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封短信送出后不久,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就在芝加哥与拉尔夫·舒伊见了面,并且在一星期后正式签订了购并合约。
巴菲特高兴地说,伯克希尔公司1985年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后业务规模有了迅速膨胀,再加上保险业务的业绩增长,预计1986年的销售额将会超过20亿美元,相当于1985年的2倍。
巴菲特特别指出,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充分说明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具有随意性,因为在这方面原来并没有任何特定的策略和计划,也没有专门的人来研究别人提供的购并方案,可谓一切顺其自然。不过,这种顺其自然并不是随心所欲,完全是建立在对该公司及其管理层认真考察基础之上的,所以这样的投资成功率更高。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他可以用一则小故事来说明投资者考察投资对象、而不是道听途说的重要性。
他说,投资者如果认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会成为金融市场稳定的理性力量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符合上述标准的股票价格通常偏高,投资价值大打折扣。
他说,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早在40年多前就讲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一位老石油开发商去世后,在天堂门口遇到了上帝,上帝告诉他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要听哪一个?他说,我两个都要听。于是上帝就首先把好消息告诉他说,他有资格进入天堂;然后又把坏消息告诉他说,天堂里已经没有位置容纳这位石油开发商了,所以他只能下地狱。
老石油开发商说,既然这样,请允许我在下地狱之前能够和住在天堂里的那些老朋友们打个招呼吧。上帝想,这也没什么,反正天堂的门是锁着的,你也进不去,所以就答应了。
只见石油开发商对着天堂门口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啦!”话音刚落,原来住在天堂里的那些石油开发商们争先恐后地往地狱奔去,一下子就让出了许多空位。上帝对老石油开发商说,你真厉害,现在你可以住进去了。可是老石油开发商停顿了一下后说,不,我还是跟他们一起去地狱比较好,既然他们都相信地狱里有石油,说不定是真的呢?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一定要亲自考察,而不是被传言左右。这种考察既可以是考察企业,也可以是考察产品,反正你必须对它的业务经营和产品服务有深入了解,这样的投资才会感到踏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星辰家具的交易有个相当有趣的故事,每当我们涉足一个原本我们不熟悉的产业,我都会习惯性地问一问新加入的合作伙伴:“除了你们以外,还有没有像你们一样的企业?”早在1983年我们买下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时,我就问过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家族这个问题。当时她告诉我,全美国其它地方还有3家不错的家具零售商可以考虑。不过很可惜,在当时没有任何一家有出售的意愿。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经营业务要容易理解,业务过于复杂其中就可能蕴藏着投资风险。不但如此,投资者在考察该公司经营的业务时还应当精益求精,因为任何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1997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的星辰家具公司、国际乳品皇后公司完全符合预定标准,它们不但产业性质单纯、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并且都是由明星经理人来打理的。
当谈到收购星辰家具公司时,巴菲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在这起收购案例中,能够更好地反映巴菲特收购企业时的一着妙棋:永远追求最好。
巴菲特说,在收购星辰家具公司时有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伯克希尔公司每当进入一个原来不熟悉的行业时,巴菲特都会习惯性地问一问对方,在你们这个行业中除了你们以外,还有没有像你们一样优秀的企业?
他说,这种做法早在1983年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时就用过了。当时他问罗丝·布拉姆金夫人这个问题时,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告诉他说,在美国其他地方还有3家很不错的家具零售商可以考虑收购,不过很可惜的是,当时3家公司没有任何一家想出售。
多年以后,罗丝·布拉姆金夫人家族得知上述3家公司中的一家名叫威利家具公司()的企业有意出售时,马上就把消息转告给了巴菲特。而巴菲特也立刻抓住良机,促成了这笔交易。因为巴菲特不但看好该公司的经营业务,而且特别欣赏该公司明星经理人比尔·蔡德(Bill Child),所以对这次收购感到非常满意。
而当巴菲特收购威利家具公司后,他得垅望蜀地如法炮制,继续请比尔·蔡德推荐一家同行业内的优秀企业。结果,比尔·蔡德推荐的名单和过去罗丝·布拉姆金夫人推荐的一样,其中就有一家是位于休斯顿的星辰家具公司。遗憾的是,星辰家具公司并没有出售意愿。
又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到了1997年上半年的一个星期四,所罗门公司的董事长向巴菲特透露说,星辰家具公司的大股东兼总裁梅尔文·沃尔夫(Melvyn Wolff)想找他谈判。于是,巴菲特邀请梅尔文·沃尔夫双方见个面,最好是到伯克希尔公司总部来考察一下,了解一下伯克希尔公司的经营理念。而在这次会面中,巴菲特照例看了一下星辰家具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现和他原来想像中的完全一样优秀。
几天之后,巴菲特去纽约和梅尔文·沃尔夫见面,前后只用了2个小时会谈就敲定了整个交易项目。正如伯克希尔公司原来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和威利家具公司一样,巴菲特这一次也没有去星辰家具公司核实和检查各项具体工作。因为他坚信,企业如果有一位杰出的明星经理人在打理,并且这个人又很正直,这些就是多此一举。
巴菲特经过考察星辰家具公司后了解到,虽然梅尔文·沃尔夫家族和星辰家具公司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24年以前,而实际上,星辰家具公司直到1962年梅尔文·沃尔夫和他的姐姐接手经管时,公司业务才有真正的起色。
巴菲特说,现在35年过去了,星辰家具公司已经拥有12家分店,其中10家在休斯敦,还有2家在奥斯丁与拜伦,另外还有一家正准备开张营业。看到这样的业务发展势头,他非常乐观地表示,如果该公司在未来10年内以成倍速度扩张,他一点也不会感到意外。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会有如此底气呢?他说,从下面一则小故事中你就能看出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一定会保证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巴菲特介绍说,就在伯克希尔公司正式收购星辰家具公司的消息传出后,星辰家具公司公布了一则通知,将给过去所有帮助过该公司取得成功的人士支付一笔巨额报酬,范围包括该公司所有员工。
这一举措让巴菲特十分感动。要知道,根据收购合约交易内容的规定,要给这些人发放巨额奖金,这笔钱将完全由梅尔文·沃尔夫和他的姐姐两人的口袋里自己掏出来,根本不可能由购并前的星辰家具公司支付,更不可能由购并后的星辰家具公司来负担。
1997年7月1日,伯克希尔公司正式收购星辰家具公司。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原来经营状况就非常不错的星辰家具公司销售额又有大幅度增长。而这一切在巴菲特看来,实在是没有一点悬念。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收购波仙珠宝公司,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看中埃克·弗里德曼这个明星经理人,不但经营才能高超,而且品德高尚。有句老话说,你不懂珠宝没关系,但一定要有认识的珠宝商,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无论你买下一颗小小的钻石还是整个珠宝店,道理都是一样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考察公司经营业务和公司管理层时要追求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就是说,当你准备投资某只股票时至少要问一问,还有没有和这家公司一样优秀甚至比它更优秀的股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经济护城河是一种竞争优势
对于投资来说,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任何所选择的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那些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企业能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投资的上市公司最好要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股票获得超额业绩回报。
巴菲特在1999年给《财富》杂志撰写的文章中认为:投资的关键是要看这家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并且这种优势是否具有持续性。只有该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才能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至于该公司所在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整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倒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归根到底,你投资的是一家具体的上市公司,而不是整个行业。
巴菲特非常重视考察投资对象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他把这种竞争优势壁垒比喻成保护企业经济城堡的护城河。
他毫不讳言地说,“我们喜欢拥有这样的城堡:有很宽的护城河,足以抵挡外来的闯入者——有成千上万的竞争者想夺走我们的市场。我们认为所谓的护城河是不可能跨越的,并且每一年我们都让我们的管理者进一步加宽他们的护城河,即使这样做不能提高当年的盈利。我们认为我们所拥有的企业都有着又宽又大的护城河。”
在2000年4月举行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在回答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权威、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问时说,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分析和判断,是股票投资中最关键的环节。
他说,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任何企业经营的核心,而要理解这一点,最佳途径就是研究、分析那些已经取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那么,巴菲特又是怎样来做到这一点的呢?
有一次他和一群学生交流时说,在某一个时期内,他会选择某一个行业,从而对其中的六七家企业进行仔细研究。这种研究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得出结论的,而不是听取任何关于这个行业的陈词滥调。
例如,巴菲特要研究一家保险公司或纸业公司,通常的方法是他会把自己沉浸于想像之中,想像自己如果刚刚继承了这家公司,并且这家公司是整个家族准备永远持有的唯一财产,这时候自己会如何管理这家公司,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担心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客户在哪里……
为了找到这一系列答案,他会走出办公室与别人交流、探讨,然后从与别人的谈话中得出结论,发现该企业和其他同行相比优势在哪里、问题又在哪里。
他说,如果你能进行这样一番分析研究,那么完全可以说,你比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更深刻地了解该公司。
巴菲特最喜欢把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作为具有经济护城河的典范。他在伯克希尔公司1993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可口可乐公司和吉列公司近年来不断增加全球市场占有率,品牌的巨大吸引力、产品的出众特质、销售渠道的强大实力等,都使得它们拥有超强的竞争力,这就好像在它们的经济城堡周围形成了一条护城河。
相比之下,其他公司由于没有这样一条经济护城河,所以不得不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浴血奋战,情况当然就要困难得多了。
可以说,巴菲特对价值投资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意识到了经济护城河的作用和价值。尤其是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当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小心翼翼地寻找以资产价值为基础的安全边际时,巴菲特对经济护城河和特许经营权价值的挖掘,极大地拓展了价值投资内涵。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经理人特别专注于拓宽经济护城河,并且乐此不疲,在这方面表现得才华横溢。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经理人对他们的企业充满热情。
要知道,在伯克希尔公司收购这些企业之前,这些经理人往往已经管理这家公司很长时间了。伯克希尔公司收购这些企业后,唯一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原来的方向,让这些经理人继续拓宽经济护城河,从而使得这些投资对象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大。
巴菲特幽默地说,这些人的态度与一位成为商业大亨独生女儿的乘龙快婿的年轻小伙子截然相反——在婚礼刚刚结束之后,这位商业大亨把女婿叫过来说,孩子啊,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一家人了,你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产业继承人。你看,这是我公司50%的股权,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和我平起平坐的合伙人了。而这位乘龙快婿说,谢谢你,岳父大人。可是当商业大亨要他负责公司销售、人事管理等什么时,他一样也拿不起来,而是一味地催促岳父大人“买断”他那50%的股权。
巴菲特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经济护城河这种竞争优势主要应该依靠公司管理层来争取和扩大的,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经理人之所以优秀,表现之一就在于善于不断扩大经济护城河,而不是躺在那里吃老本,这是他感到最满意的地方之一。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经济护城河是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谁投资股票不想投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呢?所以,寻找具有经济护城河的投资对象,是投资者理所当然应当首先考虑的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经济护城河的实质是安全边际
你们不要忘记,经营企业如同守城,应当先考虑挖一条深沟,以便将盗贼隔绝在城堡之外。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投资的上市公司最好要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该股票获得超额业绩回报。
巴菲特曾经多次介绍说,他的成功经验主要是避开投资风险。每隔两年,巴菲特就要给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经理人写一封信,长度不超过两页,但其中必定会有这样一句忠告:“你们不要忘记,经营企业如同守城,应当先考虑挖一条深沟,以便将盗贼隔绝在城堡之外。”
他进一步阐释说,我们不一定要具备杀死恶龙的本领,只要躲开它远一点就可以做得很好了。
虽然外界并不赞同巴菲特的这种自我评价,纷纷认为巴菲特的成功秘诀主要在于“价值投资”而不是“价格投资”,因为他在投资股票时关注的只是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股票价格,但毫无疑问,巴菲特有关投资那些拥有长期经济发展远景并且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企业,这样的股票投资确实是很安全的。
在巴菲特看来,经济护城河的实质就是安全边际。企业城堡如果有了这样一条护城河,那么“盗贼”也就比较容易隔离在城堡之外。
例如,巴菲特当初投资可口可乐公司时,别人是颇有些非议的。因为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太高,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股票价格已经没有投资价值了,可是巴菲特看到的是该公司具有一条经济护城河,认为这时候投资该公司仍然是“安全”的,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饮料领域的霸主地位依然不可取代。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他的经济护城河理论的正确性。
类似于可口可乐公司这种具有经济护城河的投资对象,在伯克希尔公司还有康菲石油公司、吉列公司等一大批。
正因如此,伯克希尔公司在这次金融海啸中虽然同样遭受了巨大损失,可是与同行相比,与美国股市的整体下跌幅度比,还是比较轻的。
举例来说,在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70多家控股企业中,除了汽车保险商吉科(Geico)公司的盈利水平下降得特别厉害外,其他企业的经营业绩与美国华尔街上那些投资人的投资对象相比,仍然可以证明巴菲特无愧于“最伟大投资人”称号,这也是2008年巴菲特以39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依然当选为全球首富的主要原因。
在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眼里,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他把安全边际放在整个价值投资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如果要对价值投资做最好的解释,大概只有“安全边际”这几个字最合适了。而在巴菲特看来,经济护城河的实质就是安全边际,这是巴菲特取得投资成功的三*宝之一。
所谓安全边际,是指该股票内在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和幅度,或者叫该股票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就是说,只有当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低于价格时,才有所谓的安全边际,这时候的投资才是安全的。相反,如果内在价值高于价格,这时候就没有所谓安全边际,或者说安全边际是负的。
明确了这一点就容易看到,巴菲特在寻找投资对象时,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对象,其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看它是否有一条经济护城河。这条经济护城河的河面越宽、安全边际就越大,投资这样的股票就越安全。虽然安全边际不能保证投资者不造成损失,但这种情况下造成损失的机会要比获利机会小得多。
应当指出的是,无论经济护城河也好,安全边际也好,一方面,这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可是另一方面,概念虽然模糊,却并不影响投资者对它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和评估完全主观,更何况,经济护城河和安全边际本身也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的,但它依然是投资者值得重视的地方。
一般认为,安全边际在处理以下投资事项时比较有价值:一是投资一些比较稳定的证券如债券、特别股时,比较方便分析和判断;二是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对象进行比较时,比较容易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