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虚道德天尊-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说话被打断的昊天也是怒气冲冲,想自己蒙道祖垂怜赐予天帝之位,谁知却是权利低微,众圣不将自己放在眼里也就罢了,今日一阐教三代弟子竟敢破开自己封印,另一个三代弟子竟敢对自己出手,想到此处,昊天不再留情,一股澎湃的法力冲天而起向杨晓莲击来。

    今日第一更,今日豫章会更新五章,将昨日欠大家的三章补上两章,剩下的一章会在明天给大家补上,还请大家继续支持豫章,月票、收藏,谢谢大家。



………【第三十二章。玉鼎相阻 封神将起(二更)】………

    看着昊天不费吹灰之力的将自己用五火七禽扇扇出的火焰击灭,然后一股磅礴的法力向自己重重的撞来,杨晓莲顿时吓得面如土色

    “天帝手下留情!”

    一道玉清神雷迎上昊天向杨晓莲所的一击,将杨晓莲救下。

    众人抬眼看去,只见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驾云而来。

    “见过昊天上帝。”虽然天庭势弱,但毕竟是道祖所立,玉鼎真人也不敢对昊天无礼,而且刚才以玉清神雷阻昊天一击,玉鼎真人感觉到昊天上帝修为远在自己之上,要不是刚才只是其随意一击,就是自己也很难躲过。

    “玉鼎真人不在山中静修来此作甚?”见玉鼎真人挡住了自己一击,昊天非常不满,但对方毕竟是圣人亲传弟子,即使是昊天也要看圣人脸色行事。

    玉鼎真人指着杨妙君、杨晓莲说道:“此乃贫道所收之弟子,其虽劈开桃山触犯天条,但念在他救母心切,一片孝心的份上,还请真天帝网开一面。”

    弟子又如何?”昊天心中暗暗恼怒但不露声色的说道:来这杨妙君乃是阐教弟子,不过三界之内众生平等,他虽为圣人门下,可是触犯天条却是不可轻脱。”

    早有清虚告知杨妙君难逃一劫的玉鼎真人说道:“妙君虽触犯天条但毕竟救母心切,不如罚其转世重修如何?”

    “不可!”云华仙子、杨晓莲母女两人大惊。

    “妙君,为师也不忍你受难,不过这昊天毕竟是道祖所立,不可轻易落其脸面,今你只有转世可保你性命。”玉鼎真人向杨妙君暗中传音道。

    “母亲,妹妹,今日我触犯天条难免一死,不过日后咱们一家还有团聚之时。”说罢,杨妙君便用手中开山神斧自尽。

    玉鼎真人将杨妙君的真灵收在袖中说道:“妙君已死,需受轮回之苦。此事就这样了了吧。云华仙子既然脱困而出,想来天意如此,劫难已满,故上天借妙君之手将其放出。也就不必再受囚禁之苦了。而杨晓莲乃我清虚师弟弟子,随刚才顶撞天帝但念其年幼无知就罚其回山面壁五百年,不知天帝意下如何?”

    昊天上帝待玉鼎真人说完便说道:“杨妙君虽身死却还不足以抵消所犯之罪,还需轮回十世才能赎清其所犯之罪。而云华需隐居巫山不许踏出巫山半步。”玉鼎真人虽气愤却也不愿过分开罪昊天上帝,只得答应。

    玉鼎真人将云华仙子与杨晓莲母女送至巫山后对杨晓莲说:“你师父命你安顿好你母亲后便回山面壁。”,便驾云到黄泉送杨妙君去转世轮回,然后便回玉泉山金霞洞等待杨妙君转世十世之后再去渡其入山门。

    看着玉鼎真人、云华仙子等人离去的昊天再也克制不住心头怒火,“我奉道祖鸿钧之命为天帝,却是无法约束阐截二教弟子,如今日这般自己掉了面皮,却依然拿那玉鼎真人无法,且自己手中没有大神通者,却也是极不方便。不如去紫霄宫求道祖,让道祖命阐截二教弟子听命于我。”

    想到此处,昊天上帝便向紫霄宫行去。不多时便已到达混沌边缘,昊天上帝展开护体神光便向紫霄宫飞去。他人若是未曾达到圣人之境却是无法找到紫霄宫之所在,好在玉皇大帝昊天曾是道祖的童子,在紫霄宫中居住了无数个元会,所以没有费太大的气力就来到了紫霄宫外。

    来到紫霄宫外,玉皇大帝昊天整整衣冠,然后跪在紫霄宫门前叩说道:“弟子昊天有事求见道祖。”

    过了许久,但听道祖鸿钧自紫霄宫中说道:“昊天、瑶池,你们二人来此所为何事?”

    昊天抬头回道:“弟子奉道祖之命组建天庭,可是天庭之中手中人手严重不足,难以体现出天庭威严,无法约束洪荒一众修士,所以弟子特来此告知道祖,希望道祖能让人佛四教弟子听命于我,以镇天庭威严。”

    只听鸿钧道祖说道:“此事我已知,你先去吧。我自会处理。”说完便不在说话。

    昊天上帝见道祖已不再说话,便驾云回天庭去了。

    鸿钧道祖说完便便出五道玉符向三清、女娲娘娘及西方二圣所在地飞去。

    不多时,三清、女娲娘娘及西方二圣便都收到道祖的传信,遂都驾云来到紫霄宫,听候道祖法旨。

    道祖鸿钧道祖鸿钧待三清、女娲娘娘及西方二圣到齐之后,便说道:“此次招尔等前来只为三事。一则,昊天适才来此见我,言道天庭无人,不好管理三界众生,让我命人佛四教弟子听命于他;二则阐教弟子在人皇之争中身犯杀戒。三则无量量劫即至,天庭无人要立封神榜,封分诸神,以供昊天驱使。

    三清及西方二圣闻言均是一愣,均恨昊天多事,但在道祖面前却不敢多言。

    鸿钧却是不停,接着说道:“世间生灵,皆有劫难。便如那世俗之人,不能脱生死者,便会由轮回演化历劫,了断因果。若是修道有成之人,到了天仙,便能了却生死,不入轮回。然一身因果,不能了断。天地之间众生因果必须完结才好,否则,积累下来,最终便形成量劫。量劫之时,天道受损,所以众仙需争那一线生机。封神共分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你等师兄弟商议之后便将弟子姓名填于封神榜上。”

    太上老君则开口问道:“老师,不知共需多少人上封神榜?

    道祖鸿钧答道:“所封众神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掌管周天星斗,共三百六十五位。”

    太上老君又问道:“众圣门下各有多少弟子上榜?又如何填写?”

    鸿钧言道:“各教上榜弟子又你几人商议而定。商议决定之后便运用法力将弟子姓名写于封神榜上便可,准圣以下皆在劫中。”道祖鸿钧说完便隐去了身形。

    今日第二更,还有三更,马上到封神了,下面该看主角大展神威了,还请各位大大继续支持月票、收藏,谢谢大家。



………【第三十三章。商议封神 纣王继位 (三更)】………

    位圣人道祖已然离开便欲商议上榜之人,却是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正在这时从天而飘一榜落在众圣面前。

    诸圣知道这是道祖在催促众圣尽快签押封神榜。

    最终还是作为大师兄的太上老君先开口说道:“我门下弟子只有玄都一人虽修为未到准圣,但也不该上榜。”说完太上老君将封神榜推给元始天尊。

    众圣闻言无话可说,毕竟太上老君只有一个弟子,若是让玄都**师上榜了,恐怕会惹恼于他,到时结下因果,却是大大不值了。

    元始天尊淡然说道:“吾阐教门下个个俱是道德之仙,皆是功德无量之辈,人人根性高深,却是不该上榜!”言罢将封神榜递给了通天教主是三师弟门下弟子号称万仙,俱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根性浅薄,难证仙道,正该上榜!”

    通天教主暗怒,只是圣人之怒不显于色,他冷淡地说道:“二师兄莫要忘了老师所言,此次量劫乃是你阐教弟子身犯杀劫所至,怎可让我截教弟子上榜!”言罢将封神榜递给女娲娘娘,便不再理会元始天尊。

    女娲娘娘说道:“我不立教,门下又无弟子,没有可以上榜之人!”言罢将封神榜推给了西方二圣。众圣知女娲娘娘所言有理,只得看向西方二圣。

    只闻接引道人开口道:“贫道西方教下只有几个弟子,且少来东方,并未结下因果,是以不该上榜!”言罢又将封神榜推回了太上老君手中。

    太上老君叹了口气此推了推去却是要推到甚么时候,到时误了封神事宜,老师怪罪下来,我等怎生担待得起?”

    众圣闻言默然!这封神看似是完此量劫,为天庭增加人马,却是对各教无有甚益处,谁也不愿让自己的弟子上榜去听命于人!

    太上老君看着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说道:“元始师弟,通天师弟,依贫道看来,此次封神当以阐截二教为主,你二人商量着上榜人数吧!”女娲接引准提同时看向两人,显然太上老君所言无差,此次封神当以阐截二教为主。

    片刻,元始天尊开口说道:“我门下弟子皆是有道之士却是不该上榜。”

    元始天尊停顿了片刻,又接着对通天教主说道:“师弟门下却是只练法力,不修德行,合该上榜。”

    通天教主闻言大怒:“元始!你休要欺我!你门下是有道之士可我截教门下也不比你差。”

    太上老君见场面有些不和,开口说道:“封神乃是道祖所定大事,不可仓促而定,既然两位师弟都各执所见,那我等当三商,方可定下人选,不知你们认为如何?”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闻言说道:“正当如此。”说完三清、女娲娘娘及西方二圣便各自驾云离去。

    通天教主下了紫霄宫回到金鳌岛,思索片刻想到“如果我截教弟子俱都闭门不出就一个也不会遭劫了,也就不会上那封神榜手天庭奴役了。”

    于是通天教主招来众弟子吩咐道:“今大劫将起,碧游宫将闭宫停讲三百年,你等在回道场后便紧锁洞门服气炼丹,静颂《黄庭》,以待大劫结束,不可出门沾惹因果,静待大劫结束,到时再来碧游宫听讲。”说完便隐去身形。

    而昆仑山玉虚宫中元始天尊则对众弟子说道:“进大劫将起,你等当下山完成杀戒。”

    ……

    此时商汤早已历经三十一帝,这第三十一帝便是纣王。

    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因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所以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大成上本请帝乙立寿王为东宫,帝乙听从众大臣之言立季子寿王为太子。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纣王继位,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纣王七年,春二月,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造反,纣王闻之大怒,命太师闻仲奉敕征北讨逆。

    ……

    这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

    纣王向众大臣说道:“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这时,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正是相商容,商容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纣王一听问道:“这女娲娘娘有何功德,要朕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在不周山捏土造人为人族圣母,而后有祖巫共工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一听女娲有如此功德:“准卿奏章。”

    纣王车驾出了朝歌南门,因今日乃女娲娘娘圣诞之日,所以百姓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氈。而纣王车驾两旁有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天子离辇,上大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毕。纣王观看殿中华丽。

    今日第三更,稍后还有两更,还请各位大大继续支持月票、收藏,谢谢大家



………【第三十四章。女娲宫进香 清虚收徒】………

    却说那纣王殷寿正看那女娲宫中殿宇齐整,楼阁丰隆,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王曰:“取文房四宝。”侍驾官忙取将来,献与纣王。天子深润紫毫,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题诗之后,只见相商容被纣王此举吓得面如土色忙跪倒在地启奏曰:“女娲娘娘乃人族圣母,朝歌之福主。老臣请驾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而今日陛下在这女娲宫中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是获罪于神圣,希望陛下能将此诗用水洗去。一来以防女娲娘娘震怒,二来以防天下百姓观见,会传言陛下无德的。”

    听罢商容所言,纣王哈哈一笑说道:“孤此举并非是相所想那样,而是孤看女娲之容有绝世之姿,因作诗以赞美之,岂有他意?卿毋多言。何况孤乃是万乘之尊,今日在此留诗,日后百姓来此,便可见娘娘美貌绝世,也可以看到孤留下的诗句。”说完便命百官摆驾回朝。

    商容见纣王不听自己劝告,摆驾回宫,便命人将纣王所提诗句用水洗去。

    看到已将诗句洗去的商容却不知道,当他转身出了女娲宫后,墙壁上的诗词又出现在原处。

    且说女娲娘娘降诞,三月十五日往火云宫与兄长伏羲相见而回,下得青鸾,坐于宝殿,玉女金童朝礼毕。女娲娘娘突然想看看洪荒人族是如何给自己庆祝圣诞的,便降下圣驾与朝歌。进了朝歌女娲宫中,女娲娘娘一抬头,看见粉壁上诗句,大怒骂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即唤碧霞童子驾青鸾往朝歌一回。

    却说这时二位殿下殷郊、殷洪来参拜纣王,那殷郊后来是“封神榜年太岁”;殷洪是“五谷神”:皆有名神将。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娘娘正行时,被此气挡住云路;因望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不可擅改天数,便暂且回到行宫,思量一番心中不悦。便唤彩云童子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幡”。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法旨。娘娘吩咐道:“各方群妖退去;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侯。”三妖进宫参谒,口称:“娘娘圣寿无疆!”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毕,三妖叩头谢恩,化清风而去。

    看着朝歌上方一道七彩霞光闪过,清虚心中暗自想到:“这西方二教主果然像前世书中看到的一样,不过准提此举对阐教并无害处,索性也不去管他。不过最主要的是自己没那能力去管。”

    进了都城朝歌,大街上人来人往好是热闹,但在清虚眼中并无何大趣。

    走到一处府邸,上前叩门,有门将出来问道:“道长何来?”

    “且去通传,贫道欲见武成王一面。”不错,清虚正是来到那成汤镇国武成王黄飞虎的府邸。

    “道长稍后,在下这就去通禀。”这门将见清虚不凡,不敢怠慢。

    听闻门口有一道士,黄飞虎不敢怠慢,忙亲自出迎,将清虚迎入府中。

    “不知道长在哪座仙山纳福?”双方落座之后,黄飞虎开口问道。

    “贫道在青峰山紫阳洞修行。”清虚开口说道。

    神农圣皇之师清虚道德天尊可是仙长?”听清虚在青峰山紫阳洞修行,黄飞虎却是一惊。

    “正是贫道。”

    “原来是仙长到此,请恕飞虎未曾相迎。”

    “呵呵,无妨,贫道次来却是有一事相商。”

    长有何吩咐,飞虎一定尽力办到。”

    “无他,只因贫道与公子有缘,欲收为关门弟子,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黄飞虎听到清虚所言不由得大喜,忙道:“能被仙长收做徒弟是小儿的福分,来人啊,去后堂叫夫人抱天化出来。”

    清虚抱着年仅一岁的黄天化出了武成王府,心中想到:“我青峰山徒地皇神农功德无量,而晓莲虽性子有些欠缺沉稳,不过经过这次桃山救母后在青峰山闭关面壁想来性子会收敛一些,今日收得我青峰山关门弟子一定要好好教导。”清虚想起封神中的黄天化修仙之心不定,在下山后便随其父黄飞虎吃荤还脱去道袍,最后在封神榜上走上一遭,觉下定决心要将其教导成才。

    豫章今日第四更,稍后还有一更



………【第三十五章。纣王无道 苏护反商 五更求票】………

    却说那纣王只因进香之后,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见六院三宫,就感觉这群女子尘饭土羹,不堪入目,早晚将此事放在心上,郁郁不乐。一日驾升显庆殿,纣王突然想起命人传御宣中谏大夫费仲。这费仲乃纣王之幸臣,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