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田-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只小狐狸虽说觉得伙食有些差,不过还是勉强着把饭给吃了下去。徐毅自己也吃过晚饭就直接进了空间,开始忙活起来。

    照例先去检查那些水果,徐毅欣喜地发现有些水果已经成熟了。当然,大批量的水果都将在明后天才能成熟,现在成熟的水果除了像是夏黑这样的早熟葡萄以外,就只有覆盆子、蓝莓和黑莓这样的小浆果。

    甚至就连新栽种的那些樱桃也只是刚刚带出一抹粉红,看起来还得到明天才能差不多成熟。

    不过看着硕果累累的枝头,徐毅欣喜之余,却也多了些新的烦恼。(未完待续。。)

    。。。

0393 采收() 
这些树跟别的樱桃苹果之类的乔木不同,全都属于灌木。

    灌木,是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

    尤其是同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的黑莓和覆盆子而言,更是大多都属于直立性差的植物,要么属于半直立植物,要么干脆就是攀援性蔓生植物,甚至有很多品种不具备完善的木质化主干,更有些近似草本植物了。

    所以在栽种中考虑到采摘和管理问题,要么就是栽种矮化的品种,要么就是得给它们搭上架子。

    原本徐毅考虑到自己这是在空间里面缺少劳动力,选择那种矮化种或者是蔓生的品种无疑要给自己管理带来不少麻烦,而且采收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像是黑莓和覆盆子都是选择的直立性品种。比如说黑莓,徐毅选的是美利坚培育出的,具有早熟高产并且无刺的阿帕乔黑莓这种高大型品种,以免出现这些麻烦;至于覆盆子也是仔细询问过店主,比较之后选择了同样是直立性生长的德兴覆盆子。

    前两天的时候,徐毅还没觉得怎样,看着一丛丛果树长得虽说有些茂密,这顶多也就算是有些麻烦而已,至少这果树还算长得笔挺,不过现在这第一批果实刚刚成熟,树上新开出的几批花落了以后,重重叠叠的果实发育起来,就带来了新的问题——累累硕果把这两种树的枝条全都压得东倒西歪的,有些果实结得茂密的枝条几乎都要变成弓形了,甚至就快趴在地上了!

    刚刚挂果。这几棵树就变成这样。这要是等到盛果期。这枝条还不全得被压倒在地么?

    只是这样也算了,偏生这黑莓如果垂下来的枝条接触到地面的话,直接就会生根,重新在根部长出新的枝条来。如果那样的话,毫无疑问,这也必然使得自己这

    徐毅暗自叹息一声,看来自己还是得给它们再搭上架子才行。

    徐毅伸手在眼前这棵黑莓上面摘下一个果实,同一个果穗上面还有不少已经完全成熟的果实。外加着一些已经变成红色,估计最多只要三五天时间就能成熟的果实。

    徐毅摘下来的这个果实算不上是果穗上最大的,即便这样也比自己的指肚还大了不少,光滑润洁的表面乌黑锃亮,泛着一层迷人的光晕。

    严格说来,不管是黑莓还是覆盆子都算不上真正的浆果,这两种果实只能算是一种聚合果,每一颗黑莓或者覆盆子都是由很多个如同高粱米粒一般的小果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徐毅把它扔到嘴里,柔嫩的果粒爽滑至极,用舌头轻轻一顶。纷纷在口中爆裂开来,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味道酸甜爽口,绝对算得上是极好的美味。

    再品尝过那些覆盆子和蓝莓以后,徐毅对于自己这冰粉的销售愈加的充满信心了。

    不过徐毅也发现一个问题,蓝莓还算好,不过这熟透的覆盆子和黑莓用手轻轻一碰就从树上掉下来了,显然就算自己想要给它们搭架子,还得先把这些成熟的果实采摘下来。

    当然,这么柔嫩的果实,徐毅照例也只能拿着小盒子把它们全都装起来,之后才把它们给装进了纸箱里面。

    对于产量,徐毅还是相当满意的,这几种树徐毅栽种得不是很多,每种不过只栽种了两棵。不过让他觉得欣喜的是,尽管是第一批果实,这几种果实的产量却不算太少,就像那两棵黑莓差不多装满了一个大纸箱,算起来这一棵树上面至少结了七八斤果子。

    这样算来的话,哪怕不会再发出新枝,只有现在这些枝条进入盛果期,一棵树一次至少也能摘上二十几斤。虽说看起来这单株占地面积肯定要超过那些黑莓园里面单株的占地面积,不过保守点按着二十斤每株产量,每亩地栽种一百五十棵左右计算的话,一亩地至少也得产上三千斤左右。如果再把它平均到从开花到成熟共计三天时间,这一天也能出产一千斤左右,想来自己也用不到这么多的黑莓。

    覆盆子的产量倒是没有这么多,不过两棵树却也差不多摘下来五六斤的样子,这样的话,盛果期应该也能差不多达到每棵树结果十斤左右。这样算起来,一亩地按着两百棵左右的栽种密度,亩产差不多也能达到两千斤左右,也算相当不错了。

    蓝莓品种很多,不过徐毅没有选择适合省内栽种的北高从类品种,反倒选择的是产量和风味儿更好的兔眼蓝莓,而且选择的是中晚熟的蓝莓品种-梯芙蓝。

    这个品种属于直立树种,浇完空间水就长到了两米多高,如果不是徐毅把顶心摘掉的话,只怕现在早都长到三米多高了。树上的果实呈现淡蓝色,一颗颗足有指甲大小,表面像是蒙了一层白沙一般的厚厚果粉,徐毅伸手摘下一颗,轻轻用指肚把上面这层果粉擦掉,底下就露出来颜色稍有加深,愈加显得鲜亮异常。

    不像黑莓和覆盆子皮那么薄,徐毅即便小心翼翼地,也难免手上沾染上一层紫红色的果汁,带着酸酸甜甜的清香,这蓝莓的果皮要比那两种水果厚,而且果肉也明显硬实一些。徐毅把手上的蓝莓放在嘴里咬开,立刻一股酸甜之中带着种淡淡的麦草香气立刻从舌尖蔓延到整个口腔,味道非常鲜美。

    徐毅之前也没吃过蓝莓,所以没办法比较,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觉得这果实的味道绝对上佳。按着空间出产的一般规律,这果子绝对不会比别的果子更差!

    再把咬裂的果实掰开,徐毅看到这东西外面一层亮蓝色的薄皮里面包裹着白色的果肉,靠着外面的一圈略微有些透明,里面还有一条条的白色细丝。靠近果实中央一圈比绿豆粒稍微小点的一圈色泽洁白。而且透明度比较差。里面布满了一颗颗像是缩微的颜色有些棕黄色的种子。

    蓝莓的味道比较好,所以徐毅摘了一大把吃了个心满意足以后才停下手来,开始采摘树上的果实,两棵树虽说结的不是很多,倒也差不多摘了大半箱。

    同样计算过产量,这蓝莓的盛果期的亩产同样差不多也能达到三千多斤,这样的结果同样让徐毅非常满意。

    当然,计算产量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计算自己需要栽种多少果树而已。并不意味着徐毅真的会栽种这么多。

    在店没开起来之前,徐毅准备暂时只用这么两棵果树先对付着,等到正式开业时候这些果实都能积攒不少,自己完全可以以销定产,看着各种水果消耗量来决定种植面积。

    毕竟这些浆果虽然长势不错,果子个头实在太小了,采摘起来着实有些太费劲了。自己一个人如果真栽上几十亩这些小浆果,只怕自己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光采摘果子都忙不过来。

    尤其是黑莓和覆盆子果实实在太软,肯定会给储藏和运输造成不小的麻烦。外加着这些水果上市时间也比较短,难怪这些东西买的地方少。价钱也会这么贵了。

    不过让徐毅觉得放心的是,他在网上也查过这些东西价格贵是贵一些,在国内倒是也都有不少地方有栽种,价钱也没高到太离谱的程度。

    所以也可以放心地放在冰粉里面,不止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把自己估算出来的这些数据记到本子上面,徐毅就准备给那几棵黑莓和覆盆子再搭上架子。

    徐毅拿过来几根竹竿,如同搭建晾衣架一样,侧面搭起来差不多一米多高的三脚架,顶上一根竹竿穿过一棵果树的树丛横着撑在架子上面,再小心地扶起那些黑莓和覆盆子的枝条,一根根疏落有致地把它们给绑在上面。

    当然这所有的枝干都绑在一个面上肯定要影响采光和通风,所以徐毅接下来就再拿了几根竹竿采用同样的方法把架子搭了起来,不过角度转了一下,变成垂直上面横着的那根竹竿,这样再把剩下的枝干绑上以后,整株树就显得异常的整洁。

    徐毅再拿过剪刀,把那些过密的枝条以及伸向树丛中间的那些枝条,这一棵树的枝条也愈发显得疏落有致了。

    同样也把剩下的树给修整一遍以后,徐毅再踩着梯子,把那些已经熟了的葡萄同样也给采摘、修剪了一遍。

    葡萄可不像那几种水果都是小粒,能用里面的小箱子装,这东西一串串就算一串的都有差不多两斤重,用那种小巷子根本装不下,所以徐毅只能把箱子里的那些小盒子拿出来,再把它们一层层地摆在箱子里面,也装了几大箱子。

    徐毅把这些箱子全都搬回地窖里面走出来,看着外面硕果累累的果树,有些苦笑,人家都为果树长得不好产量太低犯愁,自己却是为了拿什么来装这些果子犯愁!

    不说别的,只说这些葡萄,等到明后天全都下来了,只怕自己再有这么几十个纸箱都装不下,自己就算拿那些葡萄来酿酒,这也得有多少的瓶子能够用呢?

    徐毅暗自叹气,自己明天看来一定要去找刘梦瑶了,还是趁早先准备好各种类型、大量的周转箱来解决这问题。

    再走到草莓地边,沿着地边走了一圈,徐毅满意地点点头。

    新移栽的那些红颜草莓的成活率相当不错,一路检查过来缺苗的估计不过百分之二三。

    不过因为受到分株或者移栽的影响,即便是那些原本的草莓植株都因为损伤太重,到现在也不过刚刚恢复过来。整片田里面基本看不到多少新长出的花茎,更没几个成熟的果实。

    倒是没有任何移栽的那些张姬草莓因为间苗以及摘除匍匐茎,所以结果情况倒是比原先还好了,一小片的草莓采摘下来,徐毅就摘了满满一箱子。

    再把长势相对茂密的那些红颜草莓分株,把缺苗的地方补满以后,徐毅照例把田里面新发出来的匍匐茎全都给摘除干净,这才站直腰板长长地出了口气。(未完待续。。)

    。。。

0394 打夯() 
找出一干要用的工具,朝着那块留出来的空地走过去,准备把带锯给组装起来。

    想这带锯能够正常使用,可不是随便把带锯和跑车组装起来,摆到一起就能正常使用了,这东西不管在制造还是在组装过程中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

    如果放在外界的话,徐毅想安装带锯,肯定毫不犹疑地找些专业人士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不管是打地基还是安装、调整以及矫正带锯全都是要求精度比较高的技术活,需要不少专业知识。单独为了安装这么一个带锯去学这些知识,肯定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现在他是准备把这东西装在空间里面,所有的问题都得靠着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去解决,所以这事儿就算再不划算,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一个人上了。

    为了能把带锯安装好,徐毅这两天也算绞尽脑汁,就算来坐车的时候往往也没闲着,不是在确定方案就是查阅资料,总算想出一个相对比较靠谱的法子。虽然这法子比较繁琐,而且安装过程可能还有些问题,不过这总能够代表一些希望。

    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给这锯床打个地基才行,徐毅拿着尺子把几段地轨的长度和宽度仔细测量以后,计算出自己需要制作的,就拿着几根竹竿外加卷尺和线绳这些东西走到空地边上。拿着一根竹竿选定位置插到地上,徐毅随后就用皮尺测量以后,用绑在竹竿上的线绳把工作区给圈了出来。

    随后,徐毅提着铁锹沿着被起来的那块地皮。埋头挖掘起来。地面松软。外加着徐毅的力气也够大。前后不过十多个小时,徐毅就在地上挖出一个边长有十三米,差不多一米半深的正方形土坑。

    不管是在空间里面还是在外界,如果使用水泥和石头的话,这又不是准备盖楼房,像这样的土质有个半米深的地基也足够用了。

    徐毅考虑自己空间里面没有石头和水泥,所以宁可多费点劲把基础做得扎实一些。这样虽说工作量肯定会大一些,不过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自己顺利地把带锯组装起来。不至于受到地基的影响。

    另外徐毅还想到既然带锯都准备安装在这里了,那剩下的机器他也准备把它们都归置在这片地方上面,那些机器里面同样也有不少机器同样需要稳固的基础,这样自己也不算在做无用功。

    踩着梯子从坑里爬上来,徐毅拿出那个打夯机的说明书,对照着机器熟悉了下机器的操作,就把打夯机带到了坑底,接通电源忙碌起来。

    轰鸣声中,打夯机所过之处地面全都向下陷了下去,徐毅仔细地不落下任何一个角落。把整个坑底都给夯到以后,就转动机器从横向变成纵向再次开动机器工作起来。

    虽说按着施工标准只要三遍就行。不过徐毅看着这机器效率挺高效果也挺好,干脆就三横三竖地把坑底全都给夯实了。原本徐毅还想着干脆再来两遍,不过他也发现其实到第四遍的时候效果就已经不明显了,等到第六遍的时候更是几乎一点儿效果都没有了,很显然这台机器也只能把这地基夯实到这个程度。

    徐毅上到坑外,铲了周围的土再向坑里面填进去,在坑底堆积了差不多二十公分厚,就再度忙碌起来。

    等他把这层新填进来的土再给夯实以后,徐毅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这坑边的四壁竟然只剩差不多一米高了!

    徐毅想到之前自己做实验时候的发现,他干脆就把打夯机停下来,直接把所有东西从坑里搬了出来,站在坑边仔细地观察着。

    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不过他也发现这坑里的地面果然在慢慢地抬升着而且上面也越来越平滑。

    差不多用了一个多小时,这坑就彻底地消失不见了,整片地面看上去异常的平整,甚至能看出这地面反射光幕泛起的一层淡淡的青辉,如同用水泥压光一般。

    徐毅走到上面,发现自己根本踩不出任何的痕迹,就算他尝试着用指甲刮了下地面,也只留下一条浅浅的印痕,很显然现在这地面的坚硬程度比起之前一踩一个脚印的柔软绝对算得上大相径庭。

    徐毅拿着铁锹在边上挖了一下,感觉就像在挖那种常年被车辆碾压过的车辙一般,异常的坚硬。甚至他还用力过猛,能听到踩在脚底下的铁锹受压变形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徐毅也不过在地面上挖下来拳头大的一个土块。

    再往这挖出来的土坑里面添了点碎土,之前那一幕再度出现了,没一会儿工夫,这土坑又彻底地恢复了。

    不过即便这地面看起来非常平整,徐毅还是准备把这地面再检测一遍。

    徐毅没有专门用来检查地面和墙面平整度用的靠尺和塞尺,所以他准备简单地制作一个。

    从一块板子上面裁下来差不多五厘米宽的一条,徐毅直接拿着长刨子把它两个长侧面给小心地刨了一遍,检查过完全平直以后,直接拿着它走到那片地上,然后把平整的侧面轻轻靠在地面上,然后就拿着一片片薄厚不等的刨花往靠尺和地面中间塞去。让徐毅非常满意的是,即便是使用最薄的刨花,也根本塞不进去这缝隙,随后他把靠尺再拿起来旋转了九十度然后再重复之前的过程。

    如此反复,徐毅用了好长时间把整片地面检查了一遍。

    结果让他出乎意料地满意,这自己长出来的地面根本就是完全水平的,至少自己用这样的法子检查的话一点凹凸不平的地方都没有!

    虽说这样的现象徐毅也没办法解释,不过很显然这结果对自己的计划完全有利,他也就不去多想直接认可了这样的结果。

    当然即便坚硬如此,这样的地面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徐毅安装带锯的条件,想要组装这带锯,还得再有更多的准备才行。

    毕竟这地面不管怎样,总归是由泥土构成的,坚硬程度相当有限。如果自己直接把这带锯和钢轨放在地上的话,只怕这地面很快就会被压下去。尤其是带锯高速运转的时候,势必要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

    自己当初把它弄到空间里的时候,徐毅估算过这带锯的重量,觉得这货连着外面的箱子差不多得有千八百斤,这么重的机器振动起来,对地面产生的冲击效果绝对要远远超过那台打夯机。

    对于这个问题,徐毅也早就想好了防范对策。

    他的计划很简单——把地面夯实以后,在上面铺上一层木板,然后再在这些木板上面像是架设铁路一般在地上铺上一层枕木,再把机器和地轨给固定在枕木上面。

    这样,通过枕木和木板的作用,可以完美地把带锯和跑车的震动及压力分散到整片地面上。

    不过毫无疑问,如果想要安装带锯弄好这些,还得有一些木材才行,除非去买木材,要不然的话,就得想办法把这些木材加工出来才行。可是这带锯没有安好,这木材没办法加工……这是一个死循环!

    不过这个问题徐毅早有考虑,没打算再花冤枉钱去买木头却也有了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虽说徐毅前前后后买的集成材大多都被他用掉了,不过帐篷里面还有些铺在地上的板子能够拆下来,而且除了这些他当初还留了几块专门用来晒东西的板子也可以拿来用。

    毕竟只要等到他把带锯装好,以后想要多少板子就有多少板子,根本不差现在用掉的这点儿东西!

    当然,这些板子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更多的材料还得靠着那些原木。

    昨天新砍伐的这些原木徐毅检查过,伸手摸上去都是湿漉漉的,肯定不能拿来使用。徐毅其实是把注意打到自己之前砍伐,搭架子以后还剩下的那几十根原木上面。

    徐毅拿着尺子去木垛上面测量了一气,再拿着纸笔计算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这些木头如果仔细点用的话,把带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