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战国时代-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渌⑿械墓善焙推笠嫡⒁姓鹊龋家阶旁谖镏市翁希褪欠⑿腥说某Х俊⒒鳌⒌夭约凹际踝ɡ鹊取C拦淙灰肱分拚峁首时荆墒侨绻阌谜秸侄沃苯庸セ髋分蓿桶雅分薜奈镏什聘换倭耍庋分薜墓首时疽裁挥辛耍褂惺裁垂首时玖鞫克钥梢运担谛槟庾时局饕褰锥伪⒌牡酃饕逭秸绻俏苏峁首时舅⒌模疾换岽虻焦首时臼谐〉闹行模峭ü馕У囊蛩乩创迹獯涌扑魑终秸驼獯魏M逭秸家丫芸闯隼础C拦诘谷秸┌锖蠡嵬O吕矗彩钦飧鲈颍蛭乱徊骄褪敲琅返闹苯佣钥埂! —ぁ ⊥跸嫠耄夯箍梢杂檬侄蔚亩嘌缘姆绞浇饩鑫侍狻H绻路绞角喜涣俗时荆美嗨芐ARS的方式行不行?像前一段欧洲资本到香港,按照王建的统计,最高的一个月达到创记录的2000亿港币,现在如何?不用细算账,估计这一段时间肯定是来得少了。这说明有很多方式可能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并不是只有军事打击一种方式。在激烈对抗的境况中,只要能改变国际资本的各种手段,都有可能被采取当做攻击手段;当然这不是说这次SARS是有人攻击中国,破坏中国的投资环境。   同样,要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并不见得选最狠的手段使,但肯定是选最有效的手段,作为控制国际资本流向的战争,必须是高度可控的战争。观察这类战争,我们观察角应该更大一点,思维要更通透些,对危机的反应也要更快些,而且要在决策体制上体现出来,不然没有办法应付这种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战争。  王建:    只要美国的决策人能够可以搞得定国内的政治,它什么手段都敢使,如果真在伊拉克扔了核弹,导致它自己下台,它也不会用的。它需要使用SARS,就使用SARS,它需要精确打击就精确打击。  王湘穗:什么东西合适就用什么,以实现目标为惟一指归。美国人手里还有一个核大棒,它跟伊拉克这么讲的,如果你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就扔原子弹,当然它是一种恐吓。但它正在把它逐步变成国家政策,像在《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就点了7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列为可以先发制人进行核打击的目标。最近美国国会取消了对小当量核武器实验禁令,这就是危险信号,因为从目前的技术性价比计算,小当量核武器还是打击“盒子内目标”最有效的工具,这对依靠坚固筑垒对付美国军事优势的国家来说,显然是个威胁。所以,朝鲜反应最强烈。  王建:    远程精确打击,原来我以为它是一个代价高昂的东西,照你们这么一说,它反而是降低了战争成本。这样的话,就是说我发动一场战争,作为对抗的另一方,你经济实力跟我相当,可我技术手段比你先进,你的战争成本就会比我高,这样你就打不下去。这个说的是在双方经济实力相当的正面冲突当中,具有高科技武器的一方必然要胜出,因为它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  

军事力量是美国调节国际资本流向的主要手段(2)
王湘穗:从单一武器计算,当然精确武器要贵许多,一颗“战斧”要上百万美元,但如果把连带成本都计算进去,特别是把作战效果放进去,精确打击的费效比显然更合理。当然美国也在尽力降低精确打击的成本,改造炸弹就是一个办法。这里有个如何建立战争评估体系的问题,我们正在写的书中也探讨了此事。  王建:    战争的对比最后是力量的对比。力量的对比,一个是军事实力,一个是经济实力,你消耗不起,我消耗得起,你的战争跟我不一样,你扔600颗,我扔1颗就够了。  乔良:经济实力都差不多,而我的军事实力却比你们高一大块,这种时候你们还能干什么?   

除了动武美国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美国在选择动武之前,它也用了其他办法,最后才选择战争,战争是最坏的办法,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目前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是绝对的第一,灭人一国只伤亡数百,一方面它力量强大,另一方面是代价很小,美国自然愿意使用军事力量。此外,“9·11”后,美国民众对使用武力解决国际问题的高度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  乔良:    我在这里代表某些反对把美国看做是一个帝国的人提一个问题:如果你认定美国是一个新帝国,那么它的帝国方式是不是会按老帝国的方式,必然走军事扩张之路?美国有没有其他的方式解决你说的这个问题?  王建:我觉得很难找得到。它要有,早就用了;也可以说,在此之前,它也用了其他办法,最后才选择战争,战争是最坏的办法。  王湘穗:    军事扩张虽然只是实现帝国的一种方式,但却难有帝国不采用这种方式。越南战争后,美军痛定思痛,“十年教训、十年生聚”,在军事技术和战争方式上大有长进。目前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是绝对的第一,灭人一国只伤亡数百,甚至还是零伤亡。一方面它力量强大,另一方面是代价很小,美国自然愿意使用军事力量。此外,还有一条就是美国的民心。“9·11”后,美国国内对使用武力解决国际问题的支持度很高,打伊拉克是70%以上的支持率,打伊朗还没怎么煽乎,也达到50%以上,这势头不到吃下一个苦头的时候,恐怕不会停止。  李晓宁:法国人讲,美国人老是捂着自己手里的牌,不亮出来。估计你美国手里的牌都是7点以下的,决不是同花顺。也就是说,美国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强的实力。美国工业能力是很强大的,但是也出现了很明显的衰退现象。像咱们陕西的黄土高原,上一阶梯就会有一个平原。  举个美国航空工业的例子。美国的航空工业都是领先的,以前波音、洛克希德的飞机都是领先很多的。欧洲的空中客车跟它们比就很小。“9·11” 以后美国航空业遭受打击,波音公司兼并了麦道公司。麦道有用的人都被波音收去了。但是在波音公司内部,老波音的工作人员不断被裁掉,而麦道的人不断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因为麦道做军品的人才很多,而波音做民品的一些人因产品滞销而被裁减。军品定单很多,民品比不过欧洲的空中客车,出现了强大竞争对手。欧洲空客又便宜又好。我们国家也开始订购空客飞机。有人举了40多个行业的例子,从机床等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美国原来在93%的行业中间是领先技术,现在这个领先技术美国人已经跌到60%多。投资者要追逐最好的技术、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益。     美国本来是世界上军转民最好的国家,实验开发产品到商业过程中,美国是能力最强的,很多事情其他国家都做不了。但现在美国出现巨大的科技商业化障碍。   小布什的减税计划就像刺激美国这些经济发展的因素。  乔良:今天小布什还说,减税计划必须实行,而且减少了还不行。  李晓宁:    这一切都是刺激经济,利用国家财政政策的杠杆刺激经济,特别是刺激具有领先技术的产业。日本经济的塌方很大一个原因是日本的新技术不如美国,所以投资上不去。欧洲掌握的技术和美国的核心技术竞争很厉害。美国在今后的几年中间怎么办?这是个大问题。现在美国靠打仗先抓资源,控制发达的工业国家,减缓欧洲、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时间,最终美国科技一定占据领先地位。  乔良:假如你说这个观点成立,等于为这次倒萨战争找到另外一个理由,除了王建谈的打欧元,还因为欧洲人在核心技术上对美国有威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美国将出现“新麦卡锡主义”
与20世纪麦卡锡主义不同的是,这次的“麦氏”主义不仅仅来自政客们的煽动,而是来自公众的自觉,连一向自立于政府之外的、代表社会良知的新闻舆论界都自愿卷了进去,这尤其可怕。     “新麦卡锡主义”是美国社会为了整合力量、排除国内各种政治阻力和舆论阻力,逐步进入全面战争状态的必然前奏,也可以说是病态的危机化反应。这样做,美国才能顺利地动员起更大的社会力量,维护它的货币霸权。   乔良:在“9·11”后我们写过一篇《“9·11”后大势研判》,其中一个推论,就是美国会加快向右转,甚至出现第二个麦卡锡时期。事实上,这个时期已经开始了。我们只要看看美国乡村歌手乐队“南方小鸡”因反战言论在其国内受到的报复,比如用15吨重的拖拉机将她们的演唱专辑唱片疯狂碾碎,再看看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在发表反战宣言后,不断收到匿名电话和恐吓性电子邮件,就不难看出这种趋势。只不过与20世纪麦卡锡主义不同的是,这次的“麦氏”主义不仅仅来自政客们的煽动,而是来自公众的自觉,连一向自立于政府之外的、代表社会良知的新闻舆论界都自愿卷了进去,这是尤其可怕的。这将可能使我们所说的第二个“麦氏”时期格外漫长。同时对这时期的纠偏也比第一次更困难。因为那时有前苏联存在,国际形势会令美国人狂热的头脑很快冷静下来,为对付前苏联,起码要与自己的盟国友好相处,也就是善待盟友。但这次不同了,无节制的美国人连自己的盟友也已经不放在眼里,更不要说其他国家。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多,美国内外的因素都在起作用,〖BF〗一是其对世界上只剩下一个超级大国的自信;二是“9·11”的打击;三是其国内右翼和极右翼势力占上风;四是国际上对其缺乏制约力量。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会使这次右摆的幅度很大。尽管美国体制自身有纠偏机制,但在纠偏中起重要作用的舆论和民众主流倾向都还在跟着朝右摆,远未到回荡之时。所以,大家包括各大国除了继续加强自身实力,就是耐心等待。我估计在这次美国大幅右摆中受打击最大的将是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和欧洲的社民党力量。因为美国首选战争作为解决问题的做法,使第三条道路没有了多少发展空间。但欧洲和世界也会大大减少对美国的幻想。估计在全世界各种力量的重组和显形之后,美国真正有了孤立感,甚至吃到一些苦头后,那时的美国才会出现从右向左的回荡。这个时期起码还得8~10年才会出现,大约相当于两个总统任期。〖BFQ〗  王湘穗:在这次倒萨战争中,美国对新闻机构的控制更严密,美国社会对反战人士的清算也更严厉,而赞同战争的人反倒被奉为英雄,比如支持这次战争的电影明星布鲁斯·威斯利的声望此番在美国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我们不应把麦卡锡主义看做是美国历史上的孤立现象,而应看成一个社会为了整合力量、排除异己,逐步进入全面的战争状态的必然前奏,也可以说是病态的危机化反应。  乔良:这固然与“9·11”事件有关,作为这一事件的受害方,“9·11”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它正在助长的一种狂热的排他偏向却令人担心。因为这种偏向对于一个目前拥有无人可以制约的庞大力量的国家来说是危险的,对于世界同样危险。  王建:麦卡锡主义是美国可以动用更大的军事力量,向外维护它货币霸权的保证。一定得把国内的各种政治阻力和舆论阻力都打掉,才能顺利动用军事权力。  乔良:如果真像你说的,美国赤字达到7000亿,连今年都过不去,麦卡锡主义怎么能不抬头。  王湘穗:美欧的对抗,虽然主要是货币霸权之间的对立,但也有意识形态的对立,菲舍尔和拉姆斯菲尔德关于伊拉克的辩论,也有点赫鲁晓夫与尼克松“厨房辩论”的味道。中国在这个时候,要避免跟美国搞意识形态的对抗,因为它并不把你当主要目标,如果你在意识形态对抗,中国就可能成为“新麦卡锡主义”的“猎巫”对象,成为打击目标。  王建:麦卡锡主义将在美国盛行,这个观点我很同意,只要仔细阅读“9·11”后制订的“爱国法”及相应配套的一系列法规就清楚了,它打破了美国一向鼓吹的许多民主规则,如隐私权等等。美国的政治权力更多受制于国内,不是国外。在帝国主义国家内部,老百姓的利益不是金融资本家的利益,在纽约的华尔街,300多米长,集中了世界一半以上金融财富,与美国老百姓有多大关系?所以,如果美国国内的民众力量反战越来越大,我说这只会加快美国的国内政治走向反动,走向恐怖。当然也要争取民众的支持,所以要控制舆论,让美国的老百姓都支持我,比如打叙利亚,42%的人支持,差不多一半,我再给叙利亚扣几个屎盆子,那就到60%了,肯定打起来,国外多少人大游行,没有用。  王湘穗:   美国现在甚至有军国主义的趋向,一切为军事行动让路。连美国报纸都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后,国务卿马歇尔站在舞台中心,而现在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站在舞台中心,拉氏成了美国甚至世界最有影响的政治人物。军事力量成为美国的基本支柱后,美国社会就要按军事要求办事。    。 想看书来

对美式技术迷思的反诘(1)
美国人认为技术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这使美国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技术决定论式的思维方式。美国人相信或者指望用技术解决一切问题,包括解决美国现在所面临的,实际上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这很不幸,因为人类有很多问题不是拿技术能够解决的。如果美国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继续沿着技术迷思这条道越走越远,最后只会走向万劫不复。 技术过去是靠释放生产力,为资本赚更多的钱;现在技术很多是被资本包装的新技术概念,是用来在股市上圈钱的。如果技术概念就能盈利,资本就宁可玩概念来赚钱,得鱼忘筌,技术就是那个被虚拟经济渐渐忘掉的筌。   乔良:    对于美国人崇拜技术,技术至上的倾向,我们把它称之为技术迷思。美国人认为技术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这使美国人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技术决定论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使美国人获益匪浅,我们今天看到的庞大的新帝国,几乎就是建立在长时期占据技术高端基础之上的。包括与它的货币霸权相关连的信息技术以及整个金融衍生工具都是与这些技术相关连的,它的军事霸权也是建立在高端技术上的。这些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使美国人相信或者指望用技术解决一切问题,包括解决美国现在所面临的,实际上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这很不幸,因为人类有很多问题不是拿技术能够解决的。而偏偏美国人手中又握有最高端最强大的技术力量。在从根本上改换思维方式之前,美国人恐怕要一条道走到黑了,这尤其不幸。对美国对世界都很不幸。看看历史,十字军东征无功而返,成吉思汗的西征烟消云散,都说明一个问题,异质文明间的矛盾是不能仅靠军事强权特别是技术强权解决问题的。  即使仅仅是为了从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那里去攫取利益也不行,更不消说驯服另一种文明了。如果美国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继续沿着技术迷思这条道越走越远,最后只会走向万劫不复。  王湘穗:狮心理查的十字军之剑能打败萨拉丁吗?军事强权解决不了宗教观念的差异,文明冲突要另寻解决之道。  乔良:    我们在《超限战》里谈了一个观点,克林顿说,美国有能力在世界任何地方,保卫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针对这话,我们俩专门有一段反诘,我们认为美国确实有能力保护它的利益,但是不见得有能力保护它的价值观。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同层次的东西。  利益是可见的,是有限目标,而价值观则是看不见的无限目标。美国你再强大,你也是个有限责任公司,不可能承担无限责任。非要承担无限责任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结果当然只能是破产。  王湘穗:美国有一种倾向,想用技术手段解决一切问题,包括深层的哲学问题。这是美国人的思想误区,技术至上,用技术解决问题,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用最新的技术解决最新的问题。我们在《超限战》中提出过一个概念,就是技术的枝杈效应,“技术的无理性膨胀,让人们把一个个初始目标遗失在枝杈横生的技术之树上而迷途忘返”。美国人和许多盲目学习美国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已经成了产生问题的最重要原因。  李晓宁:    美国人经常问自己, “美国还有几个爱迪生和贝尔”。这句话特别直观。刚才我说的那些话,就是这个意思。美国人靠爱迪生、贝尔、福特这样的人起的家,而不是靠攻城掠地,像成吉思汗那样起的家。是靠先进的工业技术加上以不断完善的商业机制发展起来的。美国现在商业机制也走样了。现在越开发越虚,淘汰率增高。  王湘穗:科技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成论,是实物经济时代的一个规律性判断,在虚拟经济时代,规则和标准有决定意义,你们看浏览器的标准、通讯标准争斗得多激烈,在一定意义上说制度和标准也是生产力。  李晓宁:这就是科技和制度的关系。从工业革命开始,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回收问题。假设我们开一个工厂。投资进去以后,要买地皮,盖厂房,要买机器,要搞技术研发,要发工人工资,总之要投入很多成本。当第一批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比如我们做了10件衬衣,如何给产品定价呢?假设我们投资了100万,那平均一件衬衣10万块了。谁买得起,这时人们在复试记账法中发明一个办法,叫做折旧。就是把成本摊到后几十年了不断消化掉。这是一个重大发明。这种记账的方法延续至今。当时的人们忘记了折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技术在20年折旧期内不能过时。如果过时了,产品将没法卖出去了,也回收不了成本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一个行业的技术更新率不断提高,这就是电子行业。所以逼迫会计们发明了加速折旧法来调整账目。但是到了今天,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一种技术的寿命只有几个月。那怎么折旧呢?所以就出现了安达信等大会计公司做假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