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以为自己手里有点儿权,生怕过期作废了,这想着变现想疯了吧。
县里倒是没投资的,房地产也开发不起来,但是也不能这样伸手要钱呐。
就比如超占费这事儿,早些年还真的存在过。
不过前些年整顿收费,国家给取消了。不过这县里一直也没断过,不过那也都是收个百八十块的小打小闹,这新官上任,果然变本加厉。
“这些人还真是……我盖个房子要那么大片地干嘛?”
“谁说不是,大一点半点儿的肯定没事儿,这要真这么大,这村里人那几家都不知道该闹成啥样了。”
村里有几家就是因为村里没地,所以老少辈儿都住在一起。
早些年打过申请上去,却也因为各种原因,外加着他们申请的地是别人的农田,农田主人不肯答应所以一直没申请下来。
不过不是耕地的地方,村里也还真没适合盖房子的地儿。
徐毅当时也说过,如果有人不嫌弃,倒是可以在他这片荒地上盖房。
毕竟这地方也算是少有的平地了,而且都是房子的废墟。这挖地三尺也都好多砖头瓦块的。改成农田不知道要下多少功夫。
话是这样说。却也没谁动心。毕竟这地方离着村里太远,干啥都不方便。
所以一直到现在,那里也还荒废着,根本没派上任何用处。
不过这两年更是啥都涨价,村里还真没啥人惦记着盖房子这事儿了、
现在在村里盖套房子花的钱,在县城都能买套挺好的楼房了,谁还稀罕在乡下盖新房?
想想自己老家那里的现状,徐毅想到这些人连脸都不要弄出这样幺蛾子的原因。
估计这也是因为自己村里还没做过宅基地确权。这些人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看着这些人急火火地敛财,徐毅唯一能够想到的是,可能老家那里也要开始宅基地确权了。
现在不弄,以后再没机会明目张胆地弄了。
“真的交钱这样的房子能给办下来宅基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他们说你就把那里盖上楼,只要不是当宾馆或者卖房子,他们就能给你办下来土地证和房产证!”
“这……”徐毅一时间也有些犹豫,不过随后也摇了摇头。
这么大片能盖房子的土地,自己自然是想要的。
就算是在农村,想要规模化发展,也离不开土地这一条。
不过真把这地给划成宅基地也没啥意思了。徐毅真心不在乎这宅基地能有多大。
自己再怎样也不可能像别人那样,省城赚了点儿就非弄得跟个暴发户一样。回乡下就一定得修套牛哄哄的豪宅吧。
说起来没有不具备相应配套设施和基础,再豪华的豪宅也只能是农民房,离着别墅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自己回家想要发展建设家乡去的,不说起高调地节衣缩食也得帮着家乡致富。
可想要起到好的带头作用,这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
凡事儿自己还是按着合理、合法的法子办,只能让人挑不出毛病才行。
更何况,这地本来就是自家的荒地,自己回去了肯定要开发出来。
只要村里同意,自己用是哪儿来那么麻烦。就算自己想盖别的生产用房的,就算绕不过国土局和规划局这两道坎儿,那也是按着规矩一步步走。
自己宁可流程慢点儿花钱多些,也要做得名正言顺,不留下任何隐患,决不助长这样的不正之风。
真那样的话,只怕以后真有钱投回去,那就是个人都想着过来捞一把了。你们要捞政治资本没问题,但是还惦记着别的——门儿都没有!
打定主意,徐毅笑着跟村长说到:“这地方本来就是我的,这些人不过就是换个法子捞钱就是了。好几年前国家就不许收超占费了,不是这钱我出不起,不过就是不想这么出就是了。”
村长也嗯嗯两声,表示支持。“那你这房子先不翻修了么?”
“反正国土局的人又跑不了,这事儿还是等我回去再说吧。”
听许毅有自己的主意,村长也不再多说,毕竟他也老大不小了,这事儿他自己能决定。
不过想起自己通知下去的事儿,他就接着跟徐毅说到:“小毅,还一件事儿。”
“啥事儿?”
“村里现在也基本上全都挂锄了,我看着这几天天还不错,准备把村里几家五包户家的房子给修一下。”
“那可挺好,后街马奶奶家的房顶都要塌了。我上回回去看过,她房子的天棚都透亮了,这要是真的下场大雨,搞不好就得塌下来。”
徐毅嘴里的马奶奶,村里也没人知道她叫名字。
因为山里条件艰苦,外加着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所以早些年县里把那些山里比较小的村落都动员着转移到山外来了。
搬出来的山民都被分散到全县的各个村屯,而马奶奶一家也因此被分到了常平村,那时候她不过二十出头。
那个年代还讲究个嫁夫从夫,夫死从子,所以她的名字倒也没人记住。
真按着名字叫,反倒往往没人知道是谁。所以这名字这不需要打听,更不需要去记住。
她的老公叫马力。所以她们那一辈人以及比她们年长的都管她叫马力媳妇又或者是马家媳妇。
年幼一些的都管她叫马大嫂。差着辈分的。那就是马婶子的叫着了。
至于现在,更多的小孩子,甚至一些没教养的年轻人都管她叫马疯子。
她现在整天疯疯癫癫的,也根本没办法知道她姓甚名谁了。
山里条件艰苦,马大年纪轻轻地就得了肺痨,搬出山来没两年就死了,只剩她带着一个两岁的儿子孩子。
一个寡妇讨生活本来就难,再带个孩子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那时候还没承包到户。这队里的活儿得她干,这孩子也得她养。所幸那个年代大家都穷,除了累了点儿,勉强着还能过下去。
她儿子四岁的时候村里要盖小学校,都是赶着农闲时候要抢工期,所以这盖房子也都起早贪黑地忙活着。
为照顾她这孤儿寡母的,村里安排她去给盖房子的人烧饭。
不过半个月的工夫,房子就上好门窗,抹好内墙,只要再刷上层白灰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可偏赶着这个时候。中午忙活着伺候干活儿的吃饭的时候,马大嫂突然发现一直在身边跟着的孩子不见了。
问了下吃饭的人。都说没看到孩子,她就四下找了一圈也没看到。
生怕这孩子自己一个人跑回家去,马大嫂赶紧跑回家去,却也没找着。
甚至沿着路一家家打听,都说没看到孩子回来过。
这下子马寡妇没了主意,一屁股坐在街上嚎啕大哭起来。
这孩子跑丢了可是大事儿,这下大伙儿房子也都不盖出去找孩子了。
可是,所有人村里村外找了个遍,也没找到孩子的影子。
村民就开始向着村外找去,那时候的村长还是王三爷的父亲,还怕有人拍花掳走了孩子,也急忙找了几个人翻山到乡里以及附近的村屯都打听一圈。
村里人从山上找到水库边上始终没能找到孩子,这除去打听的人回来也没听说哪儿有啥陌生人出现。
马寡妇这下子这又急又气,一下子就病倒了。丈夫没了,就这么一个孩子,这下子她也彻底没了指望。
如果只是这样,显然并不是最悲惨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有人在沤白灰的池子里搅拌白灰的时候,就觉得手下的捞勺绞到东西。
他用力往上一端,随后就嗷地一声撒了捞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捞勺里面赫然上来一个孩子的头骨。
干活的人听到动静,过来看了就再挖了个坑,把池子里的生石灰全都给舀过去淘干,最后找出的却是一幅残缺不全的的骸骨。
——看着剩下的衣服碎片,大伙儿最终分辨出来这就是马寡妇的孩子。
想必这应该是昨天中午,这孩子趁着大人都在忙活着吃饭跑出来玩,结果就掉进这刚刚扔进去两车白灰的池子里活活被烧死了。
刚沤的白灰温度高,而且腐蚀性强,所以直接就把孩子给沤烂了。
马寡妇听到信儿挣扎着过来,抱着孩子的头骨哭得昏天黑地,终于昏死过去。
再醒来以后,她就就疯了。孩子被埋在她掌柜的坟下面,她还跑去挖了好几次,非得抱着这头骨才行。
让她再每天抱着这骸骨总不是事儿,所以连哄带劝地,有人拿着个瓢葫芦把头骨给换下来,总算把这骸骨给埋下去了。
可是马寡妇却也再没个清醒时候,每天疯疯癫癫地在这附近的村屯里面到处乱跑。
这附近的人都知道她家的事儿,所以也可怜她的遭遇,逢着饭点儿走到谁家谁家就给点吃的,有旧衣服就给她两件。
几十年过去马寡妇也老了,太远的地方也跑不动了。不过只要不是刮风下雨,她也还会在村里东走西逛,一直到晚上才回自己那破房子去住。(未完待续……)
PS: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不过真的发生过。
。。。
0426 晾晒()
村长也叹了口气,“马寡妇这也整天稀里糊涂的,要是晚上下雨那搞不好还真得闷到里面。頂點小說,不过她那房子也只能临时修修对付着,还能再将就两年。她那房子房梁什么的都朽了,连泥都不能多上。想修好的话得把房盖挑了,连着椽子檩子全都换掉。不过现在村里没钱,山上也没那么大的树,只能先对付着了。”
“哦。”徐毅暗自叹息,还是太穷呀!
“你上回说你那房子不是漏雨么,要不这几天我叫几个人干脆把瓦给你揭了,重新上层房薄泥怎么样?”
“三爷,我那房子暂时别弄了,等我回去以后再说。上次我回去那瓦也重新铺过,这房子也不至于塌了,回头我再看看是盖房子还是想别的招儿吧。”
再跟村长聊了会儿,徐毅也赶紧把电话给挂了。他这卡和手机都有呼叫等待功能,之前通话时候有提示音说有电话打进来。
看看号码,这次还真的是李夕颜打过来的。
他直接就把电话拨了过去。“夕颜,你刚刚打电话给我是吧?”
李夕颜姐妹中午回去,就跟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姐妹说了,她们自然是羡慕,更是希望也能有这样的机会。
毕竟马上毕业了,这还真说得上是峰回路转,天上掉下来的机会。
这有简历的就都直接交给李夕颜,没有的也赶紧再做出来。这一折腾就到这个点儿,所以李夕颜刚刚才把简历给收齐了,就想着联系徐毅。“是。我这一共帮你找了八个人的简历。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我把简历给你送到店里?”
徐毅抬头看看外面。已经开始暗下来了。不过这到大学城跑一个来回也用不到多久,自己回来再做饭也还来得及。
天这么热,就是送个简历的话折腾到沿江那可是挺浪费时间的。所以他也建议到:“我离着大学城不远,要不我等下到你学校去取怎么样?”
“可是……”
听着李夕颜有些扭捏,徐毅笑着问到:“怎么了,你不方便么?”
“可是,我的几个同学还是想着让我先去看看才行。”李夕颜也有些不好意思,连着声音也小了不少。
两个小姑娘中午把徐毅介绍的店面情况说了以后。一帮同学倒也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这省城待了几年,可能别的地方没去过,这沿江是哪个都去过了。
都说对地铁站上面这楼的确有印象,可是这楼谁也没看到这大门开锅,所以也有点儿吃不准。
徐毅这待遇真的算是还不错,可是待遇越好诱惑越大就越可能遇见骗子。
这马上都要毕业了,有些人甚至回家的车票都买好了。万一这要是什么新的骗术,那样退票、租房什么的损失可都不小。
几个人商量以后,觉得还是慎重一点儿,想让李夕颜借着送简历的时候看一下到底真假。
徐毅毕竟年长几岁。也猜了个大概,笑着说到:“这样啊。那你明天上午到沿江这里来吧。我上午会在,你能走得开吧?”
“嗯,好的,那老板我挂了。”听着徐毅这样说,李夕颜松了口气把电话给挂上了。
不光她松了口气,就连着徐毅也是如此。
这八个人要是靠谱的话,那怎么也能再挑出五六个人吧,怎么都应该够自己用的了。
当然,自己回头还是再跟李夕颜说一声,让她留心一些同学的联系方式。
万一人手不足,这条招聘总是相对快而且可靠一些嘛。
早上,徐毅又是早早地起床了,看着外面蒙蒙亮,徐毅直接进了空间,把腌菜全都倒出来,放在竹匾里沥水晾晒起来。
把桶里腌菜的水直接挖坑倒掉,徐毅再把桶涮了两遍,就找了块百洁布擦拭起来。毕竟,这些桶腌制过咸菜,原先的液面上还有一层灰白色的霉膜。这也让桶里面充满了一股浓浓的咸菜味道。
等着徐毅再把那些桶全都洗刷一遍以后,他又有了一个神奇的发现。
徐毅本以为这桶都脏成这样,咸菜的味道也都渗透进桶壁里面,只能把它们再拿来腌咸菜了。
没想着洗刷过后再换了两次水,不光这些桶上面那些污渍全都被清洗干净,甚至里面连着半点儿腌制过咸菜的独特味道都没留下来。
徐毅还怕是因为自己闻着味道久了鼻子失灵了,干脆就出空间去转了一圈儿,再进来也没能闻到这桶里有什么味道。
再把一个桶给盖好盖子拿出空间,再打开也没能闻到这桶里有任何味道。
除了搬动以及擦拭桶壁时候不小心留下了一些划痕,这桶完全就跟新的一样!
相比塑料桶前后迥异的变化,这梅干菜还真没觉着能有什么变化。
竹匾里散发出的味道仍然浓郁,虽说不如晒干的菜味道纯正,却也多出一股子新鲜来。
这也让徐毅啧啧称奇,这差别可真不小。
看着摆了一地的塑料桶,徐毅也惦记着想用它们装点儿别的什么东西。
徐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拿这桶来装蜂蜜。
帐篷里那个大桶储藏蜂蜜没啥问题,不过拿这东西转运蜂蜜肯定不适合,更不用说平时放在店里面用了。
这桶大小容量都挺合适的,又是食品级的材料这样的温度下使用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且这桶里也没留下什么异味儿,倒是刚好用来转运蜂蜜。
至于店里的容器和用具什么的,还是听取一下李夕颜她们的想法才好,这不止要保证蜂蜜的储放卫生,也还得方便取用才行。
徐毅把一个桶里的水擦干,倒了一点儿蜂蜜在里面,随后就把桶放在地上。只等放了一段时间,确定这蜂蜜没有异味,那就把那些蜂蜜全都分装出来。
那样,自己也好把蜂箱里的蜂蜜摇出来,毕竟就算中蜂那里现在也很少有蜜蜂再采蜜了,想必蜂箱里的蜂脾也应该早都装满了。
再一个就是现存的这些蜜大半都以椴树蜜为主,只怕以后也没这样纯粹的蜂蜜了。
现在空间里面种的东西品种越来越多,外加着很少的椴树,显然再采来的花蜜也全都是杂花蜜了。
倒不是说杂花蜜一定不好,不过这蜂蜜的香味肯定会变得非常复杂而且缺少稳定性。
从一定角度来说,不能排除这味道变得更好的可能,却绝不会显得更加的纯正。
当然就算是杂花蜜也不会对自己卖冰粉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这蜂蜜在冰粉里面只能算成一种调料,而冰粉主要还得靠着各种水果什么的来调味。
不过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可能这杂花蜜就没办法那么尽如人意了。
再想要这样的蜂蜜,恐怕得把空间里所有能被蜜蜂授粉的植物都砍了才有可能——这也就意味着无限地接近不可能了。
虽说还有不少巢蜜堆在那里,徐毅还是准备留下一些蜂蜜,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送人总会好些。
趁着这咸菜还在沥水,徐毅出了空间,提着锄头进了菜园。
天气旱得太久,浇水次数太多,这地里都结了一层硬壳。尤其是那些豆角架什么的,浇水以后土壤湿润,垄台上的杂草不过几天就差不多长了半尺多高。
再这样下去,只怕这真的要草大欺苗,影响蔬菜生长了。
忙活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徐毅折腾出一身的汗才把菜园给铲好,又照例给浇了遍水才停了下来。
有着墙壁的遮荫,外加着徐毅每次给薄荷浇水也都给它们浇上一遍。所以沿着墙边栽种的那些竹子倒是长得非常健壮,一丛丛的像是小灌木一样,最高的差不多已经齐腰了。
拨开竹枝,徐毅甚至看到有几丛竹子的根部又细嫩的笋尖在往外发出。
再长出来的,可就不是这些矮灌木一样的小竹子了,那可是真正能长成亭亭玉立的竹竿了。
当然,再怎样这比起空间里面的紫竹,也得被甩出八条街去。
一起栽下去的竹苗,空间里面之前栽下去砍了不少竹竿当架条,移栽过一次现在也重新长成了一片丰茂的竹林。
如果不是徐毅隔三岔五还采挖些竹笋控制的话,那些竹子都不知道能蔓延出多大一片面积呢。
甚至徐毅在草莓地里都得时不时的挖掉一些竹笋。
外界的环境不如空间里面,而且墙边这土里还混杂着不少的碎砖头和石子。再加上也没上过化肥,更没有地方弄农家肥,土壤肥力肯定不太足。现在这竹子能长这么快,徐毅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
山里的竹子一晚上能长几十厘米甚至几米高,那也得靠着长期生长的积累,外加着整片竹林的供养才能达到。
自己这竹子可没那本事,这新发出来的竹笋要是到老秋能长到墙那么高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或者明年才能起到很好的荫庇作用吧。
查看过后,徐毅再拿着篮子把那些长大的黄瓜、豆角之类的蔬菜摘了下来。这些东西徐毅倒是不打算吃的,等着回头收到空间里面,如果不想浪费就晒成菜干就行了。
再回到空间检查一遍,那些腌菜的水分也已经沥干,竹匾下面摸上去也只是潮乎乎的,没有什么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