嫁不出去,只能大量外嫁国外,这为我们引进俄美女创造有利条件。   

  酗酒不仅严重影响俄罗斯女性婚嫁,还能导致其民族素质的退回,印第安人的现状证明这点。据《参考消息》报道,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印第安部落生存困难,在位于温尼伯市东北的印第安人保留区从远处眺望,一排平房傍水而立,犹如世外桃源,颇有诗情画意;走近一看,没有自来水,室内没有卫生间,也没有现代化的生活用品。许多屋子用木柴生火取暖。墙壁千疮百孔。可能有15人或20人挤在一个屋里。   

  一位非印第安人顾问约拉姆·伊斯特说:〃这里根本没有快乐可言。这是一个由1000人组成的残疾人社区。虽然只有两三个人坐轮椅,但他们都是残疾人。〃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加拿大的大多数印第安人部落。   

  社会服务工作者已把这里1/3的儿童从各家中转移出去,因为他们被忽视、受到性骚扰、酗酒或受到家庭暴力。在利特尔大急流村,只有50多人有工作,在达到工作年龄的成年人中约占10%。人们对保留地上印第安人的悲惨生活作了种种解释,但是公认酗酒是元凶。   

  据国外资料显示:一向体魄强健、富有个性的印地安人,由于嗜酒成性,脑体逐渐退化,现在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在美国东南部和大平原的一些印地安人居住地,有25%的印地安儿童因其母酗酒而患了〃胎儿酒精综合症〃,简称FAS。它最大的危害表现为广泛的畸形与智力低下,目前可分为四大症候:   

  a、中枢神经系统的畸形与智力低下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另一特点为头小畸形,其次为讲话与语言障碍。   

  b、儿童身高、体重都低于正常均值,发育速度明显迟缓。   

  c、特殊的面部畸形,占57…85%,眼睑短少,斜视、近视、上睑下垂、鞍鼻、短鼻孔朝天、长人中、耳轮发育不全等。   

  d、其它器官的畸型 如心血管的房间隔残缺、尿道下裂等。   

  FAS病症已确定为宫内酒精损伤胎儿。国外医学专家证实,日进酒精大于或等于89毫升,相当于6次痛饮量,肯定威胁胎儿,FAS的重点在预防,母亲孕期应禁酒,否则印地安人的悲剧会重演。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俄罗斯人正在步印第安人后尘,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密月有一句口号是〃中国的明天就是苏联的今天〃,那么我们还可提出一句类似的口号〃俄罗斯人的明天就是印第安人的今天〃,国人对此自然是偷着乐。         

。▲虹▲QIAO书吧▲  

第22节:希特勒为何气急败坏(1)         

  (五) 希特勒为何气急败坏   

  自从苏、德两国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了拉拢和稳住前苏联,使德国能放手进攻西欧,两国还开展了军事技术合作。希特勒不顾一些人的反对,允许前苏联由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去参观德国最先进的兵工厂和武器装备,并把一些先进技术如把当时最先进的〃卑斯麦〃战列舰设计图纸卖给前苏联。因为希特勒认为,俄罗斯是个劣等种族,这个原始民族无法造出同样先进的武器,让他们参观一下先进武器,向他们提供一些先进技术也没关系,不用担心泄秘。可德方陪同人员却向希特勒报告说,尽管己把德国最先进的兵工厂和武器装备展示给了苏联代表团,可苏联代表团却很不满意,抱怨德国一定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隐藏起来,不让其参观。德方陪同人员怀疑苏联有比德国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才这么说。报告打到希特勒那里,他当然不相信。此事就不了了之。   

  然而苏德于1941年6月22日开战后,令希特勒惊叹的是,苏军武器装备总体上并不比德军落后,有些甚至比德军还先进,如著名的喀秋沙火箭炮令德军闻风丧胆,而德军并没有类似的武器。战争初期,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无法从正面击穿苏军K型重型坦克,只能靠88毫米高射炮平射救急。苏军T…34坦克在平地上的最高时速可达50多公里,跑得比一般汽车还快。在尘土飞扬、(雨季冬节)遍地泥泞、道路条件恶劣的俄国战场,其优越的机动性能令德军坦克望尘莫及。而德军虎式坦克尽管威力巨大,然而过于笨重,机动性能太差,被德军士兵讥讽为〃大象〃。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在一些战斗中,当苏军发现〃大象〃将向某方向进攻时,有时居然来得及在〃大象〃冲过来之前铺设反坦克地雷,将其炸毁。如果T…34坦克与德军威力巨大虎式坦克正面交锋,T…34坦克根本不是虎式坦克的对手,然而T…34坦克却能凭借其良好的机动性能很快绕到虎式坦克装甲较薄的两侧和背后将其击毁。   

  德军装甲兵司令古德里安上将对T…34坦克优异性能羡慕不己,他曾向希特勒建议仿制T…34坦克,然而在希特勒看来,优等种族怎么能仿制劣等种族的坦克,此建议当然被希特勒驳回。   

  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采用闪击战方式发动一个个重大战役,几十万、几十万地围歼苏军,苏德战争头2个月,苏军共损失360万人(基本上与抗战八年期间国共抗日军队伤亡总额380万人相当),苏军损失的飞机、坦克、大炮更是难以数计,如此巨大的损失如果换成别的国家早就土崩瓦解,然而前苏联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开始发挥作用,前线损失多少飞机、坦克、大炮,后方军工厂就能补充多少。可以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武器装备数量之多,技术之先进是希特勒做梦也想不到,这让希特勒目瞪口呆。希特勒对古德里安将军说:〃如果我相信在你那本书中(指古德里安将军在1937年所著《注意!坦克》一书,他在书中估计前苏联约有1万多辆坦克)所列举的俄国坦克数量是真实的,我也许不会发动这场战争〃。希特勒又气急败坏地叫嚷到:〃一个原始民族怎么能在如此之短时间内就取得这样的技术成就〃。         

◇欢◇迎◇访◇问◇。◇  

第23节:希特勒为何气急败坏(2)         

  1941年10月初,进攻莫斯科〃台风〃战役一开始,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部队就在苏军防线上捅开了一个大缺口,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百万大军从缺口处蜂拥而入,在维亚济马地域一举围歼苏军4个集团军共60余万人。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部队进展神速,一天挺进80多公里,一鼓作气地冲进了有莫斯科大门之称的奥廖尔,这时城中有轨电车上的乘客还误把德军坦克当成自己坦克而挥手致意。〃台风〃战役开始前,进攻莫斯科德军有180万,防守的苏军为120万,苏军在维亚济马的惨败,使德军由3比2的相对优势转为3比1的绝对优势。捷报传来,希特勒高兴的一天都没有吃饭,在他看来,通向莫斯科的大门己经敞开,攻下莫斯科指日可待。希特勒得意洋洋地向德国和全世界宣告:〃我们东方的敌人己被彻底打跨了,再也不能站起来了。〃然而希特勒高兴的太早了,斯大林仍可把大批援军开往前线,阻档德军的疯狂进攻。希特勒胃口再大,也吃不了苏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和大量武器装备,希特勒最终患了消化不良症。当德军打到莫斯科城下,斯大林还能从远东调来几十万生力军和大量坦克、大炮,希特勒再也〃消化〃不了,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