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女首富-张茵-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1年,中南使用的集装箱总量超过了通用电气公司、菲利浦莫里斯和杜邦的总和,每年仅向中国出售的废纸总重量就相当于17艘航空母舰。
  2002年,中南跃升为美国集装箱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时至今日,中南已是欧美最大的纸原料供应商,年出货量超过500万吨。这些货物要用20万个12英尺标准的集装箱来运输!而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2005年的废纸进口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33.6%,高达1704万吨(我国进口数量大幅度上涨也直接导致国际废纸价格上涨)。这样算来,美国每年可再生利用废纸中的1/7被中南输出,而中国再生造纸原料的1/4以上由中南输入。价格低廉的材料来源,奠定了张茵在造纸业的最初位置。
  十多年里,张茵建立的美国中南有限公司先后在美国建起了七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
  美国是全球消费力旺盛的地区,废纸制造能力不言而喻,关键是其中纤维含量较高,可再生利用价值高,这无异于节约了成本。可以说,正是美国废纸行业的这种粗放生态,使得张茵早早地完成了旗下公司的业务对接。
   。。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1)
十年磨一剑。当熟谙造纸原料之后,张茵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自己动手造纸,经济学上称之为“纵向一体化”。由此,张茵完成了从“废纸女王到造纸女王”的华丽转身。
  一、“纵向一体化”造就纸业巨富
  在东莞玖龙生产基地,占地几万平方米的造纸厂房只有几十位工作人员;所有的环保设备均进口自欧洲;自建的热电厂不仅能满足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在市场缺电时还有多余电量上网,双方得益,待新纸机投产后可以平衡自用电量;自建的码头和络绎不绝的数百辆自有卡车忙碌地穿梭在厂区中……
  配套的电厂、水厂、码头、车队、仓库一应俱全。在外人眼里,玖龙纸业犹如一个“造纸王国”。
  前文已经提到,当绝大部分中国的造纸厂还只是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的时候,张茵在东莞投产的第一台机器就是20万吨的年产规模,而且从一开始进入造纸行业,张茵就为她世界第一的包装纸厂商的目标设定了详细的规划,在东莞和江苏太仓的征地足以年产900万吨包装纸。
  完成从“废纸女王到造纸女王”的华丽转身,不仅和张茵敏锐的判断力有关,更得益于她长期以来专注于做造纸原料的经验积累,“我当初在做包装纸的时候,中国基本上还没有人去做包装纸的。”
  以“规模”论英雄
  在张茵看来,她的事业从“原料”转到“制造”是自然的结果。
  “我是做造纸原料出身的,看到中国纸业市场90%都是进口产品,我觉得这个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当时的市场主要是以文化用纸、高档用纸为主,没有人去做包装纸行业的。因此,虽然当时包装纸的价格卖到了四五千块钱一吨,但还是没有人去做,我觉得包装纸是低价货,中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1996年,国内高档包装用纸——牛卡纸、高强度瓦楞芯纸和涂布灰底白板纸需求及进口量大增。牛卡纸是以木浆或木浆含量高的废纸制造的本色卡纸,用途极广;瓦楞芯纸是纸板箱的关键材料,提高强度可减轻包装箱的重量、节约材料及运费;涂布灰底白板纸一面有光滑的涂布面层,具有优越的印刷适应性,常用作电子消费品、化妆品的包装盒。
  既然原料在握,为什么不自己动手造纸呢?
  1995年,张茵建立东莞玖龙,开始了她的造纸事业。将自己的事业从贸易转向实业,从原料供应直接切入到生产环节,张茵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又一次大转折。
  把自己的事业向下游延伸,从经营废纸到以废纸为原料造纸,这种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在经济学里叫“纵向一体化”。张茵那时不见得听说过这个词儿,但具有极佳商业悟性的她却很早就开始了向造纸领域的进军。
  张茵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执行决心。
  1998年7月,玖龙纸业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年预计产能为20万吨牛卡纸,这在当时来说,产能是相当惊人的,这种大胆的理念也相当超前,因为“当时的机器最大是五万吨,多数是两三万吨的小机器”。
  在东莞市麻涌镇新沙港工业区,玖龙纸业打下了第一根基础桩,征得了近2000亩土地,拿地成本很便宜,据说每亩仅2万元。所征土地全部是香蕉林,没有涉及一户动迁。麻涌镇对外经济发展公司最初还占玖龙纸业132%的股份,2002年这些股份又转让给了玖龙纸业有限公司。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2)
1998年之前,国内牛皮卡纸全部要依靠进口,国外做牛皮卡纸以木浆为原料,在国内如全部用木浆的话没有足够资源,所以玖龙就研制出大部分用废纸、少部分用木浆的技术,这样的产品比纯用木浆的成本每吨可节省1000元。进口纸卖5000元钱,玖龙就卖四千七八百元。使用玖龙纸的下游客户不仅资金占有率降低,而且不用进口之后,库存压力也变小了。原来进口周转要一两个月,纸一来就是一大批压在库里,而从玖龙进货8天左右就能到厂了。
  市场由此打开,玖龙牛卡纸标准后来成了全国行业标准。
  简单一张纸中也有大学问,一个水果箱冬天要放在温室里储存,必须能抗潮,纸箱水平摆放,放到屋里面再久也不能出现坏损。玖龙就在这些门门道道上下工夫,一直追求高附加值。
  造纸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建设之初张茵就采用全球著名的纸机生产商福伊特的设备。第一台纸机20万吨,之后陆续投入10余条生产线,每条均动辄上亿元。如此大手笔的投入,除了自有资本,张茵主要是靠银行贷款。自从在美国获得了来自中国银行海外分行的第一笔贷款后,张茵就逐渐与银行业建立起了密切关系,并逐渐将贷款转移到美国银行。而她多年在银行那儿塑造的形象是:只要给我钱,我就能做大。
  的确,包装纸要取得好的利润,必须形成规模。
  雄才大略少有人“能出其右”
  张茵再次用行动证明了她眼光的专业前瞻性。
  事实上,很多年前,张茵就开始为她的造纸事业的前期基本设施建设注入资本。前期投入既有10年间花巨资建成的十条大型纸机生产线,也有最新在太仓建成的玖龙纸业专用码头。“玖龙自己的码头,这在造纸行业里面也是非常少见的,光一吨煤的费用就省了60块钱,同时我的产品还可以辐射到中西部、北方,这个码头是允许5万吨的,它不单只是节省材料,同时也能把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
  与张茵的判断力匹配的,是她的执行力。“我上第四台造纸机的时候,那时贷款还没下来,但我早就把设备定下来了。”张茵笑着说,“其实当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我熟悉这个行业,对自己的判断还是有信心的。”
  当时,银行的人听不懂张茵的“规模论”。“我和银行的人说,我需要快速把规模做大,但他们对纸业的事看得不是太明白。”幸运的是,凭借张茵出众的游说能力,一台台设备最终还是顺利到达了玖龙。
  从那时起,大投入、高起点成了张茵进军造纸业的特点。以第一条生产线为例:全程自动化控制、效率高、质量稳定,迅速替代了外国进口产品。可口可乐、耐克、索尼、三洋、长虹、康佳、海尔、TCL、科龙、宝洁、美的等知名品牌先后采用了东莞玖龙纸业的产品。“当时,玖龙纸业一开工就生产高档牛卡纸。非常火,很多接货车排着队在厂门口等货。”
  1999年7月,张茵为二期工程再投1亿美元,新增一条年产40万吨的生产线。设备从芬兰成套引进,是当时世界一流的造纸生产线。随着2000年6月二期工程成功投料出纸,东莞玖龙以60万吨产能跻身国内包装纸生产巨头之列。一年之后,第三期年产40万吨的生产线又动工了,这次仅用9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创造了造纸行业内的又一个奇迹。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3)
东莞玖龙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百万吨级巨型包装纸生产厂商之一。
  至此,张茵在东莞玖龙已累计投入37亿美元,其雄才大略在中国女企业家中无出其右。
  然而,张茵的创业步伐并没有因此而慢下来,在一条接一条的新生产线出炉的同时,她还挥师北上江苏太仓,迅速形成95万吨产能,几乎是再造了一个玖龙。2005年初,她旗下企业的总产能已达235万吨;年底,产能又上升近百万吨,达到了330万吨,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玖龙纸业已超越晨鸣纸业(年产144万吨)成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八的造纸巨头(2006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都需要高质量的包装物,玖龙纸业产品因此供不应求。“现在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珠江和长江区域,未来三五年,我们会扩展到中西部和北方。”
  张茵的“造纸大王”之梦又很快得以实现了!
  据介绍,玖龙的副总经理吴国勋经常会带一些投资者去生产基地参观。他会告诉这些投资者,东莞的基地有11条生产线,已实现300多万吨的产能;太仓基地离海岸线只有11公里,东靠长江口、南邻上海、西望苏州,运输方便,年设计总产能达到500万吨。
  吴国勋希望投资者了解,这些基地是玖龙的“法宝”。因为张茵的观点是:“造纸行业是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玖龙的议价能力越强,成本越低。”
  如今,玖龙的纸业王国雏形初显。玖龙已经在珠江三角洲的东莞、长江三角洲的太仓、西部的重庆、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分别建立了四大造纸基地,加上2008年成功收购越南正阳造纸厂的控股权,以及在美国及欧洲有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全球最大的环保造纸原料供应商美国中南集团公司的支持,集团形成了一个四平八稳的战略布局,得以稳步发展。此外,集团在内蒙古资源丰富的林区合资成立了木浆生产基地,连同位于四川乐山的特种纸及竹木浆项目,集团正式进入高价值纸品市场,稳占世界造纸行业的前列。其拥有的东莞基地(华南)、太仓基地(华东)已经投产。如果全部实现投产,这些基地总共可以提供1900万吨的产能。
  生产基地的选址至关重要,在张茵看来,这是企业持续盈利的重要因素。
  张茵列举道:基地辐射的市场,是否靠近水源,交通是否便利都是选址的重要依据。玖龙现有的四大生产基地,无一不具备以上的共性。“很多造纸企业不了解选址的重要性。有的离水源太远,有的则辐射不够”,在选择每个基地之前,玖龙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调研。
  以天津工厂为例。进入之前,玖龙发现天津只有一家近40万吨的造纸厂,其他都是5万吨以下的工厂,这个市场尚属空白。细心的张茵计算了一下:要是产品从太仓基地运过去的话,运费要300块钱左右。何必舍近求远,玖龙便把天津基地纳入到规划当中。
  “除了广东、江苏等地,还有很多地区的包装纸业是不发达的。这都是我们的市场。”张茵说。不断地扩大规模,“每个基地都辐射了四到五个省份。”在她看来,这是“分秒必争”的事情。
  面对需求巨大且高速增长的市场,以庞大的产能输出产品,这是所有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但没有长远的眼光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特别是造纸行业,投入大、占地广、建设周期长,必须及早布局才能抓住市场机遇。 。。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4)
土地问题的解决就是最好的例子。玖龙纸业在东莞市麻涌镇的1353亩土地上建筑了35万平方米厂房,土地成本仅为每亩2万元!江苏太仓所获3839亩土地的买入单价则在8到万元;内蒙扎兰屯739亩土地单价为万元……如果当初没有以坚定的信心和雄厚的财力果断出手,今天花多少钱也难找到这么大片的土地了。张茵介绍说:“我们在太仓有几千亩土地,在2000年前后这么大规模的拿地是绝无仅有的。超前的眼光、大量的预投资使得我们很快就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此后几年,由于中国对箱板纸的需求不断增长,张茵不断投资大型造纸机,到2005年底,仅玖龙纸业在大陆持有的物业(厂房、土地、楼宇等)估值即达亿。
  原料保障是竞争利器
  以低廉的价格在美国收购废纸;以低廉的运费运到中国;利用大陆土地、能源、人力方面的优势,以低廉的成本生产出紧俏的高档产品——张茵夫妇构建的产业链,从前端起每一个环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都具备成本优势,都有利可图。产业链末端输出的则是供不应求的高档产品……成功的“纵向一体化”及对产业链的优化把握,这就是中国新首富诞生的秘密。
  事实上,玖龙纸业强劲的业绩表现,从CAN(美国中南公司)在美国的废纸回收就开始了。如果说废纸回收再利用链条,一端是价值不菲的造纸机,那么另外一端就是美国的废纸回收系统。
  与单一产品颇具实力的竞争对手理文纸业、景兴纸业、山鹰纸业等相比,玖龙是牛卡纸、高强度瓦楞芯纸和涂布灰底白板纸三个单项上的冠军,产能距离与对手越拉越大。而它最突出的竞争力是能通过中南公司获得稳定廉价的原料供应,根据中诚信国际2007年对玖龙纸业的评级报告,造纸原料约占总生产成本的60%,其中废纸占54%。“废纸现在是抢手货”广东省造纸协会副会长吕永松说,“扔一团废纸在外面,没10分钟就被人拣走了”。
  根据统计,2007年造纸行业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而规模较小、非垄断地位的企业,基本不具备原料价格谈判能力,完全受制于上游浆价。据统计,2007年1…6月,中国纸浆累计进口量为42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但累计进口金额为26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可见,价格的提升对于造纸厂是巨大的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玖龙集团的原材料开支约占销售额及销售成本58%及78%。但是,张茵控股的另一家公司——美国中南控股公司在废纸回收的控制能力,为玖龙的原料输送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因为主业为废纸回收的中南公司,占据着全球最大的废纸来源国——美国50%以上的废纸收购市场份额。
  公开信息表示,2007年度,玖龙向中南公司采购29224亿元,约259万吨的废纸。折算过后,废纸价格相当于145美元/吨。对比市场价格,业内人士介绍说,进口美国废纸的价格包括运费大约在23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约为1679元/吨)左右,而国内的废纸价格则在1300元/吨左右。
  与此同时,在中国造纸这样一个朝阳行业里,原材料采购也成为玖龙纸业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一个利器。从2000年以后,美国中南公司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废纸出口企业,张茵的造纸厂自然要比别人多一份原料保障和成本优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自己动手造纸(5)
整个造纸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资源(林木或废纸),中游造纸车间,下游纸制品(属消费品)。行业内的利润分配主要由上下游供求关系决定。在下游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原材料的控制能力。
  张茵在国内拥有自己的造纸厂后,便不会再为进口废纸的销路担忧。“大不了放在自己厂里自己用,敢进货这一点,让张茵占据了不少先机。”
  在稳定美国市场之后,玖龙将控制废纸原料的重心转向了国内。由于采购量的急速扩增,张茵表示,玖龙已开始加大国内废纸的采购。在她看来,国产废纸比进口的便宜了10%,甚至更低。
  “国内废纸的采购比例,3年前占集团整个废纸采购的5%…6%左右,2005年是10%。发展到2006年已经是超过了15%。”张茵称,“对比价格,其实国内的废纸并不是特别便宜,但我们看重的是,随着未来中国废纸量的增加,价格会趋于平衡。”
  扩大规模与完善产业链布局并举,除了自主发展,张茵表示,“有价值的收购都会考虑”,“首选有价值和有潜力的项目”。
  由于国内木浆短缺,玖龙有意发展纸浆生产及开发木浆资源,计划通过设立纸浆生产厂和投资海外林木业务扩充上游业务。对此,玖龙表示,“集团正考虑可供应优良林木资源、配备先进植树技术以及有合理林木生长速度的方案”,以进一步控制原材料的成本问题。
  2008年5月,玖龙纸业集团正式接管四川犍为及四川瑞松的生产及经营,此项目将有助于公司拓展高价值特种纸及竹木浆生产领域。同月,玖龙纸业完成收购越南正阳纸厂责任有限公司60%的控股权,加快占据了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市场,将造纸事业成功拓展至国外。
  “归核”战略
  在制造能力方面,张茵也看到了整合的机会。
  在张茵看来,如今中国的造纸厂大多规模较小,“产能20万吨以下的小厂很多都属于环保达不到要求的,这些企业面临着环保压力,成本在不断增加”,正是“大鱼吃小鱼”的机会。“国家正有计划地淘汰落后产能的小厂以及改造环保不达标的工厂。在整合的同时给予了大企业补充产能的机会。”行业内约3000家造纸企业,各有做法,但张茵只盯着与玖龙需求配备的企业。
  作为玖龙的掌舵人,张茵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步伐和玖龙往后的定位。
  “玖龙生产的品种不限于包装纸。其实,玖龙这个平台可以整合很多资源,以后会有新的品种出现。”谈及关键之处,张茵总会适时停顿,惜字如金,“很快你们就会看到有所动作。”
  虽然在造纸领域张茵实践着“纵向一体化”战略,并取得了空前成功,但是她并没有因为有此基础而将事业扩张到其他领域。
  在西方,很多公司会同时经营原料、造纸以及纸箱生产,而张茵却拒绝了“多管齐下”。张茵认为,“中国的造纸行业和西方不一样,整个产业链也不会像西方那种方式发展。可能在美国,会出现同时做原料、做造纸又做纸箱厂的公司,但中国的市场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