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后车若在超越过程中显得动力不足,两车并行时间稍长,或是他车前方突然出现情况,应主动减速,给超越车创造条件,让其先行。ⅳ
6、在恶劣气候情况下,应注意路基易受侵蚀,变成松垮状态,此时让车应尽量使车辆行驶于有铺料的路面,防止车辆下陷。
● 当快不快也有害
我们时常提醒驾驶员说:慢点开。这里所说的“慢点开”,是让驾驶员不要驾车超速行驶,而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速度上,但这并不是说车辆的行驶速度越慢越好。实践证明,过分地强调低速行驶,当快不快,也有许多方面的害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会使精力分散。如果长时间低速行驶,由于感知刺激单调,便会使驾驶员精力分散,转移注意力,寻求其它刺激而东张西望,甚至不放过进入视野的每一个事物,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上去,这是极其危险的。
容易麻痹大意。驾驶员会认为自己的车速很慢,等情况临近时再采取措施也来得及,所以对出现在视野内的情况麻痹大意,对来车、行人、 自行车等异常情况满不在乎,甚至对自己驾驶的车辆出现问题也漠不关心,以致诱发故。
导致情绪低落。车速越慢,驾驶员越感到沮丧,其操作动作也变得非常懒散。另外,单调的刺激加之汽车有节奏的声响,犹如一首催眠曲,极易引起驾驶员疲劳磕睡。
滋生抵触心理。由于自己的车速很慢,不断被其它车辆超越,而自己心理又不平衡,所以往往占着道路中间行驶,这样极易引起超越者的报复,导致碰撞事故。同时,当故意把车速压得很低或借故停车逗留,延误时间后再猛冲快赶,以发泄不满,极易出事。
总之,长时间驾车低速慢行,当快不快,同超速行驶一样,同样潜在着许多危害,应当引起驾驶员的高度重视。
● 方向盘的正确操作方法
相信再过五十年,车子的功能与设计可能远远超出你想象之外;变速排档系统、各项控制开关、导航系统,还有我们无法想象的种种……届时可能连方向盘都会被省略,来自飞机所使用的自动驾驶装置将替你省去驾车的麻烦。或许未来你会怀念那使用多年的圆型旋转方向盘,但是……现在的你,知道它正确的操作方法吗?
或许读者们会觉得奇怪:方向盘的操作不就是左右转而已吗?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来多加研究?其实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方程式赛车或Go…Kart小型赛车,方向盘的转向幅度和前轮实际转向幅度几乎是1:1同步,这样的设计使轮胎转向反应直接经由方向盘传给驾驶者,我们一般称它为「路感」;而赛车手就是根据路感的回馈而作出最适当的驾驶反应,换句话说,这样的「转向机构」设计拥有最佳的操控性。
但是类似上述赛车的方向盘设计,对一般驾驶人来说太为敏感,反而危险。因此汽车厂在设计房车所使用的转向系统时,会透过不同齿轮的齿比来进行控制,把灵敏度降低;换句话说,方向盘打了一圈,轮子才转一点。除了操作更省力外,也让方向盘的转向反应控制在一般驾驶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由于路况瞬息万变,能够快速且毫无阻碍地转动方向盘便成为第一个基本要诀,因此调整出正确的坐姿便成为安全驾驶的第一步骤。这点相信许多有到驾驶训练班上课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座椅位置的调整以两只手握住方向盘3点与9点钟方向时手肘微弯为最佳,因为这可使手臂有充分的活动区域来迅速操作方向盘。
2。高速行驶(50 千米/小时以上)方向盘的握法及打法:当乘坐姿势调整好之后,再来就是方向盘的握法了。手掌握住方向盘的正确位置当然就是上述的3点与9点钟方向,但手掌并不是扣住的方式,而是轻轻握住外缘。有经验的车主一定清楚,方向盘的操作得依车速快慢而有不同的程度转向动作;当车速越高,方向盘的转动幅度就须要更谨慎。
行车速度越高,越不容许大幅度打方向盘。最佳的控制法是转向时双手尽量不要离开方向盘;并且转动的角度左右各在45°之内,才不至于产生惯性移动而失控。很多人以一只手控制方向盘,看起来很帅,但万一碰到突发意外时将无法作出正确的反应。
3。慢速行驶(20…50 千米/小时)方向盘的握法及打法:如同高速行车时的法则,驾驶者对路况的反应时间随着车速而改变。于市区或慢速行车时,反应时间较多,但方向盘转动的幅度将大幅增加,甚至左、右转都超过一圈以上,这时要如何保持最佳的反应状态?
基本法则仍是以双手操作,转动时以一只手上推、另一只手就下拉的方式接力转动方向盘,在转动的同时,双手依然可保持在3点与9点钟方向。
4。慢速回转(20 千米/小时以下)方向盘的握法及打法:市区巷道对驾驶人来说无异于羊肠小道,要在这样的路况下让自己从容不迫地行车,精准的掌握转向角度变成了唯一要诀。车子回转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快速使方向盘回正,奇怪吗?转方向盘时同样以一只手推、一只手拉的方式,但此时得腾出一只手来移向另一只手附近位置,来接替转动方向盘;您可以用外握式或内握式来握好方向盘。在快速回转时可放松手掌让方向盘自行快速回正,但可不是任由它自行旋转,双手仍需含着方向盘保持随时可以控制的状态,如此才能够随心所欲悠游于大街小巷之间。
● 电喷汽车驾驶技巧
电喷即计算机控制汽油喷射系统(EFI),它环保,有效节能,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它将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传给电脑,然后提供给喷油嘴和点火器准确的喷油量与点火时间,以达到现时工况下最佳的空燃比要求值和点火正时。
驾驶装备电喷发动机车辆的驾驶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电喷发动机的汽油泵一般都安装在汽油箱内,它是靠浸在汽油里冷却的,因此,要求油箱的油量只剩下1/4时,就要添加汽油,否则汽油泵露出油面,冷却不良容易引起故障。
二、不可用水冲洗发动机。由于EFI系统许多电控单分布在发动机的不同部位,电子元件最忌受潮和折脚接口处进水,很容易引发故障。
三、电喷发动机要吃“精粮”,严禁加用低标号或含铅汽油,否则会引起喷油器堵塞和喷油不畅等诸多问题。
四、要特别注意对汽油滤清器的保养,如果滤清堵塞或油路不畅,将直接影响喷油的雾化质量。而滤清效果不佳将会使喷油针卡死,使发动机工作失常。
五、电喷车起动前不需踩空油门“加浓”,起动时和起动后均不必踩油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磨损。
六、电喷汽车的电门打开时,不论发动机是否运转,都不能断开任何用电器,禁止随意拆、拔保险丝,因为此时任何一个线圈的自感作用会产生很高的瞬间电压,使电脑或传感器损坏。
七、电喷发动机的蓄电池负极搭铁,不能搞错,检修燃料系时,应提醒修理工先拆下蓄电池搭线。
八、电喷发动机的电控中心是非常精密的装置,一般都选择安装在司机座椅下面。因此要经常保持驾驶仓的干燥通风,避免车辆在夏天的阳光下直晒,防止因温度过高而损坏电子部件。
九、车身在电焊时,切记事先拨掉ECU插头,以防损坏。
● 开车最好戴手套
上周三早晨,张罗开车送太太上班的崔先生反被太太说了一顿。事情的起因不过是崔先生嫌方向盘太凉,只用一个手指顶着方向盘开车。
因为车子在外面冻了一夜,在水温还没有升高前,方向盘、挡把都是冰冷的。崔先生怕冷就用一根手指顶着方向盘开车,没想到却被妻子说了一顿:“你就不能扶着点儿!”生气的崔先生在路上边走边想:是不是该买副手套了?
在买车前,张小姐一直是开车戴手套的支持者,但是在买车后她却从来没戴过一次手套。张小姐说,我的手套特别爱丢,一个冬天之后,三副手套只能剩下三只。再说谁现在开车戴手套呀?天气实在太冷的时候,我就用围巾垫着点方向盘。等水温上来了,方向盘、挡把很快就暖和了。
还有很多人和崔先生、张小姐有着同样的想法——开车不喜欢戴手套。他们认为隔着手套扶方向盘没手感,而且容易打滑。
像崔先生和张小姐一样,用一根手指扶着方向盘或用围巾垫着方向盘开车是安全的隐患,而且赤手开车也会影响手部的健康。开车时最好戴上手套。
…不戴手套影响安全
无疑,只用一根手指或用围巾垫着方向盘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在需要变线、躲避的时候一根手指不能完成转向的动作,最终的结果是交通事故。
天气寒冷时,最好能戴上手套,用双手平行地握住方向盘。无论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方向盘,双手使用的推拉力都是一致的,可以顺利完成变线、避让甚至蛇行的动作。
…不戴手套影响健康
汽车行驶过程中始终在震动。道路凹凸不平、车轮的动平衡被破坏、传动轴磨损过度都会造成车身震动。震动对司机的健康损害较大,尤其是手部和脚部。戴一副手套开车能减轻震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科学研究表明,受震动的影响,长期开车的人的条件反射机能会受到抑制,神经末梢受损,痛觉功能明显减退,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会降低;震动还会使长期驾车者的手掌多汗、指甲松脆、手臂肌肉痉挛、握力萎缩下降,骨关节出现脱钙、局限性骨质增生或变形性关节炎。强烈的震动和噪音长期刺激人体,还会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失眠等症状。医学上通常将这类震动引起的疾病称之为“震动病”。
…选一副柔软的手套
一些车主担心,戴上手套成了“机器人”,开车的手感全无;尼龙手套、普通的皮手套容易打滑也使戴手套开车受到司机的抵制。
这些都是人们对开车戴手套的误解。真正的驾驶用手套会在手掌和手指处使用防滑的翻皮或植入细小的颗粒,防止打滑;在手腕等活动部位使
用弹性更好的莱卡材料,手套与手掌紧密贴合,手掌活动自如不受阻碍;在容易出汗的关节部位使用COOLMAX材料,加速汗液导出,保持手掌的干爽。
专业驾驶手套价格昂贵,车主也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自行车手套。自行车手套的防滑、透气功能与汽车手套相似。只是自行车手套还更加注意对手的保护功能,在指关节、手背等需要保护的部位增加了吸振、耐磨材料。此外,自行车手套的颜色、外观更加前卫、运动化。手套是不是合适还要戴了才知道。在难以取舍的情况下,一副较柔软的手套更能得到手的认同。
● 驾驶员应谨慎服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酒后驾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国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给亲人带来巨大伤痛。可是很少有驾驶员留意在使用某些药物后,也会给安全行车带来隐患,在此特别提醒广大驾驶员首先应具备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同时在服用某些药物时,留意药物的副作用;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集中精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经科学研究和交通事故资料证实,驾驶员在服用某些可导致嗜睡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其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五倍。按药理作用区分,下列药物在出车前和行车中应尽量避免服用,因为它会使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诱发事故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镇静、催眠类药物:安定、鲁米那、舒乐安定等药物,可使人疲乏、头晕、看物体模糊。另外,某些催眠药常有些“副作用‘,特别是作用长的催眠药;较为明显。其不良反应有:醒后有头晕、头痛、精神不集中。反映迟钝等症状。
二、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等。常用感冒药一般含有扑尔敏,如感康、快克、银得菲。服用此类药物,常见有嗜睡、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超剂量中毒时,可致视力模糊、瞳孔放大、惊厥。甚至精神混乱等。
三、抚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普鲁本辛、654…2片等,常见副作用有口干、心慌、瞳孔放大、视力模糊等。
四、降压类药物:如利血平、降压灵一般剂量可引起乏力,较大剂量能引起嗜睡、噩梦、精力不集中等抑郁症状。
五、解热镇痛类药物:如消炎痛、布洛芬、茶普生、颅痛定,常见副作用有头痛眩晕、视觉障碍。疲劳。失眠、抑郁等。
由于上述药物都具有不同的嗜睡等不良反应,因此,驾驶员在诊疗疾病中,应主动说明自己的职业特点,以便于医生有选择地用药、指导用药,服药时一定谨遵医嘱,慎重用药。在易发生事故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提高警惕,力争把行车中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行车安全。
● 饥饿时分慎驾车
一位有十多年驾龄的司机,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路况,可谓身经百战,谁料想,最终他却栽倒在饥饿的怀里。
那天下午,他在上海卸完货后立即返家。原打算在嘉兴服务区吃晚饭,再休息一下上路,但由于时间太晚,快餐厅内只剩下他不喜欢吃的棕子和其他干粮。于是,他就忍着饥饿,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驾车上路。晚上9时许,车驶到杭民高速公路萧山路段时,与前方、停在停车道和紧急停车带之间换轮胎的大货车发生了追尾相撞。虽捡回一命,但双脚却因粉碎性骨折而致残,不锈钢代替了原来的骨头将伴他度过一生。‘悔不该呀!要是当时随便吃点东西充饥,稍作休息再上路,就不会……“
饥饿开车是导致车祸发生的常见因素之一。因为人体的正常运动有赖于血液糖分的能源供应。特别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脑组织细胞,对糖供给是否充足十分敏感。当人体处于低血糖时,神经系统就会有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昏眼花、心慌手抖、多汗发冷。软弱无力、心神不定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定向力和识别能力下降、精神恍德、幻觉出现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发生车祸。
司机因工作需要或条件限制,往往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常常饥一顿饱一顿。饥饿时,机体处干低血糖(每100毫升血液血糖浓度低于60毫克)状态时,便会出现上述反应。所以,司机一定要注意按时进食,不能空腹开车。女司机不可盲目进行节食减肥。最好车上准备一些糕点。巧克力和含糖饮料等,当有饥饿感时,要果断停车吃点东西,以防低血糖出现。
● 观察灯光的五大诀窍
对于驾驶员来说,夜晚驾车时正确地使用灯光非常重要,合理地利用其他车辆的灯光能对安全行车起到帮助。
出入胡同先晃大灯
市区道路除宽敞的马路,还有狭窄的胡同和交叉的路口。常有车辆或行人突然从胡同内出来,如果司机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极易发生危险。若能注意观察口内驶出车辆的灯光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胡同中有灯光直射出来,说明有车辆要从口内驶出;根据灯光的亮度和灯光的高度可以判断出车辆的大小:灯光亮、高度低的为小轿车,灯光暗、位置高的为大型车。这时驾驶员应减速、鸣笛、交替使用远、近灯光提醒对方。
影子闪烁须防行人
如果灯光中有影子闪烁,说明其汽车前还有行人或骑车人,且距离路口已很近了。为防止行人的突然出现一定要提前减速,不要心存侥幸以免造成事故。
没有护栏减速让行
很多混合车道没有中心护栏,遇对向车辆排队等候而本方车道畅通时,可以发现对向车辆灯光是均匀和有规律的。此时,有行人抢行横穿马路,司机往往因对向车辆的灯光而产生盲点。司机要注意减速通过,当车前灯光发生变化时说明车前有人移动通过。
进出主路先看车灯
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中建设了很多设有主辅路的道路。在夜间行驶到主辅路进、出口时,注意观察进出口处有无灯光照射。若有则表明有车辆要从主路驶出或从辅路驶入。因为交通部门设计的进、出口方向与主、辅路方向是有一定角度的,正常行驶的车辆灯光不可能直射出,只有进、出主、辅路的车辆灯光才可以直射以便被其他车辆发现。
灯光波动路面不平
此外,可以通过对向驶来车辆灯光的上下波动判断前方路面的平整度,也可以利用前车尾部反射的灯光观察发现本车前照灯是否有缺损。
在晚间驾驶车辆时有效地利用其他车辆的灯光,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判断能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 安全开车的手眼身脚步
如果随机问一个司机如何握方向盘,可以得到许多种答案:刚从驾校毕业的人会选择四、九点式———左手握住方向盘的九点位置,右手握四点位置;开切诺基或别克的人会选择左手搭在方向盘的顶端,右臂靠在中间的扶手箱上;开桑塔纳的人会选择把座椅向后调一些,身体半躺着,用手握着方向盘的下端……
这些都不是安全的开车姿势。
双手要平行
双手要平行地握在方向盘的中间稍偏下的位置。尽管这个姿势有悖于驾校教练的谆谆教导,但是在发生碰撞时,平行的手臂更有利于支撑身体。如果双手放在四、九点位置,左臂肌肉始终保持紧张,造成左右肩、臂发育不均衡。
只用四指握住方向盘,大拇指挑起贴在方向盘上。当车轮撞到石头或高台阶时,前轮有时会突然转向一侧,带动前轮快速旋转,假如拇指环绕方向盘,快速转动的方向盘会将拇指打折。
眼睛到处看
判断一个司机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的眼睛在一个物体上停留的时间。
新手上路后,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正前方,生怕撞到前面的车。其实,除了注意前车的动向外,还要充分利用车上的三块反光镜,随时观察、了解侧面和后面来车的位置、车速。
踩刹车前,看一下中间的后视镜,后车是否跟车太近,是否需要轻踩刹车、亮起刹车灯提醒后车注意。并线时,除了看左右的反光镜以外,最好回头用眼睛的余光溜一下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