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家训-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颗子弹
卡尔森走在纽约深夜的街道上,他的脚步十分急促。突然,眼前小巷
中黑影一闪,一个穿着风衣的瘦小男子挡住了他的去路,口中低声喊道:
“站住,不要乱动!”
卡尔森看着劫匪手中的左轮枪,慢慢地举起双手,任由劫匪将他的手
表和皮夹搜去。就在劫匪准备离开之际,卡尔森叫住了他。
卡尔森说:“先生。你抢走了我的钱和手表没有关系,可是,我家里有
一个极其凶悍的老婆,我回到家里,要是告诉她我被抢了,她一定不肯相
信,她会以为我因赌博而把钱输光了。”
劫匪道:“那关我什么事?’
卡尔森说:“能不能麻烦你,用手枪在我的帽子上射一个洞,这样我回
去会好交代一些。”
经不起卡尔森再三恳求,劫匪勉为其难地在他的帽子上开了一枪。随
后,卡尔森又说,为了逼真,最好在外套、裤管、靴子,甚至于手帕上都
留下弹孔。
做完这一切,身材瘦小的劫匪准备扬长而去,卡尔森却拦住了他,要
求还回手表和钱夹。劫匪准备举枪威胁,卡尔森却平静地笑着说:“六颗子
弹都打完了。”于是,皮夹和手表又物归原主。
编后语:
人总有面临困境的时候。如果你面临了困境,一定要把困境看清楚,
然后瓦解困境。
卡尔森的困境不是劫匪,因为劫匪是不个“瘦小男子”。他的困境是“六
颗子弹”,这是他无法抵挡的力量。
他运用了瓦解的办法,让一只充满威胁的手枪变成一个毫无杀伤力的
小铁块。于是,他安全了。
藏在书中的遗嘱
有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学生尼森正在图书馆里埋头攻读一本
名叫《生物变种遗传基因研究》的书,这本书虽然他已读过好多遍,但仍
然爱不释手。
奇怪的是,当他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
像这本书总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他仔细注意书中的每一个细节,
果然有所发现。原来,在书的内文中共有73 处出现了阿拉伯数字,有9 处
数字下面,出现了模糊的墨迹。如果不特别留心,根本就不会发现。
尼森把这9 个数字按在书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起来。就是74125692l。
尼森认为这其中肯定有什么秘密,他决心揭开这个谜底。
他发动所有的亲属和朋友,到各个图书馆寻找这本书,并按照他提供
的页数查看有无相同的印迹。结果发现,在现存很少量的这本著作中,都
存在着相同的情况。尼森非常兴奋,他拿着书请专家鉴定,看是不足排版
印刷中出现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专家认为这明显是人为用笔尖点在纸
上留下的痕迹。
尼森开始对这本书展开调查,发现这本书是由劳腾斯出版社于1928 年
出版的,作者是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皮尔先生。此书出版时,皮尔教授已61
岁,3 年后因病去世。此节只印了一版,而且数量极少,只有420 册,现
今美国各图书馆总共收藏仅有十几本。
通过专家帮助和互联网确认,这组号码最后被认定为一家银行地下保
险库中一个私人保险箱的密码。在保险库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尼森找到了
皮尔教授的名字,并用这组号码顺利打开了保险箱。
令人惊异的是,保险箱里放着一封用蓝色丝绸包着的长信。在这封长
达l l 页的信中。皮尔教授用伤感的文字介绍了自己默默无闻的一生,描
述了出版这本书所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他说,世人和学术界对这本书的淡
漠,曾使他伤心至极。因此,他在所有书中的9 个阿拉伯数字下面,亲自
用笔尖点一滴墨水,将这9 个数字连起来.作为这个保险箱的密码。如果
有喜爱这本书的人发现这个秘密,他就把存放在这家银行里的36.34 万美
元遗产全部赠送给这个人。在信封里,还有一张银行的提款单和其他相关
证明,按美国的有关法律,尼森可以获得这笔钱,而且当时的本息相加是
274 万美元。
就这样,尼森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富翁。
编后语:
为什么只有尼森能够在这本书中发现财富?因为只有尼森全心地阅读
了这本书。每一本好书中都藏有一笔财富,不过它不一定是一笔存款而已。
每一本书中都会蕴涵一种真知或真理,如果你真的读懂了它,真的掌
握了精髓,然后学会了在生活中有效地运用,最终你得到的可能比尼森还
要多。
一本书甚至一句话,就可能让一个人的一生彻底改变,这难道不是巨
大的财富吗?
谁能让鸡蛋站立
为了横越大西洋,哥伦布精心筹划了18 年。其间,他受尽别人的嘲笑
和奚落,被认为是愚蠢的梦想家。
经过无数次辩论和游说,他的真诚和信念最后感动了西班牙国王和王
后,他们给了哥伦布远航的船只。哥伦布成功地渡过了大西洋,并发现了
美洲大陆。
当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对哥伦布充满了崇
敬之情。国王和王后在宫廷里宴请他,异常兴奋地听他讲述航海过程中遇
到的奇闻轶事。
哥伦布的成功和荣耀引起了很多人的妒忌。他们说:“不就是一个因贫
穷而做白日梦的穷水手吗?只要有足够大的船只,谁不能横渡大西洋呢?”
听了别人的议论,哥伦布没有恼怒。他从容地站起来,对大家说:“如
果你们有兴趣,我想提议在座的每一位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很简单。看谁
能把一个鸡蛋竖立起来。”
每个人都尝试着把鸡蛋立起来,结果却失败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
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这时,哥伦布顺手拿起一个鸡蛋,把尖端往桌面
上轻轻一磕,鸡蛋就稳稳地立住了。
哥伦布表情严肃地说:“各位,你们都说这件事情不可能办到,但我做
到了。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但等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之后,谁都能
做到了──关键在于谁先想到。”
编后语:
我们总是说:“机会都没有了。”飞机让莱特兄弟发明了,相对论已经
让爱因斯坦发现了,小说让海明威写了,电脑让比尔·盖茨做了……殊不
知,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创造奇迹的机会。
哥伦布把发现美洲的机会抢走了,当人们表示不满时,他把让鸡蛋立
走来的机会给了大家,结果人们还是没有抓住。
“关键在于谁先想到”。要记住这句话,然后问:我想了吗?我在怎么
想?!
乔·吉拉德的玫瑰花
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乔·吉拉德的展销室,说她想在这儿看看
车,打发一会儿时间。她告诉乔·吉拉德,她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
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一样。但对面福特车行的推销员让她过一小时后再去,
所以她就先来这儿看看。她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我
55 岁生日。”
“生日快乐!夫人。” 乔·吉拉德一边说,一边把她让进办公室,自
己出去打了一个电话。然后,乔·吉拉德继续和她交谈:“夫人,您喜欢白
色车,既然您现在有时间,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的双门式轿车──也是白
色的。”
他们正谈着,女秘书走了进来,递给乔·吉拉德一束玫瑰花。乔·吉
拉德慎重地把花送给那位妇女:“尊敬的夫人,有幸知道今天是您的生日,
送您一份薄礼,祝您好运!”
她很受感动,眼眶都湿了。“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礼物了。”她说,
“刚才那位福特推销员一定是看我开了部旧车,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刚
要看车,他却说要去收一笔款,于是我就上这儿等他。其实我只是想要一
辆白色车而已,只不过表姐的车是福特,所以我也想买福特。现在想想,
不买福特也可以。”
最后她在乔·吉拉德手里买走了一辆雪佛莱,并填了一张全额支票。
其实从头到尾乔·吉拉德都没有劝她放弃福特而买雪佛莱。只是因为她在
这里感觉受到了重视,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转而选择了乔·吉拉德的
产品。
编后语:
乔·吉拉德是世界级汽车营销大王,在15年的推销生涯中,共卖出
13001辆汽车,曾创下了一年卖出1425辆(平均每天4辆)的纪
录,这个成绩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他的几万个客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接到他寄来的贺卡,上面只有这
样的一些话:“祝你生日快乐”,“为你的荣升干杯”,“希望什么时候再能聆
听你的教诲”……他的秘决是:决不营销汽车,只营销问候。
点滴就是大海
有一位年轻人,在一家石油公司里谋到一份工作,任务是检查石油罐
盖焊接好没有。这是公司里最简单枯燥的工作,凡是有出息的人都不愿意
干这件事。这位年轻人也觉得,天天看一个个铁盖太没有意思了。他找到
主管,要求调换工作。可是主管说:“不行,别的工作你干不好。”
年轻人只好回到焊接机旁,继续检查那些油罐盖上的焊接圈。既然好
工作轮不到自己,那就先把这份枯燥无味的工作做好吧!
从此,年轻人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焊接的全过程。他发现,焊接好一
个石油罐盖,共用39 滴焊接剂。
为什么一定要用39 滴呢?少用一滴行不行?在这位年轻人以前,已经
有许多人干过这份工作,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这个年轻人不但想了,
而且认真测算试验。结果发现,焊接好一个石油罐盖,只需38 滴焊接剂就
足够了。年轻人在最没有机会施展才华的工作上,找到了用武之地。他非
常兴奋,立刻为节省一滴焊接剂而开始努力工作。
原有的自动焊接机,是为每罐消耗39 滴焊接剂专门设计的,用旧的焊
接机,无法实现每罐减少一滴焊接剂的目标。年轻人决定另起炉灶,研制
新的焊接机。经过无数次尝试,他终于研制成功了“38 滴型”焊接机。
使用这种新型焊接机,每焊接一个罐盖可节省一滴焊接剂。积少成多,
一年下来,这位年轻人竟为公司节省开支5 万美元。一个每年能创造5 万
美元价值的人,谁还敢小瞧他呢?由此年轻人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许多年后,他成了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编后语:
有人问洛克菲勒:“成功的秘决是什么?”他说:“重视每一件小事。
我是从一滴焊接剂做起的,对我来说,点滴就是大海。”
我们只羡慕别人拥有大海,但不知道别人一滴一滴艰辛积累的过程。
一点一滴都是重要的,否则哪里会有大海?
“梅尔多”铁锤
在美国纽约州,有一家妇孺皆知的“梅尔多”公司。这家公司是靠制
造“梅尔多”牌铁锤起家的,它的起家时间很长,但过程却非常简单。
“请给我做一柄最好的锤子,做出你能做得最好的那种。”多年前,在
纽约州的一座村庄,一个木匠对一个铁匠说。“我是从外地来的,在这里做
一个工程,我的工具在路上丢了。”
“我做的每一柄锤子都是最好的,我保证。”铁匠戴维·梅尔多非常自
信地说。“但你会出那么高的价钱吗?”
“会的。”木匠说,“我需要一柄好锤子。”
铁匠最后交给他的,确实是一柄很好的锤子,也许从来就没有哪柄锤
子比这个更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锤子的柄孔比一般的要深,锤柄可以
深深地楔人锤孔中,这样,在使用时锤头就不会轻易脱柄。
木匠对这个锤子十分满意,不住地向同伴炫耀他的新工具。第二天,
和他一起的木匠都跑到铁匠铺,每个人都要求订制一把一模一样的锤子。
这些锤子被工头看见了,于是他也来给自己订了两件,而且要求比前
面订制的都好。“这我可做不到,”梅尔多说,“我打制每个锤子的时候,都
是尽可能把它做得最好,我不会在意谁是主顾。”
一个五金店的老板听说了此事,一下子订了两打,这么大的订单,梅
尔多以前从来没有接过。
不久,纽约城里的一个商人经过这座村庄,偶然看见了梅尔多为五金
店老板订制的锤子,强行把它们全部买走了,还另外留下了一个长期订单。
在漫长的工作过程中,梅尔多总是在想办法改进铁锤的每一个细节,
并不因为只是一个铁锤而疏忽大意。尽管这些锤子在交货时开没有什么“合
格”或“优质”等标签,但人们只要在锤子上见到“梅尔多”几个字,就
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它。
就这样,在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镇诞生的小铁锤,慢慢成了美国乃至
全世界的名牌产品,而梅尔多本人也凭着这些铁锤终于成为了亿万富翁。
编后语:
“梅尔多”铁锤之所以畅销,是因为每一把“梅尔多”铁锤都是最好
的;梅尔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总是把每一柄铁锤都做得最好。
皮鞋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还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位国王外出经过一个偏远的乡间,乡间的路面崎岖不平,而且有
很多碎石头,刺得国王的脚又痛又麻。
回到王官后,他下了一道命令: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
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以造福于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
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集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
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多少。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
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暗自感叹。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
牺牲那么多牛,差遣那么多人,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割两小片牛皮
包住您的脚呢?而且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啊!”
国王听了很惊讶,仔细一想,立刻收回成命,采用了仆人的建议。于
是,世界上就有了“皮鞋”这种东西。
编后语:
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全世界,不
如先改变自己。
当自己改变后,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
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
生就会改变。
我们还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好主意,都出自爱心。仆人
并不是多有智慧,仆人只多一些不忍之心。他不是为国王划策,而是为牛,
为天下苍生。
“玛卡若线”的产生
或许你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叫琼·玛卡若医生的名字,但这个世界注
定要留下她的痕迹。
琼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出于一个医生的敏感和良知,因车祸造
成的一个个患者让她对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她决定为
减少车祸做些有益的事情。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琼注意到,人们都乐意在道路中间的部分行驶,
这种偏好使车辆相撞的几率大为增加。一个念头闪现在琼的脑海中:在公
路中间画上一条醒目的线。
当琼将她的建议提交给有关部门时,得到的却是冷酷的否定。不过,
琼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她又将她的设想提供给一个妇女俱乐部,俱乐
部所有成员全票赞成这一提议。
尽管有妇女俱乐部的鼎力支持,琼还是在经过了7年不屈不挠的奔走
之后,才终于使自己的提议得到实施。
1924 年,内布拉斯加州高速公路管理委员同意在99 号高速公路进行
实验,他们在这条公路的中间划上了醒目的一条线,将路面平分为两部分。
此后的统计数字表明,99 号高速公路的事故率大幅度地下降了。
不久,该州的高速公路都划上了中分线。随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
家都采用了这种做法。
做为医生的琼没有在医学界留下自己的影子,却在世界交通史上永远
刻下了自己名字──为了纪念她,人们将马路中间的这条线叫做“玛卡若
线”。
编后语: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怀有深切的关爱,你就会设法为完善这个世界做一
些事情。
出于这样的动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杜瓦发
明了保温瓶,玛卡若发明了“玛卡若线”──其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
做同样伟大的事情,包括你在内。
千万富翁的秘密
一位商人,出生在一个嘈杂的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
一样,他经常打斗、喝酒、吹牛和逃学。
惟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从街上捡来的一辆破
玩具车修整好.然后租给同伴们玩,每人每天收取半美分租金。一个星期
之内,他竟然赚回了一辆新玩具车。他的老师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
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不可能。不过,也许
你能成为街头的一位商贩。”
中学毕业后,他真的成了一个商贩,正如他的老师所说。不过在他的
同龄人当中,这已是相当体面了。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样
都得心应手。最后让他发迹的是一堆服装,这些服装来自日本,全是丝绸,
因为在海上遭遇风暴,结果一船的货都成了废品。
这些服装来自日本,全是丝绸的,因为海轮运输当中遭遇风暴,结果
有染料浸染了丝绸,数量足足有一吨之多。
这些被暴雨和颜料污染的丝绸数量足有一吨之多,成了日本人头疼的
东西。他们想低价处理掉,却无人问津。想搬运到港口扔进垃圾堆,又怕
被环保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海中。
有一天,商人在港口的一个地下酒吧喝酒,那天他喝醉了,当他步履
蹒跚地走过一位日本海员旁边时,正好听到有人在谈论丝绸的事情。
第二天,他就来到了海轮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
“我可以帮忙把丝绸处理掉,如果你们愿意象征性地给一点运费的话。”
他不花任何代价拥有了这些被雨水浸过的丝绸。他把这些丝绸加工成
迷彩服、领带和帽子,拿到人群集中的闹市出售。几天之间,他靠这些丝
绸净赚了l0 万美元。
现在他已不是商贩,而是一个商人了。
有一次他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就找到土地的主人,说他愿花10 万美
元买下来。
主人拿了他的10 万美元,心里嘲笑他的愚蠢,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段,
只有呆子才会出这样的价。
一年后,市政府对外宣布,要在郊外建造环城公路,他的地皮一下子
升值了150 多倍。从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
在他77 岁时,终于因病躺下了,再也不能进行任何商务活动。然而,
就在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