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床——早饭前;早饭后——上学前;下课后——放学前;
回家后——晚饭前;晚饭后——就寝前。
你可以仔细对照一下,自己有哪些时间段可以充分利用上。比如,你每天都能抓紧早起时间进行预习,就可能减轻其他时间的负担,这样就会有余暇进行其他学习或娱乐活动了。
◎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专注于学习◎
要着手克服学习上的“三不”:即不节约、不均衡和不合理。我们在学习时浪费时间的现象很多,主要是指边学边干其他事。
下面要求你来做一个小小的自我检查。下面列出了十种在学习时浪费时间、不专心的表现,如果有符合你的情况,你就在后面的括号里划对号。
(1)胡思乱想;()(2)坐立不安;()(3)东寻西找;()
(4)勤去厨房;()(5)读书写信;()(6)胡写乱画;()
(7)电视吸引;()(8)抓耳挠腮;()(9)闭目打盹;()
(10)别人干扰。()
为了有效地杜绝这种对时间的浪费,我们必须仔细对照“查找”这些干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那么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习时就要做到:
(1)严格要求自己,有成就感和责任感。
(2)在精力充沛和情绪良好时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
(3)学前要有良好准备,教材文具齐备有序,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合理、灵活地使用学习方法。
(5)优时优用,形成优良的时间定势和良好的学习节奏。
◎不要等明天◎
李大钊说:“世界最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许多同学有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办的习惯,并且还要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来安慰自己。须知,要想有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每天虚度。向往明天、等待明天而放弃今天的人,就等于失去了明天,结果还是一事无成。把握今天的秘诀是“今天的事情今天做”。这首《今日歌》也许对你大有启发: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只争朝夕,抓住今日,兼程而进,这就是非凡成功者的用时精神,也是他们的成功所在!每个中学生都应该牢记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话:时间给勤奋者以智慧,给懒汉以悔恨。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我们中学生应该避免这种不幸。
1你认为还有哪些空余时间可用来学习?你是否都合理利用了呢?
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习惯(4)
2对照十种浪费时间的表现,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与之相类似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法,将之写在纸上贴于书桌一角。
(1)自己浪费时间的表现:
改进方法:
(2)自己浪费时间的表现:
改进方法:
(3)自己浪费时间的表现:
改进方法:
(4)自己浪费时间的表现:
改进方法:
(5)自己浪费时间的表现:
改进方法:
知识窗
什么时间学习效果最好?
生理学家研究认为, 一天之内有4个学习的高效期,如果你使用得当,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消化、巩固知识。
1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 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脑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没有新的记忆干扰,此刻的认、识、记印象都会很清晰,学习一些难记忆而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如语言、定律、事件等的记忆和储存。有时即使强记不住;大声念上几遍,记熟的可能性也强于其他时候,这是第一个记忆高潮。
2上午八点至十点是第二个学习高效期,体内肾上腺等激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此刻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当把握战机,充分利用大脑兴奋来攻关。
3第三个学习高效期是下午六点至八点;这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全天学过的东西,加深印象,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
4入睡前一小时是学习与记忆的第四个高潮期,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以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则不易遗忘。
除以上一般性的学习时间规律外,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还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时间规律和习惯。为提高学习效率,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最佳时间段,同时,要养成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的习惯。
宾宾上初中一年级,是个聪明却顽皮的小男孩儿。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在自己的课桌上学习,可宾宾看起来却喜欢随心所欲,今天在茶几上,明天在餐桌上。
宾宾的行为看上去是要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每一块时间,但是这种游击战似的方法能不能帮助他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效率呢?我们知道,提高效率的最佳手段是首先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当你一进入学习的状态,你的心思就全部放在与功课有关的内容上,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如果你在背课文或解答数学题时,旁边的电视机却放着热闹的动画片,你能安心去读书吗?或者你躺在床上读课文时,漂亮的布娃娃就坐在一边向你眨眼睛,你能保证自己不去看看它吗?
很多习惯都是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而且养成后会十分顽强,不容易改变。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经常在自己的房间和课桌上学习,那么一旦你进入房间,坐到课桌前,精神便条件反射般地集中起来,哪怕只是短时间也很有成效,因为能进入学习的境界,开头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小看这一点点位置的差别,它能帮你适度地紧张起来,避免散漫,并且更好地体验到处在学习状态中的强烈的使命感,而不至于轻易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由此看来,选择好固定的学习场所,布置好学习场所的环境,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还真是必不可少呢!
为你支招:如何选择良好的学习场所
◎书房的选择◎
自己拥有一间专门的学习室,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由于条件有限,我们国家的中学生一般都把自己的卧室作为学习的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应把书桌放到临窗的位置,床铺和其他东西尽量放在学习时看不到的地方。如果你自己拥有一间书房的话,应该注意哪些条件呢?
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习惯(5)
(1)书房位置的确定。书房最好选室内温凉、明暗适中、柔和安详的房屋。室内应通风透气,面积不小于10~12平方米,
还要注意避开噪音的影响。
(2)室内照明。
房间内太明或太暗都不好。太亮容易使人烦躁不安,过暗又给人郁闷的感觉,而且这两种情况对人的视力都有损害。因此,室内光线要柔和,一般来说,在书桌左前方安置一个15~20瓦的荧光灯,就能达到照明要求。
(3)温度与湿度。
环境温度与人的学习、劳动效率关系密切。根据专家研究,从事脑力劳动工作最适
宜的温度是13~15℃,10~20℃次之。
另外,在夏天中午前后不要学习,等早上或晚上凉快的时候再学习。在冬天要有适当的暖气,以保证正常的学习。
◎书桌的学问◎
小小书桌,大有学问。舒服、合适的书桌对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1)书桌的选择。
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高、喜好选择合适的书桌。桌面最好宽一些,桌身颜色宜淡,淡蓝、淡绿、土黄色都比较合适。
(2)书桌的位置。
书桌应放在房间窗户的右侧墙壁边。这样可以保证光线充足而不刺眼。书桌的位置应尽量固定,不要经常移动。但也有的人有求变化的心理,认为经常移动书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书桌上的摆放。
桌面上应尽量放学习时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你就不会现找橡皮、圆规、学习材料等物件了。因为现找东西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影响情绪,使你很长时间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另外,不要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放在桌面上,如正读了半截的小说、日记或信件、零食、游戏机等。
1你有自己的书房吗?如果有,请根据我们上面所讲的,分析你书房的条件。
(1)书房位置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你打算怎样改进?
(2)书房的光照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你打算怎样改进?
(3)书房的温度与湿度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你打算怎样改进?
2你有自己的书桌吗?如果有,请根据我们上面所讲的,分析你书桌的条件。
(1)书桌的选择:
(2)书桌的位置:
(3)书桌的摆设:
大明非常纳闷,我和同学们一样都非常认真地预习,可是同学们上课时总能提出很多问题,我怎么就提不出来呢?他找到了老师咨询,老师笑着说:“预习确实很重要,但预习也要有方法,下面老师就具体给你说一说怎样合理地进行预习吧。”
兵书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课也应该像打仗一样,要对课上所学的东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取得学习上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课前进行科学的预习。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而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北京大学有一个学生叫张林,他上学期间,因为生病住院两个月,落下了很多功课,老师为他提心,同学们为他揪心,张林还能跟上吗?可是到期末考试时,他不仅学好了新课程,还将缺的课全部补上了,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当同学们问他有什么经验时,他感慨地说:“当时我确实面临较大困难,一大堆旧课要补,不补旧课新课就衔接不上,可是不等你补上旧课,新课又跑到了旧课的前头。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解决好课程的衔接问题。在上新课前,我首先预习一下,大概了解一下接受新课所缺的知识,缺什么补什么,以保证新课能听懂,然后腾出时间,把落下的旧课一一补上。”张林同学正是抓住了预习这一环节,做好了新旧知识的衔接,用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取得了好成绩。但有些同学在课前也搞预习,熟悉课文以及圈出生词、概念、公式等,却还是提不出问题,感觉对上课听讲也没什么帮助,于是干脆就放弃了。这些同学之所以放弃,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握科学预习的方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习惯(6)
为你支招:如何科学地进行预习
◎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画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
。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做点批注。
(3)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习,可适当地做些练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做些必要的准备。
(4)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包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五是主要心得体会。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下面是一位同学总结的对语文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同学们可以适当借鉴一下。
第一步要粗读,遇到生字词等“拦路虎”(文言文尤甚),那就用工具书来扫清。
第二步细读,能使自己大体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第三步是持研究态度阅读,这正如宋代教育家朱熹所说的情形:“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这“疑”,可能是对该事物陌生,缺乏感性认识;也可能是深奥难懂的语句,或者是隐晦曲折的笔法;也可能是作者认识上的偏颇,等等。自然,这些疑难之处,有的一时不能解决,因此上课时就要特别注意。
第四步,如果精力与水平均具备,可对预习中发现的疑点进行考证,责疑问难,这是发现与创新的前提。
◎预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
预习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门进行试点,当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2)预习时间的长短,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当时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定,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
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都钻透。
(3)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深与浅的关系。能够从容自学而掌握新知识为最理想,盲目求深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如能理解基本的,找出不懂的,就可以为高效听课奠定基础。
②自己钻研与请教别人的关系。自己钻研固然好,但若抱着一定要试试自己能力的态度而死啃硬骨头,耗时费力,有时还收效甚微。而请教别人(老师、同学、家长等),难题可能迅速解决。
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习惯(7)
③预习与听课的关系。预习时已经掌握了,课上还要听老师讲。听听老师的分析思路,从而训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同学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如何预习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各人可以遵循基本的原则,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怎么做收获大,就怎么做。
上面我们列出了一个同学预习语文的方法,那么你在预习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等)时,用的是什么方法呢?请你总结一下你的方法。
1预习方法:
2优点:
3缺点:
4欲采取的改进措施:
我们每天上学,大约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且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前后共16年的时间。所以,听讲应该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一位被保送到重点大学的同学回忆学习的“得与失”时,说:“我中学6年中,之所以门门课程优秀,主要是抓住了听课这一环节。每天6节课听好了,是最大的得;听不好,则是最大的失。”这位同学用自身的体会证明了提高听讲效率的重要性。
而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堂课里,天马行空,偷看小说、给老师画肖像、想着下午的足球对抗赛、睡觉……45分钟下来,还满腹牢骚“一点意思也没有,老师讲的书上都有”。
说到这里同学们肯定知道了为什么漫画上两位同学同样是听课,效果却大不一样的原因了吧。好,我们先来检验一下你课堂学习的效率。
小测验:课堂学习效率检查表
请在符合你的条目上选“是”。
是否
(1)是否因为讲课方法、进度太慢而感到没有意思?□□
(2)你课前认真进行预习吗?□□
(3)你课后认真进行复习吗?□□
(4)你做作业态度认真吗?字迹工整吗?□□
(5)上课的时候,有思想开小差的情况吗?□□
(6)听讲的时候和同学们聊天吗?□□
(7)你记课堂笔记吗?□□
(8)你对老师的提问主动地回答吗?□□
(9)你主动地进行实验、实习吗?□□
(10)不明白的地方尽可能地问老师吗?□□
给自己打分
在(2)、(3)、(4)、(7)、(8)、(9)、(10)上答“是”的得2分;在(1)、(5)、(6)上答“否”的得2分;对难以确定“是”还是“否”的得1分。满分为20分。
总分3分以下:非常差;4~7分:较差;8~12分:一般;13~16分:好;17分以上:非常好。
为你支招: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做好课前和上课的准备◎
课上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一些外界的影响造成的。例如,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匆匆忙忙地翻书包,找东西:“唉!糟糕,钢笔没水了,笔记本怎么忘记带了?……”而教师这时已在讲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而他还全然不知。而且这还会影响到你的情绪,使你一节课都静不下心来,这样能听好课吗?
因此在上课前,一定要把该解决的问题早解决了:
(1)课前不要从事太剧烈的运动,课间不要追逐打闹,不要玩太兴奋的游戏,使脑子在学习前得到适当的休息,从而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解决自身的生理问题,如上厕所、喝水等。
(3)准备好上课所用到的学习用品,如课本、笔记本、笔等。
(4)提前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对所讲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听课的技巧和方法◎
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习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