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杜甫诗选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三'濡,沾濡。这两句是总写。言外有草木尚各得其所,而人反不能及的感慨。 

      '二四'缅思,犹遥想。桃源,是古人虚构的理想社会,晋陶潜有《桃花源记》。因见山中景物, 

故想起桃源生活。但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者,从这里他立即回到现实世界,而所谓“可悦”也就变成叹 

息了。 

      '二五'鄜畤本是秦文公所筑祭天的坛场,这里邵指鄜州。杜甫家在鄜,望鄜畤实即望家。坡陀 

是冈陵起伏之貌。 

      '二六'犹,尚也。木末,犹树梢,字面是用 《楚辞》的“搴芙蓉兮木末”。此泛指山上。杜甫 

归心急,故不觉走得快,反把仆人拉下了。 

      '二七'拱是拱立。拱乱穴,如人拱着手似的立在乱穴中间。古有所谓“拱鼠”,能交其前足而 

立。 

      '二八'据 《唐书》,哥舒翰以兵二十方守潼关,因杨国忠督促出战,为安禄山所败,坠黄河死 

者数万人,十不存一二,这里说“百万”是一种夸大。卒,仓猝。杜甫就所见战场的白骨,追究这些 

白骨的成因,因而提出潼关之败。这在当时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二九'半秦民,一半的秦地人民。为异物,即化为异物,谓死亡。——这是第二大段,写一路 

之上所见景物和社会状况。重点则左后者,景物不过是陪衬点缀。“被伤”‘呻吟”“流血”“白骨”, 

这些才是所关心的,所要写出的。在结构上,这一段便是前段“乾坤含疮痍”的注脚。杜甫的流亡也 

和潼关的失守有关,故下一段便说到自己身上。 

                              '三○'                                '三一'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 
              '三二'                                 '三三'                '三四' 
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  ,垢腻脚 
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三五'。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 

                    '三六'                                '三七' 
凤,颠倒在短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 
      '三八'                                '三九'                                 '四○' 
凛慄       ?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 
                              '四一'                                '四二'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重稚, 
                                              '四三'                                '四四' 
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四五'? 

… 页面 64…

      '三○'堕胡尘,指陷叛军中。及归,指由长安逃归凤翔,因悲愤,所以头发全部花白了。 

      '三一'杜甫至德元载七月离开鄜州,二载闰八月才回来,所以说“经年”。百结,打满补钉。 

      '三二'这两句借景物极写恸哭之悲哀。无情的松泉,仿佛也在为人呜咽。 

      '三三'白胜雪,指过去养得很白净,与下垢腻对照,有人以为是说“饥色”的苍白,不对。古 

典文学中一般都是用雪来形容颜色的美丽,如江淹《美人春游》诗“白雪凝琼貌”,张籍《寄菖蒲》 

诗“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小说如《水浒》第六十六回:“哥哥,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来, 

亦不象忍饥受饿的人!”皆其例。金圣叹云:“儿上写平生所骄,正与今日见爷背面映出久别苦况也。 

平生骄儿,其颜胜雪,下若云,今日还看,其黑如铁,便是张打油恶诗。看他只用背面二字轻避过今 

昔黑白不同丑语,却别以脚上垢腻,似对不对,反形之。”娇,亦作骄。 

      '三四'耶,即爷字,俗称父曰爷。社甫这里全用素描,故用口头俗语。 

      '三五'补绽,补缀。 

      '三六'这四句要连看。海图是绣着海景的图障,梁锽 《观王美人海图障子》诗云:“自从图渤 

海,谁为觅湘娥。白鹭栖脂粉,赪鲂跃绮罗。”天吴是水神 (虎身人面,八手八足八尾),和紫凤都 

是障上所绣。因为没有布,用这种东西来缝补小儿的短衣,所以波纹诉裂,绣纹错乱,天吴紫凤,东 

歪西倒。这四句本写贫困,却带幽默。李因笃说:“四句写尽大家乱后,仓卒无衣之苦。” 

      '三七'情怀恶,心情不好。呕泄,吐泻。卧,卧病。 

      '三八'寒凛慄,冷得哆嗦。 

      '三九'黛,古时妇女画眉的黑粉。解包,解开包裹。衾,被也。衾,床帐。 

      '四○'面复光,为字可想。人情忧愁则面色暗淡。头自栉,自动梳起头来。 

      '四一'无不为,一一照着作。随手抹,信手胡乱涂抹。 

      '四二'移时,费了很大的工夫。朱铅,红粉。汉和唐,女子画眉都以阔为美,张谔 《岐王美人 

诗》云:“半额画双蛾,盈盈烛下歌。”又张籍《倡女词》“轻鬓丛梳阔画眉”。狼藉,不整洁。以 

上四句,本写妻的加意梳掠,却借痴女影衬。 

      '四三'问事,问长问短,诸如陷叛军中、亡命等等。竞是争着。嗔喝,生气的喝止。嗔一作瞋。 

写娇女幼儿的情状,极逼真。 

      '四四'杂乱,指上问事挽须。聒,吵闹。 

      '四五'生理,即生计。叛军未平,万方多难,一家生计又哪谈得到?——这是第三大段,写到 

家以后的悲喜情形。这一段是《北征》应有的正面文章,但并不是全诗的主体,壮甫写他一家的穷困, 

也是作为“乾坤含疮痍”的一部分来写的。杜甫从不把悲哀局限在自己身上,因此,翻思四句,忽又 

撇开家庭细节,回到国家大事上来。这就过渡到下一段。 

              '四六'               '四七'                                '四八' 
至尊尚蒙尘         ,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  。阴风西 
                      '四九'                                '五○' 
北来,惨淡随回纥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驱马 
        '五一'                               '五二'                                '五三' 
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 
                              '五四'                               '五五'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 
              '五六'                               '五七' 
蓄锐可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吴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五八'                                                                 '五九'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 

      '四六'封建时代称皇帝为“至尊”,此指肃宗。皇帝流落在外叫做“蒙尘”。 

      '四七'是说什么时候才能不练兵呢? 

      '四八'豁,犹开朗、澄清。 

      '四九'回纥,即今维吾尔族。 

      '五○'助顺,帮助朝廷。善驰突,善骑射。 《通鉴》卷二百二十:“至德二载九月,郭子仪以 

回纥兵精,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怀仁可汗遣其于叶护及将军帝德等将精兵四千来至凤翔。元帅广平 

… 页面 65…

王俶,见叶护,约为兄弟,叶护大喜,谓俶为兄。” 

      '五一'一人两马 故有一万匹。 

      '五二'杜甫认为借用回纥的兵,越多越难应付,故云“少为贵”。勇决,骁勇果决。 

      '五三'鹰,猛禽。鹰腾,言送来的皆劲兵。过箭疾,极言破敌之速。 

      '五四'圣心二句,是说肃宗想依靠回纥,虚心以待,“惟其所欲”,朝廷百官虽不同意,却不 

敢坚持。气夺,慑于皇帝的威严,气为之夺。 

      '五五'伊洛,二水名。此指东京 (洛阳)。指掌,是说容易。西京,长安。 

      '五六'但用官军,即可消灭安吏,这就是当时的“时议”。 

      '五七'青徐,青州、徐州,今山东、苏北一带。“恒碣”,恒山和碣石山,指河北一带。旋瞻, 

眼看。略,略取。 

      '五八'这两句是杜甫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叫唐肃宗积极备战。 

      '五九'“皇纲”指唐帝业传统,也是国运的象征,相当于《述怀》诗的“汉运”。浦云:“祸 

转数语,犹岳少保 (飞)所谓‘与诸君痛饮’者也。”——这是第四大段,对借兵回纥,表示忧虑; 

对如何消灭安史叛军,提供意见,正是“恐君有遗失”的具体表现。下段即由往事和人心说明“未宜 

绝”的理由,脉络甚细。 

              '六○'                                '六一'               '六二' 
忆昨狼狈初         ,事与古先别:奸臣竟龋啊 。袼娴次觥                     。徊晃畔摹
殷衰,中自诛褒妲'六三'。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六四'。桓桓陈将军。仗钺 

        '六五'                '六六'                                               '六七' 
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  ,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 
                              '六八'                               '六九'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 
树立甚宏达'七○'。 

      '六○'这是追溯去年六月唐玄宗逃往四川的事,当时走得非常慌张,路上饭都找不到一口,走 

到马嵬六军又不进,所以用“狼狈”二字概括。 

      '六一'龋艟樱耙艉!H{醢,肉酱。奸臣,指杨国忠。《唐书:杨国忠传》:“上《玄宗》 

至马嵬驿,军士饥,愤怒。龙武将军陈玄礼谓军士曰: ‘今天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国忠割剥氓 

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众曰: ‘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愿 

也。’……遂斩首以徇,韩国、虢国二夫人亦为乱兵所杀。” 

      '六二'《新唐书:玄宗纪》:“次马嵬,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杀杨国忠及御史大夫魏方进、太 

常卿杨暄 (国忠之子)。”即所谓“同恶随荡析”。 

     荡析,犹消灭。 

      '六三'夏殷衰,指夏桀王和殷纣王。夏桀嬖妹喜,殷纣嬖妲己。 

     褒是褒姒,周幽王的女宠。有人以为“夏殷”当作“殷周”,或将“褒妲”改为“妹妲”(仇 

注即作妹妲),寸符合史实。浦起龙云:“本应作妹妲,痛快疾书,涉笔成误。”李因笃云:“不言 

周,不言妹喜,此古人互文之妙,正不必作误笔。自八股兴,无人解此法矣。”按李说是,不必改动。 

所谓“互文”,指上句举夏、殷以包括周,下句举褒、妲以包括妹喜。“中自”即主动。唐玄宗赐杨 

贵妃死,突出于被动,但不好正面揭穿,只好从侧面点破,观下文明言陈玄礼“仗钺奋忠烈”可见, 

在当时危急存亡的情况下,把皇帝说成一个昏君,便要影响举国上下“同仇敖忾”的情绪,这可能是 

杜甫为什么要把官军的逼迫说成天子的“圣断”的用心。 

      '六四'直光,周宣王和汉光武,比唐肃宗。 

      '六五'桓桓,武勇貌。陈将军即陈玄礼,称其官号,表示敬意。 “仗钺奋忠烈”事,见上'六 

一''六二'注。 

      '六六'这句用《论语》孔丘赞美管仲的活:“微管仲,吾其波发左衽矣!”微,没有。尔,你, 

指陈玄礼。人尽非,人民将受到安史的野蛮统治。黄生云:“诛杨氏所以泄天下之愤,愤泄,然后足 

… 页面 66…

以鼓忠义之气,而恢复可望,故归功于陈如此。” 

      '六七'大同殿在南内兴庆宫中勤政楼之北,玄宗所游之地。白兽闼,即白兽门,这两句意在激 

励肃宗的故国之思。 

      '六八'翠华,天子之旗。望翠华,盼望肃宗克服京师。部人,指长安人民。杜甫曾陷身长安数 

月,所以知道这种情况。金阙,是用金饰的阀门。 

      '六九'园陵,皇帝的坟墓。数,礼数。 

      '七○'提出太宗来,一则为了激励肃宗,再则也为了提高大家的自信心。唐太宗接受隋末农民 

起义的教训,取得”贞观之洽”的业绩,贞观四年,并被“四夷君长”推尊为“天可汗”,故有“煌 

煌”句。——这是第五大段,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安史之乱的初步总结,有歌颂表扬,也有口诛笔伐。 

目的总不外希望肃宗能成为一个好皇帝,早日结束乾坤含疮痍”的局面。 

… 页面 67…

                                        彭衙行  * 

              '一'                                                 '二' 
忆昔避贼初  ,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 
              '三'                                '四' 
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鸣,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五'                                 '六'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 
                                              '七'               '八'                '九' 
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 ,竟日数里间 。 
              '一○'                '一'                                 '一二' 
野果充餱粮          ,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小留同 
                      '一三'               '一四' 
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  ,高义薄层云:延客已曛黑,张灯 
                                         '一五'                                '一六' 
启重门。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 
                           '一七'                                   '一八' 
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 
                                                    '一九'               '二○' 
堂,安居奉我欢。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  ,胡羯仍 
构患。何当有翅翎,飞去坠尔前'二一'! 

     * 这是一首感谢朋友的诗,写的是一年前 (至德元载——公元七五六年)全家逃难的一个片 

断。杜甫这次回鄜,路经彭衙之西,因而忆起去年孙宰的深厚友谊,但不能枉道相访,故作此诗以志 

感。彭衙在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现在的彭衙堡。 

      '一'通篇皆追叙往事,只末四句是作诗时的话,故用“亿昔”二字领起。 

      '二'白水山,白水县的山。杜甫于至德元载六月自白水逃难鄜州。 

      '三'多厚颜,觉得很不好意思。尽室,犹全家。 

      '四'这两句写一路很荒凉,所以找不到吃的,也找不到住处。 

      '五'怕虎狼寻声而来,故掩其口使不出声。但小孩因感到不舒服,哭得更厉害了,真是令人急 

煞。反侧,挣扎。声愈嗔,声愈大。 

      '六'强解事,即所谓“强作解事”。故,故意,犹“不是故离群,“清秋燕子故飞飞”之“故”。 

索,索取。二句是悦小儿们自以为比小妹懂事些,只要求吃些道旁的苦李,他们哪知道苦李是吃不得 

的呢。瘐信《归田诗》:“苦李无人摘。”以上数语写小儿女情态,真乃“画不能到”。 

      '七'备,工具。衣又寒,因衣被雨打湿。 

      '八'经契阔,是说碰到特别难走处。 

      '九'竟日是整天。 

      '一○'餱粮,干粮。 

      '一一'椽是垦顶上的圆木条,这里屋椽就是屋宇的意思。 

      '一二'因下了半句雷雨,故老在水里走:因露宿山中,所以说天边烟。这个烟字不能作人烟解。 

      '一三'同家洼,即孙宰的家。小留是短期的逗留。杜甫初意拟挈家直达灵武行在,故欲北出芦 

子关。 

      '一四'宰,是唐人对县令的一种尊称,孙大概做过县令。 

      '一五'剪纸作旐,以招人魂,是古时风俗习惯,这里不必死看,认为果有此事,只是写孙宰的 

安慰无微不至而已。 

      '一六'阑干,横斜貌,是形容涕泪之多。见得孙宰妻子也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遇。 

      '一七'众雏,即上痴女小几。烂熳睡,小儿睡得十分香甜的样子。沾字含感激意。飧音孙,晚 

餐。 

      '一八'这两句是代述孙宰的话,亦即下文所谓“露心肝”。夫子,是孙宰谓杜甫。 

      '一九'这两句总结上文,艰难际指“避贼”以下,露心肝指“故人”以下。不写艰难,便显不 

出孙宰的高义。浦起龙说:“尽室以下,追叙一旬以内所历之苦,正以反蹴下文延客奉欢一段深情也。 

      '二○'岁月周,满一年。 

… 页面 68…

      '二一'何当,哪得。末即《诗经》所谓“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意。——按唐人称县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