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这种随机应变的想法影响着胡雪岩的一生,让他每次到了紧要关头,都能往“漂亮”的地方去想。
  当米价越涨越高的时候,干脆卖便宜点,这样就博得了大家的好感。因为他的好名声,所以漕帮老大哈哈大笑说:你是个好人,虽然你不是我们帮派里面的人,我也会帮助你。雪岩经常都是往好处想,经常都是做得很漂亮,因此得到了很多的好处。
  6.雪岩听说左大人要见他,有什么感觉?
  王将军告诉雪岩,左大人要见他。当时,雪岩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惊。喜就是说,左大人怎么认识我呢?雪岩觉得很奇怪,左大人见我干什么呢?要杀就杀,要放就放,为什么一定要见我呢?但是一则以惊,因为王将军没有告诉他左大人见他是为了什么事情,所以他又是战战兢兢的,一路走一路想到底要怎么办。好在他非常机警、非常谨慎,时刻都在动脑筋,我们相信他是会过关的。
  (四)
  左大人笑着问胡雪岩为什么不怕血本无归,冒死给官府送粮。雪岩一本正经地回答,说现在国无宁日,民不聊生,所以自己甘愿冒个人之苦运送粮食,以求国泰民安。 。。

第二章 巧觅靠山(6)
左大人对雪岩的回答很满意,但仍不露声色,只是拍了一下大腿,仔细地打量着雪岩。雪岩不知道左大人是什么意思,吓得跪倒在地,左大人却和颜悦色地请他一起吃饭。雪岩不知左大人的意图,惶恐地连说不敢。
  饭桌上,左大人向雪岩询问米价,雪岩并未直说,只是说自己的粮食是送给官府的,不收钱。但左大人坚持要知道米价,这时,雪岩动了动商人的脑筋,并未按现价九钱相告,而是说米价已涨到一两五钱了。
  左大人请雪岩代购军粮,并推心置腹地告诫雪岩,养口体不如养心志,为人处事要筑根本,去浮华。雪岩听了赶紧说左大人这番话非同凡响,自己会铭刻在心。
  左大人得知雪岩的母亲和妻子都在杭州城内,于是嘱咐雪岩为了家眷的安全,要谨慎从事,不要张扬。雪岩感谢左大人的提醒,并请左大人攻进杭州城后帮忙照顾自己的家人。
  雪岩拜别左大人后,想到杭州失守,战火纷飞,担心芮瑾的安全,就想让阿宝速回杭州,救出芮瑾。
  1.左大人问雪岩为什么借款送粮,雪岩怎么回答?
  左宗棠对胡雪岩也是很好奇:你一个平民百姓,我要借钱,老板没同意,你就借给我了,现在又平白送一船米给我,你有什么要求,是什么用意?我想任何人都会怀疑的,所以左宗棠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各位,如果换作你,会怎么回答?雪岩能不能说自己其实也不想做这种事情,当时是为了救师父芮司库的命,不得不答应借的,最后搞得好惨,现在这船米,也不是要送的,只是恰巧被逮到,没有办法,只好说是送的。他会这样讲吗?
  我们再一次请大家去想,人应该诚实,但是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诚实,怎么说实话?其实,这不是欺骗,雪岩只是在讲妥当话,只有这样讲他才能够过关,至于过了关下一步要怎么走,只能是到时候再说。
  其实,左宗棠听了胡雪岩的话,也是心知肚明:你有你不得已的地方,但是最起码你这样对大清国来讲是好事情,对我左宗棠来讲也是帮了很大的忙。所以,什么时候讲什么样的话,而且要讲得很妥当,这是平时要好好去练习的,但绝不是像一般人所讲的,任何事情讲实话就对了。那除非是小孩子,小孩子当然讲实话就好了,但是成人的社会是很复杂的,如果这次胡雪岩完全讲真话,我想他是过不了关的。雪岩的这一回答,使得左大人非常高兴,就认为雪岩这样的人实在是了不起。
  2.左大人请雪岩吃饭,雪岩为什么不敢?
  左大人听了雪岩的回答非常高兴,于是让雪岩跟他一起吃饭。我们想想看,漕帮老大要请雪岩吃饭,他都不敢吃,现在左大人要请他吃饭,他敢吃吗?所以他赶紧说不行。左宗棠是个很率性的人,他说:就算你陪我,有什么不敢?
  这一餐饭是不好吃的,因为雪岩坐在左宗棠的对面,他多讲一句话说不定就露底了,弄不好就被拆穿了。如果左大人当时一翻脸,雪岩的命有可能都没了,可是如果再推辞下去,那就表示他心虚了。因此,雪岩就只好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去陪左宗棠用餐。
  3.左大人问米价,雪岩为什么回答一两五银子一石?
  聊来聊去,左宗棠就觉得,眼前这个商人毕竟还是爱国的,不管他这当中有什么故事,最起码他的具体表现是对我有帮助的,而且他并没有想从中谋取什么很大的私利。因此他就觉得可以委托雪岩做一些事情。
  当时,左大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既然买卖粮食,而我现在要买军粮,你就替我买好了。所以左大人就问雪岩现在市价怎么样。各位,胡雪岩如果平常没有养成好习惯,这一关又十分难过。如果他一开口就说多少钱的话,那左宗棠就会认为胡雪岩这一批粮食不是送给他的,而是要卖给他的,这对两个人的感情是有伤害的。所以雪岩很自然地说自己是来送粮的,当然是不收钱的,这就表示他是有诚心的了。
  一个人要提防对方试你的时候,是准备拆穿你原来的那种想法。左大人说,送归送,买归买,多少钱?如果这个时候雪岩又把实际的价格讲出来的话,那他不是一个商人,因为如果每次都赔本,他能赔到什么时候,他有多少钱赔得下去?所以他面不改色,马上抬高价钱,说一两五钱一石。他天生的这个条件是很优越的,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如果他报低了,将来涨价了怎么办?所以他就报高,报高就能把自己的利润空间放大,因为他是一个商人,而不是慈善家,他也不是做公益事业的。

第二章 巧觅靠山(7)
4.左大人说养口体不如养心志,雪岩为什么说此番话非同凡响,要铭刻在心?
  我想有很多人活到七老八十了还是悟不出这个道理来。左宗棠告诉雪岩,你要好好养心志,不要像一般人,只是养口体。养口体就是吃得好,睡得着,然后把自己养得胖胖的,脸色好好的;养心志就是要提高道德修养,品德要好,良心要保住。
  胡雪岩听了以后,如果说“哎呀,您这番教训真好啊,我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多努力”,那就是在拍马屁。一个人只会拍马屁,左宗棠就会把他当奴才,以后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可是雪岩如果说“这个只有你做得到,我们生意人做不到的”,那么左宗棠就会跟他疏远,就会认为雪岩这个人不可交。所以,雪岩说左大人这番话真是非同凡响,我一定会铭刻在心,这就表示说:我会尽力去做,但是我不敢要求太多。他这样的话是很顺理成章的,使左大人听起来既没有马屁的味道,又觉得他很诚心诚意地想要接受,这种话也叫做妥当话。妥当话是变动的,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说不一样的话才叫妥当话。胡雪岩每次讲话都不太一样,就是因为他能因人、因事、因地而做出调整。
  5.左大人为什么交代雪岩切勿对外张扬?
  左大人做事情也是很谨慎的,当然他比胡雪岩大十几岁,他的阅历绝对超过胡雪岩,所以他马上料到,胡雪岩有很多长处,值得栽培。但是他终究不是很了解胡雪岩,他想如果雪岩把这些拿到外面去张扬的话,不但对雪岩有害,对自己也不利,所以他觉得应该交代一下,免得事情发生以后,搞得不可收拾,那就糟糕了。于是他就告诉雪岩:现在杭州城控制在太平军手上,如果让大家知道你在替我做事的话,对你的老母和妻子是很不利的,所以你不要张扬,再加上有很多人平常也不见得跟你处得好,他们对你看不顺眼,就会见风起浪,然后制造很多困难。
  胡雪岩一听就知道左宗棠是爱护他的,所以他非常感谢,并且趁这个机会,求左宗棠打进杭州城的时候,多照顾他的家人。大家看,雪岩所有的应对进退其实都值得我们仔细地去领悟。
  6.雪岩为什么交代阿宝速回杭州,救出芮瑾?
  左宗棠告诉雪岩不要张扬,雪岩马上想到即便自己不张扬,消息也会传出去,这一传出去,肯定很多人会受害,会受到连累,所以他越想越觉得芮瑾一个人太可怜了,她的处境很危险。于是雪岩就叫来阿宝,问他敢不敢回杭州把芮瑾救出来。因为阿宝是芮瑾介绍来的人。可见,雪岩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某些地方是心狠手辣,但是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充满了温情的。
  雪岩很狠,但是我们能看出来,他是有情有义的狠,而不是无情无义的狠。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很有魄力,很果断,很敢出手,就是很狠,我们要赶快去看他是有情有义还是无情无义。如果他是无情无义的,那么我们应该敬而远之,千万不要靠近,否则迟早被他所害。我们这样观察下来就可以看到,胡雪岩该狠的时候发狠,但是他始终是有情有义的,他的内心其实也有很温柔的一面。
  

第三章 结交帮会(1)
(一)
  雪岩正在叮嘱阿宝,成祥带着则云来找他。原来,杭州城被太平军攻破之后,则云偷偷逃回了乌镇老家。雪岩忙向则云打听自己家里和芮瑾的情况,成祥听了杭州城的情况,一筹莫展,雪岩却一直低头思忖。
  雪岩思来想去,把成祥和则云叫到跟前,毫不隐瞒地把左大人给的货款拿出来,和他们商量今后怎么办。则云支持雪岩干下去,雪岩很高兴,立即任命则云担任钱柜。成祥见他们两个这么有信心,也同意要大干一场。
  说干就干,为了保证顺利运粮,雪岩再次拜访漕帮老大,并以大礼相赠,老大很高兴,爽快地答应帮雪岩出面担保,筹措粮饷。
  左大人收下了雪岩送来的粮食和马料后,没有提给钱的事,成祥和则云担心收不回银子,可雪岩却在想着如何能规避风险,挣大钱。
  他说想干自己的老本行,到上海去开钱庄,成祥和则云都很惊讶,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还可以去上海开钱庄。
  1。胡雪岩把钱拿出来,问成祥和则云如何打算,是什么道理?
  左大人给胡雪岩的这笔钱,是要他代购军粮所用,并不是前一批的粮款,雪岩把它公开出来,这是非常好的一种作风,我们把这叫做财务公开。无论是从事商业的人,还是从事工业的人,甚至于从事农业的人,换句话说,不管哪行哪业,钱财清楚都是基本修养。只要钱财不清楚,让人家觉得钱财一过你的手,好像就要被你沾去一些,那你的信用就破产了。雪岩这种示范,值得我们学习。
  他把钱都拿出来说,就这么多钱,你们打算怎么办,我尊重你们的意见。因为这笔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你们如果想拿回家去,我没有意见,如果想继续拼下去,我也赞成。雪岩这么说是很正确的,因为任何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就应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而且往后怎么发展也要征求大家的意见。
  成祥和则云几乎没有什么考虑,都表示说要干下去,这是个很好的开始。每一个项目结束之后都带来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才叫做阶段性的调整。
  2。雪岩为什么指定由则云担任钱柜?
  人和钱是最容易引起矛盾的两件事情。各位看到,所有的纠纷,所有的矛盾,不是由人引起的,就是由钱引起的。如果雪岩说,要继续干的话,这些钱就由我保管,这样难保不会让成祥和则云怀疑他的居心。虽然他们三个人已经相处了很久,彼此相知,但是这种做法毕竟是不对的。
  胡雪岩没有那样做,他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把钱交给则云,由他来保管,我不经手。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你做这个他做那个,大家分担,这叫做内部控管。这样并不是说大家彼此不信任,而是让彼此有一些牵制,互相协调。这是一种公开的形式,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柳成祥一开始就想到,左宗棠给的那一点钱不够买那么多粮食,所以他首先就有一种怀疑,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为了有效地利用手中有限的这点钱,雪岩就开始分工,让大家各司其职,彼此有一个内控,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3。雪岩告诉老大有一事相求,老大为什么慷慨答应?
  不管漕帮的老大做人是不是慷慨,他都不可以有求必应,因为他要对他的弟兄有一个交代,这是当老大的职责。如果他拿大家的力气做私人的表现,或者来打点私人的交情,建立私人的关系,那都会让手下很不服气。事情是大家做的,凭什么你一个人去卖人情?所以如果漕帮老大纯粹是因为个人慷慨而答应雪岩,他就不是一个好的老大。
  但是我们知道,雪岩一见面就送给漕帮老大一件大礼,而这份礼物就表明雪岩的态度:今后我不会亏待你的。不会亏待你,也就不会亏待你们帮里的弟兄。这样一来,老大对自己的弟兄们就有了交代,他就可以满口答应了。
  一个领导者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是由很多条件制约的,但是最怕的就是拿大家的力气去卖自己的人情,那样一定不能服众。
  4。雪岩为什么对漕帮下这么大的工夫?
  我们曾经讲过,做任何事情,渠道是非常重要的。雪岩今后要做米粮的生意,要替左宗棠采购军粮,就必须要保持渠道的畅通,所以控制运河的漕帮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第三章 结交帮会(2)
现在很多人过分相信外国人所设立的大卖场,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外国人控制了我们的渠道,就等于扼住了我们经济发展的咽喉,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多向胡雪岩学习,做任何生意,先要把渠道搞好,不管你有多好的货,只要渠道不通,还是会很麻烦。所以要想将来顺畅,就一定要花时间在渠道上面做文章,想办法。胡雪岩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他先把漕帮这条渠道打通了,接下来的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避免了很多麻烦。
  5。成祥和则云担心交了货却没有收到钱,雪岩为什么在想另外的事情?
  我想这就是雪岩的过人之处。一般人老是想过去,有些人想现在,比较少的人会想未来。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一个人如果老想着过去的事情,就说明他心态已经老了,不管他年纪多大,他的心老了,就没有斗志了,对未来便没有信心了;一个只顾现在的人,也是没有什么发展的,因为现在都忙不赢,又怎么会想到未来,怎么会未雨绸缪,怎么会去预测,怎么会事先做好周全的计划呢?那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看则云和成祥这两个人都在想:这个钱不够,左大人跟我们订货,还要我们垫钱,将来收不回来怎么办?在他们还在盘算这些小事情的时候,雪岩已经想到另外一方面。雪岩知道:要赚左宗棠的钱不容易,他不是很有钱的人,也不是做生意的人,如果不跟他打交道,我连一条路都没有;但如果跟他打交道,靠他吃饭,那我会更糟糕。所以胡雪岩就想到左宗棠给他的不是钱,而是关系,如何透过这种关系,去开展未来,就要靠自己了。现在搞粮食太辛苦,赚钱太少,应该回到老本行,去开钱庄才对。
  我们常常考虑自己能赚多少,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合适的。这件事上我没赚,甚至亏了,我都不在乎,但是我能从周边的事上赚更多的钱,这才是我的智慧。能这样想是很了不起的,胡雪岩就是这样。他想:做粮食生意,第一我是外行,第二很麻烦。运粮风险很大,然后又赚不了几个钱,万一耽误了,粮米发了霉,只能烂在自己手里。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些保险,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所以,雪岩把这边的事情交给则云和成祥两个人去做,他自己展望未来,预料未来的发展,又想出另一条路来。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很多人要么放弃,要么使劲一直往前冲,这都不是聪明的办法。但是如果选择另外的方向,就会发现到处都有机会。
  6。则云和成祥为什么想不到在上海也可以开钱庄?
  人常常受经验法则的约束,所以一个有经验的人,常常走不出新的路来,可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又走不出路来。我想这就是症结之所在,则云和成祥两人一听雪岩说开钱庄,马上就想到杭州,就是因为他们头脑里有了固定思维,被以往的经验束缚住了。
  雪岩有经验,他知道自己最熟悉的还是钱庄,而且那条路才是他的长远之计。他也知道,现在杭州还在太平军手上,即便回去也根本没有办法开展业务,但是他脑筋一转就想到了上海,为什么我不到上海去开钱庄呢?上海一样有很多人要把钱存到钱庄里去,钱本来就是要流通的,不是像树木一样栽在这里就搬不到那里去。所以一个人脑筋要灵活,同时眼光要开拓远一点,最要紧的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太多。
  (二)
  雪岩当机立断,让成祥和则云马上到上海物色店面,把钱庄的分号立起来。这时,王将军拿着银票来找雪岩,让雪岩为官府操办大批军备,成祥刚想说钱少,雪岩却马上答应下来。王将军离开后,雪岩让成祥和则云立刻动身去上海,并提醒他们:走官场先拜宝眷,会同行先说油水。
  左大人的下属杨昌浚诋毁胡雪岩,说他满脑子都是鬼主意,左大人并未在意,他很欣赏雪岩越权放债、冒死献粮的行为,感叹商之所奸只在图利,官要为奸就要祸国殃民了。
  雪岩陪着左大人下棋,还未开局,左大人先让下人将自己的帅牢牢地钉在棋盘上,然后问雪岩是否知道他这样做有何用意。雪岩刚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又谦虚地改口说不知道。左大人笑着说雪岩知道,只是不说。雪岩这才敢说左大人是在拿棋说战事。听雪岩说得头头是道,左大人非常欣赏。雪岩谦恭地说自己只读过四年私塾,左大人于是提醒他,即使不为功名,也要多读点书。雪岩听了,赶忙说左大人所言极是。

第三章 结交帮会(3)
王有龄的手下阿贵从杭州城里逃了出来,左大人本想治他个叛逃之罪,但雪岩听阿贵提到芮瑾,马上向左大人请求留下阿贵,并说自己正需要这样的人。左大人爽快地答应了他。
  1。王将军又来订货,雪岩为什么马上答应?
  做生意有大有小,做小生意的原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