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女如菊-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当然没意见。两家一直亲厚的很,也不会计较那些掐斤掐两的事。

当灶洞里烧起了茅草——这炒花生、炒米啥的可不能火大了——锅里翻起了花生、芝麻时,满厨房便飘起了香味。这香味又不同于肉香、鱼香,只是同样的勾人。小娃儿要是吃多了这类炒货,那嘴里会败味儿,不想吃饭的。

菊花端着大簸箕,坐在小板凳上剥炒花生,时不时地塞一粒进嘴,又把剥出来的花生仁揉碎,以便待会做糖能分布均匀些;小黑狗儿见大家都忙个不停,仿佛感受到了这欢喜愉悦的氛围,撒着欢儿地跑进跑出,一刻也不停歇。

杨氏炒完了花生炒芝麻,炒完了芝麻炒硬米子,那手就没停过,连她也觉得胳膊酸了,便跟烧火的何氏互换了一下。

炒硬米子的时候,倒了点儿香油刷锅。待锅里烧热了,腾起一阵青烟,便抓了两把硬米子放下去。顿时,那晶莹青润的硬米子遇到热油锅,立时玩了个大变身——腾起一片爆米花似的炒米。

这时,便要猛炒起来,不然这炒米就要糊了。也不需要翻几下,就能起锅。那黄亮亮的炒米也是香浓扑鼻。

有那不舍得做糖的人,光炒了这炒米哄小娃儿。饿了的时候,用开水一泡,也是很香的,跟锅巴一样好吃;要是再放点儿猪油跟盐,那更是美味了。

何氏一边炒硬米子,一边跟杨氏说话儿。

她乐呵呵地说道:“这香味儿,甭说是小娃子了,便是咱大人闻了也馋的慌。往年我家杨子老是念叨‘娘,咱啥时候做炒米糖哩’。今年我要做,他倒不让了,说他又不是小娃儿了,都这么大了,念书了,哪能还那么嘴馋哩。你瞧这娃儿说的话,叫人听了心酸。我就想着搭你一块儿做些,也好叫他看书累了的时候,有个东西垫垫。”

杨氏接道:“那是,读书可是费脑子的很。我听青木说,你家杨子念书可能耐了,这回夫子考较他们还得了第一哩?”

何氏便笑得见牙不见眼:“嗳!这娃儿喜欢读书。这学堂里停学了,他也不歇会儿,见天捧着书,不是读书就是写字。我怕他晚上熬坏了眼睛,就叫他晚上早点睡,天明早起读书。”

杨氏振奋地说道:“你呀,好好地栽培他,不定就给你挣个秀才娘当当。”

何氏更高兴了:“我倒不是想当秀才娘,我想着他要是考了秀才,自个日子不就好过了?”

杨氏连连称是,她们这些人,忙来忙去的不都是为了娃儿么。

何氏瞥了一眼正剥花生的菊花,又说道:“谁不想过好日子哩?前儿我娘家那边有一户人家,见过槐子的,看中他了。悄悄地托人打听槐子的事,想把闺女嫁过来哩,说也不要彩礼。你说吧,这可是求不来的好事?槐子哩,听了这话,头一扭甩了一句‘不想成亲’就跑没影儿了。呵呵,这娃儿!”

她最近算是弄明白了,儿子是真的想娶菊花了。可是,以菊花家现在这个条件,要是她家不多挣些银子,就甭想提这门亲。

倒不是说郑长河两口子会贪图彩礼,而是槐子先前传出不想娶菊花的闲言碎语,如今忽然又要改主意,乡下人可不会细想你是怎么转过弯儿来的,他一定会议论你瞧见郑家日子过好了,又跑来袱上水。

何氏见儿子最近整天围着猪栏转,察看那新抓的两头小猪;又砍了竹子跟他爹编鸡笼,好为明年养鸡用。她便也知道儿子是顾忌郑家的家境了。

如今,要是不挣出一份家私来,是万万不能上郑家来提亲的,不然只怕连郑长河两口子都要怀疑他们的诚意。

她心里苦涩不已,都是儿子死脑筋,说出那样的话。也就她当娘的晓得儿子不是有意的,旁人才不管这些,都道槐子是如何如何瞧不上菊花。不过,儿子当初到底还是对娶菊花有些膈应,所以才脱口而出说了那样的话,眼下受苦也是他自找的。

这死小子就该让他受些苦,菊花是多勤快能干的女娃,她恨恨地想道,瞧着菊花是越瞧越喜欢。

所以,她不敢明说槐子的心意,只能若无其事地把他不想娶亲的事说出来,不过是想引起菊花的注意罢了。

却见菊花半点儿动静也没有,一边剥花生一边听她跟杨氏说话儿,还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就满脸失望。

她哪里知道菊花听这些家长里短都是很津津有味的,大概是女人的八卦天性吧。聊着这种不涉及人身攻击的过日子的闲话,听了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这跟前世节奏紧张的城里生活相比,有另外一种悠闲的意趣。

谁料她瞧菊花顺眼,那杨氏也是瞧槐子无比顺眼。虽说现在求他做女婿没指望了,但乍一听居然有人要把闺女嫁他,那也是心一抖,立马就提了起来;待听到槐子回绝了,这才放下心来,又感觉说不出的舒畅。

杨氏就问道:“他想是瞧不上人家?”

她也是想女婿想疯了,竟然忘了菊花还在这,要是先前一定不会问这话的。倒不是说她想马上就把菊花嫁出去,而是她心大的很,觉得自己的菊花这么乖巧,那一般人是根本配不上的,非得要槐子这样有品貌的男娃才能配得起。

要是菊花晓得她的心思,一定会笑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脸上那大一块疤痕,亏她还觉得自己好的不得了。看来,一切父母眼中,儿女都是好的;就有不好的,也只能自己说,别人要是说了,那可不行。

何氏见杨氏这样问,却道:“哪能哩?他又没见过。他不过是想多攒些钱,把日子过好些。眼下跟他爹整天琢磨那猪去了;又编了大大的两个笼子,明年好养鸡。我说,槐子,你也不学你弟弟,多看看书,瞧你整天忙这些,把夫子教的几个字都忘光了。你猜他说啥?他叫杨子到外边大声念书,他顺便听着;念完了他再背一遍给杨子听,手上还不耽误干活。大早上的,就听院子里一片读书声,俩兄弟念得热闹的很。”说着却自豪又得意地笑个不停。

杨氏听了张家两兄弟这么出息,也高兴。因说道:“这也是好事情。我家青木也是这么想的,说不定槐子就是跟青木商量好了。”

何氏道:“这么做也对。穷的要命,就娶了媳妇家来,再生一堆娃儿,日子越发难了;把娃儿跟养小狗似的喂大了,还是穷。倒不如咬咬牙,挣些家私,添些田地,再娶亲生娃,娃们长大了也不得受穷了。”

杨氏笑道:“是这个理。你孵小鸡了?”她听何氏说槐子编鸡笼,所以问这话。

何氏一边把锅里的炒米铲到筛子里晾着散热,一边重新倒了点香油下锅,才说道:“还没哩。我娘倒是在孵小鸭子,还说到时候把我几只喂。我就想,咱家住在村子中间,也不靠水,那鸭子可是喜欢水的;再说,家里也没人赶着去放它。要是关在院子里,它也长不好。鸭子跟鸡可不一样。我家槐子就说,捉来给菊花妹妹养吧。你家这靠着小清河,不是现成的养鸭子地方么?菊花,你说好不好?那鸭子喂大了,下了蛋腌了最好吃了。槐子外婆每年都送些青皮咸鸭蛋过来,蒸出来那蛋黄油汪汪的,味儿好的很。”

第八十三章 有女人的地方,笑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何氏发现菊花现在对儿子也不在意,于是努力地想在她面前为儿子树立个好印象;再说,她也晓得菊花是喜欢这些小鸡小狗的,便想讨好她。

菊花听了就有些动心:养几只鸭子,放养在门前的小河里,也不用费心。这一片只住了她一家,田地也隔的远,也不怕祸害人家田地。

鸭子要是呆在没水的地方,那是又脏又讨人厌;可是要是有一片水让它们活动,那也是蛮可爱的。至少明年春上的时候,瞧着它们悠然浮在水上,能令人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惬意诗句。再说,咸鸭蛋真的很好吃。油汪汪的咸鸭蛋?很诱人!

“婶子。好当然好了。就是有些不好意思。你不想喂,那槐子哥外婆难道就不能多喂一些?捉来把我们喂,不好哩!”她有些奇怪,咋她娘家不多喂些哩?

何氏笑道:“这你就不晓得了。这养鸭子也烦人,只喂几只倒还好;要是喂的多了,没个人跟着照管肯定是不成的。他外婆也就喂了六七只,一天捡四五个蛋,好的很;再多就不成了。要不我说逮几只把你喂哩,喂多了你也忙不过来。喂几只的话,老鸭子喂熟了,它早上自己就出去下河了,晚上自己也晓得回家。鸭子一多,就野了,到处跑。”

杨氏听了欢喜,又见菊花感兴趣,便道:“嗳!等你娘家那小鸭子孵出来了,你就捉几只来把我。养大了也能送些鸭蛋把你尝尝。”

说着三人一齐笑了起来——鸭子还没影哩,就想着下蛋了。

谈谈说说的,这活儿也干得快。

等硬米子都炒好了,装了两大篓子和一簸箕还多。那另一口锅里的糖稀也熬好了。过了渣的糖稀熬干了水,全成了黄褐色的粘稠糖稀,舀一勺起来,根本扯不断,滑得跟缎子似的。

晌午大家胡乱吃了些饭,下午就开始做炒米糖了。

这时郑长河也进来帮忙。因用模子压米糖可是要一把子力气的,一般人也坚持不了几下。通常这活计都是由男人来做的。

杨氏负责拌糖。舀两碗炒米倒入锅里,再舀些花生、芝麻进去,然后就是加糖稀了。从另一口锅里舀一大勺糖稀,要抖弄好几下,才能让糖稀断线,不再往下滑;混入炒米花生芝麻一起,使劲地搅拌均匀了,盘成一个大团子,放到案板上的方块模具中。

郑长河就先用沾了水的手把这混成一团的炒米糖在模具中压平,再用一根圆柱形的木滚筒来回滚动、碾压,压结实了才腾空模具,把这一块方糖放在一边晾着。这中间,要是材料少了,就还要加些;要是多了,那就得退些出来,以模具刚填满为准。

下一步就是切炒米糖了。

这也有讲究的。切早了,糖还没冷透,会散;切晚了,糖冷透了,就变脆了,也会碎;须得不早不晚,那炒米糖才能切得精致,周周正正的很有卖相。

当下,几人就忙活开了。

何氏照样跟杨氏不断地闲话家常,还不耽误手下干活。这让菊花十分的佩服,咋那么多的话哩?两人聊了半天,都不带重样的。

菊花不断地把切好变脆的炒米糖一层层地码入一个大罐子中,边码边吃,一会儿就吃不下了,不由得打了个饱嗝。

郑长河笑眯眯地瞧着闺女,满脸的慈爱。他见闺女打饱嗝了,边忙着压模子边问道:“闺女,好吃么?比你哥买回来的好吃不?”今年终于让两个娃儿把想吃的东西都吃了个饱,他见菊花这个样儿也是高兴万分。

菊花笑道:“好吃。我觉得不比哥哥买回来的差哩。”

她心想其实还是有些差别的,人家好歹是专门做这个的,当然比他们这种一年才做一回的做得好,最起码那糖稀肯定就没人家熬得好。不过自家亲手做出来的炒米糖,用的材料又是亲手种出来的,自然感觉不一样。

正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村长的媳妇方氏跟老成的媳妇黄氏邀了一伙人来磨橡子粉了。

瞧着拥挤的厨房、咋呼成一堆的媳妇们,菊花说不出的后悔——还不如自家磨好了粉送把她们呢,这几天家里可是算得上门庭若市了。

哪位大神说的?“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笑多。”又有俗语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这厨房里挤了**个女人,能演好几台戏了。

这群媳妇们其实也不年轻了,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可是常年在家各忙各事的,难得今儿这么多的人聚在一起,那是话题不断、笑声连连。

你说你的男人,她说她的儿子,旁边还夹着人说闺女,再扯上些猪啊鸡啊,明春种些啥呀这类的话题,嗳哟,那个喧闹场面,叫郑长河这个大老爷们也不敢往她们那边瞧。

杨氏又热心地装了两竹盘子炒米糖端给大家吃。

这些媳妇是边吃边赞,有些奉承杨氏日子过的好了;有些羡慕地夸她闺女茶饭好;有些夸杨氏最是大方,从没见这么热心待人的,呱啦呱啦就没停过嘴。

这一屋子的人谈笑着,加上“咯吱咯吱”嚼炒米糖的声音,菊花听得头昏。

忽然方氏过来微笑地对她说道:“我家长雨家来了,从清辉带了些点心,我拿了几盒来把你尝尝。咱老是吃你家的东西,怪难为情的!”

说着从篮子里拿出三盒包装精美的点心递给菊花,看样子比青木上次带回来的还要好些。

菊花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当初李长雨那小子可是说过,过年回来会带些点心把她吃,看来这就是了。这当娘的也会说话,说是她拿来送菊花的,而不是长雨特地带把菊花的。

瞧着方氏那笑意盈盈的面孔,菊花笑着道谢:“那我谢谢婶子了。”

方氏温和地笑道:“谢啥哩!长雨他姑吃了你哥带去的辣白菜,喜欢的不得了。我按你娘教的法子也腌了好些,过年后叫长风长雨带过去把她。这不都是你心思灵光才想出来的?咱们净跟着沾光了。”

儿子长雨家来后,立即就要来郑家送点心把菊花,方氏拦住了他。她晓得这两天菊花家肯定很多人来磨橡子粉,要是那些媳妇们见了长雨送点心把菊花,说不定就瞎想些有的没的,那样可是对儿子和菊花都不好。

她晓得长雨是因为吃了郑家的辣白菜,加上菊花人又乖巧,他要感谢菊花,才买这点心送她的。要是因为这个给菊花带来了麻烦可不是害了她么。

这时,老成的媳妇黄氏也过来了,接上方氏的话茬道:“可不是么,菊花这手巧的很。教我篮子烧了好几个菜,如今篮子烧的菜可比我烧的好吃多了。菊花,这是篮子帮你做的棉鞋。她说你有两双棉鞋了,这双就做了你明年穿。又怕你明年穿小了,故意地放大了一点。你可别嫌弃她做得不好。”

说着递上一双崭新的棉鞋来。

杨氏见了忙跑过来瞧,嘴里高兴地说道:“这多不好意思?篮子那样忙,还要帮菊花做鞋。嗳哟!篮子这一手针线活计可真是——不是我夸,方妹子,连我们这些做了几十年的也赶不上哩!”

菊花也是开心地合不拢嘴,要说这鞋子她是一点不嫌多的,这布鞋穿了也确实舒坦。

黄氏见她娘俩都是真高兴,杨氏又把篮子大夸了一番,也是听得她心花怒放——哪个当娘的不喜欢人夸她闺女?

那边磨拐子已经“咿呀”地响了起来,磨子也呼噜噜地转个不停。媳妇们瞅着这橡子米粉,又是一番喧闹,争论起明年喂几头猪合适。

一个矮矮的小媳妇说道:“这第一回喂橡子果,不得小心些?要是逮多了,喂不好,可咋办?”

另一个胖媳妇立即鄙夷地说道:“你没见郑嫂子喂了这么久的橡子果儿,那猪不也长得好的很?郑嫂子,你家的猪杀了多少肉?”最后一句话是高声问杨氏的。

杨氏笑道:“杀了二百零五斤肉哩。小圆媳妇担心也是常情。我这猪可是才喂了几个月的橡子果。开始也是不敢掺多了,一桶猪食里边也就敢掺一瓢橡子果儿。后来喂习惯了,才又加多些的。小猪娃开始掺的更少,如今就好了。不过咋也不能全部都用橡子果来喂,一定要掺些其他的猪食才好。你们先喂两头试试,喂得好了再多逮些就是了。”

那个小圆媳妇听得极为认真,不停地连连点头;就是胖媳妇也不再争论,仿佛杨氏给出的回答是权威解释,令她们无比的信服。

也是,人家可是喂了几个月的橡子果把猪吃,自然比她们都有经验。

于是又说逮小猪的事儿,一会儿再转到赵大嘴的亲事上,不知怎么又扯到黄大磙子家今年的新亲上门的问题上。反正,这群婆娘叽叽喳喳就跟吵架似的,谈论的焦点也不停地跳跃,听得菊花一愣一愣的,让她大开眼界。不过最后也有点受不了了,跟郑长河说了一声就跑了。

第八十四章 来财的威力

猪杀了,炒米糖也做了,因为有橡子豆腐,这黄豆豆腐就不做了,过年的事儿也算是忙完了大半,剩下的就是洗刷打扫等一些杂事。

等把被单都洗了,屋子里里外外都清扫干净,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上午天就阴沉沉的,不见一丝阳光,还不到吃晌午饭时辰,那天上就降下鹅毛大雪来。

菊花站在门口,望着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真是说不出的开心!

这天也实在是太知趣了,等把啥事都忙好了,它才下雪。如今,家里米粮充足,肉菜丰沛,柴草不缺,菜园子和水井就在家门口,真个是事事如意,样样顺心!她能不高兴么?眼下就呆在家里整天烧着吃就是了,烤烤火,做些针线,有这大雪,也没人上门来烦她。

青木放下手中的书过来含笑问道:“啥事这么高兴?”

菊花便把自个刚才想的告诉他。

青木听了也高兴,往年哪能像今年这样准备这么多的年货,难怪菊花乐呵呵的。

“哥,你那天从外婆家带回来的小枣儿哩?咱炖些甜汤喝。”菊花忽然想吃些甜汤了,想着用这干枣子和花生米放一块炖,炖得烂烂的,味道想必好的很。

青木道:“娘收起来了。搁厨房里了吧?先吃饭,等吃完饭再炖。”

菊花点点头,回到火桶边坐下,问青木道:“哥,你那天到外婆家就没遇见刘富贵家的闺女?”

青木正捧着书默念,听了这话一滞,见妹妹眼神闪闪的望着自己,有些不自在地说道:“遇见了又咋样?”

菊花大感意外——还真的遇见了?不会是刘富贵的闺女故意在青木面前露个脸吧?

她如今可不敢小瞧这些女娃,一个个都胆子大的很哩,用她前世的话来说就是“敢恨敢爱”。她听外婆说了刘富贵的闺女如何能干,但她就一个评价——就是这女娃相当的有主见,搁她前世没准就是一女强人。

青木见菊花有些好奇的眼神,便解释道:“我去外婆家的时候,她正好在大舅家磨豆腐。也没说啥,就跟我赔了个小情,说她爹娘说了不该说的话,很对不起哩,害你妹妹被人闲话。”

菊花更是对那刘富贵的闺女刮目相看——这一赔小情,可不是在青木的心中留了个好印象?

她忍不住微笑地问青木道:“哥,那你瞧她人咋样哩?有没有外婆说的那么好?”

青木见妹妹那笑眯眯的样儿,自己虽不喜多话,却也乐意跟她说自己的心事:“瞧了一眼,说了两句话,我咋晓得她好不好?再说,我眼下也不想说亲,管她咋样哩;要是想多了,影响读书,还影响干活。”

菊花听了“扑哧”一声笑了,说道:“这都怪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