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财富史钢:金钱的秘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儒学何以能够受到历朝历代的尊祟的原因,孔子所创立的这门知识体系,博大精深,缺心眼的人研习了之后就会成为书呆子,有智慧的人才能够领悟出隐含于仁德之道后面的财道策术。
  所以各家各派的财道策术时至今日已经统统流传了,唯有儒家的财道仍然传承于世。
  但是这个财道策术并非是一字一句的写在竹帛上,也不是化整为零散落于字里行间。孔子用他的思想为后世人布设了一个慎密的思想迷宫,他把他的财道策术和儒家的仁德打包放在一起。除非你先掌握了儒家的仁德思想,否则是摸不到财富的门边的。
  唯有真正有德之人,才会踏下心来认真的研究儒家的知识学问,提高自己的德品修养,在这个过程中,财道策术慢慢的隐现出来。
  这也是后世人所公认的儒家学问的学习要领,儒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技能,不是我们可以照本宣科照猫画虎就能搞个七七八八的,而是要我们花费毕生的心智去领悟,历史上的智者往往是在穷究孔子的智慧几十年后,才会突然之间彻悟。
  这个彻悟很有点当头棒喝的意思,不是真正的忧国忧民之士,谁会舍得花费这么多的时间陪着孔子这老头玩这种猜谜游戏?藏宝器于深山,这就杜绝了那些品行不端的小人能够轻易的窃取人世间最稀缺的财富与金钱的情况发生。即使真的有谁抱有不良用心,抱着孔子的儒学花费精力来研究儒家所传承的财道策术,那么等他研究上个三二十年,早已因为受儒学浸淫过久,从一个卑鄙小人成长为有德之士了。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这里稍微透露一下,儒家传承万代千秋的财道策术,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这个当然可以,只不过,因为孔子将他的财道策术隐藏在仁德思想之中了,当你读到这些的时候,你必须要先剥开仁德思想这层茧壳,不过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了儒家的信徒,孔门的传人,忧国忧民的饱学之士,而且视钱财如粪土了。
  

财宗秘传在儒门(4)
如果你弄不清楚儒家的仁德思想究竟为何物的话,就该轮到钱财视你为粪土了。
  那么到底是你粪土钱财还是钱财粪土你呢?
  我们走着瞧!
  ? 君子固穷富天下
  在对儒家的财宗进行研究之前,我们还要解决一个反证的问题。
  什么叫反证呢?
  就是足以推翻我们命题的证据。
  我们的命题是什么?
  中国三千年的财道策术得儒道而承传。
  反证是什么?
  是孔子的门墙之内站着一群穷光蛋。
  穷光蛋排行榜上第一位的是颜回。颜回何许人也?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孔子门墙内七十二贤人之中名列第一,德性最为深厚,对儒家的仁德之道也是领悟得最为透彻的。孔子就曾拿颜回的智慧挤兑过子贡:子贡啊,你觉得你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颜回比起来怎么样呢?子贡回答说:老师,您甭逗我玩了,我怎么能比得上颜回呢?颜回闻一知十,我最多不过是闻一知其二三罢了。孔子听得眉花眼笑,说:没错没错,是这么一回事,别说你,就连我也比不了颜回。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第五》)
  可见,颜回的智慧,连孔子都甘拜下风。
  除了智慧,颜回还有一个本事让孔子望尘莫及。
  穷!
  如果说穷也是一桩本事的话,那么颜回绝对称得上世界上最有本事的人。
  颜回穷到了一瓢冷水,半碗剩饭,居住在穷街陋巷之中,一天到晚傻乐呵的地步。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六》)
  这个颜回就是一个最大的反证,如果说儒学中真正隐藏着秘不示人的财宗的话,那么颜回他老人家怎么会穷到这份上呢?
  儒家的穷光蛋不止这么一个,原宪也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原宪居住在僻壤之中,吃没得吃喝没得喝,饿得脸皮蜡黄两眼发直。但是,这个反证却是极有问题的,不仅是原宪这个反证有问题,颜回这个反证,同样也存在着问题。
  问题就是在于,原宪这个人其实完全没必要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无论是他还是颜回,列国诸候前来诚请他们去做官的车马川流不息,只要他们稍微点一下头,那么功名富贵立即拱手奉上,就算他们自己想过穷日子,那也是难得很。
  尤其是这个原宪,他简直是在捣乱,是瞎穷。要知道,他是春秋年间天下车帮的总瓢把子,说好听点叫做武林盟主,说难听点叫做黑社会老大。堂堂的老大硬是把自己弄得穷成这样,这岂不是让手下的兄弟们难看吗?
  可以说,颜回和原宪虽然都在受穷,可是他们穷得一点道理也没有。
  但是颜回和原宪却非得受穷不可。
  何以如此?
  因为君子固穷!
  什么叫君子固穷呢?
  道理我们不讲了,就讲一下孔子另一个高徒冉求的故事。
  这位冉求在孔子门下的资质,算得上上上之选,但在七十二贤人之中,却只能弄个马马虎虎的中下之选,孔子对他不冷不热,高兴了就教导他几句,不高兴了就让冉求蹲墙角去自己琢磨去。就这样冉求在孔子门下受尽了委屈,总算学到了点东西,这时候孔子正居住在卫国,鲁国的权臣季康子派人来了,请冉求回鲁国去做官,冉求临走之前向孔子请求带上铁哥们樊迟,这个樊迟曾经问孔子怎么样耕田种菜,结果被孔子好一顿臭骂。
  就这样,冉求和樊迟,这两个没多大出息的学生就去鲁国做官了。他们的运气可真好,刚刚回到鲁国,齐国的大军就浩浩荡荡的杀来了,要好好的欺负欺负鲁国,冉求和樊迟就急忙赶鸭子上架,披挂上阵,统帅三军,与齐军大战于鲁郊,结果杀得齐国军队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财宗秘传在儒门(5)
这是百多年来鲁国为数不多的一次战胜齐国。
  鲁国全国人民兴奋了,各级领导更是兴奋得满地打滚,就在王宫设下酒宴,招待凯旋归来的战斗英雄冉求和樊迟。
  席间,有大夫问道:两位英雄,两位劳模,你们的老师孔子是个糟老头,只懂文事,不懂军事,你们两个的军事素养与知识是从哪儿学来的呢?
  冉求和樊迟听了这话,吓得急忙站起来,望着孔子所在卫国方向,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几位兄弟的话错了,我们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们这点行军打仗的本事,就是老师他教给我们的。
  冉求和樊迟的话把鲁国君臣们吓了一跳,才知道孔子这家伙竟然这么了不得,就遣人持〃厚币〃……带了大把的钱去卫国迎请孔子归国……回来吧,祖国和家乡的人民欢迎您……于是孔子就晃悠晃悠的回来了,回来之后他被遵为国老,受到了鲁国全国人民的一致尊重,国君鲁哀公更能整景,索性就直接管孔子叫爹……称之为尼父!
  冉求表现得这么优秀,可是〃孔老爹〃还是瞧他不顺眼,弄到最后老头竟然破口大骂:冉求那个小王八羔子不是我的学生,三千弟子们,你们都给我敲锣打鼓去骂冉求,谁不骂他谁就不是我的学生!
  这个孔老头缘何发此神经,老是跟冉求过不去呢?
  无它,只不过是冉求帮助权臣季康子谋划发财而已。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第十一》)
  冉求惨遭挨骂的事情告诉我们:
  第一:孔子知道怎么发财。
  第二:连孔子门下一个没多大出息的学生都知道怎么发财。
  第三:但是孔子不允许学生们乱发财,尤其是不允许学生们帮助权臣发财。
  第五:所以颜回和原宪这两个优秀的学生,为了听老师的话,只好不敢乱发财,甚至不肯接受权贵的聘请出仕。因为他们一旦接受权贵的聘请出仕的话,就会面临着权贵要求他们替自己敛财的麻烦,而他们不肯,所以只好君子固穷。
  第六:道不语无德之人,财不传不富之徒……这就是儒门财宗的传承标准。
  第七:该发的财发,不该发的财不乱发,这个就叫德行。
  第八……不用什么第八第九了,进一步的分析再一次的证实了我们最初的结论:
  中华古老的财道策术被儒家打包藏在了他们自己的仁德思想里,不能领悟到他们的仁德思想的人,就别想弄走这些财富。
  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气人也没办法,我们慢慢来,揪住儒门的有钱人抽丝剥茧,剥皮剔骨,不信我们就剥不开仁义道德的包装,掏不出儒门之财宗。
  ? 儒门财神子贡
  春秋年间,陶朱公是天下最有钱的两个人之一。
  另一个人就是端木赐,孔子门下的高徒子贡。
  子贡到底多么有钱呢?
  这话问得就没水平了,子贡何许人也?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是也,而且他是七十二贤人排行榜上排到前三名的。最受孔子钟受的三个宝贝学生,一个是穷起来不要命的颜回,后来他真的穷死了。一个是打起架来不要命的子路,后来子路还真的因为和人打架而死掉了。再一个就是富起来不要命的子贡,他享受了一生的富贵平安,最后幸福的死在自己的卧床之上。
  那么子贡到底有多富呢?
  不是已经说过了的吗?这怎么又绕回来了。子贡贤人也,功名富贵,于贤人如浮云,所以子贡从不跟别人讲自己有多么多么的富,只讲自己多么多么的好学,不辜负老师对他的教导。
  所以我们搞不清楚子贡到底富到了什么程度,只知道子贡所到之处,列国的诸候倒履相迎,不敢视他为臣子,而是视为〃贵宾〃,贵宾贵宾,有了钱才称得上贵宾,没钱的宾贵在哪里?
  那么子贡的钱是怎么赚来的呢?
   。。

财宗秘传在儒门(6)
子贡是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类似于今天的勤工俭学。孔子这个老头特别的不安生,老是到处乱跑,子贡就一边跟着他周游列国,一路上捎带着脚的做生意,听课赚钱两不误。
  有时候孔子高兴了,也会和子贡聊聊生意上的事情。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老师,如果你有一颗大珍珠,会不会卖掉?孔子笑眯眯的回答道:卖了卖了,谁他妈的出高价老子就卖给谁……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第九》)
  而且子贡和子路、颜回这哥仨儿始终不离孔子左右,有时候孔子懒得教了,子贡还要替老师代课,讲给新收的学生们听。所以子贡的生意必然会受到课程安排的影响,但是据孔子提供的证据表明,这种影响丝毫也不妨碍到子贡大赚特赚。
  这件事连孔子都感到几分恼火,为此他曾经发牢骚说:这是怎么搞的吗,颜回你这是怎么搞的吗?你的道德明明已经非常完善了,怎么还总是弄不来钱?你看人家子贡,那小子闭着眼睛做生意,可是他不管做什么生意都大赚特赚,这到底是怎么搞的吗?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第十一》)
  孔子的意思是说:子贡做生意纯粹是瞎猜乱做,可是他回回都能够蒙对……亿则屡中!
  其实孔子对子贡的瞎猜乱蒙极为不满,不止是在做生意上,还有一件事,子贡也是跟做生意一样,乱猜一气,结果搞得孔子吃不香睡不好,不明不白的替子贡担了不少心事。
  这是鲁定公十五年正月的时候,邾国的国君邾隐公出访鲁国,和鲁定公举行了亲切会唔。会唔期间,因为子贡特别有钱,所以就可以在一边观看……有钱人就是幸福,总是能看到一些穷人看不到的东西和事情,这种事儿穷人就是生气也没用……在观看的时候,子贡发现了一件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异常的事情:
  邾隐公拿宝玉递交给鲁定公,却高仰着头,态度出奇的高傲。而鲁定公则不明不白的低垂着头,态度谦恭得有点过份。
  这些细节是任何人都不会注意的,就算是注意到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子贡看了却大惊失色,说道:
  〃事情不妙,大为不妙,我琢磨着这两个国君都没几天活头了。礼这玩艺是干什么的?是生死存亡的根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礼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小节之中,流露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与内在思想。现在这两个国君在如此重要的国际会唔上,行为举止都明显失常,这说明他们的心里一定有点不对劲了,有什么东西能够影响到他们的心情,让他们失去对自己的控制呢?多半是身体的健康出了问题吧?〃
  然后子贡又瞎猜道:〃邾隐公高仰着头,高仰是骄傲的表现,而鲁定公耷拉着脑袋,谦恭则是衰弱的表现,骄傲的人会心智迷乱,衰弱的人已经离疾病不远了,而定公是主人居然不分场合的乱谦恭,估计第一个要倒霉的是他吧?〃
  结果刚刚过去五个月,鲁定公就真的病死了,接着邾国也出了乱子。
  孔子知道这事后急得跳脚,六神无主的嚷嚷起来:
  完了,完了,这一次又被子贡这家伙给蒙对了,他这么天天蒙人可不行,做人要厚道,不能老是蒙人啊。
  那么子贡为什么总能够蒙对呢?
  原因非常简单,儒家的仁德思想赋予了他洞察人心的智慧,使得他深刻的看透了人心人性中的需求与本能冲动,这就使得他能够以一种儒家门墙之内难得一见的商业性思维与人打交道,所以他能够通过语言将对手心中的欲望与需求释放出来,并将自己的思想与要求成功的推销给对方。
  有一次,吴王夫差发英雄贴,欲大会天下诸候,这时候的吴王堪称天下霸主,大家接到请贴,明明知道去了不过是花钱看夫差显示威风,可是大家都不敢不去,纷纷前来参加天下英雄大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财宗秘传在儒门(7)
但路程有远近,出门分早晚,虽然大家都来了,可是总有一个最后才到的。卫国的国君倒霉,这个彩头让他碰上了,于是吴王夫差就打算修理修理卫国,吴国的太宰伯嚭伯就派吴兵包围了卫国国君住的宾馆……那时候叫行馆。
  卫国国君害怕了,就急忙派人向孔子求救,结果这封信被子贡抢先收到了,于是不等孔子吩咐,子贡就颠颠的跑了去,要求与伯嚭进行会唔。有钱人就是不一般,于是伯嚭就亲切接见了子贡。
  子贡一见伯嚭,就忽悠曰:我听说太宰准备修理卫国的国君,这个行动我坚决支持并热烈拥护。你想啊,天下英雄大会是何等的重要,他一个小破卫国,竟敢姗姗来迟,实在是太不象话了。这说起来都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想他刚刚收到英雄贴的时候,一定是和手下的大夫们商议过,手下的大夫们也肯定是分成了两派,一派不敢来,存心要涮您太宰的脸面,另一派则坚决要求卫国国君以实际行动支持本次英雄大会,看起来这个卫国国君还算是明智的,所以他最终没有理会反对派的意见,坚持来了。所以如果我们要是惩罚他的话,那可就便宜了卫国国内的反对派了,惩罚了我们的支持者却让反对我们的人占尽了便宜,这里边好象有什么东西不大对头耶?
  太宰伯嚭听得直眨巴眼睛,就悄悄吩咐人去把包围卫国国君的吴兵撤回来。
  这就是商业思想在政治领域的运用了,现在我们对这些东西已经是非常的熟悉。但熟悉归熟悉,可是如果我们缺乏对这种思想的内在本质的认识的话,那么这种熟悉只能证明我们脑子麻木。
  事实上,所谓商业思想的运用就是从人性的本质上把握人的需求与要求。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需求与要求的区别,弄不明白这个问题的人,就算是看一辈子商业思想,也看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能够将这个问题理出个头绪来的人,根本不需要看别人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
  为了帮助我们大家弄清楚这一点,我们将子贡在历史上最为精彩的那一幕拿出来瞧瞧,看看子贡这个纵横派的祖师爷是如何玩弄人之本性于股掌之上的。
  ? 子贡出马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齐国的老祖宗姜子牙推祟有能力的人,于是齐国越来越强大,但是齐国的政权却落到了那些后起之秀的手里。而鲁国的老祖宗伯禽因为推祟王族,结果搞得老鼠下豆鼠,一代不如一代,在春秋年间受尽了齐国的欺负。
  话说这一年,齐国又出来一个厉害家伙……田恒,这个家伙有多厉害呢?就这么说吧,当时的齐国里国君说了不算,他田恒说了才算数,于是田恒就琢磨着找点事来做做,再强化一下自己的威信。
  要想强化自己的威信,干什么最好呢?发展经济?这事的功德虽然千秋万代,可效果太慢了,田恒等不及,冷眼忽然发现了蜷缩在一边的鲁国,顿时大喜,就准备发动战场,好好的欺负欺负鲁国。
  齐国的大军杀奔鲁国,鲁国朝野震惊,可是鲁国的国力不是一般的差,所以他们除了震惊之外,剩下来的事儿就是双手抱头等着挨揍了。由此可见田恒是很有眼光的,吃柿子,就要挑软的,欺负人,就要找老实的,这是符合孙子兵法的……古之所谓善胜者,胜于易胜者也,见《孙子兵法·军形第四》。
  这么说起来孙子兵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居然教人怎么欺负老实人……这个话题表面上看起来跟钱无关,其实跟钱的关系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就麻烦了,要把金钱的真象说出来了……所以我们暂停,继续往下讲。
  话说正在卫国休养生息的孔子得知鲁国又要挨欺负了,就急忙召集全体师生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孔子严肃的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鲁国是什么地方吗?那是你老师我美丽的家乡啊,现在齐国要欺负我美丽的家乡了,鲁国的人民在呻吟,鲁国的百姓在流血,你们就不说快替你老师想点办法吗?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财宗秘传在儒门(8)
这时候三好学生子张站起来说:老师,让我去一趟吧,替老师你解决这个问题。
  孔子说:开什么玩笑,你有这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