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位定天下-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龙、鱼,包装色彩采用红色和黄色,做到了品牌内涵与产品特点的高度统一。 。 想看书来

三点一线一面(8)
其次,嘉里系把金龙鱼的品牌核心价值定位为“健康”,为了推广这一定位并塑造金龙鱼的品牌形象,嘉里系确立了“温暖亲情大家庭”的品牌支点,以此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在外包装上,金龙鱼特别强调精美、亲切而富贵,连瓶贴包装图案设计都做得非常精致。金龙鱼还通过与中国厨具大王苏泊尔进行联合促销的方式进行品牌推广,不仅强调和巩固了“健康”的品牌核心,更进一步拉升了品牌的形象。
  十几年来,金龙鱼始终秉承“不求赚钱,只求推广,普及健康,做大品牌”的经营理念,不仅投入大量的电视、报纸广告,宣传食用油知识,教给人们更科学的食用油知识,而且还积极参与政府对“放心油”的推广工作,全面引导国人食用健康食用油。
  2004年,金龙鱼更是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设立了总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的“嘉里粮油中国公益基金”,从2004年至2008年共资助农民工子女就学达50000人次。
  2002年,“金龙鱼食用油——万家灯火篇”获得了2002CCTV“AD盛典”大奖,其中“快回家,快回家,亲爱的爸爸妈妈快回家……”的主题曲,以其健康的内涵和感人、优美的旋律,在消费者中广为流传。
  作为中国小包装食用油最早的传播者与开拓者,金龙鱼发展与创新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用油观念,更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可参照的膳食营养指导。“健康”这一品牌核心价值成就了金龙鱼品牌,是品牌涵盖下的企业整体高品质、高信誉为嘉里粮油赢得了更多的市场。
  鲁花一直不变的
  手掰花生广告
  从鲁花的品牌传播策略来看,鲁花做到了传播策略、传播主题、传播诉求,甚至广告片一直保持不变。鲁花花生油的主要诉求就是“纯香+健康”,“手掰花生”电视广告从投放以来持续将近十年从来没有改变过。正如鲁花董事长所说:“鲁花的广告一直不变,就是要不断地向消费者传递一个声音。”
  后来,鲁花又凭借强大的公关为其主销产品赢得了“人民大会堂国宴用油”的称号,但本质上仍以“纯香品质”为主题,配合不变的电视广告,给人以“好生活好味道”的暗示。
  从品牌传播的优劣和难易程度来看,“纯香”打中了消费者的红心,也找到了色拉油品质上的致命软肋,给以色拉油为主销品种的嘉里系和其他竞争对手以狠狠打击;而“人民大会堂专用”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且又相对简单和轻松地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一个品质上的高度!
  嘉里系和山东鲁花通过不同的战略选择,分别成为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的综合领导品牌和花生油细分市场的领导品牌。它们之间竞争和发展的演变历程,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领导者和挑战者竞争的生动案例。
  对于市场上和行业中如日中天的领导者来说,应了中国一句古话:“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面对一个个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想取而代之的挑战者,再固若金汤的市场、再领先的技术、再好的形象和口碑、再稳固的商业合作伙伴都是暂时的,要不得丝毫的骄傲和马虎。
  作为领导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根据市场、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否则,台上台下的轮换,只是时间的问题。
  对于雄心勃勃欲成就新霸主地位的挑战者来说,要认清自己的资源和条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全面调整,以确保在正确的方向上与对手进行竞争。
  同时,更需要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聚焦于细分市场,提供比领导者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没有永远的领导者,也没有永远的被领导者。只有根据市场、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策略的企业,才有可能走得更远,做得更大、更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定位不是琢磨产品,抢人心胜过抢市场(1)
1。定位之战,攻心为上
  如果有一天可口可乐的工厂被烧掉了,请问可口可乐还在不在了?
  一样在!为什么?
  用定位这支箭,攻占消费者的心
  第一,被烧掉的工厂不是它的,只是为它做代加工的厂子。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可口可乐的分公司,都有它的加工厂。我们中国也有许多公司叫可口可乐公司,但这个公司绝对不是“可口可乐”,它是我们中国的公司跟“可口可乐”合作的产物。
  耐克球鞋所有的工厂也都不是它的,它只有logo和品牌,这叫做虚拟经营。未来的优秀企业都是这样的——不要工厂,虚拟经营。
  第二,可口可乐的品牌不在市场上,而在人心里,所以它无法烧掉。任何优秀的品牌都是在人心里的。
  特劳特说:“商战是在现有顾客和预期顾客的心智中展开,那里是你取胜的地方,也是你落败的地方。”
  但很多人自认为拥有最好的产品,觉得笑到最后的人一定非自己莫属,于是满怀信心地带着产品,开往“前线”。在市场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最终却没能杀出一条血路,只得丢盔弃甲、黯然离场。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消费者心智之争,而非市场之争。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营销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在工厂时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生产能力的高低;在市场时代,竞争焦点是在解决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市场资源,占据市场和渠道;而在竞争的终极阶段,企业掌握生产、掌握市场都已经无法确保赢得消费者,竞争已进入到直接争夺消费者心智资源的阶段。
  定位时代的企业战略,主要围绕两大步骤展开:一是将产品铺到市场中;二是将产品铺到消费者心中。能否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成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但许多企业往往忽视这一课题。结果,大量产品从工厂中生产出来,进入了市场,却始终无法进入消费者的心中,从而导致营销的失败、企业的破产。
  商场如战场!我们都懂得战争中“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不在发展自己企业的时候,运用上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呢!
  企业的营销决策,通常都会涉及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有形资源的评估,但是常常忽视了对一个极其重要资产的评估,那就是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在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认知即现实,其他皆为虚幻。
  经营品牌就是经营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定位,不是要琢磨产品,而是要对预期顾客心目中的想法下功夫!“优质”不是最好,而是最需要的!抢人心胜过抢市场!
  企业要发展,必须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只有先摸准了消费者的心思,“伺候”好了他们,你才有钱可赚!所以,如何定位不是企业家、当老板的说了算,而是在消费者心中建树,现在是消费者“当家作主”的时代,做企业绝不能闭门造车!
  其实有很多企业家天天忙着“闭关修炼”,自己一门心思地琢磨产品怎么卖,却不考虑消费者是怎么想的,这犯了商家的大忌!
  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人,从前是国企的营销总监,非常“善于”做销售。后来他看中国的经济形势不错,一片飘红,于是就想凭一身本领,自己出一个品牌,捞笔大的!
  后来他就辞了职,回到家里,正好看到有一个电视剧非常火,叫《水浒传》。里面有一首歌,刘欢唱的《好汉歌》,里面有一句歌词,刘欢唱得很强悍、很MAN、很有力量——“路见不平一声吼呀”。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定位不是琢磨产品,抢人心胜过抢市场(2)
“梁山好汉喝了一碗酒,然后是一声吼……”灵感来了,这个人就用“一声吼”三个字注册了一个商标,搞了一个“一声吼牌白酒”。
  然后就马上找钱、找人、找地方,一年之后,连开厂带出产品,酒终于出来了。这个人欣喜若狂,心想终于可以往回敛钱了。
  结果,酒出来以后,一瓶都没有卖出去。到最后厂子关了、钱没了、老婆跑了,这人得了抑郁症,傻了,天天在大街上“一声吼、一声吼”地吼着。
  怎么回事?这个人光是自己琢磨,从来不做市场调研,等过了一年,酒出来以后,这个歌早就过时了!
  市场不是在你自己心里,而是在消费者心里。不仅是故事当中的这个人得了抑郁症,我们周围很多企业家都得抑郁症。为什么?摸不着做企业的门道。
  像房地产业讲究位置、位置、位置一样,企业定位的关键也是位置、位置、位置,只不过这个位置是在消费者的心里罢了。
  2。“随心而动”的万宝路
  20世纪,在军事上震撼全球的是世界大战。为数只有二次,参战几十国,结局是两败俱伤,社会主义在战中兴旺。而经济战,却是此起彼伏,参战者有国、也有家,结果是你来我往、愈演愈烈,经济战成为跨世纪的“星球大战”。
  经济战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广告战,经济越发达,广告越兴旺。而广告战,就是对消费者心智的争夺战。
  消费者接受一种商品的模式是:注意——兴趣——欲望——行动——满足。人追求理性,却永远受情感的制约,所以广告才会成为一个如此重要的营销手段。广告就像一剂迷幻药,它注入给消费者的是情绪,而不是逻辑。有人说,广告是产销的桥梁,是企业和消费者的“红娘”,一点不假。
  20世纪60年代早期,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勇敢地把女人的品牌——万宝路,一举改为男人的品牌,创造了世界最为成功和持久的香烟品牌。随着世界性戒烟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瘾君子”脱离了烟草市场,制烟业越来越难以为继。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销售额却不断上升。1991年,万宝路创下了94亿美元销售额的新纪录。它的成功,就得益于出色的定位宣传。
  潇洒男人的选择“万宝路”香烟
  该公司创造的“万宝路”形象不同于一般化的,不分对象地向公众说教的宣传手法,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成一位世人熟知的、雄赳赳的西部牛仔。他潇洒地叨着一支“万宝路”牌香烟,漠然地注视着远方,极力给人一种“自我选择、自愿吸烟”的感觉。
  目前,美国“万宝路”香烟的产品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一位欧洲土生土长如今供职于纽约的一位工程师说道:“如果一个美国人打算变得欧洲化一些,他必须去买一部奔驰或宝马;但当一个人想要美国化,他只需抽万宝路,穿牛仔衣就可以了。”
  可见,“万宝路”已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名称,而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讲,作为商业品牌的“万宝路”被称为“世界第一品牌”是毫不夸张的。
  然而,“万宝路”的诞生与发展曾步履维艰,甚至面临被迫停产的窘境。“万宝路”的发迹史是最富戏剧性,也最能给人启迪的一部“定位神话”。它的几度浮沉,一定会给在商海游弋的有心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1)香烟——难以进入爱美女性心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定位不是琢磨产品,抢人心胜过抢市场(3)
美国的20年代,被称作是“迷惘的时代”。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许多青年都自认为受到了战争的创伤,并坚持只有拼命享乐才有可能将这种创伤冲淡。他们或在爵士乐的包围中尖声大叫,或像中国清末的公子哥们一样,沉浸在香烟的烟雾缭绕当中。
  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描写的男女主人公,就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缩影;小说又引导众多的男女青年纷纷效仿主人公的颠狂状态。无论男女,他(她)们嘴上都会异常悠闲、雅致地衔着一支香烟。
  “女人时期”的万宝路
  妇女们愈加注意起自己的红唇,她们精心地化妆,与一个又一个男人“伤心欲绝”地谈恋爱;她们挑剔衣饰颜色,感慨红颜易老,时光匆匆;她们抱怨香烟的白色烟嘴总会沾染上她们的唇膏,于是“万宝路”出世了。
  “万宝路”这个名字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定的。“MARLBORO”其实是“Man Always Remember Lovely Because Of Romantic Only”的缩写,意为“唯一让男人沉迷的,是女人的柔情”。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为的是争当女性烟民的“红颜知己”。
  为了表示对女烟民的关怀,莫里斯公司把“Marlboro”香烟的烟嘴换成红色,以期广大爱美女士为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从而打开销路。
  然而几个星期过去、几个月过去、几年过去了,莫里斯心中期待的销售热潮始终没有出现。热烈的期待,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尴尬的冷场。
  “万宝路”从1924年问世,一直到50年代,始终默默无闻。它温柔细腻的广告形象,似乎也未给广大淑女们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这是否意味着广告定位上的失败呢?
  20年代的市场观念明显偏重产品经营与消费者利益的考虑,而缺乏以长远的经营、销售目标为引导的带有主动性的广告意识。莫里斯的广告口号“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显得过于文雅,而且是对妇女身上原有的脂粉气的附和,致使广大男性烟民对其望而却步。
  这样一种广告定位虽然突出了自己的品牌个性,也提出了对某一类消费者(这里是妇女)特殊的偏爱,但同时为其未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使它的消费群难以扩大。
  女性对烟的嗜好远不及对服装的热情,而且贤妻良母们也都不鼓励自己的女儿抽烟。香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必须形成坚固的消费群,重复消费的次数越多,消费群给制造商带来的销售收入就越大。
  而女性往往由于其爱美之心,担心过度抽烟会使牙变黄,皮肤受到影响,在抽烟方面较男性烟民要节制得多,故很少有“瘾君子”出现。这样,其重复消费的次数很少,而且难以形成坚固的消费群,所以香烟生产者在女性烟民那里赚钱的设想总是无疾而终,“万宝路”也未能幸免。
  在30年代,“万宝路”同其他“消费品”一起,度过了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岁月”。在这时,它的名字还鲜为人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烟民数量上升,而且随着香烟过滤嘴的出现,可以承诺消费者——过滤嘴可以使有害的尼古丁进入不了身体,烟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抽自己喜欢的香烟。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也忙着给“万宝路”配上过滤嘴,希望以此获得转机,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女性烟民对“万宝路”的反应始终很冷淡。

定位不是琢磨产品,抢人心胜过抢市场(4)
(2)打造全新定位,获得男性的认同
  抱着不甘失败的心情,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开始考虑重塑形象,公司派专人请利奥·伯内特广告公司为万宝路作广告策划,以期打出万宝路的名气和销路。
  “让我们忘掉那个脂粉香艳的女子香烟,重新创造一个富有男子汉气概的举世闻名的‘万宝路’香烟”——利奥·伯内特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对一筹莫展的求援者说。
  一个崭新大胆的改造万宝路香烟形象的计划产生了,产品品质不变,包装采用当时首创的平开式盒盖技术,并将名称的标准字(MARLBORO)尖角化,使之更符合男性的刚强气质,并以红色作为外盒主要色彩。
  广告的重大变化是:“万宝路的广告不再以妇女为主要对象,而改用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并且在广告中突出万宝路的男子气概,吸引了所有追求这种气概的顾客。
  菲利普公司在开始的时候用过马车夫、潜水员、农夫等各种行业的男性做广告男主角,但这个理想中的男子汉最后投射到美国牛仔形象上:
  万宝路,尽显男人味
  一个目光深沉、皮肤粗糙,浑身散发着粗犷、豪放气质的西部牛仔,袖管高高卷起,露出多毛的手臂,手指总是夹着一支冉冉冒烟的万宝路香烟。
  这种洗尽女人脂粉味的广告,自1954年问世后,给万宝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仅1954年至1955年间,万宝路的销售量提高了三倍,一跃成为全美第十大香烟品牌,1968年,其市场占有率上升到全美第二位。
  “他上马的姿势、骑马的神态、溜马的手式,这一切必须具有男子汉气魄。”这就是使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名噪全球的有力武器———“绝不矫饰的正直的男子汉气魄”。
  从1955年至今的50多年里,公司从不选用那些出名的“男子汉模特”,而是经常派人到美国最偏僻的大牧场去物色土生土长的“真正的牛仔。”
  1987年,伯内特广告公司的一位创作师克罗木在西部的一个大牧场拍外景时,发现了一个“真正的牛仔”,只可惜他胖了一点,而且留着小胡子,克罗木最后说服他剃掉了小胡子,并减了肥,这是后来万宝路广告中频频出现的牛仔之一。
  菲利普公司投入千百亿美元的广告费,终于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哪里有男子汉,哪里就有“万宝路”的品牌形象。那粗犷豪放、自由自在、纵横驰骋、浑身是劲儿的牛仔代表了在开拓事业中不屈不挠的男子汉精神,而这也正是万宝路的形象。
  现在万宝路每年在世界上销售香烟超过3000亿支,要用5000架波音707飞机才能装完,世界上每抽掉的四支烟中,就有一支是万宝路。
  (3)捕获消费者的“芳心”是关键
  是什么让名不见经传的“万宝路”变得如此受人青睐了呢?美国金融权威杂志“富比世”专栏作家布洛尼克1987年与助手们调查了1546个万宝路爱好者。
  调查表明:许多被调查者明白无误地说他喜欢这个牌子是因为它的味道好,烟味浓烈,使他们感到身心非常愉快。
  可是布洛尼克却认为真正使人着迷的不是万宝路与其他香烟之间微乎其微的味道上的差异,而是万宝路广告给香烟所带来的感觉上的优越感。
  布洛尼克做了个实验,他向每个自称热爱万宝路味道品质的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