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女如菊-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来,众人就纷纷说起来,又拿种木耳、养猪喂鸡等事来打比方。

板栗等在一旁听了笑得前仰后合,说这些大人从读书扯那么老远,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们没在桌边坐,一人一盘子饭菜,齐排排地坐在地上的小桌椅边吃着。

槐子见了,沉脸呵斥道:“笑啥?这些道理本就是相通的,是你们自己懂的太少,想歪了。书本上的学问都是先贤从生活中筛选出来,再著书立学的,难道还能凭空造出来?”

青木看着这些娃儿摇头道:“该好好教导了,咋都成了酸书生哩!”

菊花道:“吃过饭,你俩去帮他们洗洗脑。”

葫芦等人听了不敢再吭声,闷头吃饭。

这么一打岔,郑长河又想起刚才的话头,觉得女婿家书多,如今又有人教练武,闺女这是顾着娘家才操心弟弟跟侄儿,要不然她才懒得管哩,于是就答应让三个娃儿晚上来张家跟板栗一块读书习武。免不了又叮嘱菊花一番话,无非是娃儿还小,不要管太严等。

菊花听了心里暗笑,面上却答应的响脆。

杨氏闻言白了他一眼道:“打从来寿去县里上学,她二舅母那样惯娃儿的一个人,眼下都不惯孙子了,整天说来寿都是因为在大姑这才学得好。你倒越活越回去了。连她二舅母都不如了。”

郑长河呵呵笑道:“我往后也不管了,都交给青木菊花管。”

众人都不在意,心道这话早几年你就说了,有啥用哩?

张大栓吃了一块肉,笑道:“要我说,咱们就该享福去,啥事都让小辈们多操心。等天再凉些,咱俩去林子里套鸡和兔子去。我说菊花。你往林子里放了那么些鸡,又没好法子逮,如今越来越多了哩!”

不等旁人说话,黄豆正吃了一块肉。嘟着嘴巴接道:“爹,我也要跟哥哥来姑姑家睡。都走了,就留我跟妹妹在家,也没劲儿。姑姑,这个是啥肉哩?”

菊花见他一席话问了两个人、两个问题,有些好笑,便道:“你不是还小么,到了晚上就要睡了,来了也是白来。再说。要是你也来了,那紫茄晚上不是更没劲儿?不如等你俩长大些,到时候再一块过来。哥哥也不是天天在这的,六天回去住两天。”这也算是过礼拜了。

众人也纷纷劝他,黄豆无法,只能等长大,转而问那肉是什么肉。

菊花跟槐子低头偷笑。红椒急忙对家里人一挥手,道:“不要跟他说,叫他猜。”一边却嘻嘻笑着低头凑到紫茄的耳边,悄悄地跟她说了。惊得紫茄用小手捂住嘴巴,眨巴着乌黑的眼睛看众人。

因郑长河来了,张大栓就叫了刘黑子来作陪,听见黄豆问肉,刘黑子乐呵呵地答道:“这个肉哩。是黄狗肉。”

黄豆吓得站起来失声叫道:“大黄的肉?你们把大黄杀了?”

众人哄笑起来,板栗和小葱笑得喷饭,红椒也脆笑不止,山芋不明所以,听见说大黄,便对着门外叫道:“大黄。大黄!”

随着他的叫声,大黄飞快地窜了进来,挨在山芋旁边,偏着脑袋用狗眼讨好地看他,接着又低下头,盯着小桌上山芋的饭碗,一副馋样。

红椒忙挥手赶它:“狗!走远些。山芋,莫把勺子弄狗头上去了,沾了狗毛不好哩!”

山芋忙点头,用小胳膊护住自己的竹碗,对大黄道:“我的。”小葱笑着过去将大黄赶开。

黄豆这才发现弄错了,便问刘黑子:“刘爷爷,你不是说这是黄狗肉么?”

刘黑子笑得满脸白牙:“就是山蛙,比青蛙大许多,一个都有三四两重,我们都叫它老黄狗。晚上用火把一照,好逮的很。往常没肉吃,我常逮了给黑皮和葡萄他们打牙祭的。”

葫芦等娃儿恍然大悟。

郑长河用筷子夹起一块蛙腿肉,就着灯光仔细地端详,一边笑道:“我倒没怎么吃过这东西。往常我跟大栓就喜欢逮兔子。”

刘黑子笑道:“兔子不是难逮么。这东西容易弄,不过好些人不吃。太太倒是蛮喜欢吃的,我就多逮了几回。”

说得菊花有些不好意思,在吃上她的确不怎么忌讳,再说,这东西肉质细嫩,比鸡肉都细滑,干嘛不吃?

正这么想,青山便嚷嚷说这黄狗肉比鸡肉还好吃,要爹也逮些回家明儿烧了吃。

张大栓等三人就笑着商议,等吃过晚饭就去山路上捉山蛙。

一时饭毕,刘黑子果然带着张郑二人,提着灯笼,拎了个麻袋去山林里逮山蛙;葫芦和板栗几个读书的娃儿则去了书房看书;杨氏跟何氏带着小孙子小孙女在院子里纳凉说闲话。

槐子便引着青木回到东厢,菊花也带着刘云岚过去了,他们有事情商量。

四人在外间落座,菊花帮他们都倒了茶,便商议起建作坊的事来。

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建作坊

原来,快要到收橡子果儿的季节了,那山上有两千亩橡树,橡园后山顶上还有四百亩,这些都是六七年的橡树,一季果子能收多少,那不是个小数目。

哪怕一亩地只收三百斤,两千四百亩山林,也有七十二万斤果子;就算少一半,也有三十六万斤。

但基本只多不少,因为一亩地就算只种三十棵树,每棵树只需收十斤,就够这个数了。可是,一亩地根本不止三十棵树,一棵树也许收不到十斤果子,平均下来也差不多够了。

这还是指那些已经成林的橡树,而专门培植了用来种木耳的橡树林,也有两三千亩哩,也是能收些果子的,不过要少些就是了。

去年的橡子果儿收了几十万斤,家里喂猪喂鸡根本用不了,也腾不出人手来制作橡子面粉,只得贱卖了出去。今年会更多,随着树木长大成林,以后也会越来越多,直到稳定为止。

于是槐子就跟菊花商量,跟青木合作建立一个作坊,专门生产橡子面粉、山芋粉、藕粉以及山芋粉丝,让青木来管理,张家是抽不出人来管的了。

“这坊子要建在小清河边上,借着水力带动石磨,不然用人来推磨肯定不成。”槐子对青木道,这问题他显然已经考虑了很久。

菊花摊开记事簿,用鹅毛笔飞快地记录。

青木点头:“就建在村里碓房下游……”

不待他说完,刘云岚忙打断他话道:“我觉得还是建在上游好一些。小清河从小青山流出来那一段,水特别急,水磨安在那不好一些?再说,下游都是田地,不如山边自在。”

菊花笑道:“云岚姐姐说的对,还是在山边好一些。那儿的地也好买,若是在下游,咱们的坊子杵在田地中间。人来人往的,也烦的很。”

青木对媳妇夸赞地笑了一下,道:“那就按云岚说的,建在山边。我本来怕村里人会说闲话,说我们挡住了碓房水势,若是建在小青山出来的那个拐弯地方,离村里碓房远了,也就不怕了。”

槐子点点头:“这样碍不着村里碓房。”

清南村有钱后。就在河边建了一个碾米的碓房,省得吃米面要去集上兑换,或者在家用石臼舂米。

青木敲着竹几道:“这事得赶紧,要造水轮。配石磨,还要调试,还要配筛网,事情多着哩。再说,咱们这个可不比村里的碓房,用量大,怕是两个水轮都不够用。我回头去方家请一个师傅来帮忙,他们老做打稻机的,对这类东西在行。”

槐子双手抱住后脑勺。往椅背上一靠,舒坦地出了口气,笑道:“你只管去好了。我前儿跟宋管事透了个口风,他说这事容易的很,不过是派个师傅来帮忙罢了。”

遂又商讨了投入的人手、钱财等事项,议定所有投入财物由两家分摊,干活的人手则由郑家安排。张家只派一个账房过去,为的是方便青木日后管理。

因橡子果是要作价卖给作坊的,张槐便说张家只占四成股,郑家占六成,青木点头无异议,便这么定了下来。

商议完后,刘云岚微笑道:“来喜新盖了院子,从集上的园子里搬出去了。正好咱把那园子修整下。前面盖几间铺面,家里这些东西就好对外卖了。”

青木呵呵笑道:“你想开铺子?我原说我不是做生意的料,只管在家干活的,连木耳都是搭在槐子一块卖……”

菊花忙道:“哥,云岚姐姐可是很能干的。先前不过是在家生娃忙家务,如今就着这个机会。开个铺面,做顺手了的话,往后就好办了。咱们也不能样样事都指望来喜,他那可真成了杂货铺了,啥都卖,不像个样子。”

几人都笑起来。

槐子对青木笑道:“再难,你也要尝试着做哩。咱们得慢慢走出去,不能老是指望旁人来卖东西。我还要趁空去三元县,买地种竹、置办铺子,所以下塘集这儿还是由你来开个铺面比较好。我跟菊花也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嫂子有能耐,为啥不去赚这个钱?又不是没地方开铺子。”

青木摆手道:“甭说了,挣命去做吧!这日子咋越来越忙哩?”

槐子笑眯眯地说道:“急啥?葫芦眼见着就能帮你了。”

说笑一会,就听外边笑闹起来,原来是刘黑子他们几个人抓山蛙回来了,便一起出去看。

院子里,几个小娃儿围着那鼓鼓的麻袋,惊叹不绝。

黄豆踮起脚,就着刘黑子手上的灯笼,对着那张开的麻袋里张望了一眼,诧异地问道:“咋是黄皮的,不是青皮的哩?嗳哟!好大个,跟癞蛤蟆一样。”

紫茄拽着红椒本想上前去瞧的,听他这么说,慌忙缩了下脖子往退后,不敢再瞧――癞蛤蟆她可是见过的,难看死了,身上还冒白浆。

红椒见了,小大人似的安慰她道:“紫茄不怕。这黄狗比癞蛤蟆长得好看些,身上没那么多小包包。”

郑长河乐呵呵地对小孙子道:“要不咋叫黄狗哩,不就是因为它披了一身黄皮。黄豆,明儿让马奶奶烧一大盆让你吃个够。”

黄豆听了兴奋地拉着爷爷后襟直跳。

黑皮另拿了个麻袋来,要分一半让郑长河带回去。结果往外倒的时候,一只山蛙跳了出来,一身土黄色的麻皮,约莫有男人拳头大小,连蹦带窜地往西跨院里逃去,引得青山等人大叫起来,跟在后边撵。

何氏急忙道:“不要撵了,随它去。”

小娃儿们止住脚步,大黄却狂叫着追了过去,那山蛙早跳进树丛中去了,它身高马大的,反而找不到那小东西。

等分好山蛙后,青木和槐子又请了两位长辈去厅堂,说了建作坊的事。

郑长河跟张大栓相视一笑,道:“随你们咋办。爹这把老骨头就帮你们跑跑腿,再就是田地里的事,爹也能管管,让你们少费些心。”

张大栓笑道:“对,那个是咱老本行,这些作坊啊、生意啊啥的,咱们就不大熟了,你们只管按自个想的去做,不用问我们老的――问了也白问。”

四人都笑了起来,于是定下这事,明日就由青木和槐子张罗起来。

又是秋收的日子,又要建作坊,青木和槐子忙得团团转。小清河出山口的那块地已经买下了,一帮人搭了简易的棚子,在那里忙个不停,木工、瓦工、石匠全请来了,呼哧呼哧的刨木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响成一片。

刘云岚命人将集上的园子收拾了,铺子也盖了起来,等九月初一就要开张。

菊花也是忙得要命,她也建了个小作坊。

原先烧荷叶鸡、烧鱼等物,都是刘婶带着樱桃和黄麦一家做的,放在来喜的铺子里卖,既卖了菊花的鸡、鱼、笋等物,又能帮刘小妹赚点脂粉钱。

如今,菊花喂的鸡越来越多了,这青山荷叶鸡也很有了些口碑,她便跟来喜和小妹商量,让他们扩大了铺面,辟出一间大堂,精心装饰了,专门卖这熟食。

这样一来,刘婶再做这个,就太劳累了。于是,菊花就抽了丁二的嫂子进来,帮樱桃打理厨房,从此厨房就交给樱桃管了。刘婶则带了四五个媳妇,专门做荷叶鸡等熟食。

因为这项生意是卖直接吃的东西,菊花不放心旁人,所以还是让刘婶管比较好,她又是做惯了的。

于是在张家宅院旁边,另盖了三间小院子,将院里布置一番,专门做烧鸡烧鱼烧兔等物。

要说菊花为何一定要在家里制作这些,而不是去集上现烧了卖?主要是为了保证口味纯正。

这用黄泥、火灰埋着焖出来的鸡鱼,味道就是特别。在集上条件不足,匆匆烧出来的,味道就没那么香嫩和鲜美,这也是来喜的青山荷叶鸡一直卖得很好的缘故。旁人想学也不难,做的不多还可以照着来;做的多了,那泥、那柴火都是问题,还要找地方倒垃圾。

作坊开张后,等第一批四十只荷叶鸡、四十条荷叶鱼、十只荷叶兔子,还有大罐子卤笋、干煸蘑菇和木耳、糯米藕、卤蛋、鸡头鸡脚鸡翅鸡杂、腌菜大肠等运去集上后,刘婶收拾了一番,笑眯眯地进院来跟菊花说闲话。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当了个管事。”她笑得眉眼舒展,极有成就感的样子。

正是早饭后不久,菊花刚算完账,搂着山芋坐在东厢门口的桃树底下和刘奶奶说话,地上一层泛黄的落叶,扫完又落。

见她来了,喊红椒端了个小凳子让她坐,一边微笑道:“人总要忙些事,这日子才有盼头,过得才有意思。”

刘奶奶怀里抱了只大白猫,干枯的手不住地摸着猫的脊背,看了儿媳妇一眼,慢腾腾地说道:“可要盯紧些她们干活,这吃的东西一定要弄干净、煮透了,甭给太太惹麻烦。”

刘婶忙道:“这还用你老人家教我?要是谁都能干这活计,太太干嘛找我?我又没多大本事,不就是跟太太久了,让太太放心么!”

刘奶奶点点头,不再说话,笑看红椒带弟弟玩。她坐在小凳子上,将一个竹盘子放在腿上,从里面挑出各色刻字的方木块,教山芋认字。

第五百二十八章 儿女

正说笑着,就听一阵马蹄声传来,红椒立即将竹盘子往地上一放,嚷道:“哥哥回来了。”起身就往门口跑。

山芋也从菊花怀里往外挣,菊花放开他,任凭小娃儿摇摇摆摆地跟在二姐后面撵过去。

菊花忙叫道:“不要堵门口,小心马儿冲撞了你们。你哥哥可是才学会骑马的。”

红椒听了,回身拉着山芋往游廊里躲,伸着脖子探头看院门口。却听见马蹄声止住了,等了一会,葫芦和板栗等四五个垂髫少年空手说笑着走进二门,并未牵马。

红椒忙跳上前,问哥哥咋不把马儿牵进来。

板栗头顶上扎个羊角,一脑门的汗,笑道:“马儿拴在外边树林子里。牵进来要是拉一泡大粪在院子里,娘不要骂我们?”

菊花瞧着这几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没来由地心里欢喜,一边喊樱桃,问厨房有啥吃的,一边招呼他们过来问话。

刘婶忙起身道:“我去瞧瞧,有吃的就端来。”

她刚起身,小井儿扁脑袋上满是汗水,蓝色衣衫掖在腰里,跑得虎虎生风,壮实得跟头小牛犊子似的,冲上来抱住她腰,咧嘴对她笑道:“娘!”

刘婶笑着,故作嫌弃地用手扇扇鼻子道:“瞧你出一身臭汗,还不去洗洗哩,就往我跟前凑。”

井儿便和葫芦等人去池子边洗脸,板栗见了他嘲笑道:“井儿叔,你还想吃奶么?”他是嗤笑他刚才抱他娘的行为。

葫芦等几个娃儿都哈哈笑起来,小井儿也憨憨的笑着,并不生气。谁让他在家是老幺哩,在爹娘跟前自然要娇惯些,跟青山差不多。

转头回来,小井儿坐到刘奶奶身边,跟她说骑马的事。

葫芦等几个也围着菊花,跟她说骑术的进展。

青山这些日子在张家。跟着侄儿和外甥们一块读书习武,也没人对他另眼相看,加上心眼本就实在,因此渐渐摒除了那傲娇的小性子,愈发开朗了。

他感叹着对菊花道:“还得熟练才成,不然在马背上一个劲地颠,把心肝肚肠都要颠出来哩!有时候又骑得蛮顺当的,跟着马儿一起一伏。就不觉得颠了。”

菊花点头笑道:“怕是要掌握节奏。这也跟游水似的,游多了就好了。黄瓜,你可觉得吃力?”

她特别询问黄瓜,乃是因为他生的秀气了些。这会儿刚运动过,小脸蛋白里透红,跟搽了一层胭脂似的,衬着红唇,像个小姑娘。他平常又很斯文,菊花总觉得他爬树玩水啥的不大像,可他跟着哥哥一样不拉地都学了个全。

黄瓜仰脸对菊花一笑道:“还好。师傅教导很仔细,还说我们底子好,这骑马很容易学的。”

板栗也道:“我们平常也没白玩。师傅说我们胆大、身子灵活,只要多骑,学起来快的很。”

葫芦不出声,晒得红黑的脸颊上带着笑意,额头上的还沾着水珠,他越来越像青木了。

菊花掏出手帕,帮他和板栗擦了头上的水。一边好笑地问道:“咋黄瓜如论如何都晒不黑,你跟板栗一个夏天就成了小麦色?青山也是晒不黑的。”

她刚说完,葫芦和板栗就低头猛笑起来。

黄瓜则郁闷地说道:“姑姑,我不想这么白的。人家都笑我,说我像女娃子。小叔也不黑,就没人说他像女娃子。”

青山摸摸脑袋憨笑道:“黄瓜,你长得粉嫩嫩的,是有点儿像女娃……”

菊花慌忙制止他。黄瓜已经垮下脸,很不高兴地撅起了红嘴唇。

菊花见刘婶端来了削过皮的梨子,忙招呼他们吃,一边对黄瓜道:“长相啥的不重要,只要你为人行事有男儿气概,不要胆怯忸怩像个小女娃。管人家咋说哩。再说了,咱黄瓜长大了肯定是个美男子,潇洒飘逸的很;你哥哥和板栗是另一种风格,也不用人人都一样的。”

黄瓜听了不自觉地挺了挺小胸脯,微微一笑。

红椒抱个梨子啃了两口,往黄瓜身边挪了挪小板凳,仰脸问板栗道:“哥,我跟黄瓜表哥哪个白一些?”

板栗瞧着妹妹光溜溜的脸蛋,跟葫芦的脸颊一个颜色,脱口就想说当然是你黑了。可妹妹睁着黑眼睛,满脸渴望地瞧着自己,这话愣是说不出来,只得道:“瞧上去差不多哩。是吧,葫芦表哥?”

他用胳膊肘拐了拐葫芦,还眨了下眼睛。

葫芦忙笑着点头,红椒方才满意地低头啃梨子。

菊花和刘婶见了好笑不已,她问道:“严师傅和朱师傅哩?咋没见人?”

板栗道:“师傅去了刘爷爷那。他说我们早课完成了,接下来该读书了,等下午再带我们去林子里射兔子。”

菊花点头,孩子们除了上学时早晚各有半个时辰习武外,这放假的日子也是半日读书,半日活动的。

歇息了一会,葫芦和板栗就招呼几个小的去书房读书写字,青山等人都听话地跟去了。

红椒也说要写大字,跟在后边跑过去,却被菊花拉住,不让她打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