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棵跟原有植株一样的小苗。这些小苗下面接触到地面的地方很快会生出气根,并且向下面的土里面扎根,只要过上一个星期左右这些小苗就能定植,就不需要原有的植株来提供营养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匍匐茎切断,重新把这些小苗移栽到需要的地方去。哪怕只栽种一棵草莓,只要它正常存活,一个夏天过去,也能繁育成一大片。
正常栽培的时候,如果不需要繁育,一般都是趁着匍匐茎还小的时候,直接把它们清理掉,避免它们消耗太多的养分影响草莓果实发育。如果到了夏天需要繁殖的时候,才会保留一些匍匐茎,等到上面的小苗长到一定程度了,就把小苗后面的匍匐茎埋在土里。等到这些这些小苗的根须发育成熟以后,再把匍匐茎截断,把这些小苗重新移栽。
徐毅就是因为从李成祥那里学到了这些,所以也没买太多的草莓,每种全都只买了十来棵。不过他可没那么多时间总来照顾这东西,而且草莓也不能长得太过密集,所以除了那些沿着垄台蔓延开的留下几根这样操作以后。剩下来的那些匍匐茎,徐毅等到上面的小苗长到一定程度,就把匍匐茎掐下来,直接把那些小苗栽种到垄台上面空的地方去。
他也尝试着给这些小苗浇上空间水,却也没发现这水对它们有什么效果,就是不知道是为什么了。
果树全都栽种下去,各种花香混合一处,使得这附近空间里面的味道非常的诱人。
不过在徐毅意料之中的是,除了那两箱中蜂还能看到飞来飞去地采蜜以外,那两箱意蜂基本上就没几只出来采蜜。
这么大面积的果林只靠那两箱中蜂肯定不能很好地授粉,如果任由那两箱黑蜂这样不干活,只怕这些树能结出果实的也不会很多。所以尽管暂时用不到蜂蜜,徐毅仍然毫不犹豫地把那两箱意蜂蜂箱打开,把蜂箱清理干净以后,把里面的蜂蜜全都给摇了出来。
甚至那两箱中蜂他也借机检查了一遍,确定之前割过蜜的蜂箱以及刚弄进来的这箱蜜蜂确实没存下多少蜂蜜以后,他才放弃了割蜜的想法,只是没有忘记给它们加上几层蜂箱。
蜂箱清理干净了,那些蜜蜂自然也就歇不住了。徐毅检查完格子箱往回走的时候,就发现那两箱黑蜂也全都从蜂箱里飞出,向着周围的果树飞去采集花蜜了。
徐毅莞尔一笑,放心地往回走去,这下真的丰收在即了!
扭过头,徐毅想起来自己之前栽种的那些黄瓜和番茄还没检查过呢,就起身朝着那里走去。这空间里面都差不多过了一个月,想来那些番茄也该成熟了,而且那些黄瓜也该自己爬到架子上,可以浇水了。
离着挺远,徐毅就看到那几棵番茄和黄瓜,不过情况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真正算起来的话,距离栽种下去这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怎么这番茄秧子上的叶子都已经开始泛黄,看着就像快要落架了。
如果不是旁边长得很是茂盛,爬在架子上已经差不多有一米高的黄瓜作为陪衬,徐毅都不相信这是自己昨天栽种的!最让徐毅感到不满的是,这番茄落架也就算了,至少这番茄也该全部成熟了才行吧?
可是这么看过去,那枝头上面一串串的番茄虽说明显没看到有小的,可也根本就没长大多少,基本上全都跟鸭蛋大小差不多少。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番茄竟然还全都通体碧绿,看起来根本都是生的,这不科学!
站在番茄秧子旁边,徐毅仔细打量着眼前这架番茄。
很明显,几棵番茄的表现全都差不多少,秧子有些木质化的感觉,甚至位置低一些的叶子都已经彻底脱落了。或者是因为浇灌空间水的因素,这植株上面一串串的番茄生长时间倒是差不多少,所以果子的大小都差不多少。虽说看着形状不错,各个都是浑圆,上面也没什么裂纹斑点之类的东西,不过这些番茄顶部的萼片都已经从绿色变成了黑褐色,也不是贴服在番茄上面,反倒是向背侧卷曲过去的。徐毅甚至能看出来连着果子的果柄都已经有些枯萎了,很显然这果子已经彻底死透了。
看来这番茄不是生病了,很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因素,导致这些番茄没等到成熟,就发生植株的早衰了。(未完待续。。)
。。。
0353 释疑()
要么说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徐毅怎么说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引起庄稼早衰的情况还是前两年才有机会了解一点儿的。
说来玉米和水稻早早就黄杆子,发生倒伏这事儿每年都有,不过村里人一直以为这就是受病了,不过却也搞不清楚什么问题。
所幸的村里的土地因为群山环绕,所以风不是很大,倒伏的事情发生得就不多了。偶尔有倒伏的也都只是零星发作,最多就是减产一点儿,收割困难一些,哪个也没当成什么大事儿。
不过前年村里的稻田发生了大面积的倒伏,而且不断蔓延,往往今天就只一小片倒伏,明天再看就是一大片。
村民全都着急上火,却也不知所措。还是村长打电话招来县上农技站的人来给检查过,说是严重的稻飞虱危害,让村里人去买来西维因,给地里全都打上药了,这才算把病害给控制住了。
可惜倒伏的那些稻子却已经死了,幸好那年秋天的天气好,发生倒伏的时间也比较晚,没怎么影响产量。就是这倒伏的稻子收割机没办法收割了,都只能靠着手工一点点往下割。
村里人辛辛苦苦,前后忙活了差不多大半个月,总算在秋雨之前把水稻全都给收割回来。
当时农技站的给村里家家户户都发了一些小册子,徐毅还是在村长家里看到过这小册子,依稀记得上面写过的东西。
造成植物早衰原因,总的来说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情况。
内因自然就是作物体内养分失调、转移、病害这些因素;外因自然跟土壤、气候、虫害这些脱不了干系。
徐毅托着下巴一样样地分析起来。
土壤、气候和虫害自然是可以排除了。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因为这番茄本身一些内在因素引起的。像是病害这点想来倒是可以排除掉了。养分失调按着空间“但有所求。必有所应”的原则似乎同样也不成立,看起来剩下的也只能是营养转运方面出了问题。
如果是空间本身出了问题,那显然别的作物也要出现异常,可是单单只有这几株番茄出了问题。
想来想去,徐毅觉得造成这样的结果,可能有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是因为自己留下来太多的果实,导致植物营养被果实过度吸收,导致它们提前死亡。第二种可能就是因为这些种子有些问题。导致这番茄植株无法合成足够多的养分,甚至只能靠着分解自身植株来保证果实成熟,这原本也是为什么一年生的植物往往会在果实成熟以后自动死亡的原因,只不过这番茄植株死亡得太早了,即便自身分解的营养也不足以让这些番茄完全成熟。
第一种原因的可能性不大。
空间里面别的植物也是浇水以后就开出很多花;结出很多的果实,却从来没有发生过养分供应不足的情况,这想来也不可能单独会出现在番茄上面。
至于这个假设,自己倒是可以等回头再重新栽种几棵番茄,尝试着疏花疏果看看是不是还会发生早衰现象来证实。
第二种情况,徐毅觉得非常有可能会发生。
种子一样也时有寿命的。如果存放过久或者是存放条件不当,就会对胚芽造成损伤。一方面会影响发芽率,另外也可能在生长周期里面出现各种问题。就自己所知,白菜种子如果保存过久,就很可能栽种没多长时间就会抽薹呢,说来那种抽薹不也相当于一种变相的早衰么。不过白菜就算抽薹,好歹也能让菜种成熟了,可这番茄怎么会连果实都没成熟就要死亡了呢?
这些种子都是郑怀远的妈妈搜集的,自己不知道这些种子存放了多久,更不知道是不是存放过过程中出了什么事情。
不过不管怎样,剩下的那些番茄种子除了实验,恐怕不能再用了。自己想吃番茄的话,还的再去找些种子才行——反正自己总是要去买圣女果的种子。
或者下次空了,去边上的镇上找找,想来应该有什么籽种店,要不然外面那么多菜地,种子都是哪儿来的?
叹了口气,徐毅伸手去抓身前的一个番茄。
跟马铃薯同属茄科的番茄,没用成熟的时候里面同样也含有相当多龙葵碱,吃起来会有股子辣味儿,吃多的话甚至可能中毒。深知这一点的徐毅自然不是想摘这番茄来吃的,他不过是出于研究的心态,想要摘下一个随便看看这东西里面发育情况如何。
不过出乎徐毅意料的是,他的手刚碰到那个番茄,还没碰到后面的果柄呢,就看着手边的番茄啪嗒一下就掉下来。可是没有彻底熟透的番茄一般果柄和花托完全不容易脱落,就算是死秧的番茄也没这么容易掉下来吧。说来这番茄都没半点儿脱水的迹象。而且那些番茄叶子都只是微黄,根本没有脱落,怎么反倒这番茄这么容易掉下来呢,这种子果然病得不清!
怀疑归怀疑,徐毅手可没停下来,看到番茄掉了就下意识地反手一捞,把番茄抓在了手上。可是抓住番茄以后,徐毅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怎么这番茄竟然是软绵绵的?
生番茄虽说没有苹果那么硬,可摸起来也是**的,就算菜场买来的那些番茄都没这么绵软。
如果不是生病腐烂的番茄,只有完全成熟的番茄才会因为熟化而变得柔软起来。甚至有些熟得过头的番茄只要放在手上轻轻揉捏,很容易就能把果肉揉碎,甚至把整个番茄揉捏成一张皮包着的一包糖水。
一般市场上的番茄如果不是选的比较坚硬的品种,往往都是为了便于储运,没有等到番茄完全成熟,就会提前采摘下来。一方面能够避免番茄熟过了变得太软,在储运过程中磕碰而损失。不过这也导致番茄糖化不够完全,使得这番茄酸味儿加重,甜度降低,更是少了那股番茄特有的香味儿。
市面上的蔬菜、水果莫不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诟病现在的蔬菜和水果没有以前好吃的一个原因——因为你吃不到完全成熟的东西。
或者菜场里面真正熟透的,只有那些你每天都能看到的菜贩子!
端详了一会儿手上的番茄,徐毅拍拍脑门儿自嘲地笑了起来——看来自己先入为主,认定这番茄是出了问题闹出笑话来了!
徐毅手上的番茄颜色的确仍然是绿色的,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和普通的番茄还是有些差别的。
这番茄其实并不是生的,相反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这番茄第一眼看上去是绿色的,所以一般人就会把它当成生番茄了。可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绿色其实和生番茄那种透出一点青灰色的绿色完全不同。徐毅手上的番茄顶部其实是绿中带出一点微微的草黄色,向着后部一点点地渐变着,到了这番茄的中后部,就已经完全变成了翠绿色。
徐毅几年也没在家,更是很多年没种过菜,再加上平时在食堂夏天吃番茄炒蛋,冬天吃蛋炒番茄(随便吐槽下,不管饭店还是食堂莫不如此),里面的番茄基本都是红色的,所以都忘了还有这个东西。
再加着这番茄个头也不大,而且番茄秧也是一幅即将寿寝正终的态势,所以他才会直接把这个当成生番茄了。
其实这番茄根本就是完全熟透了,而且这番茄根本没有任何毛病!
这种绿色番茄真正的名字徐毅不得而知,只是知道村里人把这玩意儿叫做“贼不偷”,意思就是小偷来了也会以为这番茄根本没有成熟,也根本不会去偷。其实别说小偷,如果是没经验的主人,看到这个也只好学着半夜偷桃——挑软的捏!
这种番茄个头不大,而且整个生长期一直到成熟为止一直是通体透绿,根本不会变红或者变黄。
徐毅越看越喜欢,直接就把手上的番茄送到嘴边咬了一口。他马上就察觉到这番茄皮特别的薄,真的是粘牙就破,口感异常的绵软,而味道除了一般番茄都有得酸酸甜甜以外,更有一股远胜普通番茄的清香充斥了整个口腔。他敢肯定一点,就算是那种圣女果,都比不上这番茄的口感和味道。
再打量一下手上剩下来的这一半番茄,就看到厚实的果肉,布满了一颗颗如同细沙一般的光点,包裹着中间如同融化的翠玉一般的胶状果肉,内里的番茄子更像包裹在一层玉髓中间的一小片黄玉,看起来就非常的漂亮。
徐毅两口把这番茄吃掉,意犹未尽地伸手再去摘了几颗,一直吃了五六颗,肚子都有些微微发胀才停了下来。
这番茄秧子上面每一颗都已经完全成熟了,徐毅甚至摘下来最顶上那串番茄最上面的一颗——按着番茄的生长规律,这一颗应该是最后成熟的,结果同样也已经完全熟透了。
徐毅心下了然,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番茄秧子会这个样子了——番茄全都成熟了,枝叶中的养分也该消耗得差不多了,植株自然要走向死亡。
如果自己没有给它掐尖打叉,那倒是有可能会长到更高,结出更多的番茄来。
不过看着眼前满架子琳琅满目的番茄,徐毅却觉得眼前一亮。
自己还找什么圣女果,难道就算是那种小番茄,难道还会比这味道更好,能比得上这绿色的番茄能带来的噱头?(未完待续。。)
ps: 感谢swen童鞋月票支持 感谢gary6016童鞋打赏支持。
大家周末愉快!
。。。
0354 伐木()
番茄没了问题,自己也吃了个饱,徐毅心下舒坦之余,扭头看向那些黄瓜。
跟番茄一幅暮色沉沉的样子比起来,这黄瓜可是一派生机勃勃。
还在生长期的藤蔓还不是很粗,颜色更是有些稚嫩,不过上面的一片片叶子却已经比自己手掌还要大,而且看起来也不失肥厚之感。一根根嫩绿色的卷须从藤蔓上伸出,最高的一根勾在竹竿上,已经差不多到自己胸口的位置了,说来这要是等到明天早上醒来,或者这黄瓜已经爬满架了也未知呢。
伸手拨开叶子,徐毅看到藤蔓上已经开出很多比铜钱还大的黄色小花。最底下的几朵雌花已经萎蔫了,就像一定帽子一样钉在黄瓜纽儿上
徐毅翻了一圈儿,却也只发现这上面最大的一个黄瓜纽儿也不过只有寸把长,这还不够塞牙缝的,不过却也证明了这黄瓜已经用不到自己再去浇水了。
黄瓜基本上只要搭好架子就不用再管了,倒是相当省心,徐毅去把篮子拿过来,把架子上的番茄全给采摘下来,再把秧子拔掉。
没有干透的秧子直接就被地面吸收了,只剩下一些干得太厉害的果柄或者叶子剩在地上。
不过就这么四棵番茄,倒也装了满满两大篮子,这倒也算是一场意外的丰收!
看着这个,徐毅突发奇想,要是自己也给这番茄像葡萄那样搭个架子,这东西会不会长得比那辣椒还要厉害?
徐毅心满意足地扫视了一遍空间,现在真的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着这些果实下来。再去找刘梦瑶订购一批结实点儿。还适合装载各种果子的周转箱就行了。
每次自己只要把这些果实空间里面装好箱,然后再把它们弄出来,放在市场的那个仓库里面。只要雇一辆车把它们从仓库拉到沿江,不过花费了一点钱,就可以非常完美地把这些水果的来历掩盖掉了,总比去买水果强了不知道千百倍!
“你这水果在哪儿买的?”
“水果市场、水果基地,又或者干脆来个终极杀器:‘商业秘密’……”怎么答还不是自己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的事儿么!
徐毅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可行,看这番茄的品质就相当不错。想来别的水果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就以这番茄和之前的樱桃以及西瓜和甜瓜来看,这样的水果如果放在水果店里面,怎么也得放到精品区。随便买几张鸟文标签贴上,又或者在旁边摆上几个印着鸟文的纸箱。甚至随便标注个“有机”“进口”等标签当成吓唬穷吊的镇店之宝也不为过。
自己把这些水果,甚至那些蜂蜜单纯地当成配料来使用,这冰粉怎么可能不好卖!
看看那几棵西瓜和香瓜已经基本上要败了,徐毅就把瓜秧上面剩下来的瓜全都摘了下来,再把瓜秧同样也给处理掉了。空间里面剩下的东西,不是不急着采收的,就是暂时用不到采收的。徐毅一时间竟然觉得自己没什么活儿好干了。
不过无聊了一会儿,徐毅把目光锁定在了堆在那里的那堆木杆上面。起身走了过去。
先把竹竿清理了一遍,重新码成一垛以后,徐毅又从那些原木上把那些木杆全都挪到了竹竿上面,之后再把剩下的那些原木挨着架子堆放整齐,就拿着东西走向那一小片栓皮栎和红松。
计划总不如变化,自己当时看着一垛木头,以为自己没什么工具加工,更以为这几十根原木能用好久呢。结果都过多久这些原木就全都用光了,看来自己倒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再搞一批原木备在那里。
一方面是为了有备无患,出现什么需求的时候,有东西可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着像上次一样,自己把它们加工成合适的木方或者木板。
哪怕不干别的,只把这木头简单地处理以后拿来铺在地上,也能终结自己靠着一张苫布打天下的历史。
苫布这东西虽说结实,那也得分怎么用。这张苫布用了这么长时间,上面靠近中间的地方已经出现一些白花花的印子了,再这样糟蹋,估计再来几场这就得被自己打坏了。
当然如果有条件,打粮食的场院自然是用水泥硬化一遍才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这最好的选择毫无疑问也代表着也要花一笔好钱,这就算只做十厘米厚的水泥台面,一平米只怕至少也得花个几十块钱,自己这要做,至少也得做个百八十平米,这可是小一万块了。这要是想着一次性搞定,省得以后如果使用一些机械这台面撑不住的话,避免重复投资。这要么还得再向里面加钢筋龙骨,要么就是还得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