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远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们也经常来医院,或者被110、或者被120、或者被好心人送来。。。。。。

  某天,110送来一位:本来应该执行治安拘留的对象却需要手术,执行只能在医院暂时进行了。

  费用?总不能用赃款吧,再说一共也不够。。。。。。

  通过警方联系,患者家在外地,家中有八十岁老父一人,其余无人可以联系。。。

  救还是不救?

  救是毫无疑问的。

  首先,他是患者,病情需要救治;

  其次,他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三,他意识清,有接受治疗的意愿;

  。。。。。。

  救,先手术,钱的事情相信警方或许、可能会有办法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聚氰胺致病患儿家长的--笑脸
【前言】医院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部分,活在其中也有很多苦乐酸甜,只是大家并非知晓,更谈不上理解,下边是我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希望大家和我一起体味

  笑    脸

  ……住院诊治结石患儿出院感受

  报完今天三聚氰胺奶粉患儿接诊登记表,望着在院病人从壹到零,心中难得的释然。眼前似乎还能看见昨天欣茹(化名)父亲那灿烂的笑脸。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多月来他第一次笑得那么安心、放心、开心!

  疑虑的眼神:记得那是9月21日,“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不久,小欣茹的父母和许多食用问题乳粉的婴儿家长一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医院筛查:结石!这样的结果,对于当时从事救治的医护人员来说都没有十分的把握,更何况是没有多少医学知识的普通人。“真的吗?”“不需要住院治疗吗?”“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小欣茹和她的家长来我院复查。至今还记得他当时茫然、充满疑虑的眼神……

  愤懑的背影:楼道中的欣茹是个听话懂事、安安静静的小女孩,不到三岁的年龄就要承受这样无辜的伤害,想来都让人气愤……免费的检查丝毫没有减轻他心头的负担,结果没有惊喜:双肾结石。他走了,带着专家组根据诊疗规范和病情而开出的诊疗方案回家治疗。“多喝水、多活动、多…”“这些缺德的企业…”充满愤懑的背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块“结石”在他心中有多么沉重!

  信任的目光:那天,10月10日,他又来了,带着那个依然安安静静的小女孩。大家的心情更加沉重,结石依然在,不但没有排出反而还增大了。“住院治疗吧!这孩子没吃几天奶,如今又受这样的罪!”“在家治疗时你们热心询问病情、我们很放心,我们来时就打算在你们院治疗了!”为了使小欣茹能够顺利康复,医院将她安排在了小儿外科一个专门的病房里,并且开始了更加系统的治疗……

  灿烂的笑脸:昨天,10月23日,他又来了,经过儿外科医护人员近半个月的精心救治,结石已顺利排出,欣茹又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游戏、玩耍了!“孩子好了,祝贺你!回家注意观察,按时回来复查……”“**主任,你们!如果有什么费用方面地问题,你们尽可以给我打电话……”他走了,将一张真诚、灿烂的笑脸留在走廊的尽头,留在了我们心里。

  回想这一个多月来,每天协调专人、专机检查、组织救治、每天收集上报材料……忙是忙点,累是累点,可是看着筛查数量越来越少,看着这灿烂的笑脸,心情就象窗外秋日的天空一样灿烂、晴朗!愿我们的世界少一些“三聚氰胺”,祝小欣茹象她的父亲一样永远充满灿烂的笑容,永远健康快乐地成长!

奶奶走了
文:边远人2008

  前天收拾书橱,自考课本都用来垫书橱了但有一本是断不能扔的……《环境资源保护法》!记得那是2001年第一次自考报了四门,其余都过了,就是这门没过,2002年也没有,2003年这门课成了自考的最后一门……可以说环保法代表了我整个自考的历程。

  但让我永远不能忘怀的还是书的479…480页上记录的一段心酸的文字,那是关于奶奶的记忆:2002年9月26日晚奶奶离开我们所有人,走了。次日凌晨知道这个恶耗,匆匆地上了回家的车,颠簸的窗外是丝丝小雨,以下是所有当时含泪记录的我能辨认的文字:

  这样一个有雨的天,空气湿湿的,时而起一阵雨。昨夜,在刘太行追忆我们的元帅。当我捧着这本书在灯下的时候,您就这样的走了。夜9点余。。。

  急急地登了车,雨也下来。这肯定是与我一同哭泣的;为您,我的奶奶。您就这样走了!在一个本该收获的季节里,带着七十  个春秋的风雨,在这样一个日子,去了。

  车停了,停在高速路上,窗外的天蒙蒙的,窗上的雨滴化作了一条线,流了下去。窗外是一棵一个年头没有结实的槐树,旁边是一地的花菜叶还有已经整好的几田奇地。。。收获、开始。。。季节可以重来,然而您将去哪里呢?一种痛苦的结束,居然是另一种苦痛的开始,在这样的一天,您的孙子,只能,竟只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您就这样走了。儿时的记忆不时在眼前、在脑海涌起,很清晰,又很远了。前些日回家,望着无言的您,握着那略显冰冷的手。。。一种渐渐逝去的恐惧已在心头涌动。。。我们又能与命运如何谈判?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在您的一生中,给予我们的远比我们给您的多得多。是的,在我们的心中,一种深深的亏在心中徘徊,您就这样走了。在您得心中孙儿是个听话的孩子、懂事的孩子,甚至误以为我是个医生。我到很想自己是个医生了,至少能有一丝希望挽留您一程,至少。

  窗外依然蒙蒙、湿湿,一如我的心  我的。我会买到那本《我的父亲刘伯承》,我会珍惜这本书,前边是一个逝去的故事,而能从这本书开始,写好自己的人生,想也是您对孙儿的心愿吧。。。

  车颤的厉害。然而既令您在,这边,您也感觉不到了,包里的葡萄是匆忙中唯一带的东西。再多您也吃不到了。。。

  很想赶快回家,又想慢点。奶奶,我回家了,您却走了。。。。

  

三十年,我与医院共同走过
文:边远人2008

  一九七八~二OO八,时间整整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三十年,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三十年,我们圆了企盼百年的奥运梦想……风风雨雨三十年,世界在变、医院在变、我也在变,三十年,唯一不变的是应当就是变化了。

  改革让我们认识了实践与真理、开放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什么是第一生产力……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从特区、开放城市到全面开放,从电灯电话的梦想到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幸福的!

  三十年了,从毛泽东思想到###理论,从###到科学发展观,我们正在阔步迈向小康社会、我们正走在和谐社会的大路上;见证了高楼大厦的耸立、见证了卫星上天、太空翱翔,从黑灰绿的“朴素”走到这五彩霓虹的世界面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高速铁路、我们坐上了飞机去远航,三十年一天天走过,我们是幸福的!

  三十年了,医院经历了建院初期的艰辛、经历了搬迁的奋斗,如今正阔步走在和谐、健康的发展大道上。经历了从“求医”到“就医”的转变,经历了公费医疗到新农和的转变,医院的楼高了、医院的人多了、医院的声誉响了、影响大了,医院经营正在适应着新医改的方向、适应着医学模式转变的方向走向“质量好、服务好”群众才可能满意的服务时代。

  遇上改革开放的时代,我是幸运的!能够来到医院,我是幸运的――因为这每一步都是我与医院共同经历和分享的――医院成立那年,母亲将我带到了世上,从蹒跚学步到呀呀学语,当我三四岁开始能够记忆周围事物的时候,改革开放来了!后来医院来到了我们现在的家,一代代附院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登攀,书写着一段段感人的杏林故事。后来我上了小学、上了中学、大学,毕业后来到了着座城市、来到了医院,再后来妻子也来了、我们在这里工作、生活,现在,我们又将我们的儿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他也和我们一样成了幸运的一员。

  共同走过的路给了我们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感受又给了医院与我同样的思索。医院要发展、个人要进步,我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做?正如改革开放的蓝图一样,规划要有的,但更重要的事情是落实到行动!三十年,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干出来的;三十年,医院的今天是干出来的;三十年,你我的点滴成功也是干出来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发展、要进步,医院要靠新技术的开展占领制高点、靠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员工的成长、成材和流动;个人要不断给自己加压、鼓劲,努力钻研、实践;我们需要的还是一步一步的登攀、还是踏踏实实的干!我相信“天道酬勤”,我坚信,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共同走过的三十年的积淀加上不断的勤勉奋进,我们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我真想立即再过三十年,回头看看!

汶川,我们并不遥远
(接到抗震救灾的命令,首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只有1个小时的准备便匆匆集合,迅速起程奔赴前线,下边是亲历那个简短的欢送仪式后的感受)

  512,因为南丁格尔而成为我们医务工作者难以忘怀的日子。

  512,因为汶川地震而成为我们广大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

  512,汶川震动、四川震动、华西震动、举国震动。

  512,人民的总理来了,

  512,人民的解放军、武警官兵来了,

  512,人民的医生护士也来了。

  这样的震动,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其实并不遥远…我们会想到32年前的唐山;

  这样的震颤,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其实空白一片…我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劫难。

  然而,我们是谁?

  “我们是人民养的,我们知道怎么办!”

  于是,我们在动员,行动起来的有医生、护士,还有我这样的普通一员

  没有什么壮语豪言

  我们的目标就是默默地祈祷,勇敢地向前

  一份份请战书摆在了面前,

  一份份捐款摆在了面前,

  第一批救援队员已整装待发…。

  牵挂的目光时刻注视着汶川…

  汶川的地,不要再抖了!

  汶川的雨,不要再下了!

  汶川兄弟,我们车轮滚滚!

  汶川父老,我们脚步匆匆!

  汶川,我们并不遥远!

  汶川,我们共渡难关!

父亲节的祭念
2008年6月13日,星期五。对于“湖人队”来讲这是一个黑色的日子:24分的优势被逆转,1971年以来季后赛的最大翻盘肯定不是24号预想的结果。。。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黑色星期五也在上演,就这天上午,一位熟悉的老师逝去了,带着短短48岁的年龄,带着许许多多的遗憾和未结的心愿匆匆地走了。

  今天是父亲节,阳光下的泰山清晰透明,树是绿的,天是蓝的。。。可是对于一个失去父亲、失去丈夫的家庭来说,一切又都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上午11:00,参加完告别仪式,校车驶过市政广场前后,车内的气氛已经渐渐从凝重中走出,讨论汶川地震的、讨论美国时政的声音开始有了、开始大了。。。望着广场西南那绿绿的池塘在想:我们其实就像水边的柳叶,从爬上枝头到随风摇摆再到飘落成水面一片黄叶一切只是时间而已。。。

  以下这些残缺的记忆,算是对一位兄长一样的老师的记忆和祭奠吧,愿逝者能够一路走好!

  认识*老师是在十余年前,那时候科里IBM电脑坏了,机器是从北京采购的,需要再到北京维修,连送带取一共两趟。这样的经历促成了一段交往的开始。

  一路下来,两件事情记忆是深刻的:其一是和外籍教师的交流,其二是*老师装钱的衣袋。

  刚刚毕业不久,学习英语的样子还有。路上带了本记忆英语单词的字典。。。。*老师在下铺,我在中铺,对面是一名外教样子的美国女士。当太阳从冀中平原的树梢升起的时候,有了一个机会开始平生第一次真正用英语的交流:…“hello!”…";hello!";…";excuse me do you h###e time to h###e talk with you。。。";

  ";ok;wait me for a time。。。。 ";这位女士来自美国西雅图,曾经在中国人大做外教的她当时在山东农大做外教。我们谈了很多关于体育、经济方面的东西,后来竟引来了一个大学生。。。这次交流让我发现:外国人的英语真好!连我这样磕磕绊绊的“英语”她都能听懂(我甚至连“年”都找不到英语单词);第二就是*老师的英语真好!我想不出来的时候他都能帮助我续上,却从来不抢一句。

  再有就是*老师的衣袋。当时车内好像不冷,可是李老师却一直穿着外套不脱,这样一路下来。下车后我才知道结果:外套(象是一件黄色近灰色的夹克)里面口袋里全是人民币,好像一共两三万!96、97年这些钱应当是个大数目了。除去胆大心细之外关键是钱的用途:那是*老师义务给同事用来买电脑配件的钱!事情办得还算顺利,*老师一直帮我把维修相关手续办妥后又忙着去给同时帮忙了!

  那次我把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动物园等几个地方逛了逛!除去北京得景色,*老师得水平和热心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时光荏苒,又几年过去,2001年时*老师当上了领导,我在医院开始信息科工作。又是电脑、网络把我们连在了一起。*老师不仅积极推进了学校校园网软硬件建设,使校园网络体系能够逐渐满足教学、科研和师生需求,更在我们HIS系统建设中给了我很多很多切实的帮助:用他专业的眼光帮助我们招标软件、配置硬件、调整程序;到后来帮助我们接入校园网、增加校外访问功能。。。每次都是在专业地做事、专著地做人。

  *老师有糖尿病,曾经住过一次院。当时评估刚刚完的样子,身心都很劳累的时候还到护士站了解我们的医嘱处理系统应用情况,帮我分析无线信息通讯方案以解决某些楼宇的信息传输。。。

  。。。。。。

  认识久了便会有一块吃饭的机会,有顿饭我的印象挺深的:那次是在北冰洋,中心王主任的孩子做了眼科手术,*老师出面大家一块吃饭。*老师是个挺严肃、并不太喜欢说话的人,查出糖尿病后酒也是适量饮用的,可那次却也喝了些啤酒,记不清具体说了些什么,但是给我感觉是他在真心地为“手下”的人想事情、办事情,就象一直在帮我一样……一点都不是应付!

  。。。。。。

  离开信息科快一年了,工作联系少了,见的面也少了些。上次有事去学校,在办公室简单聊了一段,人还是那样得让人踏实。。。

  。。。。。。

  不想就这样匆匆地走了

  。。。。。。

  每个人都象扔向水面的石子:不管之前弧线有多长最终总要落到水面的;不管荡起的涟漪有多大总有消失的时候……每个人不同的只是弧线的长短和弧度而已,您已经划出了一段尽管很短但却很精彩漂亮的抛物线,愿一路走好!!

真的很为医生和社会担心了
这些天,关于医生和教师是否应该治罪的讨论被新浪论坛作为热点、被网友作为焦点“炒”了似乎很久了。于是想写几句,让大家知道这个“解释”出台后医务人员的感受:

  其实,医院里边感觉还是平静的!

  医生不是法律工作者,不是社会工作者,不是靠“码字”生活的人,他们有很多病人要抢救,有很多伤痛要医治,这些法律上的事情好像离得有些远。

  偶尔谈起,也是只有一声声叹息!

  2003年非典,医护人员被责无旁贷地推上了一线,许多人在无法预知的疾病面前倒下了,其中不乏医护人员,他们没有怨言,他们义无返顾地走进了非典病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未知的病魔搏斗,和时间赛跑,我对桌就坐着一位当年首批进入非典隔离病房的专家,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感觉就是使命使然,没有犹豫就进去了,恐惧?当然是有的,可这时候医生不上、护士不上,谁上呢?于是每个医院都有这样的隔离区,隔离的就是现在被大家挑出来,放到浪尖上的“医生”!

  2003年之后,是满天盖地的“反商业贿赂”,商业贿赂是需要打击、需要严打的,可每件事情都需要标本兼治,医生收受药物提成是一种违法行为,可是是谁提供了这样一条灰色、甚至黑色的所谓的“链条”呢?统一采购、集中招标。。。。。。这么多环节的问题最终全部放到“医生”头上了,于是“非典英雄”,世界上最最可爱的人就被送上了法庭被告席。不可否认“英雄”,即使是“非典英雄”里边也会有违法乱纪的人,可是,大家回忆一下吧,当时可是针对的所有医生、甚至所有医院呀?

  。。。。。。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到了2008年,举国上下准备迎接百年奥运梦圆得时候,512汶川地震来了,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在护士节那天,于是一支支救援队奔赴四川,奔赴灾区,这里边有子弟兵、有卫生监督、防疫人员(广意的“医生”)还有医院的骨科医生、泌尿内科医生、ICU医生,他们钻在帐篷里,睡在地板上,吃着方便面,洒汗流血,拼命地干着。。。。。。

  伤员陆续出院,地震渐渐远去的时候,医闹仍然经常堵住医院的大门,战战兢兢的医生甚至戴上了钢盔看门诊。。。。。。医生是需要用法律来规制自己的行为,医生更应该用医德来指引自己的行动,可是医生也是人!如果这些“###两重天”的感受让一个人面对疾病开始退缩的时候,真的不敢想想,明天的医院还会象看起来这么平静吗?

  我真的很有些担心了,为我们的医生、医院、还有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 。 想看书来

写在艾滋病日
艾滋病、爱滋病,今天是一个向社会警示的日子,今天是一个呼吁大家团结战斗的日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垂直传播、吸毒传播、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