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给不了具体的数字,〃卢茨说,〃但是我可以告诉你,那样做不太好。〃
波林说:〃让我来告诉你。我可以告诉你,如果我们推迟提价,我们会损失多少钱,那将是数百万美元。但是,直到你能够告诉我,搞定德国政府从而扫平我们的道路具体需要多少钱,我们才能定价。〃
〃我不会那么做,〃卢茨说。
〃我不管你做不做。你告诉我需要多少钱才能搞定德国政府,然后,我们会用你的那个损失跟我算出来的损失相比较。〃
卢茨说:〃你的是完全可以预计的,而我的则无法预计。〃
〃这正是我要说的,我们要定价。〃波林趁热打铁。
〃我们定价后,〃卢茨回忆道,〃会有众多负面报道,到时候我们的声誉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最终我们的市场份额大大降低。那将是主要原因吗?我们不知道,但是,它将肯定会造成福特在德国市场份额的下降。〃
波林事事都要求用数字说话,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都是分析文化所造成的一种强迫性的后果。20世纪70年代,福特英国公司发生了工人罢工,波林警告当时在福特欧洲部位居自己之后第二把交椅的卢茨说,那次罢工将导致欧洲的福特工厂停产。
〃我这里有全部的数据,我得到了英国供应商为德国工厂配套的资料,所有的资料都非常详细,德国工厂将在10天之内开始受到影响。〃
〃不,不会的,〃卢茨说,〃那只是他们给你的数字,雷德。但是,德国工厂不会在10天内受到影响。〃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波林问,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这是我得到的信息,我并没说'我想,'或者'我觉得,'之类的话,我是在用确凿的数字说话。〃
〃确凿的数字经常不会让你了解一切,〃卢茨说,〃确凿的数字不会告诉你,福特的雇员会在英国工厂中把加工工具塞到自己汽车的后备箱内,乘坐晚上的轮渡将它们带到德国,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欧洲大陆自己制造零部件,你的数字也不会告诉你,西班牙的巴伦西亚工厂(Valencia)正在开始全部改用西班牙生产的升发动机,而不再依靠戴根纳姆(Dagenham)发动机厂,那些数字也无法让你知道,数百人正在努力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寻找各种解决方案以阻止欧洲大陆的工厂受到英国罢工的冲击。〃
波林沉默了一会,然后他又接着说:〃10天,〃波林说,〃10天,10天之后,欧洲大陆的工厂就会开始下滑。〃
第10章 卢茨遭遇对手(2)
〃5周之内,它们仍将正常运转,〃卢茨反驳道。
波林被惹恼了,〃那好,你把你的话记下来,〃他命令道。
卢茨俯身在波林的桌子上,在他用来写报告的纸上写道:〃5周内将正常运转。〃
波林拿起那张纸,〃很好,我把它放在抽屉里,〃他说,〃就放在我的抽屉里,我会好好保存这张纸,因为我觉得,正是你的这种行为最后将让你失去接替我担任福特欧洲部董事长的资格。〃
〃你这么看这件事,我感到很遗憾,雷德,〃卢茨说。
5个星期之后,欧洲大陆的业务仍在快速发展。
〃我们不在乎英国工厂是否重新开业了,〃卢茨说,〃有一天我跟他说,'你抽屉里的东西,雷德。'〃
波林把它拿出来,跟卢茨说:〃你是正确的,但是你没说对原因。你看,你不知道应该如何去了解信息,这就是最后的结论。〃
卢茨和波林曾做过一次Myers…Briggs 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人的性格是完全对立的。心理学家说,这两个人彼此能互相理解,这简直是奇迹。
〃在工作上,我们两个是完全对立的,他会让我发疯,〃卢茨说。有一次,波林对卢茨说,既然福特在法国没有盈利,那么公司应当撤出法国市场。福特在法国的销售量还是很大的,但是,一加上在那个国家开展业务所需要的所有的经营费用,公司在那里最多只能做到盈亏持平。
〃他说我们在法国没有纯利润,〃卢茨回忆道,〃我们在法国的销售量能达到10万辆。我说,'是的,我们是没有纯利润,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为固定成本做出很大的贡献。'〃
波林说:〃如果在那里我们得不到纯利润,那么我对它就没兴趣。任何地方都一样,只要得不到纯利润,我们就不会在那里做生意。〃
〃雷德,我们完全能做到收支平衡……也就是说,我们有10万辆汽车,每一辆可以吸收4 000~5 000美元的固定成本,〃卢茨说。
〃我不关心那个,〃波林说,〃我们要撤出法国。〃
〃那么,它们所承担的那些固定成本要分到哪里去?〃卢茨问,〃10万辆乘以4 000美元……4亿美元的固定成本,它们必须要由某个地方来承担。现在,固定成本要被分摊到数量更少的汽车上,而且德国现在处于困境之中,你是否也要停止德国的业务呢?这些愚蠢的计算会打乱全局的。〃
〃他下定决心要让我形成一种肛门期性格 ,有时这种性格会发挥作用。我一向很尊重这样一个事实,汽车业需要像他这样的人,这一点我确实明白。〃
但是,波林却丝毫没有借鉴卢茨的作风。
卢茨说:〃我非常欣赏他那种特殊能力,他能拿过一本报表,浏览一遍之后说,'某一行里有一栏的数字跟第14页不符,总数不对,让他们检查一下。'那真让人目瞪口呆。但是,他却不欣赏我的特殊能力,因为我的能力无法具体测量。我认为,他更偏爱可以具体量化的秩序性,而我则更倾向于神会和感觉……这是一种进行预测、通过局部信息了解全局的能力,相比较而言,我对他的偏爱更加宽容。〃
在福特公司,波林表现出了一种非常注重数字量化的文化。20世纪70年代末,大多数欧洲汽车制造商都推出了5档手动变速箱,卢茨想为1981年款护卫也提供这样的变速箱。但是,波林让产品策划人员做一个分析,算一算采用五档手动变速箱比4档手动变速箱可以节省多少燃油。恼怒的卢茨将这个任务交给策划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他们反馈了波林想要的结果。普通的欧洲驾车者有90%的时间都是在城市内道路上行驶,在市内路面上根本用不着挂5档。因此,大多数人都将5档变速箱当作4档变速箱来用,而且,在他们有限的几次在市外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也只能节省一点点燃油,无法补偿那根本不存在的市内行驶成本节约。
〃因此,你是非常正确的,波林先生,5档变速箱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卢茨说,〃对我们来说,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已经逐渐成为顾客的要求。'这辆车配置的是五档变速箱吗?'如果经销商不得不回答说不是,那么顾客就不再有兴趣。柴油发动机也是这样,他让人做了分析,我们和通用汽车公司都比欧洲汽车公司更聪明,因为我们计算出来,并没有人真正需要柴油发动机,因为那些每年行驶7、8万英里的人必须要摊还柴油车与汽油车之间的价差。但是人们却不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他们不会说,'哎呀,买这辆柴油车我多花了3 000美元,我得多行驶多少英里才能赚回这些钱来呢?'他们只是看到,自己买了一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提高了25%的汽车;而且,它的燃油还要便宜一半。他们不会去分析汽油与柴油之间的平衡点,人们在买车的时候不是那样考虑问题的。〃
只要波林还这里主持工作一天……按规定,波林将在1978年底被调往美国,此时距波林调任还有几个月……福特欧洲部的工程师们就一天不得开发柴油发动机,也不得研究5档变速箱。因此,卢茨让工程师们隐蔽地搞这项工作,直到1979年1月他被正式任命为福特欧洲部董事长。当卢茨逐渐成为总部设在迪尔伯恩的国际运营部的负责人时,波林为了报仇,在1984年将卢茨又调回了欧洲,当时福特欧洲部陷入了危机。
一位自20世纪70年代就供职于福特的高管人员回忆说,波林与卢茨之间的战争深深地植根于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当中。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0章 卢茨遭遇对手(3)
〃波林将卢茨的一切都看作是自己效仿的榜样,〃一位前福特公司高管人员说,〃卢茨很风趣,懂得怎样挑选最好的雪茄和酒,他勇敢活泼、温文尔雅,而这一切都是波林不具备的。〃
卢茨说,第二次重返欧洲之后,他花了15个月让福特欧洲部恢复正常运营。他准备在1985年回到美国,担任他在迪尔伯恩的国际运营部负责人的合法职务。〃突然,波林反悔了,〃卢茨说。
波林委托福特公司劳工关系部的负责人彼得·佩斯蒂洛(Peter Pestillo)将他在福特公司未来的命运通知了卢茨。佩斯蒂洛对卢茨说:〃让我告诉你,在福特汽车公司,人们是怎样看待你的吧。大家都觉得你是一步登天的,你特立独行、恃强凌弱。你在经营当中根本不看数据,而只是凭感觉用事。我们不得不告诉你,我们不能用像你这样的人。〃
〃我被解雇了吗?〃卢茨问。
〃不,〃佩斯蒂洛说,〃但是我们会让你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务实,〃佩斯蒂洛是律师出身,根本不懂汽车,他是波林的一名得力副手……也给卢茨带来了很多麻烦。
〃在波林与卢茨之间的关系中,佩斯蒂洛起了极坏的反作用,因为他觉得如果除掉卢茨,那么自己就可能是CEO的适当人选,〃前福特公司的一位高管人员说,〃他会跟波林耳语卢茨的事,他认为,自己可能成为公司的CEO。〃
卢茨也可以再次获得国际运营部最高负责人的职位,或者可以留在欧洲,还可以接管美国卡车部门。但是,波林放出话来说,他想让一个名叫菲尔·本顿(Phil Benton)的人负责国际运营部的工作,而卢茨又强烈反对留在欧洲,因此,最后卢茨接管了美国的卡车部。
后来,围绕卢茨是应降级为副总裁还是应留任执行副总裁,又展开了一场斗争,卢茨坚持要留任执行副总裁一职。后来,波林又试图将他赶出福特董事会。〃董事会的工作占用了你太多的时间,〃波林跟他说。
卢茨回答说:〃除非福特先生和其他董事会成员以及唐纳德·彼得森等人想让我离开,否则我是不会离开董事会的。〃那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时期。
卢茨能否经受住这一场暴风雨呢?
〃如今,雷德·波林告诉我说,'你离开的不是时候。在我看来,你已经彻底改正了,在卡车部,你做得非常出色,你完全实施了那里的商业计划……你为什么离开了呢?你在一切欣欣向荣的时候离开了福特。'〃
。。
第11章 克莱斯勒:二虎相争(1)
1989年底,鲍勃·卢茨感觉到,他很快就要在克莱斯勒做出一番成就。媒体还没有察觉,华尔街也还没有得到消息。但是,卢茨和他忠实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们……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来自弱小的美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酝酿这一切了。
在1990年1月的底特律汽车展上,他们展出了新颖的道奇蝰蛇样车,所有的人都对这款可以同巡洋舰相媲美的V10发动机双门跑车极为着迷。那时候卢茨已经知道,哪怕克莱斯勒没钱做这辆车了,它也会吸引众多的投资商,让他们知道,卢茨正在酝酿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创意。他们会说:〃我们不能白白浪费这么好的项目。〃
同时,卢茨也在密切地关注通用汽车公司中的竞争对手们的动向,他对他们既羡慕,又表现出一种虚张声势的自信。在接受网站 的采访时,卢茨说,他过去经常跟他在克莱斯勒的团队成员们说:〃看,伙计们,坏消息是,通用汽车公司中能力一般的人用20分的智商来研究我们,好消息是,通用汽车公司中能力一般的人用20分的智商来研究我们,因为他们的智力只能做到不断地研究那些细枝末节,而做不到弄清楚自己该如何采取行动。然而,我们却比较笨,只能一眼就看明白事情的关键在哪里,然后去行动,去做。〃在克莱斯勒,表面上他们相对于通用汽车公司的劣势实际上并非是一种缺点,因为卢茨和他的团队成员知道,及时做出一个并不是特别完美的决策远比一个迟到了的完美决策更好。
卢茨相信,大多数汽车公司的产品开发理念都可以这样概括:〃让我们首先广泛撒网,全面研究,然后试着从这些浩瀚的研究数据中选出一个产品进行开发。〃在克莱斯勒,他采用的却是另一种方式。他的各个团队会说:〃嗨,我们有一个不错的主意,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种类,此前没有人做过,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全新的风格。〃第一款公羊(Ram)皮卡车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他们说:〃我们先把它做出来,然后进行调查,看什么人喜欢它,什么人讨厌它,他们为什么喜欢它,又为什么讨厌它,然后我们可能对它进行一些改动。〃
卢茨是在1986年6月接受克莱斯勒董事长李·艾科卡的聘任来到公司的。他就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财务部的人员开会,他对他们说:〃让我看看商业计划书。〃
财务部团队回答说:〃你会非常喜欢它,利润率、现金流和市场份额都将提高。我们还将推出双座车,我们已经推出了大型轿车,一切都将发展得很好。〃3年后,他们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克莱斯勒陷入这种境地的次数已经多得记不清了,在公司70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重大的财务危机发生过8次。
克莱斯勒在那段时间的问题在于,卢茨和他的老板,董事长李·艾科卡无法和谐相处,两人之间对彼此的憎恶和猜疑表露无疑。在两人共同参加的会议和新闻发布会上,艾科卡不会称他的这位下属为〃鲍勃〃或者〃卢茨先生〃,而只是称他〃卢茨〃。而有一次,卢茨则称艾卡为〃步履蹒跚的老笨蛋〃。卢茨的势力让他能够在克莱斯勒生存下去,但是他不够恭顺,因此最终没能得到提升。卢茨具有很多方面的天分,但是他似乎缺乏一种政治上的机敏性,而这种政治机敏性往往是在大的汽车公司中从事高管事务的人所不可或缺的。
艾科卡则正相反,他一直在追求并显示出阴谋与诡计等手腕。
〃好的时候,艾科卡会是个非常好的人,〃卢茨说,〃不好的时候,……还是别提了。〃
艾科卡是卢茨职业生涯中的恶棍英雄(hero…villain)。当艾科卡在1978年被亨利·福特二世解雇时,卢茨……当时他还在福特欧洲部……给他写了一封信。卢茨估计,那封充满了良好祝愿的信可能是艾科卡一生中所收到的最好的信之一。凭直觉,他感觉到自己和艾科卡……几个月后艾科卡就去了克莱斯勒……将来某一天对彼此会有帮助。
1983年,卢茨从福特欧洲部的最高负责人的职位上成功地来到迪尔伯恩,担任福特整个国际运营部负责人的工作。然后,福特欧洲部就陷入了僵局,卢茨新推出的塞拉起步很艰难,该部门开始亏损。在迪尔伯恩,卢茨大量时间都用来与自己在福特欧洲部的继任者Jim Cappalongo打穿越大西洋的越洋电话。后来,Cappalongo以这一切都是卢茨留下的烂摊子为由提出了辞职,于是,考德威尔要求卢茨回到欧洲去。卢茨感到,自己此次重返欧洲是肩负重任,他决心要让福特欧洲部摆脱困境,以此证明,欧洲的局面并不是由于自己的业务能力欠缺而造成的。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完全扭转了那里的局势。那时候,卢茨给艾科卡打电话说:〃嗨,我证明了我想要证明的一切。我相信,我已经在福特汽车公司的统治集团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觉得,在这里我绝对不会有机会成为总裁或董事长。〃
时机成熟的时候,卢茨后来也考虑过自己当初应该怎么做。当他看到继任者的队伍已经排了很长、看到了留下的是谁、离开的又是谁时,他觉得自己应该在福特干下去。但是,艾科卡最后向他提供了确切的机会,于是卢茨去了克莱斯勒。一位曾长期在福特任职的高管人员……2004年时,这个人已经成为公司的最高层领导者之一……在卢茨离开后近20年的时间里仍然是他最忠实的拥护者。在他看来,福特公司的高层管理队伍中一向都存在一个断层。公司有几名40岁刚出头的有才华的年轻高管,例如第一汽车集团及福特欧洲部老板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以及产品开发负责人菲尔·马滕斯(Phil Martens)等,也有很多年龄在60岁上下的高管。这两个年龄段之间的那些人,则几乎都在那个失败的福特2000集中战略指导下被清除出去了,那是一项旨在整合迪尔伯恩权力的战略。福特公司的一个问题是,高层管理队伍缺乏某种深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1章 克莱斯勒:二虎相争(2)
〃卢茨本应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一位高管人员说,〃如果他当时没有离开,那么我们如今将不止拥有两个菲尔·马腾斯,而可能会有10个。他会将很多有才能的人带到福特来;如果卢茨在,福特公司在90年代应该会更加成功;如果有卢茨的领导,福特就不会出现产品种类缺乏的局面。〃
如果卢茨留在福特公司,那么在2001年11月被解雇的福特CEO雅克·纳塞尔当初就会接管一个情况更好的公司,从而可能保住福特CEO的职位。然而,卢茨投奔了李·艾科卡,他非常希望看到艾科卡早日退休。而艾科卡则想尽办法在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的宝座上一直待到67岁。他曾两度延迟退休时间,最后,直到1991年,在董事会温和的一再坚持之下,他才不得不同意。是到该退位的时间了……只要他找到继任者。
当时卢茨是克莱斯勒的首席运营官,而且,他显然是公司的二号人物。他是再明显不过的人选,但他始终没能得到加冕。多年后,一些当年在克莱斯勒供职的高管人员猜测,艾科卡可能想让柯克·柯克里安(Kirk Kerkorian)或别的什么人抛售股票,并图谋通过这样一个计策重新得到掌管公司的大权。他们说,艾科卡认为,如果让卢茨成为公司的CEO,那么他的计划将很难执行,因此,他越过了自己的这位第一副手。
卢茨再次对自己做了同样的事,在他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让自己的诸多上司……埃伯哈德·冯·金海姆、菲利普·考德威尔和如今的李·艾科卡……同自己陷入敌对状态。
职业生涯中的不断上升,总会达到某一个点,几乎没有人怀疑,卢茨有一天将成为某个汽车公司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