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四章
收到取样标本一周后,张振华报告,昆东州有一个盐湖水的元素构成与加拿大小盐湖水的元素构成相似度超过97%,非常有希望通过伊丽莎白学院的专利提取出合格产品。
桂仁再一次燃起了希望,立即联系还在加拿大的刘、邝两位先生,指示他们了解范德再保险公司的下一步打算。
范德再保险公司北美区总裁杰瑞,正对伊丽莎白学院的专利举棋不定,就接到了前台小姐关于和邦国际经理求见的请示电话。杰瑞想起以前这家公司曾经提出过用中国盐湖水试制的要求,明白了为什么那三个买家突然要求试制大盐湖水的原因,看来这家公司有些神奇的东西。杰瑞不敢再怠慢了,什么政治分歧、文明冲突统统与我无关,专利这个烫手山芋早点甩出才是自己的头等大事,再说香港是个自由港。杰瑞高中时参与过一个课题研究,是关于德意志*共和国的秘密警察制度,资料中一段关于东德人民告密的统计数据震撼了他,据说在东德有超过一半的人告密。杰瑞对政治不感兴趣,但这么大比例的告密还是刺激了他,以为这是政治制度的原因,因此对非资本主义制度非常敌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有多大,国家和国家又有多大的不同。杰瑞知道美国组织联军攻打阿富汗、伊拉克,却不知道伊拉克根本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除了财经新闻,他没时间关注其他的。
杰瑞在小会议室郑重其事地会见两位和邦国际的经理,看到两个香港人精干、得体的穿着,谙熟商务规则的谈吐,其中一个香港人好像还有点欧洲人的面容,杰瑞对他们感觉很好。杰瑞技巧地选择着词汇,认真地听着刘经理关于和邦国际流利的英语介绍。这个和邦国际的老板桂仁不简单,已经拥有一个市值超过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中国和东德也不太一样,中国个人可以拥有这么大规模的公司。杰瑞有点走神,后悔自己当初草率地拒绝了和邦国际的请求,这个公司不可小觑。
听完两位经理的介绍,杰瑞寻找着适当的词汇,表达对桂仁董事长的景仰,这倒不是完全的恭维。凭着信和通信的业绩,前几天的试制要求,和邦国际应得这份尊重。接下来,杰瑞含含糊糊的说范德再保险可以考虑转让专利,也准备继续应用小盐湖水工业化提取电池级碳酸锂。邝先生追问专利的转让方式,杰瑞非常技巧的踢回了皮球,问和邦国际准备以什么方式获取专利。
刘先生非常外交地表达:“以双赢的方式获取。”双方哈哈大笑,约定继续交流,握手告别。
桂仁听了刘、邝两位经理的视频汇报,详细了解范德再保险这个项目的经济评估,没有表态,只说明天再联系,匆匆关闭了视频系统。桂仁考虑,还是应该把青海盐湖水送到加拿大真实的流水线上完整的走个流程,他立即打电话和张振华商讨相关细节,又询问张振华能否有时间和他一起去趟加拿大。他想让张振华到现场负责,可以迅速解决临时问题。张振华没有考虑,立即答应去。桂仁立即指示刘经理向范德再保险要求中国盐湖水试制,这次杰瑞没有拒绝。接下来的护照签证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张振华全权委托给了和邦国际北京代表处。按青海盐湖水运输时间计算,还得再过一个月,试制工作才有可能正式开始。桂仁安排好信和通信的事,飞到北京,好整以暇地开始了奥运会观众的惬意生活。刚下飞机,桂仁立即驱车北大,给张振华送了一个充了1000元话费、开通国际长途的手机,告诉他这是工作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张振华有点讶然,但没拒绝。然后送给张振华一张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张振华立即接过,连声说着谢谢,心中感激桂仁的体贴。
第二十五章
美轮美奂的奥运会开幕式,看得全场观众如痴如醉,全国人民心潮澎湃、激情四溢。张振华、桂仁置身鸟巢中,完全被张艺谋神奇导演出来的中国文化陶醉了,难以抑制的自豪感无法言表,走出体育场,两人的喉咙全哑了。
张振华突然感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亲手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员了,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路挥舞着小国旗。桂仁走出体育场大门就冷静下来,远远绕开天安门广场,驾车先送张振华回北大,接着就到了和邦国际北京代表处。
在北京金融街CBD一栋大楼里,一间二百余平方米的大办公室,就是和邦国际北京代表处。北大EMBA班授课一结束,桂仁就租下了这个办公室,建起这个代表处,而后才飞回深圳处理信和通讯事宜。最里面,隔出了一个五十余平方米的首席代表办公室,包括一个休息室、一个独立办公室。休息室内,生活设施齐全,还有一个不太小的卫生间,装修大气有一种暗敛的奢华,桂仁非常喜欢。首席代表暂时自己先兼着,实际上目前除了加拿大项目,和邦国际还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活,北京代表处更是一个空架子。这个办公室原来是一家美资IT公司的中国代表处,刚装修不到一年,桂仁就没有重装修,只是换了个招牌。租期不长,半年,租金不便宜。当初被范德再保险拒绝参与竞价时,桂仁有点后悔租下这个办公室,暗暗责怪自己当初冲动。桂仁觉得这个办公室一直空着,有点浪费就有点心疼,这回到北京来,就住到这个办公室的休息室里。
他有点担心,如果张振华实验结果表明加拿大专利对青海盐湖水不起作用,这个办公室可能就会一直空置下去。这么多年来,桂仁投资还没有出现过重大失误,如果真的租了一套办公室空置,虽然租金对财大气粗的桂仁来说还是小钱,但终究是一笔毫无收益的投资,那会让桂仁几天睡不着的。江湖上有“贼不空手”的古训,要求每次出手不可毫无收获,否则容易使自己懈怠,更会辱没名声,以后在江湖上就不好混了。西方管理学中有“破窗原理”,一栋完好的大楼要求不能有一块破碎的玻璃,如果有而不处理,将会导致所有玻璃破碎,最终导致大楼倒塌。类似于中国古语“千里江堤,毁于蚁穴”,告诫世人要“防微杜渐”。桂仁没有这些框框,只是本能地觉得不能浪费,小时候有过挨饿的经历,最看不过浪费。
这次来北京,张振华实验结果表明专利对青海盐湖有效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个办公室一直空置的概率不大,桂仁睡在休息室里就踏实多了。白天喧嚣的CBD,晚上很安静,奥运会期间桂仁一直作息在这个办公室。美国人懂生活,桂仁对这个休息室非常的满意,是超出预期的满意。有一天,奥运会没有桂仁中意的比赛项目,闲来无事,就翻看起《北京晚报》。内中一条奥运会期间宾馆房价的报道,把桂仁逗乐了,如果按那个价格,一个奥运会期都住在这个代表处休息室里,节省的住宾馆费用基本就够租金的了。当天晚上,桂仁睡了个好觉。这么长时间,桂仁身边没有美女陪伴,比较少见。主要是考虑到这里是个办公场所,他不想让大楼保安等人看到自己的办公室晚上美女出没。再说,奥运会确实精彩,大部分精力都在那边,闲暇时间还要处理信和通讯的事务,对美女就没有什么心思了。
奥运会结束后,股市大跌,信和通讯业务非常繁忙,业绩蒸蒸日上,桂仁有点奇怪指数跌幅会这么大,不久,信和通讯的股价也直线下跌。
金融风暴来了!
奥运一结束,桂仁就飞回深圳了。看着自己公司业务不降反升,而股价大幅跳水,桂仁指示证券办在公共媒体上发布了一些消息,让公关部配合做了几次新闻报道,信和通讯股价逐步回稳。信和通讯订单满满,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暑期,桂仁心里乐开了花。此刻,全球股市大跌,桂仁立即指示邝先生撤回北京,进驻北京金融街CBD的和邦国际北京代表处,准备案头工作。刘先生留在加拿大,近距离观察范德再保险公司北美办事处,时刻关注金融风暴对范德再保险公司的影响。
金融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我要去捡便宜货。
第二十六章
装运青海盐湖水的集装箱到了加拿大西海岸,张振华的护照、签证也办好了。浩浩荡荡的集装箱到了范德再保险小盐湖工厂时,张振华已经和工厂工程师接洽好,有条不紊地指挥集装箱放水进入特定水池中,试制工作开始了。
桂仁在一边看着,对张振华的现场指挥能力非常满意,内心感叹:“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得来却是毫不费功夫。”这样的一块璞玉,如果自己能够亲手打造使之成大才,那就真可谓“善莫大焉”了。小时候读历史,读到唐太宗观武则天驯马之狠毒而下诏禁绝她接近权力,不由得击节赞叹,读到唐太宗“使功不使过”的用人方针,不禁为千年前的伟大人格震撼。封建帝王有如此胸襟,我桂仁也能。
现在,桂仁内心也是忐忑不安,如果试制结果都不理想,下一步该怎么办?内心里翻江倒海,外表还是风平浪静一脸镇定。
几个小时后,青海的盐湖水就完全试制了一遍。结果和张振华在北京实验结果相似,一个盐湖试制出来的碳酸锂纯度91%,另一个纯度。张振华平静地向桂仁汇报后,就站在一边等桂仁的安排。
桂仁问张振华:“你确认试制出来的产品完全是从青海盐湖水中提取的吗?不会是加拿大的盐湖水?”
“确认!”
桂仁看着张振华指挥,内心里知道出错的概率不大。再说,范德再保险的工程师也在旁一起讨论的方案,协助张振华现场指挥。看着张振华沉稳的眼神,桂仁面无表情地挥挥手,指示两个盐湖成品各带走10公斤快递回和邦国际北京代表处。几个中国人就回到了酒店,准备讨论下一步行动。
杰瑞注意观察桂仁得知实验结果后的表情,却一无所获,无法判断这个中国人在想什么。他只得按常规,谈判之初要求专利加价50%转让,还要求提取加拿大那个小盐湖水时免费使用这个专利,直到小盐湖水中锂资源提取完全。
桂仁当初曾经设想,青海盐湖的制成品完全自己打包回来分析,分析结果不与范德再保险共享。后来觉得这样未免太小家子气,搞个公开透明的方式比较好。杰瑞这回是吃一堑长一智,得知中国人的试制要求后,就聘请泰勒教授为技术顾问,两人携手和中国人斗智斗勇。在谈判一开始,杰瑞就要求中国人的试制品归属范德再保险,泰勒分析后告诉中国人结果。桂仁事先指示:“中国人只要20公斤成品,分析实验由中国人主导公开透明进行。”十分钟谈判下来,杰瑞就答应了这个要求。他知道中国人不认可实验结果就无法继续谈判下去,对中国人谈判策略有了几分尊重。
范德再保险的这个转让条件,桂仁觉得不太离谱。虽然金融风暴猛烈冲击资本市场,国际碳酸锂市场还是非常坚挺。但两个香港人的专业能力,给桂仁带来了巨大帮助。他们从范德再保险母公司的处境,分析对手有强烈收缩投资套现企图,而国际买家由于金融风暴影响,购买意愿非常薄弱。每天,邝先生、刘先生轮流主谈,晚上回酒店和桂仁讨论谈判方案,张振华试制结束第二天就飞回了北京。
经过十天的谈判,进展轻微,刘先生建议桂仁和邝先生先撤回北京,营造一种中国人意兴阑珊的感觉。桂仁一想,确实是一招,杰瑞根本不知道中国人盐湖资源状况,更不知道桂仁的投资意愿。就和邝先生神清气闲地飞回北京。
第二天开始,谈判进展迅速。不知道刘先生使了什么招,桂仁回到北京三天,时差才倒好,刘先生就来好消息了“范德再保险同意以1000万美元转让专利,加拿大小盐湖继续在和邦国际授权后免费使用专利,但配方提取剂由中国人定量供应,使用过程由和邦国际全程监控。”
桂仁非常满意,指示讨论合同细节,技术细节由张振华起草、定稿。
第二十七章
桂仁在和邦国际北京代表处,和张振华朝夕相处了几天,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张振华的专业技能和行为处事,认为他就是自己要找的总经理人选。决定主动开口询问对方的打算。
“振华,准备来和邦国际吗?”
“桂董,我想来。这几天忙着和范德再保险谈合同细节,本来想这个合同忙完后,和您谈谈我的想法,把工作合同签了。”
桂仁一头想起,自己当初聘请张振华当技术顾问,负责青海盐湖的试制工作。试制工作已经结束,自己立即就叫他来负责转让合同的技术细节,已经超出技术顾问的工作范畴了,张振华没有提起,立即就答应前来金融街工作,他的态度就已经非常清楚表明对和邦国际的认可了。
“振华,你过来负责青海盐湖的全面工作怎么样,也就是当和邦国际总经理?”
张振华内心大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后,沉稳地开口道:“我的社会经验不够,商务历练缺乏,您看,总经理是不是请刘先生或邝先生担当更合适?”
桂仁对张振华的反应,有点吃惊,内心里更是高兴,这是个不贪恋权位的有智慧者。他微微点点头,沉吟了一下,说道:
“你再好好考虑一下,如果请你当总经理,你会怎么部署下面的工作?工作合同中关于职务和待遇问题,等你考虑成熟后我们再讨论过。”
“谢谢桂董,我会认真考虑的。”
桂仁对两个香港人非常满意,准备大力延揽两位精英加盟。初步打算请刘先生就任和邦国际首席代表,直接向桂仁自己负责,邝先生进入信和通讯负责国际商务。这几天邝先生就在桂仁身边忙前忙后,为加拿大专利转让合同出谋划策。桂仁准备等这个转让合同忙完后,先找刘先生谈谈。对于邝先生,桂仁平时就透出了许多亲近,甚至有暗示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帮他,邝先生立即响应愿意。
转让合同顺利谈拢,桂仁专门飞了一趟加拿大,特意出席了签字仪式。仪式一结束,桂仁就找刘先生辟室密谈。刘先生彬彬有礼地说道“非常感谢桂董事长的抬爱,不过我已决定自己开个商务咨询公司,地址都已选好,就在香港中环,希望桂董事长能来捧场惠顾。”桂仁楞了一下,立即恭喜刘先生大展宏图,衷心说道“非常遗憾请不到你这样的精英人士帮我,相信你能有大作为。”邝先生经此一战,在商圈里已建立了不小的名望,当老板的抱负现在终于有机会施展,就不想再替人打工了。
桂仁爱才之心表露无疑,临分手时,给了刘先生详细联系方法,告诉他桂仁永远欢迎他。刘先生非常感动,也给了桂仁自己的联系方式。
回到北京后,桂仁就正式邀请邝先生担任和邦国际首席代表,负责商务运作,直接向董事长桂仁负责。
而后,桂仁请张振华到金融街CBD的办公室来谈谈。张振华到办公室后,就递交了一份工作提纲,桂仁扫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详细地看了一遍。提纲条理清晰,虽然工作重点不突出,关键环节不全面,稍显稚嫩,但逻辑严密、方向明确,不失为一份好提纲。就直接拍板:
“振华,请你当总经理、首席化学家,安家费三百万元,年薪一百万元,股权三百万股,一年后配套期权,两个留京名额,马上签合同。”张振华刚要开口,桂仁接着说道:“2009年元旦后,张总经理正式上任,这段时间北大、和邦国际两头兼顾,和邦国际工资全发。”
对于组织框架,桂仁详细说明:张总经理负责青海工程的筹建、运营;邝首席代表负责财务、资本运作。分别向桂仁负责,但邝先生向桂仁负责的同时,每个月向张总经理递交一份书面工作报告。邝先生对于这样的组织架构,有些不解,但没有任何表露,立即愉快地表示完全支持,他明白“老板永远是对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十八章第一节
桂仁做出这样一个看似随意的决定,其实有他自己的逻辑。从大的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任何这个生产力的束缚都要去除。象张振华这样学术素养深厚同时又有严密逻辑思路的人才非常少见,如果给他加一个上级,在我们这个“官本位”思想浓厚的环境中,按照“权力最大化”的潜意识,必然会由于沟通环节而形成阻滞;如果这个上级对张振华的任何建议都予以采纳,那还不如直接请张振华决策。当初华为“郑李相争”,形成“不问对错、只讲立场”的氛围,极大影响了华为的竞争力,给桂仁触动不小。再看看从华为出来后独立经营企业的昔日同事,看看他们的经历,再对比自己一手拉扯的信和通讯,桂仁坚信“科技型企业,责任由一个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来担当最合适!”当然现实中,技术和管理都是顶尖的人才非常少见,那么如何取舍呢?桂仁认为:在创新型科技企业中,由懂管理的技术领头人做最后决策比较合适,因为管理能力可以培养可以积累,而技术深度却不是可以用时间来简单换取的。桂仁的信和通讯,规模比起华为、中兴来,小了不止一个数量级,但信和的利润率指标却远远高于华为、中兴,员工收入平均比他们高一半以上,就因为桂仁一直贯彻的“技术主导”战略。信和通讯每年向美国交的专利使用费,在整个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同行业中的两个同城大哥。多年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信和通讯的日子过得滋润无比。桂仁对这一套驾轻就熟,当初对碳酸锂起意,也是因为这个行业高度的技术主导性质,他觉得可以复制信和模式。
那么和邦国际的桂仁是谁?
“张振华!”这是桂仁心目中的不二人选。桂仁准备在张振华的成长过程中给他当好保姆,适当时候就让张振华独当一面。在和邦国际,桂仁给自己最终定位只是个董事长,当然现在实际上还身兼多职。张振华成长顺利,和邦国际就能经营得风生水起,桂仁的投资就能顺利增值,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综合效益则无法估量,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没有输家。
至于经济待遇,桂仁觉得这个价码不高,因为这是给和邦国际总经理的薪酬,这代表着和邦国际的形象、声誉。桂仁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怕张振华会产生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