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脱掉你的外套-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同讨论:     
  是否有指挥者?     
  是否是逐级指挥?     
  是否相互安慰和鼓励?     
  (4) 99。9%怎么样?     
  有一种观点认为“99。9%的合格率已经够好了”或者“顾客对99。9%的合格率已经满足了”。真的是这样吗?     
  目标:让学员认识到关注细节的重要性,提高学员对产品质量重要性的认知度。     
  时间:20分钟。     
  教具:列有相关统计数字的资料人手一份(见材料)。     
  过程:     
  提问:如果在座的学员奉命去主管一条生产线,他们可以接受怎样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用合格品占全部产品的百分比来表示。)以举手方式统计学员可以接受的质量标准,完成下表。     
  百 分 比 接 受 人 数 占总人数百分比      
  60%      
  80%      
  85%      
  90%      
  95%      
  99%      
  告诉学员,现在有些公司正在努力把不合格率降到仅为1%的1/10—— 即99。9%的质量合格率!提问:是否99。9%的合格率已经足够。     
  举出材料上令人震惊的统计数字,说明即使是99。9%的合格率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最后告诉学员,摩托罗拉的承诺是达到“六星级”的质量标准—— 在每100万件产品中,不合格品应少于3件。     
  共同讨论:     
  你是否仍然对99。9%的合格率感到满意?     
  我们的顾客是否会对此标准感到满意?     
  材料(点明主题):      
  如果99。9%已经够好的话,那么……     
  每天会有12个新生儿被错交到其他婴儿的父母手中     
  每年会有114 500双不成对的鞋被装船运走     
  2 500 000本书将被装错封面     
  每天会有2架飞机在降落到芝加哥奥哈拉机场时安全得不到保障     
  今年会有20 000个误开的处方     
  将有880 000张流通中的信用卡在磁条上保存的持卡人信息不正确     
  291例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将出现失误     
  明天将有3 056份《华尔街日报》内容残缺不全     
  ……     
BOOK。▲红桥▲书吧▲  
第32节:那个机箱居然是空的       
  第三章 品行决定高低     
  人们对某个人评价的高低,很多都是取决于他的品行。人们对于品行高尚的人,从来都是青睐有加。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也是如此,放眼国内外的大企业,无一不表示出他们对员工品行的高度重视。在招聘的时候,如果应聘者的品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不管你的专业背景再好,工作兴趣再高,也不会被录用。在企业的心目中,有四类员工:     
  第一类是“人财”,意为“人”即“财富”。这类员工有好品行,对企业忠诚;有创新能力,能为公司带来财富,应当重用。     
  第二类是“人材”,意为“人”即“木材”。这类员工好品行,但能力不够,需要雕琢;经过培养可以变成“人财”,可用。     
  第三类是“人才”,有能力,但没有好品行,注重个人利益超过公司利益,关键时刻背信弃义,损人不利己,这种人基本不用。     
  第四类是“人裁”,既没好品行也没能力,自然是被“裁”之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的品行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职场上,人们都在想方设法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得到更快的提拔。为此,有人会不择手段、背信弃义;也有人坚持诚信,忠心不二……最终的成功将属于谁呢?据我在职场的多年观察,发现成功者几乎都是品行高尚之人。这些在职场上傲视群雄的成功者,他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周围的人。他们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不会沉陷于办公室的蜚短流长,不会不切实际、眼高手低,不会因失败而自怨自艾或迁怒于人,更不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二心者。所以说:个人品行的高低,决定着其职位的高低!     
  为了在职场更好地发展,你必须脱掉“职场坏品行”的外套。在这一章,我将指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职场不良品行,分析它们对你职场发展的危害,同时提出具体实操的改进建议。在这一章后面提供了一份“职场品行‘镜子’表”,你可以用这面“镜子”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品行到底如何,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的建议进行改进。     
  相信脱掉这一件外套的你,将会以崭新的形象达到职场的又一个新高度。     
  那个机箱居然是空的     
  当你正在为自己高明的“揩油”手段而洋洋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许,你将会因此而付出比这蝇头小利要大得多的沉重代价!     
  在企业中,雇佣一个爱揩油的人,就等于养了个小偷。这样的事情在公司已经司空见惯:用公司的快递送点私人物品;利用晚上加班时间偷打国际电话给美国的朋友;上完厕所,拽一把卫生间的擦手纸回家擦玻璃;把公司订阅的报纸、杂志带回家卖废纸;给侄子复印讲义,甚至用公司的机器、纸张打印成套《笑傲江湖》……     
  某公司部门主管是个爱占小便宜的家伙,公司给员工的福利一般发到他这级为止,为下级领的电影票、代金券什么的经常被他以种种理由“忘记”了。有时轻描淡写打声招呼,更多时候瞒天过海不见了踪影。春节时,他让职员小E代表公司去一个合作单位开联欢会,会上有一个抽奖活动,小E幸运地抽到了大奖——一台冰箱。小E深知这个奖是应该属于公司的,自己拿不合适,就给主管打了个电话,请示如何处理。主管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支走了小E,径直将冰箱抬回了自己家!第二天,还笑眯眯地拍拍小E的肩膀:“小子,手气不错!下次这种活动还派你去!”小E差点气晕过去!顺手牵羊爱占小便宜者不宜深交:有的人喜欢贪小便宜,以为“顺手牵羊不算偷”,这种占小便宜看起来问题似乎不严重,但公司一旦有较严重的事件发生,上司就可能怀疑到这种人头上。半年后,该主管被炒,听说导火线就是有一次在总经理办公室,把茶叶倒在一个空罐子准备带回家刚好给回来拿车钥匙的老总看见……该主管的下场可想而知。     
  最近,某物业公司的市场总监向我咨询时,讲了他们公司揩油的一个最高“版本”。那时候他们公司扩大规模,请了很多新员工,经过不断调整,又从中淘汰了一些人。位置满了空、空了满,半年之后,一位新来的员工开启一台旧电脑的电源开关时,那个键“啪嗒”一声掉进了主机的机箱里,新员工还不敢声张,自己悄悄地拆了开来。结果发现,那个机箱居然是空的!后来大家回忆,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过先前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员工用电脑,而且,他也经常是加班到最晚的一个。       
  脱掉揩油的“外套”,不要让小小的贪念毁掉你的形象,否则同事眼中的你会是一个爱贪小便宜、缺乏大气的人,这样的话上司又怎么可能把一个重要的职位交给你呢?他会认为你无法树立威信,让你的下属信服,这些缺点在你的职业生涯中都是致命的。如果你自认属于职场中的揩油者,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不想成为办公室的众矢之的、害群之马,那么,不妨采纳如下建议,给自己一个彻头彻尾的改造。     
  第一,改变思维观念。好好想一想占了这么一点小便宜究竟给你带来多大的实惠,有一天“东窗事发”,给同事或者上司发现,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你呢?      
  第二,从身边小事做起,杜绝贪小便宜的念头。一旦有此念头,就要多想想后果,为你的形象,你的晋升机会好好琢磨琢磨!     
  第三,假如你“揩油”的习惯比较严重,一下子难以脱掉,就需要做“脱掉”日记,与之前的你相比,每天少揩了多少油,只要每天脱掉一点点,进步一点点,离完全“脱掉”、赢得好口碑的日子就不远了。     
  现在,请你花上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身上是否正披着揩油的“外套”?有的话请写下它给你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制定解决方案。     
  1。      
  2。      
  3。        
虹←桥←书←吧←BOOK。←  
第33节:从“开心果”到“瘟神”       
  从“开心果”到“瘟神”     
  你可以是流言的倾听者,甚至于可以是流言的牺牲品,但你千万不能让自己沦落成为流言的制造者!     
  流言是混淆视听的,它像是要改写历史似的,是从小处着手,蚕食般一点一点地咬噬着书本上的记载,也像白蚁侵蚀华厦大屋。可是,在职场中,几乎在每一个单位里,都存在一两个“长舌妇”或者“包打听”。他们总是在打听同事们的隐私,打听不到的便胡乱编造,造成了同事间不必要的误会,扰乱了正常的人际关系秩序。      
  这样的人的确很讨厌,但是同一单位工作的你,却无法回避。这就需要你好好想想如何去应对了。“长舌妇”或者“包打听”一般都很爱说,喜欢打听别人的私生活,也喜欢在你面前议论东长西短,有时甚至还会引诱着你评价同事,这时候,你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对“长舌妇”们说的话随声附和,不要添油加醋地起哄。当然,也不能得罪他们,否则也许你会很无辜地牺牲在他们的舌头底下。     
  有一个工作不久的职业女性,确切地说,还是个小丫头,至今也不明白她为什么从办公室里人见人爱的“开心果”成了人见人躲的“瘟神”。她为人不错,业务也过得去,只是过分“热情”,咋呼咋呼的,对什么都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别人问她怎么会这样,她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看的。这样的“科学精神”拿到实验室还行,拿到办公室就非常恐怖了。她见到任何一个同事,都会像以前政治审查似的,从人家的前三代查起。而且她没有个人隐私的概念,常常打听别人难以开口的事情,如薪水、同事之间、同事和老板之间的关系,甚至连别人的夫妻感情也刨根问底,一惊一乍。刚刚开始的时候,别人还认为是对自己的关心,也当成谈资笑料说说,但发现她对谁都一样,还把同事甲的事情拿去和同事乙作对比,大家都因此而后悔不已,从此一见到她来了立即实行“坚壁清野”政策,躲不掉就顾左右而言他,比如天气、新闻什么的。她忽闪着她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很受伤……     
  “长舌妇”、“包打听”的“外套”,使你极其热衷于传播一些低级趣味的流言,但你不要指望旁人同样热衷于倾听。那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同事迟早会对你避之唯恐不及。即使你凭借各种小道消息一时成为茶水房里的红人,但对一个口无遮拦的饶舌者,永远没有人会待你以真心。因为由于你的存在,使得大家捕风捉影、互道张家长李家短,容易导致员工关系紧张,十分不利于公司发展。脱掉“长舌妇”、“包打听”的“外套”,一来是为了让他人不受伤害,二来是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形象,三来可以更好地安心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意识到自己的流言给他人带来的伤害,轻则流言蜚语,议论纷纷;重则因此承受不住压力,引咎辞职;更有甚者,闹出人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的身份与职责。该说就说,不该说的就闭嘴。有时候,拿自己的私人小节自嘲一把,或者配合大家开自己的无伤大雅的玩笑,呵呵一乐,会让人觉得你有气度、够亲切,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过犹不及。     
  现在,请你花上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身上是否正披着长舌妇、包打听的“外套”?有的话请写下它给你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制定解决方案。     
  1。      
  2。      
  3。        
§虹§桥§书§吧§。  
第34节: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大多数老板认为,“牢骚族”与“抱怨族”不仅惹是生非,而且造成组织内彼此猜疑,打击团队工作士气,从而坚壁清野,严加防范。     
  在办公室中,永远不会缺少这样一类人。这类人,总是带着不满的情绪去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时不时地进行抱怨、发发牢骚。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职场的“牢骚族”或“抱怨族”。     
  “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人在遭受挫折与不当待遇时,往往会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牢骚通常由不满和自卑引起,一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与同情,二是掩饰自己的底气不足。这是一种超出正常的“平衡”心理的破坏性心理,是职场里讨人嫌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人人都敬谢不敏。老板也很提防这样的人。大多数老板认为,“牢骚族”与“抱怨族”不仅惹是生非,而且造成组织内彼此猜疑,打击团队工作士气,从而坚壁清野,严加防范。     
  所以,要成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必须克服自己的牢骚心理。记住,职场里面人人都很累,没有人愿意倾听你的絮絮叨叨。工作时应该保持高昂的情绪状态,即使遇到挫折、饱受委屈、得不到领导的信任,也不要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要么招人嫌,要么被人瞧不起。     
  再者,把痛苦的经历当作一谈再谈、永远不变的谈资,不免会让人避让三舍。忘记过去的伤心事,把注意力放到充满希望的未来,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时,人们会对你投以敬佩多于怜悯的目光。      
  某合资公司女职员Adeline,平常着装色调沉重单一,以黑、灰及蓝色为主,好像已饱尝人间沧桑,眉头总是拧着。在她眼中,公司的一切待遇都是不公平的,公司的一切领导都是该杀的,工作中的一切同事都是愚蠢无能的。每当旁人问到她的近况,都会习惯性地回答:“不太好,是这样的。你听我说……”她对快乐不屑一顾,却从不吝啬使用尖酸刻薄的词语来指责他人。牢骚满腹、怒气冲天是她最显著的特征。有一次,记得一次新员工大会结束后,几个刚来的大学生正摩拳擦掌热血沸腾,Adeline却不冷不热地来了一句:“在这种鬼地方,甭想有发展的机会。”影响实在是太坏了! 可想而知,W女士的前景实在不妙,在公司从进来到现在近十年,她还是个小职员。     
  满腹牢骚的“外套”,使你往往怨气冲天,骨子里都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基因,即便满足了你所有的要求,你也会挑剔不已。其实,满腹牢骚是无济于事的,要抱有正面的态度,着眼于有益的事情。脱掉满腹牢骚的“外套”,清楚你的人生目标、使命及长远计划,列出一份你个人的成绩及获得的利益,每当你怀疑的时候,便拿来作参考。与抱有正面理想的人为伍,要避免问那些“为什么”的问题,将焦点集中在工作上,学会心胸开阔。这时的你,令他人眼前一亮,人们更多的是敬佩的目光。      
  那么,当你一肚苦水而不得其道倾诉时,应该如何解决呢?下述建议将为你提供一个开闸疏通的渠道。     
  第一,明确满腹牢骚是无济于事的,要抱有正面的态度,着眼于有益的事情。       
  第二,心中如何恨比天高,你也需牢记一句箴言:沉默是金。如果再有满腹的牢骚等待发泄,不妨试着把所有的不快诉诸文字,以E…mail的形式发给一位并无工作关系的亲朋好友,让他替你解难分忧。     
  第三,身怀凌云志,自当万里勇奔驰。化牢骚为动力,心胸开阔,博采众长。      
  现在,请你花上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身上是否正披着满腹牢骚的“外套”?有的话请写下它给你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制定解决方案。     
  1。      
  2。      
  3。        
▲虹桥▲书吧▲。  
第35节:该出手时再出手       
  该出手时再出手     
  低姿态、能办事,该出手时再出手!     
  有些人,善于挖掘自己的优点,添油加醋后,再在人前赞颂一番,以突出自己的成绩和能力。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懂得证明自己的价值乃勇气可嘉的表现,但是事实上,如果你推销自己的欲望无时不刻都处在一触即发的状态,那么取得的效果肯定适得其反。在与你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上司、同事很可能把自吹自擂认作是你的头号本领,反而忽视了你的其他长处。实质上,“自吹狂”总给人底气不足的感觉。在考查你时,大家多半把你的能力打个对折。此外,在任何场合都过分突出自己的人,必然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往往给人以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坏印象,因此这样的人,极难获得好口碑。     
  一个月多前,我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说,他已正式开始在东莞分公司上班。半年前,他从总部调到广州,接着又从广州调到东莞。他说,每一个新单位的人都耳闻他是个狠角色,他的出现让同事备感威胁。他又说,现在很累,什么时候可以调回总公司,一点把握都没有。     
  在接电话的同时,我的脑海里不断回忆起他曾经在总公司的意气风发,升迁快、发言受重视、处理事情明快果断,这样的人才本该是企业里受青睐的未来领袖候选人,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窘迫呢?     
  仔细分析起来,或许是他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的气势得罪了同事,甚至威胁了主管,整个大环境团结起来逼迫他出走,而这之中究竟有什么地方出错呢?他清晰的思绪虽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破解多数棘手的案子,却不小心在沟通的过程里不时激怒协办的单位,甚至在事后的检讨里也毫不留情面地损及同事的自尊。他够聪明、冲劲足,却没能考虑同伴的步调,因此没人愿意跟他共事,即使有机会共事也尽量扮演“碍手碍脚”的角色,原因只在于他的“杰出”让他们觉得“不爽”。于是,没人愿意让他继续在部门里生存,因为主管们都害怕这样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